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智顗的“三谛”思想及其所依经论(2)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页90
  圆顿止观相者,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三谛;以谛系于止,则一止而三止。譬如三相在一念心,虽一念心而有三相;止、谛亦如是。所止之法,虽一而三;能止之心,虽三而一也。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以境发于观,则一观而三观。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虽是三目而是一目;观亦如是。观三即一,发一即三,不可思议。不权不实,不优不劣,不前不后,不并不别,不大不小。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74]
  前文说到智顗曾依《璎珞经》,建立起折假入空、体假入空、从空入假和中道第一义等四种止观,并分别和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相匹配。其中属于圆教的中道第一义观,即是现在所讨论的圆顿止观。而它的特色,从引文看来,则是:“一谛而三谛”“一境而三境”、“一止而三止”、“一观而三观”。其中,“一谛”指的是中(道第一义)谛,“三谛”则是空、假、中三谛。这三谛,做为止观禅法所体悟的对象,即成“三境”:空、假、中等三种所观照的对象(所缘境)。而圆顿止观的特色则是:不偏于空谛(空境),也不偏于假谛(假境),不偏不倚地观照空、假二谛(二境)皆圆具于中谛(中道境)的禅法。
  引文还举了两个譬喻:首先是“三相在一念心”的譬喻。这个譬喻来自龙树《大智度论》“三智一时得”的譬喻,已在前文讨论过,不再赘言。第二个譬喻则是“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这个比喻则来自(南本)《涅槃经》。摩醯首罗(Mahe`svara),译为大自在(天神),传说祂的脸上共有三目,形状如下:。[75]这三目一体而不可分割,少了一目、二目或多了一目,都不再是
  --------------------------------------------------------------------------------
  74 引见《大正藏》卷46,页25,中。
  75 (南本)《大般涅槃经》有多处提到“摩醯首罗面上三目”的比喻;例如卷2,〈哀叹品〉,即说:“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令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引见《大正藏》卷12,页616,下。)引文中的“如世伊字”,指古悉昙字(古梵文)当中的第三个母音(相当英文中的i母音)。一般经论以为,这个字母代表灾难,或灾难的解消。例如,唐.不空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即说:“称伊字时,是世间灾害声。”(引见《大正藏》卷14,页509,中。)另外,唐.不空译,《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也说:“伊字门,一切法灾祸不可得故。”(引见前书,页338,中。)而“伊”字的字形有二说;隋.灌顶,《大般涅槃经疏》卷6,即说:“初三点中,云何如世伊字?外国有旧、新两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细画相连是新伊相。”(引见《大正藏》卷38,页69,中。)灌顶所说的“旧伊”,应是∴或。(参见:沈观鼎编译,《梵文字典》,台北新店:常春树书坊,1985,页150。)而“新伊”则应是:。不管是新伊或是旧伊,则都和摩醯首罗天(大自在天)脸上的三颗眼球相似。灌顶以为,旧伊可以用来譬喻(藏、通)别等“昔教三德”(三德指法身德、般若德、涅槃德),亦即“法身(德虽然)本有,般若(德郤是后天)修成”,而涅槃德则是“入无余(涅槃)已,方是解脱,无复身、智”。相反地新伊则譬“今教(天台圆教)三德”,亦即:“法身即照(指般若),亦即自在(指涅槃)。名一为三,三无别体,故是不横;非前、非后,故是非纵。一即三,如(伊字的)大点;三即一,如(三大点间的)细画。”(详见《大正藏》卷38,页69,中。)灌顶甚至以为,“如世伊字”这四个字,乃其后二十五品《涅槃经》中,最重要的经文;他说:“‘如世伊字’,此句是兹经之根本。为显斯义,广立问答,致二十五品,洋洋无尽。若失此意,全迷根本,将何指归!”(引见前书。)事实上,智顗在许多地方,也都提到“伊”字的比喻。例如,《妙法莲华经玄义》卷5-下,即说:“此三不定三,三而论一;一不定一,一而论三。不可思议,不并、不别,伊字、天目。”(引见《大正藏》卷33,页741,中。)其中,“天目”指摩醯首罗天的面上三目。再如,同书卷3-下,也说:“此之妙行,与前智、境,一而论三,三而论一。…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说行亦具三,名伊字三点,若三若一,皆无缺减,故称妙行耳。”(引见前书,页715,中。)而《摩诃止观》卷3-上,也说:“即一而三,故不横。即三而一,故不纵。不三而三,故不一。不一而一,故不异。…真伊字义为若此。”(引见《大正藏》卷46,页23,中。)
  页91
  大自在天神的眼睛。这意味著空、假、中三谛或三境,也是一体而不可分割;没有空,就没有假、中;没有假,就没有空、中;没有中,也没有空、假。这种一而三,三而一的情形,超出一般的想像之外,所以称为“不可思议”。
  引文最后一段说到空、假、中三者的关系,乃“不权不实…不大不小”。并引龙树《中论》的三谛偈做为证据。《中论》三谛偈已在前文讨论过,不再赘言。而“不权不实”等,不过是强调在修习圆顿止观时,空、假、中三者当中,没有哪一个比较重要,也没有哪一个应该摆在优先的位置;三者平等,无有权实、大小、优劣或前后的分别。
  空、假、中三谛没有权实乃至前后之分,这似乎说明智顗三谛并重的态度。然而,实际上,智顗郤强烈批判说空的通教和说假的别教,相反地,赞叹说中的圆教。在他的心目中,中道还是比空、假二谛来得尊贵、高超。这从下面的事情即可看出:他把三谛匹配化法四教,并宣称藏、通二教不谈中道,别教虽谈中道,郤只是“中理而已”、“不备诸法”,只有圆教才具足圆满无缺的三谛。他在《四教义》卷2,曾这样说:
  一、 三藏教,但诠二谛之理。所以禀教之流,不闻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犹存灰断之果也。二、通教,亦但论二谛之理。所以禀教
  页92
  之流,亦不闻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犹存灰断之果也。三、别教,别论三谛之理。所以禀教之流,三十心但成二观智之方便,登地方乃见佛性、入法流也。四、圆 教圆诠三谛之理。是故禀教之流,初心即开佛知见,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76]
  从引文我们看到:三藏教和通教因为“不闻佛性常住涅槃”,所以“但论二谛之理”;所成就的果位,也只是“灰断之果”[77]。而别教则“别论三谛之理”,刚开始的时候,三谛无法同时观照。亦即:十地以前的“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只能观照空、假二谛,无法观照中道;要到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见到中道佛性的道理,真正进入佛法之流当中。而圆教菩萨则初发心即能“开佛知见”,“圆诠三谛之理”,自自然然流入“萨婆若”(一切智)的大海当中。在这里,我们看到空、假、中三谛当中,智顗显然特别重视中道一谛 [78],中道的有、无,以及是否“圆诠”,成为分辨化法四教的判准。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智顗还把中道视为佛典中所说的佛性、常住、涅槃的道理。关于这点,《四教义》卷2,同样明白说到中道就是佛性等:“…中道第一义谛,亦名一实谛也,亦名虚空、佛性、法界、如如、如来藏也。”[79]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智顗的中道即是佛性。[80]不谈佛性的是藏、通二教;谈佛性,郤谈得不够圆融的,则是别教。只有圆教才能圆融无碍地诠释中道佛性。
  天台宗人自以为继承龙树一系的中观思想,把龙树视为“金口所记”
  --------------------------------------------------------------------------------
  76 引见《大正藏》卷46,页728,上。
  77 灰断,指灰身泯(断)智。亦即,虽然三乘分别成就阿罗汉、辟支佛、(藏教、通教)佛等三种果位,但涅槃后,色身烧成了灰,不再留在殊胜的色身,而依托于色身上的智慧也因而断灭。
  78 这从《摩诃止观》卷1-上,在解释什么叫做“圆顿”时,省去空、假二境(二谛)不说,偏说中道一事,也可以看出来:“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引见《大正藏》卷46,页1,下)
  79 引见《大正藏》卷46,页727,下。
  80 智顗视中道为佛性,应该是受到《涅槃经》的影响。南本《大般涅槃经(卷25).师子吼菩萨品(23-1)》,曾说:“中道者,名为佛性。”(引见《大正藏》卷12,页767,下。)至于智顗还把中道视为法界、如如、如来藏等,大约是古代高僧大而化之的研究心态使然。这样的做法,不只出现在智顗的作品,也出现在吉藏等同时代高僧的作品当中。所以应该是一普遍的现象。
  页93
  的第十三祖,或“东土九祖”中的第一“高祖”。[81]另外,也有学者以为,智顗承续了鸠摩罗什(344-413或350-409)以来的实相论思想。[82]这应该是太过单纯的说法。智顗的思想中,充满了佛性、如来藏、常住的真常唯心思想,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内容,不但是龙树或鸠摩罗什的著作当中所没有,甚至是他们所要批判的对象;怎么可以说智顗继承了他们的思想?
  五、七教与五种三谛
  由于化法四教中的通、别二教,别、圆二教的人都可以进入接引,成为别入通、圆入通、圆入别等三教;因此,再加上原有的化法四教,即成七教:藏、通、通入别(别入通、别接通)、通入圆(圆入通、圆接通)、别、别入圆(圆入别、圆接别)、圆教。
  这七教当中,藏、通二教不闻佛性中道之理,因此只有空、假二谛,没有三谛。这已在前文说过。剩下的别入通乃至圆教等五教,由于能闻佛性中道之理,因此不但有二谛,而且有三谛。然而,别教所闻佛性中道之理,郤有“不备诸法”、“中理而已”的缺点。只有圆教的中道,才是圆融无碍的中道。这些说法,都可以从下面这段引文看出来:
  郤前两种二谛[83],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种二谛,得论中道,即有五种三谛:约通入别,点非有漏、非无漏,三谛义成。有漏是俗,无漏是真,非有漏、非无漏是中。当教论中,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圆入通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非漏非无漏,具一切法,与前中异也。别三谛者,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中理而已云云。圆入别三谛者,二谛不异前,点真中道,具足佛法也。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84]
  为了方便检阅,我们可以把引文中所说到的五种三谛,条列如下:
  --------------------------------------------------------------------------------
  81 详见:宋.志磐,《佛祖统纪》卷5-6;《大正藏》卷49,页169,上;页177,下。
  82 散见:陈英善,《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各章。
  83 指藏教和通教的二谛。藏、通二教虽有二谛,郤没有中道。
  84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3-上;引见《大正藏》卷33,页704,下-705,上。
  页94
  (1) 藏教三谛:缺。
  (2) 通教三谛:缺。
  (3) 通入别三谛: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非有漏非无漏是中道。中道“但异空而已”、“中无功用,不备诸法”。
  (4) 通入圆三谛: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非有漏非无漏是中道。中道“具一切法”。
  (5) 别教三谛: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以上由二谛中的俗谛开出),非有漏非无漏是中道(二谛中的真谛)。“中理而已”。
  (6) 别入圆三谛: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以上同别教),非有漏非无漏是中道。中道“具足一切佛法”。
  (7) 圆教三谛:有漏是俗谛,无漏是真谛,非有漏非无漏是中道。(三谛都“具足佛法”。)
  从以上的简表可以看出,五教的三谛差别所在,其实正是别、圆二教中道的差别。别教的三谛,真、俗二谛由二谛中的俗谛所开出,中道则是二谛中的真谛。这是“开彼俗为两谛,对真为中”的意思。也正因为别教的中道,不过是二谛中的真谛,而在智顗的眼里,真谛是偏空的,因此,和真谛相同的别教中道,只不过是“中理而已”,并没有实质的功用。[85]以这种意义的中道,进入通教当中救度通教菩萨,即成通入别;而通入别的中道,也因而是“无功用”、“不备诸法”、“但异空而已”的中道。
  而圆教的中道则不同于别教“无功用”、“不备诸法”的中道;相反地,“具足佛法”。[86]更有甚者,不但中道具足佛法,空、假二谛也一样具足佛法。以这样的中道,进入通教当中救度通教菩萨,即成通入圆;而其中道自然也是“具一切法”了。同样地,以这样的中道进入别教救度别教菩萨,即成别入圆;而其中道自然也就“具足一切佛法”了。
  六、灌顶对化法四教谛理的权实之判
  --------------------------------------------------------------------------------
  85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下,曾批评别教所体悟的“不空”(即中道)之理,只是“但理”而已,没有实质的功用;必须历劫“缘修方便”,才能证入有实质功用的中道。智顗这么说:“别人谓不空,但理而已。欲显此理,须缘修方便。”(引见《大正藏》卷33,页703,中。)
  86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2-下,也曾说到圆教的中道(不空)是:“圆人闻不空理,即知具一切佛法,无有缺减。”(引见《大正藏》卷33,页703,中。)
  页95
  本文剩下的篇幅,要从下面这段灌顶的按语,进一步来说明智顗三谛思想的特色:
  私谓[87]…三藏二乘指但空为极,譬颇梨珠,一往似真,再研便伪。…通教人指但空、不但空共为极。譬杂色裹珠,光随色变,缘所见之光,亡其本体;玄黄之色,堕落二乘。《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菩萨之人,非但见空,亦见不空。”…别教人指不但空为极,迥出二边,如云外月,弃边取中。…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但空是化他之实,但、不但是自行、化他之实,出二边中是自行之权。并他经所说,非今体也。今经(指《法华经》)体者,体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如垢衣内身实是长者。体自行、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如衣内系珠即无价宝也。自行之权即自行之实,如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佛道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况自行之实,而非实耶! [88]
  从以上灌顶的按语,可以分成三大段:(一)从一开头的“三藏二乘”至“弃边取中”,是叙述藏、通、别三教的二谛和三谛思想。(二)从“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至“并他经所说,非今体也”,是灌顶(智顗?)对这三教的批判。(三)从“今经体者”至引文末,则是灌顶(智顗?)对《法华经》的评价和赞赏。
  就第(一)段来说,我们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重点:
  1. 藏教视“但空”为最究竟的道理:如颇梨珠。
  2. 通教视“但空、不但空共”为最究竟的道理:如杂色裹珠。
  3. 别教视“不但空”为最究竟的道理:如云外月。
  在这三个重点当中,灌顶(智顗?)以颇梨珠(玻璃珠)比喻藏教的“但空”道理,乍看为真,细看则知并非真实。
  其次,灌顶以杂色裹珠比喻通教“但空、不但空共”[89]的道理,并引《大经》(《大
  --------------------------------------------------------------------------------
  87 《妙法莲华经玄义》的成书,乃智顗宣说,弟子章安灌顶(561-632)记录。书中凡有“私谓”的部分,都不是智顗所说,而是灌顶私自加入的内容。这可以从唐.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的科判当中看出来:“标体中,先列,次释。释中,先叙大师(指智顗)释,次章安私释。”(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0,中。)
  页96
  般涅槃经》)声闻,只体悟“空”无法体悟“不空”的经文,证明通教中的二乘人(和钝根菩萨),只见到“但空”的道理;只有(通教利根)菩萨才能既见“空”,又见“不(但)空”的道理。[90]这就像杂色裹珠一样,在不同的光线之下,显现出不同的色泽。有些仅体悟了“但空”之理,因此堕入了二乘;有些则进而体悟了“不但空”的道理,成为菩萨。
  从灌顶(智顗?)引《涅槃经》经文这一事实,可以肯定这一思想来自《涅槃经》。天台宗因位处江南(浙江天台山),所采用的《涅槃经》,乃刘宋时代慧严(363-443)、谢灵运(385-433)等人所再治的“南本《涅槃经》”。 [91](有关这点,只要比对智顗作品所引《涅槃经》经文,即可看出。)南本《大般涅槃经(卷25).师子吼品(23-1)》,曾说: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92]
  原来,在早期的佛典当中,无常、苦、空、非我(无我)等四个道理,被
  --------------------------------------------------------------------------------
  88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1-上;引见《大正藏》卷33,页682,下-683,上。
  89 “共”字,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做这样解释:“理通故名为共。”(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上。)
  90 依照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的说法,灌顶引《涅槃经》文的目的,是要说明通教的利根菩萨,既体悟“空”,又体悟“不空”的道理。他说:“次引《大经》,明利根菩萨。”(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上。)
  91 依照梁.慧皎《高僧传(卷2).昙无谶传》,北凉.昙无谶(385-433),于河西王沮渠蒙逊元始10年(421年),译出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详见《大正藏》卷50,页336,上-中。)后人称为“北本《涅槃经》”或“四十卷本《涅槃经》”。另依梁.慧皎《高僧传(卷7).释慧严传》,以及隋.硕法师《三论游意义》,北本《涅槃经》迟至宋文帝元嘉7年(430年),才传入南朝(阳州)。并由刘宋.慧严、慧观、谢令郡(谢灵运)等人,“依《泥洹》本,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治改”,而成36卷;后人称为“南本《涅槃经》”或“三十六卷本《涅槃经》”。(详见《大正藏》卷45,页122,中。又见《大正藏》卷50,页368,上。)其中,“《泥洹》本”指东晋.法显所译的六卷本《泥洹经》。[详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书局,1976(再版),页606。]
  92 引见《大正藏》卷12,页767,下-768,上。
  页97
  当做蹎蹼不破的四种真理-“四法印”;[93]但是晚出的许多大乘佛典,郤把这四个道理视为四种错误的想法-“四(颠)倒”,相反地,提倡常(住)、(妙)乐、我(自在)、(清)净等所谓“(涅槃)四德”。[94]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灌顶(智顗?)所谓通教二乘只了解“但空”的道理,(通教)菩萨才能同时体悟“但空”和“不(但)空”-“但空、不但空共”的道理,这一说法显然来自《涅槃经》。
  引文中的“缘所见之光,亡其本体”以及“玄黄之色,堕落二乘”两句,依照湛然的解释,两句都指通教的二乘和(钝根)菩萨。他说:
  通机如杂色,但真如色变,圆理如珠体,机发如物裹。故通教二乘,亡实相体,逐诠小之教,堕落二乘。钝根菩萨,义同二乘,复能出假,文略不说。[95]
  其次,灌顶(智顗?)以云外月,来比喻别教所体悟的“不但空”之理。
  --------------------------------------------------------------------------------
  93 例如:《增壹阿含经》卷28,第10经,即说:“色者无常。此无常义即是苦。苦者即无我。无我者即是空也。…”(引见《大正藏》卷2,页702,中。)事实上,四法印是由三法印演变而来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龙树,《大智度论》卷22,即说:“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引见《大正藏》卷25,页222,上-中。)同书卷32,也说:“佛说三法为法印,所谓一切有为法无常印,一切法无我印,涅槃寂灭印。”(引见前书,页297下。)另外,同书卷22,又说:“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无常即是苦谛…。”(引见前书,页223,中。)其中,“略说则一种”,指“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引见前书,页222中)的“一实相印”。一般以为,三法印或四法印乃小乘经论所说,大乘经论则说“一实相印”。例如,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上,即说:“《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即是魔所说。”(引见《大正藏》卷33,页779下。)引文中的《释论》,指龙树《大智度论》;但不知出自哪一卷?
  94 例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颠倒真实章(12)》,即说:“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引见《大正藏》卷12,页222,上。)而南本《涅槃经(卷2).哀叹品(3)》,也说:“…众生亦尔,为诸烦恼无明所覆,生颠倒心:我计无我,常计无常,净计不净,乐计为苦,以为烦恼之所覆故。…如等若言:‘我亦修习无常、苦、无我等想。’是三种修,无有实义。”(引见《大正藏》卷12,页617,上。)又说:“世间之人,乐中见苦,常见无常,我见无我,净见不净,是名颠倒。…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即是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若欲远离四颠倒者,应知如是常、乐、我、净。”(引见前书,页617,中。)
  95 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33,页821,上。
  页98
  云,比喻“但空”的道理;而月,则比喻“不但空”的中道之理。不究竟的“但空”道理,就像乌云遮月一样,能遮蔽“不但空”的中道之理,令菩萨无法见到中道之理而澈底解脱。而“迥[96]出二边”和“弃边取中”,则是描述别教菩萨,错误地以为“空”(和“假”)只是错误的“边(见)”,不是正确的“中(道)”;必须舍弃“空”(和“假”)之“边(见)”,才能体悟“中(道)”之理。
  依照天台宗的说法,初地(相当圆教初住)以前的菩萨(十行、十住、十回向),虽悟解中道(“不(但)空”)之“教”说,郤未“证”见真正的中道(“不(但)空”)之理,因此,只修得方便教说之道-“教道”。要到初地以上的菩萨,由于已(部)分“证(见)”中道(“不(但)空”)之理,才能证入真理之道-“证道”。[97]而教、证二道的差别,即在是否“迥出二边”、“弃中取边”。若“迥出二边”、“弃中取边”,即属道教;反之,若能避免“迥出二边”、“弃中取边”,相反地,体悟“边本是中”,亦即体悟“(但)空”本来即是“不(但)空”,则已证入证道,和圆教(初住菩萨)所证相同。这些说法,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解释得相当清楚:
  然破别教,但破教道。边本是中;今弃边中之中,而别求于中,故
  --------------------------------------------------------------------------------
  96 “迥”字《康熙字典》无,疑为“迵”(超出)或“迥”(远出)之别字。而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的解释则是:“次、别教人虽‘不但(空)’同名,但中异故,故云‘迥出’。”(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上。)湛然的意思是:别教的“不但空”,和通教的“但空、不但空共”当中的“不但空”,名字虽然相同,但由于“中(道)”有所差异,因此二者不同。换句话说,通教的“不但空”只是指通教菩萨能从空出假、普度众生而已,并不是指中道;而别教的“不但空”则指中道,所以不同。
  97 教、证二道原出《十地经论》。隋.慧远,《大乘义章》卷9,曾说:“证、教两行,出《地经论》。所言证者,乃是知得之别名也。实观平等,契如名证。所言教者,义别有七:一、方便行德…二、差别之行…三、知诸佛所说教法…七、上德下被,义名为教…。”(引见《大正藏》卷44,页652,下。)从这一说明可知,凡方便、差别之行,皆属教道;只有契入真如(相当天台宗的中道),才能称为证道。引文中所说《地经论》,即世亲的《十地经论》;这是教、证二道的来源。该论卷1,曾说:“叹说者,于中有二种:一者为说阿含义;二者为证入义。”(引见前书,卷26页127中。)天台宗认为别教菩萨入地以前,未证中道之理,皆属教道;入地之后才是证道(相当圆教初住菩萨)。例如,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3-3,即说:“但别教中,教权、证实,意稍难晓,人多迷之,使此别教,其义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证二道,以消别门。于中应须先知二意:一者约行,则地前为教,登地为证。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现前;岂有亲证,复存隔历?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入地自证,权门自开。故云(别教)初地即是(圆教)初住,入证道也。”(引见《大正藏》卷46,页239,上。)
  页99
  以云外月譬教道(之)中(道)。…若知边、中不异,即破此意。彼理有中,此边无中,则实相正法不遍一切。[98]
  “边本是中”或“边、中不异”,是天台宗极为重要的道理;了解它,等于了解天台思想的大半。在这里,“边”指的是“(但)空”;其实,也可以指“假名”或“假有”。而在天台的其他典籍当中,“边”也可以和“迹”、“权”等词相通。只要说清楚(所谓“开”、“示”),即可体会(所谓“悟”、“入”)“边”就是“中”、“迹”就是“本”、“权”就是“实”。[99]甚至“十界互具”、“三轨即三障”、“三道即三德”、“魔界即佛界”,乃至“佛不断性恶”等天台宗的重要思想,也可以从“边本是中”、“边、中不异”开展出来。
  另外,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8-上,曾以“不(但)空”来称中道,然后再把“不但空”细分为“次第断结,从浅至深”,以及“具一切法”两种。他说:
  菩萨得不但空,即中道慧。…见不(但)空复有多种:一、见不空,次第断结,从浅至深。此乃相似之实,非正实也。二、见不空,具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不一不异,无三无一。 [100]
  智顗虽然没有说到这两种“见不(但)空”的菩萨,到底是哪两种;但从上下文可以肯定,是指别教和圆教两种菩萨。别教菩萨证见了“次第断结,从浅至深”的“不(但)空”,而圆教菩萨则证见了“具一切法”的“不(但)空”。从智顗的这一解释,也可以补充说明,前文所谓“迥出二边”、“弃中取边”,乃至“云外月”的比喻,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次,从“…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开始,是第(二)段,可归纳为下面几个重点:
  4. 藏教的“但空”之理:化他之实。
  5. 通教的“但空不但空共”之理:自行、化他之实。
  6. 别教的“出二边中”(“不但空”)之理:自行之权。
  这里,有三组概念必须厘清:(1)“化他”与“自行”;(2)“权”与“实”;
  --------------------------------------------------------------------------------
  98 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上-中。
  99 后二即天台宗有名的“开迹显本”、“开权显实”。
  100 引见《大正藏》卷33,页781,上。
  页100
  (3)“但空”与“不但空”。其中,化他自然是指教化众生,自行则指自我修行成就。权,是权宜之计;实,则是事相的真实。而但空,是指“空”中没有任何内容的意思;不但空,则指“空”中含有一切佛法。这三组概念,都是针对教化者-佛陀或菩萨而说的。在“化他”之时,佛菩萨同时也在“自行”。而不管化他或自行,其中都有“权”与“实”的不同。
  以“但空”为最究竟道理的藏教,就灌顶(智顗?)看来,其实就像颇梨珠冒充真珠一样,并不真“实”。教化者-佛菩萨,对藏教人宣说“但空”的道理,对藏教人来说,这是真“实”的;但对教化者本身-佛菩萨来说,“但空”的道理对自己的修行-“自行”,则只是“权”宜之说而已,因为“但空”之理无法让祂澈底解脱。[101]也就是说,藏教“但空”的道理,最多只能度化他人,郤无法由这一道理而达到自己的澈底解脱。
  其次,以“但空、不但空共”为最究竟道理的通教,就像杂色珠,随著不同的光线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一样。有些通教人,只了解“但空”的道理,因而堕入了二乘。而那些体悟“不但空”的通教人,则成了菩萨。其中,“但空”是佛菩萨教化通教二乘的道理,对通教二乘来说是真实的道理,因此是“化他之实”。而“不但空”则是通教菩萨自我修行的真实道理,所以是“自行之实”。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就曾这样解释:“‘但(空)、不但(空)’等者,若自、他相对,但是他实,不但是自实。通教真中有二实故。”[102]其中,通教菩萨的自行之实,相对于别、圆二教来说,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真实;因为通教的道理当中并没有中道。通教菩萨所体悟的“不但空”,只是从空出假而已,并不是中道。
  而别教的“出二边中”为什么是“自行之权”呢?湛然有这样的解释:“‘出二边中’等者,说中道故,名为自行。云‘出二边’故,名为权。”又说:“自行之权,犹存教道,亦违中道。”[103]对别教人来说,空、假二谛都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教说,只有中道才是自我修行的道理。这是湛然所谓“说中道故,名为自行”的意思。然而,前文说过,别教的中道,只不过是真谛(空)的异名而已,其中没有真实的内涵;这种中道是“出二边中”。出二边中,当然是佛菩
  --------------------------------------------------------------------------------
  101 “但空”对藏教人的“自行”只是“权”,这一说法引文中并没有说到;但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郤有这个意思:“但空于化他中是实,于自行中是权。三藏唯有一真故。”(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中。)湛然的说法,也许是依据前引下文智顗(灌顶?)的话:“今经体者,体他他之权、实…。”引文中明白说到了权与实。
  102 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中。
  103 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1;引见《大正藏》卷33,页821,中。
  页101
  萨的“权”宜之说。对修习别教菩萨来说,也无法由这权宜之说而获得澈底的解脱。所以,别教的出二边中,对别教菩萨的“自行”来说,只是“权”而已。另外,别教的“出二边中”,乃对初地以前的菩萨所说,那是“教道”中的中道,而不是具有实证意义的“证道”(初地以上)中的中道;因此,别教的“出二边中”虽是别教菩萨自我修行的道理,但郤只是“自行之权”而已。
  最后,从“今经体者”到引文最末,是第(三)大段,乃灌顶(智顗?)对《法华经》的评价和赞叹。我们可以把它归纳成为下面的第7:
  7. 圆教(《法华经》):化他之权、实,即自行之权、实;自行、化他之权、实,即自行之权、实;自行之权,即自行为实。
  其中,“化他之权、实”指藏教的“但空”之理;“自行、化他之权、实”指通教的“但空、不但空共”之理;而“自行之权”则指别教“出二边中”之理。这些道理,有些只能“化他”,不能“自行”,如藏教的道理;有些虽能“自行”,郤只是“权”,如通、别二教的道理。然而,就圆教来说,这些有缺陷的道理,都可转化[104]的用为没有缺陷的道理,成为“自行之权、实”(如藏、通二教)或“自行之实”(如别教)。圆教人透过这些被转化的道理,自我修行,最后终于证得圆满无缺的圆教佛果。
  在这种转化文当中,各有一个比喻:藏教的比喻是“垢衣内身实是长者”,通教的比喻是“衣内系珠即无价宝”,而别教的比喻则是“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佛道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前两个比喻分别出自《法华经》[105],别教的比喻则是灌顶(智顗?)自己所作。《妙法莲华经(卷2).信解品》,曾有这样的比喻:
  又以他日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106]
  --------------------------------------------------------------------------------
  104 转化一词,用智顗自己的话,即“开”,打开、说开,解释清楚的意思;例如“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等。
  105 《法华经》共有七个比喻:(1)卷2〈譬喻品〉火宅喻;(2)卷2〈信解品〉穷子喻;(3)卷3〈药草喻品〉药草喻;(4)卷3〈化城喻品〉化城喻;(5)卷4〈授记品〉衣珠喻;(6)卷5〈安乐行品〉髻珠喻;(7)卷6〈寿量品〉医子喻。目前这两个比喻则是穷子喻和衣珠喻。
  106 引见《大正藏》卷9,页17,上。
  页102
  经文中的“更著?弊垢腻之衣”,即是这里“垢衣内身实是长者”的比喻。原经文的比喻,乃用来说明小乘声闻,就像“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的“富长者”之子。在这里,“富长者”比喻佛陀;年幼走失的儿子,则比喻小乘声闻弟子。这些小乘声弟子,也是佛(陀之)子,最后还是要回到“富长者”的家里,修习大乘菩萨之道,绍佛大业,成就佛果。原经的意思,旨在阐明“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107]的“一乘”思想。所以,当佛陀说了这个比喻之后,在场的小乘声闻听了之后即说:“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于此经中,唯说一乘。” [108]
  而灌顶(智顗?)也以同样的比喻,来说明藏教的“但空”道理,虽然只是“化他之(权、)实”,但只要经过转化,也能成为“自行之权、实”。
  其次,通教的比喻则是:“衣内系珠即无价宝”。它出自《法华经(卷4).五百弟子受记品》:
  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109]
  在这里,衣珠比喻先前所发下的“一切智心”,那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的菩萨大愿心。所以,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3-下,曾解释说:“众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珠衣。”[110]小乘声闻早已发下成就一切智的大愿心,但郤像醉卧亲友家者,不知自己身怀宝珠,而以证得阿罗汉小果为满足。必须等到佛陀开示[111]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也是菩萨,终将成就佛果。
  --------------------------------------------------------------------------------
  107 《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引见《大正藏》卷9,页8,上。
  108 《妙法莲华经(卷2).信解品》;引见《大正藏》卷9,页17,下。
  109 引见《大正藏》卷9,页29,上。
  110 引见《大正藏》卷34,页210,中。
  111 开与示,完整的还有悟和入;出自《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郤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引见《大正藏》卷9,页7,上。)开、示、悟、入,乃天台宗重要的思想,特别是“开”字。“开权颢实”、“开迹显本”、“开粗显妙”等天台宗重要的观念,都从这个字而来。
  页103
  而灌顶(智顗?)则以同样的比喻,说明通教“但空、不但空共”的道理,原本只是“自行、化他之(权、)实”,但到了佛陀宣说《法华经》的时候,由于已被转化(开示),因而成了圆教的“自行之权、实”。
  而别教“出二边中”的比喻则是:“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佛道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这虽是灌顶(智顗?)自己所做的比喻,但还是源自《法华经》小善亦能成就佛道的思想。《法华经(卷1).方便品》,曾说:
  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
  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
  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
  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112]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最后四句;直到今天,许多佛寺的墙壁上,都写有这首偈颂。[113]而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3-下,曾对“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等四句,做了这样的说明:“低头、举手皆成佛道,方便善权皆真实也。”[114]在智顗的想法里,一切万法事理,但空也好,不但空也好,权宜之说也好,真实语也好,乃至“一切世间治生产业”,最终都对“自行”有帮助。所以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这和前文湛然所谓的“边本是中”或“边、中不异”,其实具有相同的意趣。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智顗乃一特重“自行”的高僧。事实上,这还可以从他隐遁天台的原因,以及逝世前感叹只证得五品弟子位这两件事情,得
  --------------------------------------------------------------------------------
  112 引见《大正藏》卷9,页8,下-9,上。
  113 通常,最后一句被改成:“皆共成佛道。”“共”字的意义,显然不如“已”字。天台宗小善即“已”成就佛道,和其圆教“初发心即成正觉”的思想有关。若改为“共”字,虽较易了解,但天台圆教的特色尽失。
  114 引见前书,页36,下。
  页104
  到旁证。
  智顗在陈太建7年(575年)9月,亦即38岁的壮年,开始隐遁于浙江天台山。[115]而其隐遁天台的理由则是:
  陈始兴,王出镇洞庭,公卿饯送皆回车瓦官,倾舍山积,虔拜殷重。因而叹曰:“吾昨夜梦逢强盗,今乃表诸软贼。毛绳截骨,则忆曳尾泥间。”仍谢遣门人曰:“吾闻闇射,则应于弦。无明是闇也,唇舌是弓也,心虑于(如?) [116]弦,音声如箭。长夜虚发,无所觉知。若益一人,心弦则应。又法门如镜,方圆如像。[117]若缘牵心,辘辘无尽;若缘杜心,自然蹇涩。昔南岳轮下,及始济江东,法镜屡明,心弦数应。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余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减十人得法。其后,徒转多,得法转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贤各随所安,吾欲从吾志。蒋山过近,非避喧之处。闻天台地,记称有仙宫。…若息缘兹岭,啄峰饮涧,展平生之愿也!”…即陈.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118]
  引文明白说到智顗出家的原因,乃感叹在金陵瓦官寺中,由于必须应付众多俗事,无法“自行化道”,以致“法镜”无法清明,“心弦”无法鸣应。弟子当中,受益者也日趋减少。这说明智顗是一位把教化众生视为次要,而特别注重“自行”的僧人。其中,“陈”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陈朝(557-589)。“王”指陈朝住镇洞庭的王将,但不知何人?瓦官则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市)瓦官寺,智顗于陈.光大元年(567年,30岁)进住于此八年,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即《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19]其次,“蒋山”指离金陵不远的江苏蒋山。而“南岳”原为慧思晚年54岁(陈.光2年,568年)所进住的湖南名山,在这里则指慧思本人。而“始济江东”应指初至金陵瓦官寺时。
  其次,再看看智顗临灭前的感叹:
  --------------------------------------------------------------------------------
  115 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引见《大正藏》卷50,页193,上。
  116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7).释智顗传》,“于”字作“如”。(详见《大正藏》卷50,页565,上。)
  117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7).释智顗传》,“如像”二字作“任象”。(详见《大正藏》卷50,页565,上。)
  118 引见前书,页192,下-193,上。
  119 详前书,页192,下。
  页105
  智朗请云:“伏愿慈留,赐释余疑。不审何位?殁此何生?谁可宗仰?”(智顗)报曰:“汝等懒种善根,问他功德,如盲问乳、蹶者访路。告实何益!由诸?悷,故喜怒呵赞,既不自省,倒见讥嫌。吾今不久,当为此辈,破除疑谤。《观心论》已解,今更报汝:吾不领众,心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位耳。…”[120]
  引文明白说到,智顗在临终前感叹因为领众的缘故,以致无法证入“六根清净位”,只证得“五品弟子位”。[121]可见智顗确实是特重“自行”的一位高僧。
  智顗的重“自行”,和他所强调的“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122]的普度思想,似乎有所矛盾。智顗还曾以这一思想,批判《华严经》。他把只为大菩萨们宣说的《华严经》,和只求自行解脱的小乘三藏教相提并论,说它们“方便味浓,大乘味薄”。[123]然而,特重“自行”的智顗,恐怕也难逃他自
  --------------------------------------------------------------------------------
  120 引见前书,页196,中。
  121 依天台宗,依《法华经》(第一位)、《璎珞经》(后七位)二经,以及天台特有的“六即”,立圆教修行共有八位:(1)五品弟子位,又名外凡位、观行即位。(2)六根清净位,又名十信位、内凡位、相似即位。(3)十住位。(4)十行位。(5)十回向位。(6)十地位。(7)等觉位。(以上合为分真即位。)(8)妙觉位,又名究竟即位。其中,第(1)五品弟子位,乃依《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而立。该品乃就如来灭后,为弟子宣说底下的五品功德:随喜品(闻实相法而随喜)、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而第(2)六根清净位,则须修习四安乐行、成就法华三昧,才能证入。四安乐行乃依《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和〈安乐行品〉而立,即:正慧离著安乐行、无轻赞毁安乐行、无恼平等安乐行和慈悲接引安乐行。或:(1)常好坐禅、修摄其心,乃至离豪势、畜养少年弟子等十事之“身安乐行”。(2)不说他人过、不轻慢他人、不赞毁他人、不生悲恨心之“口安乐行”。(3)离嫉、谄、轻骂、争竞等四过之“意安乐行”。(4)起慈悲心,誓愿摄受众生之“誓愿安乐行”。另外,所谓“六根清净”,乃依《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而立。该品曾说:如果有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可得八百眼功德、一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一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一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这时,是人“父母所生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以上眼根清净之功德)等等。(详见《大正藏》卷9,页47,下。)
  122 这两句是智顗用来赞美《法华》圆教的句子;他说:“复有义:日光普照,高下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说次第,醍醐味相。”(引见《大正藏》卷33,页683,下。)引文中的“若低头…皆成佛道”几句,乃本文前引《法华经(卷1).方便品》的经句。
  123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10-下,曾说:“若《华严》为乳,三藏为酪,此则方便味浓,大乘味薄。”(引见《大正藏》卷33,页810,上。)
  页106
  己所说的“方便味浓,大乘味薄”之讥。龙树,《大智度论》卷95,曾说:“菩萨行善道,为一切众生;此是实义。余处说:自利,亦利益众生;是为凡夫人作是说,然后能行菩萨道。”龙树又把修行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人:“下者、但为自度,故行善法。中者、自为,亦为他。上者、但为他人,故行善法。”[124]智顗自称继承龙树的思想,然而他的特重“自行”,是否真能为龙树所认可?印顺法师在他的《契机契理之人间佛教》当中,曾引太虚法师的话说:包括天台宗在内的中国佛教,其教理强调至圆、至简、至顿,而其结果也因而变成“说大乘教,修小乘行”了。 [125]想来,这两句话,不只是针对禅宗、净土、华严等中国佛教各宗的描述,也是针对天台宗的描述吧!
  七、结语
  总之,智顗的三谛思想,依照他自己的说法,主要来自下面两部经典:(1)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2)相传由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除了这两部经典之外,实际上从智顗所引佛典看来,还有下面几部,也是影响智顗三谛论的经论:(3)姚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般若经》);(4)龙树造,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5)龙树造,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6)北凉.昙无谶译,刘宋.慧严等再治《大般涅槃经》(南本《涅槃经》)。另外,(7)《法华经》“开权显实”的思想[126],也影响了智顗对于三谛的理解。
  --------------------------------------------------------------------------------
  124 以上皆见《大正藏》卷25,页726,中-下。
  125 印顺,《契机契理之人间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页44-45,曾以感叹且讥讽的口吻,引太虚的话说:“…在中国,我在《谈入世与佛学》中,列举三义:一、‘理论的特色是至圆’;二、‘方法的特色是至简’;三、‘修证的特色是至顿’。在信心深切的修学者,没有不是急求成就的。‘一生取办’、‘三生圆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地成佛’,或‘临络往生净土’,就大大的传扬起来。…从广修利他的菩萨行中去成佛的法门,在‘至圆’、‘至简’、‘至顿’的传统思想下,是不可能发扬的。(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说大乘教,修小乘行’…中国佛教自以为最上乘,他修的也正是最上乘行呢!”
  126 严格说来,《法华经》并没有明确的“开权显实”之说法。这一说法,乃智顗自己对《法华经》的特殊心得。不过,《法华经》也有相似的说法;例如,卷1,〈方便品〉,曾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引见《大正藏》卷9,页7,上。)又如,卷4,〈法师品〉,曾说:“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 远,无人能到。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而为开示。”(引见前书,页31下。)又说:“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引见前书,页32,上。)这些经句,常为天台宗人,引来做为“开权显实”的经证和说明。例如,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卷1-上,在说明该书的大纲-“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时,曾引第一段经文,分别证明《法华经》有“五重玄义”:“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为大事因缘故’,证名。‘佛之知见’,证体。‘开、示、悟、入’,证宗。‘为令众生’,证用。‘此异余经’,证教也。”(引见《大正藏》卷33,页684,中。)又如,同书卷9-上,也说:“开一切众生即是妙理,故云‘为令众生开佛知见’。‘示、悟、入’等,亦复如是。开一切小乘法即是妙法,故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开一切声闻理即是妙理,故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引见前书,页792,下。)
  页107
  现在,让我们以下面的图表,说明智顗三谛思想的佛典依据:
  其中,《大品般若经.道树品》之二谛观,和《仁王般若经.二谛品》之三谛观之间的箭头,表示二者有思想上的前后因果关系。学界咸信,相传为由鸠摩罗什所译出的《仁王般若经》,其实是五世纪成立于中国的疑伪经,并且受到罗什所译《大品般若经》的影响。[127]
  --------------------------------------------------------------------------------
  127 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经(卷1).序品》,曾明文提到《摩诃般若》:“前已为我等大众,二十九年说《摩诃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光赞般若波罗蜜》…。”(引见《大正藏》卷8,页825,中。)另外,传为唐.不空(705-774)所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序品》,除了提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之外,还提到了《大品(经)》:“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引见前书,页835,上。)足见《仁王般若》受到《摩诃般若》,亦即《大品般若》的影响。(参见: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昭和21年,页425-441。)另外,椎尾辨匡曾详细比对《大品般若经》和《仁王般若经》的所用词汇、译语和内容。其中虽无二谛或三谛的比对,但也足够说明二经之间的具有密切关系。(参见:椎尾辨匡,《佛教经典概说》,东京:三康文化研究所,昭和46年,页167-182。)
  页108
  最后,让我们用条列的方式,提出下面五点有关智顗三谛论的特色,做为本文的结论:
  (1) 中道的特别重视:智顗虽然强调空、假、中三谛平等,但还是可以看出他特别重视中道。他一方面把空谛匹配给藏、通二教,把假谛匹配给别教,而把中谛留给他自己所赞叹的圆教。二方面又批评藏、通二教的“但空”(空谛),以及通、别二教的“不但空”(假谛)和“出二边中”(中谛);相反地,赞叹圆教的中道。这是受了《璎珞经》的影响,特别受到该经重视“中道第一义观”的影响。另外,也受了《仁王般若经》“第一义谛双照有、无二谛”这种说法的影响。
  (2) 唯心的倾向:这主要是受了《仁王般若经》第一义谛即“心谛”的影响。这一倾向,使得智顗的三谛论,偏离了龙树,甚至鸠摩罗什以来,无唯心论色彩的二谛思想。有些学者把智顗的三谛论,视为龙树和鸠摩罗什的承续,显然值得商榷。
  (3) 三谛一体:这主要是受了《中论》“三谛偈”,以及《大智度论》“三智一时得”的影响。然而,这一结论乃建立在这两部论典相关段落的特殊解释上。这一特殊解释,未必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同。
  (4) 中道即佛性:这主要是受了(南本)《大般涅槃经》“佛性即中道第一义空”,乃至“佛性不空”的影响。把中道视为佛性,而佛性不空;这和中道的唯心化一样,超出了《大品般若经》和《中论》的中道思想。这再次证明:智顗乃龙树和鸠摩罗什的思想继承人,乃一有待商榷的说法。
  (5) 权与实、自行与化他的分判:藏、通二教的“但空”,通教的“不但空”,别教的“出二边中”,都是“自行之权”或“化他之权”、“化他之实”,并不是“自行之实”。也就是说,藏、通、别三教的二谛或三谛,都不能令自己获得澈底的解脱。只有圆教的中道,才是“自行之实”。不过,只要经过转化,亦即所谓的“开权显实”,这些不究竟的
  页109
  二谛或三谛,即能成为让自己澈底解脱的“自行之实”的中道。这些说法的依据,主要来自《法华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