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董志翘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
  董志翘著
  本课题系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直接资助项目
  内容提要
  晚唐时期是汉语史上"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的重要转折时期,但是目前能见到的反映这一时期实际语言状况的文献资料较少.《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高僧圆仁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至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来华求法巡礼十年间用汉文写成的日记,书中极多当时口语成分,是研究晚唐词汇的珍贵语料.
  本文是首次对《行记》的词汇进行全面研究.文章首先对全书的词汇进行了鉴别,区分了其中受日语影响及受文言影响的部分词语,勘定了代表当时实际语言的新词新义.然后对这些新词新义的来源,形成及其类型进行了共时的描写及历时的探究,并且以同时代的诗歌,敦煌文书,禅宗语录,笔记小说的词语相互应证,证明当时的口语化程度比我们以往想象的更高.在这一基础上,肯定了《行记》词汇在汉语史上的地位,论述了它在汉语词汇史研究及汉语语文辞书编纂中的作用.
  本文还对该书的一些众说纷纭的疑难词语进行了考释,这也将有助于该书的进一步整理及更科学地利用这一珍贵语料.
  A Study of the Lexicon of 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late Tang period is an all -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nguag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lassical Chinese was on the wane while the vernacular on the rise. But, excepting Dunhuang documents, the literature that can be found reflecting the actual use of vernacular Chinese in this period is rather scarce.
  Fortunatel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written in Chinese by the Japanese monk Ennin(圆仁)during his travels in China from A.D. 838 to 847 is rich in vernacular Chinese elements, thus providing us with a quantity of precious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late Tang Chinese, especially its vocabulary.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ries for the first time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the vocabulary of Ennin's Diary. He starts with an overall survey of the lexicon of the book and goes further to pick out the words under either Japanese or classical Chinese influence, and then places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vernaculars and colloquialisms. By so doing, the author identifies many new words or new lexical meanings which were in actual use in late Tang age. On the basisof this observation, he makes minutely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of their making, development and origin, widely employing various sources from contemporary poetry, fiction, Dunhuang manuscripts, Zen(禅)dialogues, and other miscellaneous literature.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asserts that the degree of vernacularization of Chinese speech in this period is much higher than was formerly assumed to be, and consequently affirms the indisputable importance of Ennin's Diary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ical lexicology. In addition, he expounds and clarifies a lot of moot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und in Ennin's Diary so as to improve the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is invaluable book.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
  目 录
  前 言………………………………………………………………………5
  第一章 圆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7
  第一节 圆仁的生平及其入唐求法经历…………………………………7
  第二节 《行记》的写作及传承…………………………………………7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行记》的研究……………………………………8
  第二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的研究价值……………………………11
  第一节 《行记》的时代,地域性………………………………………11
  第二节 《行记》的记实性………………………………………………12
  第三节 《行记》语料的可靠性…………………………………………17
  第四节 《行记》词汇研究的重要性……………………………………20
  第三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的性质…………………………………29
  第一节 《行记》中羼入的日语词………………………………………29
  第二节 《行记》中夹杂的文言词语……………………………………40
  第三节 《行记》中使用的口语词………………………………………42
  第四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新词新义及口语词……………………44
  第一节 《行记》中出现的大量新词新义………………………………44
  (一) 《行记》中的新词………………………………………………44
  (二) 《行记》中的新兴词义…………………………………………58
  第二节 《行记》中口语词的来源………………………………………67
  (一) 出自佛教典籍的口语词 ………………………………………67
  (二) 来自公文,书仪的口语词 ……………………………………74
  (三) 源于实际生活的口语词 ………………………………………77
  第五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见的词汇发展变化 ………………………78
  第一节 《行记》词汇的双音化 …………………………………………78
  (一) 《行记》中复合双音词的发展 …………………………………78
  (二) 《行记》中加缀双音词的发展 …………………………………84
  (三) 《行记》中多音节词组凝缩成的双音词 ………………………90
  第二节 《行记》中由于语音变化形成的新词 …………………………94
  第三节 《行记》中常用词的口语性选择 ………………………………96
  第四节 《行记》中词义的发展变化 ………………………………… 101
  (一) 词的互相影响引起的词义变化……………………………… 101
  (二) 语法位置改变引起的词义变化……………………………… 104
  (三) 音转引起的义位增加………………………………………… 105
  第六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疑难词语考释……………………………107
  板头 ……………………………………………………………………107
  包容 ……………………………………………………………………108
  钆 ………………………………………………………………………108
  抃戏 ……………………………………………………………………108
  不彻,无极 ……………………………………………………………109
  不多 ……………………………………………………………………110
  步碇 ……………………………………………………………………110
  侧近 ……………………………………………………………………111
  罚,王子 ………………………………………………………………111
  高班 ……………………………………………………………………112
  塥 ………………………………………………………………………112
  忽(一) ………………………………………………………………113
  忽(二) ………………………………………………………………114
  挟抄 ……………………………………………………………………114
  剑轮 ……………………………………………………………………114
  可笑 ……………………………………………………………………115
  空饭,空茶,空饼 ……………………………………………………116
  逦迤 ……………………………………………………………………119
  难辛 ……………………………………………………………………119
  难易 ……………………………………………………………………119
  前程,前路,前途 ……………………………………………………120
  清暇 ……………………………………………………………………120
  区区 ……………………………………………………………………120
  仁造 ……………………………………………………………………121
  施主别名 ………………………………………………………………121
  贪祥 ……………………………………………………………………122
  唐 ………………………………………………………………………123
  投鹰人 …………………………………………………………………124
  微命 ……………………………………………………………………124
  蚊蚋 ……………………………………………………………………124
  无常咒愿 ………………………………………………………………125
  颜影 ……………………………………………………………………125
  焰光焰然 ………………………………………………………………125
  应 ………………………………………………………………………126
  有何限数 ………………………………………………………………126
  馆 ………………………………………………………………………127
  在俗 ……………………………………………………………………127
  专 ………………………………………………………………………128
  庄校 ……………………………………………………………………128
  结语 ………………………………………………………………………………129
  参考文献 …………………………………………………………………………131
  引用书目 …………………………………………………………………………133
  附录: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商兑…………………………………………
  评介两部研究《往五天竺国传》的新著…………………………………136
  评《〈行历抄〉校注》 ……………………………………………………145
  后记 …………………………………………………………………………………
  前 言
  1992年至1994年,我在日本京都花园大学任教.位于京都市东北琵琶湖畔,比睿山上的延历寺曾是入唐巡礼求法高僧圆仁长期生活的地方.就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圆仁用汉文撰就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兼胤抄本及原奈良国立博物馆馆长小野胜年博士的巨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の研究》.粗一披览,《行记》中丰富的唐代口语词汇即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感到这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材料,在披览之馀写下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语言研究》一文,概略地谈了自己对《行记》语言的初步印象.文章发表于《俗语言研究》1995第2期,后经花园大学衣川贤次先生译成日文,转载于日本《佛教史学研究》第37卷第1号(1994年).文章最后写道:"《行记》一书唐代口语极为丰富,因受篇幅限制,不能一一枚举.不过,仅从这部分例子,我们也可看到它的研究价值.至于对全书语言穷尽式的研究,笔者愿意作为下一步的工作."虽说当时许下了这样的心愿,但课务繁忙,何时能付诸实施,却不得而知.
  机会不久就来了,归国后次年,1995年9月我有幸来到四川大学中文系,投张永言教授门下攻读汉语史博士学位.张先生在指导我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时建议说:"论文题目,我想就是'《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如何 周一良先生在'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中说此书'是东方游记中一颗灿烂明珠',太值得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但此书语言不但有唐代口语,俗语,还有非规范的混合语,以此研究者非知道日本语文不可,而你恰好具备这一条件."
  对于日本语文,我深知自己仅仅是初学者而已.但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作为研究课题,却是我的夙愿.于是我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周祖谟先生在谈到以前词汇研究进展迟缓时指出"其所以如此,原因甚多.一方面由于词汇本身非常繁富,历代所积累下来的语词之多直无法统计;一方面由于语词的产生和繁衍的时代或早或晚难以确定.如单就某一词,某一时代而论,则言其'有'易,言其'无'难.加之文字之假借,语义之繁衍,变化多端,纷然杂陈,难以得其统序,此所谓大道多歧而亡羊.没有切当的研究方法,就不能得其要领.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要研究词汇的发展,避免纷乱,宜从断代开始,而又要以研究专书做为出发点.犹如清人研究古韵那样,先以《诗经》一书为起点,得其部类,然后旁及《楚辞》以相佐证,以确定韵部的分合,而后之人又从而逐渐加详加密,以臻完善."
  正如周先生所言,专书词汇研究是断代词汇研究的基础,断代词汇研究又是整个词汇史研究的基础.所以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先从一部部专书入手,解剖一只只麻雀,然后合零为整,集腋成裘.这不失为一个扎实而可行的办法.
  陈寅恪先生曾总结王国维之学术贡献及治学方法,以为可举三目以概括之:"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进行专书词汇研究时,除中国本土的文献可以作为选择对象外,外国人用汉文撰写的文献亦弥足珍贵,在语言研究上我们也可以"取异族之汉文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应该说,这方面的材料还是不少的,就唐宋时代而言,即有新罗人慧超的《往五天竺国传》, 日本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圆珍的《行历抄》,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 等等.
  在历代语料的选择上,我们常常为文言势力太强,当时的口语材料太少而感慨万分.唐代刘知几云:"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先生也曾颇有感慨地说过:"中国文艺的诸形态多发源于民间,一经知识人吸收并获可嘉的发展,便逐渐僵化而死亡,这在文学史上有一致的见解.语言也同样,常常是新的因素从民间产生,开始作为卑俗的东西,笔下自不必说了,就是口头上也很少用.但不久成为普通话,成为文学语言,随之便死亡了.""在这种状况下,口语不单单是缺乏被记录的机会,它的发展也不能不受到抑压.这是通贯中国各时代都可以看到的倾向."
  倒是外国人,从客观上讲,相对地较少受传统文言的制约;从主观上讲,因囿于汉语的水平,大抵只能耳听手记,较多使用当时通行的实际语言,不可能进行太多的文饰.因此在语言学上更具有研究价值.这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汉译佛典,魏晋以前,佛经翻译,主译者多为来自天竺,安息,康居,月支等地的外国僧人(如:安世高,支娄迦谶等),由他们口译,中国助手笔录.这些外国僧人虽称"转能汉言,音译流便",但实际上他们的汉语素养是不能与中土文人相提并论的.充其量也不过掌握了当时的一般口语.故有"随方俗语,能示正义"之说.而助译者亦多为民间信徒,因此无论是"转言"者,还是"笔录"者,所使用的一般均为大众语言.前期汉译佛典不加文饰,多当时口语的语言特征,除为了争取群众,以利传播的目的而外,外国主译的汉语水平也应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隋唐时期,佛典的主译者都由精通佛教教义,亦通晓梵汉语言的中国僧人担任(如玄奘,义净等),文风丕变,译文追求典雅古奥,虽质量(准确性,系统性)有了极大提高,数量也超过了前代,但社会影响却远不如前期.玄奘译经一千馀卷,可社会上流行的仅极少数,绝大部分译出后即束之高阁,无人问津.除掉社会思潮等方面的原因,恐怕脱离当时口语,不能为最广大的下层信徒接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我们只要将同是著名行记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与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作一比较,也就十分明了:前者语言趋于典雅而脱离现实,后者语言趋于通俗而反映当时.这便是我们选定《行记》作为晚唐词汇研究语料之一的原因.
  当然,专书词汇研究也有它的局限,一是语料的数量及涉及范围有限,二是语料往往带有作者的个人色彩,因此从中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不够全面.为了避免这一不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将《行记》的词汇和同时代的其他语料(如唐诗,敦煌文书,禅宗语录,笔记小说)的口语性词汇进行比较,从而相互印证,以增强其可靠性.
  在研究中,所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例句页码,均根据目前国内较为通行的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先生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本,这是因为该书为国内第一部《行记》详注本,且易于得到,便于查对.但《校注》本在校勘,标点,注释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使用本书语
  料时,都以目前能见到的最原始的日本京都东寺所藏兼胤抄本(公元1291年)及根据另一系统日本的佐久郡津金寺抄本(公元1805年)排印的《四明馀霞》本进行了校勘.并吸取了小野胜年《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の研究》与赖肖尔(Edwin O.Reischauer)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中的一些意见.日本京都禅文化研究所及花园大学的衣川贤次先生对于我的研究给予热忱的帮助,为我提供了日本国内《行记》的各种版本的复印件及有关《行记》的主要研究论著.我的导师张永言先生也为我提供了赖肖尔的《行记》英文译注本及研究著作,并对我进行了悉心指导.否则,这一研究将不可能顺利进行.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第一章 圆仁及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第一节 圆仁的生平及其入唐求法经历
  圆仁,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公元794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出生于日本下野国都贺郡(枥木县上,下都贺郡),俗姓壬生氏.据《熊仓系图》记载,圆仁之父名首麻吕,曾任都贺郡三鸭驿长,并是郡中大慈寺的施主.圆仁之兄名秋主,有着从七位下的官阶.圆仁幼年丧父,九岁起跟从其兄学"外典"及"经史",所以从小就受到中国文化和佛教气息的熏陶.由于他"口诵俗典,心慕佛乘",随后便在原籍的大慈寺名僧广智门下落发.广智是大慈寺的三祖,是二祖道忠的弟子.道忠曾前往平城京师事东渡日本的中国天台宗第四代祖师鉴真,是被鉴真称为"持戒第一"的高足.同时广智又曾从日本入唐求法名僧最澄受密教法,正因这一渊源,圆仁在十五岁那年,进而登上了位于京都滋贺县的日本佛教圣地比睿山,来到了最澄的膝下,成为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的弟子.由于他苦学精进,脱颖而出,二十岁便经官试及格,取得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的高级学位,次年(公元813年)十二月即以"遮那业"得度.前后十四年,圆仁追随最澄左右,为弘扬天台教义而孜孜不倦.弘仁十三年(公元822年)最澄示寂,几乎同时,朝廷允准了最澄生前提出在比睿山设立大乘圆顿戒坛的请求,于是年方而立的圆仁便义不容辞地继承先师遗志,担任教授师,开坛弘法.因此,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之前,就已是日本天台宗的一位知名高僧.
  日本仁明天皇承和三年(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已四十五岁的圆仁,毅然随政府组织的遣唐使,携带着日本比睿山延历寺未决天台教义三十条,以"请益僧"的身份入唐求法.他随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藤原常嗣西渡,在经历了两度渡海失败之后,于承和五年(公元838年,唐文宗开成三年)第三度上船,经海上十九天的风浪颠簸,九死一生,登陆到达扬州.圆仁的初衷是想前往佛教圣地天台山求法巡礼,但由于迟迟未获唐王朝的允准,只得改变计划,到达另一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朝拜,嗣后又到唐王朝的首都长安作长达四年十个月的滞留.正当他准备回国之时,适逢唐武宗"会昌排佛",这使圆仁饱受磨难,经两年多的颠沛辗转,才得以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九月归国.在中国的近十年间,他的足迹经历了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等七个省.一路上,他受灌顶,学梵文,汉文及法华显教,真言密教,写经卷及画曼荼罗功德帧.孜孜不倦,竭力受学.同时他也广泛接触了当时中国的上下官吏,僧侣,百姓,亲眼目睹了发生在那个时代的大小事件.这十年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凝聚在一部用日记体裁写就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里.
  第二节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写作及传承
  《入唐法巡礼行记》是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过程中用汉文所撰的一部日记体的著作,全书起自唐文宗开成三年六月十三日(公元838年7月2日)从日本博多湾登船出发,讫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元848年1月23日)从中国返回日本博多后,前后历时九年七个月.全书虽非逐日记载,然基本按日分则.共597则(《校注》本据小野本,编码为595则,今校核诸本,当为597则,小野本脱落"开成三年十二月五日""开成四年三月二日"两则,当补),计八万馀字,分为四卷.
  圆仁《行记》手泽本原藏京都延历寺,亡佚已久.但《行记》写成之后,曾广为流传.关于《行记》一书的文献记载,最早当推《慈觉大师传》,《慈觉大师传》著于圆仁示寂后49年,《传》中明著"入唐事迹,一依本记".另外,还见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当日本后三条天皇延久四年)来中国的日僧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成寻于"延久四年十月十四日"条中记载向宋神宗敬献礼品时云:"觉大师巡礼记三卷依次进上,至巡礼记第四卷隐藏不进上,依思会昌天子恶事也."(p.116)由此可见,《行记》当时是作为国礼赠送的,且成书之初即为四卷.(成寻之所以将第四卷隐藏不进者,是因为第四卷中涉及唐武宗"会昌排佛"恶事,其中甚多愤怨之辞.)再者,从圆珍的《行历抄》,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的体裁特色上,也不难看出《行记》的影响.据小野考证:后来,日本佛教日莲宗鼻祖日莲上人(公元1222-1282年)所撰的《立正安国论》中曾提及《行记》.京都东大寺学僧宗性(公元1202-1293年)在他所撰的《弥勒感应抄》中多处引述了《行记》的有关内容.日本天台僧承澄撰《阿娑缚抄》亦引用过《行记》.此外,一些重要著作,如《睿岳要记》《元亨释书微考》中也屡屡征引,可见至镰仓幕府时期(公元1192-1333年)《行记》的抄本仍在僧俗间流传.但此后却长达五个多世纪堙没无闻.直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年)以后,三上参次博士等在调查京都东寺观智院所藏文献时,才重新发现了伏见天皇正应四年(公元1291年)长乐寺老僧兼胤手抄的《行记》古抄本.简称"东本".这一发现震动了日本朝野,明治三十六年(公元1903年),作为留存秘库的此书的最古抄本,《行记》被尊为国宝.明治四十年(公元1907年),日本国书刊行会将东本排印出版,简称"国本",见收于《续续群书类丛》第十二"宗教部".大正七年(公元1918年),又被收入佛教刊行会出版的《大日本佛教全书》之《游方传丛书》中,简称"全书本".为便于利用及保存,大正十五年(公元1926年)东京东洋文库又据东本出版影印本.
  此外,尚有一种别一系统的抄本,这就是光格天皇文化二年(公元1805年),日本信浓津金寺长海大僧都据比睿山饭室谷松禅院御本抄写的本子,简称"津金本",由于此本后来为池田长田收藏,故又称"池田本" .大正三年(公元1914年)日本天台宗宗务厅以池田本为底本,参校东本,国本,作为《四明馀霞》一书的附录排印出版,是为"《四明馀霞》本".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研究
  《行记》古抄本的重新发现,由于它的内容涉及中国晚唐的社会政治,历史,经济,宗教,语言,风俗礼仪,时令行事,交通地理,行政区划,文书档案及中日,中朝关系等各个层面,故引起了世界上有关学者的极大兴趣.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日本学者,早期,冈田正之博士(公元1864-1927年)根据兼胤抄本,在《东洋学报》十一,十二,十三诸号连续发表了题为《关于慈觉大师的入唐纪行》的长篇研究论文,原打算再为《行记》加上说明及笺释,但大功未遂而长逝.嗣后崛一郎博士翻译并注释了《行记》,他的译文及注记收入了《国译一切经·史传部》.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美国的赖肖尔博士, 经过多年的研究准备,于1955先后出版圆仁《行记》英文译注本 Ennins Diary: 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 (在全书英译的同时加了近1600条注释)及研究性著作 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 ,首次将这部宝贵的日记介绍给了西方.由于他的介绍,此书同样引起了西方各国学者的关注,相继被译成法文,德文本.
  在日本国内,到了60年代,以奈良国立博物馆馆长小野胜年博士的巨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の研究》为标志,将此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共分四大册,于1964-1969年由铃木学术财团出版.全书分为"译注"及"研究"两大部分."译注"由《行记》原文,日译,校勘,注释四个部分组成,注释充分吸取了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又有个人的心得见解,资料详实,立论精审,有些条目不啻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研究"又由"序章","第一章,圆仁入唐的经过","第二章,从《行记》看圆仁的求法与唐佛教"三部分组成.小野先生可以说是《行记》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行记》研究与其嗣后出版的《入唐求法行歴研究》(圆珍篇)全二卷,《中国隋唐长安,寺院史料集成》(史料篇,解说篇)构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专题.
  继小野先生的《研究》之后,1985年又有足立喜六译注,盐入良道补注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全二册)问世.足立喜六先生是日本著名学者,著作弘富,有《长安史迹の研究》(1933年)《考证法显传》(1936年)《法显传-中亚.印度.南海纪行の研究》(1940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1942年)《大唐西域记の研究》(1942-1943年)等众多论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译注》完稿于1947年,适值战后,一直未能付梓.足立花二十年心血,以东本为底本,参阅池田本及近代排印本,"订正讹误错简,解说疑问不审",多有发明.并将全文分为23章,章首附以解说,甚便检阅.盐入良道氏的补注即在足立本的基础上,吸收赖肖尔,小野书与中国刊行的罗振玉校阅本的成果,详加考辨,间下己意.此书第二册的完成距第一册的完成,历时达十年之久,其精审的治学态度可见一斑.
  然而,纵观国外学者的研究,其兴趣主要集中在《行记》所反映的唐代历史,政治,经济,宗教,交通地理,风俗礼仪,时令行事,文献档案,中日关系诸层面,很少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研究.日本是《行记》研究的中心,但从笔者目前收集到的224篇(部)有关研究论著目录来看,专门研究该书口语的论文仅一篇, 并且这篇文章主要也就是讨论了"断中"一个词而已.
  相比之下,我国对《行记》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三十年代已有两种本子出版,一为民国丙子(公元1936年)仲春发行的石印本,一为丁丑(公元1937年)夏由海上佛教净业社发行的一卷本(仅《行记》第一卷),但就研究而言,向达先生于三,四十年代间所撰的《唐代俗讲考》当推其先,其中就引用了《行记》"开成六年正月九日"条作为俗讲历史的主要材料.向先生的论文不是研究《行记》的专文,然是将《行记》引入学术研究的第一家.直到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顾承甫,何泉达两先生校点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才为利用《行记》提供了一个较为易得的本子.嗣后,一些学者在撰写语言学论文时,逐渐开始引用其中的语言材料.真正将《行记》作为汉语史的重要语料介绍给广大研究者的,是刘坚,蒋绍愚先生主编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汇编》校录了《行记》二,三,四卷的部分内容.不久,蒋先生撰写了"《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口语词"一文,考释了24个口语词,开了《行记》词汇专门研究的先河.蒋先生在文中指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历史,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汉语史角度看,因为它基本上是语体文,所以对研究晚唐的词汇和语法也是极有价值的." 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一书中,蒋先生又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列入唐五代"近代汉语研究的资料"之中. 蒋先生对《行记》一书语料价值的高度重视及身体力行的研究,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1992年9月,白化文,李鼎霞,许德楠先生所撰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问世,该书以小野胜年本为主要参照,除对《行记》一书中的历史事件,人名地名以及佛教词语作了详细诠释而外,也比较注重唐代俗语词的注解.虽然有些解释不无可商之处,但全书对俗语词的注释已粗具规模.这一著作对圆仁书在中国的流布,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以往的论著还大多囿于局部和个别词语的训诂,尚未能将它放到中古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一环的位置上来考虑.所以从词汇史角度来研究《行记》已是摆在我们语言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二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行记》的时代,地域性
  作为语料,《行记》所处的晚唐时代正是汉语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目前各家对于汉语史所作的分期还不尽一致,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语言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且各家划分时所据的标准也不完全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力先生的四分法,即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在王先生的划分中,晚唐属于中古(后汉-北宋)期的后期.吕叔湘先生的二分法,即分为古代,近代.在吕先生的划分中,晚唐属于近代期的初期.还有太田辰夫的五分法,即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在太田先生的划分中,晚唐属于近古(晚唐五代宋元明)期的初期.无论是划入中古的后期,还是划入近代(或近古)的初期,晚唐都处于汉语发生剧烈变化的转折关头,这是诸家所公认的事实.吕先生说:"秦以前的书面语和口语的距离估计不至于太大,但汉魏以后逐渐形成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即后来所说的'文言'.虽然在某些类型的文章中会出现少量口语成分,但是以口语为主体的'白话'篇章,如敦煌文书和禅宗语录,却要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并且一直要到不久之前才取代'文言'的书面汉语的地位.根据这个情况,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成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太田辰夫先生说:"第五期是晚唐五代(9-10世纪),也略称唐代,但不包括唐的前半期.在这个时期,白话(唐宋以后的口语)的成立得到确认,可能由于安史之乱等社会的变动,使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行记》的语言正带有这些明显的时代特色.再者,我们可以通过下表观察一下圆仁入唐后的行踪: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时间,行踪概况
  开成三年(838)6月13日----开成三年(838)7月2日 渡海来华(日本博多---唐土登陆)
  开成三年(838)7月2日-----开成三年(838)7月25日 海陵县-------------- 扬州府
  开成三年(838)7月25日----开成四年(839)2月20日 在扬州府停留
  开成四年(839)2月21日----开成四年(839)6月7日 扬州--楚州--海州(江苏)----登州
  赤山(山东)
  开成四年(839)6月8日-----开成五年(840)2月19日 在赤山法花院停留
  开成五年(840)2月20日----开成五年(840)4月28日 赤山--登州--青州(山东)--贝州—
  赵州--镇州(河北)--五台山(山西)
  开成五年(840)4月28日----开成五年(840)7月7日 在五台山停留
  开成五年(840)7月8日-----开成五年(840)8月20日 五台山--并州--汾州--晋州--蒲州(山
  西)--同州--长安(陕西)
  开成五年(840)8月21日----会昌五年(845)5月16日 在长安停留
  会昌五年(845)5月17日----会昌五年(845)8月27日 长安(陕西)--洛阳--郑州--汴州(河
  南)--泗州--扬州--楚州--海州(江苏)
  --密州--登州--文登县(山东)
  会昌五年(845)8月28日---大中元年(847)闰3月12日 在文登县,赤山停留
  大中元年(847)闰3月13日--大中元年(847)9月2日 来往于赤山(山东)楚州(江苏)之间
  大中元年(847)9月3日------大中元年(847)9月17日 渡海归国(山东赤山----日本博多)
  大中元年(847)9月18日-----大中元年(847)12月14日 到达日本后的活动
  就圆仁求法巡礼所经历的地域而言,自踏上唐土来到扬州,随后巡历经江苏,安徽,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近乎半个中国,但总的说来都在长江以北,都属于北方方言这一大方言区的范围(至少没有明显的南方方言影响),《行记》中口语的地域性也是比较单纯明确的.
  第二节 《行记》的记实性
  《行记》属日记体,赖肖尔称圆仁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日记作家,更是关于中国的最早的伟大的外国解说者." 这决非溢美之词.据日本学者研究,日本国最早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日记,是十世纪前半的《土佐日记》.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国日记的体裁起始于唐代.陈左高《中国日记史略》云:"直到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8年),李翱作《来南录》,排日记载来岭南的行役,则被一致公认为日记存于今世的最早篇章,且为宋代以后日记作者所延袭.清代洋务派薛福成说:'日记及纪程诸书,权舆于李习之《来南录》,欧阳修《于役志》,厥体本极简要.'"(p.3)《来南录》一卷,刊于《李文公集》卷十八.全文篇幅不大,为便于与《行记》对照,现录全文如下:
  元和三年十月,翱既受岭南尚书公之命.四年正月己丑,自旌善第以妻子上船
  于漕.乙未,去东都.韩退之,石浚川假舟送予.明日及故洛东,吊孟东野,遂以
  东野行.浚川以妻疾,自漕口先归.黄昏到景云山居.诘朝登上方,南望嵩山,题
  姓名记别.既食,韩孟别予西归.戊戌,予病寒,饮葱酒以解表,暮宿于巩.庚子
  出洛下河,止汴梁口,遂泛汴流,通河于淮.辛丑及河阴,乙巳次汴州;疾又加,
  召医察脉,使人入庐.又二月丁未朔,宿陈留.戊申,庄人自庐又来,宿雍丘.己
  酉次宋州,疾渐瘳.壬子至永城,甲寅至埇口.丙辰次泗州,见刺史,假舟转淮,
  上河如扬州.庚申,下汴渠,入淮,风帆及盱眙.风逆,天黑色,波光激,顺潮入
  新浦.壬戌,至楚州.丁卯,至扬州.戊辰,上栖灵浮图.辛未,济大江,至润州.
  庚辰,至常州.壬午,至苏州.癸未,如虎丘之山,息足千人石,窥剑池,宿望海
  楼,观走彻石.将游报恩,水涸舟不通;无马道,不果游.乙酉,济松江.丁亥,
  官艘隙,水溺舟败.戊子,至杭州.己丑,如武林之山(即灵隐天竺寺)临曲波,
  观轮 ,登石桥,宿高亭.晨望平湖,孤山,江涛,穷竹道,上新堂;周眺群峰,
  听松风,召灵山永吟叫猿,山童学反舌声,癸巳,驾江涛,逆波至富春.丙申,七
  里滩,至睦州.庚子,上杨盈川亭.辛丑,至衢州.以妻疾止行,居开元佛寺临江
  亭后.三月丁未朔,翱在衢州.甲子,女某生.四月丙子朔,翱在衢州,与侯高宿
  石桥.丙戊,去衢州.戊子,自常山上岭,至玉山.庚寅,至信州.甲午,望君阳
  山,怪峰直耸似华山.丙申,上干越亭.己亥,直渡担石湖.辛丑,至洪州.遇岭
  南使,游徐孺亭,看荷花.五月壬子,至吉州.壬戌,至虔州.乙丑,与韩泰安平
  渡江,游灵应山居.辛未,上大庾岭.明日至浈昌.癸酉,上灵屯西岭,见韶石.
  甲戌,宿灵鹫山居.六月乙亥朔,至韶州.丙子,至始兴公室.戊寅,入东荫山,
  看大竹笋如婴儿,过浈阳峡.己卯,宿清远峡山.癸未,至广州.自东京至广州,
  水道出衢信,七千六百里;出上元西江,七千一百有三十里.自洛州下黄河汴梁,
  过淮至淮阴,一千八百有三十里;顺流自淮阴至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自邵伯
  至江,九十里.自润州至杭州八百里,渠有高下,水皆不流.自杭州至常山,六百
  九十有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自常山至玉山八十里,陆道,谓
  之玉山岭.自玉山至湖七百有一十里,顺流,谓之高溪.自湖至洪州一百有一十八
  里,逆流,谓之漳江.自大庾岭至浈昌,一百有一十里,陆道,谓之大庾岭.自浈
  昌至广州九百有四十里,顺流,谓之浈江.出韶州,谓之韶江.
  从李翱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十月受命,次年(公元809年)正月自洛阳出发始,经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于同年六月到达广州讫,所记行程二万六千馀里,历时半年(全程169天,途中因李妻生产,在衢州耽搁45天,实际行程三个月左右),然仅846字.所记均为沿途经过地名之流水账,既无详实的人物,事件记载,又无生动的景物,风俗描写,所以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日记的雏形.这与《行记》所记历时十年,全文八万字,凡597则,最长的一则即达1800多字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因而《行记》作为比较成熟的日记,它具有一般文献少有的一些特点,概言之有四:
  (一)真实
  鲁迅先生说过:"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样日记的人们很不少.因为他写的时候,不像做内感篇,外冒篇似的须摆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来."鲁迅先生所言乃内容之真实,我们将《行记》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语料,则更看重它语言的真实.中国文人为文,往往善于修饰,后代人用传统的文言写作自不待言,即便是如笔记小说,敦煌文书这样一些较切近当时口语的材料,也难以完全避免这一弊病.而日记体裁一般来讲较少修饰(少量采用日记体裁的文学作品自当别论),《行记》作为一个粗通汉语的外国僧人用汉文写就的日记,就更不可能作较多的文辞修饰,他只能是"以笔记所闻".这一点,我们从圆仁多次提到"依……口说记之"(pp.172,180)及数十次提到"见说:""见……说:"就可得证明.加之,圆仁的日记一般是逐日记载的,而且大多是在巡礼的途中,求法的间隙记下来的.我们也不能设想一个粗通汉语的外国僧人在行色匆匆中会对当时的口语进行较多的文辞加工.所以《行记》中的口语基本上应当是以"实录"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从另一方面看,圆仁所接触的对象大部分是下层官吏,普通僧侣,平民百姓,就语言性质而言,更多民间白话,较少官场客套.所以《行记》中一些话语有时甚至比同时代的敦煌文书,禅宗语录还要通俗.如:"从淄州到齐州一百八十里"(p.180)"最后到一家,又不许宿."(p.238)"四人每人吃四碗粉粥."(p.265)"黄河从城西边向南流."(p.334)这类话简直与现代汉语毫无二致.
  (二)具体
  由于日记是作者每天及时记录,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往往细致入微,从语言上来说,也就是带有个性的词汇丰富,而较少雷同的概括性话语.特别是一些对话片断,大多基于实录.正如章学诚所云:"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主也." 不妨举一例:
  十一月十八日 相公入来寺里,礼阁上瑞像,及检校新作之像.少时,随军大
  夫沈弁走来云:"相公屈和尚."乍闻共使往登阁上,相公及监军并州郎中,郎官,
  判官等皆椅子上吃茶,见僧等来,皆起立,作手立礼.唱:"且坐."即俱坐椅子
  啜茶.相公一人,随来郎中以下判官以上总八人.相公着紫,郎中及郎官三人着绯,
  判官四人着绿衫,虞候及步骑军并大人等与前不异.相公对僧等近坐,问:"那国
  有寒否 "留学僧答曰:"夏热冬寒."相公道:"共此间一般."相公问云:"有僧寺
  否 "答云:"多有."又问:"有多少寺 "答:"三千七百来寺."又问:"有尼寺
  否 "答云:"多有."又问:"有道士否 "答云:"无道士."相公又问:"那国京
  城方圆多少里数 "答云:"东西十五里,南北十五里."又问:"有坐夏否 "答:
  "有."相公今度时有语话,殷勤问.申情既毕,相揖下阁,到观音院,检校修法
  之事.(卷一,开成三年十一月十八日,p.68)
  在这一则日记中,当时的官职(相公,监军,州郎中,判官,虞候,步骑军,随军大夫),衣着(紫,绯,绿衫),器物(椅子),动作(入来,检校,屈,吃茶,起立,作手立礼,唱,啜茶,着,申情,相揖)及问答的话语均详细记载,且问答全是当时所用口语(那国,共此间一般,多有,三千七百来寺,多少里数).
  另外,一些场景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也绘声绘色,使读者如亲临其境.如:
  二日,共义圆供主等及寺中数僧开金阁礼大圣文殊菩萨:骑青色(毛)师子,圣
  像金色,颜貌端严,不可比喻.又见灵仙圣人手皮佛像及金铜塔.又见辟支佛牙,〔佛〕
  肉身舍利.当菩萨顶悬七宝伞盖,是敕施之物.阁九间,三层,高百尺馀.壁檐椽柱
  无处不画.内外庄严,尽世珍异.顒然独出杉林之表.白云自在下而叆叇,碧层超然
  而高显.次上第二层,礼金刚顶瑜伽五佛像.斯之(乃)不空三藏为国所造,依天竺
  那兰陀寺样作.每佛各有二胁士,并于板坛上列置.次登第三层,礼顶轮王瑜伽会五
  佛金像.每佛各一胁士菩萨.二菩萨作合掌像在佛前面,向南立.佛菩萨手印容貌与
  第二层像各异.粉壁内面画诸尊曼荼罗,填色未了.是亦不空三藏为国所造.瞻礼已
  毕,下阁到普贤道场,见经藏阁.《大藏经》六千馀卷,总是绀碧纸,金银字,白檀
  玉牙之轴.看愿主题云:"郑道觉,长安人也.大历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巡五台,亲见
  大圣一万菩萨及金色世界,遂发心写金银〔字〕大藏经六千卷"云云.亦有画脚迹千
  辐轮相并画迹之根由云:"贞观年中,太宗皇帝送袈裟使到天竺,见阿育王古寺石上
  有佛迹,长一尺八寸,阔六寸,打得佛迹来,今在京城,转画来此安置"云云.次开
  持念曼荼罗道场,礼拜尊像.此则不空三藏弟子含光为令李家昌运长远,奉敕持念修
  法之道〔场〕.坛面三肘,以白檀汗和泥涂作,每风吹时,香气远闻.金铜道具甚多,
  总着坛上.次开普贤堂,礼普贤菩萨像,三像并立,背上安置一菩萨像.堂内外庄严
  彩画镂刻,不可具言:七宝经函,真珠绣佛――以线串真珠绣着绢上――功迹奇妙.
  自馀诸物不暇具录.礼看毕,却到院,断中.斋后,共供主头陀僧义圆等数人同为一
  行向南台去.从金阁寺西,去寺五里有清凉寺.今管南台."此五台山都号清凉山,
  山中造寺此寺最初,故号清凉寺,寺中有清凉石"云云.被头陀引向南台去,不得到
  彼寺.出金阁寺三门,寻岭向南上坂,行廿里,到南台西头.向东傍台南岸,行四五
  里,到台上.并无树木.台东南侧有供养院.从院向北上坂三百步许,方到台顶.于
  三间堂内安置文殊菩萨像.白玉石造,骑白玉师子.软草稠茂,零凌香花遍台芳馥.
  台体西北及东南,长岭高低,逦迤而渐远.东西北面峻涯临于邃谷.在顶向北遥见四
  台,历然在眼前.回首遍观五顶:圆高超然,秀于众峰之上.千峰百岭,松杉郁茂,
  参差间出.五顶之下,深溪邃谷,不见其底.幽泉涧水,但闻流响.异鸟级翔众峰之
  上,羽翼凌高而飞台上顶者稀矣.五顶之地,五百里外四面皆有高峰张列,围拥五台
  而可千里.并其锋刃而有重垆周绕之势.峰谷重重,不知几重.且从东入台山,入山
  谷行五百里,上至巉岩之顶,下到深谷之底,动经七日,方得到五台山地.其馀三方四
  维,亦是远涉山谷,方到五台.诚知五台山乃万峰之中心也.五百毒龙潜山而吐纳风
  云,四时八节〔不〕辍,雷雹频降矣.天色急晴,游人不见长明之光景.每晴明时,观
  于五台是浅黄之色.台上忽见一点云起,俄尔之间,重云遍山.入此山者,自然起得平
  等之心.山中设斋,不论僧俗男女大小,平等供养.不看其尊卑大小,于彼皆生文殊之
  想.昔者大花严寺设大斋,凡俗男女乞丐寒穷者尽来受供.施王憎嫌云:"远涉山坂,
  到此设供.意者只为供养山中众僧.然此尘俗乞索儿等尽来受食,非我本意.若供养此
  等色,只令本处设斋,何用远来到此山 "僧劝令皆与饭食.于乞丐中有一孕女,怀妊
  在座,备受自分饭食讫,更索胎中孩子之分.施主骂之,不与.其孕女再三云:"我胎
  中儿虽未产生而亦是人数,何不与饭食 "施主曰:"你愚痴也!肚里儿虽是一数而不
  出来,索得饭食时与谁吃乎 "女人对曰:"我肚里儿不得饭,即我亦不合得吃."便起
  出食堂.才出堂门,变作文殊师利,放光照曜,满堂赫奕,皓玉之貌,骑金毛师子,万
  菩萨围绕腾空而去.一会之众,数千之人,一时走出,忙然不觉倒地,举声忏谢,悲泣
  雨泪.一时称唱"大圣文殊师利".迄于声竭喉涸,终不蒙回顾,仿佛而不见矣.大会
  之众,餐饭不味.各自发愿:"从今以后,送供设斋,不论僧俗男女大小尊卑贫富,皆
  〔须〕平等供养."山中风法,因斯置平等之式.自馀灵化,频现多端,天下共知.今见
  斋会:于食堂内,丈夫一列,女人一列,或抱孩儿,儿亦得分.童子一列,沙弥一列,
  大僧一列,尼众一列,皆在床上受供养.施主平等行食,有人分外多索,亦不怪之.随
  多小皆与之也.山中多寒,五六七月,遍五台五百里内,奇异之花开敷如锦,满山遍
  谷,香气薰馥.每台多有葱韭生.昔者孝文皇帝住此五台游赏,文殊菩萨化为僧形,从
  皇帝乞一座具地,皇帝许之.其僧见许已,敷一座具满五百里地.皇帝怪云:"朕只许
  一座具地,此僧敷一座具遍满五台,大奇!朕不要共住此处."遂以葱韭散五台上,便
  出山去.其僧在后将零凌香子散葱韭之上,令无臭气.今见每台遍生葱韭,总不闻臭
  气.有零凌香满台生茂,香气氛氲.相传云:"五台五百里,敷一座具地矣."今在南台
  上,共头陀等数十人同求大圣化现.及夜不见,遂归院宿.初夜台东隔一谷岭上空中见
  〔有〕圣灯一盏,众人同见而礼拜.其灯光初大如钵许,后渐大如小屋.大众至心高声
  唱大圣号.更有一盏灯近谷现,亦初如笠,向后渐大.两灯相去远望十丈许.焰光焰
  然.直至半夜,没而不现矣.(卷三,开成五年七月二日,pp.299-303)
  在这一则近1800字的长篇日记记叙中,或景物奇特,或故事诙诡,无须着意刻划,已成逸品.正因为如此,向达先生的《唐代俗讲考》才能大段引用《行记》来描述当时寺院俗讲的场景.
  (三)广泛
  《行记》虽然是圆仁来唐求法巡礼的记录,但所涉及的事物决不局限于佛教.它涵盖了晚唐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大唐王朝方方面面的真实反映.因此它的词汇的涵盖面也相应广阔.汉译佛经中极多当时口语,且数量弘富,是我们研究汉语史的宝贵材料.但就其词汇的涵盖面而言,宗教性太强,佛教的专业词语太多,也不能不算是一大遗憾.即如敦煌文书中,像《行记》这样切近当时生活且词汇涉及面如此广泛的篇章也不多见.(当然,敦煌文书浩如烟海,其数量不能与《行记》相提并论,这里以篇幅近似为前提.)概而言之,除宗教方面词语以外,较为重要的有如下一些方面:
  有关典章制度方面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沿途与各级官府及各类官员接触.后又遇武宗灭佛,亲身感受到了唐王朝严酷的法律,故《行记》有关当时的官制,法律词语甚众.如:
  〔神策军〕(p.384),扬化团(p.404),功德使(p.334),护军中尉(p.344),观军容使(p.395),监军(p.68),使司(p.354),案头(p.334),官健(p.11),军健(p.451),板头(p.183),村保(p.175),里正(p.183),朝衙(p.214),晚衙(p.214);背军(p.408),本贯(p.409),告身(p.459),两税(p.411),磨勘(p.459),勘捉(p.63),勘入(p.330),勘出(p.329),勘检(p.459),发遣(p.397),脊杖(p.439),等等.
  有关风俗习惯方面
  日本人历来对气候时令,风土习俗等深为关注.因此《行记》涉及到当时风俗节令处亦甚众,如:新年:烧纸钱(p.89),烧竹兴爆声(p.89),拜年(p.197),贺年(p.197),悬幡子(p.395),新岁祈长命(p.395).立春:作莺卖之(p.96).正月十五:燃灯(p.97),灯楼(p.97),灯树(p.97),匙灯(p.97),竹灯(p.97).寒食节:吃寒食(p.113),断火(p.216),拜墓(p.396).另有清明节(p.396),盂兰盆会(p.319),五月节(即端午节,p.158),立秋(p.512),八月十五之节(p.179),冬至节(p.79),国忌日(p.84),降诞日(p.391),破阵乐之日(p.243)等等.
  有关外交方面
  唐朝前期,政治上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到晚唐,虽经安史之乱,国家元气大伤,但对外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还持续不断,故《行记》中涉及的国家,机构,人员仍为数不少.如:土蕃国(p.456),波斯国(p.95),婆国(p.95),新罗国(p.95),南照国(p.123),倭国(p.219),于阗国(p.374),裸人国(p.405),师子国(p.413),龟兹国(p.413),南天竺(p.391),回鹘(p.398),等等.另如日本国的大使(遣唐使,p.3),请益僧(p.20),留学僧(p.20),专门管理来唐外国人的"勾当蕃客"(p.141),专门管理新罗侨民的"勾当新罗使"(p.212),"勾当新罗押衙所"(p.212),专门进行翻译事务的"通事","译语"(p.480),专门接待外宾的"礼宾使"(p.120),"礼宾院"(p.103)等等.
  有关交通水利方面
  圆仁在唐,足迹遍七省,且水路,陆路,船行,车行,步行均经历过,故而晚唐交通,水利方面的情况在《行记》中有详细的反映.如: 驿馆(p.120),水馆(p.49),官店(p.23),街铺(p.184),口铺(p.217),仓铺(p.16),关津(p.217),候子(p.221),里隔柱(p.221),浮船造桥(p.334),水门(p.120),水碾(p.317),回船堰(p.118),港(p.131),泊(p.155),澳(p.2),船舶(p.150),仓船(p.8),游艇(p.168),独脚车(p.494),梢公(p.404),驴功(p.141),船脚(p.507)等等.
  有关饮食衣着方面
  茶树的种植与茶的饮用虽始于西汉,但大规模种植,采制则在隋唐.据封演《封氏闻见记》,唐开元年间,泰山有僧大兴禅教,因此禅徒都煮茶饮用提神,俗间也转相仿效,遂成风气.后由南方传到北方,城镇都开设茶店煎茶出卖.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陆羽《茶经》也应运而生.正因为此,《行记》中关于饮茶方面的词语触处可见.如:茶店(p.16),煎茶(p.114),吃茶(p.68),啜茶(p.68),空茶(p.105),茶语(p.328),细茶(p.126),团茶(p.466),蒙顶茶(p.466)等等.晚唐时期,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故《行记》中有街店(p.89),药行(p.456),交易(p.53),市易(p.184),破除(p.36)破用(p.364)等词语,衣食的名目也日以繁多,《行记》中出现的食品就有餺飥(p.140),胡饼(p.365),薄饼(p.374),馄饨(p.360),菓子(p.360),药食(p.373),药粥(p.101),粉粥(p.256),黍饭(p.264),捻头(p.374),松脯(p.130)等等.衣着则有抹肚(p.473),汗衫(p.473),褐衫(p.473),裼衫(p.473),大衣(p.52),绵袄子(p.227),帔袄子(p.321),紫衣(p.64),绿衫(p.68),毡帽(p.466),笠子(p.314),软鞋(p.466)等等.
  第三节 《行记》语料的可靠性
  蒋绍愚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一书中谈到"语言资料的鉴别"时指出:"搜集能反映近代汉语的语言资料,这只是资料工作的第一步.资料工作的第二步,是要对语言资料进行鉴别.""首先,是要确定资料的年代.""其次,是要识别语言资料中的后人窜改和讹误之处."(pp.30-31)确实,进行汉语史研究,语料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着结论的科学性.这是我们从事研究以前首先必须注意的.
  关于《行记》的体裁特点,虽然从传世的唐代文献中,我们还未见到过如《行记》这样成熟的日记,但在敦煌文书中,我们却发现了与《行记》极似的日记残卷.如:
  巡行记 伯4648号
  (前缺)
  □□□□□参□□□□
  □□□早晨离州.二十□□□
  至酉时到牛场店吴家安下.
  七日,至天井关张家吃饭后至泽州开元寺主院
  内宿.九日,斋后离泽州至新店宿.十日,□至□
  县十五里吃食斋;又行八十里至寒店高家□(宿).
  十一日,卯时起行四十里到潞府城南李家受供〔养〕.
  二月十一日入城,十二日参使延唐寺常住院安□(下)
  巡礼开元寺内二塔龙兴寺有塔.广济禅院.延庆禅□.
  普通.楞严禅院.胜愿尼寺.上生尼□(寺).
  城内诸寺有七大藏经.十三日,叁王侍中屋□□
  其妙供养.十四·〔日〕女弟子氏施香一两受□□.
  十五日,天王院供养.十六日,有市内弟子供养.
  十七·〔日〕市内李八
  郎家供养.十七日,巳时离潞
  府,进行四十里,至积石驿乔家宿.至十八日进行
  四十里,至太平驿王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
  至思亭驿宿.十九日,于思亭驿受供养;
  斋后发,行四十里,至乱柳宿.廿日,受供养;
  斋后进程行五十里,至交口宿.廿一日,卯时发行
  三十里,于团城驿赵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
  到南石会关宿.廿二日,卯时发,到北石会关,
  行十里,于忽延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
  团伯谷口普通禅院宿.廿三日,卯时发,行廿里
  至团柏店张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至徐沟李家
  宿,廿四日,卯时发,行卅里,南桥受供养;又行十里
  到太原城内大安寺内常住库安下.廿五日,前衙参
  太傅.二月廿八日,下手画台山图.廿九日,长画至终.
  三月十七日,巡游诸寺,在河东城内.第一礼大崇
  福寺,入得寺门,有五层乾元长寿阁;又入大
  中寺,入得寺门,有大阁,有铁佛一尊;入净明寺
  有真身舍利塔.相次城内游礼皆遍.
  又于京西北及正西山内有一十所山寺,皆遍礼
  讫;京西北有开化大阁,兼有石佛一尊;又正西有
  山,有阁一所,名童子像阁,兼有石佛.
  (后缺)
  此残卷所记,为自天井关经潞府,泽州,至太原求法巡礼事,虽作者,确切时代不可考,但从文中所出地名考之,亦为唐五代时文书,这说明圆仁的《行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当时的一种流行的体裁,只是此类巡行记较少保留至今而已.
  关于《行记》的撰写年代,可以说绝对明确.因为它属于日记体裁,所以不仅可以精确到年,而且可以精确到月,日.且前后文风基本一致,可见当出于一人之手.这是一般历史语料所不具备的.(比如有些敦煌文书的时代,也只能确定在八,九世纪这样一个大致的范围.)问题是现在能够见到的本子有没有经过后人的窜改或在传承中造成讹误.圆仁归国以后,受到日本朝野的极端重视,也可以说,他归国后直到圆寂的十六年,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回国不久,皇室即授与他最高的僧位--传灯大法师位,同年又任命他为宫廷高僧--内供奉.在他死后一个月,皇室又派遣使者到他的墓前宣读了赐予僧侣界前所未有的最高荣誉称号--法印大和尚的敕书.因此他的著作被当作经典.这从北宋来中国巡礼的成寻将《行记》三卷作为国礼呈献当时皇帝一件事上即可看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有意窜改的可能性极小.从内容上看,《行记》中所记巡礼的路线及先后出现的数百个地名,按之历史地图册均可得到落实;《行记》中所记天象,灾异及朝廷大事,按之正史大致相符.如:
  天象方面:
  《行记》:"早朝,见彗星,长一寻许,在东南隅.云蔽不多见.寺主僧令徽谈云:'此星是剑光也.先日,昨日,今夜三个夜现矣.比日有,相公怪.……'"(卷一,开成三年十月廿二日,p.56)
  此事见于《唐会要》卷十三"彗孛":"(开成)三年十月十九日,有彗出于辰上,长二丈馀.二十日夜,见于辰上,长三丈五尺.二十一日夜,见于辰,长三丈馀,西指轸东南星.二十二日夜,见于辰,长三丈五尺馀,西指轸魁."
  《行记》:"月共太伯星相近,一处行."(卷三,会昌元年十二月四日,p.394)
  此事见于《新唐书·天文志》:"(会昌元年)十二月庚午(四日),月犯太白于羽林."
  灾异方面:
  《行记》:"去县十五里地,黄虫满路,及城内人家,无地下脚.斋后西行六十五里,黄虫满路,吃粟谷尽,百姓忧愁."(卷三,开成五年八月十日,p.333)
  开成五年唐土发生严重蝗灾,时间持续之长,范围蔓延之广,实为罕见.此事见《唐会要》卷四四"螟蜮":"(开成)五年四月,郓州,兖海管内并蝗,又汝州有虫食苗.五月,河南府有黑虫生,食田苗.汝州管内蝗,兖海临沂等五县有蝗虫于土中生子,食田苗.六月,淄青登莱四州蝗虫,河阳飞黄入境.幽州管内,有地蝻虫,食田苗.魏博河南府河阳等九县,沂密两州,沧州易定,郓州,陕府,虢州六县蝗."
  《行记》:"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已西十二行四千馀家,官私钱物金银绢药等总烧尽."(卷四,会昌三年六月廿七日,p.425)
  "三更,内里火,烧神浓寺"(同上,六月廿八日,p.426)
  此事见于《旧唐书·五行志》:"会昌三年六月,万年县东市火,烧屋宇货财不知其数.又西内神龙宫火."
  朝廷大事方面:
  《行记》:"南行卅里,到京兆府于界栎阳县断中.于县南头见山陵使回入京城.是葬开成天子使."
  (卷三,开成五年八月十九日,p.337)
  此事见于《旧唐书·武宗纪》:"(开成五年)八月十七日,葬文宗皇帝于章陵."圆仁等十九日于京兆府栎阳县见到山陵使事毕回京城,正与史实合.
  《行记》:"天子在御楼,册尊号……宰相进尊号."(卷三,会昌二年四月廿三日,p.403)
  此事见于《旧唐书·武宗本纪》:"四月乙丑朔,光禄大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德裕……等上章,请加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戊寅,御宣政殿受册.是月九日雨,至十四日转甚,乃改用二十三日."
  《行记》:"近敕有牒来云:'天下铜佛,铁佛尽毁碎,称量斤两,委盐铁使收管讫.具录闻奏者.'"(卷四,会昌五年六月廿八日,p.479)
  此事见《唐会要》卷四九"杂录":"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以天下废寺铜像及钟磬等委诸道铸.'其月又奏:'天下士庶之家所有铜像,并限敕到一月内送官.如违此限,并准盐铁使旧禁铜条件处分.……其京城及畿内诸县,衣冠百姓家有铜像,并望送纳京兆府.自拆寺以来,应有铜像等,衣冠百姓家收得,亦限一月内陈首送纳.如辄有隐藏,并准旧条处分.'敕旨:'宜依.'八月,中书门下奏:'诸道废毁寺铁像,望令所在销为农器.……'敕旨:'宜依.'"
  圆仁所记这些大事与正史的吻合,正有力证明了圆仁是一个严肃的日记作者,同时也证明了《行记》的内容后人也未作大的改动.
  从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抄本--东寺兼胤本来看,兼胤在抄完全文时写道:
  正应四年十月廿六日 于长乐寺坊拭老眼书写毕.任本写之.后人以证本可
  校合耳.
  法印大和尚位遍照金刚兼胤(七十二)记之
  以写本比校了.不审事注而已.
  二位僧正宽圆本也.
  从兼胤的题记中可以看出,年过古稀的长乐寺住持在圆仁示寂四百多年后抄写他的著作时,仍怀着极大的虔诚,且表现得非常地谨慎.他只是据本恭写,抄毕再以宽圆本校对.对于不审(不详不清)之处亦不敢随意增减或改动,仅于下小字加注而已.如:"使下从六位下行散位欠两字度"(p.230)"县城西近侧有白雉泉.昔魏孝文帝此城西过,见石下白雉翻山,其泉涌出.县城南行三里,有金狗鼻.汉文帝自代过此南,见金狗吠于此鼻上.已上二事,显著本上"(p.330)"银字《金刚经》一卷见内里物也"(p.466)
  当然,在历代传抄的过程中,讹误总是会发生的,就目前见到的两种抄本(东寺本与据池田本排印的《四明馀霞》本)相校,亦有一些相异之处,但只不过是少数文字上的出入.
  在研究《行记》词汇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行记》全书的语言风格基本一致,故全书出自圆仁一人之手当无疑问.但出自圆仁一人之手,并不等于圆仁后来未作修改,整理.例如一,二两卷受日语影响的现象较多,三,四两卷则几乎没有.这当然也可以从一,二两卷写于圆仁入唐之初,汉语水平尚不太高,三,四两卷的写作在赤山滞留,特别是长安五年滞留之后,汉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对全书词语的使用统计时发现:一,二两卷中所用的有些词语,不见于三,四两卷;反之,三,四两卷中所用的有些词语亦不见于一,二两卷.如:"夜头","晚头"全书出现30例,集中在一,二两卷,到三,四卷则一个也无,表示同样的概念,用"夜","晚","晚间","晚际".动补结构"-却",如"吃却","除却","吹却","放却","还却","留却","流却","落却","免却","没却","抛却","破却","煞却","失却","死却","择却"等凡33例,其中32例出现在一,二两卷,三,四两卷只有一个"卖却".其他如:
  仅出现于一,二两卷者
  留住("滞留"义):14例 屈("邀请"义):6例
  所由("有关官吏,机构"义):16例 所在("所到之处"义):6例
  同共("一起"义):5例 闻道("听说"义):7例
  信物("礼物"义):7例 一般("一样"义):5例
  总计("合计"义):7例
  仅出现于三,四两卷者
  安存("安抚,慰问"义):14例 不免("不得不"义):6例
  兼(连词"和"义):8例 计会("商量,打点"义):5例
  钱物("金钱物品"义):14例 仰(表命令义):11例
  欲得("想要,希望"义):7例
  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一,二两卷与三,四两卷为圆仁在不同时期所撰.联系到《行记》的第二卷的最后部分与第三卷的开头部分有十八天(开成五年四月廿四日-五月十六日)的7则日记出现重复,这7则日记所记内容大致相同,仅表现在个别地方用语略有变化.这是否也可以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行记》是圆仁归国以后经过修改,整理的部分内容与未经修改,整理的原本部分内容的合成.如果说到修改,整理,那么三,四两卷经修改,整理的可能性较大.其理由如下:
  从开成三年六月至开成五年五月(一,二两卷)圆仁记载日记的频率甚高,据统计25个月共记325则,平均每月在13则以上,几乎隔日一则.而自开成五年五月至大中元年十二月(三,四两卷),记载的频率大幅度下降,91个月共记271则,平均每月在3则以下(但某些则篇幅较长).开成五年八月(公元840年)圆仁已到达长安,随后是长达五年的长安滞留.照理,这一时期与前时的飘泊来华,九死一生,五台巡礼,辗转劳顿,和后来因"武宗排佛",历尽波折,仓卒归国相比,应当说相对稳定.但日记的频率却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在天子辇毂之下,有些关系唐王朝的内容不太好写(特别是有些负面的内容).至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以后,武宗"排佛"气势日甚,圆仁的一些怨愤之辞,似更不宜详细记载(当时圆仁时刻面临着"还俗""条流"甚至生命的威胁),加之后来在排佛的高压下颠沛流离,提心吊胆,亦无心详加记载.所以日本有人认为:这一段经历圆仁当时可能是在"具注历"上记了一些片断,归国后才整理成文的.正因为如此,故有时一个月仅笼统地记一则,同时也造成了文字风格上的一些差异.
  当然,对于这一问题还仅限于推测,尚缺乏过硬的第一手旁证材料.不过,即使如此,仍不影响《行记》作为晚唐语料的可靠性.
  第四节 《行记》词汇研究的重要性
  由于对《行记》一书的词汇研究尚未深入,所以严重影响了这一珍贵资料的广泛传布及对它的准确利用.这一问题首先突出地表现在《行记》研究的本身,就拿《行记》的整理来说,虽然多年来不少国家的学者对此书进行了校勘,标点,注释,翻译,但是因对词语的理解不确而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例如:
  因不明当时口语词而误校
  〔披展〕 〔被见〕
  先日,伏蒙慈流及问,殊慰勤慕,无任感庆.限以旅情,不获被(见).豁欣之诚,何以为喻.(卷二,开成五年正月廿日,p.202)
  《校注》:"[被(见)]抄本'被'字虫蚀,以下一字脱落,小野本补作此二字,从之."
  按:"不获被见"为文,殊不可通.从抄本看,虫蚀之字,依稀可见,乃"披"字也,由此推之,"披"后一字应为"展",当作"不获披展"为是."披展"乃唐代习语.为"披诚展拜""拜见"之义.如:"早挹芳猷,为谐披展,甚为翘伫,兴寝增劳."(唐魏征《为李密檄荥守郇王庆文》)"披展匪赊,预增叹咏."(唐 杜友晋《书仪镜》斯329-斯361号)"草草间未即披展,因使不代."(同上)"某虽居一室,未辩三空,行业荒无(芜),虚劳问及,未由披展,驰企难言."(唐 张敖《新集吉凶书仪》伯2646号)"久藉芳猷,未蒙披展."(唐 张敖《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伯3502号背)《行记》中亦有"披展改岁,德音希闻."(卷二,开成五年二月十七日,p.210),同样的意思还有"限以客事,不获诣展."(卷三,开成五年九月十四日,p.353)"被拘抄写事,不得数就面展."(同上,会昌元年四月廿八日,p.386)"依少故,诣展不获."(同上,会昌二年四月,p.402)
  〔于〕
  因送今年供,来于(此处),同见光瑞,注泪而云:…….(卷三,开成五年六月廿一日,p.297)
  按:东寺抄本,池田本原均作"因送今年供来于同见光瑞",全句当为因果复句,"因送今年供来"为表原因的分句,"于同见光瑞"为表结果的分句.故应标点为"因送今年供来,于同见光瑞.""于同见光瑞"之"于"即"于是"之义,为连词.小野胜年先生因未明"于"有"于是"义,遂校点为"因送今年供,来于(此处),同见光瑞."在"于"后凭空加上了"此处"两字,并将"来"字误属下读.《校注》沿误.
  同样的情况也见于敦煌写本书仪:"舅母亡,外生吊:……入屋灵前立哭五六声.拜灵讫,退户西头,面向北跪,哭廿馀声.于捉内兄弟手出."(斯1725号)周一良先生《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一文中引以上一段文字,最后一句作"于〔 〕捉内兄弟手出",认为"于"义未详或"于"后脱一字.其实,原写本亦不误,"于"自古可单独作承接连词,相当于"于是"之义.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一云:"训'于'为'于是'者,以'于'为省文也."如:"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孔疏云:"百姓蒙化皆有礼仪昭然而明显矣,又使之合会调和天下之万国,其万国之众人于是变化从上,是以风俗大和."这就是以"于是"训"于"的.《汉书·成帝纪》引此句作"黎民于蕃时雍",应劭曰:"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太和也."不过,前人言及者,仅先秦一,二例,故不为人熟知.我们发现同样的用法在中古更常见,《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一书中即不乏其例.如:"既被录付狱,便至心诵《观世音经》.得十馀日,白昼见观世音,问李:'何以不去 '具答:'不能得.'又曰:'但起.'而锁即已脱地.于径直归家.狱官及守防人都自不觉."(p.32)日本京都东山区粟口青莲院《吉水藏》写本原作"于径直归家",即"于是径直归家"之义,本不误.而中华书局点校本在"于"字下补一"是"字,误."郭宣曰:'卿但如我至念,自应降神,若得解脱,当各出十万钱,与上明寺作福事也.'言此后,于兴厉心,经得少何,事遂并散."(p.36)"于兴厉心"即"于是即兴精进之心"之义."诵《华严》者,即下地叩头,头面流血,忏悔谢过.事毕,欲别去.此人止曰:'常有一老翁饷我食,子可少待.'而久之不来,于别而去."(p.66)"于别而去"即"于是分别而去".
  〔着(著)〕
  缘上都不得卖买,便差前件人等为买杂物来.(卷一,开成四年二月廿日,p.114)
  《校注》:"[差]抄本作'着',小野以意改,从之."
  按:"差",抄本原作"着",不误.因为"着(zhuó)"本身即有"差遣","使令"义.如:"故人赠我我不违,着令山水含清晖."(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其中"着令"为同义复词.又如:"飞花已无定,忍着恶风吹."(陈师道《拟李义山柳枝》诗)"政须青山映白发,顾着皂盖争黄埃."(陈与义《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诗)"右缘普光寺泛阇梨迁化,准例合有盖黄助送,祭杏盘,此着当寺勾当."(《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p.356,伯3218号《八月廿二日时年转帖》)"已上行人,次着上直三日,并弓箭,枪排,白棒,不得欠少壹色."(同上"廿八,行人转帖,斯4504号",p.413)"会宁关有船五十只,宜所管差强了官检校,着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p.330,伯2507号《开元水部式残卷》)其中"差","着"互文同义.就《行记》而言,亦有例证,如:"其弟子等来到慎言处觅船,慎言与排比一只船,着人发送讫."(卷四,会昌三年十二月,p.438) 字又可作"著(zhuó)",如:"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王建《和蒋学士新授章服》诗)小野盖不知"着(著)"有"差遣","使令"义,《行记》中凡出现"着(著)"表"差遣"义处,大多臆改为"差",误甚.如:"中丞差军将令监送九只船"(卷一,开成四年三月廿二日,p.129),"差"抄本原作"着"."差丁雄万就阎方进船遣楚州."(卷四,会昌六年二月五日,p.499),"差"抄本原作"著"."着(著)"作为动词,表"差遣","使令"义,也是唐代新产生的.
  因不明当时口语词而误标点
  〔次〕
  往日临行,以遇人说:"其僧等已往南州,趁本国船去."(卷四,大中元年六月九日,p.509)
  按:"以"抄本作"次","次"作为名词,既可表示方位"……边"义,亦可表示时间"……时"义,《行记》中多用为于表示时间.如:"语话之次,常闻五台圣迹,甚有奇特."(卷二,开成四年七月廿三日,p.173)"余取今月七日上州,见新刺史端公.因此次,具申送和上往日本国事."(卷四,会昌五年十一月三日,p.496)"次"的这一用法,汉代已见,如:"姬侍王,从容饮次,誉赫长者也."(《史记·黥布列传》)魏晋以来渐入口语.如:"愚见邵,因从容言次,微激之曰:'……'"(《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世说新语·排调》)"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说新语·纰漏》)而唐人诗歌,《祖堂集》,《敦煌变文》中更是触处可见,如:"献珠龙王宫,值龙觅珠次.但喜复得珠,不求珠所自."(元稹《出门行二首》之二)故上引《行记》中语,当标点为"往日临行次,遇人说:'……'","次"当属上为句.小野因不明"次"之口语义而误识为"以",从而导致标点错误.《校注》沿误.
  〔以来(已来)〕 〔泊〕
  本国相公等九只船先从庐山过海,遇逆风,更流着于庐山,以来之泊.(卷二,开成四年五月十四日,p.159)
  按:"更流着于庐山以来之泊"当为一句,"庐山以来"犹"庐山一带(附近)"."以来(已来)"用于地点名词后,表示大致的位置,这种用法在唐宋文献中常见.如:"诸官记之,此去无灾无福,但行野狐泉已来税驾处曰:'孙雄非圣人邪 '此际新旧使头皆不见矣."(《太平广记》卷八0"孙雄"条,出《北梦琐言》)"如其言,数日内三贡启,乞于关陇已来寻医."(同上,卷八六"任三郎"条,出《录异记》)"已而东去,及鄂岳以来,舍陆登舟."(同上,卷二七九"苏检"条,出《闻奇录》)"某姓司徒,名弁,被差至楚已来充使."(同上,卷三二八"陈导"条,出《集异记》)"仍差有旨拨者,西南取红挠山入,东南取骆驼烽已来,先令接应."(《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臣)今已发往郴州桂阳监以来驻泊."(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就《行记》一书,也不乏其例.如:"院里众僧及押衙并村人皆云:'青州以来诸处,近三四年有蝗虫灾,吃却谷稻.'"(卷二,开成五年正月廿一日,p.204)"从陆路令向赤山已来寻访金珍等船."(卷四,会昌七年七月十三日,p.513)又,"之泊"的"泊"乃名词,指"停泊之处",《行记》中触处可见,如:"午时,风变西南,计不能出泊,仍不进发."(卷二,开成四年五月廿日,p.161)"南风微吹,不能上帆,归泊结缆."(同上,五月廿一日,p.161)"晚际,任流向乳山泊去."(同上,五月廿五日,p.162)故"更流着于庐山以来之泊"即"又漂流到庐山一带的停泊处".赖肖尔,小野,足立均因不了解"以来"和"泊"的这一用法,误断为"更流着于庐山,以来之泊."小野误译为"さらに庐山に流着し,このかたここに泊れり/又漂流到庐山,后来停泊在这里." 《校注》沿误.
  〔在后〕
  遂以葱韭散五台上,便出山去.其僧在后,将零凌香子散葱韭之上,令无臭气.(卷三,开成五年七月二日,p.302)
  按:"其僧在后将零凌香子散葱韭之上"当为一读."在后"为中古口语,即"后来""随后"之义,乃时间副词,句中为动词"散"的状语.此词最早见于汉译佛典,如:"有婆罗门后来至,前白王言:'唯我一人,独不得谷.'"(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4-217)"在后来至"犹"随后来到"之意.又:"长者闻已,心怀欢喜.寻敕其妇富那奇:'我有急缘,定欲出去.汝今在后取甘蔗汁施辟支佛.'时妇答言:'汝但出去,我后自与.'"(同上,4-222)"时此长者,有少急缘,竟不自施,寻即出去.殷勤嘱妇:'汝今在后当与食.'其妇答言:'汝但莫忧,我后当与.'"(同上,4-223)以上两例均"在后"与"后"相应文,其意甚明.也见于六朝文献.如:"龙王每作神变,国王祈请,以金玉珍宝投之池中;在后涌出,令僧取之."(《洛阳伽蓝记·城北·闻义里》)至唐五代,"在后"使用已相当普遍.圆珍《行历抄》中亦有两例,如:"山溪者,天台大师放生之池云云.在后贞观仪凤之中,敕下禁断不教渔捕,永为放生之地.""或时圆珍对他试问天台义目,曾无交接,两三度略如此.在后休去,更不谈话."敦煌文书中更是触处可见,如:"见我兄弟在外,虑恐在后雠宛(怨)""倘若在后被追收,必道女子相带累.""倘若在后得高迁,唯赠百金相殡葬."(《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王陵在后莫须忧,必拜王陵封万户."(同上《汉将王陵变》)"臣闻陵又邂逅事急降胡,获计未成,不久应出.母既非罪,伏乞宽刑,在后不来,臣即甘心鼎镬."(同上《李陵变文》)"公主时亡仆亦死,谁能在后丧孤魂."(同上《王昭君变文》)"可昔心,错钝拟,在后儿孙不勘(堪)矣."(同上《无常经讲经文》)"遂即支分财宝,令母在后设斋供(养诸佛法僧及诸乞)来者."(同上《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而《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引《宣和遗事》后集:"窜蔡京儋州编置.及其子孙三十三人,并编管远恶州军.在后,蔡京量移至潭州."时代过晚.
  因不明口语词而误注
  〔行李〕
  每问行李:"向南去,道路绝远."闻道:"向北巡礼有五台山,去此二千馀里,"计南远北近.(卷二,开成四年七月廿三日,p.172)
  小野《注》:"〔行李〕旅行时携带的行装等,旧指使人,使者.(详顾炎武《日知录》卷32)……本文的'行李'明显转为'旅行'之义.例如《酉阳杂俎》卷30'冥迹'中:'清河崔罗什若冠有令望.被征诣州,夜经于此,忽见朱门.……罗什怳然下马,入两重门.内有一青衣,通问引前.罗什曰:"行李之中,忽蒙厚命.素既不叙,无宜深入." '……还有《游仙窟》中:'好去,若因行李,时复相过.'……可见唐代'行李'可用作'旅行'之义,《行记》的用法同此."
  《校注》:"[行李]本义为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在唐代口语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驱者'等引申义.……圆仁用于此处,有'以前曾去过的旅行者'之义."
  按:将《行记》中的"行李"释为"旅行"或"以前曾去过的旅行者"均不妥."行李"一词到了中古,引申义不下十数,其中确包括"旅行""旅行者"义.但《行记》中"行李"一词凡出现10次,其中7次所表乃"行程"义(3次表"旅行时所携带物品"义),如:"问录往台山行李州名,里数."(卷二,开成四年九月一日,p.180)"但所期行李,万有馀里"(同上,开成五年二月一日,p.206)"恐渐时热,有阻行李."(同上,三月八日,p.233)根据上下文义,"每问行李"的"行李"当是"行程"之义.所谓"每问行李"即"(圆仁等)多次(向人)打听行程"之意,"向南去,道路极远",是别人告诉(圆仁等)的话,故"行李"后的冒号当改成逗号.同样的用法,亦见于敦煌文书.如:"情去意实难留,断弦由可续,君之行李,足亦可知."(《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子胥答曰:'馀亦不是仵茄之子,亦不是避难逃人,听说途之行李.'"(同上)
  〔破〕
  余近日专候方便入中书送牒,宰相批破,不许入奏例.(卷四,会昌四年二月,p.439)
  《校注》:"[批破]批,审批;破,剖决."
  按:此句中之"破",非"剖决"之义."破"作补语,唐宋时有"否决"之义,如:"李光远,开元中为馆陶令.时大旱,光远大为旱书,书就暴卒.卒后,县申州,州司马覆破其旱.百姓胥怨,有恸哭者."(《太平广记》卷三三一,"李光远"条,出《广异记》)所谓"覆破其旱"即"审核否定了李光远所申之旱情".又"总管以陵阵功,遂与第一勋,检勾依定,判破不与陵勋,未知若为处断 "(《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p.440)所谓"判破不与陵勋"即"判决否定总管意见,不与李陵功勋".故《行记》中之"宰相批破"即"宰相审批否定"之义.
  〔或时〕
  疲(鸟)信宿不去,或时西飞二三,又更还居,如斯数度.(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七日,p.4)
  《校注》:"[或时]或,有的(鸟),有一些(鸟);时,有时,不时."
  按:"或"与"时",中古均有"有时""偶尔"之义,如:"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世说新语·尤悔》)"饮食之物.南方有橘,酢正裂人牙,时有甜者."(《艺文类聚》卷八六引魏文帝诏)"采珠皆采老蚌,剖而取珠,如豌豆大者,常珠也;如弹丸者,亦时有得;径寸照室之珠,但有其说,卒不可遇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故"或时"乃同义复词,亦可作"时或",均为"有时""偶尔"义.如:"一吞数枚,数日一服,或时多少啖姜椒,如此七年."(《高僧传》卷九"晋罗浮山单道开")"路由人家坟墓,无不悉其氏族死亡年月,传以相问,并如其言.或时悬指偷劫,道其罪状.于是群盗遥见通者,辄间行避走."(同上,卷十"齐寿春释慧通")"不受别请,每乞食,辄赍绳床自随,于闲旷之路,则施之而坐.时或遇雨,以油帔自覆."(同上,卷十"晋襄阳竺法慧")以上数例中"或时""时或"义同.《行记》中"或时西飞二三"即"偶尔向西飞去二三只(鸟)"之意.此中之"二三"才是指代鸟的,如果将"或时"之"或"当作指代"鸟"的词,那么就与"二三"重复;若将"二三"理解为"西飞的情况有二三次"的话,则又与下文"如斯数度"重复,所以这里的"或时"只能是一个意思.
  将日语词误为汉语词(详第三章第一节)
  将汉语词误为日语词
  〔白水郎〕
  (1)闻:第四舶判官不忍汤水,下船居白水郎宅.(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廿四日,p.21)
  (2)船头判官登陆,居白水郎舍.(同上,八月八日,p.31)
  (3)但射手一人入潮,溺流,有白水郎丞之.(同上,八月廿五日,p.37)
  《校注》:"〔白水郎〕日本类书《和名类聚抄》卷二'渔猎类'有白水郎一词.《日本后纪》则作渔人或海人,即沿海渔夫.《唐大和上东征传》有'舟破,人并上岸.水米俱尽,饥渴三日,风停浪静,白水郎将水米来相救.'的记录."
  按:《校注》所言,本于小野,小野的意思,似认为"白水郎"是一个日语词,因为仅引日本类书《和名类聚抄》及同是日人真人元开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其实,这还是一个唐代的汉语词,元稹《送岭南崔侍御》诗中有"白水郎行旱地稀"之句."白水"合即成"泉","泉郎"即海人.古代称鲛人为"泉客",南朝梁任《述异记》:"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积,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因以"泉客珠"指珍珠.杜甫《客从》诗:"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其来源或许与此有关.检《大正藏》所收《唐大和上东征传》,"白水郎将水米来救"正作"泉郎将水米来救",亦为间接佐证.
  〔来入〕
  入夜,唱礼礼佛并作梵赞叹.作梵法师一来入,或擎金莲玉幡,列坐圣前,同声梵赞,通夜无休.(卷一,开成四年正月十七日,p.98)
  《校注》:"[一来入]大概是'一一入来'之误,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来.看下文有'或'(意为'有的人')相照应,就可知道了.小野日译文译作'每次'亦可通.'来入'后世日语中作'走进来'解."
  按:"来入"并非日语词,而是地道的汉语词,其意义同"来","入",最早亦出于佛典,如:"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将诸比丘,来入聚落,受其供已."(吴支谦《撰集百缘经》4-210)"其身作帝释形,趁虚空来入赴婆罗门会."(同上)"于是如来,将诸比丘来入室中."(同上,4-226)"时彼寺主,从外来入,见此罗汉以香油涂身,心怀嫉妒."(同上,4-227)"行人答曰:今日佛当来入城."(吴支谦《太子瑞应本起经》,3-472)"太子上树,逢见梵志独行来入池浴."(吴康僧会《旧杂譬喻经》,4-514)同时,"来入"一词也常见于中土文献,如:"会有天竺沙门昙摩掘多来入关中,同气相求,宛然若旧."(《高僧传》卷一"晋江陵辛寺昙摩耶舍",p.42)"忽有五六沙门来入其室."(同上,p.42)"安后营浴具,见有非常小儿,伴侣数十,来入寺戏."(同上,卷五"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p.183)"以昔卑摩罗叉律师,本西土元匠,来入关中."(同上,卷十一"论",p.443)"明尝于云门坐禅,虎来入明室内,伏于床前,见明端然不动,久久乃去."(同上,卷十二"齐永兴柏林寺释弘明",p.468)亦见于稍早于《行记》的唐代禅宗文献中.如:"远法师乃于是日来入会中,扬眉亢声,一欲战胜."(《神会语录》"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来入"又可作"入来",同素异序.《行记》中即有用例,如:"迟明,共道玄阇梨入来客房,商量留住之事."(卷二,开成四年六月廿九日,p.170)"云:'大众退后.'据方丈横按拄杖云:'莫有生而知之者么 入来我者里,买帽相头,不比盲枷瞎棒.'"(《虚堂和尚语录》卷三"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