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浅谈正念与四念处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廖乐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浅谈正念与四念处
  廖乐根
  绪 言
  在原始佛教圣典――《阿含经》中,正念指的就是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是极为重要而实用的修行解脱法门。本文根据南传长部经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亦名《四念处》),对四念处的具体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并含有某些个人在修学上的体验与感想,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帮助。
  正念是八正道的重要一支,是正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行解脱的必要条件。所谓正念,就是指正确的忆念或观想,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现法乐住”1它要求修行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尽量做到念念分明、安住当下,这是对付杂念、妄想的重要方法。其实,我们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妄想之中,更确切地说,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妄想之中,因而无法体验和享受当下的喜悦与明静,并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和痛苦。可见,保持正见是何等重要。
  在阿含圣典中,正念其实就是指四念处,“云何为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 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2
  根据佛陀的教诲,四念处是极为重要的修行法门,是净化从众生、消除苦恼、通往解脱涅槃的“一乘之道”。“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3又“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根;具护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4甚至可以说,四念处本身就包含了一切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义说。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5
  那么,四念处的具体内容和修习方法又是怎样呢?本文根据南传长部经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对此作系统的分析说明。
  《大念处经》,亦名《四念处》,是世尊系统、详细解说四念处的重要经典,在《阿含经》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经文首先对四念处的重要性及什么是四念处作了简要说明:“诸比丘众,唯有一途,可净化众生,使之可以脱离忧愁衰伤、消除苦楚悲痛,获得正法、超入涅槃,此即四念处。”“诸比丘啊!彼等于日常生活中,于身时刻注意观察、精进警觉、念念分明,可灭淫欲,悲痛……”,对于受、法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是四念处的具体观法,其中以观身和观法的内容最为详细。   一、观身。经文是从以下六个方面说明的。
  1.念入出息。呼吸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之一,观察呼吸是一种方便实用的修习方法,它只是要求行者对于入息、出息及其长短了了分明。“彼须训练自己,分明觉知所有出息、训练自己,分明觉知所有入息。彼如是训练自己出息宁静有序,训练自己入息。彼如是训练自己入息宁静有序。”
  2.念身姿。这是指对身体的行、住、坐、卧等各种姿态了了分明。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做到却很不容易。如:我们在行走时,很少是正念分明的行走,总是想些与行走无关的事。“诸比丘啊!彼于行路时,于彼行走的动作,心中了了分明;于彼站立时,于彼站立动作,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坐下时,于彼坐之动作,心中了了分明;于彼偃卧时,于彼偃动作,心中了了分明。”
  3.明觉观。这里主要是指行者对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正念正知,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地明了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做什。如“进退、”“瞻视凝睇”、“穿衣持钵”、“屈伸臂腿”、“饥食嚼尝”乃至“大小便利”等,“诸比丘啊!彼于行、住、睡、醒、说话、沉默之际,应以正智观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其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修行,关键是要保持正念。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如在做某一件事时,我们的心往往并没有安住在这件事上,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心不在焉”。例如,在吃饭时,我们很少是认认真真、正念分明地吃,甚至诵经或静坐的时候,稍不小心,念头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可能一开始或短期内就做到念念分明,妄想肯定是有的,关键是当妄想生起时,要慢慢训练自己保持警觉,不要继续跟着妄念跑。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开始修习正念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此时的妄想和杂念似乎比没有有修习的时候还要多得多,其实这是一利错觉,因为平时没有修习,妄念一个接一个,我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和觉察,而是完全成为妄想的奴隶,随着它转来转去。所以,当我们修习正念时,不要被妄想吓倒,或感到失望而没有信心。要知道,这是进步的表现,因为你已经意识到了保持正念的重要性和对治妄想的方法。
  4.厌想观。也可以叫“不净观”。血肉之躯本来就是污秽不净的,但要真正看破它却并不容易。试想一个人从生到死,不都是为了这个所谓的身体或“我”吗?厌想观就是通过观察身体的种种不
  净,以破除行者对于色身的执着与贪恋。“诸比丘。彼应观止身,自足底而上,自头顶下,由皮包裹种种不净充满,言曰:我此身中,有发、毛、爪 、齿、皮、肉、筋、 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脏、大肠、肠膜、肺、胃、屎、尿、胆汁、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涕、唾、滑液……”
  四大观。人的身体其实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死亡即是四大元素的分解与转化,其中并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实体。“诸比丘啊!彼无论做何事,无论身置何处,应于此身依其组成分类而观。曰:此身之中有地、水、火、风等四大种。诸比丘啊!犹如熟练屠夫,或其学徒坐于四街大道,杀牛剥皮支解成块,于此一样……”可见,观四大可以逐渐破除对自体和“自我”的执着,因为四大假合,本来无我,而“我执”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一切烦恼和痛苦都因“我”而生。
  墓地观。此观对身体死亡后被分解的全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这种纳想,既可以减轻行者对于色身的执着,还可以增强出离心,激发菩提心。人生苦短,生死无常,死亡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离开文这个世界,而死后的身体以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先是腐尸“膨胀 黑、脓烂充满”,接着便为各种鸟兽和昆虫所咬食,“只余骸骨,皮肉尽脱、血迹斑斑、 腱尚存,”接下来“只余骸骨腱,无血无肉。”慢慢地,“骸骨支解,四散分离”各归一处,“骸骨惨白如海螺壳”,并且“白骨各异,四散堆积,经年日久久”,最后,“骨殖枯腐,化为齑粉”。“于彼自比,言曰:肯定我此身性质相同,于彼一样,逃脱不了。”
  以上六个方面就是世尊解说观身念处的具体内容。“彼如是生活,彼于自身注意观察其身,彼于他人注意观察其身,彼于自身他身兼顾注意观察其身,或观察身内之生起,或观察身内之坏灭,或兼察身内之生起一坏灭。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其身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会无所染着,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二.观受。受即是感觉或感受,受的类型大致来说有苦、乐、非苦非乐三种。所谓观受,就是当任何一种感受生起时,都要如是观照,了然于心。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一点。好比在快乐的时候,人往往是沉浸在快乐的气氛之中,被“乐”所控制而迷失了自己。此刻,你并不清楚地了知自己正处于“乐受”。同样,痛苦也是如此。至于不苦不乐受,更是迷迷糊糊,没有任何觉知。因此,对于“正感受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以及“有关利害乐受”、“有关利害非乐受”、“无关利害非乐受”、“有关利害非苦非乐受”,“无关利害非苦非乐受”等各种感受时,都应正念正知,“心中了了分明”。修行者应于“自身”、“他身”、如是“观察其受”,“观察感受之生起与坏灭”,“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感受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会无所染著,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三、观心。心是变化无常、刹那生灭而又迁流不息的,修行的关键就是要调伏我们的心念。所谓观心,就是要对心的任何性质和状态都要了了分明。一般来说,心意总是呈现出两种相对的情形。如:“贪欲炽盛,心离贪欲;嗔恚炽盛,心离嗔恚;愚痴炽盛,心离愚痴;心念专一,心念奔驰;心志高洁,心志卑下;心智优越,心智下劣;心力集中,心力散慢;心得解脱,心被束缚。”等等。人的心念是极其复杂而微妙的,修行者应于“自身、他身、注意观察其心”,及其“心意之生起与坏灭”。“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心意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会无所染着,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四、观法。在《大念处经》中,观法的内容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五盖。此即贪欲、嗔恚、昏沉、掉悔、多疑等覆盖心智的五种障碍。“诸比丘啊!彼有贪欲,应了了分明彼有贪欲。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贪欲云何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贪欲如何弃除,应了了分明已弃除之贪欲如何未来不生。”经文以同样的方式谈到了嗔恚等余下四盖。
  2.五取蕴。蕴是积聚之意。有情生命即是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和合,即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其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诸比丘啊!彼应了知色的性质,云何生起,如何消灭;受的性质云生起,如何消灭;想的性质,云何生起,如何消灭;行的性质,支何生起,如何消灭;识的性质,云何生起,云何消灭。”
  3.内外六处。处是生长门的意思。内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六处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两者是根与境的关系。通常,我们都是心随境转,被六根与六尘所控制而不得自在,人的生活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六根而追求外界的六尘。当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痛苦也就随着产生了。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都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因此,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但却无法战胜自己。“诸比丘啊!彼应了了分明眼根,了了分明色尘,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缚,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缚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缚如何未来不生。”对于耳和声,鼻和香,舌和味,身和触,意和法,也应如是观照。
  4.七觉支。此即达到觉悟的七个阶段: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七觉支的基础即是四念处。“诸比丘啊!彼有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彼有念觉支;彼无念觉支,应了了分明彼无念觉知;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念觉支如何生起,应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念觉支如何发展圆满。”对于择法等其余六觉支也应如此正观。
  5.四圣谛。佛法的大纲即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佛陀四十九年说教从来没有离开四圣谛。因此,如理思维四圣谛是“观法”的重要内容。
  ⑴苦圣谛。四圣谛是建立在苦圣谛基础上的。苦是客观的存在,任何人都必须面对它而无法回避。苦人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必不可少的,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人惊醒,从而引导人们去追求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超越,只有对苦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踏上修行、解脱之道。经文告诉我们:“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忧、悲、苦、恼、绝望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凡执着五蕴皆是苦。”然而,对这种种“苦”进行了具体的解释说明。
  ⑵集圣谛。这即是苦之因。“何谓集圣谛?那是导致再生的欲望,它是贪欲与享乐相结合,于每一生中皆能寻到欣喜,它是寻求感官享乐的欲望,寻求永生的欲望,寻求短暂生存的欲望。”接着,经文详细解说了“只要有任何令人喜悦、适意产生之地,欲望就会于此生起、成长、立足生根。”
  ⑶灭圣谛。此即灭除苦之因(集)而达到的解脱、涅槃的常、乐、我、净之境。它是所有追随佛陀的修行者所向往和追求的最高目标。“它就是欲望完全的消失与止息,它就是放弃、松手、不染著。”
  ⑷灭苦之道圣谛。通过什么途径与方法才能离苦得乐、亲证涅 呢?这就是道圣谛,即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见就是对四圣谛的正确认知;正思是“决心离绝欲乐,不于任何人心怀怨恨,立志不伤任何生灵”;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 、不恶口、不绮语;正业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正命是指正当的谋生职业;正勤即是:未生恶不生,已生恶令断,未生善令增长;正念就是四念处;正定即是四禅。
  八正道是修行解脱的灭苦之道,它是戒、定、慧三学的统一。佛法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抽象的哲学,佛陀说苦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离苦,并指了切实可行之道。如果我们仅仅是将佛法作为一种知识或学说来学习和研究,而不依教 行,那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的,这也是与佛陀的本怀背道而驰的。
  以上五个方面即是观法念处的内容。修行者应于“自身、”“他身”,“注意观察诸法,观察诸法之生起与坏灭。由于专心系念而认清诸法无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会无所染著。于世间一切事物也无所执取”。
  在经文的结尾部分,世尊谈到了依法修习四念处七年乃至七天所得的不可思议的果报,并再次强调了修习四念处的重大意义。
  有关四念处的内容在《阿含经》中还有多处提到,但都没有超出《大念处经》的范畴,故在此不作进一步的引证。
  小  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说明,我们可以请楚地知道:四念处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并值得大力提倡与推广的修行方法,可惜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所谓修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同我们自己的烦恼与妄想作斗争,而正念与四念处就是对治烦恼、妄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只要我们能遵循佛陀的教悔,如理修学,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喜悦与收获。
  注:
  1《杂阿含经》616经
  2《杂阿含经》1028经
  3《杂阿含经》607经
  4《中阿含经》52经
  5《杂阿含经》633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略论东晋的般若学
下一篇: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