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1)
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
第一课 佛的意义
佛教信仰的主要内涵在于向“佛陀”学习,此即所谓“学佛”;亦即以佛陀为导师,学习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胜功德,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学佛首先应该了解“佛”的意义。
“佛”是“佛陀”的简称,来自梵语 Buddha 的音译。又称浮图、浮陀等,意译为觉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觉、觉他、觉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
自觉、觉他、觉满,是“觉”的三个层次。“自觉”,是本身对诸法实相有了正确的认识与觉悟,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因此又称“正觉”,这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觉他”,是菩萨们将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转而觉悟他人,有别于二乘人的自觉,故又称“等觉”(遍觉)。“觉满”专指佛陀自觉、觉他的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又称“无上觉”,有别于二乘及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但未能破尽见思、尘沙二惑□。佛陀以无漏清净的智慧破除根本无明(无明惑)□,断尽见、思二惑,圆满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为“三觉圆,万德满”的圣者,所以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意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者。
佛陀不仅是觉悟宇宙真理的觉者,也是彻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达诸法总相,认识诸法本体是空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认识诸法别相,了知诸法的千差万别乃缘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种智”唯佛陀所证,是能通达“缘起性空”的诸法总别相,亦即认识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个宇宙人生的本体、现象、作用,能觉察、证悟这种真理的人,就是佛陀。
佛陀化导世间众生,为“能化之人”,故又称为“能人”、“能仁”。人与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为梵语“释迦”的意译;佛怜愍众生无不仁慈,故转而以能人、能仁为诸佛的通号。因此,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只要能够证得真理,达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称为佛。所以,“佛”之一字,就如博士一词,只要具足同样资格,任何人均可称之;而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能证悟自心本性,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出现在世间,为世间难得的珍宝,故称为“佛宝”。《心地观经》说:“善男子!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有无上大功德田;□有无上大恩德田;□于无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贵;□极难值遇,如优昙花;□独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圆满世间、出世间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故,佛宝有不思议恩。”
佛的意义,既为觉者、智者,所以学佛的目的,不外是要开智慧,求觉悟,而其关键,即在去除烦恼障□及所知障□。烦恼的根本就是贪瞋痴,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无始以来的无明,此即“自觉”,正如禅宗的开悟或见性。自觉之后进而能够觉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觉是属于修“慧”,觉他是属于修“福”,福慧双修即是菩萨;经过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当福慧圆满具足,这时才是“三觉圆,万德具”的佛陀。《佛地论》说:“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醒觉,如莲花开,故名佛也。”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佛性”在经典中名称繁多,有“如来藏”、“真如”、“心地”、“圆觉”,或是“本来面目”等,名字虽异,意义相同。《法华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即发出宣言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凡夫的清净自性本来与佛无异,所谓“般若风光,人人本具”,只因被无明烦恼所覆,因而不能显发,犹如明镜蒙尘、明月为乌云所覆。学佛即是去除烦恼,开显佛性的功夫,《法华经》所说的“怀珠作丐”、“藏宝受贫”,这是众生最大的遗憾。《圆觉经》说:“譬如销金,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吾人学佛,亦如开采金矿一般,虽然佛性本具,但不经修行,则如金矿未经开采,终不能得。所以,学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时要知精进修行,果能如此,则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论是多么顽劣愚痴的众生,也终有开悟、见性、圆满佛道的一天。
[注释]
□意指佛陀所证悟的涅槃妙理。佛所证得的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正等正觉。
□音译舍罗婆迦,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其行果为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以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
□音译辟支佛,意译独觉、因缘觉。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亦即于现在身中,不须禀受佛教,而能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缘觉与声闻,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见惑与思惑并称见思惑,略称见思。其中,迷于界内之理者,称为见惑;迷于界内之事者,称为思惑。见思为三乘人所通断,故称通惑;见思唯润增有漏之业,招三界之生死,故称界内惑。尘沙惑系指能障碍俗谛之智,此惑无数无量,远超过恒河沙数,故称为尘沙惑。复因此惑能妨碍菩萨自由自在教化众生,故又称化道障惑。
□即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细烦恼,遂成法性之障。此无明惑,声闻、缘觉不知其名,仅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又此惑乃由于受界外生死而有烦恼,故属界外之惑。
□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
□又作惑障,指贪、瞋、痴等烦恼,亦即数数现起而使无法证得涅槃之烦恼。烦恼障以我执为根本,乃障碍涅槃之正障。
□能覆盖所知之境界而妨碍正智产生的一切烦恼,称为所知障。所知障以法执为根本,即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
□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指闻思修三慧。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
[习题]
一、“佛”的意义为何?
二、何谓“无上正等正觉”?
三、为何人人皆能成佛?
四、学佛的目的为何?
五、佛宝具足何种功德?
第二课 如来十号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如来十号”或“十种通号”。
“十号”的意义列举如下:
一、如来:指佛陀乘如实之道而来,即谓“如来”;也可译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达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动;“来”是指佛陀的应化身,此“身”为救度众生“应化”而来。“如”是静态的,“来”是动态的,成佛以后本是动静不分、法应不二的,如《金刚经》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因此,“如来”是说佛陀在如如不动的法身中,因悲悯救度众生,应化而来,故曰“如来”。
二、应供:佛陀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累劫的修行、度众,证断三惑□,超越二死□,积聚福德因缘,达到“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正如一个人把毕生岁月奉献给国家社会,一旦功成身退,理应受到国家的退休金安养天年一样。
三、正遍知:又作正等觉者,即佛陀能正觉一切法,有别于凡夫的不觉与外道的错觉;佛陀能遍觉一切众,有别于二乘的自觉与菩萨的“虽正知而不遍”。由于佛陀的智慧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即三明、五行悉皆圆满具足。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五行为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证得三明则“慧具足”,修持五行为“福具足”,佛陀福慧双运,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即妙往的意思。佛陀乃证悟无上菩提的觉者,已经超越生死对待。佛陀“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佛陀妙出世间,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于涅槃妙境,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故名“善逝”。
六、世间解:佛陀具足彻悟宇宙真相的智慧,包括认识诸法总相是空的“一切智”、认识诸法别相是缘生而有的“道种智”,以及认识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一切种智”。由于佛陀能彻底了知世间、出世间的一切实相,故名“世间解”。
七、无上士:佛陀的智慧、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者,所以有谓:诸法中,涅槃无上;诸果中,正觉无上;一切众生中,佛陀至高无上,故号“无上士”。
八、调御丈夫: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槃正道,正如驯马师善于调御马性,故名“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佛陀为人、天的导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众生果能依教奉行,不舍道法,即能解脱烦恼,故号“天人师”。
十、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
具备以上十种名号者,即名“世尊”。世尊,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尊贵、吉祥等六义,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为世间最尊贵的人。
佛陀三觉圆满,万德具足,为世间、出世间一切凡圣所共尊,因此世人用种种的异名来称扬佛陀的巍巍功德。除了上述十号以外,诸如: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导师、大圣人、大沙门、大医王、两足尊、人雄、师子等,都是世人对佛陀的尊称。从这些名号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佛陀的崇高伟大。佛弟子在称念佛名时,则应欣羡佛陀的断德,仰慕佛陀的智德,乃至“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以报答佛陀的恩德,这才是我们称扬佛陀名号的积极意义。
[注释]
□弥勒佛现居兜率内院,将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成佛度众,故目前仍属因位之佛。
□阿弥陀佛的果德是在因位为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大愿所成就,可代表果德的佛。
□根据《大日经疏》说:“梵音毗卢遮那是日的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所谓毗卢遮那为日,如世间日能除一切暗冥,而生长一切万物,成一切众生事业,今法身如来亦复如是,故以为喻。”故毗卢遮那佛又称清净法身佛,代表法性之佛。
□根据《华严经》卷二《卢舍那佛品》:“卢舍那佛大智海,光明普照无有量,如实观察真谛法,普照一切诸法门。”因此卢舍那佛代表圆满报身佛,有庄严的法相果报。
□释迦牟尼佛代表千百亿化身佛,意即化身千百亿以方便救度众生,故代表行佛。
□阿□佛在因地修行时,因发无瞋恚愿而得名,故可代表愿力特性的佛。
□根据《药师如来本愿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十二大愿,以利乐众生,拔除重病为愿,故号药师佛,因此亦可代表愿力上的佛。
□指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
□指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
□即于一切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皆悉了知,并了知众生依身、口、意三业成就之善行、恶行,由正法或邪法因缘,命终之后生于善趣或恶趣。
□即明白了知我及众生一生乃至百千万亿生之相状之智慧。
□即如实了知已证四谛之理而断尽三界有漏烦恼,远离生死系缚之智慧。
□即佛菩萨等所修之行。广义而言,即虔信《大般涅槃经》,舍俗出家,护持性重戒、息世讥嫌戒等,住于不动地;又观其身无我,得四念处,住于堪忍地;复观四圣谛,了达常乐我净之理,住于无所畏地,称为圣行。
□即道俗二众所修之清净行为。以梵天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
□天者,第一义天,指天然实相之理。菩萨由天然之理而成就妙行,故称天行。
□据《大乘义章》卷十二载,婴儿行有自利、利他二义。就自利而释,菩萨之所行,为远离分别之大行,犹如婴儿之所作,故称婴儿行;就利他而释,则人、天、声闻、缘觉等诸乘,犹如婴儿,菩萨为化度彼等,起大悲心而化度之,故称婴儿行。
□乃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平等心,拔众生烦恼,治众生罪业之大行。病者喻众生之罪业,罪业是病;治病之行,故称病行。
[习题]
一、请举例说明诸佛别号的由来。
二、何以说“佛佛道同”?
三、诸佛通号为何?
四、简述如来的意义。
五、称念佛名的积极意义为何?
第三课 佛 身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亲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为憾事。然而在两千多年前进入涅槃的佛陀,其实只是佛陀的应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随时随地与众生同在。
有关佛身之说,远在佛陀涅槃之后,便开始有了广泛的探讨,当中有所谓二身、三身、四身之说。二身,乃指佛陀的生身与佛陀的法身。在部派佛教时代,生身所指的是佛陀的肉身,亦即是相好金容的释迦牟尼佛身;法身则是指佛陀所成就的正法□、净慧□等功德,与真理契合之身。合此二身,方为圆满佛身。
在大乘佛教里,将佛身分为三种。据《十地经论》等所说,三身为法身、报身、应身。略解三身如下:
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证悟的法性。佛以法性为体,故名法身。经云:“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证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阿罗汉和菩萨虽然也能证得法身,但是不够圆满,如《华严经》云:“如来法身与菩萨法身,其体虽无别,于功德威力则异也。”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能见到佛陀的真身。当初释迦牟尼佛自忉利天为母说法毕,返回人间,第一个迎见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即是在观诸法性空之中见到佛陀的法身。
《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是离语言、文字、思量的境界;法身无为无作、无形无相、无去无来、无始无终。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充塞法界,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谛。”在觉悟的圣者眼中,宇宙万象无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法界全体无处不是诸法的自性。佛陀应现世间,即因法身能随处显现相用,故能教化三千国土。
二、报身:又作受用身、第二身。报身是佛陀从久远以来,以法身为因,修习六度万行,积集无量福德智慧所获得的佛果色身。佛陀的圆满报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经过九十一大劫修行所成。根据《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劫,始得庄严一相,故经云:“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又《赞佛偈》言:“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即是报身佛的庄严相貌。
三、应身:又作应化身、应化法身。佛陀为救渡苦难众生,应众生根机,以大悲愿心,随处随类权巧化现的种种身相。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提到,观世音菩萨为了救渡众生,方便化现三十三身□,时而显现佛身,时而显现凡夫身,时而显现龙天护法身,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普门应化示现之身。
“身”有聚集义,乃聚集“法”而成“身”,故“法身”是理法的聚集,“报身”是智法的聚集,“应身”是功德法的聚集。《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将法身、报身、应身三者关系喻为虚空、日光、日影。法身为其体性,常住不坏,遍满虚空,譬如虚空,无有障碍;报身的智慧由法身的体性而生,能照明一切烦恼痴闇,故以日光为喻;应身具有变化作用,应机而生,如同日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
《金光明经》所说的三身为:法身、应身、化身。隋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依《金光明经》言:“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
此外,《解深密经》分三身为:法身、解脱身、化身;《宗镜录》称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为三佛身,此即法身、报身、化身。
“四身”,也有多种说法:《佛地经论》将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而成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等四身;《大乘义章》的四身为:法身、报身、应身、化身;《大乘入楞伽经》有法、报、化、变化等四身;《金刚顶分别圣位经》有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等流身等四种。
总合上述所说,佛陀真正的样子是清净无为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永离众患,毕竟安乐,十力具足,妙用无穷,万古不变,历劫常存,福智圆满,万德庄严。佛陀虽然自证圆满法性,然而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因此,佛陀为了慈悲化益众生,示现报身与应身。《大智度论》说:“法身毕竟体,非彼相好身,不离于法身,此二非不异。”《密迹经》亦云:佛陀圣身虽然分有法身、报身、应身,可是三身是一而不二的。因为报身、应身是从法身理体所现起,离了法身,也就没有报身和应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至于佛陀的真身究竟在何处?唐朝顺宗皇帝曾问佛光如满禅师道: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常思维,更无生疑虑。
唐顺宗听后,心中仍有疑虑,于是又问道:
佛向王宫来,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再答道: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
佛光如满禅师与唐顺宗之间的问答诗偈,正是佛身不一不异的最好说明。
[注释]
□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于佛陀正理之法,皆称正法。
□指佛陀所证之清净无漏的般若智慧。
□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法身系指一切存在本来具足之真如,或指以功德法完成之身;般若指证悟之智慧;解脱即脱离烦恼束缚之谓。此三者,三即一,一即三;在因位时,称为三佛性;在果位时,则称为三德。
□观音菩萨的三十三应化身,可参阅《菩萨行证》第四课“观世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习题]
一、何谓佛身?
二、何谓法身?如何得见?
三、何谓报身?有何殊胜?
四、何谓应化身?有何功用?
五、试说明“佛身不一不异”的道理。
第四课 佛 德
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圣者。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万德即: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于佛陀具此异于三乘的殊胜功德,因而受到世人的尊崇,此圆满功德称之为佛德。
所谓“十力”,是指佛陀证得法身实相后,具有十种智力,能说法度众,摧伏邪见,成办诸事,自在无碍。十力是:
一、处非处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因缘果报定相。
二、业异熟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三世因缘果报。
三、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禅定的深浅次第。
四、根上下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
五、种种胜解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欲乐善恶的差异。
六、种种界智力:指佛陀遍知种种世间的性相。
七、遍趣行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善道、恶道、圣道所至处。
八、宿命智力:指佛陀遍知众生过去世种种事。
九、生死智力:指佛陀以天眼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以及未来受生之处。
十、漏尽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与否。
“四无所畏”又称四无畏,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四无所畏是:
一、一切智无畏:佛陀觉知诸法,住于正见,无所怖畏。
二、漏尽无畏:佛陀自信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
三、说障法无畏:佛陀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
四、说尽苦道无畏:佛陀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三念住”又作三念处、三意止,指佛陀以大悲摄化众生,恒常保持正念正知的心境,即使在三种情况之下,都无有欢喜忧戚之情:
第一念住:当众生热心闻法、行教时,佛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二念住:众生不敬信佛法时,佛亦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三念住:众生中有信与不信佛法者,佛不生喜心,也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大悲”,乃佛陀恒常系念救度众生的悲愍心,因此示教利喜,引导众生入佛知见。此外,关于十八不共法,大、小乘佛教各有所指。小乘佛教的十八不共法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与大悲。大乘佛教则在《大品般若经》中提出十八点不共佛法,即:诸佛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见过去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未来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现在世无碍无障等。
除了上述的殊胜功德外,还有“三德”、“四无碍解”。一般所谓“三德”,即智德□、断德□、恩德□,以及《大般涅槃经》提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四无碍解”则包括:善能契入正理的“法无碍解”、善能诠释法义的“义无碍解”、精通各种地方语言而无碍自在的“词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巧说无碍的“辩无碍解”等。表示佛陀能时时运用四种自在无碍的智解辩才化度众生。
佛陀之于众生,正如慈母眷顾爱子一般,无有疲厌;众生亦应如子忆母般时常感念佛德,时常念报佛恩。因此,“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则名为报佛恩。
[注释]
□乃从佛陀的立场观察一切诸法之智慧。
□指灭尽一切烦恼惑业之德。智、断二德具有自利、自行、自觉之内涵。
□乃佛陀由于救度众生之愿力,而予众生以恩惠之德。恩德具有利他、化他、觉他之内涵。
□指四种恩惠之意。有四种说法:□指母恩、父恩、如来恩、说法法师恩。□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指师长恩、父母恩、国王恩、施主恩。□指天下恩、国王恩、师尊恩、父母恩。
□指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常受镬汤炉炭之热,以及刀杖驱逼等苦。
[习题]
一、何谓佛德?
二、何谓十力?
三、何谓四无所畏?
四、何谓三念住、十八不共法?
第五课 佛像的种类
佛陀应身的金容涅槃已经两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只能瞻礼到佛陀的圣像,初学者也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对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认识。今以佛陀圣像来说明我们对佛陀应有的体认。
佛陀的圣像,有人说这是偶像,为何要向偶像顶礼?有些耶稣教的传教师批评佛教徒“拜偶像”。其实,向偶像敬礼,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偶像观念,而且从事相上来说,佛教徒修行应该要有目标,偶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透过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摄心正念,顿息贪瞋妄念;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对圣像恭敬顶礼,此时凡夫心和佛陀心交流,就会有所感应。所以,学佛者要向佛陀圣像顶礼。
佛像起源于何时?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佛陀叙述地藏菩萨过去世生为婆罗门女,为了得知母亲受生之处,求助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经有佛像的供奉了。
至于释迦牟尼佛的铸像始于什么时候?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记载,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曾上升忉利天宫为圣母摩耶夫人说法。当时憍赏弥国的优填王□因为日夜思念佛陀,愁忧成疾,群臣为了安慰国王,于是以牛头旃檀香木雕造一尊五尺佛陀圣像,这是最初的佛像。不久,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听到优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圣像,为了表达对佛陀的崇敬,也为了好胜心,便召来国中巧匠,用紫磨黄金铸造五尺佛像一尊,这便是最早的佛陀铸像。
此外,佛陀有一次在只园精舍讲法后,给孤独长者向佛陀请求铸造佛陀圣像,以便佛陀到他处去弘化时,大众可以瞻仰,维系教团中的情绪,佛陀乃慈悲应允。
从上述的记载看来,佛陀住世的时候,就有很多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发心铸造圣像供人瞻仰了。
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木刻石雕、金属铸造的,也有用绢纸画印的,这些无非都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思。关于佛陀画像之始,在《大唐内典录》卷一记载:中国东汉时代秦景奉敕回月支国途中,见优填王旃檀雕像,请画师依样画了一幅,带回洛阳。皇帝见后,敕旨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丹素流传,以至于今。
另在《行事钞》中记载,当初佛陀的诸大弟子,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所以请目犍连尊者携带工匠上天取图,如是来往三次,旃檀圣像雕刻方乃逼真。中国到了汉朝以后,僧伽纷往印度留学,回国时,都想把旃檀圣像请回中国供养,当时印度诸王对此圣像恭敬保护,不准圣像出境。但是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征,诸王于是请画工依照旃檀圣像描绘成图。此后,随着印度佛教的兴盛,西北印度犍陀罗国、中印度摩偷罗国及南印度案达罗国,都陆续有佛像的雕刻绘画,进而渐传至全印度。西元三世纪时,犍陀罗式的佛像造形经由丝路传入中国,十五世纪再传朝鲜、日本。
佛陀圣像之中,有立像、坐像、卧像、飞行之像等多种,可以说每一种式样都含有它深刻的意义,和象征着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圣格。其中的飞行像是化佛飞行空中之像。立像有两足并立的直立像,有一足向前的展足像,有重心在前脚的蹴立像,象征忙于教化,显示佛陀对他体证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满无限的热情,虽是功行圆满的佛陀,终日也要以真理不休息地为众生服务。也有的垂手站立,表示接引众生。此外,坐像多表入定、说法或降魔成道,是自受用的境界。坐像有结跏趺坐像、半跏趺坐像、倚像、半跏倚像□、箕坐像□、跪地像、交脚像□等。
卧像多表现在吉祥卧的涅槃像,这表示福慧完成,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佛陀的涅槃像,可以说是由动归静的表征。佛陀住世时,说法、行化,都是由静生动,动是有休止的时候,休止后的宁静,则是无穷的悠长。佛陀的生命,参入天地之至奥,流入无终的时间之流中。因此,佛陀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共长。
[注释]
□指供养佛菩萨或佛、法、僧三宝之物。即香花、饮食等诸物之总称。亦有特称盛装供物之器具为供具或供器者。
□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的大外护。
□为佛世时中印度憍萨罗国的国王,都舍卫城,为佛陀教团的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乃坐着,双足并垂的像称为倚像;一足下垂,一足交于膝上的称为半跏倚像。
□乃竖立一足的坐像,又称为轮王坐像。
□乃双足交叉而坐之像,敦煌石窟著名的交脚弥勒菩萨,即是一例。
[习题]
一、瞻礼佛像的意义为何?
二、略述释迦牟尼佛圣像之始。
三、依佛像材质叙述其种类有那些。
四、略述各形佛像所表征的意义。
第六课 他方佛名
佛教的时空观主张“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经中经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明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存在。但是凡夫不信有他方诸佛,因为没有亲眼看到。其实,事物的有无,只要有正确客观的评判标准,即可证明。例如,印度古哲学宗派判定知识的真伪,有所谓“三量”说,即:现量□、比量□、圣言量□。
释迦牟尼佛出生、修行、成道在人间,是有史可考的圣者。佛陀不是唯一的,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已有多佛出世。如《佛说七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先后住世。在《法华经.授记品》中,释迦牟尼佛一一为诸大弟子授记未来当得成佛,如大迦叶号为光明如来,须菩提号为名相如来,目犍连号为多摩罗跋旃檀香佛等。此外,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等许多经典的圣言量可以证知,在无限的时空中,每一世界都有诸佛在教化众生,足证确有无量无数的他方诸佛存在。
佛陀所说的他方世界,是指常乐我净的胜妙世界,是清净安乐的无忧世界,也就是诸佛所居住的净土。他方诸佛除了过去七佛□以外,另有五方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三千佛□等,一佛一世界,而且每一尊佛都是在人间修行成道,皆因发愿而成佛。诸佛福慧具足,具有威德广大、勇猛精进、光明庄严等特征,因此有不少佛名与光明、宇宙、动物,乃至香、花、灯、宝珠等有关,如:金光明佛、日月光明佛、智光明佛;虚空藏佛、星宿王佛、海须弥佛、师子吼佛、龙髻佛、香象奋迅佛;旃檀香佛、戒香佛、分陀利香佛;宝华佛、觉华佛、华光佛;然灯佛、灯王佛、日月灯明佛;宝王佛、宝幢佛、摩尼功德佛等。
在他方无量诸佛中,与娑婆世界众生最有因缘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以及兜率净土当来下生弥勒佛。
弥勒菩萨经释迦牟尼佛授记,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会降生人间,成就佛道,目前正在兜率净土(弥勒内院)说法。弥勒佛与释迦牟尼佛过去曾同时修行,因为发心不同,所以释迦成佛在先,弥勒证道在后。弥勒佛下生后,三次在龙华树下说法,广度各种根机的众生,因此“龙华三会”带给此土众生无限的希望与得度因缘。
药师佛的琉璃世界,位于娑婆世界东方,是药师佛以慈心愿力庄严而成。人民生活其间,求长寿得长寿,求富贵得富贵,求相好得相好;民生物质丰厚,衣食住行方便可得;男女平等,没有三恶道及刑罚、牢狱,更没有贪官污吏;人人身心健康,无病无恼。根据《药师经》记载,众生称念药师佛名号,也可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为药师法门的殊胜之一。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位于娑婆世界西方,距离此方约十万亿佛土,教主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正在彼土说法。极乐世界因为“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净土的风光是: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边阶道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诸宝合成。日常生活则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来往飞行自在;居民都是善人相聚,无有男女之分,皆由莲花化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所发四十八大愿,以无尽悲愿功德建设而成。阿弥陀佛向众生宣誓,一切有情只要信赖弥陀愿力,愿生西方,专诚恭谨称念弥陀圣号而至一心不乱,与弥陀佛力感应,身心得到护念摄受,即可往生极乐世界。相对于药师佛之追求现世的安乐,极乐世界则带给娑婆众生对未来的生命充满无限希望。
经云:“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称念诸佛名号是忆念诸佛的万德庄严,也是圆满的心理建设,所谓“一句佛号的舟航,能载罪障,不落轮回苦海;一句佛号的内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是智慧的明灯;一句佛号的妙用,涵盖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能够离苦得乐;一句佛号的能量,如烧柴互燃之能,溪水汇聚之力,可以成就众缘”。
十方诸佛如同旷劫明灯,示以众生得度的方向,并且佛佛道同,光光相摄,展转相承,使真理之光永不断绝。
[注释]
□即感觉,是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仅以直觉去度量外境诸法之相,如五根之眼见色、耳闻声等是。比方这里有一本书,可看、可触;那边有说话声,故知有人。
□谓比知之量。即用已知之因,比证未知之事项,以生决定之正智。如:我们欲知东西的长度,需要尺量;要知道重量,则要磅量。
□又作圣教量、正教量、佛言量。为一切智者所说之言教,或从其闻,或随其法。
□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合称为过去七佛。此过去七佛都有一得法偈,其中,迦叶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迄今仍为佛教徒所传颂。
□又作五智佛、五智如来。又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之别。
□金刚界五佛,即毗卢遮那、阿□、宝生、阿弥陀及不空成就。
□胎藏界五佛,指大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
□据《三十五佛名礼忏文》载,计有释迦牟尼佛、金刚坚固能摧佛、宝焰佛、宝莲华妙住山佛等三十五佛。五天竺大乘修行者常于昼夜六时礼拜三十五佛。
□指锭光如来至处世如来之五十三佛。依三劫三千佛缘起载,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五十三佛名号,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若众生想除灭四重禁罪,忏悔五逆十恶等,应勤礼五十三佛名号。
□又称三劫三千佛、三世三千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劫相次出世的三千佛。即过去世庄严劫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未来世星宿劫一千佛之总称。我国夙有信仰三千佛之习。尤其农历过年,寺院多有举办礼拜三千佛的法会。
□含义是无量光、无量寿。“光”无处不在,超越空间;“寿”永恒长远,超越时间。世间只有真理能超越时空而存在,因此阿弥陀佛便是真理、法身、慧命的化身。
□劫,梵文“劫波”之略称,意为极其久远的时间。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于修行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佛以来,至今十劫。
□又称七宝树林,指极乐净土之林,由七宝所成。
□指由世间七种珍贵宝玉所建成之池。七宝又称七珍,诸经说法不一,《法华经》卷四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阿弥陀经》、《大智度论》卷十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为七宝。
□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习题]
一、如何知道有他方诸佛的存在?
二、无量诸佛以什么因缘成佛?
三、分别简述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的净土风光。
第七课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这是我们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课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诞生后七天,圣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养育成人。
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罗,后来成为佛教第一位沙弥。悉达多太子虽然出身贵族,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期间虽经净饭王百般劝阻,终究无法满足其“人生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东西不损不减”等四个希望,于是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开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麦,但苦行终究未能令他开悟。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立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于此通过重重考验,一一降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等内外魔障后,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正觉。
成道后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三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僧团因而建立。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弘化的生涯里,宣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
佛陀对弟子的教化,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予药,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佛陀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给予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摄受;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激励他上进;对于过分刚猛的弟子,则教以缓和。佛陀对弟子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对象,则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及担粪的尼提。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但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种的灾难。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着弟子四处行化传教;临入涅槃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一位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成为最后的弟子。佛陀进入涅槃,虽然令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言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后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告诉弟子: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佛陀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槃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进入涅槃,遗体荼毗后,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颗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与佛陀因缘深厚的八国各取一份,建塔供养。
佛陀出生在社会阶级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战,不只是尊重人权,且尊重生命,更进一步肯定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传教生涯里,应该得度的已经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为他们种下未来得度的因缘。佛陀虽然应身已经离开了人间,但是他的慈悲、智慧,他遗留的伟大教理,却能永传人间。佛陀是我们人格最高的模范,是我们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更是众生的救主!
[注释]
□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声明,指语言、文典学;□工巧明,指工艺、技术、算术学;□医方明,指医学、药学及咒法学;□因明,指论理学;□内明,指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
□为古印度传统之思想,亦为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意译作智论、明论。吠陀与古印度祭祀仪礼有密切关系,以职掌之不同,分吠陀为四种,即:□召请诸神降临祭场并赞唱诸神之威德者,属作烧施祭官之“梨俱吠陀”,又作黎俱吠陀。□祭祀时配合一定旋律而歌唱者,属咏唱祭官之“沙摩吠陀”,又作娑摩吠陀。□唱诵祭词,担当祭仪、斋供等祭式实务者,属供牺祭官之“夜柔吠陀”,又作夜殊吠陀。□于祭仪之始,具足息灾、增益本领,并总兼全盘祭式者,属总监祭式祭官之“阿闼婆吠陀”,又作阿达婆吠陀。
□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积聚而成的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慧命。
□又作欲魔,为身中之百八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
□能使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使修行者无法延续慧命。
□即欲界第六魔王,能害人善事,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者无法成就出世善根。蕴魔、烦恼魔、死魔三者为内魔,天魔为外魔。
□三转四谛法轮:
□示转,指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劝转,劝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证转,证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
□色界,即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的世界。
□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的世界。此界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禅定,故称无色界。
[习题]
一、佛陀出家的动机为何?
二、佛陀示现身受灾难的目的为何?
三、佛陀对于修持苦、乐之行的看法为何?
四、佛陀涅槃前回答阿难那四个问题?
第八课 法的意义
佛法僧三宝,佛依法而证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为人天师范,故三宝以法为中心,以法为尊贵。
法,梵语“达磨”,意译为“轨则”。法的定义很多,广义而言,泛指宇宙万有,亦即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砂粒,乃至我人的精神、思想、观念、见解等,都称为“法”。所以,一朵花、一颗树,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个念头等,都称之为“法”。本课所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创造,《大智度论》说:“从缘生之法,无本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杂阿含经》卷十二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佛陀以“正法”为身,所以“法身”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以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
二、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菩萨经》卷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言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根据经典记载,“佛法”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说。佛陀说法,旨在帮助众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将真如喻为明月,则佛法即为标月之指。因此,学佛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着“指头”,若执着于“标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见不到“月亮”,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等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的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称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人;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胄;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众生出火宅,犹如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不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
[注释]
□即经藏、律藏和论藏。经藏,指佛陀教说的要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皆属经部类。律藏,指佛陀所制定的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陀所制定教团的生活规则,皆属律部类。论藏,指后人对佛陀的教说用殊胜的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的方式与内容分为十二种类,即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论议。
□有为,又称有为法,即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的现象;无为,亦称无为法,即指非由因缘造作,而是永远不变而绝对存在者。
□色含有“质碍”之意,会变坏、变化。广义的色,为物质存在的总称。狭义的色,专指眼根所取的境。心,又作心法,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考作用者。
□漏是烦恼的别名。贪、瞋、痴、慢等烦恼,日夜由眼、耳、鼻等六根泄漏不止,故称漏。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离烦恼垢染的清净法为无漏。
□小乘与大乘是对称。小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的教法,主要以求解脱为目标,是自度自调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又作菩萨乘、佛乘,是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六度为乘,是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
□即是将一切事象分为七十五种,并概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大类。
□唯识法相宗将一切法分为百种,并概分为五大类:□心王: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阿赖耶识共八识;□心所有法:凡五十一种;□色: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色、声、香、味、触等五对境,及意识对象之法处所摄色者,凡十一种;□心不相应法:包括得、命根、和合、不和合性等二十四种;□无为法: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灭、想受灭、真如等六种。
□乃佛教与佛学的合称,一般指佛教的学说。佛教学是近代日本佛家惯用的名词。
□教、理、行、果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四法。□教法,是从能诠的语言文字方面说的。所谓:在心名法,形言为教。三藏十二部经以及佛弟子口里所说的佛法,身体上所表现的威仪等,都是教法所摄。□理法,是从教法所诠的方面说的。语言文字皆有它所诠显的道理,如所诠的善恶业果之理,称之为人天法,乃至所诠的四谛、十二因缘、真如佛性等理,称之为声闻、缘觉、菩萨乘法。□行法,依教解理,所以起行,五乘学人各有所行的法,如五戒十善、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等,都是行法所摄。□果法,一切修行均趣于果,终不虚度,入六善趣,小乘四果、大乘五十二位都是果法。
[习题]
一、简述“法”的定义。
二、真理须具备那四个条件?
三、何谓“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
四、“法”的内容总括有那些?
五、什么是佛教、佛法、佛理、佛教学?
第九课 佛陀说法因缘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一切众生都沈沦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怎么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真理呢?我还是涅槃吧!”
这时,天空出现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礼祈求:“若无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间将永远黑暗;若无佛陀的法雨甘露,众生将无法解脱。请求佛陀本着救世的大愿,传播法音,让迷途的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佛陀欢喜地接受天神至诚劝请,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阴度化有缘众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是为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彰显本具众德,离苦得乐。因此,佛陀为一切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不择对象,不分贵贱,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众生枯干的心田。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这是大会的宣讲,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不知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例如,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为担粪的“尼提”开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为刻苦修行的“闻二百亿”指示修行犹如弹琴,使其安心修道,开悟证果;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为“鬼子母”说爱子法,令其改心,成为天下孩子们的保护者;为阿闍世王的大臣“雨势”说“七不退法”,令越只国避免一场战争;为须达长者的儿媳“玉耶”说夫妇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优婆夷。□□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兹节录数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因为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之故。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二、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三、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四、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对治之道无他,唯“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七、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八、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夫妻是五伦之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如何才是贤妻呢?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是谓夫妇之道。
十一、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十二、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汙天,还汙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十四、尊师重道,古来为儒家所重。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十五、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十六、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令誉并非凭空而来,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十八、财富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十九、世间事,由小可以知着,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佛陀在《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二十、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综观佛陀一生说法的因缘,如《大法炬陀罗尼经》说:“为利一切世间,净世间眼,断一切非道而出现也。”又如《法华经》所载:“我为如来,两足之尊,出于世间,犹如大云,充润一切,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常为大乘,而作因缘。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我无贪着,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常演说法,曾无他事,去来坐立,终不疲厌,充足世间,如雨普润。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而无懈倦。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是人类的救星。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愈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注释]
□大梵天,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天主大梵天王深信佛法,助佛教化,每遇有佛出世,大梵天王必先来请转法轮,后与帝释天同受佛的付嘱,护持国土。根据《释迦谱》记载,释迦牟尼佛在摩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佛,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尔时,梵天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合掌,劝请佛言:“今者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尔时,世尊受梵王请,即便往诣波罗奈鹿野苑中,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
□“开”者,谓破除无明,开显如来藏而彰显实之理;“示”者,谓惑障既除,知见体现,法界众德自然显示分明;“悟”者,谓觉悟事理之法体而融通无碍;“入”者,谓事理既融,任运自在,冥合本有之法体。
□又作八法。即:□利,利乃利益,谓凡有益于我,皆称为利。□衰,衰即衰灭,谓凡有减损于我,皆称为衰。□毁,毁即毁谤,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而讪谤之。□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以善言赞誉。□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讥,讥即讥诽,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苦,苦即逼迫之意。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有惭有愧,即羞耻罪过的精神作用。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载,“惭”即自己不造罪,“愧”为不教他人造罪;“惭”为自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耻;“惭”为对人之羞耻心,“愧”为对天之羞耻心。
[习题]
一、佛以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一大事因缘为何?
二、大梵天神如何劝请佛陀说法?
三、佛陀如何教示忍辱法?
四、佛陀如何说夫妻法?
第十课 修学佛法的次第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大海,原同一味,只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因此佛陀不得不开设权实之教,乃至有先后次第之别。例如将佛法分为五乘,即是佛陀针对不同根机众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设的修行法。
所谓五乘,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陀依序为人乘者说受持五戒□法,可脱离三途而生人道;为天乘者说修十善□法,可生天界;为声闻乘者说修四谛□法,可脱离三界而成阿罗汉;为缘觉乘者说修十二缘起□法,可脱离三界而成辟支佛□;为菩萨乘者说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无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换句话说,明因缘果报,轮回转生,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缠缚,对人世生起厌离,希求了生脱死,依四谛法修行,这是声闻乘者;比声闻乘利根,无须闻法,但观十二缘起,即可靠自力觉悟,这是缘觉乘者;理解自己与他人同体共生,不但自求解脱,更发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众生,积极修习六度,愿为众生作马牛,愿拔众生之苦,施予众生快乐,这是菩萨乘行者。
人天乘是恋世;声闻、缘觉乘是出世;菩萨乘是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为基础,次第进趣于大乘而直达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阶,而佛陀出世的真实意趣,主要在化导众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渐进修行,必定可以证得与佛同样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学佛者想要进入佛法堂奥,亦可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里,唯有依靠信仰的大愿船,才能安然地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树木的根本一样,依靠信仰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达解脱的境界。所以《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发心学佛的第一步必须要皈依三宝,这是信仰的确定。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其次,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论》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有信无智,增长愚痴。”信心具足之后,接着必须对佛陀所教导的一切义理,生起胜解。唯有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坚固,才能由信仰产生力量。
行:就是修行。佛经云:“虽有多闻,不制烦恼,不能自利,徒无所用。譬如死人,着金璎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后,更要力行实践;一个信解多闻而不能实践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华丽的衣服,是毫无用处的。因此,学佛要“解行并重”。
证:就是印证涅槃解脱,这是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证是个人的工夫,他人无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证,就有一分体验,如果只在理论上“说食数宝”,或是“人云亦云”,终难证悟,唯有透过实践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譬如牵引一匹饥渴的马到水源处喝水,如果马不开口,只有饥渴而死;同样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罗盘,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证,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么是不生不灭、远离颠倒梦想的境界?唯有亲自参证,实际修行,才能体悟。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实践的依据。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闻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观双修□的修行次第、四禅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观□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这些修行次第都是为了引导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走向觉悟的彼岸,从黑暗的阴谷走向光明的大道,从污秽的世界走向清净的佛国,从迷执的凡愚走向解脱的圣道,一切众生能够如实奉行实践,最后终能证悟得度。
[注释]
□□不杀生,指不随便杀害生命;□不偷盗,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取用别人的财物;□不邪淫,不得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以及别人的贞节情操;□不妄语,不得说谎诈骗及毁谤别人的名誉与信用;□不饮酒,指不得吸食任何会妨碍身体健康及迷失理智的饮料或药物等。
□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的行为。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
□“谛”就是真理,包含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四谛即:□苦谛,就是以智慧观察三界是个充满痛苦,缺乏快乐的火宅;□集谛,是以智慧彻悟贪瞋痴等烦恼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灭谛,是透过智慧,证得清净的涅槃自性;□道谛,是寻找出离苦得乐的出世法门。
□又作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所轮转的十二个程序。□无明,因为缘生,万法才生;缘灭,万法亦灭。一切法无常无我,人们不知如是法的真相,是为无明。无明是总覆一切缘生法的实相,亦即愚痴的意思。□行,行是能造作,能牵引三界的身口意三业的力量。□识,通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由于识的了别,使境增长,使思想等有所领导。□名色,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是物质的肉体,名色包括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物质。名色即五蕴的异名。□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触,内六根与外六境相接触,主观上所起的感觉作用,亦即根境识三种和合曰触。□受,对不欢喜的人事物生起苦痛感叫苦受,反之叫乐受,对中庸的人事物或修养能克服苦乐感,叫不苦不乐受。□爱,有爱财、爱情;又有欲爱、色爱,总指对所欲境上渴爱之贪念也。□取,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等,总之,取是于所有事物上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一切的追求,因此引发三有业的活动。□有,与业的意义相通,有业有、生有之谓,身口意对环境,表现为善的恶的活动叫业有,经过一度活动就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叫生有。□生,人从母胎呱呱堕地叫生,五蕴我的主体展开对外的活动发展,直到老死,此一期生命叫生。生必然具有无常逼恼之苦,生是人间的苦相,一切艰难都与生俱来。□老死,指人的生理机能衰退,最后呼吸停止,诸蕴因缘离散,无常事实终于到来,此谓死。死并非全部消灭,死亡之后,识与无明和行又再继续另一期的生命流转了。
□又作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的圣者。
□为人生的善法,亦即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六度是:□修布施行,不但自度悭贪,亦令人受惠受益;□修持戒行,不但自不毁犯,亦不毁犯他人;□修忍辱行,不但自不瞋恚,亦不瞋恚伤害他人;□修精进行,不但自不懈怠,亦教人不懈怠;□修禅定行,不但自不散乱,亦教人不散乱;□修智慧行,不但自不愚痴,不邪见,亦教人不愚痴,不邪见。
□戒可修善,并防身口意所作的恶业;定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见性悟道;慧能显发本性,断除烦恼,见诸佛实相。此三学是佛教实践纲领,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是佛道的至要,一切法门尽摄于此,故当精勤修学。
□即简择事理的三种精神作用。即:□闻慧,由三藏十二分教或善知识处闻知,能生无漏圣慧,故称闻所成慧;□思慧,由思惟所闻所见的道理而生无漏圣慧;□修慧,是依修行而生的无漏圣慧。
□为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所代表的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为天台宗的实践法门。指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贯注于特定的对象(止),并生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止观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
□四禅,又作四静虑,即色界天的四禅。八定,系指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
□境,指观照、信或理解的对象;行,由观境而起信解的修行;果,指因修行而得之证果。
□即:□不净观:用来对治贪欲;□慈悲观:用来对治瞋恨;□因缘观:用来对治愚痴;□念佛观:用来对治烦恼;□数息观:用来对治散乱。
[习题]
一、佛教的修行法门何以有次第之别?
二、略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
三、略述信解行证的修行次第。
四、试列举三种佛教的修行法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