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佛教四大部派宗义的心得
我学习佛教四大部派宗义的心得
◆ 释日慧
首先,我必须表明:拙著《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结构的规划,是以西藏先德宝无畏《宗义》为依据,不是我的能力所及,但也不全是宝无畏喇嘛的创意,而是从印度到西藏,经过一段长时间累积多位先德心血的结晶。由这一结构,有系统的突显出佛陀的教、证二轨和三时教法,允为学习佛法必修的基础课程。西藏教学此课,约当于我国中学阶段,不过,内容恐怕要比这本《宗义》简略多了。因宝无畏《宗义》过于简略,我遂根据汉译现有各宗的论典扩充其内容,企图让我人多些认识。又,宝无畏《宗义》的开端,曾略述印度外宗宗义,这对佛法,并非必要,便迳行把它删去。
佛教(内宗)只有四大部派,是依佛陀的三时教亦即三法轮建立,第一时教四谛法轮为声闻见,建立小乘二部宗--毗婆沙宗和经部宗,第二时教无相法轮为中观见,建立中观宗,第三时教善辨法轮为唯识见,建立唯识宗。我认为研习各宗宗义能帮助我人辨别各宗经论的理趣;使自学有其途径,教他不紊宗规,遂全心全力地投入。下面,姑依三时教举案例三则--四谛教二宗合举一例,作为我的认知的说明。举例依《宗义讲释》的次第,初、三时教在前,中时教殿后。
第一、以《阿毗达磨俱舍论》为例。
彼论计九品,九品中的前三品--〈分别界品〉、〈分别根品〉、〈分别世品〉,论述情、器世间的种种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为苦谛摄。第四〈分别业品〉和第五〈分别随眠品〉,这两品纯论有情的集苦之因,为集谛摄。造成生死轮回苦的三界系法,不外五蕴及五蕴所摄法,从五蕴所摄法展开十二处,再展开为十八界;总说即是五蕴。故欲于佛法中求解脱者,必须正知五蕴世间是苦,而欲灭苦,正知烦恼(随眠)是苦集之因,而欲求修习圣道断集。修圣道断集是解脱因,证苦灭便是解脱果了。故彼论第六〈分别贤圣品〉便是总论修道向、果次第,主题在证灭,是灭谛摄。第七〈分别智品〉是论述如何用修道所得智慧熟修道所缘的方便,次第断除诸烦恼的情形。第八〈分别定品〉,阐述修习诸禅定的方便和诸禅定的内涵。由八等至依有情居地分为八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再加上欲界一地,便是九地,所谓三界九地,便是指此。因上地的近分定亦能断下地诸烦恼,故也是修断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定能生慧,慧才能断非定所断的有顶地烦恼及永断三界诸随眠。又,诸定是修道及修道功德之所依,故此品及前品都是道谛所摄。
如是,约《宗义》的架构论,前五品是因上见,是断障证灭出三界之因,依此见才能修道,故道上见分道自性,此即分证灭谛的次第道,及道所缘、道所断。道所缘乃苦、空、非常、非我等四谛十六行相,道所断即断三界一切烦恼,烦恼断业亦随断,由因断果必断,故不说断业,但非不断。至于道所依的诸定,宝无畏《宗义》未及,《本宗义》亦从之。以诸禅定是内、外宗共道,惟独见是内宗的不共道,修定之道既无不共方便,故未纳入不共的宗义之中。又,三十七道品的七法聚中,第三法聚四如意足仅述修定的四种入处,后四法聚的五根中有定根,五力中有定力,七觉支中有定觉,八正道中有正定,都未论及诸禅定的名目及内涵,这表明修道不必要得何种程度的禅定,纵然只得欲界的未到定或心一境性的等持,亦能生慧,证慧解脱阿罗汉,出三界不受后有。若得解脱,修禅定易如反掌。故正修道以慧为首务,慧即是见。如八正道的第一支名正见,就是先来修所成慧的转名,后支正定,为缘正见思惟的定,即使是欲界定,亦名正定,正修道中没有一法能不受见的制约的。或问:欲界定修何法得?答:从闻、思慧的专一心而得。所以,佛法中慧最重要,具慧必能守护戒,必能得等持--定。若无慧,连正信都不可得,其余就不足问了。
本论还有一品--第九〈破执我品〉,是纯用长行--散文写成的,显示这是独立的一品。此品先破内宗犊子部的不思议我,后破胜论宗--或亦可说总破外宗--的常一自在我,此二补特伽罗我执除不可说我是犊子部自许外,内宗都许是粗品补特伽罗我执,用闻、思慧即可破除;若是自宗细品我执,属分别起的要待谛现观的无间道中断;属俱生起的,则要待金刚喻定永尽一切随眠时断。论主把这一品置诸修补特伽罗无我之道的四谛十六行相之外,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第二、以《唯识三十颂》为例--说明这个案例就简单了。
本颂从第一颂起至第十九颂止,说明三界生死等一切法都从分别生,情、器世间的我、蕴等都是所分别,藏识等八识是分别,即此,便主张一切法唯是识变,离识则无所有。第二十颂至二十五颂摄所知为三类,即三自性。《摄大乘论.所知相分》就是广说其义的。故知此宗即以此三自性摄一切法。从第二十六颂至二十九颂是道上见,顺次即资粮、加行、见道、修道之四道自性次第。此中,亦略述道所缘、道所断及其不共的转依说。最后一颂是果上见,即五道的究竟位。依此因、道、果三类见,很轻易地便能掌握《唯识三十颂》的思想体系。颂文言简意赅,实是此宗最好的一部宗义书。此宗亦名瑜伽行派,非常重视修定,可是,此《三十颂》却以六分之五的篇幅畅述唯识的因上见,余下的五颂述道、果见,修定之事,只字未提,佛法重见,又一铁证。
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有二:第一、是二十九颂的“转依”一语,“转依”乃此宗不共他派的修道次第。“依”有两种:一为染、净熏习依,指依他起;二是染、净诸法依,谓一切种藏识。由前转依,舍“杂染生死”,不舍“离染生死”,转得无住大涅槃;由后转依,舍藏识中一切种,转得清净法身,乃至转八识成四智。第二、古学于识变,不许能变所变,但说三类识变,故不立识带相及所缘缘;今学许识是能变,我、法是所变,遂不能不立识带相及所缘。由这些道理,更能令人知道各宗宗义,对因、道、果诸法所立的见地是何等重要!所谓依见修道,依道得果之说,各宗宗义丝毫不能紊乱或混杂!
第三、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例。
此《金刚般若》乃无相法轮圣典之一,圣龙树所高举的中观法幢,便是禀承此一法轮为教量。单就这部经看,它从头到尾,都在开示众生空、法空。总地说来,即因、道、果诸法皆空,且众生空、法空,依事分二,其实唯一。是故此经,佛于自所说的任何法,不立任何法相。若进一步知道此宗所说的一些不共许,如“缘起性空”,则知经中所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及“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如是等句义。盖福德、佛法都是缘起法,若是缘起,则空无自性,故佛说“即非福德性”、“即非佛法”,只是假名福德、佛法而已。圣龙树于《中论.四谛品》所说的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是如是等句的最好解释。这也是中观宗为什么不许用自续因,许二乘人亦通达法无我的原因。本宗义据印、藏两地的中观传承,提出一系列的中观不共见,也无非是要阐明此“缘起性空”之理。依此“缘起性空”的空性,修无修之道,得无得之果。极善巧!又,缘起性空是甚深见,严土熟生是广大行,甚深见于广大行,不但无所妨碍,且能遮除一切障碍,彰显离甚深见不能行广大行。循此理以读斯经,或可不必求其甚解!
无奈今人对圣龙树的甚深空性慧海色,皆闻而却步,惜哉!
因此,我确认佛的三时教,乃因不同根机而施设,四宗宗义,则因三时教而建立,其趋入佛法之道是一致的,其见宗和究竟成就的宗也是相同的。深广的法义,欲得其门而入,颇为不易;若由宗义而入,四宗宗义便是入佛法的四门。入此四门,读经读论,都可得其宗要;发心依何宗修行,亦不致误入岐途。庶免羝羊触藩,终无通路。
献曝分暖,野老之心是诚挚的!v
[附注]
羝羊触藩:《易经》大壮卦:“羝羊触藩,羸其角。”公羊名羝,以角触竹枝编成的篱笆,雄羊角分叉多弯曲如钩,触入藩篱中,与竹枝交叉绞绕钩缠(羸即此义),退进不得,无路可走,故以为喻。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