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长寿,始终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为此,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出了许多的养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不过,在谈论佛教的养生思想之前,应略为介绍一下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宫,其父王为他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他却不感兴趣,一味要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相传他先后于都城四门见到人间生老病死的四种情形,还于田间看见人驱牛、鸟啄虫、鹰抓鸟这种种弱肉强食的景观,深感众生生命的脆弱、痛苦、无常与虚幻,于是毅然放弃王位继承,出家学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坐禅,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后他游行于五印度传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团,佛教由此创立。
  在佛教教团中,佛教徒依性别和受戒的不同,分为出家的僧、尼二众和居家的男女二众,其中,僧、尼二众一般以寺院为单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师们制定的清规组成规模不等的修行群体。早期的印度僧人居无定所,或住于林间树下,或住于崖洞、坟边;乞食为生,每日早、午两次,甚至仅于午间吃一顿;穿着更是简单,总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禅为主,辅之以诵经;每半月集体诵戒一次,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年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专修,不许旅行,以免走路误伤虫蚁。以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信众增多,僧团壮大,僧人有住于一处、聚众熏修的需要,信众有随时供养、请教的需要,于是一些王者大臣、长者富户将自己的园林住宅献给僧团,或为僧团搭建简易茅棚,于是有了“寺院”。不过那时僧人们除了三衣、钵、卧具等十几种随身用品之外,不允许也没有什么私有财产,遵循托钵乞食制度,多数时间仍过着四方游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于听佛说法、结夏安居,或各处僧人云游中暂时休憩之所。
  佛教于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不久即获得很大的发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几个突出的变革。一是自从吴大帝孙权立建初寺起,历代以来,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国家剃度和监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国家供给。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渐没有必要奉行了,这同当时印度相比是一大变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杀而不断肉,这是因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舍什么吃什么,不能挑荤拣素。但中国从梁武帝开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国家权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经中所说的遗诫,这确实又是佛教华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素食之有益于健康和有助于延寿,近代医药科学的调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证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来贯彻一种勤励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弥(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劳策,沙门(出家修行者,后专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劳、勤恳、劬劳、功劳。印度当时的社会传统,修道之人不能从事劳作。释迦创教之初自然不在这个问题上立异违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为了养成僧徒勤劳的习惯,他在生活细节上制定了详密的规定,使事事必需亲自动手,不能仰赖他人,颐指气使。中国僧人的生活本赖国家的供给和信徒的施舍,后来由于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难(国家颁令禁止佛教),僧人开始设法自谋生计。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丛林制度,强调“农禅并重”,使佛法修行和生产劳动打成一片。这又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国的同时,中国化的进程也是很大的。中国古代就是一个重视养生的国度,从而使佛教养生之道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下面拟着重介绍一下汉传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以为是清净而悠闲的,名山仙境,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其实,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紧张的,从俗人看来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时左右闻板而起,集体上殿做早课,约需时1小时,然后排班依序到斋堂(食堂)吃饭,佛门叫做过堂。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实行分餐,不许出声,不许浪费,可谓纪律严明。饭后有的寺院还集体绕佛经行(散步)。随后是分工打扫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时间,如务农、砍柴、种菜,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经销香烛、经书、法物和素食等。没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则到禅堂坐禅,或到念佛堂念佛。中午也需过堂,仪式与早上一样,饭菜一般都比较简单,全是素食。午间可略作午休。傍晚须集体上晚殿,时间也是1小时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饭的,但汉传寺院僧人白天事务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饭,权当吃药,所以将晚餐称作药石,不须行过堂仪式。晚间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时的坐禅或念佛。余下的时间则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诵经,或读书,或坐禅。寺院每月要举行两次集体诵戒仪式,时间约一小时左右。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或佛教纪念日(佛菩萨圣诞等),早晚功课的时间比平时长一些,午前还须在佛前举行供奉食物仪式。香火旺的寺院还常常须应信众要求举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诵经、拜忏、打水陆等。有的寺院每年还定期举办念佛七或禅七,即多数僧人放下一切工作连续七天念佛或坐禅进行专修。过去中国僧人尤其是禅僧有云游参访问道的传统,生活飘忽不定。当代寺院僧人相对要稳定得多,有极少数寺院恢复了结夏安居制度,即在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内,全寺僧众不许外出,专心修行。
  佛教以解脱生死、觉悟成佛、弘法度生为首要目标,为此,僧人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往往不在意或容易忽视健康问题。但同时,多数寺院、庵堂处于深山远郊,医药条件比较差,加上僧人或离群索居,或过集体生活,必须善于自己照顾自己,平时还须帮助信众解决有关身心健康和养生方面的问题,这又迫使僧人要研究、掌握一定的养生之道。从以上的简单介绍来看,虽然各个寺院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经济条件差异不小,但总体来说,僧人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简单,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好在他们精神充实,生活也比较有规律。正是在以上特殊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环境下,佛教的养生之道独树一帜,绽放为中国养生林苑中的一朵奇葩。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