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侧闻散记第四集(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  *  *  *  *  *
  问:第一月跟第二月那一个月亮是真的?
  答:没有一个是真的,一切如幻。
  问:色法是不是真的?
  答:空。
  问:既然是空,就不可分别,怎么还分是第一月跟第二月?
  答:是你第六意识分别,所以第六意识是功魁祸首。
  问:常住真心不可说是说非?
  答:不可得嘛!十方国土犹如空华。
  心悟转法华
  问:六祖说过,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怎样读经、诵经才不会误了道路?
  答:一切经是不是都是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知道法无自性,你转法;如果迷了
  ,执著法有自性,被法所转,迷悟的差别都是一心,一念觉则不迷,一念迷则
  不觉。怎么一念觉呢?知道空即色,色即空。怎么叫迷呢?执著色是有,空是
  无,你执著色是有的时候,是常边;执著空是无的时候,是断边,常断二边都
  是迷;如果不迷,假名叫中道。怎么叫假名?中道也没有,如果你住著中道,
  中道就是边,你懂吗?
  华严与般若
  佛依二谛说法,华严和般若都是一个道理,一个从真谛讲,一个从俗谛讲。华
  ,普贤行;严,究竟果。华严以俗谛发挥真谛庄严。(问:般若以真谛说明俗谛真
  性?)对!从普贤行讲到十佛就是从俗谛讲到真谛。楞严经也是,说一切事是严,
  一切事究竟坚固,那不是还是一个道理?华严出于般若,般若是它的来源。
  水不洗尘
  问:请师父开示“水不洗水,水不洗尘”。
  答:一切法是不是都是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是空;水是因缘生,无自性
  ,空的,水怎么洗水?尘因缘生是空的,空怎么水洗尘?
  没有尘你虚妄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堕入六道轮回。你都空,你不知道,你
  是不是细胞生的?没有细胞你在那里?你都空,那有你生你死?你懂不懂?(
  问:水不洗水……)没有水。
  问:可不可以把它会成是事事无碍的境界?
  答:事事无碍要先懂理事无碍,懂了理事无碍,就知道水不洗水,水不洗尘了。水
  是事,它的理空,空不染空,空不洗空嘛!
  烦恼即菩提
  问:何谓烦恼即菩提,又怎样应用这句话?
  答:烦恼是不是因缘生的?因缘生没有自性,菩提是不是因缘生的?因缘生也没有
  自性,烦恼没有自性,菩提也没有自性,那不是烦恼即菩提吗?如果你证到无
  生法,就可成佛了。
  如来
  问:金刚经有一段:“如来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故名如来”既然如此,净土法门称念
  佛号,不可能念佛时佛会来加持?
  答: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是讲佛法身,还有两句,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
  去而无去,那是报化身。好比虚空,虚空无来无去;十方就有来有去,十方有
  来,还是虚空,虚空还是无来无去,所以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无来而来,无
  去而去。
  种子业
  问:带业往生是带种子业,师父说种子业是过去业,什么是过去业?
  答:起现行都不是种子,在第八识叫种子,第六识叫现行。比方你过去杀过生,第
  八识有,那个可带业往生,你现在还杀生,不可带。第八识是种子识,第六识
  前五识都是现行。你吃荤吃素?(答:吃素)你比方吃荤,现行,受过戒不吃
  荤,就变成种子。
  四相离
  问:何谓无我人众寿相?
  答:四相产生于我相,有我相就有人相,有我相就有众生相,有我相就有寿命相,
  没有我相,四相皆无,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你不想一想,不除我相,要想除
  人相,办不到;不除我相,要想除众生相,办不到;不除我相,要想除寿命相
  ,办不到。我相一除,四相皆无。
  离四句绝百非
  问:什么叫离四句绝百非?
  答:离四句是离有一句,离无一句,离亦有亦无,离非有非无。绝百非从四句里出
  百种。
  问:为什么离四句?
  答:因为众生执著有,所以离有一句;有的众生执著无,所以离无一句;有的众生
  执著亦有亦无,所以离亦有亦无一句;有的众生执著非有非无,所以离非有非
  无一句。因为四句又出四句成十六句,演变三世成四十八句,已起未起成九十
  六句,加根本四句成百非。
  开示悟入
  问:开示悟入什么?
  答:诸法实相。开,佛告诉你实相无不相,就是缘起;示,佛告诉你实相无相,就
  是性空。
  问:入佛知见,什么是佛知见?
  答:真谛,佛知;俗谛,佛见;真谛,究竟坚固,佛知;俗谛,一切事,佛见。知
  见是什么?实相。实相无相谓之知,实相无不相谓之见。
  开智慧
  问:如何开智慧?
  答:修众生忍。修众生忍可以增加福报,福报增加可以开智慧。
  问:何谓众生忍?
  答:对一切众生要原谅,要慈悲,打我、骂我的众生都要原谅他,甚而言之,杀我
  的众生也要原谅他。
  我讲个故事大家听,富楼那到一个地方弘法,佛告诉他,“那个地方的人民很
  野蛮,他会骂你。”他说:“骂我不要紧,他还没打我。”佛说:“他也可能
  打你”,他说:“打我也不要紧,他还没有杀我。”佛说:“也可能杀你”,
  他说:“杀我很好,使我得解脱”,佛说:“你可以去吧!”
  问:如何启发智慧?
  答:不著一切相。眼看色不著相,耳听声不著相,鼻闻香不著相,舌尝味不著相,
  身觉触不著相,意想法不著相,这样就可开智慧。
  经上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嘛!佛法甚深,你能听懂吗?
  著相造十种业,杀生、偷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嗔、痴,都
  是著相来的,你不造十恶业就不著相了。
  我问大家,你吃不吃荤?(答:吃)著相,不开智慧。我再问大家,人家骂你
  ,生气不生气?(答:生气)生气是著相,不开智慧。
  我再说十种不著相的法,布施不著相,你想一想,持戒不著相,忍辱不著相,
  精进不著相,禅定不著相,般若不著相,方便不著相,愿不著相,力不著相,
  智不著相,这就是十波罗蜜,所以波罗蜜不著相。
  *  *  *  *  *  *  *
  问:请问师父,怎么样来开智慧呢?
  答:开智慧有两方面,理和事。在理的方面,是靠你的悟性,没人能帮你的忙;在
  事的方面,要广学多闻,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问:请问师父,打坐可开智慧吗?
  答:可以也不可以。打坐,身子不动了,如果你心也不动,开智慧;如果打坐心还
  动,不开智慧。
  芥子纳须弥
  问:芥子纳须弥是什么意思?
  答:芥子是不是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须弥是不是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因为
  二者皆无自性,所以芥子不碍须弥,须弥不碍芥子,互相无碍叫禅。所以说芥
  子纳须弥。
  懂这个道理就知道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是不是因缘生?没有自性,既
  然没有自性不碍你;你也是因缘生,没有自性,你没有自性不碍我,这不还是
  相待空嘛!可是事实有你我,那是相待假。
  你们光知道虚空是空,万物不空,错了。万物是不是都是因缘生?既然都是因
  缘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是空,可是你不知道,不怪他不空,怪你不知道
  。
  了生死
  问:如何了脱生死?
  答:有没有生死?(答:有)那你堕入生死了,生死是不是相续的?(答:对)相
  续不断才有生死,如果断就没有生死了,换句话说,有不断才有生死,可是那
  个不断不生也不死,你本来无死,你妄认为有死,你死后是不是投生鬼啊?你
  能投生鬼,你还没死嘛!如果你死了,谁作鬼?你迷惑嘛!迷时分明有生死,
  觉后空空无大千。
  大家想一想,人死投生鬼,鬼死投生人,对不对啊?人死能投生作鬼,他还没
  死!仅仅变个样子就是了,鬼死能投生作人,鬼还没死,鬼死了,死了怎么能
  投生作人呢?所以本来不生不死,你迷惑才落入生死。
  你们拜佛吧?拜佛那个佛在你心里还没死,如果死了的话谁成佛?你们痛苦的
  时候求佛救你,他能救你他没死啊!
  *  *  *  *  *  *  *
  问:如何了脱生死永断轮回?
  答:了脱生死要知道一切法生死无常,你眼所看到的生死无常,耳朵听到的生死无
  常,鼻子闻到的生死无常,舌头吃到的生死无常,身子接触到的生死无常,意
  想到的生死无常,你知道生死无常,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净念
  相继,就了生死了。
  你不相信,你眼看到的刹那过去,耳听到的刹那过去,鼻子闻到的刹那过去,
  嘴巴尝到的刹那过去,身子觉触到的刹那过去,意想到的刹那过去,这不都是
  生死吗?你了解了不执著它为实有,就了生死。
  现前一念
  问:生死一念之间,善恶也是一念之间,如何掌握这一念?
  答:凡夫是介尔心,圣人是等流心。这有五种心,介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
  心、等流心。介尔心是没有第二念,任何人都有,不能持久不能相续,它没有
  寻求心,所以不用第六意识;没有决定心,也不用第六意识;没有染净心,也
  不用第六意识,所以叫你用根不用识。等流心有两种,清净等流和染污等流,
  清净等流是佛,染污等流是众生,从这里分了。
  问:如何是圣者的清净等流?
  答:清净等流就是介尔心相续。
  问:圣者的介尔现前一念是什么?
  答:和一切众生一样,佛众生都是一样,那是极乐。所以有一句话:“西方极乐国
  ,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
  有为与无为
  生死是有为;生死不断,那个不断是无为,无为就是功德。你拜佛是有为;那
  个功德是无为。修四谛是有为;证四果,功德,是无为。
  问:有为无为是不是存乎一念,只要放下?
  答:有为即无为。譬如生死不断,生死是有为,不断是无为。有不断才有生死,你
  在有为以外找无为,那怎么对呢?
  问:依众生智慧说有为无为?
  答:一切法有生住灭都是有为。
  问:见到无生无灭即是?
  答:楞严经就讲这个。你作生意赚钱是有为,那个功德看不见是无为,那个功德就
  是一种力量。凡是有生住灭的都是有为。凡是无生住灭的是无为。有行是有为
  ,有行则生住灭,其实讲那么多,就是空无相无愿三昧。空无生住灭,无相无
  生住灭,无愿无生住灭,三三昧。
  问:三三昧是无为?修无为是不是放下?
  答:放下是有为,无所得是无为。放下,放下什么?你还有不放下嘛!所以它是有
  为,这很微细。
  问:放下烦恼是不是无为?
  答:那有放下烦恼?放下烦恼还是有为,无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是无为。
  问:若有对待皆有为?
  答:对!
  问:执著无为还是有为?
  答:凡有对待都是有为,对待都是如幻,如幻是无为。六道轮回是有为,六道轮回
  如幻是无为。有为是众生,无为是佛,佛没有差别。
  问:空就是佛,空就是菩提?
  答:其实我讲的是三三昧。从缘起会入性空,没有缘起没有性空。
  问:般若是无为,沤和是有为?
  答:无为离眼耳鼻舌身意境界。
  问:空无相无愿是不是体会空有一如?
  答:无行是空有一如。
  一念万年
  问:请问何谓一念万年?
  答:不动。始终不变就是一心,一心是不是一念?万年也是这样不动。
  圆通与三昧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第二十五圆通是念佛三昧,圆通与三昧有何不同?
  答:圆是圆融,通是无碍。什么是圆通?证到法性,法性无性所以无碍。圆通比三
  昧高,因为圆通无修无证。三昧在修位,圆通见法性,它不是一回事。无生法
  忍不是圆通吗?
  三昧小乘也有,念佛三昧是大乘定,拿小乘比差得太远,大乘定就是圆通。小
  乘见法性见一半。
  问:不是说“声闻不见佛性,得声闻道”?
  答:见无漏就是见一半,法华经讲五百由旬险道过三百由旬。
  正法
  问:从真理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贪嗔痴都是假的,只有佛法是真实的?
  答:假相,假相叫法相,空性就是你的性,你没有是吧?那就是空性;是细胞组成
  的你,假相。这个一个法性一个法相,法性不生不灭,法相有生有灭。比方你
  死了作鬼,那是法相,你死了没有?没死,如果你死了的话,谁作鬼去呢?没
  有死也没有生,这是佛说的正法。
  我执
  我执有从因上讲,果上讲。从因上讲俱生我执、分别我执;从果上讲,人我执
  、法我执。
  问:为什么果上是人我执、法我执?
  答:他执著,有人,果上才受人身;执著有法,果上才执著有法。所以人我执、法
  我执是从果上说。俱生我执,实在说起来就是习气。分别我执,第六识所出;
  俱生我执,在第七识,所以在因地。果位上就断尽了,断分别我执得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一转,前五识转成所作智,第七识转平等性智,第八识转大圆镜智
  ,这都是唯识立的,俱生我执得等流果,分别我执得异熟果。
  问:为什么俱生我执得等流果?
  答:生下来就带来的,与生俱来,所以它是习气。俱生我执是习气我,阿罗汉还有
  ,比方难陀,有男的有女的,他先和女的讲话,佛说那是他的习气,因为他以
  前作国王嘛!
  身受心不受
  问:如何做到身受心不受?
  答:身受有五种,眼耳鼻舌身;心受一种,意识。你在世间要用根不用识,用前五
  识不用第六意识,那叫身受心不受。比如我打你,你身受,心不恨我,叫心不
  受。这很重要,你如果能做到,可以做到世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身受
  心不受。不相信你想一想,比方长官经理骂你,你听到了,心不恨他;父母打
  你骂你,你身受心不受,对一切人都是这个样,可以做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如果受就颠倒了,杀它的肉给你吃,那叫心受身也受。
  问:如何对八风心不受?
  答:那有两种说法,世俗谛说和第一义谛说。世俗谛说,身受心不受,兴衰毁誉称
  讥苦乐,身受心不受,那是世俗谛说。如果按第一义谛,八风有没有?八风是
  不是因缘生的?因缘生法没有自性,没有八风你被谁所动?没有你,谁能动你
  ?我说没有你,你不相信吧?你是不是细胞组成的?除去细胞你在那里?你本
  来没有,不要说八风吹不动,十八风也吹不动。
  八宗并重导归净土
  问:八宗并重如何导归净土?
  答:找八宗共通点,不找矛盾的地方。
  问:八宗共通的地方是什么?
  答:定慧。念就是慧,无念就是定。八宗不离定慧二道。
  不取相
  问:要怎样才能不取相?
  答:知道性空就不取相。比方房子有房子相,你执著有房子相就是取相。房子相是
  不是钢筋水泥现的?钢筋水泥现的就是没有房子,要是还有房子相,没有钢筋
  水泥也有房子。比方人有相没有相?你有相没有相?取相了,你的相是不是都
  是细胞相?要是你有相,没有细胞你还有相,没有细胞就是性空,没有相,所
  以不应该取相。比方你在我眼前,我执著有你,取相,我眼前站的一堆细胞相
  ,除去细胞没有你的相,所以不应该取相。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问: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尚应舍,什么是法?法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色是因缘生,没有自性,空
  的;声是因缘生,没有自性,空的;香是因缘生,没有自性,空的;味是因缘
  生,没有自性,空的;触是因缘生,没有自性,空的;法是因缘生,没有自性
  ,空的。空的不可得,非法可得吗?非法如果可得,还是有自性,有自性错误
  。不可得,一切不可得,所以法与非法都不可得。
  《四、入正知见》
  开佛知见…………………………………………………………………………………86
  迷与觉……………………………………………………………………………………86
  追求名利要离十种法……………………………………………………………………88
  拜佛………………………………………………………………………………………89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89
  质量并重…………………………………………………………………………………90
  慈悲门与智慧门…………………………………………………………………………91
  无上智慧…………………………………………………………………………………91
  共与不共…………………………………………………………………………………92
  佛法不离世间觉…………………………………………………………………………92
  福慧双修…………………………………………………………………………………95
  正法欲……………………………………………………………………………………96
  领导要以身作则…………………………………………………………………………97
  出家…………………………………………………………………………………… 102
  人生百岁浑一梦……………………………………………………………………… 104
  善知识………………………………………………………………………………… 106
  结缘与攀缘…………………………………………………………………………… 106
  信解行证……………………………………………………………………………… 107
  四、入正知见
  开佛知见
  问:何谓开佛知见?
  答:实相。开实相智,示实相智,悟实相智,入实相智,叫开示悟入。所有的经法
  都是实相,实相以外还有经法吗?如果有,那是外道了,阿弥陀佛就是实相,
  阿弥陀佛以外还有的话,那是外道。
  问:什么是实相智?
  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迷与觉
  问:我劝人念佛,可是他怕死不肯听,怎么办?
  答:唯有念佛,你怕死,你又奈何?
  问:他会问我:有西方极乐世界吗?我又没看到。
  答:不起信,危险,他迷于六种法,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
  意贪法,你不相信你想一想,不出这六种法,这六种法叫生死。
  问:这我了解,但在实行有困难?
  答:你解决不了,你也是落入这六种法,你是迷惑,眼贪色是眼看吗?如果是眼看
  ,死人也能看;耳听声是耳听吗?如果耳听声的话,死人也能听;舌尝味,舌
  头吃吗?如果舌吃,那不对啊!死人还有舌头嘛!身觉触是身体吗?死人也有
  身体,怎么不觉触呢?意想法是意吗?你能想到东边,也能想到西边,当你想
  西边的时候,想东边那个想就灭了,灭法不能再生,它怎么能再想西边呢?一
  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那是你的佛性。你眼看色的时候是佛性看,藉眼的
  因缘看;耳听声是佛性藉耳朵的因缘听;鼻闻香是佛性藉鼻子的因缘闻;舌尝
  味是你的佛性藉舌头的因缘尝;身觉触是你的佛性藉身体的因缘触;意想法是
  你的佛性藉意的因缘想。可怜得很,你忘记佛性了,你念佛就是它念。有一个
  办法,你自己念佛的时候至诚恳切,那就是你的佛性。
  追求名利要离十种法
  问:正当的追逐名利有没有违背佛道?
  答:要不害众生。追求名利要离十种法,离开贪,你如果起贪心,有罪了,灭贪,
  得你应得的,无罪;第二离开嗔,不可以起嗔恨心;第三个离开痴,再离开杀
  ,离开盗,离开淫,离开妄语,离开恶口,离开绮语,离开两舌,对了,那是
  佛道。(问:这样是不是很难?因为要有自我才追求名利,如果忘我就不可能
  去追逐,不去追逐那么名利就远离了?)那没办法,你要下地狱,我没办法。
  你教育学生,诚心教育没有贪,诚心教育没有嗔,诚心教育没有痴,诚心教育
  没有杀盗淫,诚心教育没有恶口妄绮语两舌,要是有这十种法不算教育,有这
  十种法的,愧为人师。(问:教导学生,希望他考到一个好学校,所以想尽办
  法,会有一点点贪,学生表现不好,用尽办法还是不能改,可能还会嗔,……
  )那个有差别,比方你孝顺父母,能算贪吗?忠于国家能算贪吗?信义朋友能
  算贪吗?四维八德都不是贪,都不是嗔,都不是痴,你起贪,好像走路一样,
  走下坡了。
  拜佛
  问:有人问宗教没有偶像,为什么要礼拜佛像?
  答:法有两种,有法性法相,法性必然表现于法相,法相必然是法性。好比大海水
  ,水是法性,浪是法相,浪就是水,水就是浪,浪外无水,水外无浪,不要强
  加分别。你要知道大海水是不是都是水?水是不是就是浪?浪就是水,水不可
  见,水性湿嘛!湿性不可见,因浪而见,浪不可立,因水而立。我再举个例子
  ,虚空是不是就是十方?十方就是虚空,虚空不可见,因十方而见,十方不可
  成立,因虚空而成立,你懂不懂?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问: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
  答:诸法缘成,世间法;因缘生无性,出世间法。比方房子有没有?你认为有,房
  子是钢筋水泥盖的,没有钢筋水泥就没有房子,房子没有自性,完全钢筋水泥
  性,钢筋水泥盖的房子,世间法;没有房子,出世间法。世间法容易了解,出
  世间法不容易了解。譬如你,你有,是世间法;你都是细胞,除去细胞没有你
  ,那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觉悟,世间法迷惑。
  质量并重
  问:社团的发展应该重质还是重量?
  答:质量并重,质为正,量为遍知,佛法是正遍知。为什么重质呢?重质是上求佛
  道,为什么重量呢?重量是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智,下化众生是悲,学佛就
  是要悲智双运,不可偏废。
  慈悲门与智慧门
  你们做慈善事业,什么事情都可做,可是要不离道心,没有道心就变成人天福
  报,假使有道心的话,可成佛。
  慈善事业,慈悲门,可是要有智慧门,没有智慧不得成佛,智慧门也要有慈悲
  门,没有慈悲门,没有办法作功德。
  问:怎么样修智慧门?
  答: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四相就是不为自己求福报,是智慧门;但
  愿众生得离苦,就是慈悲门。
  问:只会做事,不认识字没办法看经,是不是比较没有智慧?
  答:智慧门,不为我想,你能办到吗?(答:可以。)你能够不自私吗?(答:不
  自私。)那就是智慧门。
  无上智慧
  问:何谓无上智慧?
  答:无上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无上慧,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共与不共
  问:极乐众生悉同一形貌,彼此怎么认得?
  答:我们这里也长得一样,我们这里不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
  法共中有不共,你们知道吗?太多了,比方女人,都是女人,共;一个人一个
  模样,不共。大地是共,一切人共有,你的田地不是我的田地,不共;十方诸
  佛,共,每尊佛有每尊佛的愿,不共。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模样也是这个样。六
  道也是一样,吃饭是共,可是人吃饭,狗吃屎,这就是差别而无差别,无差别
  而差别。
  鼻子每个人都有,你仔细看,没有两个人长得一样的。
  这个法有四种,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
  佛法不离世间觉
  问:何谓佛法不离世间觉?
  答:你办一切事情不贪,就是佛法;你如果不贪就是孝,你如果不贪就是忠,你如
  果不贪就是仁爱,不贪就是信义,不贪就是和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不是人生
  吗?皆从不贪来。不贪是佛法,四维八德是世间法,一切世间法以佛法为基础
  。
  *  *  *  *  *  *  *
  问:请师父开示,要如何达到圆融的境界?
  答:佛法是不贪不嗔不痴。你要是不贪不嗔不痴,就是学佛。你对父母不贪不嗔不
  痴,就是孝;对国家不贪不嗔不痴,就是忠;对众生不贪不嗔不痴,就是仁爱
  ;对朋友不贪不嗔不痴,就是信义;全世界都不贪不嗔不痴,就是和平;你不
  贪不嗔不痴,就有礼;不贪不嗔不痴,就有义;不贪不嗔不痴,就有廉;不贪
  不嗔不痴,就有耻,四维八德都是不贪不嗔不痴,你办一切世间法不贪不嗔不
  痴,就是佛法。你懂吗?你如果真能做到不贪不嗔不痴,那是顶天立地的大丈
  夫。
  *  *  *  *  *  *  *
  佛法就是世间法,在世间法不贪就是佛法,在世间法不嗔就是佛法,不痴就是
  佛法,不杀生就是佛法,不淫就是佛法,不盗就是佛法,说话不妄语就是佛法,不
  恶口就是佛法,不绮语就是佛法,不挑拨是非就是佛法。总说一句,在世间诸恶不
  作,众善奉行,就是佛法。
  *  *  *  *  *  *  *
  问:怎么样选择出世或入世的道路?
  答:入世是有贪嗔痴心,出世是没有贪嗔痴心。你做一切事情没有贪嗔痴,就是出
  世,所以六祖说佛法不离世间觉。你怎么能没有贪嗔痴呢?心清净,清净心叫
  出世,染污心叫入世。你始终保持清净心,你就快乐,所以极乐国土叫净土。
  问:学佛的次第?
  答:就是清净。你们起烦恼的时候心不清净,造业的时候心不清净,心清净是极乐
  。清净,佛法把它比作莲华,莲华清净。怎么个清净法呢?出于污泥而不染,
  你在世间能作到这步就对了。这是学佛的根本。
  *  *  *  *  *  *  *
  问:如何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
  答:什么是佛法?佛法不贪,佛法不嗔,佛法不痴,你在世间作一切事情,不贪不
  嗔不痴,就是佛法。不贪不嗔不痴自然不杀不盗不淫,自然不恶口不妄语不绮
  语不两舌,这是佛法。佛法在你的心里头,所以经上讲:“学佛常正其心,不
  务余学。”
  福慧双修
  问:我修行有障碍,是要精进念佛,还是多修福德?
  答:修行之道有两门,智慧门,福德门。这两门具足叫成佛,所以成佛叫福慧两足
  嘛!你要想修福门要修众生忍,你要修慧门需要修法忍。
  问:请问师父法忍是什么?
  答:法忍就是破法我执。比方说钱,钞票好用的,可是不可有贪心,有贪心就是法
  执,因为法执是由我执,所以就叫法我执。再讲别人骂你,骂是因缘生,因缘
  生无自性,无自性是空的,如果你看不破,别人骂你,你发脾气了又还过去了
  ,那叫法我执。这个例子多得很。
  问:请问师父,因为我还在教书,我在生活的安排是应该以精进修道为主还是修慈
  善事业?
  答:你要采取随缘修,教书不妨碍修,做小生意不妨碍修,孝顺父母不妨碍修,一
  切事可作都不妨碍修。比方念佛,忙了也可念佛,闲了也可念佛,走路也可念
  佛,坐车也可念佛,那叫随缘修。不是你一起修行,一切事不干,那错了。
  正法欲
  问:往生西方是不是愿求?
  答:那是正法欲。(问:没有愿是不是不贪求?)不贪求。比如说,你愿离苦得乐
  ,那是正愿求;你愿离乐得苦吗?那是不正愿求,要分别清。比方你孝你爸爸
  ,正愿求;你不孝他,不正愿求,这个应该分别,分别不清就失掉做人的资格
  了。
  领导要以身作则
  问:领导人要怎么样把团体带动起来?
  答:诚心,你领导要以身作则,领导学社有三种心,直心深心回向心。直心就是诚
  心,诚心就是不欺骗佛,不欺骗众生,不欺骗自己;深心就是不变,不半途而
  废;回向心就是慈悲心,学佛为了慈悲一切众生。(问:我这些心都没有)应
  该发心,这三种心有个名字,叫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开始,证到果位叫菩提果
  ,菩提果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菩提,佛的无上菩提。你们当老师都知
  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菩提心就是好的开始,你真以菩提心为开始,就是
  成功的一半,这就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  *  *  *  *  *
  问:带领新学是不是要紧迫钉人?
  答:这个在各人发心,佛教讲大乘起信嘛!你不可能左右任何人的思想,你也办不
  到,你没有能力,唯有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感化他,他不来,不要怪他,要怪
  你领导,我说实在话不好听,从佛以来,没有强迫一个人,都是感化,怎么感
  化?以身作则,怎么以身作则?不犯杀盗淫,不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不犯贪
  嗔痴,你凭良心领导就是了。
  *  *  *  *  *  *  *
  领导人有四个原则:一、道心坚固。二、待人热忱。三、纯正不杂。四、方便
  诱导。
  怎么做到四个原则?身不杀、不盗、不淫,清净;口清净,不恶口、不两舌、
  不妄语、不绮语;意清净,不贪不嗔不痴。如此可道心坚固、待人热忱、纯正不杂
  、方便诱导。如果心中起贪嗔痴做不到这四个原则。
  今天讲十善业,莫小瞧之。凡夫修十善可生天,生天乃不犯欲恶不善法,行十
  善可生欲界天。佛不过十善究竟。十善不犯叫诸恶已尽,诸恶已尽是众善普会。凡
  夫到佛从戒十恶、行十善著手。
  十善是十种净戒,十种净戒圆满叫佛。
  若身不犯杀是修学佛道了,修十善是修佛道。做干部不犯十项恶业,保证是人
  天导师,同学模范。
  知道此道理是慧解,慧解是方便,何以要慧解?为了力行故。慧解力行修学并
  重。
  身口意是修,佛以身口意度众生;众生成佛,以身口意成佛。慧解只是帮助你
  而已,如油助火一样。
  一切众生不行,永不成佛,一切众生不行,不能转凡成圣。
  下手处在此十项。做干部领导要自己行十善,十种法行到究竟处不可思议。十
  大愿王,我以清净身语意行,众生可以办得到。
  怎样做到身清净?不杀、不盗、不淫;怎样做到口清净?不恶口、不绮语、不
  两舌、不妄语;怎样做到意清净?不贪不嗔不痴。
  不是叫你不说不做不想。身清净,只要所行不犯杀盗淫,真净功德。什么事都
  做,不犯杀盗淫,不是什么都不做。若不清净是为后身做因缘,后身是业报身。若
  什么都不做,毫无功德,等堕落。
  口清净,要念佛,禁语非是什么都不说,而是所说所行所为是真净功德。若禁
  语,当说功德语,念佛,这才是真净功德。
  意清净,想一切事不杂有贪嗔痴,真净功德。若想中杂有贪嗔痴是放逸。
  为后身做因缘的事,不做。犯了要受报,此乃十善业报。领导的不离此四个原
  则,从此四原则下手可不离佛道。
  意清净不起贪嗔痴是心处灭;身清净不起杀盗淫是行处灭;口清净不起妄语恶
  口两舌绮语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三业清净。心行处灭,不为后身作
  因缘;心行处不灭,为后身作因缘。言语道断,可以不落入生死六道。心行处灭、
  言语道断就是佛。佛所想的,没贪嗔痴是真净功德;佛所行,到十方佛国土说法、
  托钵;佛所说的没口四过,真净功德。真净功德,就是十恶不做。 
  十项戒念在心里,可做好干部,可做人天导师。一切人恭敬于道人,十项不犯
  是道人,天人鬼神做不到,故彼恭敬道人。十项不犯,唯佛做到。
  领导众生要这么做,不犯十恶。
  神通,不消业,不增功德;解,不消业,不增功德。十项戒不作一项就有功德
  ,何况十项?记住!这叫学佛。下手从此,就是它。比学问好得多。
  大家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怎么做?十项不犯。莫认为地位高、学问高,若没
  有道德,不值一钱。
  不为后有作因缘,则不生不灭是法身,起贪嗔痴是业报身。
  凡所说没口四过皆功德语,是清净化身。身业清净,不为后世作因缘,解脱德
  ;意业清净,不为后世作因缘,法身德;口业清净,不造过,真净功德,般若德。
  造十恶受业报身,那叫众生。天渊之别起于十善。
  大家要做领导干部,时时检讨自己十善如何?是好干部。若起一项恶,道心动
  摇。
  待人接物,十项不犯,是热忱;待人热忱,身口意皆清净,不是甜如蜜。
  若起十恶非纯正。十恶不犯可领导一切众生。十项不犯,堂堂正正,是领导者
  。可领导一切众生、人天。希望大家好自学之。
  *  *  *  *  *  *  *
  问:如何培养服众的能力?
  答:诚心。嘴巴说的可以教人,诚心可以感人,感人可以服众。
  出家
  问:以前有人说我应该出家,若没出家会很不好,可是我没出家结婚了,结婚后一
  直不顺,最近精神都不能集中,同事都说我会发疯,师父我会不会真的发疯?
  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叫出家,并不是剃头才叫出家。不犯七支,杀
  盗淫,不犯,你结婚不犯邪淫。讲话不犯恶口妄语绮两舌,不生烦恼,烦恼是
  贪嗔痴。十项恶业不犯叫出家。一心念佛就起正念,邪念不入。
  问:可是念佛念不出来?
  答:念不出来就拜佛,忏悔过去业障,自己念佛的功德,回向给冤家,愿他得解脱
  ,不为自求,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心保持长久。每天一定念
  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上班时不能出声,心里默念。如果你把我的话忘掉
  ,就不敢保证。以必死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  *  *  *  *  *  *
  出家不为求解脱,为救众生苦。有缚才有解,有我才有缚,佛法说一切法无我
  ,谁缚?
  出家要舍我,不计较人我,不谈是非。出家为什么救众生苦,不为求解脱?救
  众生苦,发大乘心,叫菩提心;求解脱,小乘。
  有四种出家,第一种看见别人出家也出家,会退;第二种为清净才出家,会退
  ,发心不正确;第三种为上求佛道;第四种为救众生苦出家。三四两种叫发菩提心
  。上求下化是发菩提心,这个不退。
  楞伽经讲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前两种出家是相、名、妄想;后
  两种是正智、如如。
  问:为何为清净出家不对?
  答:为清净出家,出家那有清净?要作僧众事。正智如如,人家骂你你不管,人家
  打你你不管,那叫发菩提心;为清净出家,遇到不顺心的事,他就退了。
  清净是心,所以说清净心,没说清净境,为清净出家的人,他求清净境。心不
  清净躲到月球去,还有烦恼,烦恼是心生的,不是境生的。
  人生百岁浑一梦
  众生都是法身流转六道,大家不觉悟,执著一切法起贪嗔痴,我告诉你,人生
  百岁浑一梦,有一天你醒过来就解决了,不相信大家想一想,你们活到现在,以前
  是不是好像作梦一样?你不肯出这个梦嘛!
  问:如何从梦中醒来?
  答:不迷就醒了。比方说我讲你迷的情形,你们看见我是不是老了?看见我病了,
  不久要死了,可是你没想到自己,老病死正一秒钟一秒钟向你接近,你不要说
  现在年轻,就算一百年,等于一刹那,在我眼看起来,你们都是老病死人,这
  叫什么?叫人在苦中不知苦,就是因为你迷嘛!不相信你想一想,谁也不敢保
  定明天怎么样,你敢保定你明天怎么样吗?是不是迷?你一旦不迷就醒过来了
  。你感觉人生很乐是吧?明天不保定你乐不乐,那叫坏苦,谁敢说我敢保证我
  明天还是平安无事,不敢说嘛!你不觉悟不害怕就是了,我这么讲你也不要悲
  观,赶紧修道,修福慧两道。
  *  *  *  *  *  *  *
  问:弟子在快睡著时作梦之前,是无明还是空?
  答:那是独头意识,独头意识从你过去六根接触六尘的影像生的,你没接触过不会
  作梦。比方人类都说火星有人,你梦见过了没有?你第八识没有嘛!你作梦,
  虚妄妄想,这应该说,你不应该问,我也不应该答,如果你问梦我也说梦,那
  叫白日作梦。人生就是这个样,不相信大家想一想,你过去那段日子,作了一
  场大梦,是不是?我说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如果你彻底想到,过去好比作梦
  一样,你就起道心了。过去好比作梦一样,你应该看破放下,进一步应该修道
  ,修道就得自在。我知道我讲这句话,你们每个人都有感触,因为我讲过以后
  ,我看到你们面色都很沉重,过去的梦叫它过去吧!未来你应该觉醒。
  善知识
  问:怎么辨别善知识恶知识?
  答:善知识无我,恶知识有我;无我是公,有我是私,有我一定有三个心,贪心嗔
  心痴心,一定有七种行,杀,杀的原因,有我;盗,有我;淫,有我;恶口,
  有我;妄语,有我;绮语,有我;两舌,有我,所以是恶知识;无我,一切平
  等,没有十恶业,所以是善知识。
  结缘与攀缘
  问:结善缘与攀缘有何差别?
  答:所谓攀缘是为我,结善缘是为人,它不相同,正相反。你想,凡是为我、自私
  的,都是攀缘;为别人著想都是结善缘。
  信解行证
  问:解门跟行门要怎样配合?
  答:先解后修,佛法有信解行证。先起信,再求解,再修行,再求证。
  人有信解行证,法有教理行果。先学教法,再解理法,再修行法,再求证法,
  证法就是果法。
  问:请问师父教法是指那些?
  答:一切佛所说的教都是教法,这个讲起来有四种人,声闻乘是教,就是信;缘觉
  乘是解,就是理;菩萨就是行,佛就是果就是证。这是按照圣人边讲,按照凡
  夫边讲,就浅显多了,也是这个程序。
  *  *  *  *  *  *  *
  问:为何声闻是信,缘觉是解,菩萨以行为贵,唯佛是证?
  答:信,声闻乘,声闻信受佛语是教,佛怎么说怎么相信;解是缘觉,他从理上开
  悟,是理;出空入假才有行,声闻缘觉不入假,菩萨知空即假,故入世起化他
  之行;唯佛一个人证圆满果。
  信解行证叫佛道。信佛道,声闻乘;解佛道,缘觉乘;行佛道,菩萨乘;证佛
  道,佛。信佛道才是信,不信佛道,那叫迷信。
  有个法门凡夫也可信解行证──念佛法门。念佛就是信,念佛就是解,念佛就
  是行,念佛就是证;你念一声佛号,莲花长一寸,所以它是信解行证具足。
  说起来我们凡夫空口说白话,没有实德,实德要断三结,断身见、戒取、疑,
  那是实德;薄贪嗔痴,实德;我们都没有,断五下分结,实德;断五上分结,
  实德;说明白点,实德有四种人:初、二、三、四果,我们都不够资格。大乘
  菩萨证中道,我们更不够资格,所以我们仅仅空口说白话。
  这个东西很深,断三结、薄贪嗔痴、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初二三四果,实
  在说起来不是实德,证中道才是实德。怎么知道?证中道菩萨生实报庄严土,
  实德了。初二三四果就算四果,还在方便有余土。不过凡夫也可办到,上品上
  生等于八地菩萨。
  *  *  *  *  *  *  *
  信解行证都不出一心。信,信一心是佛;解,解一心;行,行一心;证,证一
  心 。一心还有个名字,实相。   
  问:那下手处在那?
  答:信,净土法门不是讲信愿行?信,开始;解行是过程;证是目的。
  *  *  *  *  *  *  *
  问:怎样才算解得深行得深?
  答:开始要信得深,解得深以后,一定有行;如果不行,解得不深,如果行得深,
  一定有证,信解行证嘛!
  问:我看经典好像懂就不看,想直接从行门下功夫?
  答:你刚才问过,信解行证嘛!没有信没有解,没有解没有行,没有行没有证。你
  无解而行叫盲修瞎炼。
  问:如何信得深?
  答:要有诚心。心一诚,信得深了,你不相信,你不诚的话,什么都不信。心一诚
  有两种法,成己成物,完成自己,完成别人,你只是完成自己不完成别人不叫
  诚。
  *  *  *  *  *  *  *
  问:师父说依解起行,又说行起解绝,两者矛盾否?
  答:信解行证,信是解的基础,解是行的基础,这是过程,不是目的。假使没有信
  为基础,没有解;没有解为基础,没有行;没有行为基础,没有证。
  你行的时候,解就放下。举个例子说,路标往台北,没有路标,你不知道,根
  据路标你知道,往前走,就放下路标。如果守著路标不动,就糟糕了,到不了
  。有很多例子,信解好比眼,行证好比足,要是没有解就行,那是盲修瞎炼,
  八大宗都有解,唯有四宗重于行: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问:念佛念清听清与解的关系如何?
  答:你不解就不知道,你念佛时放下解,就是行起解绝,行是不思议法,所以要行
  起解绝。
  有二法不思议,行证,行不是目的是过程,证才是目的。没有信不可能解,没
  有解不可能行,没有行不可能证,证是不思议,不可心思口议,没有行达不了
  证。
  信,信佛言教,声闻乘,不是目的,仅仅过程,好比小学没毕业不能进中学。
  有信才有解,信,遵佛言教,解是达于理,这还没实行,行是行法,念佛就是
  行法,证是果法。
  所以信在声闻乘,解在缘觉乘,行在菩萨乘,证是佛乘。
  信解行都是路上风光,唯有证才是目的地。
  问:“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是解或行?
  答:解行都有,实在解就是行,行就是解,它是一贯的。
  《四、入正知见》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112
  真正的佛教徒………………………………………………………………………… 112
  谛理…………………………………………………………………………………… 112
  至善最积极…………………………………………………………………………… 113
  观照…………………………………………………………………………………… 114
  信为道源功德母……………………………………………………………………… 114
  四谛十二因缘………………………………………………………………………… 115
  用根不用识…………………………………………………………………………… 116
  深入经藏……………………………………………………………………………… 117
  一心念佛不是执著…………………………………………………………………… 121
  修宜专………………………………………………………………………………… 121
  在家修………………………………………………………………………………… 122
  护持佛法……………………………………………………………………………… 122
  无师智………………………………………………………………………………… 123
  教不严师之惰………………………………………………………………………… 124
  孝亲以道……………………………………………………………………………… 125
  度亲人之法…………………………………………………………………………… 126
  善恶…………………………………………………………………………………… 127
  成佛需转男身………………………………………………………………………… 127
  二谛是佛法根本……………………………………………………………………… 128
  不把佛法当人情卖…………………………………………………………………… 128
  诚心…………………………………………………………………………………… 129
  三宝功德最大………………………………………………………………………… 129
  善思惟………………………………………………………………………………… 130
  入谛理………………………………………………………………………………… 132
  一生学佛计画………………………………………………………………………… 133
  佛法以不变应万变…………………………………………………………………… 134
  学佛…………………………………………………………………………………… 135
  代众生受苦…………………………………………………………………………… 136
  罪性本空由心造……………………………………………………………………… 136
  天龙八部护法………………………………………………………………………… 137
  转凡成圣……………………………………………………………………………… 138
  心若灭时罪亦亡……………………………………………………………………… 139
  《四、入正知见》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问:为什么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答:你知道什么是菩提心?(答:不知道)上求无上佛道,下化一切众生叫发菩提
  心,你既不能上求佛道,又不能下化众生,那不是魔是什么?
  真正的佛教徒
  问:要具足什么条件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答:诚心。诚心有三种,诚信,信佛要诚;诚愿,愿往生要诚;诚行,念佛要诚。
  诚有两种,成己成物,你念佛叫成己;劝别人念佛叫成物。
  谛理
  入二谛就知道,一切经只有一句话,二谛是情智分,智是真谛,情是世俗谛。
  二谛配合三谛用更方便。一谛就是俗谛中道。实在讲起来一谛还有对待,无谛出一
  切谛,为什么立一谛?它对三乘法立一谛,所以不如无谛,因为它对三乘立一谛,
  还有对待,所以不干净。无谛是根本。
  问:法华经开权显实是指无谛?
  答:开权显实是开三乘显一乘,一乘是无谛。一乘有两种:真谛中道、俗谛中道。
  实在讲起来,终教就开始算一谛,顿教是一谛。一乘、圆教是一乘,开权显实
  是开三乘法显一乘法。所以说根据这句话,说开示,怎么敢讲?开是开方便,
  示是示真实义,就是开权显实。
  法华经出天台一宗,华严经出华严一宗,都一乘法。华严,别教一乘;法华,
  同教一乘。
  问:别教一乘高或同教一乘高?
  答:此法平等无有高下。比方我问你:俗谛高?真谛高?你不想想,说一乘,一切
  乘都是一乘。要有不是一乘,成二乘。
  至善最积极
  消极是不善的,至善是最积极的,绝对不是你争来的,打来的叫积极。大家要
  知道,凡是能得到的一定失去,得到的不为积极,你颠倒了,你不相信你看,从古
  来帝王将相,那个不失去?
  我奉劝大家一句话,得者必失,无得则无失,那是最积极的,一般做不到。做
  不到的原因是放不下,你们想一想,你放不下又能如何?
  观照
  问:如何在生活中起观照作用?
  答:观照是一切法不观照就是大观照,因为大观照是清净心。勉强说,没有杀盗淫
  是观照,没有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是观照,没有贪嗔痴是观照,观照没有,要有
  观照就不是观照,那叫取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点儿虚妄都没有就是观照
  。
  信为道源功德母
  问:怎么体会法会的意义与功德?
  答:开始在一个“信”字,信深就是解,解深就是行,行深就是证,信为道源功德
  母嘛!你参加法会一定有功德,所以第一个要信,信者成己成物,不信无物,
  不信是凡夫,信是二乘,解是辟支佛,行是菩萨,证是佛。一切以信为基础。
  四谛十二因缘
  问:四谛十二因缘通大乘小乘,可是苦于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答:四谛和十二因缘都是起信的,四谛十二因缘不解大乘,四谛是什么?四谛是苦
  集灭道,知道苦集灭道没有,叫解大乘了。四谛苦集灭道围绕一个“苦”,集
  是集其苦,集是苦的因,没有集没有苦,苦集二道也没有,那有灭苦之道呢?
  没有灭苦之道,那有苦灭呢?十二因缘也没有,比方我们倒著念起来,死没有
  ,有生才有死,所以死没有;生没有,有有才有生;有没有,有取才有有;取
  没有,有爱才有取;爱没有,有受才有爱;受没有,有触才有受;触没有,有
  六入才有触;六入没有,有名色才有六入;名色没有,有行才有名色;行没有
  ,有无明才有行;无明没有,虚妄的叫无明嘛!没有十二因缘,所以经上讲,
  无十二因缘、苦集灭道,心经告诉你一切不可得,一切不可得得大乘,有所得
  皆是外道。
  用根不用识
  问:怎样用根不用识念佛?
  答:根是前五根,识是第六识。打你一巴掌,你感觉疼,那是根;你生气,那是第
  六识。人家骂你,你听清,那是根;生气,第六意识。用根不用识就是介尔心
  ,“西方极乐国,去此十万亿,与我介尔心,初无彼此异”你念佛听清是用根
  不用识。
  问:听清时头会疼?
  答:那是业障。那个东西障你,危险!那是冤家。
  深入经藏
  道理想不懂,不要总想,放下,过一段时间,脑筋休息,再想。经文看不懂,
  不要总看,越看越不懂。过一段时间再看,反覆地看,你看多了,就把它看清了。
  看经不要光看文,要凭悟性。
  问:怎么开发悟性?
  答:讲不出来,因缘到了就悟了。禅宗就讲悟,你听不懂,他不讲第二遍,多讲─
  ─葛藤。
  你们求到解,还不是悟,叫解悟,不是证悟,真正悟了,得神通。我们教门下
  ,才和你们讲,其实障你们,讲了就懂了,假的。所以说这个道理叫出世间法
  ,比一切世间法高得多了。这个法深到什么程度,你们不知道,世间法的一切
  比较起来,那不值一文钱。就是解悟也比世间法高多了,我们都是解悟。比方
  说世间法,海多深,你可知道,可是有没有海?(答:相假。)讲起来那还是
  解悟,可是比你在学校学四年高得多了。
  *  *  *  *  *  *  *
  问:看经书如何不落文字相?
  答:这个你要入二谛,文字有它的用处,不藉文字不懂道理,可是你光懂文字不懂
  道理,就没有用了。
  问:有什么方法比较能够依文入义理?
  答:还是不外四种法,不造业障,不生烦恼,不起妄想,破无明。
  *  *  *  *  *  *  *
  告诉你们看经的方法。
  你们看佛经,有文有理,文以显理,理以成文。理为经,文为纬,经纬相合,
  才有佛经。你只注重文,叫死于文下。文字为末,理为本,末以显本,本以成末。
  好比那个树,树枝、树叶显根,那个根成树枝、树叶。树枝、树叶叫世俗谛,根叫
  第一义谛。
  文靠你广学多闻,理靠你悟性。你如果达到理,文可忘矣。那时候,闻一知十
  ;死于文下,一字不识。
  你们看佛经,发挥自己悟性。悟性很难讲,勉强以世间法的话讲,你要训练你
  的联想力。
  问:如何开发悟性?
  答:训练联想力。
  问:平时一心作常住事,有时即能与法相应。
  答:悟性,以世间话叫联想力,拿佛法讲,叫功德。什么叫功?诸恶不作,什么叫
  德?众善奉行,圣人地位,叫自净其意,自然不知道的也能知道。
  *  *  *  *  *  *  *
  如何阅藏?首先把经拿出,恭恭敬敬地看,看明白的记下来,不是一遍就懂的
  ,不妨一遍看了以后,再看第二遍第三遍,还有不懂的,放下,不要管它,不看。
  因为你的清净心不够,慧根不足。赶紧念佛,心清净了再看。不懂的不看了,再看
  其他的,还是要恭敬心看,这是教门下修行。宗门下就不同了,宗门下修行,开悟
  不开悟,从性上会。
  你不要逼第六意识,看不懂的,不要死逼你自己脑筋看,假使逼出来一点东西
  ,那也是假的,没有用的,久久熏习,再过一段时间,再把第一部经拿出来看,那
  又是另一种境界了。有的差不多就了解了,这样还不见得真会到,要久久熏习,有
  一种感觉,豁然贯通,马上又失掉了,马上又起疑惑心。这个时候,你会到的对不
  对?可怜得很,我们现在没有善知识印证,达到这个阶段,宗门下要有人印证,宗
  门下要请和尚印证。这是从清净心,境智发了,没有办法印证,也有个办法,从经
  上印证,耐心地把它记下来,久久机缘到了,佛菩萨会慈悲,会教你了解的,慢慢
  地可以确定了,我悟到的程度是确定的。久久用功,继续不断地用功,慢慢地,你
  可看出别人的著述有对有不对。你们现在看一切人的都对,久久你就可知道,有对
  有不对;再进一步有深有浅,谁的程度高到什么程度,你知道,久久用功,要靠你
  的境智,清净心。绝对不可逼你第六意识,逼出来的东西,都是假的,何况你小小
  的资料,那根本不相关。大家不妨试试看,你要真到这地步,好比车开上高速公路
  ,一点阻碍都没有,拿一部经来,差不多都可以懂。
  我告诉你们谛理,那是开门钥匙,你省了很多事,要不然,你自己摸索,不知
  今生能不能摸索得到?大家不妨试试。这个就怕两种障,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
  障你慧,烦恼障它虽然也障慧,大部分障定。两种障从那儿起?从我慢心起,人我
  执,法执,从这里起,放下,大家试试看。
  一心念佛不是执著
  问:一心不变一直念佛是不是执著?
  答:那不是执著,比方你孝父亲,孝母亲,那个孝是执著不是执著?你信义朋友,
  那个信义不是执著,一切法空,你执著它是有,那才是执著。
  比方说世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不执著,你不奉行;贪名贪利是执著,你奉行
  ,颠倒嘛!
  修宜专
  问:修净土是不是也很重视禅坐?
  答:你往东走,就要往东方走;你要往西走,就要往西走;你想到西方去,又往东
  走又往西走,那对不对?所以说修要专嘛!
  问:最后都是那个境界?
  答:万法归一嘛!比如说,你应该孝你爸爸孝你妈妈,一样的;可是你叫你爸爸的
  时候,你妈妈不来;叫你妈妈的时候,你爸爸不来,道理就是这个样。
  在家修
  问:在家人怎么修才能功夫成片?
  答:诚心。在家人诚心孝父母(答:父母不在了)诚心信义朋友,诚心仁爱一切众
  生,那就是修佛道,心不诚就违反佛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诚心去作,就是
  修学佛道。
  护持佛法
  问:在家居士如何如法护持佛法,护持道场?
  答:护持佛法、护持道场要不犯十恶业。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
  舌,不贪不嗔不痴,一切佛从这儿去。
  问:如何散播佛法?
  答:散播佛法最要紧的身教,不是光从口说,口说在口,身教从道德。所谓道是什
  么呢?自度度人这个叫道,因为自度度人到处都可行得通,好比道路一样。我
  告诉你原则,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什么是诸恶不作?不杀不盗不
  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就是诸恶不作。不犯七支恶业,你所作的都
  是功德,就是众善奉行。什么是自净其意?心要不贪不嗔不痴。
  无师智
  (有云早上一起床就会通法)
  一睁眼就知道,是第八识,那就是无师智;想一想,通了,第六识。禅宗悟就
  是悟它,你不马上记下来就失掉了。
  无师智也叫自然智,也叫佛智。(问:也叫不思议智?)思议是第六意识,不
  是它。
  上根人从心性会,叫以心印心;下根人用思惟会,叫知解之徒。有人讲:“哦
  !原来如此。”心性会;想东想西,那完全叫思议心,法不思议。
  教不严师之惰
  问:念佛人不见是非,如果在家庭里,父母一心念佛,见到儿女要不要教导?
  答:这个问题问得糊涂。教育子女,是非吗?老师教学生,是非吗?(问:有人认
  为我一心念佛,是非是他的事情,我心清净就好了?)那是愚痴。受愚痴报嘛
  !作师父的不教徒弟受愚痴报。(问:作兄长的不教导?)受报。不过你教子
  女要教他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教偷,教赌,教抢,不是教导。
  要照你那个说法,孔子是大是非家。不教有贤圣没有?没有贤圣有佛法没有?
  你毁灭佛法。中国有一本书叫三字经,上面说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作师父不教徒弟,受报。比方送小孩子到学校去,是要学是非吗
  ?糊涂话嘛!
  佛说三皈五戒是不是教?那佛不是变成大是非家了?
  孝亲以道
  问:我父亲最近往生,怎样作功德,他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答:最大的功德是天天念佛,再不杀生,总而言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
  其意。这是你孝顺你父亲。
  *  *  *  *  *  *  *
  问:平时父母不在身边,应该念什么,他老人家能得到好处?
  答: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他会得到好处。诸恶不作就是不犯杀盗淫,
  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众善奉行,不犯十种恶业都是善事,自净其意就是没有贪
  嗔痴。
  问:若念观音菩萨回向给他可以吗?
  答:可以,不过你要诚心才有功德,不过功德七分他得一分,你自己权衡。
  度亲人之法
  问:教朋友念佛容易,教父母或亲人念佛难,是不是情执的关系?
  答:亲情太重,你教父母念佛,他会讲,你小孩子懂什么?还教我!(答:怎么办
  ?)他虽然讲并不一定不相信,他虽然讲你懂什么,他的心里有种子了,他心
  里虽然相信,他不好意思讲出口。
  教他念佛是对的,今天不听,明天;明天不听,后天。总有一天他听,因为你
  教他一天两天念佛,什么原因呢?你诚心感动他嘛!
  问:孩子劝父母念佛父母不念佛,作子女应如何作?
  答:诚心感动他,天下父母心都一样的,儿子诚心感动,一定受感动。
  善恶
  问:如何判断善恶?
  答: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众生有利的是善,对自己有利的是恶,怎么是恶呢?
  对自己有利的叫自私,自私可以产生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嗔痴,所
  以叫恶。总说都是对自己有利,分别说就是十种恶业,你不相信想一想,十种
  恶业都是对自己有利。
  成佛需转男身
  问:成佛需转男身,法华经讲龙女八岁成佛是什么道理?
  答:世俗谛,不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一定转男身。龙女成佛,第一个眼看他转男
  身,第二个眼看他到某地方去,第三个眼看他成佛,不相信你看看法华经。
  问:为何成佛需男身?
  答:没有男女相,为什么没有男女相?第一个戒淫,淫大家都有吧?淫之一念障你
  不成佛,所以出家众第一戒就戒淫。你们不断淫也不用害怕,求往生西方,往
  生西方自然断淫,彼国没有女人嘛!
  二谛是佛法根本
  二谛是佛法根本,二谛深奥无边,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皮皮毛毛。
  二谛是第一义谛、世俗谛。第一义谛是佛法身,世俗谛是佛报化二身。梁昭明
  太子说,有三十二家说二谛,没抓到要点,二谛要点就是无性随缘,随缘无性。不
  信二谛等于谤佛谤法谤僧。
  不把佛法当人情卖
  问:不把佛法当人情卖,请师父再说明一下?
  答:比方说卖猪肉,人家问你:“我卖猪肉应不应该?”你说:“没关系,你不卖
  别人也卖嘛!”这就是把佛法当人情卖了,怕得罪人嘛!你说不可卖怕得罪他
  ,只好说你卖没关系,你不卖别人也卖。再举个例子,像你们刚才问的,打死
  蚊子怎么办?你说没有关系,该打死,那就是把佛法当人情卖了。打死蚊子杀
  生,罪小也是杀生,你打死蚊子和杀死一条牛,比较起来,差得远了,可是打
  死蚊子也是杀生犯戒。
  诚心
  问:如何对佛法起信心?
  答:诚心。诚心信佛,诚心愿见佛,诚心念佛,自然就生起信心。
  问:诚心要如何发起?
  答:诚心发起有两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众生又一方面。上求佛道为智,下
  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叫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没有诚心。
  三宝功德最大
  问:作什么善事最有功德?
  答:恭敬三宝。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因为三宝是一切善的根源,所以恭敬三
  宝善最大。没有三宝善法就灭了。
  我再告诉你,善拿人讲起来最大是孝,可是今生作你父母,来生不一定了,你
  父母爱护你,仅仅一生;三宝爱护你,生生世世。所以有句话,父母爱儿,仅
  此一生,佛怜众生,生生不忘,所以三宝功德最大。你们都听说三宝功德不可
  限量。
  善思惟
  问:如何让自己常常善思惟?
  答:不取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取相就是善思惟。
  问:如何不取相思惟?
  答:不取相生心。比方说,我是不是细胞组成?没有我吧?你取著有我相就是虚妄
  的。人的虚妄太多了,没有人他取著有人,没有生死他取著生死,没有男女他
  取著男女。不取相是你用它不被它所用。
  比方你作录音机,你用录音机不被录音机所用。这个很重要,你用钞票不被钞
  票所用,就不会偷了。因为这个有很大的分别,你用相不被相所用,那是佛;
  你被相所用,是众生。
  问:一切法是虚妄,那佛法也是虚妄?
  答:你孝你爸爸是虚妄吗?有很多法不虚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不虚妄,你能说
  它是虚妄吗?你取相才虚妄,你被相所用才虚妄。比方钞票,你用钞票不虚妄
  ,被钞票所用就虚妄。拿钞票吃喝嫖赌就虚妄;会用钞票作功德,不虚妄。
  问:一切法如果不取相,都不虚妄?
  答:一切法无相,无相是实相,你取相被相所用就错了。所以你们在社会上赚钱容
  易,用钱难,会用钱,很难。大家在社会上天天取相,你看见的是相,取相生
  好看坏看;听见的是相,听到以后,取好听坏听;闻到的是相,取好闻坏闻;
  尝到的是相,取好吃坏吃;觉触到的是相,取好觉触坏觉触;想到的是相,取
  法尘相。比方说你看好看的、坏看的,虚妄的。是你眼根看到色尘用你眼识才
  取相,可是这个相好看坏看,眼根里没有,色尘里没有,眼识里也没有,是不
  是虚妄的?你认为真实的,看到好看的,想多看一眼,那是虚妄上加虚妄。
  你每天接触的一切,不外是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吃到的、觉触到的、想
  到的,它都是六根贪六尘产生六识才有的,是因缘法没有自性。好比你一样,
  细胞组成的,没有你啊!如果有你,没有细胞你在那里?你执著有你,那不是
  虚妄的?
  不相信你想一想,看得见的都是暂时的,刹那就过,看不见的是永久的;听见
  的都是暂时的,听不见的是永久的;闻到的是暂时的,闻不到的是永久的;吃
  到的是暂时的,吃不到的是永久的;觉触到的是暂时的,没有觉触是永久的;
  想到的是暂时的,想不到的是永久的。可是永久也没有,永久要是有的话,也
  是暂时的。
  入谛理
  问:入谛理除了从般若入,还可从那里入?
  答:从一切法可入。一切法是俗谛,一切法性是真谛。方便是从俗谛入,经上说入
  俗谛则得第一义,入第一义则得涅槃。
  问:作一切事心清净是否可说就是从一切法入?
  答:是。
  *  *  *  *  *  *  *
  你们懂二谛后,以经印心,依二谛,就越学越广。
  学二谛,首先要持戒,戒越严,懂得越快。持戒不会受害,因为学这个法,四
  种魔随时要害你,烦恼魔、死魔、五阴魔、天魔,持戒严,它没办法。
  要修戒定慧,不然这个病好了又那个病。
  一生学佛计画
  问:如何做好一生的学佛计画?
  答:不犯十种恶业。身不犯杀生、不犯偷盗、不犯邪淫,口说话不妄语不绮语不两
  舌不恶口,心不贪不嗔不痴。身口不犯恶业叫善人,意不起贪嗔痴就是圣人,
  这是转凡成圣的道路。
  佛法以不变应万变
  问:现在社会变迁,佛法经过这么多年是不是需要改变来因应这个时代?
  答:你看天空,有云、有风、有火,天空改变了没有?时代改变,你对父母孝能改
  变吗?你对国家忠能改变吗?你对人类仁爱能改变吗?你对朋友信义能改变吗
  ?世界和平有改变吗?佛法是以不变应万变。比方说你爱好看电影,好看戏,
  好喝酒,好赌钱,都是你的心啊!你的心没有变。
  问:请师父开示佛法真实义,为什么它能不变应万变?
  答:虚空是不是一个?虚空当中有万物,虽然一个虚空可以生万物,万物都在一个
  虚空里,这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房子是有还是空?房子钢筋水泥盖的,没有钢筋水泥房子空,可是这个空就是
  钢筋水泥,所以心经讲,色即空空即色。
  学佛
  问:学佛从那个地方入手比较好?
  答:诚心。诚心可以成己成物,成己是完成自己,成物是完成别人。自己正确学佛
  ,也教别人正确学佛。诚心最重要了,诚者物之终始,开始要诚,结果还是诚
  ,你们干部都能做到就好了。
  *  *  *  *  *  *  *
  问:除了守十戒,有没有什么更进一步的修行法门?
  答:有。做一切事情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一切众生,中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
  是学佛。
  *  *  *  *  *  *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