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2)
〔岚风〕
(1)夜半,得岚风,上帆,摇舻行.(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十七日,p.2)
(2)岚风微扇,解缆强发.……入夜,岚风微吹,悬帆渐行.(卷二,开成三年五月廿七日,p.163)
《校注》:"[岚风]从山岳地带向平地或海面吹去的较强烈的风.这是个日语习用的专名词."
按:《校注》认为"岚风"是"从山岳地带向平地或海面吹去的较强烈的风",意思近是,但认为"这是一个日语习用的专名词"则不妥.因为"岚风"一词汉语中亦常见.如:"是时也,岚风忽起,黑雾填空."(《敦煌愿文集·愿文范本》)"将为法炬长焰,定海恒流;岂图岚风鼓而叶堕禅林,夕务(雾)昏而花萎道树."(同上) 而"岚"字则早见于汉译佛典,慧琳《一切经音义》,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中都已言及.如:"[毗岚]力含反.或作毗蓝,或作埤岚,或云吠蓝,或作随蓝,或言旋蓝,皆是梵(楚)之楚夏耳.此译云:迅猛风也."(《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华严经》第六卷)"[旋岚]下音蓝.旋岚者,大猛风也.元魏孝昌帝时,俗用因循,书出此字,亦是北狄突厥语也.以北地山川多风,本因岚州岢岚镇,后周改为岚州,因兹(慈)有此岢岚字流行于人间.岢音可.一切字书先无此二字,披览史书,于《后魏书》中见其意,所以知之,故疏出示其原也.今之时行流此也."(同上卷三五,《一字顶轮王经》第一卷)"[岚颲]上音蓝.此岚字诸字书并无,本北地山名,即岚州出木处是也.亦北蕃语也.后魏孝昌于此地置岢岚镇城.岢音可.城西有山,多猛风,因名此山为岚山,书出此岚字.后周因可岚镇城,遂改置为岚州,在太原西北.《韵诠》云:'岚,山风也.'下音列.《声类》云:'风之猛利名为颲风.'"(同上卷三八,《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随岚]下蓝,《古今正字》云:'岚,山风也.'此字因北狄语呼猛风为可岚,,遂书出此岚字.因置岚州之镇也.旋风者,大风也."(同上卷七九,《经律异相》第三八卷)"〔旋岚〕下腊南反,梵语也.即劫灾起时大猛风也."(《续一切经音义》卷一,《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第五卷)
又唐释道世所撰《法苑珠林》中引及佛典亦有数例:"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卷二三引《提谓经》)"于时大德诸声闻等答言:'善男子,我于是中不得自在,如旋岚大风吹诸树木,彼无有力能自安持,非彼本心之所欲乐.'"(卷三六引《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53-403)
以上诸例之"岚""岚风",均为"大风""猛风"之义无疑,这正证明了《玉篇》:"岚,大风也"的训释是正确的.至于这个词究竟从何而来,学界尚未有一致的认识.80年代,对此曾有过一番讨论.有人认为:宋代孙穆《鸡林类事》中记载的高丽语词"风曰孛缆" 即源于梵语中的"毗岚"" 埤岚",有人认为源于阿尔泰语,而有人则认为古汉藏语"风"的读音就是"pL-" 虽然至今尚未有定论,但此词早见于汉译佛典,并多用于汉籍,却是不争的事实.日语中确实也有"岚(あらし)"一词,训为"荒く吹く风.古くは,静に吹く风に对し,荒い风,はげしく吹く风をいい,特に,山风や山おろしのことが多い.のち暴风,烈风,もしくは飓风(ぐふう)などを含んで,广く强风の意に用いる./猛烈刮的风.古代与轻轻吹拂的风相对,指猛风,强烈刮的风.特指山风,从山上吹下来的风.其中含有暴风,猛风或者飓风的意思,广泛地用来指强风."同时也有"岚の风(あらしのかぜ)"一词,训为"荒く吹く风,あらし./猛烈刮的风,同'岚'." 字形及意义与汉译佛典中的"岚""岚风"完全一样,且所引最早用例为《万叶集》,说明了这不过是一个从汉语中借去的借词.
〔鉾〕
暮际,大风浩雨,雷声电光不可视闻.舶上诸人振鉾斧大刀等,竭音呼叫,以遮霹雳.(卷二,开成四年六月三日,p.165)
"鉾"《词典》有两义:⑴剑锋.清桂馥《札朴·览古·剑》:"剑者,人所带兵也.其末谓之鉾,又谓之锋."⑵通"鍪",头盔.战时以御兵刃.以上二义与《行记》之"鉾"均不合,故《校注》云:"这是一个日本汉字.鉾是一种日本武器,按日本的古老传说,此物可以避雷.".日文中确有一"鉾(ぼこ)"字,意为"矛",但这一汉字却来自汉译佛典,如:"更召鬼神王,合得十八亿…….或一颈而多头,齿牙爪距,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擭持戟鉾.菩萨慈心,不惊不怖,一毛不动,光颜益好."(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3-471-A)"已见猴猿师子面,虎兕毒蛇豕鬼形,皆持刀剑擭戈鉾,超跃哮吼满空中."(同上)同样的句形,后文作"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擭持戈矛."(同上,3-477-B)"皆持刀剑擭戈矛,超哮吼满空中."(同上,3-477-C)又"然后出城南门,将至树下,铁鉾攒之,贯著竿头."(失译《兴起行经》,4-165-A)"以鉾攒贯木,聚弓射之."(同上,4-165-B)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矛箭:古文 , ,鉾三形,同莫侯反."又卷十四:"矛矟:上模侯反.《韵英》音暮蒲反,兵仗也.《说文》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字也.或作 ,古字也.经文作鉾,俗字谬也.正作矛."可见,"鉾"即"矛"也.此字当是日本从汉译佛典中借去的汉字.堀川注云:《日本灵异记》中有"雷鸣之日举金杖以避雷"的记载,圆仁船上众人在雷鸣时"振鉾斧大刀,竭音呼叫,以遮霹雳"大概由此.故可避雷的并非仅指"鉾",所有的金属兵器均有此功能.
因此,《行记》词汇研究对于正确解读本书显得特别重要.
此外,理想的体现汉语史性质的语文工具书的编纂,是应当在专书词汇研究,断代词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行记》词汇研究也有助于提高语文工具书的质量.《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词书,但《行记》中出现的新词,新义,《词典》词目漏收,例证过晚,释义错误的竟达300多例(详见第四章第一节),甚至一千多年前《行记》中已见的口语词"别人","贺年","排队","起首","用途"等,《词典》却当作现代词语来注释.
《行记》词汇研究,同样有利于汉语史的构架的确立.例如,关于"进"(表"内行"义)对"入"的历时替换问题,李宗江认为"在元代以前,一直没有见到'进'与'来''去'搭配的用法,因而它也无法进入与'入'的竞争.到了元代,大量出现的'入来'产生了类推作用,激活了沉睡千年的'进'.'进'在元代一出现就主要是与'来''去'结合,好象一跟这两个词结合,马上使'进'获得了一种魔力,其用量迅速膨胀,并很快战胜了'入'."(p.210)实际上,"进来""进去"唐宋时期已出现.换句话说就是:唐宋时代已有"进"与"来""去"搭配的用例,不过因"进"表"内行"义相对晚于"入",所以在这一时期"进来""进去"不如"入来"常见罢了.首先,《行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辰时,西池寺讲《起信论》座主谦并先后三纲等进来船上,慰问远来两僧,笔书通情."(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廿四日,p.20)"早朝,潮生,进去数百町许,西方见岛,其貌如两舶双居.须臾进去,即知陆地."(卷一,开成三年七月二日,pp.7-8)
同样的用法也出现在《行记》以外的唐宋文献中,如:"襄以张易之事,出为容山府折冲,神龙中追入.乃上诗曰:'无事向容山,今日向东都.陛下敕进来,今作右金吾.'"(《太平广记》卷二五八,"权龙襄"条,出《朝野佥载》)"师云:'为我原看.仰取一盆水并手巾来!'师洗面了.香严进来.师云:'我与寂子适来作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严云:'某甲虽在下面,一一得知.'"(《联灯会要》卷七"洪海百丈山怀海禅师法嗣")"良久,师曰:'击电之机,徒劳伫思.'问:'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如何是般若船 '师曰:'便请.'问:'便恁么进去时如何 '师曰:'也是涅槃堂里汉.'"(《景德传灯录》卷十九"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
因此,李文"到了元代,大量出现的'入来'产生了类推作用,激活了沉睡千年的'进','进'在元代一出现就主要是
与'来''去'结合,好像一跟这两个词结合,马上使'进'获得了一种魔力……"一大段推论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又如关于概数词"来"的来源问题,吕叔湘,胡竹安,太田辰夫,江蓝生等先生等都作过很好的考察与研究.吕,胡,太田三位先生推测:概数词"来"的最初形式可能是"以来".江蓝生先生则在以上诸家的基础上,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运用大量例证证实了这一推测,对概数词"来"的来源,用法,意义作了缜密的概括和阐述.但是这类概数词"来"的最早用例,太田辰夫先生认为始于五代.他举了《祖堂集》中三例:
师令八百来人到洪州.(卷十六)
这里有三百来众.(卷十八)
三十来年.(卷十)
江蓝生先生也承用了这一说法.其实,这样的用法,在比《祖堂集》早一百多年的《行记》中已触处可见(且类型更为多样).据统计,《行记》中表示概数的"来"共有34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现按照类型举例如下:
a( 数+量+来)
(1)入道场求普贤,在院行道,得见大圣,如今廿年来.(卷二,开成四年七月廿二日,p.172)
(2)池水清澄,深三尺来.(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廿日,p.286)
(3)从菩萨寺向北,傍中台之东岸,逦迤下坂十里来,又更上坂行十馀里,到北台.(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廿一日,p.290)
(4)斋后,寻岭向东,渐上坂廿里来到东台.(同上,五月廿二日,p.292)
a'( 数+量+来+名)
(5)寺在城西,去县百步来地.(卷三,开成五年八月十三日,p.334)
b( 数+来)
(6)骑马军二百来,步军六百来,总计骑步合千人.(卷一,开成三年九月廿三日,p.48)
(7)前后左右相随步军计二百来.(同上,十一月八日,p.64)
(8)赴彼断中,总僧五十来.(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廿八日,p.247)
(9)年七十,适见可卅来也.(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十七日,p.281)
(10)出来时,廿对金甲引马,骑马将五六十来把棒遏道,步军一百来卫驾.(卷三,开成六年正月六日,p.365)
b' (数+来+名/量)
(11)或云三千来里.(卷一,开成三年九月十三日,p.44)
(12)三千七百来寺.(同上,十一月十八日,p.68)
(13)去馀船五六来里.(同上,开成四年三月廿六日,p.131)
(14)计二千九百九十来里.(卷二,九月一日,p.180)
(15)过魏府到镇州五百来里.(同上)
(16)僧等其数卅来人也.(同上,十一月十六日,p.190)
(17)今日二百来人.(同上,开成五年正月十五日,p.199)
(18)寺中十二来僧尽在俗家.(同上,三月十九日,p.240)
(19)僧途本有百来僧.(同上,四月六日,p.252)
(20)一寺都有四十来僧.(同上,五月二日,p.270)
(21)东台,南台去中台并五十来里.(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廿日,p.268)
(22)寺之正东去寺十来里有高峰,(同上,七月三日,p.308)
(23)去西京二千来里.(同上,七月十三日,p.317)
(24)经卅来家,觅宿处不得.(同上,八月十六日,p.337)
(25)偶有卅来人得命.(同上,会昌二廿五月廿五日,p.404)
由于江蓝生先生未发现(数+来)类的用例,所以在考察概数词"来"的来源时,论述有不够周全处.刘利同志曾撰文,根据《行记》的语料补正了江蓝生先生的推论.
综上所述,《行记》词汇研究对于古籍整理,辞书编纂,汉语词汇史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
第三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的性质
严格地讲,《行记》的词汇不是纯粹的汉语词汇,也不是纯粹的唐代口语词汇.它带有一种混合词汇的性质, 即包括:杂入的日语词汇;公文套语中的文言词汇;唐代的口语词汇.当然这三者并非均分天下,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唐代口语词汇,这也正是《行记》一书作为中古汉语研究语料的价值所在.
第一节 《行记》中羼入的日语词
《行记》与一般汉籍不同,首先因为作者是日本僧人.尽管圆仁在入唐前已受过较长时间的汉籍阅读训练,但汉语毕竟不是他的母语,而且他是初次到达中国.所以最初对汉语的熟悉程度可能并不高,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这从他《行记》的前面部分可以得到证明,因为当初的交际手段常常是以笔代口.如:
(1)登时,开元寺僧元昱来,笔言通情.(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十四日,p.13)
(2)西池寺讲《起信论》座主谦并先后三纲等进来船上,慰问远来,两僧笔书通情.(同上,七月廿四日,p.20)
(3)开元寺僧贞顺慰问,笔书问知府寺名并法师名,兼赠土物.(同上,七月卅日,p.25)
(4)商人王客来,笔书问国清寺消息.(同上,八月九日,p.32)
(5)长安千福寺僧行瑞来,笔言述慰,兼问得长安都唐消息.(同上,八月卅日,p.41)
(6)禅门宗僧等十三人来相看,……笔书云:……爰笔书报云:……(同上,十月十四日,p.53)
(7)相公衙前之虞候三人特来相见,笔言通情.(同上,十一月七日,p.63)
(8)天台山禅林寺僧敬文来相见,书云:……(卷一,开成四年闰正月十九日,p.107)
(9)敬文又亦来,笔言通情.(同上,闰正月廿一日,p.110)
(10)爰村老王良书云:"和尚至此处,自称新罗人,……"(同上,四月五日,p.138)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圆仁自己所写的奏状中看到他强调语言之隔阂.如:
(11)到处为家,饥情难忍,缘言音别,不能专乞.(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廿五日,p.245)
(12)缘逼旅季,斋饭饥乏,语音不同,每处乞索.(同上,三月廿九日,p.247)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前后近十年之久,第一卷(开成三年六月十三日至开成四年四月八日),第二卷(四月十九日至开成五年五月十六日)所记为他到达中国的头两年,而所谓"笔言通情","语音不同"等记载正集中地出现于一,二两卷.与此相应,一些受日语影响较多的词语及语法现象也较集中地出现在这两卷中.后经在赤山,五台山巡礼,特别是在长安逗留近五年时间,他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故三,四卷中受日语影响之处明显减少(还有一种可能,即如前所推测,三,四两卷后来或许经过圆仁的修改,整理).
本来,《行记》中的日语词不在我们中古汉语的研究范围之内,但因为当时的日语也用汉字书写,所以在有些场合从形式上难于区分.若不严格区分,那么对圆仁的某些记载就有可能无法理解,或者误将日语词当作汉语词或唐代口语词来处理,影响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及可靠性,而这在前人的研究中已有教训.
对此,周一良先生的《说宛》 一文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文章云:"吾国久佚而流传日本之唐张鷟所撰小说《游仙窟》,文宗时入唐,经历会昌废佛,于宣宗时归国之日本僧人圆仁(794-864)所写《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宣宗时入唐之圆仁师弟圆珍(814-891)所写《行历抄》,其中皆有用作动词之'宛'字,以汉文习惯绳之,甚不可解.""读敦煌唐人卷子及其他唐人及日本古写本,见唐人写'充'字有时与'宛'字上部写法极为相似,乃悟日文'宛字'之'宛'实为'充'字,意谓充当对应汉字.而凡张鷟,圆仁,圆珍书中之宛,若一读为充,释作充当,亦无不文从字顺,厘然有当矣!""两字之易混淆如此,宜乎日人之误认充为宛矣.……盖日本早在兼胤以前,自平安时代即沿唐人俗体书风,写充字近似宛字,流行既久,先与宛无别,进而以宛代充矣."经过深入探究,周先生于是发现:日文词汇中大凡"宛状""宛字""宛名"之"宛",皆为"充"之谬种流传耳.周先生的文章虽然只考证了一个"宛"字,但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即在研究外国人用汉语所撰的文献时,首先应对语料进行仔细的鉴别.故在研究《行记》词汇之前,也必须将这一工作放在首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行记》中一些受日语影响的词语.
〔差……遣〕
(1)登时,差准船师矢侯系丸等还遣泊舶之处.(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十九日,p.15)
(2)大使为通国政,差押官等遣府.(同上,七月廿五日,p.22)
(3)斋后,差使遣寺,令检校客房.(同上,八月廿四日,p.35)
(4)常皎师巡看归馆.差惟正遣问谘真言请益.(同上,八月廿五日,p.37)
(5)子巡将等差夫二人遣泊舶处,令看彼船发未.(同上,开成四年四月六日,p.140)
(6)大唐天子为新罗王子赐王位,差使拟遣新罗,排比其船,兼赐禄.(卷二,开成四年四月廿四日,p.154)
(7)朝贡使判官差新罗译语道玄遣令通事由.(同上,四月廿六日,p.156)
(8)舶上官人差射手二人,水手二人与州押衙共遣请粮.(同上,五月十六日,p.160)
(9)差惟正共怀庆阇梨遣青龙寺,令见知法人.(卷三,开成五年十月十三日,p.355)
以上九例中之"遣"都不是汉语中一般的"派遣"义,因为"派遣"之义已经由前面的"差"承担了.从上下文意揣摩,似乎带有"前往","去往"之义,但"遣"的这一用法未见于其他汉籍.实际上,这也是受了日语的影响.《日本国语大辞典》:"遣る(やる)动词连用形,その动作が逺くへ向かってなされる意を表わす"原来"遣"在日语中是个泛义动词,还可以作补助动词,用在一个主要动词的后面,这时它已失去实际的动作义,只表示一种动作的趋向.故这些句子中的"遣"都只有趋向义,相当于"去".
〔即〕
(1)近侧有盐官,即差判官长岑宿祢高名,准录事高丘宿祢百兴,令向镇家,兼送文牒.即盐官判官元行存乘小船来慰问.(卷一,开成三年七月二日,p.9)此例中前一个"即"乃副词"立即""就"义,符合汉语用法.而第二个用在句首的"即"较特殊,故以第二个"即"为讨论对象.
(2)请益法师为供寺僧,唤寺库司僧令端问寺僧数."都有一百僧."即沙金小二两宛(充)设供料.(同上,八月廿六日,p.38)
(3)次有一僧唱"敬礼常住三宝",众僧皆下床而立,即先梵音师作梵,"如来色无尽"等一行文也.(同上,十一月廿四日,p.70)
(4)有一僧打磬,唱"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毕,即相公,将军起立取香器,州官皆随后取香盏,分配东西各行.(同上,十二月八日,p.84)
汉语中的"即",一般作为时间副词,置于动词前作状语.以上四例中之"即"均用于句首主语前,据其文意,相当于连词"于是",表示与前一事时间上的承接,而"即"的这一用法不见于其他汉语文献.小野,足立均译为"即ち(すなわち)",而日语中的"即ち"用法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置于句首主语前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即ち私は言下に拒绝した./于是我当场拒绝了."所以这也是圆仁在行文中无意露出了日语的痕迹.
〔驾〕
(1)午时,第一,第四两舶诸使驾舶.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十三日,p.1)
(2)比至巳时,大使以下出寺驾船,同共发去.(同上,七月廿四日,p.21)
(3)斋后,请益,留学僧等出开元寺,住平桥馆候船.诸官人未驾船.(同上,开成四年二月十八日,p.114)
(4)早朝,诸官人入州拜别相公.申时,驾船.载人物船总十个只,平桥馆东驻留.(同上,二月十九日,p.114)
(5)巳时,解除,上船.祭住吉大神.请益僧等驾第二船…….第一船水手甑稻益缘在楚州馆逢史生越知贞原傔人飞丧,限月内不许驾船.节下判令驾监送军将船.(同上,三月廿二日,p.129)
(6)得金正南书称:第二,三,五,七,九等(船)从此过海,宜迁驾第六,八船者.(同上,四月三日,p.136)
(7)请益僧及惟正,惟晓,丁雄万,为相随相公往密州留住,下第二船,迁驾第八船.(同上,四月四日,p.136)
(8)僧等答云:"僧等本是新罗人,先住楚州,为往密州,有相议之由,暂驾朝(贡)使船,随相来."(同上,四月五日,p.137)
(9)左右尽议:"不可得留.官家严检,不免一介.仍拟驾第二舶归本国."……空手驾船,但增叹息.(同上,四月八日,p.143)
(10)卯时,粟录事等驾舶便发.(同上,四月十一日,p.146)
《校注》于例(1)之"驾"下注云:[驾舶]乘船出发.
按:"驾舶"犹言上船,不一定就出发,下文云"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可证.《说文》十上"马"部:"驾,马在轭中."本义为"把车套在马等牲口身上".引申之有"驾驶","乘"义.《广雅·释诂》:"驾,陵,载,乘也."王念孙《疏证》:"驾,载者,《众经音义》卷二十二引《三仓》云:'载曰乘,马曰驾.'"但汉语中似无直接作"登上"义者.《行记》中,"驾船"亦作"上船",如:"巳时,解除,上船."(卷一,开成三年三月廿二日,p.129)"良判官缘病,未上舶船."(同上,开成四年四月八日,p.143)"得见金珍等船,便载人物,上船便发."(卷四,会昌六年七月廿日,p.513)并且"驾船"常与"下船"相对为文. 而日语中的"驾る(のる)"正有"登上"之义,如:"屋根にのる/登上屋顶."
〔见〕
"见"在汉语中是一个有着反身意义的动词,表示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视觉范围中,是"视"这一动作的结果,乃"看到""看见"之义.而单表主观视察的意思则不能用"见",故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说法.但在《行记》中不少地方,"见"常表示"观察","看"的意思.如:
(1)竟夜令人登桅子见山岛,悉称不见.(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七日,p.4)
(2)令人登桅子见,申云:"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馀里.望见前路,水还浅绿."(同上,六月廿八日,p.4)
(3)令人上桅,令见陆岛,犹称不见.(同上,六月廿八日,p.5)
(4)令人见底,底悉破裂.(同上,六月廿九日,p.7)
(5)县中人悉集竞见.(同上,七月廿三日,p.20)
(6)五更之后,龙相斗鸣,雹雨交下,电光纷耀,数尅不息.到晓便止.朝出见之,冰雹留积三四寸许.(卷二,开成四年九月三日,p.184)
"见"的这一用法显然是受了日语用法的影响.因为日语的"见る"正有"观察","看"的意思.日本三省堂《时代别国语大辞典·上代编》(上代语是指七世纪初至八世纪末的日本语):"みる[见 ·视 ·看]目で见る,视觉を动かせて物事を认知する./用眼看,通过视觉认识事物."如:
海人小舟帆かも张れると见までにともの浦みに浪立てり见ゆ.(万叶集1182)
同样的情况,圆仁有时亦用"看".如:
(7)七月一日晓,潮落,不得进行:令人登桅头,看山闾:南方遥有三山,未识其名,乡里幽远,无人告谈.(卷一,开成三年七月二日,p.8)
但有时他又将"看"误用作"见"义,如:
(8)通夜瞻望,山岛不见,唯看火光.(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九日,p.7)
按照汉语的习惯,这儿当作"唯见火光".这说明圆仁对汉语中"看"与"见"的用法上的差别还不大清楚.不过,这类情况仅出现于卷一及卷二的少数地方.另外,我们从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来华巡礼的日僧成寻用汉文撰写的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中也可见到类似用例.如:"令见山岛,悉称不见."(卷一,延久四年三月廿三日,p.6)"令人登桅见山."(同上,三月廿四日,p.6)"潮满满来,音如雷声,人人集出见之."(同上,四月十三日,p.10)"寺主大师取遣唐历,见日吉凶.壬辰吉日者,即参堂烧香."(同上,五月十三日,p.23)
〔件〕
在 《行记》中多处用"件"指代前述,上述的事物.对"件"的这一用法,蒋绍愚先生认为:"'件'在六朝时已发展为量词,《行记》中常'前件'连用,指前述之人或物.也可单用'件'."但是,我们认为:《行记》中的"前件"和"件"当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情况."件"在汉语中作为量词,是指事物的单位.如:"上者得三十馀件,中者得二十馀种,下者数物而已."(南朝梁僧佑《略成实论记》) 故《行记》中的"前件"之"件",当脱胎于量词,即"前面那件(事)或那个(物)"之意:
(1)缘上都不得卖买,便差前件人等为买杂物来.(卷一,开成四年二月廿日,p.114)
(2)更发愿:到陆之日,准己身高,画妙见菩萨十躯,……著岸之后,公事繁多,兼在旅中,诸事难备,不能修造.到本国之日,必将画造前件功德.(同上,三月三日,p.126)
(3)舶上官人差射手二人,水手二人,与州押衙共遣请粮.押衙称无土物赠州县,而不交去.前件人等自陆却来.(卷二,开成四年五月十六日,p.160)
(4)右弟子僧惟晓房内,除缘身衣物外,更无钱物疋段斛斗等.如后有人纠告称前件亡僧房内别有钱物等,师主僧圆仁及同学僧惟正请蒙科罪.(卷四,会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p.429)
(5)如有人送一钱者,脊杖二十.如有僧尼等在前件处受一钱者,脊杖二十.(同上,会昌四年三月,p.439)
因为这种受前词修饰的"件"(包括前件,上件,右件,后件等)是汉语词,所以除《行记》之外其他中古汉籍中也常出现.例如《太平广记》里就有不少:"前件人久在江湖,早攻篇什."(卷一八一"张祜"条,出《摭言》)"懿宗皇帝虽薄德,不任被前件人罗织."(卷二六五"高逢休"条,出《摭言》)"近差官拔汗那,使令采得前件树枝二百茎."(卷四0六"婆罗树"条,出《酉阳杂俎》)"乃举牒云:'前件官久在相庭,颇谙公事,幸期佐理,勿惮縻贤.事须请摄军事衙推.'"(卷四九七"韦执谊"条,出《岭南异物志》)
同样的例子更多见于敦煌文书,如:"其年七月,拓上件池.中得一石砚,长二尺,阔一尺五寸."(《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三,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伯2005号)"右件渠,两支口水满,即放向上,利子节减多少."(同上,"六,沙州敦煌县行用水细则与渠人(社),行人转帖",伯3560号背)"右件渠,次承宜秋大河母下尾收用,如水多即放后件渠."(同上)
单用"件"表示"上述"义,《行记》中有数例,如:
(6)为画造妙见菩萨,四天王像令画师向寺里.而有所由制,不许外国人滥入寺家,三纲等不令画造件像,仍使牒达相公.(卷一,开成三年八月三日,p.27)
(7)求法僧等得免万里,再见生日,暂住寺里,结泉树因,谨献件沙金,以替香积供.(同上,八月廿六日p.39)
(8)留学圆载,沙弥仁好,傔从始满,朝贡使奏请往台州学问.奉敕宜依所请.件圆载等牒请往楚州,别朝贡使,却回到扬州,便往台州.(同上,开成四年二月廿六日,p.122)
(9)检案内,得件僧状:…….(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十一日,p.234)
这样的用法,在其他汉籍中却未曾见到.而在日人用汉文撰写的著作中则常见,如圆珍《上智慧轮三藏决疑表》:"圆珍谨请先三藏大师传持大昆庐遮那经义释一本,特为此事,辱以咨干,伏增战惧.然件一本从大历年来传此方,计六本也."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寿昌寺僧正明知大师弟子行者性(姓)李建立,件童行出来进茶,而依器秽石(不)吃."(卷一,延久四年五月十二日,p.22)"天晴,罗汉院如贯阇梨来,寺主同来.……件阇梨私造作堂僧房有其数.最以甚妙德行高僧也."(卷二,延久四年七月廿七日,p.61)"申时白莲院首座僧与处州备师共来礼拜,……件僧颇知天台教."(同上,闰七月十六日,p.70)"苏州管内僧正广化院住持传教临坛文照大师善颙,苏州管内副僧正报恩寺传教慈照大师法如,件二人乘轿子副先行开元寺主."(卷三,延久四年九月四日,p.89)所以,我怀疑这也是一个日语词.日语中的"件"(くだん)乃名词,有两个义项:⑴上述事项.如:よって件のこどし/如上所述,立此为据.(证件末尾用语)⑵曾经提过的那件事;那件.如:件の话 /那件事. 件の男/那个男人;所说的那个家伙.日本《古语大辞典》"件(くだん)"下云:"文脉中既に现れたり,また特定の领域や场面において一般的に知られている事柄であることを表す./表示在文脉中已经出现过的,或者在特定的范围和场合中一般所知的事情."如:
天皇此の事を闻き给て,宣旨を下して件の僧を召す./天皇闻此事,降旨召前述之僧.〔今昔·13·33〕
かなくづれを行て见れば,まことの金様にてありけり.……件の金を取て袖につつみて家にかへりぬ.〔宇治拾遗·2·4〕
这种带有指代意义的"件"和《行记》中的"件"用法非常相似.并且《行记》中这类"件"只出现于一,二两卷,也就是圆仁到达中国的初期.同样,这种用法也出现于并不精通汉语的成寻的笔下,这也符合于我们前面的推断.
〔举〕
闻:第四舶判官不忍汤水,下船居白水郎宅.未举国信物.舶悉破裂,但公私之物无异损.(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廿四日,p.21)
"未举国信物"后之句号当改为逗号,此"举"亦为日语词.日语中的"擧げる(あげる)"有"从船上起货"之义.《日本国语大辞典》:"擧げる:1水上,水中から陆上に移す./从水上,水中运到陆地上."《广辞苑》:"擧げる:(5)陆上へ移す.《平家物语》あげ置いたる船/起置于陆地上的船."所谓"未举国信物,舶悉破裂,但公私之物无异损",意即:还未将国家礼品运上岸,船都破裂了,但公私之物没受到严重的损失(仅进水浸湿而已).
〔可〕
(1)又"缘求法难遂,可留住唐国"之状,献大使相公.具状在别.相公报宣云:"如要留住,是为佛道,不敢违意.要住即留."(卷一,开成四年三月五日,p.127)
(2)亦令新罗译语正南商可留之方便.(同上,三月十七日,p.128)
(3)自先至今日,"可住此村"之事,报请官人等,不许.今日又请,未被允许.(卷二,开成四年五月卅日,p.164)
以上三例中之"可"均表示一种意愿,欲望,属于能愿动词.如:第一例中的"可留住唐国"即"将欲滞留唐国"之义.正因为求法难以遂愿,所以圆仁等进状要求继续留住唐国.后文相公回复道"如要留住,是为佛道,不敢违意.要住即留"正用"要"字可证.第二例中"亦令新罗译语正南商可留之方便"即"又请新罗译语金正南商量欲滞留唐国的办法"之义.第三例之"'可住此村'之事"即圆仁等"将欲住于此村"的申请,这从后文"报请官人等,不许.今日又请,未被允许"两句话中可以得到证明.但在汉语中"可"绝无能愿动词"将欲""将要"的用法,因而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日语词.日语中"可し(べし)"有"将要""准备""打算"之义.如:"佛学を勉强すべく中国に来た/想要学习佛学来到中国.""明日参上いたすべし/准备明天登门拜访."同样的用法也见于平安时期藤原明衡(1066年卒)的书札范文《明衡往来》中.明衡是日本著名的学者和文人,曾官大学头,文章博士,编有平安时期汉诗文的总集《本朝文粹》.《明衡往来》是一部以中国书仪为蓝本的书仪集,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往来信札二百馀件.《明衡往来》中的书札既有抄录前人者,亦有明衡自拟者.从文字看,虽然用的是汉字,但其中亦夹杂着一些日文的词语及语法现象.这种文体与圆仁《行记》有相似之处.如卷中有镇守都督与郑十四一函:"所赠绫锦,己动心机.就中能言鹦鹉,可谓珍禽,丹穴之凤,何以如之 抑旅船之间,定乏资粮.马(乌)米红稻,赠于客馆.至便仰领,莫嫌轻微!良吏所求书籍,篇目虽多,圣朝盛崇文章之道,家国绝经典之文哉!不罗缕,可在后信.春暖摄理者!以状 月日 镇守都督 郑十四客房."周一良先生认为:"信中的哉字和可在的可字,都是日语虚词,哉表示感叹,可表示将要.",甚是.
〔褌〕
(1)船上一众,凭归佛神,莫不誓祈.人人失谋,使头以下至于水手,裸身紧逼褌.(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八日,p.5)
(2)人人惊怕,竞依舶侧,各各带褌,处处结绳,繋居待死.(卷一,开成三 年七月二日,p.8)
《校注》:[裸身紧逼褌]赤裸上身,仅穿类似于现代游泳裤衩 的紧身小裤衩.
这是以汉语的意思来解释"褌"了.其实这里的"褌"是个日语词,读作" ふんどし"是一种丁字型的兜裆布.足立本将"紧逼褌"译成"ふんどしをしめなおす/勒紧兜裆布."赖肖尔英译《行记》将"褌"译为loincloths(腰布),这都是正确的,因为直至 如今有些日本渔民在海上劳作时还是只系上兜裆布,相扑运动员亦同.《行记》中后来出现的"褌",才是汉语的"裤子"义.如:"职方郎中赐绯鱼袋杨鲁士前曾相奉,在寺之时殷勤相问,亦曾数到寺检校,曾施绢褐衫褌等."(卷四,会昌五年五月十五日,p.466)
〔落〕
水手一人,病苦死去,落却海里.(卷一,开成四年四月十五日,p.148)
汉语中"落"是一个不及物动词,若按汉语理解,这句话就成了"一个水手,因病死后掉到了海里",与文意大乖.其实这也是个日语词,日语的"落す(おとす)"乃"从上往下投""往下抛"之义.如:爆弾を落す/扔炸弹.屋根からかわらを落す/从房顶往下扔瓦片."落却海里"是指这个水手病死后,同船人把他抛到了海里.因为当时航海条件极差,船只又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故尸体不可能保存,"海葬"是当时的惯例.
〔若〕
《行记》中有三个含有"若是"的例子,很值得注意:
(1)巳时,至白水,其色如黄泥.人众咸曰:"若是扬州大江流水 "(卷一,承和五年六月廿八日,p.4)
(2)_当戌亥隅,遥见物随涛浮流,人人咸曰:"若是迎船欤 "疑论之间,逆风迎来,终知是船也.(卷一,承和五年七月二日,p.8)
(3)申时,新罗舶一只悬白帆从海口渡去,不久之顷,回帆入来.晚际,任流向乳山泊去.诸人皆疑:"若是朝贡使从庐山来欤 "(卷二,开成四年五月廿五日,p.162)
寻绎文意,以上诸例中之"若"都表示揣测语气,乃"恐怕","或许"之义."若是……欤"即"莫非是……吧".而中古汉籍中的"若是……"乃"如果是……"之意:"若是日耶,吾目得逮;谓是天人,其目复眴."(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4-150)"若是儿夫血入骨,不是杞良血相离."(《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似未见表推测的用例.倒是日语中的"若"(もし)作为副词,有"莫非","是否","或许"之义.《时代别国语大辞典·上代编》"もし[若·或·如]"下云:"もしは,推量や疑问の气持を导くのに用いられている.'若','岂'などの字が,假定にも推量にも用いられるので.本来假定に用いるはずのもしが,训読に际して推量にも用いられるに至ったか,この用い方はけだしと同じである./もし用来表示推测和疑问语气.因为'若','岂'等字用来表示假定和推测,原来只用于假定的もし,说不定在训读时也用来表示推测,这种用法与けだし是相同的."故而,这里也可能是受日语的影响.同是日本人(真人元开)所撰的《唐大和上东征传》中,"若"亦有表"恐怕","或许"的用法,如:"乃云:'弟子早知和上来,昨夜梦有僧姓丰田,当是债舅,此间若有姓丰田者否 '"(p.67)更为有力的佐证是,《行记》中表示推测的句型还有"恐是……欤 ",如:
(4)若逢驴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现欤 (卷二,开成五年五月十六日,p.277)
〔望见〕
"望见"一词,汉语中有二义:①谒见.如:《战国策·赵策四》"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②从高处,远处看到.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赵军望见而大笑."而《行记》中的用法却与此不同:
(1)申云:"从戌亥会直流南方,其宽廿馀里.望见前路,水还浅绿."(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八日p.4)
(2)平明,海还白浊,风途不变.望见四方:山岛不见.(同上,开成四年四月十四日,p.147)
(3)缘天未晴,望见山头,未得显然.(同上,四月十七日,p.150)
以上三例中的"望见"均为"远望","遥望"之义,而非"从高处,远处看到"之义,否则即与下文"山岛不见","未得显然"矛盾 .但日语中的"望见"一词却正是"遥望"之义.如:"车窗からはるかに山山を望见する /凭车窗遥望群山." 可见,这也是一个受日语影响的词.当然,文中还有一些用例,在语境中似乎是"从远处看到"之意,如:
(4)水手稻益驾便船向海州去,望见东南两方大海玄远,始自西北山岛相连,即是海州管内东极矣.(卷一,开成四年三月廿九日,p.132)
(5)望见有一船到泊船处,拾有馀人,下碇停住.(同上,四月五日,p.137)
(6)早朝,云雾微霁,望见乳山近在西方.(同上,四月廿六日,p.155)
(7)早朝,山头望见泊舶处,九只船并不见.(同上,七月廿三日,p.172)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体会,圆仁实际上还是表达的"远望"之义.
〔依〕
"依"在汉语中作为介词,只有"依据","按照"义.如:"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后汉书·杨修传》) 而在《行记》中,"依"作为介词,常有"因为"之义.介进动作的原因.如:
(1)依准判官藤原贞敏卒尔下痢,诸船于此馆前停宿.(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廿四日,p.21)
(2)但公私之物无异损,依无迎船,不得运上.(同上)
(3)王训等云:"如要住者,我专勾当,和尚更不用归本国"云云.依事不应,未能定意.(卷二,开成四年五月一日,p.157)
蒋绍愚先生认为此"依"字的用法乃唐代汉语的口语词.然遍查同时代其它汉籍,似无同类用法.唐五代曾有"因依"一词,可作名词表"办法"义,如:"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伏(复)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净."(《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又可表"原因"义,如:"多将汤药问因依,大照国师寻斩候,虽即(至心)申体察,莫知来处辩其因."(《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佛有慈悲正遍知,有数件因依不敢去."(同上).但独未见"依"作介词表"因为"义.这也不得不使人怀疑,这是一个受日语影响的词.因为日语中的"依る"(よる)与"因る"(よる)是同音词,因而都可以用来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之义.《时代别国语大辞典·上代编》"依る(よる)"下云:"⑴もとづく.⑵原因する./⑴根拠.⑵因为." 而"依"的这一用法,更多见于日僧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如:"辰时,依西风吹,不出."(卷一,延久四年三月十五日,p.3)"寅时,依有东风,出船上帆."(同上,三月十六日,p.4)"其后依酒乱,客人二人斗乱,闭室不见."(同上,四月八日,p.10)"与良玉黑木琉璃装束念珠一串,依频乞也."(同上,五月廿二日,p.33)"依驿马不足,山马五疋军马五疋用之."(卷五,延久四年十二月三日,p.167)"依家主谨厚与果酒钱了."(同上,p.168)
〔涌汤〕
于是日,相公别出钱,差勾当于两寺.令涌汤,浴诸寺众僧,三日为期.(卷一,开成三年十二月八日,p.85)
《校注》:"[涌汤]烧洗澡用的开水.有把水烧得翻滚的意思.很形象."
其实,"涌"这个动词并非汉语词的形象化用法.汉语中"涌"只有"泉水上喷","水流奔腾","满溢"等义.而日语中"涌く,沸く(わく)"则有"烧开","使……沸腾"之义.虽然在七,八世纪的日语中尚未见用例,但《时代别国语大辞典·上代编》"涌(わかす)"下云:"汤が沸腾する意のわくの用例は见当たらないが,他动词わかすには沸腾させる意のものがあるから,わくにもこの意味があったと考えられる./わく表示'水沸腾'意的用例还未看到.因为及物动词わかす有'把水烧开'的意思,所以わく也可能具备这样的意思."如:
さしなべに 和可世(わかせ)子ども.〔万叶集3820〕
这样的用法亦见于《参天台五台山记》.如:"山南面上下有二井,水极清净也,沸汤行水了,向东南见扬翁山,有人家."(卷一,延久四年四月二日,p.8)"天晴,卯时送粥,殿直切逗留,依之沸汤."(卷五,延久四年十二月十一日,p.171)"今日沐浴了,于船内所沸也."(卷八,延久五年四月廿四日,p.275)
以上一,二例中之"沸汤"即同"涌汤",乃"烧开水"之义.所烧的开水,有饮用者,亦有用来洗澡者,如三例之"今日沐浴了,于船内所沸也."即谓洗澡水是在船内烧的.成寻的汉语水平远不如圆仁,因此在《参天台五台山记》一书中受日语影响的词语及语法现象更为常见.而且,日语中这一用法一直保留到现在.
〔在〕
有天台宗和尚法号志远,文鉴座主,兼天台玄素座主之弟子,今在五台山修法花三昧,传天台教迹.北台在宋谷兰若.先修法花三昧,得道.(卷二,开成四年七月廿三日,p.172)
"北台在宋谷兰若"实为"北台有宋谷兰若"之意."兰若"乃梵文aranya之音译,全称"阿兰若",略为"兰若".原意为"森林",意译为"远离俗尘的闲静处",用以指比丘习静修行之处,后一般指精舍,庵堂,佛寺.据《广清凉传》卷上:"北台北谷内有宋谷寺,宝积寺.又东北有宝山寺.并居谷内,院宇幽寄,楼台壮丽,即今现存."而圆仁将"有"写成了"在",亦因受日语的影响.因为日语中的"ある(有る,在る)"同时具有"有""在"两个义位,如:"机の上に本がある/桌子上有书""日本は中国の东にある/日本在中国的东方" 这类错误更多地见于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如:"人人竟夜叹息,雀犹有船."(延久四年三月廿四日,p.6)"雀犹有船"即"雀犹在船"."国清寺大门前过一町,松林东在拾得岩."(同上,五月十四日,p.25)"松林东在拾得岩"即"松林东有拾得岩"."章安寺者有临海县东."(同上,五月廿七日,p.36)意即"章安寺在临海县东"."穴前在井,名文殊井."(同上,十二月一日,p.163)"穴前在井"即"穴前有井".
不仅日僧如此,连唐代新罗僧人慧超用汉文写成的《往五天竺国传》中亦有"男人剪发在须,女人在发.""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发在.""男并剪除须发,女人在头."等句.这些句子曾使罗振玉大惑不解.蒋礼鸿先生在"词义释林"的"在"字条下云:"在发,发在,在头,凡不剪须发曰在,谓保留耳.慧超《往五天竺传》残卷:'剪其须发,头上缠叠布一条,女人在发.'……'男人并剪须发,女人在头.'在头即在发,女人无须之可剪也." 蒋先生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没有注意到这是受外国语的影响,而将此"在"当汉语词来处理了.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的《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研究》指出:"古代新罗语有与日本语相同之处,就如日语的一个'ある'实分担着汉语'有''在'两个词的作用,慧超就是在汉语应该用'有'的地方误用了'在'.在朝鲜语中,mari这个词既有'头'的意思又有'发'的意思,故'剪头'与'剪发'是一个意思." 这也提醒我们在研究,利用外国人所撰汉文文献时必须谨慎从事.
〔指〕
(1)早朝,鹭鸟指西北双飞.(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八日,p.4)
(2)录事一人,知乘船事二人,学问僧圆载等已下廿七人同迁乘之,指陆发去.(同上,七月二日,p.8)
(3)指北流行.自初乘船日多指西行,时时或北,或艮,或西北.(同上,七月廿三日,p.20)
(4)尽僧行香毕,还从其途,指堂回来,作梵不息.(同上,十二月八日,p.84)
(5)卯后,从淮口出,至海口,指北直行.(同上,开成四年三月廿九日,p.132)
(6)从东海县前指东发行.(同上,四月十三日,p.147)
(7)未时,风止.摇橹,指西南行.(卷二,开成四年四月十九日,p.152)
(8)或帆或橹,遥指赤山去.(同上,六月三日,p.164)
从上下文意看,以上各例中之"指"均为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方向,乃"向""朝"之义.而汉语中"指"只可在作句子的谓语时,表示"向某一目标前进",乃是动词.如:"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所有."(《战国策·楚策一》)"建宁元年春,颍将兵万馀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后汉书·段颍传》)而无作介词的用法.所以《行记》中这类"指"也是日语词.日语中"指す(さす)"可作介词,表"向""往""朝"义,如:"船は北を指して进む/船向北行驶.""駅を指して行く/往车站去."
〔指棹〕,〔指张〕
(1)巳时,放却水牛,各分一船,指棹进行.(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廿一日,p.19)
(2)从邵村浦乘潮而行.垂浦口,潮横走,舶忽当矶.下棹指张,不能制之.( 卷二,开成四年六月三日,p.164)
"指棹",《校注》未注,小野,足立本亦未注,且译文也用汉字.汉语中"棹"是指船桨,《说文新附》"木部":"棹,所以进船也,或从卓."但依此释"指棹",仍不可通.说到底,这里还是用了日语词.《日本国语大辞典》:"棹(さお) :水底を突ぃて船を前进させる细长ぃ棒,竹や木の棒を用いる./撑住水底使船前进的细长的竿子,用竹或木做成."而日语中的"棹指す(さおさす)"即"撑篙"之义.所以例(1)的"指棹进行"即"撑篙前进".例(2)的"下棹指张"即下篙撑开之义.(足立本正译为:棹を下して指して张れども.)日语"张る"有"展开"之义."下棹指张,不能制之"即尽管想下篙撑开,但控制不了.
据目前不完全的统计,《行记》中夹杂的这一类受日语影响的词语约四十多个 .上举以外有:名词"高濑"(日语读"たかせ",乃"江河中的浅滩"义),动词"闻"(日语读"きく",乃"询问"义) 量词"町"(日语读"ちょう",乃表长度单位的量词)等等.
关于《行记》中受日语影响的词,还有一种情况是:圆仁思考时大概想用汉语词, 但在记录时却误用了日语中同音的另一个汉字(类似我们的写别字), 如果不清楚这一点,有时确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可以借助清代训诂学家"破假借"的办法,从日语语音去耳治,不从汉字字形去目治. 所谓"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是也.如:
〔储/设〕
(1)读斋文僧并监寺,纲维及施主僧等十馀人,出食堂至库头斋.自外僧,沙弥咸食堂斋.亦于库头别为南岳,天台等和尚备储供养.(卷一,开成三年十一月廿四日,p.71)
(2)俗家,寺家各储希膳,百味总集.(同上,十一月廿七日,p.79)
以上两例中之"储",我们很容易误认为是汉语的"储备""储存"之义.但联系上下文意,这儿的"储"都应当是"设置"义.所谓"别为南岳,天台等和尚 备储供养"即"另外为南岳,天台等和尚设斋"("备"有"办"义)"各储希膳" 即"各自摆设了美味的饭菜".故例(1)小野本译为:"别に南岳,天台などの和尚のために供飬を备え设く./另为南岳,天台的和尚设供养."小野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那么圆仁为什么会将"设"写成"储"呢 原来, 日语中的"设ける""储ける"都读作"もうける",它们是同音词,因此致误. (日语中,"储ける"为赚钱之义,"设ける"为设置之义,两词迥异.)无独有偶,日僧成寻用汉文撰写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凡当写"设斋" 处都写成了"储斋",如:"知府并通判示送云:'今日可逗留,欲储斋者.'"(卷一,延久四年九月卅 日,p.106)"代州大卿储斋并酒果,诸僧饱足."(同上,十一月廿五日,p.157)"出寺过二里,小堂副僧正都维那乘马先来储茶药,最丁宁事也."(同上,十二月二日p.167)"从寺知僧温志来储大斋."(同上)均可为佐证 .
〔终/嵩〕
唯有五台山戒坛一处,洛阳终山琉璃坛一处,自此二外,皆悉禁断.(卷一, 开成三年十月十九日,p.55)
洛阳无"终山",但有"嵩山会善寺琉璃坛",这里显然是"嵩山"之误,然汉语中"终""嵩"韵同声不同,一般不会致误.这也是受日语同音的影响,因为日语音读两字均作"しゅう".
〔石高村/石候村/石毫院〕
向西南行十五里,到晋村家断中.西南行廿五里到石高村,入石毫院宿.(卷三,开成五年七月廿八日,p.326)
山西文水县今有"石候镇",考其地理位置,正当于圆仁所记之"石高村".《行记》作"石高村",乃"石候村"之误."石毫院"亦当作"石候院".《广韵》:"高"为"古劳切","见"母平声"豪"韵;"候"为"胡遘切","匣"母去声"候"韵;"毫"为"胡刀切","匣"母平声"豪"韵.中古音"高""毫"叠韵,"候""毫"双声,但均不同音.这也是日语音讹,日语中"高","候","毫"三字之音读都为"こう".
〔宝福山/抱腹山〕
南去州八十里有宝福山,高峻.人云:"空王佛行道之处,迄今圣迹甚多."(卷三,开成五年八月一日,p.327)
"南去州八十里有宝福山"之"州"据上文当指"汾州".《汾阳县志》:卷二"石室山,在县西三十里,山多岩洞…….旧府志云:石室山有空王佛岩,麻衣仙洞.空王佛后化介山,今以抱腹岩为东岩,以此西为西岩.""空王佛"是过去空劫中最初出现于世的佛,古代汾阳县的石室山与介休县的介山之间有过"空王佛"的传说.《旧唐书·宦官·杨复恭传》:"后复恭假子彦博奔太原,收复恭骸骨,葬于介休县之抱腹山."《行记》中的"宝福山"实当如县志作"抱腹山",因"宝福""抱腹"日语同音,音读均为ほうふく,圆仁以同音字记之.
其次,我们再看有些词在组合关系方面受到的日语影响:
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量词"个(《行记》中写作'个')"的使用.据统计,全书共出现量词"个"36例.其中26例与数词结合,用在人物名词"僧","道士","弟子","军中","人"前(如:七个僧,二个道士)或用在事物名词"船","缆","坐具","火珠","寺","州"等前后(如:九个船,八个缆,七个寺,坐具两个,火珠一个),这都符合当时的汉语习惯.但是,另外8例"个"与数词结合以后,却用在时间名词"日","夜"之前,如:
(1)缘无顺风,停宿三个日.(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十三日,p.1)
(2)为无信风,五个日停宿矣.(同上,六月十七日,p.2)
(3)先日,昨日,今夜三个夜现矣.(同上,十月廿二日,p.56)
(4)得好风,十五个日流着长门国.(同上,开成四年正月八日,p.96)
(5)自后七个日降雨,至望始晴.(同上,闰正月五日,p.106)
(6)十四,十五,十六,此三个日是寒食之日.此三日天下不出烟,总吃寒食.(同上,二月十日,p.113)
(7)从明日始三个日,延屈诸和尚转经念佛,祈愿顺风.(卷二,开成四年五月五日,p.158)
(8)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同上,八月十五日,p.179)
这显然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因为汉语的时间名词"年","月","日","夜",只有"月"可以和量词"个"结合.对于这一现象,例(1)下《校注》云:"〔三个日〕在日数之间嵌入量词'个',表示强调,语气加重."此说似未妥.太田辰夫先生《中国语史通考·汉儿言语について》:"九日辰时,扣城西门索战,谓城上人曰,你只活得一个日头,犹华人言一日也.(《三朝北盟会编·汪若海札子》)"(p.272)看来,这种在单音时间名词"年","日","夜"前加量词"个"的现象,可能是讲阿尔泰系语言的人使用汉语时易犯的一种错误,而不是华人言语.如果我们纵观全书,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这一现象仅出现在一,二两卷中(第一卷又多于第二卷),三,四卷里未见一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同样的时日,三,四卷中是怎样表达的:
(9)又巡诸寺,每寺三日.(卷三,开成六年二月八日,p.373)
(10)十七日,寒食节.前后一日,都三日暇.(同上,会昌二年二月十七日,p.396)
(11)缘敕意不许,且许请权停一百日内.(同上,十月九日,p.408)
(12)从前已来,准式赐七日暇.(卷四,会昌五年二月十日,p.457)
(13)递过之人,两日停留,便是违敕之罪.(同上,七月三日,p.480)
(14)权在大善寺安置,三日住歇.(同上,七月九日,p.484)
(15)十日后,得州牒云……(同上,九月,p.493)
(16)无风信,经十五日发不得.(同上,大中元年六月廿八日,p.513)
(17)此丘草岛去新罗陆地好风一日得到.(同上,大中元年九月六日,p.516)
(18)其后又东市二夜数处失火.(卷四,会昌三年六月廿九日,p.426)
(19)有僧尼街里行,犯钟声,及向别寺宿经一夜者,科违敕罪.(同上会昌四年三月,p.440)
从以上例子可见,在三,四卷中时日的表达均符合当时的汉语习惯.难道一,二卷中都需要加重语气,而三,四卷中都不需要加重语气 显然不是.(即使一,二卷中,亦有正确的表达)说到底,还是因为汉语的量词比日语复杂得多.加之,"个"又是当时新兴的,使用面极广的通用个体量词,初次踏上汉地的圆仁,在使用时存在把握不准的地方,是不难理解的.(甚而还有"载人物船,总十个只"这样连用两个量词的严重错误(p.114).)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汉语水平逐步提高,这样的错误也就逐渐减少以至消失了.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助词"之"的运用.如:
(1)五个之船同此议.节下未入意,敌论多端.(卷一,开成四年四月二日,p.135)
(2)更令新罗人留于岸上,传语于道玄,转为官人,令申来由.便闻:"本国朝贡使驾新罗船五只,流着莱州庐山之边,馀之四只不知所去."虽闻是事,未详是第几之船.(卷二,开成四年四月廿四日,p.154)
这些例句中的助词"之"的运用,均不合汉语习惯.例(1)将"之"用于数量词"五个"与名词"船"之间,例(2)将"之"用于疑问序数词"第几"和名词"船"之间,这显然是受了日语"の" 的影响.而这些也都无一例外地只出现在一,二卷中.
再如"被"字的用法:
斋后,请益,留学两僧出牒于使,兼请被给水手丁胜小麻吕仕充求法驰仕.(卷一,开成三年八月一日,p.25)
《校注》:[仕充求法驰仕]当时日本官府所用专门性词语.意为官府批准后给予入唐求法僧人的侍从.按,当时日本高级僧人均由政府赐予法定品位,有无仆从,亦由法定.
此例中关于"求法驰仕"问题,《校注》已详加说明.问题是这里的"被"字用得不符中国人的习惯."兼请被给水手丁胜小麻吕仕充求法驰仕",足立译为:"兼ねて,水手丁胜小麻吕を给わり,仕うく求法の驰侍(はしり使い)に充てんことを谓う./意为'同时请求让水手丁胜小麻吕担任求法途中的侍从.'"足立的理解无疑是正确的,不过这句话用标准汉语来表达即不需要用"被"这类被动句型.其实这里也是圆仁日语语法的无意流露,因为日语中,牵涉到当对方为自己做什么,其中敬语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被动式.而大使是圆仁的顶头上司,圆仁请求大使,表达时当然要用敬语,所以圆仁在汉文中无意中将日语的这一意思流露了出来.圆仁的汉语水平远高于成寻,在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这类混杂着日语语法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退出之间,使君被送."(延久四年五月廿八日,p.36)"使君被送"即"使君(为我们)送行"之意."申时,参府被告三日斋由."(同上,六月初一,p.37)"被告"即"告诉(我们)"."斋了还驿了,被送钱十贯."(同上,十一月廿日,p.154)"通事许酒二瓶,使许酒七瓶被送."(同上)"被送紫皮裘一领,羊毛皮裘一领."(同上,十一月廿一日,p.155)"太原府被送路食糖饼五十枚,馂馅五十,心饼五十."(同上,十二月十一日,p.171)以上四例的"被送"均为"送给(我们)"之意.
综上所述,在《行记》的前面部分,特别是第一卷及第二卷的开始部分,有着明显的受日语影响的痕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在此一一列举. 《行记》中受日语影响的词语,从数量上看占的比例虽不大,但我们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对这一特点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第二节 《行记》中夹杂的文言词语
《行记》中除了一些受日语影响的词语以外,还有部分文言词语.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一,当时的时代特色;二,圆仁原受的汉语教育;三,公文中的"官用语"的影响.下面分别阐述:
一,时代特色使之然.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秦汉以前的是古代汉语,宋元以后的是近代汉语,这是没有问题的.从三国到唐末,这七百年该怎么划分 这个时期的口语肯定是跟秦汉以前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书面语的保守性口语成分只能在这里那里露个一鳞半爪,要到晚唐五代才在传统文字之外另有口语成分占上风的文字出现."《行记》是晚唐的作品,正处于"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的转折时期,充其量是属于"口语成分占上风的文字",因此和这一时期的其他通俗性作品一样,难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文言与白话的混合.
二,圆仁入唐以前所受汉文教育使之然.圆仁入唐以前,大量阅读的是文言的汉文"经史"及较之"经史"更多一些口语成分的佛典.所以在直接接触唐人口语之前,他原有的汉文基础仍偏于文言.
因此我们在《行记》中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和整部书口语基调极不相称的古词语,也可以看到表示同一概念,既使用当时的口语词,也使用传承的文言词语.如:
〔爰〕
(1)爰笔书报云:"日本僧等昔有大因,……"(卷一,开成三年十月十四日,p.54)
(2)请益僧书:"爰圆仁是前入唐澄和尚之弟子,……"(同上,开成四年闰正月十九日,p.107)
(3)爰村老王良书云:"和尚到此处,自称新罗人,……"(同上,四月四日,p.138)
(4)爰子巡军中等更加别状,遣报押衙都游奕所.(同上)
"爰"作为语气助词,常用于句首或句中,起着加强语气或衬托音节的作用.可译为"于是",有时也可不译.这是一个较古的词,最早见于金文,《诗经》,《尚书》,《楚辞》中常见.如:"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尚书·无逸》)孔传:"在桐三年,思集用光,起就王位,于是知小人之所依."中古以降,日渐少用.而《行记》一书中却出现近十次.
〔佥〕
诸人佥云:"此是兵剑之光耳."(卷一,开成三年十月廿三日,p.59)
"佥"作为范围副词,表示动作是共同进行的,相当于"都",这也是一个古词,在先秦文献如《尚书》《楚辞》中常见.如:"帝曰:'畴若予工 '佥曰:'垂哉.'"(《尚书·舜典》)
有些古词语,甚至在本土文言作品中也不见用例,仅见于某些字书,辞书.而《行记》中却使用了.如:
〔淦〕
(1)淦水泛满,船即沉居沙土.官私杂物,随淦浮沉.(卷一,开成三年六月廿八日,p.5)
(2)晓,潮涸,淦亦随竭.(同上,六月廿九日,p.7)
《词典》"淦"字下两音:"〔gàn〕①水名.②地名用字.③姓.〔hán 〕沉没.见'淦营'."与《行记》用法均不合.而《说文》十一上"水"部:"淦,水入船中也.一曰泥也.从水金声."此"淦"为"古暗切",其"泥水"义正与《行记》用例相合.
更为多见的是一些新兴的口语词语与意义相同的文言词语混用,形成一种文白夹杂的局面,这正体现了处于转折时期的特殊语言现象,同时也与圆仁汉语水平不够高,对文体,风格缺乏语感有关.如:
〔你/汝〕
(1)施主曰:"你愚痴也!……."(卷三,开成五年七月二日,p.302)
(2)皇帝宣曰:"不要你把棒勾当,须自担土."(卷四,会昌四年十月,p.454)
(3)夜梦有一僧来语云:"……见汝信志,故来告报."(卷二,开成五年二月十四日,p.208)
(4)大师云:"我不敢受汝礼拜,我今拜汝."(卷三,开成五年十月廿九日,p.358)
在《行记》中,"你"因是口语,故常用于不敬的场合,"汝"因是文语,故带有表敬色彩.这一情况与《敦煌变文集》基本相似.根据吴丽君的调查,《敦煌变文集》中共出现:你113例,汝270例,尔5例."汝","你"在语法功能上已完全相同,没有差别.……"汝","你"之间只是在某些用法上有区别.如"汝"较多用于文言成分较浓的句式."汝,你的区别还体现在表示人物不同的身份及不同的语气上……在《庐山远公话》中盗贼白庄的口中都用你,没用汝的.而和尚,远公,相公,道安等人口中都用汝,很少用你."
〔那/彼〕
(1)那国有寒否 (卷一,开成三年十一月十八日,p.68)
(2)专到那岛里看定虚实.(同上,开成四年四月六日,p.140)
(3)中心有一大孔,透见那畔之空.(卷三,开成五年七月六日,pp.313-314)
(4)彼土机缘多少 彼国当时储君云是南岳示生,令后事宜不委.(卷一,开成四年闰正月十九日,p.108)
(5)若有彼方人船往来,请垂高命.(卷二,开成五年二月十七日,p.210)
〔如要/若欲〕
(1)如要留住,是为佛道,不敢违意.(卷一,开成四年三月五日,p.127)
(2)如要住者,我专勾当,和尚更不用归本国.(卷二,开成四年五月一日,p.157)
(3)如要恳急,此即专令所由奉送至县.(同上,开成五年二月十五日,p.209)
(4)若欲遂本愿,从楚州,海州直大路向北亦得.(同上,正月廿一日,p.204)
(5)若欲知实,掘家东南宝图边便得见者.(同上,二月十四日,p.208)
三,《行记》中记录了一些公文,书信使之然.在《行记》一书中记录有圆仁与官府往来的公文 (如州,府,县等官衙及官员的文牒,圆仁给各级官府的通事由状,请公验,请路粮状等)及圆仁给一些官员,高僧的问候,答谢书信凡61件,计8200多字.占全书(8万馀字)的十分之一强.这类文书除其中言及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外,开头,结尾及用语大多有一定的程式.而这种程式又是源于当时的各类书仪.所谓书仪,即是供人们书写各类应用文时套用的范本.书仪"最早出现于魏晋.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书《月仪》以法帖形式流传于今,可以说是现存时代最早的一种书仪.西晋以后,伴随着世家大族的兴盛和衰落,书仪的编撰也经历了由多到少由贵族化到世俗化的演变过程." 虽然史籍中著录的五代以前的书仪甚多,但均已亡佚.不过后来发现敦煌文书中竟保存着上百种唐五代书仪.其撰写时代从武则天执政时期至五代沙州归义军曹氏执政时期,延续近三百年;按其内容可分为"朋友书仪""吉凶书仪""公务表状笺启书仪"三大类型.这使我们得以和《行记》中的公文,书信用语进行比较研究.
比较以后,我们发现《行记》中公文书信用语受当时书仪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右检案内,得状称:前件僧等先具事由申上讫.恐后州司要有追勘状,请帖
海口所由及当村板头并赤山寺院纲维等,须常知存亡,请处分者.奉判:准状帖
所由者.依检:前件人,事须帖海口所由告报,及纲维等须常知存亡.若已后州
司追勘称有东西不知去处,急追必重科决.仍限帖到当日告示,当取状,州状上
者."(卷二,开成四年九月三日,p.181)
鸿济高深,难以酬谢.感愧之诚,在物难喻.然以岁阴推迁,春景渐暖……
展奉年开,春景惟新,伏惟押衙尊体动止万福……伏蒙慈流及问,殊慰勤慕,无任
感庆.(卷二,开成五年正月十九,廿日,p.202)
仲春渐暄,伏惟押衙尊体动止万福.即此,圆仁蒙恩,忽奉翰墨示及,具承
高情.恩劳厚深.凡在小僧,不胜感荷……不任勤仰之至……不宣,谨状.(同
上,二月一日,p.206)
久藉芳猷,未因接展.钦仰之诚,难以喻言.昨辱荣问,殊慰愚情.孟冬渐寒,
伏惟 和尚道体动止万福……伏以客事,不获专诣.勤慕空积,奉颜未间,但增驰结.
(卷三,开成五年十月十七日,p.356)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开成三年十一月廿七日,)
以上一类用语,我们都能在唐代书仪中找到出处.
比如,杜友晋《新定书仪镜》"通例第二"中规定了对尊卑,亲疏,长幼的不同用语(套语),其中有:
凡下情不具,不宣,伏惟,伏愿,珍重等语,通施尊长.自叙皆云蒙恩.
……
凡惟倾仰,驰系,旷奉,辞奉,安慰,奉问等语,皆是平怀施小重,自叙亦可云推免.
又如: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 官位膺时纳佑……某乙卑役有限,不获随例拜贺,下情无任战惧.不宣,谨启.(郑馀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斯6537背14号)
拜辞虽近,驰恋已深,仲春已暄,伏惟某位尊体动止万福,某蒙推免,未由拜伏,但增瞻恋.谨奉状不宣,谨状.(张敖《新集吉凶书仪》,伯2646)
圆仁接触书仪,有两种可能性.一,(公元710-794年)是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的时代,此时中国的大量尺牍范本已传入日本.故圆仁在入唐以前就有可能了解当时书仪;二,圆仁入唐已后,也有意识地收集利用当时书仪.这在圆仁从中国带回的经典目录中可以得到证明.如《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中列有"《大唐新修定公卿士庶内族吉凶书仪》一卷,郑馀庆重修定".因此《行记》所记录的一些公文,书信的用语中既不乏切近当时口语的较俗的成分(下文将论及),同时也有脱离当时口语的仿古的文言词语.
第三节,《行记》中出现及使用的大量口语词
除去《行记》中受日语影响的词语及承袭的汉语文言词语以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大量的当代口语词语.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角度而言,这部分词语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一般说来,口语词与文言词的界限是较难截然划清的.美国汉学家罗杰瑞(Jerry Norman)教授曾经指出:"唐朝以前,很少看到完全是白话的文献,人们所能看到的都是以文言文为基础,夹杂某些口语成分的文献,这种白话的成分,因人而异,因著作而异,没有人能指出哪个著作是确凿无疑的纯粹白话文体.所有的著作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文言和白话的混合.这种情况使研究汉语句法和词汇历史的学者都感到难办.例如,在六七世纪有白话色彩的著作中,也用'其''之''非'等文言用语,但绝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其''之''非'等词仍然保留在六七世纪时的口语中.如果在同一作品中,用'不是'来指'非',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非'在这个作品中只是文言的袭用,实际上当时口语说'不是',代替了过去的'非'了.用这种检验方法,白话成分的一个大概的时代问题可以搞出来,但我们必须记住,汉语典籍浩富,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白话成分出现的时代,由于发现有更早的来历,因此得不断地往前推."我们现在就根据罗杰瑞教授的检验方法来分离出《行记》中口语词,因为这一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故在下面专章中讨论.
第四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新词新义及口语词
第一节 《行记》中出现的大量新词新义
斯大林说:"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是最敏感的,它几乎处于经常变动中." 布龙菲尔德说:"而要研究语义变化,我们所关心的恰好就是一个形式向一种新意义的伸展." 词汇的发展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作为信息的载体,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词汇负荷量增大,势必产生许多新词;二是作为词的核心--词义的发展,即"一个形式向一种新意义的伸展".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大量的新词,新义,这是词汇发展的总趋势.但是每个时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的特色,每种类型的文献中记录保留新词,新义的多寡,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仿古的文言作品中,新词,新义的比率较小,而流俗的口语性强的作品中,新词,新义的比率较大.《行记》作为一部口语性较强的日记体散文作品,其中出现的新词,新义的数量是令人感到震惊的.所谓新词,新义,本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我们目前只能根据书面文献进行调查,而一个新词,一个新的义位的产生,往往先是活跃在口语中,然后再被记录下来.至于在有文献记载之前的这段历史,我们就无法考察,这不能不算是一大遗憾.再者,随着研究的深入,调查文献的面不断拓展,有些新词,新义的出现年代也会不断被改变.例如,随着汉译佛典词汇研究的深入,已经将某些词或词义的出现年代较早先的考定提前了一千四五百年.因此,本文中所谓的新词及新义也指那些早于目前通常认定的出现年代的词语及词义.《词典》是当前最具权威性的"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语文工具书,为了便于比照,本文中的所谓新词,新义以早于《词典》中的始见例的时代为标准.其中少量的词及义位,《行记》中已见,《词典》始见例晚于《行记》,故可归入新词,新义之列.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早于《行记》的用例,为了提供有关这一词语的传承线索,我们仍予以保留.另外,考虑到研究的科学性,对《词典》所引始见例的时代一律以作者年代为准.如《新唐书》的撰者是宋代欧阳修,宋祁,则其中用例作为宋代例.下面所举例词,均按音序排列.
(一)《行记》中的新词
〔拜年〕
(1) 后夜,诸沙弥,小师等巡到诸房拜年.(卷二,开成四年十二月廿九日,p.197)
(2) 正月一日,僧俗拜年寺中.(卷三,开成六年正月一日,p.364)
"拜年"即"新年拜家中尊长及到亲友处祝贺".《词典》引元欧阳玄《渔家傲》词:"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般运〕
(1)每日卅乘车般入内库,一月之内般运不尽.(卷四会昌四年九月,p.451)
(2)总管刘慎言专使仰接,兼令团头一人般运衣笼等.(同上,会昌六年六月五日,p.508)
"般运"同"搬运",除《行记》而外,敦煌文书中亦常见.如:"般运众生,出于三界,令达彼岸."(《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同上《丑女缘起》)《词典》引唐元稹《为河南府百姓诉车状》:"右件草准元敕令于河次收贮,待河开般运,送至行营."时代略同.
〔本贯〕
(1)其爱惜资财情愿还俗者,各委本贯收充两税户.(卷三,会昌二年十月九日,p.409)
(2) 公案无名者尽勒还俗,递归本贯.(卷四,会昌三年九月十三日,p.434)
(3) 粗行不依戒律者,不论老少,尽勒还俗,递归本贯,宛(充)入色役.……虽有戒行,若是年少,尽勒还俗,递归本贯.(同上,会昌四年十月,p.454)
(4)天下僧尼五十以下尽勒还俗,递归本贯讫.(同上,会昌五年三月三日,p.459)
"本贯"指人的原籍,唐代多见.如:"收赎之人,身在外处,虽对面断罪,又牒本贯徵铜,未知以牒到本属为期,即据断日作限 "(《唐律疏议》卷四)《词典》引前蜀韦庄《秦妇吟》诗:"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别人〕
两军中尉不肯,仍奏云:"差别人去即得,然赵归真求仙之长,不合自去."(卷四,会昌五年正月三日,p.456)
按:抄本及他本均作"别人",白本脱"人"字.
"别人"即另外之人.此词唐代习见,如:"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王梵志诗·有钱不造福》)"或对别人而说罪,或向大众而申敬,或被责而请忍,或受具而礼僧,皆同斯也."(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师资之道")"亡人所有谷食,尚遣入僧,况复众家豆粟,别人何合分用 ""但神州之地,别人不得僧衣.""并杂资具,平分受用,不属别人."(同上,卷四"受用僧衣")"问曰:假有部曲若奴,杀别人部曲,奴婢一家三人,或支解,依例有犯各准良人,合入十恶以否 "(《唐律疏议》卷十七,p.333)敦煌文书中亦不乏其例,如:"其儿庆德自出卖与后,永世一任令狐信道家,世世为主,不许别人论理."(《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丙子年阿吴卖儿契",斯3877号5V)"中件若亲姻兄弟及别人诤论上件地者……"(同上,"唐天复九年安力子卖地契",斯3877号56V)"其师姑亡化,万事并在大力,别人都不关心."(同上,第三辑,"唐景福二年二月押衙索大力状",伯2814号)《词典》以为"别人"是现代词,故引现代语例:"家里只有母亲和我,没有别人."时代太晚.
〔拨遣〕
有二僧,见客嗔慢,拨遣数度.(卷二,开成五年四月廿一日,p.262)
"拨遣"乃"打发","排遣"之义,《词典》引清唐孙华《王鹤尹换诗》:"拨遣闲愁聊顾曲,萦牵继体暗沾巾."
〔程粮〕
京牒不说程粮,在路自持粮食.(卷四,会昌五年六月十三日,p.475)
"程粮"即旅途所需的粮食.除《行记》而外,亦见于唐代的其他文献.如:"牒令州县给熟食,程粮,草料."(《唐会要》卷六一"馆驿"下"贞元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敕")"其应还家而贫贱不能致者,乃给程粮,使达本贯."(同上,卷八五"逃户"下"证圣元年凤阁舍人李峤上表")《词典》引《新唐书·百官志一》:"西南蕃使还者,给入海程粮;西北诸蕃,则给度碛程粮."
[吃茶〕
(1)使君判官等库头吃茶.(卷二,开成五年三月四日,p.224)
(2)斋后发,西行廿五里,到乘夫馆吃茶.(同上,三月十三日,p.237)
(3)吃茶之后入涅槃道场.(同上,五月十六日,p.276)
(4)从花严寺向西上坂,行七里许,到王子寺吃茶.(卷三,开成五年五月廿日,p.286)
(5)吃茶后,见军容.(同上,会昌三年正月廿八日,p.413)
"吃茶"即喝茶,《行记》中不下十数例.在略后于圆仁入唐的圆珍之《行历抄》中亦常见,如:"到昭应县吃茶."(《行历抄》大中九年五月十九日)《词典》引《水浒》第十四回:"且说晁盖请那先生到后堂吃茶已罢."
〔吃斋〕
(1)斋前法相请益戒明法师及从僧等相寻登来,共于食堂吃斋.(卷二,开成四年六月九日,p.167)
(2) 山院吃斋,便吃新粟米饭.(同上,七月十五日,p.171)
(3) 赴新罗人王长文请,到彼宅里吃斋.(同上,十一月一日,p.189)
"吃斋"特指僧人吃饭.圆珍《行历抄》中亦见,如:"从此西行十里,到前越州孟中丞亭子.只有旧基,曾无屋舍.于此吃斋."(大中八年三月十八日)而《词典》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