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禅宗“大彻大悟”与密宗“即身成佛”之差别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宗“大彻大悟”与密宗“即身成佛”之差别
  --------------------------------------------------------------------------------
  壹、前言
  佛教由印度传来中土,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越经各代祖师
  的证悟了知而创立了各宗各派,即:禅宗、净土宗、律宗、法相宗、
  贤首宗、 论宗、天台宗、密宗等共八宗,此即佛教的八宗。再加上成
  实宗与涅槃宗 ,即是十宗。各宗各派皆有其独特见解与立论。然,时
  至今日,学佛行者不再各自标榜其为何宗何派,何以故? 盖因其几乎
  融合为一,很少有再分门别派。 其实每一宗派皆是佛教的重要经典。
  前云八宗,前七种一般云为“显教 ”,后一之“密教”乃对于显教所
  称之词,为世尊宣示出世法,而能令人易于理解明了为主的显教; 另
  示如来真实义理秘而不宣者,则称为密教,乃为法身大士如实宣说,
  并非佛陀特别为秘密而说的,故密教非方便施设之教。
  吾未悟契自性,今欲试言禅宗与密宗之看法,若有不对之处,请
  不吝指正。
  宝海上师云:“密宗实则就是无上大禅。”,而且禅通于一切宗
  教,不论是天台宗,或净土宗,乃至外教之道教、婆罗门教、基督教
  也重视禅。甚至文人雅士、百官文武亦有涉略者,可知禅宗在今日时
  代是非常时髦的宗教。而其要者,禅不外在于能令产生正定,明心见
  性,彻悟自己本来是佛。密教则更能令人“即身成佛”,即现生可成
  以为佛。由此可见此二宗之殊胜微妙,遂令人人向往而欲探讨追求者
  也。
  贰、明密宗“即身成佛”之义。密宗最重要旨义,在于“即身成
  佛”,即:现生就可以成为佛陀。这在显教来讲是很难以想像的,认
  为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长时间修行,轮回一次又一次,死而复生,
  生而复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几千万回,生生世世的修行,方得
  以成佛。然真言宗却在这一生的刹那间就可成佛,实是不可思议 。
  龙树菩萨菩提心论云:“真言法中提即身成佛故,是说三摩地法
  ,于诸教中阙而不书”这是密教“即身成佛”的主要依据论典。此论
  又云:“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由
  此偈颂可知,吾人若能契达白净菩提心,那么父母所生之肉身,现生
  之中,亦可成就佛果位。
  日本弘法大师亦有“即身成佛义”之著作,解释“即身成佛”四
  字之含义,剖析入理,淋漓尽致。颂云:“六大无碍常瑜伽〈体〉,
  四种曼荼各不离〈相〉;三密加持速疾显〈用〉,重重帝网名即身〈
  无碍〉。法然具足萨般若,心数心王过刹尘;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
  力故实觉智〈成佛〉。”
  以此八句颂来赞叹“即身成佛”四字之内涵。前四句颂阐述“即
  身”之义;后四句颂说明“成佛”义。仅此八句颂表吾人无尽秘密庄
  严藏,故真言行者,依三密瑜伽之妙行,开展无尽秘密庄严藏大曼荼
  罗,示现如来智慧德相,则能即身成佛。
  在前四偈所云“六大”、“四曼”、“三密”,是人人本来具足
  的。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乃宇宙万有的基本性质,故不论
  一切人类、一切万物、情与非情皆具备的,故有云六大无碍周遍法界
  。因地大是坚固性,如吾人之骨、发、指甲等属地大又人类之我执重
  ,不易去除,也是地大的一种展现。水大是湿润性,火大是温暖性,
  风大是流动性,空大是无质碍性,识大是了别性。如体有温度属火大
  人;血液、唾液等属水大;人有呼吸用属风大;人能分别计度的意识
  作用,属识大;能在空间活动,属空大。而此六大在所有一切的身上
  ,皆是平等的,有互相涉入、自在无碍的性质,故其体性是周遍法界
  ,圆融无碍,故云“六大无碍常瑜伽”。
  四曼即四种曼荼罗。即是:大曼荼罗、法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
  、羯磨曼荼罗等。大曼荼罗即吾人全体;法曼茶罗是音声、语言、文
  字也。三昧耶曼荼罗即标志,如公司行号之商标等。羯磨曼荼罗乃吾
  人之一切行为、动作也。此四种曼荼罗为人人所具备的。人须吃、饭
  睡觉以维系生命;以佛妙法音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以善行事业以
  利群生,故有羯磨事业作大佛事,利益一切含灵群识。而三昧耶曼荼
  罗有平等、本誓、除障、警觉、 等四义。平等义指一切众生与如自来
  性平等无二;除障者修法时,若能契入三昧耶时,则可破除心中的障
  碍,显现自性本具的佛智。惊觉者,即吾人若受持本尊的三昧耶形,
  而能惊觉自性,顿开佛慧。本誓乃三昧耶四义中之根本要义,即诸佛
  菩萨依其因地发愿修行前成就后,也能本著其誓显行菩萨道。是以凡
  夫若能依诸佛之三昧耶形修行,亦能得诸佛菩萨誓愿力之加持而得契
  入佛性。
  三密即身、口、意三也。在佛云三密,在众生则言三业。凡夫因
  迷惑无知,而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由迷起惑造业,最后感得苦果,
  烦恼无边,故众生之身口意云为三业。佛则是已觉悟的如来,能起无
  量无边的三密妙用;且以其三密来开展众生的三业,令能契入自性,
  证悟自性菩提。故佛以其三密转众生三业,令疾速开展本有佛性,显
  得秘密庄严藏。由是可知,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业,唯只差在一念间
  。一念悟即佛,一念迷即众生,故众生若能觉悟自性,起妙观察智用
  ,行三密行,身结手印,口诵真言,意念观想本尊功德性海,则众生
  当生亦可成为佛,行羯磨事业大作佛事。故云“三密加持速疾显”。
  密教通关云:“重重帝网名即身者”,举喻,以明三平等无碍也
  。帝网者,帝释天之珠网,光光互摄,以比佛身。我身、众生身,纵
  横重重。如镜中影像,灯光摄入。彼身即此身,此身即彼身。佛身即
  众生身,众生身即佛身,不同而同,不异而异,一而无量,无量而一
  ,而终不杂乱也。”由此文可以很明显了解“即身”之含义。重重帝
  网名即身,譬喻说明三平等无碍之理。所谓三平等即是佛、众生、我
  三三平等,无二无别,如灯光,光光相涉,纵横交错,重重无碍。所
  谓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佛性如如,平等平等。佛身即众生身,众生
  身即佛身,不同而同,不异而异,一而无量,无量而一,一即多,多
  即一,故云“重重帝网名即身”。
  佛与众生同具有五智、无际智、刹刹尘智、萨般若智。五智即五
  方佛智,应般若即一切智。金刚界有三十七尊,胎藏界则有无量无边
  智尊。凡夫由于无始劫来轮迥生死,不得出离,被无明习气所覆盖,
  是以如来一切智慧德相不能显现。事实上,凡夫与佛本来一如,唯凡
  夫在缠,佛是已出缠。佛当初在菩提树下悟道时云:一切众生本来具
  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所障,不能得见。若悟自性,则一切
  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获得。故而佛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在众生则
  有无量无边的烦恼心。倘凡夫修行亦能契入自性一分,则能成就一分
  的法身智,产生一分的金刚心。故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吾人自心所
  显现,无量无边之智慧福德亦为自性所具足。是以凡夫若依三密妙观
  修行,得诸佛如来之加持开发本具自性菩提,就恰如一大圆镜,森罗
  万象自然映现其中,显见万法万有之真实相,依此得成就为佛者,此
  即名为“成佛”。故成佛之义:须本身证悟自心实相,如实知自心,
  悟彻白净菩提心,悟彻自心中无垢清净之智体,能如实了知者,方名
  为“成佛”也。故后四句颂云:“法然具足萨般若,心数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
  又即身成佛有三种、四种的不同,三种即身成佛如下云。
   一、理具成佛:如天台宗所云六大即佛之理,为人人本具之佛性
  。涅槃经亦云:一阐提亦有佛性。故知众生与佛是平等无二。而一切
  众生的身心,原为金胎两部之体。身为五大,是胎藏界本有之理体;
  心为识大,是金刚界本有之智德。是以吾人身心即为两部曼荼罗,故
  凡夫之肉身,当相即是大日法身,故云理具成佛。
  二、加持成佛:众生本觉之功德,与如来三密力加持相应,而成
  办一切佛事。即凡夫之真言行者,若依法修行,深信三世诸佛菩萨之
  誓愿力,以三密力之妙行,开展自性菩提心。故行者虽仍是凡夫,然
  若安住于诸佛三密瑜伽妙行之际,表现与三世诸佛异之妙用时,称为
  加持成佛。
  三、显得成佛:自身成就三密相应,体证自心实相,获得一切智
  、刹尘智,而显现法性之万德,达诸佛之妙境,此乃真实之证悟,故
  云显得成佛。
  密教“即身成佛”的主要思想,在于彻底净化身心,开显自性本
  具妙明德性。故首重六根六识之清净,身心清净即是常见诸佛菩萨,
  此乃为密教成佛的主要基本精神。是以密教的三密妙观成就,即是成
  佛。并非时下所云外现神通变术而已,乃在于身心人格的健全完美。
  故应明了探究详研密教教义宗旨为何,不可人云亦云,不知其究理,
  而乱加排斥毁谤,此实非真学密之人也。
  参、如何是禅宗的大彻大悟
  禅宗是现时代佛教宗派中最殊胜的法门,为当今所崇尚流行的一
  宗。其主因在于修禅能引人契悟佛性,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
  人心,见性成佛的殊妙佛法。故人人向往而急于趋之者,其要不外是
  禅能令人开悟自心也。因此禅之重要性,在于能让人明心见性,暂时
  抛却外在的无明妄想,悟自本心,不令迷失自性也。
  凡夫由于在生死烦恼中打滚,不知出离苦海,当生时忧悲死亡,
  饱临时烦愁饥饿,昏昏扰扰无有休时,故而可说是十足迷惑之众生。
  因此唯有修习禅定,彻悟本性,了脱生死轮回,发起无漏智慧,而得
  神通妙用,才能解脱自在。凡此无不皆从禅定所生。禅是什么?禅就
  是我们的心。心是什么?心就是禅之体。是禅之起源在于释尊于菩提
  树下夜睹明星时成等正觉也。而此正觉印是禅心禅体,亦可去为大彻
  大悟也。马祖云:“即心是佛”,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前念不生即
  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若能领悟此即心
  是佛,就可大彻大悟,直到不疑之地。
  如达摩祖师悟性论云:“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
  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由此可知,大悟、
  小悟,乃至无数之悟,皆不出吾人一心耳。一心能觉察自性,即是出
  缠如来,一心仍有所迷惑,即在缠之众生。故最上乘论云:“识心故
  悟,失性故迷:但信真谛,守自本心。”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
  性,法本无生,今即无灭。”此悟即是离于二边,离于一切思维,人
  无别智。若能解此义理,但于行知法要,则以守心为第一。而此守心
  者,即是涅槃之根本,人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旨,三世诵佛之祖
  也。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星月可处地 山石可飞空
  大海可令枯 佛语诚无妄
  至于禅宗之开悟有多种,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一般言悟有两种:〈一〉渐修证入-认为惑体有无量无边,如尘
  沙惑、无明惑、见思惑等有无数之多,故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断
  尽此一切惑业,而此种说法,被判为三乘教。 (二)速证顿悟-谓“三
  大阿僧祇劫”非指长时间也,乃是指吾人妄执之心。如密宗云三劫为
  最粗惑、细惑、微细惑等三种谓三僧祗劫,即三妄执也。若断此无数
  妄执惑业之心,则名为超三妄执,即超三大阿僧祇劫也。至于须经多
  生累劫的修行,方能克证佛果,乃是为诱引初机学人而方便施设之法
  门,并非佛法真实义理。为什么?盖因生佛一体,凡圣一如,迷悟不
  二,空有不异,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也。而且一切众生本具如来
  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著,不复证得。若能真修实悟,断除此迷惑妄
  执,现身不即可获证佛果位,又何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之长时。然不
  论是渐修证入,或速证顿悟,乃因依各人的根器不同而有此差异;实
  则渐修渐入,或顿悟渐修,或先修后悟,或先悟后证等种种,皆各有
  其时节因缘的,不能一概而论也。
  禅宗之主旨,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最为直接了当之教
  法,不历时长久,当下即可开悟,一悟即悟,彻了自心,乃至大彻大
  悟。可见其法是猛利的,故是无上乘禅。修之可顿断无始劫来的无明
  习气,净除现业流识,觉破无始之迷妄,开显真实之知见,身心廓然
  ,无有一切尘垢习染,体达无心之心,虚豁豁的,蓦地渐断妄想起灭
  之根源,如此便可打开悟界之门,进入“言语道断,心行灭处”之境
  。是孤迥迥地,光皎皎地,活泼泼地,洞然同于太虚,不曾生,不曾
  灭,是以不生不灭。心之自性,不从外来,不自他得,性含万法,本
  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故六祖慧能大师云:“何期自性本自
  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传心法要亦云:“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
  未曾减,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
  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
  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
  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具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是妄想尘劳;不可以心更求于
  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是以学道之人,直下
  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故禅宗祖师云:“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唯有以心传心方是正见。所谓本心者,就是不青不黄,不赤不白
  ,不长不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生不灭,非垢非净,不增不减
  ,心之体性湛然常寂。若见此自性,其人功德,无有边际,内外圆明
  ,处处皆通也。
  因此,学此无上乘大禅,或可大彻大悟,唯其根性之猛利,直下
  承当,无有推拖,干净俐落,直契本源心地,得大自在,大智慧。故
  为人人所欲追求而不厌者,自有其原因也。吾人不论学禅学密,皆有
  其殊胜不思议处!万不可言修禅为上,修密为下;修密为上,修禅为
  下,不宜有如此议论,须知各有各人之根器不同。故当今 或古代之大
  德高僧,有兼修禅与密者,所谓禅密双修,既稳当,又可靠,又实在
  ,可直契菩提,顿悟佛性也。
  肆、“即身成佛”与“大彻大悟”之差异
  密宗所言与禅宗极为相近。一般都以为密教多言神通变术,希奇古怪
  事,较执著于表相,这是错误的想法,实则密教才真正是无上大禅。
  密宗云“即身成佛”,前已有论及,此不再赘述。密教之殊胜,
  即是在于即身成佛,当相即道,三密相应,互融互涉,四曼不离,六
  大周遍法界,为现生即可成佛,可说是极其奥妙深义的。这也是有其
  不同的修行方式与仪轨。故其修行方法是较为殊胜独特的,是以为一
  般显教所难望其项背者。显教虽则有三藏十二部经之浩瀚资源,然若
  非是大根大器者,唯赖自己一人的探讨研究,且无有大善知识的指导
  ,是很难以洞澈其深义的。如华严经注解云:“佛法深如大海,虽智
  亦无能解。”或只是在理论上的探讨,没有真参实悟的工夫,则无法
  真正悟彻其本源心地,只是理上的或 佛而已。禅宗云“直指人心,见
  性成佛”,但也以参公案、话头上的用功参究而已。时至今日之修行
  者,也很少有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的。虽然法无高下,唯在人心之
  不同耳,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知小不可为而为之,也终
  有成功之日也。
  因此,禅宗与密宗之教法虽则不同,若有心去实行履践,悉地成
  就也并不是极难之事。是以密宗的“即身成佛”与禅宗的“大彻大悟
  ”,名虽不同,义实不异也,唯只在修行之方式有差异而已。比如释
  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
  是“大彻大悟”的表征,六祖慧能大师闻五祖开示金刚经句云“应无
  所住而生其心”,即时豁然开悟,亦是一种“即身成佛”的展现。因
  此禅宗的大彻大悟,与密教即身成佛的差别极微,唯因各有其不同的
  教理与修法,而悟境则是大同小异耳。
  伍、结论总结言之,佛法大义,旨在令人契悟佛性,见性成佛,
  开展自性本具之秘密庄严国土,阐述自证法乐,自性眷属。故不论是
  横说竖说,不外是指引凡夫众生返朴归真,去迷向悟。故 佛说法四十
  九年,主要是为了迷妄众生,能解开无明烦恼之锁,打开悟界,向真
  如自性去探求,此中自有无穷无尽的宝藏,令吾人去挖掘,如往深山
  去探金矿般,愿有缘人不虚此行也。
  最后言及佛教的精神,并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安心自利而已,乃是
  要做到发挥菩萨的精神,行菩萨道,救济世人,利益一切。是以自己
  安顿了以后,更进一步尤须置身于大众中,为一切众人的利益而努力
  用功。禅宗的神秘性,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平实地表现出救世济
  人的宗教精神。密宗则更有彻底利济众人的方法,如息增怀诛等之出
  世、世间法,无不是济世利人的表率妙方。
  由上可知,此二宗皆有其异曲同工之妙。唯因禅宗由于修行方式
  之不同,修证上原比不上密宗之殊胜,大多数仅是理上的成佛,且易
  流于偏空思想。密教则理圆融,事相上蕴藏著空理,空理藉由事相而
  显,是不偏空亦不偏有,空有不二,定慧双融,福智二严之妙法。故
  真言教理何以能即身成佛,即在于有其殊胜之修持法门,可令密行者
  通达菩提心,直趣涅槃,即身成就速证大觉位,其理不可谓不妙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