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浅述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浅述
刘大任居士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名《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乃《大佛顶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的一个章节。
《楞严经》乃汉传佛教中流通久远广泛的一部经典。《开元释教录》卷九谓释怀迪和不知名梵僧合译。《宋高僧传》卷二谓天竺沙门般剌密帝(意译极量)与房融等共译,共十卷。主要说“一切世间诸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知自心“性净妙体”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以破各种“颠倒”之见,通过次第修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此经自唐代始说有真伪之议。近代有人疑为唐人之撰述。学人浅见,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中,对广大信众的影响,往往所谓“伪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所谓“伪经”当以“三法印”(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去印证。
至于《楞严经》题,有宋宗印(1148--1213)所作《楞严经释题》专门论述。按智者大师(538--597)的凡释经题必须依“五重玄义”例释《楞严经》题五义:以人法为名、常住真心为体、圆通妙定为宗、反妄归真为用、上妙醒醐为教。
此《楞严经》与我们最为有缘,但传入中国也来之不易。陈隋时智者大师注疏《法华经》写到“法师功德品”的时候,经文有六根功德之说,他不明白为什么眼根只有八百功德,而耳根竟有一千二百功德呢?想到深处,入于禅定,金甲神对他说:“等待《楞严经》入中国了,你就会明白了。”大师出定后,天天向着西方礼拜,祈求《楞严经》快快传入中国。他拜了十八年,直到圆寂之日(597),《楞严经》还没传入中国。
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至唐中宗神龙元年(705),相隔一百零八年,天竺僧人般剌密帝由海道入广州,受房融请,共同译出《楞严经》。
般剌密帝 (意译极量)中印度人,据《宋高僧传》卷二载,神龙元年(705)入唐,于广州制止寺(今光孝寺)译《楞严经》十卷,后泛海西归。
房融 唐代武后时任丞相,被贬于高州,途经广州,得知般剌密帝带来宝典,请译出此经,房融为笔受。
相传《楞严经》译出非常不易。当时,印度尊此经为国宝,禁止人民携带国外,边关检查甚严。般剌密帝携此经出关曾遭查获,后想出一法,将经文缩写极薄布帛之上,用腊封好,割开臂膀藏入缝合,等创口愈合,才得度过关卡,经海路于神龙元年(705)历经风波险阻到达广州。此时与被贬途经广州的房融相识,在制止寺翻译此经。又传,当般剌密帝再次割臂取出梵本,已被血浸蚀凝成一团,血肉模糊难以辩识。经房相女儿用乳汁洗净,达一年之久方圆满译出。所以此经又称“血渍经”。
大势至法王子
大势至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右胁侍,与其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梵语摩诃那钵,意译大势至,势力至大无比也。乃菩萨名号。《观无量寿经》:“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趋”),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悲华经》:“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界故,今当字为得大势。”在密教中又称之为“得大势明王”。
在世俗中要办成一件事,往往要找靠山,依赖有势力者的支持。对于我们学佛者、念佛的人,就是要依仗大势至菩萨的力量,按照他所说的方法去行持念佛,一定能有所成就。
法王子,乃菩萨的别称。大乘佛教称菩萨为次佛补处者。佛,于法自在,名为“法王”,所以总称菩萨为“法王子”。《大智度论》卷四:“譬如王子,未作王名为王子,已作王不复名王子;既为王,虽是王子不名王子。菩萨亦如是”。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
共其相类的五十二位菩萨。伦,类之意。同伦,声气相应的同道人。伦,又有条理、次序、关系之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伦”的作用,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为“五伦”,认为这种有序的关系是人之常道,称为伦常。本经开宗明义地说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乃共同行持念佛一门,共同摄信念佛一门者。大势至菩萨是以念佛成道的,念佛也有层次深浅,及第次的不同,由发心念佛,以至成佛,有五十二个阶段,故此念佛也有五十二菩萨。(即:信佛是心,信心作佛,为十信法行。住于三昧,观佛实相,为十信法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为十行法行。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为十向法行。心地观佛,地如佛地,为十地法行。忆佛念佛,去佛不远,为等觉法行。心想佛时,是心即佛,为妙觉法行。)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意译“觉有情、”“大心众生”等,又称“大士”、“开士”等。菩提,觉也;萨埵,众生之意,菩萨就是觉悟了的众生。僧肇的《维摩诘经注》:“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证入佛道重大觉悟,能始觉,能始觉、自觉、觉他者就是菩萨。《大乘义章》卷十四:“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为道众生。”佛典对菩萨论述很多。总之,菩萨就是指依佛法觉悟,并以佛法觉悟他人的修行者。中国佛教(也称大乘佛教)的信仰体系,一切教理和实践,是以菩萨为主体而设计和构建的。菩萨,也用以誉称受尊崇的大乘行者,如无著、世亲、龙树等。通常又被用作对人的尊称。在中国佛教中有观音、文殊、地藏、普贤等菩萨。多被视为某种教理的化身;在大众信仰中,则普遍当做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象征。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当即起座,顶礼佛足,而对佛说道。顶礼,以自己的头面礼佛足。恭敬至极之意。
我忆往昔,恒问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我回想起,如恒河沙数之劫时。有位无量光佛出世,又有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等十二位佛,相继于此一劫中出世。最后一位,名超日月光佛。光寿无量,指时空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光又表智慧,寿又表福德。
劫,梵文略称,全称劫波,意译“长时”“大时”。古印度用于表示世运周期的时间单位。佛教各派对劫运周期说法不同。中国佛教一般认为“劫”是非常大非常长的时间单位,或比喻为“芥子劫”、“拂石劫”。芥子劫,说是长、宽、高各四十里城中,装满芥子,天人每三年取一粒,取尽芥子所需时间即为一劫。拂石劫,指长、宽、高各四十里一块大石,天人每三年用柔软天衣拂石一次,磨尽石块所需时间即为一劫。本经所说,如同恒河中沙那么多数目之劫数,形容时间极为久远而已。又有大、中、小之劫之说,劫也是相对的,极言其长,也极言其短,如刹那生灭的说法,一即多,多即一,长即短,短即长。
如来。梵文“多陀阿伽陀”的意译。对“佛”境界的定义,亦为诸佛名号之一。《成实论》卷一:“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大智度论》卷二四:“如实道来,故名如来。”《维摩诘经》肇注:“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故名如来,亦名如去。”佛典对如来之义多有论述,然而《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说:“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认为“如来”只是一种不可相解的称谓。
如来十号。《大乘义章》卷二O总释:“其十号者,是佛如来名称”,为显其“实德”而立的“通称”。“十号”集中表达佛之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大乘基本教义及其基本内容。
1、 如来:乃就德立名,或指“佛如而来”,或指“如理而来”。
又谓“言不虚妄,故名如来”。
2、 应供:谓“一切恶法佛应断”,“涅磐寂灭如来应证”,“一
切众生如来应化”,“如来应受物供”。另谓“已得一切恭敬供养”。
3、 正遍知:正者是“理”,于“理”穷解,故曰“遍知”。
亦名“等正觉”,“称理而知故曰等,等犹遍也,觉犹知也”。亦谓:“知其胜义觉诸法,故名正等觉”。
4、 明行足:“足” 谓“圆备”无缺,“行”谓教行,如
六度、三学等修持;“明”有多义,或指“证法显了无暗”,或指“不放逸心”(离痴浊故),或泛指“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佛明、菩萨明等。
5、 善逝:“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好来好去,故名善逝”。
其义有三:“善者谓初发心,逝者由心得大涅磐”;“善者所谓见于佛性,逝者因见得大涅磐”;“善者即来如来之心……逝者名高,阿耨菩提位分高出”。简而言之,“上升最极,永不退还,故义善逝”。
6、 世间解:以二谛法解了种种世间,或能知一切世间,而
不著,不为倾动。(“胜义谛中毕竟空,世俗谛中唯假名”)
7、 无上士调御丈夫:“人中最胜,馀不能加,名无上士”;
“佛是丈夫,能调丈夫,是故号佛调御丈夫。”或说“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名无上丈夫调御师”。
8、 天人师:实是六道之师,“天之于人能入胜道,受益最多,
故遍名天人师”。
9、 佛:“佛是觉知”。觉有二义:一觉察、二觉悟;对治“烦
恼障”,令诸烦恼无所能为,名觉察;对治“智障”,令于“无明昏寝”等事中“朗然大悟”,名“觉悟”。
10、 世尊:即“薄伽梵”。“佛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彼佛,指十二佛也。十二佛教导我。
念佛三昧,指以称念、系念或观想诸佛万德庄严为内容,而达到
的禅定。当行持者,深入念佛三昧时,故“能令人得种种善法”,“诸馀恶法不能娆乱”。最后达到“坐卧行步常得见佛境界”。(见《五门禅经要用法》)。此念佛三昧,又称诸佛现前三昧,与“般舟三昧”、“一行三昧”略同。
念佛。能念属己,所念属佛。有事念、理念之说。事念者,
一心忆想之念。理念者,念即始觉,佛即本觉,以始合本,名为念佛。大乘信仰,常念的有弥勒佛、药师佛、大日佛等,尤盛行念阿弥陀佛。念佛方法主要有四种:1、称名念佛,即系心一处,口称佛的名号(如称“南无阿弥陀佛”)。2、观像(相)念佛,设立尊像,注目一心观瞻。3、观想念佛,清净三业,专注一心思念佛的相好光明和万行功德,以及所居佛土,如“般舟三昧”等。4、实相念佛,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信、愿、行。“一心称念”“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敦伦尽份”)。
三昧。梵文音略译,亦译三摩地,意译“定”、“等持”等。
《俱舍论》卷二八:“等持与定,名异体同……此亦名心一境心。” 指心力集中,专注一境界,所进入的精神状态。亦为“禅定”的通称。在“禅定”的各种名称中,“三昧”是运用的最广泛的一个名词。故《大智度论》卷五说:“善心住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其分类极多,从“三三昧”、“百八三味”,到“八万四千诸三昧”等。又“三昧”往往能引向深思,甚至带进某些特殊境。引申为俗语,表示底蕴、奥妙、诀窍、规律等。如“深得其中三昧”。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
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与形影,不相乖异。
喻众生与佛。专忆者,佛忆众生也,专忘者,众生不忆佛也。
乖异,乖违,背离意。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
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上“二人”喻,泛指亲友。再进一步以母子之情为喻,使人起信
心也。
十方如来,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即母也。子,指六道众生,当
然也指我们自己。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心定见佛。
强调众生心,心的作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均在一心念中。经云“是心是佛,心想佛时,是心即三十二相”。此经不但说佛念众生,而重在众生念佛。所谓“一念三千”、“三界互具”也。
现前当来,现前者是说不离现世四大、(水、土、风、火)、五阴(色、爱、想、行、识)之身,于定中见,梦中见。当来者是说报终之时,四大五阴分散,见佛来迎,或于华中见也。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现前当来,事念见他佛,以念佛心,入佛知见,豁然开朗,自心与佛心相合,自然离佛不远。念佛法门,圆满殊胜,即教、即宗、即禅、即密。无须心外求佛,再寻方便了。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如香花、旃檀、沈水香等,亦喻菩提心香。谓以如来法身香光、庄严自心本觉如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述菩萨因因地修习念佛法门而证无生法忍。菩萨念佛,非用分别意识而念,而是心佛相应,是心是佛,即心即佛。入无生忍,果也。
无生忍。亦称“无生法忍”、“无生忍法”。“忍”指对“真理”的认可,是“智”的别称;无生指佛教关于无生灭的理论。无生忍,是大乘菩萨于佛所教修习达到一定阶段,对“无生”这一“实相真如”所获得的认识。《大智度论》卷五O:“无生忍法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关于此“忍”的功能,《维摩诘经》肇注:“七住得无生忍已后,所行万行无相、无缘,于无生同体。无生同体,无分别也。”故“无生忍”的主要特点在于“无分别”。而我们自己的种种烦恼,就在于有分别心。有生死分别,就有生死的烦恼;有人我的分别,就有人我是非的烦恼。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此界,娑婆苦世界也;净土,安养乐土也。摄者,受、持、接、调护之意。归者,返回。由旅途而返家乡,由迷途而归正道。“归”通“皈”,由染返净之意。“摄”,能摄,指菩萨;所摄,指念佛人。归,能使所归,指菩萨;能所归,指念佛人。菩萨摄念佛人,在生以威力加持,远离诸烦恼、诸苦厄,令不退念;临命终时,以愿力接引,令得往生。
娑婆世界。娑婆,梵文音译,意译“堪忍”。乃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此世界。不堪忍受,亦堪以忍受。有两义:1、认为此世界众生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2、认为佛、菩萨在此世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现示其“无畏”和“慈悲”。《法华经玄赞》卷二:“梵云索诃(即娑婆),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圆通,包含众妙之意。对佛教的教理,通达无碍,曰“圆”;遍入诸有,对世间的一切世相本质,皆已认识“实相”,曰“通”。总摄万化,统理一切,不滞一隅,无有间隔,亦曰“圆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亦曰“圆通”。六根互用,亦曰“圆通”。
都摄,都有二义:都(dou)表示总括。都(du),表示统辖。
六根。乃“心所依者”为“有情本”。指眼、耳、鼻、舌、身、意,能取相应“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生长相应之“六识”的六种功能。
六根互用。指佛教修习达到清净无垢的境界,可以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认识机能互相沟通,发生互相替代的作用。《大涅磐经》二三:“如来一根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馀根亦然”。
净念相继。清净三业、清净之念,相继不断,前念后念,打成一片,馀念不生,念而无念。“一心不乱”,一心系佛曰念,无念而念故。斯为第一,赞叹菩萨念佛法门最为殊胜也。
(三宝弟子刘大任一心顶礼浅述于三朽堂)。
二OO五年四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