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苏洵与释道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苏洵与释道
  吴琳
  提要:
  苏洵是苏氏蜀学的创始人之一,此前,学术界多认为苏洵虽非纯儒,但却未受到当时盛行的佛道二教影响。本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苏洵的宗教情结作了详细探索。认为苏洵亦受到佛道之影响,其中尤以受道教影响较大。
  吴琳,哲学博士,四川大学新闻系教师。
  主题词:苏洵道家道教佛教
  --------------------------------------------------------------------------------
  苏洵(公元1009-1066年),字明允,北宋眉州眉山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门父子皆以文闻名。研究其子苏轼、苏辙的文章已经不少了,但研究苏洵的则不多,而且没有研究其宗教方面内容的文章,这大概也与一些学者认为苏洵没有受到宗教影响有关。本文拟填补这一空白,望方家指正。
  一、苏洵信奉佛道的契机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其势力大盛始于东晋之初,极盛则是隋唐时期,以至当时,"帝王学士,高谈名理",唐末五代到北宋,禅宗一枝独秀,对文人学士影响更大了,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之宗教,产生于东汉,到南北朝经陆修静、陶弘景的改造,由民间道教发展为成熟的官方道教,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到唐宋也发展到了顶峰。卿希泰先生一言以蔽之:"隋、唐、北宋的封建统治者,对待儒、释、道的基本政策都是'三教'并用,故使三家在此时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三家发展史上的新时期。"1
  宋承唐制,是一个重儒、崇道、尚佛的时代。以道教为例,北宋崇道以真宗、徽宗二朝为盛。宋真宗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比较尖锐,真宗为了掩盖矛盾,粉饰太平,便以神道设教,于是天书屡降,东封西祀,大建宫观,普度道士,整理道教经籍,编集道教事迹,提高道士地位,掀起了北宋时期的第一次崇道热潮。真宗的崇道活动对宋代道教的普及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长编》卷70载:"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及时,天下始遍有道像矣。"由于真宗的过度崇道,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招致众人的非议,所以自仁宗起,接连几位皇帝都采取了一些抑制政策,道教的发展由此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宋徽宗即位以后,道教的势力又迅速膨胀起来,形成了北宋的第二次崇道高潮。徽宗崇道的主要内容是设置道官、道阶,建立道学,大修宫观,整理、刊印道教经籍以及改僧为道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道教经典,如《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都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否精通道经,有时就决定了其在科考中的成败,因此,一些州学生,纷纷要求转入道学。官员在仕途中的升黜,也取决于其对道教的态度,崇道则赏,抑道则罚。这看来很荒唐,但却是当时的事实。
  由些可见两次崇道对北宋文人学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苏洵亲身经历了北宋的第一次崇道高潮,不会不受到其影响,此契机之一也。
  其二,苏洵出生并成长于四川眉山。而四川是汉代民间道教的发源地。汉中、巴蜀一带,很早就好《老子》及仙道,敬重鬼妖,巫风强劲。四川还出了不少的道家道教学者,其中较著名的有东汉成都严遵和杨雄。严遵隐居不仕,以卜筮为业,好老庄,专精《大易》,著有《老子指归》,"为道书之宗"。杨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出仕作过官,曾从严遵学习,思想上受道家影响很深,著作有《太玄》、《法言》等。五代后蜀有彭晓,永康人(今重庆),少通儒典,仕于后蜀。他性喜道术,后度为飞鹤山道士,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以阐述《参同契》要旨,"使埋没了八百年之久的《周易参同契》"又"流传于世。"2除此之外,四川的成都--眉山一带在唐末五代就是文化、刻书中心之一,所刻多阴阳、占梦、九宫、相宅之类与道教有关的术数书。3到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派张从信等人到益州监雕《大藏经》五千零四十八卷,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刊印的佛教总集,又叫《开宝藏》或《蜀藏》。刻书业的发达方便了当时的读书人,佛道书籍的出版又加重了本就浓郁的佛道气氛,苏轼指出当时:"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4大概主要就四川情况而言吧。
  综上所述,佛道在唐宋是其兴盛发展时期,北宋士大夫的信佛崇道也是普遍的,连朝臣中也有不少佛道的信奉者,吕大临在给富弼的书中说:"今大道未明,人趋异学,不入于庄,则入于释。"5就是极好的例证,苏洵的思想比较开放,从不以纯儒自居,虽说他受佛、道的影响不如其两个儿子,但由于佛、老等是当时社会生活和学术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象苏洵这种有治平之志,关心国计民瘼的知识分子自不会漠然视之。下面就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二、苏洵事佛奉道概况
  苏轼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一诗中写道:"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说的是苏轼苏辙兄弟庆历年间在家以父为师时的事情,可见苏洵对道释经籍是有所研读的,不仅如此,还让儿子也一起读,这就说明苏洵不可能不受到道释思想的影响。苏轼就曾提到双亲笃信佛教:"昔予先君文安主薄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此,而志则无尽。"6至于对道教的信仰,苏洵自己有记载:"洵尝于天圣庚午(即1030年)重九日玉局观无碍子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云乃张仙也,有祷必应。因解玉环易之。"苏洵十九岁娶眉山大户程氏之女为妻,到二十三岁(即天圣庚午)还未有子嗣,因此在游成都玉局观见到被称为以祈嗣的张仙画像,就购置回家。祈曰:"某等不德所召,艰于嗣息,堇皈遗教,瞻奉尊彦。……夫妇行四拜礼,诣香案上香,献酒。读祝再四拜。"7
  这个张仙,真名张远霄,五代时的眉山人,到青城山拜师修炼,后得道成仙,时人称为张仙或张四郎8。值得注意的是,苏洵在文中提到他们夫妇二人"堇皈遗教,瞻奉尊彦,"这个"遗教"自然是指道教了,而且他们"每旦露香以告"的结果是"逮数年乃得轼又得辙"。苏洵在感激之际立了张仙打狗碑。《张仙打狗碑记》这篇文章,说明苏洵夫妇也是信奉道教的。
  苏洵的佛道信奉主要体现在游览佛道的名胜古迹,接交道士、僧人。
  苏洵少不喜学,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观、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丰都的仙都观等。
  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云: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岷峨最先见,晴光压西川。"
  曾枣庄先生认为此岷、峨即是青城山和峨眉山,还说苏洵游青城、峨眉可能不止一次。9青城山和峨眉山分别是道教和佛教的胜地,苏洵前去游历,除了自然风景外,一定还拜访了山中的寺、观和道士、僧人。
  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忆山送人》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游历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逾月不厌倦,岩谷行欲殚。"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轼、苏辙都有记载。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寺),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谪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从纳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经去已十一年。"10从庐山下来,苏洵又南游虔州(今江西赣州),在虔州,苏洵结识了当地隐士钟子翼兄弟,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马祖岩和天竺寺。11大概在皇初年,苏洵到岷山白云溪拜访了隐士张俞,苏轼在《张白云诗跋》中说:"张俞,少愚,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张俞的事迹在王称的《东都事略》中有传,"张俞,字少愚,少嗜书,好为诗,""俞为人不妄忧喜,性淳情澹,有超然远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诏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隐居青城山之白云溪。"按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彦博治蜀时安排张俞居住白云溪,显然是张俞对道教有特别兴趣的原因,苏洵与他交游,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谈内容之一。
  嘉祐初,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12
  嘉祐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苏洵与道士、僧人、隐士的交往,游历的道观佛寺,就其文集及儿子文集中有记载的,大致就是这样了。
  三道家道教对苏洵文学艺术及政治思想的影响
  宗教和文学之间有着较为微妙的关系,它们有共同的根,即相近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还有惊人的一致之处--都需要一种丰富热烈的想象力和无数危诡神异的意象。
  葛兆光先生认为,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二是提供了许许多多神奇的意象,这些意象可概括为神仙与仙境、鬼魅精怪、道士与法术几种;三是这些意不断凝固为"典故"或扩展为"情节"而渗入到中国古典诗词戏曲和小说中。苏洵既然是礼佛信道之人,受到宗教影响,作为文学家和政治家,那些宗教的思想观念和传奇故事就会渗入其文学领域和政治思想中。13
  作为文学家,苏洵的文风深受战国诸家的影响,茅坤曰:"苏文公崛起蜀徼,其学本申韩,而其行文杂出于荀卿、孟轲及《战国策》诸家。"但说到其"得之心而书之纸"14的创作过程论,则受启发于《庄子·天道》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这一观念。15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涉及道教题材的也不少:
  关于佛道胜地的《忆山送人》诗。诗中记苏洵青少年就去过佛道胜地峨眉山、青城山。青城山的本就是五斗米道的发源地,在道教十大洞天中列第五位;峨眉山则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列第七位,在汉晋以前就有不少仙人传说,后来又成了佛教名山。苏洵到青城山、峨眉山,必然会游览佛道寺观胜迹,结交道士僧人,倾听传奇故事,故当他面对葱茏的树木,高耸入云的山峰,感叹"风色非人寰","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认为到了世外仙境,自己觉得也是神仙中之一员了。
  关于道教应验传奇故事的《张仙打狗碑记》及《仙都山鹿并叙》等。《张仙打狗碑记》显然是一则道教应验故事,前边已叙及,此不表。《仙都山鹿并叙》是苏洵一家赴京时游览丰都的仙都观,听了关于山中白鹿的传奇而写的。仙都观传说是道教真人阴长生成仙的地方。据当地"知县李长官"说:"此山有鹿甚老,而猛兽猎人终莫能害。将有客来游,鹿辄放鸣。故常以此候之,而未尝失。"所以早知苏洵一行将来访。苏洵感到好奇,说不定这只白鹿是阴仙人的童仆变成的,于是作了《仙都山鹿并叙》16以记其事,诗云:"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入云。应是仙君老童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关于道教仙人的《老翁井》诗。这首诗写得含蓄蕴籍,"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幽怨。诗中描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他以泉为家,来无影,去无踪,长生不死,与世无争,显然是个出世的仙人。诗云: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
  翁今与世两何与,无事纷纷惊牧竖。
  改颜易服与世同,勿使世人知有翁。
  另外,在《名二子说》中,给苏辙取名的原因是:"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这段话,语言凝炼,内容丰富,它说辙是车子辗过的痕迹,它虽没有车的功劳,但也没有翻车的祸害。希望儿子善处于"祸福之间"。这个道理,原型出于《庄子·人间世》。这是一篇谈处世的哲学,文中说南伯子綦游商丘(今河南商丘县),见到一株巨树,其树冠之巨可荫庇一千辆马车;但其树枝弯弯曲曲,不能用来作栋梁之材,其根疏疏松松,不能用来做棺木,舔其叶会烂口,闻其味会令人头昏脑胀,正是由于此树处于"材不不材"之间,故能保全自己,不被砍伐。苏洵在给儿子取名时,显然受此影响,希望苏辙善于处世,保全声誉性命,而性情淡泊的苏辙确实没负父望。
  苏洵是一个政治家,他写得最好的文章是政论文。他在《上富宰相书》中自谓"洵,西蜀之人,窃有志于今世,"在《上韩枢密书》中称"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苏洵的政论文主要有《权书》、《衡论》、《几策》、《上皇帝书》等,内容非常广泛,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就体现在这些著作中。说到苏洵政治思想与道家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洵的政治思想同其学术思想一样,不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而是更多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特别是韩非的思想。17说到华夏文化,人们往往归之于儒和道两大系统。"先秦诸子几乎没有不受老子思想影响的"18,韩非、墨子。早在汉代,司马迁就把老、庄、申、韩共列一传,曰:"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19今人陈奇猷先生指出:"如果我们深入探索,不难发现韩非的思想实际上是从老子脱胎而来,其法治是为了造成'无为而治'而采取的手段,《解老》、《喻老》是为了发挥他的思想而作。"20既然苏洵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来源是申、韩法家,那么其已在无意识中刻上了先天的道家痕迹。
  2、王明先生在《再论齐文化的发展》21一文中归纳齐文化的道家特征为:
  (1)任用贤才,不依氏族宗法情感定亲疏;
  (2)提倡功利,重视国计民生,不片面鼓吹仁义道德;
  (3)表现特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经济谋略。它的学术思想包括后来所谓兵家和法家的主要内容。
  可见王明先生也认为兵家和法家是源于道家的。值得注意的是:通观苏洵文章,上述几点道家特征都表述得非常明显,可见其政治思想受道家影响之深。至于具体内容,曾枣庄先生在专著《苏洵评传》,夏露在论文《苏洵学术渊源辩析》中已有详细研究可资参考,本文从略。
  3、苏洵的政论文中有不少直接受道家道教影响的地方
  《申法》中说:"先王恶奇货之荡民,且哀夫微物之不能遂其生也,故禁民采珠贝。""奇货""荡民"的观点早出现在《老子》一书中,其第三章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六章从正面说"难得之货使人行妨"。而"哀夫微物之不能遂其生"则体现了佛、道二教不杀生和贵生的观念。
  《上皇帝书》云:"方天下初定,民厌劳役,则圣人务为因循之政与之休息,"这显然是受到黄老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而在分析当时形势时指出:"今天下号为太平,其实远方之民穷困已甚,"他认为穷困的原因之一是"赋敛之不轻",儒家虽说有仁政爱民的传统,但"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却出现在《老子》七十五集中,苏洵此处虽然受此影响。《审势》中有"势强矣,强甚而不已则折,"是受到《老子》"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影响,而《送吴候职方赴阙引》中的"长短之相形,大小之相盛,轻重之抑昂,皆物所自有"的语言和思想都受启于《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的愚民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在苏洵文章中也有体现。在《心术》一文谈到用将之道时说"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为将"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那些愚士只有"皆委已而听命","可与之皆死"而不会有别的想法了,这就把君主统治人民的愚民之术搬到了军事领域。《老子》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虽然春秋时代的老子还不能正确认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但他已模糊地认识到事物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的某些端倪,提出"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总之要防患于未然。苏洵在论及晁错削藩时持赞觉成态度,认为"七国之祸,期于不免,与其发于远而祸大,不若发于近而祸小。以小祸易大祸,虽三尺童子皆知其当然",其思想根源就在于"防患于未然"。他反对贿赂匈奴,理由也在此:"勿赂则变疾而祸小,赂之则变迟而祸大。畏其疾也,不若畏其大;乐其迟也,不若乐其小。……圣人除患于未萌,然后能转而为福。"22
  三、小结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话传奇,灵验故事,宫观胜境等,其政治思想从渊源、重要观点到语言文字无不留下道家的痕迹。苏洵的文学作品和政治思想中涉及佛教的比较少见,受道家道教的影响却十分明显,这是需要指出的。
  (责编:秦人)
  --------------------------------------------------------------------------------
  --------------------------------------------------------------------------------
  1.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45页
  2.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9页
  3.可参见唐·柳玭《家训·序》及宋·王应鳞《困学纪闻·经说篇》
  4.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见《全宋文》卷1867
  5.《宋史》卷340《吕大防传附大临传》
  6.苏轼《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叙》
  7.苏洵《张仙打狗碑记》陈垣、陈智超《道家金石略》第270页
  8.张仙事迹参见《青城山志》
  9.参见曾枣庄著《苏洵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10.苏辙《赠景福顺长老二首并序》见《栾城集》卷11
  11.事见《东坡后集》卷八《钟子翼哀辞》
  12.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全宋文》卷927
  13.参见葛兆光《想象的世界》载《文学遗产》87年4期
  14.苏洵《上田枢密书》《全宋文》卷919
  15.同9.第36页
  16.见宋刻残本《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卷二
  17.清代茅坤即已说过"其学本申韩,"现代夏露更有专文《苏洵学术渊源辨析》(载《华中师大学报》1986年5期)论文
  18.见陈鼓应《墨子与〈老子〉思想上的联系》载《道教文化研究》第五辑
  19.《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
  20.《韩非与老子》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
  21.《中国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
  22.苏洵《几策·审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