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良知”说与“童心”说辨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乐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良知”说与“童心”说辨析
  廖乐根
  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无疑首推王阳明,但被称为“异端”的李贽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分别提出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良知”说和“童心”说。这两种学说既有相似点,更有不同之处。从“良知”说到“童心”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种学说的内涵和实质,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良知”说略讲
  1、作为本体论的“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不仅是人心的本体,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源泉;不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原则,也是自然界赖以存在的依据。作为本体论的“良知”,王阳明又称为“天理”或“灵明”。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传习录》上)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说去俯它深?……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传习录》下)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良知”说,其实是对孟子的“良知”说和陆九渊“本心”说的继承、改造与发展。相比较而言,王阳明所谓的“良知”更强调最高的本体,从而将“心”提高到宇宙人生本体的高度。
  2、作为人性论的良知
  从人性论的角度看,“良知”就是指人的先验的伦理道德。是人人生来就有的,本自具足的。显然,作为人性论的良知是建立在作为本体论良知的基础之上的。
  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第(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
  这就是说,我们对任何事情的最初反应,都是自然而为的,我们自然地知道何是何非。这便是良知在人性上的表现和作用。因此,良知是先天的,不学自知的,不需外求的道德品质。人人都有良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人都是圣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是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传习录》下)这样,王阳明就顺理成章地说出了他的名言——“满街都是圣人”。
  3、作为认识论的“良知”说——“致良知”
  尽管从人的本性上来说,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是圣人,但这只是说明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成为真正的圣人,谈何容易。上下几千年,出了几个圣人呢?那么,原因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做?王阳明认为,关键是在“致”字上下功夫。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致之者,圣人也;勉强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者,愚不孝也。愚不孝者,虽具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在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大学问》)
  在现实人生中,“自然致之”的“圣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勉强致之”的“贤人”,也少得可怜,而绝大多数是“自蔽自昧而不肯致”的“愚不孝者”。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说。所谓“致良知”,简单地说,就是要将良知付诸实践,遵从良知的指示而行,从而恢复、回归人人本有的良知,成为实际的圣人。
  “致良知”的核心是“致知格物”,也就是为善去恶,恢复良知的道德修养功夫。
  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言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大学问》)
  王阳明所说的“致知格物”是先把良知贯彻到具体的事物中去,使事物与人的良知相符合。这是一种纯道德修养的功夫,显然与朱熹的“格物穷理”有区别。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之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传习录》中)
  二、“童心”说的主要内容
  “童心”说是明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李贽提出的,是他的人性论的主要内容和集中体现。何为“童心”?李贽这样写道: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焚书》卷三《童心说》)
  可见,童心就是真心,是一种没有受到污染和侵蚀的真诚、纯朴的先天存在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象儿童那样天真无暇的纯朴之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名利之心就来了,童心也就逐渐丧失了。李贽认为,读书明理的目的就在于保持人的童心不失,如果因为读书反而失去了纯真的童心,那就不如不读书。李贽不迷信古人,敢于向权威挑战,在他看来,世间多是“假人”、“假言”、“假事”,即使是所谓圣贤经典,也要警惕,多加小心。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焚书》卷三《童心说》)
  不难看出,李贽的“童心”说,既是一种天赋的、先验的道德观念,同时也包含有追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反权威和假道学的人文和启蒙思想。对于“童心”说的分析与评价,下文将有进一步的论述。
  三、“良知”说与“童心”的分析比较
  从“良知”说到“童心”说,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童心”说是在吸收和改造“良知”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两种学说既有相似和相通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与区别,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1、良知、童心与佛性
  很显然,“良知”说和“童心”说都深受佛教的佛性思想,尤其是禅宗心性学说的影响。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是佛性说的儒学化和伦理化。
  所谓佛性,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或潜能,是众生成佛的前提和依据。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与佛在本质上平等的,只有迷与悟的不同。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为迷失了内在的佛性,就向太阳(比如佛性)被乌云遮蔽了一样。乌云只是遮蔽了太阳的光芒,却不能使太阳消失。
  虽然王阳明并不信仰佛教,但他的哲学思想却深受佛教禅宗影响,这从他的著作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如对“良知”说进行高度概括的王阳明“四句教”,可以说就与佛教心性本体论和个体修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心之本体“无善无恶”,相当于真如佛性,因为佛性是超越善与恶、净与染的二元对立。所以“良知”在王阳明那里只不过是佛性的另一种说法和表述而已。“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其实就相当于佛教所说的实际的修行法门。
  与王阳明相比,李贽受佛教影响可谓更深,他曾长期在寺院生活,其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佛学烙印。李贽认为,世界万物只不过是“妙明真心”的“一点物相”,宇宙人生在本质上是虚幻不实的。所谓“妙明真心”其实就是真如佛性。这一思想,无疑是他提出“童心”说的理论基础。
  2、天理与人欲
  “良知”说与“童心”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天理与人欲的不同态度上。“良知”说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先天的道德观念,是人的本性,但它又是以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内容的,不含有一点点“人欲之私”。而“童心”说尽管也认为童心具有先天道德观念的成分,但却否定封建道德内容,它是一种天真纯朴、“绝假纯真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没有受到任何外来世俗影响的本原之心。这一点,显然与王阳明的“良知”说是不同的。
  “良知”说严格区别天理与人欲,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在这一点上,王阳明与程朱理学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但李贽的“童心”说却不接受天理至上的思想。他摈弃了王阳明的“为善去恶”的格物说,视天理与为一体。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与百姓不同者也。(《焚书》卷一《答邓石阳》)
  李贽肯定人的欲望,认为对欲望不应强行克制,强调道德修养也离不开物质生活的满足。
  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焚书》卷一《答邓明府》)
  可见,李贽毫不掩饰道德的功利性。他认为,人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即使是古代的圣人也是如此。显然,李贽的这些言论和思想是有针对性的。
  从“童心”说出发,李贽进一步认为,自私是出自人的天性和本性,是人的本能反应。这在儿童身上也表现得很明显。如小孩的糖果被别人抢去了,他就会大哭大叫,要想办法夺回来。这就赤裸裸地表达了人的自私和欲望的本能。这一点,是我们理解“童心”说时要注意的。
  四、小结与反思
  从以上的简要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李贽的“童心”说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王阳明人人都能成为圣人的“良知”说,但它不含有封建道德的内容,并承认和肯定“人欲”和自私的合理性,进而反对各种形式的人性束缚,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突破封建正统思想的藩篱,从而成为王阳明学派和正统理学家所不能容忍的“异端”,这也从一个侧面也暗示了李贽的悲剧命运。当然,“良知”说本身其实也有张扬人性、强调个体性和主体性的思想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人们都认为王阳明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先驱。不过,相比较而言,李贽在这方面要比王阳明激进得多。
  人人都具有良知与童心,人人都能成为圣人,无疑给人以信心、希望与勇气,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致良知”和确保童心不失,对于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和信仰危机,对于这个人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现实世界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当然,“良知”说和“童心”说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可以说,二者都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虽然人人都具有先天的良知和童心,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又是很不完美的,有种种过失和缺点。因此,仅仅依靠道德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致良知”所谓的纯粹的道德修养是很难行得通的,而为了童心不失,减少乃至避免“见闻觉知”的方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人都具有先天的良知和童心,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作为现实生活中人的问题和劣根性。在强调个人道德自觉的同时,更要切实加强法制的建设和健全。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童心”说肯定人的自私与欲望的观点,我们是不能完全接受的。尽管私心与欲望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但过分强调显然是错误和有害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私欲的膨胀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和社会的腐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