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清代丹霞山别传寺和尚塔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仇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近年因整理粤北名寺——仁化别传的古志《丹霞山志》,数赴丹霞,多次拜谒天然、澹归两位大师的塔墓,又听说山中还有别传寺僧塔数座,于是几次上山寻访,大体上弄清了这批僧塔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僧塔已经荒废,草木遮掩。人迹罕至。今??[卄/(蠅-虫)]禅师塔虽然史料有载,惜语焉不详,至今未能寻到。丹霞山一带多红砂岩,石质较为疏松,僧塔以此建造,年代稍久,便因风霜雨露的侵蚀而损坏,尤其是塔碑上的文字,大都漫漶不存。现根据尚存的塔碑文字,参考雍正十一年重刊的《丹霞山志》、别传寺的碑刻、钟铭、民国三十八年孙翼民撰《丹霞山志》(稿本)等资料,对这些和尚塔分别作出判定,希望能为别传寺修复先祖塔墓以及丹霞山开发宗教文化旅游的新景点提供有关的资料,并为别传寺的天然和尚法系以至曹洞宗华首道独一系的研究提供一些史料佐证。不当之处,祈予指正。
  一、天然、继祖、太虚和尚合葬塔(附传一法师塔)
  此塔位于丹霞主山下锦江对岸之佛日山。塔碑文字较清晰,全文如下:
  洞宗三十七世丹霞第四世主法继祖庐和尚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第一世开法天然昰和尚
  洞宗三十八世丹霞第五世主法太虚包和尚
  函昰天然和尚是曹洞宗三十四世传人,丹霞山别传寺的开法祖师、首任住持。康熙五年,天然和尚受法徒澹归之请,主法丹霞,至康熙十年退院赴庐山,住持别传寺5年。康熙二十四年天然圆寂于番禺海云寺,次年4月建全身塔于丹霞别传寺对岸的佛日山西坡。二十八年后,天然的传法弟子今但尘异将本师的全身塔迁住罗浮山华首台寺,从此,丹霞山的天然和尚塔就变成衣钵塔了。
  该塔中藏有石匣一方,匣盖内面刻有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丹霞山别传寺住持僧古奘所立的志铭:
  康熙甲午十月,华首门人今但迁天祖全身于罗浮梅花之庄。丹霞大众哀慕不已,后奉衣钵葬此,盖不敢忘其初也。口于本年腊月十有七日戌时。呜呼!山川有灵,天地有穷,此衣钵之法,永传而不息也。
  住丹霞法孙古奖立
  古奘和尚由康熙四十九年任别传寺住持,他的师叔今但将天然和尚全身塔迁往罗浮华首台,正是在古奘任内。
  此塔碑文中还有“四世继祖庐和尚,五世太虚包和尚”字样,可知这是“传”字辈的传庐(字继祖)和尚和“心”字辈的心包(字太虚)和尚圆寂后,与祖师共葬一塔。
  此塔长期湮没在荆莽草丛之中,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因架设电杆而被发现,经过修葺,大体比较完好,只是原来的塔院已经不存。天然和尚塔右下侧有附葬塔,损毁严重,杂草丛生,正面碑石纵裂为二,文字漫漶不清,细辨为“曹洞正宗丹霞西堂贯之一大师之塔。”西堂是寺院的职位,仅次于住持和首座。考《丹霞山志》(抄本),塔主乃传一禅师,字贯之,他在雍正十一年担任别传寺的“庄主”时,参与了新刊《丹霞山志》的增补校订。同时参与编订的还有任“维那”的传庐继祖禅师,后来继祖当上别传寺的住持,成为曹洞宗丹霞第四世传人。
  二、澹归和尚塔
  塔在丹霞主山海螺峰下的海螺岩。
  今释澹归是天然和尚的第四法嗣,清初岭南著名的诗僧,丹霞山别传寺,就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由康熙元年开始,经过五年辛劳经营,寺庙初具规模,澹归便请本师天然和尚上山主院开法,后来天然移锡庐山,澹归才于康熙十三年住持别传寺,四年后退院北上,往嘉兴请藏经。康熙十九年八月,澹归示寂于浙江平湖,临终遗命侍者:“汝等不得留吾臭皮囊,作扶龛回山择地建塔之局,累诸护法。随处死,随处烧,随处散骨水中。……若违此语,恶同凶逆。”①但是,“侍者如教茶毘,不忍投弃,奉骨灰归棲贤(寺),后还丹霞,建塔于海螺岩。”②当时建塔的形制规模,因未见图画及文字描述,不得而知。
  至乾隆四十年闰十月,澹归和尚文字狱案发,据两广总督李侍尧十一月向皇帝覆奏查办情事云:“臣等遵即密委广州府知府李天培驰赴韶州府,会同南韶道李璜前往丹霞,悉心查办,凡金堡所有墨刻墨迹逐一查出,现存碑石摹搨进呈,一面椎碎抛弃,不使片纸只字复有留存。……查《丹霞志》载,海螺岩有金堡埋骨之塔,刊刻铭志亦应刨毁。现又飞饬委员查办,不使存留。”由此可知,澹归和尚塔在乾隆四十年已被铲字椎碑,锉骨扬灰,不复存在。
  九年之后,著名的诗人袁枚曾上丹霞山一游,后来在《游丹霞记》中写道:“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四/幕]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这里的僧塔,就是指澹归和尚塔。丹霞山的和尚塔,都是露天的,只有澹归塔在海螺岩洞中,整个环境就如袁枚所描述的一般。袁枚当然知道澹归,知道海螺岩中的澹归塔,但由于当时离文字狱案的时间不足十年,所以只能用含糊的“有僧塔在悬崖下”来表述,而知情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澹归塔。由此可见,即使清廷刨毁骨塔,椎碎碑刻,又驱逐天然一系的僧人,令官府“选择诚实戒僧住持,”而仅距九年之后,海螺岩中僧塔已修复。虽然这是一座无名的纪念塔,但塔名自在人心,反映出岭南僧俗对澹归和尚尊重怀念之情。
  澹归和尚塔最近一次修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本焕和尚主持进行的,形制规模大体参考清初丹霞山其他和尚塔。
  三、乐说和尚塔
  今辩乐说和尚衣钵塔位于别峰,即今“金龟朝圣”山项。
  乐说和尚是天然和尚第六法嗣。他继法兄澹归和尚之后,于康熙十八至二十五年间任丹霞别传寺住持,退院后历主雷峰、海幢、永宁、长庆诸刹。康熙三十六年乐说和尚圆寂于长庆寿,弟子建塔于慧楞禅师塔之侧,随后又在丹霞山建衣钵塔。
  雍正版《丹霞山志》卷二载:“乐说禅师衣钵塔(在)别峰。”而卷一载:“别峰在山外,一峰突起,旁无倚附,直立江干,状如覆钟。由护生堤取道至峰下,有径可通,上结精舍,乐说禅师之衣钵塔痙在舍前焉。”再看《丹霞山志》的插图,江边一座独立小山标写“别峰”二字。而且今时当地旅游示意图上也标明了“别峰”一山,指的就是现在游船码头旁边的一座独立的小山。
  我在当地的温茂发先生的带领下爬上别峰的山顶,山很小,顶上没有房舍的遗迹,至于和尚塔更是遍寻不获。后来我请教温先生的父亲,人称“九叔”,是当地的知名人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用手扶拖拉机把本焕老和尚接回丹霞山的就是他。九叔明确告诉我,他当年曾在江边的小山上放羊,成年累月在山上走,知道这座小山绝对没有和尚塔。但《丹霞山志》记载清楚明了,为什么别峰上的乐说塔无影无踪?
  温先生知道别峰的南面江边有一座山叫“师姑寨”,上面有一座和尚塔,不过路很难走。另外他认为“别峰”其实就是“鳖峰”,大概当时的文人觉得“鳖峰”不太高雅,才改成“别峰”的。“师姑寨”现在称为“金龟朝圣”,我们到江边的铁索桥上细望“金龟”;活脱脱一个龟(或鳖)伸出头来,朝向丹霞主山。把这山称为“鳖峰”或“龟峰”,确是十分形象的。
  于是我们披荆斩棘,攀上“金龟朝圣”山顶,在半山爬过残旧的寨墙,还看到三个在巨石上凿出来的蓄水池。山顶平展,较为宽阔,上面有房舍的遗迹。山顶靠近江岸的边缘,树丛中有一座和尚塔,西望锦江对岸就是佛日山,天然和尚塔就在半山上。“金龟朝圣”树木繁茂,荫蔽潮湿,和尚塔风化严重,塔碑漫漶不清,树根对塔基塔身造成很大的损坏,部分条石翻倒甚而断裂。虽然没有找到碑文作证据,我相信这塔就是乐说和尚的衣钵塔,这“金龟朝圣”就是别峰,即鳖峰。
  后来,在《丹霞山志》卷七里找到了关于别峰的另一则更详尽的记载:“仁化刘资深居士昆仲于康熙八年四月初八日,将丰坑洞对河坝边土名‘犁壁燕’土地并山一带送予本山为业。载粮壹升捌合。后改名佛日山,天老和尚塔并塔院在焉。”“康熙八年五月十一日买置叶御式等丰坑洞山一座,土名河头寨,后改名别峰,坐落本山门前,乐说和尚衣钵塔在焉。”由此可知,天然和尚塔所在的佛日山,即古名“犁壁燕”的河边土地及山,在丰坑洞的对岸。而佛日山对河的丰坑洞山,土名河头寨,后改名别峰。乐说和尚塔在焉。具体来说,丰坑洞山,康熙初土名河头寨。后改名别峰,乐说和尚塔建在峰顶。后来不知何因,别峰之称不再,土名“河头寨”又变作如今的“师姑寨”。山上的寨墙、蓄水池就是当年“寨”的遗迹。而“别峰”则变成江边另一座小山的名称。这是由于当年《丹霞山志》记叙混淆出错所致。
  因此,可以断定,在佛日山对岸的别峰即“金龟朝圣”顶上,与天然和尚塔隔江相望的和尚塔,就是乐说和尚的衣钵塔。
  四、泽萌和尚塔
  泽萌和尚塔位于张天窝,即现今丹霞山长老峰东麓望仙台一带。
  今遇泽萌和尚是天然和尚的第八法嗣,由康熙二十五年至三十五年间主法丹霞别传寺,退院后五年乃寂。据《丹霞山寺》卷二载:“泽萌禅师塔(在)张天窝。”另还有“圆音禅师塔(在)张天窝。”丹霞山的和尚塔,分处不同之地,相隔都较远,只有泽萌和圆音两位禅师的塔,共处张天窝。“张天窝”是清初时的地名,至今不传。而我们找到的和尚塔,只有两座分处紧邻的两座小山,其余的相距都很远;再者,这两个小山位于丹霞山长老峰东麓南部,从山上下瞰,就是主山脚下山谷中的一些小山包,这带山谷,称为“窝”还是挺合适的。因此,我认为这就是当年的“张天窝”。如今,这一带几座小山称为“望仙台”,其中相邻的两座分别在北坡上建有和尚塔,朝向僧帽峰。这两座僧塔形制相同,规模相若,明显是同一时期的建筑。由于山窝地低阴蔽,湿气隆重,对红砂岩建构的僧塔侵蚀十分严重,塔身有些部位甚至片片剥落,塔碑正面漫漶疏松,触手即成粉末,已只字不存。因此,只能断定这两座僧塔是泽萌与圆音两位禅师的骨塔,至于每座僧塔的归属,待日后再考。
  五、角子禅师塔
  今??[卄/(蠅-虫)]角子禅师塔位于丹霞山雪岩下的狮子峰,未寻获。
  今??[卄/(蠅-虫)]角子和尚是天然和尚的第七法嗣,自康熙三十七年主院丹霞别传寺,至康熙四十年圆寂。首版《丹霞山志》就是在他的任内完成的。据雍正十一年出版的经增补的《丹霞山志》卷二:“角子禅师塔(在)狮子峰。”卷一:“狮子峰,在雪岩山麓,形似狻猊,有俯伏听经之势。”雪岩在丹霞主山东面的山腰,山脚谷地一带都是低矮的丘陵,这里草木繁兴,人迹罕至,长期以来,当地僧俗都不知此处有和尚塔。我们曾到这里寻访,雪岩山麓一带可说是群丘罗列,哪一个才是“形似狻猊,有俯伏听经之势”的狮子峰?凭《山志》这种笼统的描述,很难确定。要上山就要用刀开路,在荆棘草丛中穿行,十分费时。欲踏遍这一带小山,绝非易事,所以至今还未寻获角子禅师塔。不过志乘所记非常明确,只要把雪岩山麓这一带彻底
  遍寻,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的。
  六、圆音禅师塔
  圆言禅师塔位于张天窝,即今丹霞长老峰东麓望仙台。
  古梵圆音和尚是今遇泽萌和尚法嗣,于康熙四十四年任丹霞别传寺住持,至康熙四十九年在任上示寂。《丹霞山志》卷二载:“圆音禅师塔(在)张天窝。”丹霞山的和尚塔,只有在张天窝(今名望仙台)的两个塔是相近的,它们分处相邻的两座小山的北坡。想来是师徒情深,圆音和尚愿意永远紧靠本师泽萌和尚为邻吧。
  七、愿来禅师塔
  愿来禅师塔位于丹霞宝珠峰东坡山腰。
  古奘愿来和尚是今蓖角子和尚法嗣,由康熙四十九年至雍正四年间任别传寺住持,长达十六年。退院之后,愿来和尚在雍正十一年还参加了对康熙版《丹霞山志》的增补校订,刊印了新版的《丹霞山志》。至今流传下来的《山志》孤本,就是属于这一版的。
  宝珠峰东坡上的这座塔,与丹霞山其他和尚塔规制相似,它朝向东方,地势高爽,保存较好。不过塔碑字迹漶蚀严重,只能看出右边一行小字为“皇清乾隆十三年二月”,另外,中间一行大字只能看到最上面的“重兴丹霞”四个字。根据这些字,结合其他史料,我认为这就是古奘愿来和尚的塔。
  上世纪四十年代,仁化孙翼民曾撰《丹霞山志》(稿本),其中《名胜古迹志》有关于这个塔的记述:“乐说和尚墓,在山顶宝珠峰下,片鳞岩上,为重兴本山之高僧乐说辩和尚瘗骨之处。”由此可知,在当时,此塔的碑文已漫漶不清,可认定的也就是“重兴丹霞”四个字,不知孙先生判断此为今辩和尚塔有何依据,我觉得他的结论是错的。
  首先,今辩和尚圆寂于福建长庆寺,在当地建塔,后来又在丹霞山下的别峰建衣钵塔,这些都是载于史料的。而且和尚示寂于康熙三十六年,离此塔之建乾隆十三年超过五十年,在当时这样一段比较安定的年代,不可能寂后过了半个世纪才建塔吧。另外,从碑上“重兴丹霞”这几个字,更可证明塔主不是今辩和尚。今辩继天然、澹归和尚之后接任别传寺住持,这正是丹霞道场开山不久、蓬勃兴盛之时。天然、澹归一代名僧,道风高藐,他们经解语录,能人藏《嘉兴藏》;天然、澹归又都是著名的诗僧,诗集传世,誉满岭南。当时的别传寺,可说是处于颠峰状态。
  今辩紧接本师、法兄之后主院丹霞,能保持住别传寺的繁兴局面就很不错也很不容易了,怎么能说“重兴丹霞”?因此,可以断定,这塔主并非今辩乐说。
  那么塔主是谁?我们可以看看乾隆四十年以前丹霞别传寺住持僧的塔葬情况:前五世的住持包括一世函足天然、二世今释澹归、今辩乐说、今遇泽萌、今??[卄/(蠅-虫)]角子、三世古梵圆音、四世传庐继祖、五世心包太虚都有塔在丹霞山。分别属于二世、三世的今但尘异、古如密因,则于卸任后移锡潮州开元寺,成为该寺曹洞宗华首系列的第二、第三代传人。丹霞别传寺的第六世传人法基和尚,在乾隆三十一年时曾以别传寺住持的名义刻碑山门,但此后不复见有关他的记载,想必是九年后乾隆四十年澹归和尚文字狱案发,天然一系的僧人都被驱赶离开丹霞,法基也因此销声匿迹。上面提到的住持僧,或塔或离,就剩下古奘愿来和尚还未有着落了。再看古奘的情况,他自康熙四十九年至雍正四年主法丹霞,接任时离天然、澹归住持时的兴盛时期(康熙五一十七年)已逾30年,说他“重兴丹霞”,才能说得过去。而且古奘住持别传寺16年,较易有所作为,远非一般只任三五年可比。说他“重兴丹霞”也才较有可能。从古奘和尚的年岁来看,因未找到有关的史料记载,只能大致推测,如果古奘40岁任住持,则雍正四年退院时为56岁,他卸任七年后即雍正十一年时还在丹霞参与删订《山志》,这时他已63岁了。至乾隆十三年圆寂建塔,他时年则为78岁。从年龄上来推测,塔主为古奘也是大体相宜的。
  从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来堆论,我觉得宝珠峰东坡上这座和尚塔的主人,应该是古奘愿来和尚。
  八、普同塔
  普同塔位于丹霞山下锦江边上的一座小山。
  考《丹霞山志》,丹霞别传寺开山之后十年,在主山下锦江对岸的绿玉峰修建普同塔。经过二十多年,因“岁久地湿,渐为水所渗入。年来遗蜕虽然荼毗,弗忍投之塔中”。③于是另在江边“护生堤左畔某向之原,土脉丰厚,群峦拱卫而溪环绕”④之处另建。现存的普同塔,就是当年(康熙四十年)所建的。此塔在江边一座无名小山的南坡,形制规模与诸住持和尚塔相似。塔侧有圆洞,可投入骨灰。据说塔身下的骨灰井深2到3米,面积有两三个平方米。有当地群众因狗不慎掉入骨灰洞中,缒下拯救,因而得知骨灰井之形制。此塔保存尚完整,丹霞僧众每年都有扫祭。
  以上是现今丹霞山各和尚塔的简况,提供有关方面参考。除了继续寻找今??[卄/(蠅-虫)]角子和尚塔之外,有些事是须要尽早进行的:一是清理塔基及周围环境,剷除荆棘草木;二是修复塔身、地基;三是重立塔碑,适当增加其他碑刻。如澹归和尚塔,是丹霞山最重要的古迹,最好能将澹归的行状、传记和他的墨迹镌刻立碑,其他塔主亦莫不如是。另外碑刻最好选用质地较好的石材。丹霞山人温茂发、卓禄钦等先生不辞艰险,多次带领我们上山寻访古迹;别传寺僧悟俭、正华法师曾陪同前往。在此特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忱与敬意。
  注释:
  ①见《偏行堂集)卷九;
  ②见《越秀集》;
  ③见释古云<丹霞山别传寺重建普同塔志铭》;
  ④同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