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鸠摩罗什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贵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鸠摩罗什思想研究
  刘贵杰
  国立编译馆馆刊第 21 卷第一期
  页13-40
  --------------------------------------------------------------------------------
  一、罗什之生平著述
  鸠摩罗什(Kumaarajiiva,344-413)-译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略称罗什,意译童寿,后秦僧人。与真谛(Paramaartha,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据《高僧传》卷二与《出三藏集》卷十四等载: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父名鸠摩罗炎(kumaaraay.na),母名耆婆(jivaa),兼取父母之名为罗什。七岁随母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万二千言”(注 1)。九岁随母至罽宾(在今克什米尔),师事盘头达多,从受《杂藏》(注2),《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凡四百万。“达多每称什神俊,逐声彻于王,王即请入,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什乘隙而推挫之,外道折伏,愧惋集言”(注 3 )。
  至年十二, 其母携还龟兹,途经月支北山,进入沙勒(今新疆西北喀什一带),初学小乘,后习大乘。沙勒国有三藏沙门喜见,谓其王曰:
  此沙弥(即罗什)不可轻,王宜请令初开法门,凡有二益:一、国内沙门,耻其不逮,必见勉强。二、龟兹王必谓什出我国,而彼尊之,是尊我也,必来交好(注 4)。
  国王同意,即设大会,请罗什升座宣讲《转法轮经》(属《阿含经》单品,阐扬四谛,八正道之理)。龟兹王果遣重使,酬其亲好。
  罗什以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善学《韦陀舍多论》(或即《吠檀多( Vedaanta )》),又博览《四韦陀》即《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以及五明(即声明,工艺明,因明,内明,古印度五种学术),且“阴阳星算,莫不毕尽,妙达吉凶,言若符契”(注 5 )。
  -----------------------------------------------------------
  (注1)《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中。
  (注2)“所谓《杂藏》者,非一人说,或佛所说,或弟子说,或诸天赞诵,或说宿缘三阿僧祇菩萨所生,文义非一,多于三藏,故曰杂藏也”(《分别功德论》卷一,《大正藏》卷二五,页三二中。
  (注3)均见《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中。
  (注4)《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下。
  (注5)《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下。
  -------------------------------------------------------------
  罗什在沙勒随须耶利苏摩研习大乘佛教,苏摩才技绝伦,专以方等为化,后为罗什讲说《阿耨达经》(此为大乘经典,乃说佛陀应阿耨达龙王之问,宣讲般若空义)。在此之前,罗什己学《阿毗昙》,信受说一切有部“二世实有,法体恒存”之理论,闻此经所谓“阴(五阴)界(十八界)诸入(十二处),皆空无相”,“怪而问曰:‘此经更有何义,而皆破坏诸法?答曰:“眼等诸法,非真实有””(注6)。罗什以眼根为例,阐明并非一切虚幻不实,而苏摩亦由眼根入手,说明一切无实.罗什于是研核大小,往复移时,方知理有所归,逐专务方等,乃叹曰:“吾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以□石为妙”(注 7)。自此复从受《中论》、《百论》及《十二论》等大乘中观学派之著作。
  之后,罗什随母至温宿国,曾与外道辩论获胜,“于是声满葱左,誉宣河外,龟兹王躬往温宿,迎什还国”(注8)。回龟兹后,罗什广说诸经,宣阐大乘教义,“推辩诸法,皆空无我,分别阴界,假名非实”(注 9)。 至年二十,受戒于王宫,从罽宾沙门卑摩罗叉学《十诵律》。后住新寺,披读《放光般若经》,又住雀梨大寺,广诵大乘论,洞其秘奥。其师盘头达多闻什盛名,不远而至,罗什特为说《德女问经》,论证因缘空假之理,往复陈之,苦经月余,方乃信服。“于是礼什为师,言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矣”(注 10)。西域诸国,咸伏其神□,“每至讲说,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其见重如此”(注11 )。
  前秦建元十八年(西元三八二年),骁骑将军吕光破龟兹,既获罗什,乃强妻以龟兹王女,什拒而不受,辞甚艰难。光“乃饮以醇酒,同闭密室,什被逼既至,逐亏其节”(注12)。后秦弘始三年,(西元四0一年),姚兴派人迎什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请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待以国师之礼。姚主常谓什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 何可使法种无嗣?逐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注13)。此或系传闻,若然,则与道安,慧远之高行洁谊固有所别矣。自此之后,罗什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什每至讲说,常于众前自谓:‘譬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注 14)。实则,罗什为人,‘神情鉴彻,傲岸出群,鲜有其匹。且笃性仁厚,泛爱为心,虚己善诱,终日无倦’(注 15)。显见其大师之风范。
  ---------------------------------------------------------
  (注6)均见《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下。
  (注7)《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下。
  (注8)《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0下。
  (注9)《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上。
  (注10)《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中。
  (注11)《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中。
  (注12)《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下。
  (注13)《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二下。
  (注14)《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二下。
  (注15)《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 《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二下。
  --------------------------------------------------
  从弘始三年至十一年, 什与弟子僧肇、僧睿等八百余人,译出《摩词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中论》、《百谕》、《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介绍龙树中观学说,并译有《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译经总数,说法不一,据《出三藏记集》所载,为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卷;《开元释教录》作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凡所宣译,傅流后世,咸共弘通. 罗什曾“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注 16 )。后以弘始十一年(西元四一三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即于逍遥园,依外国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注 17 )。据传门下弟子三五千,著名者数十人,其中道生、僧肇、僧融、僧睿并称“什门四圣”。罗什专力翻译,著作不多。相传有《实相论》二卷,为其系统之著述,已夫。注《维摩诘经》,系集罗什、僧肇、道生。僧睿、僧融诸人之注而成,又有〈答庐山慧远与王稚远问〉等文章多篇。现存后人所集其《答慧远问大乘深义十八科》三卷,题名为《大乘大义章》(又名《鸠摩罗什法师大义》。此外,《广弘明集》收载其答姚兴(通三世论书)一篇,《弘明集》收录其〈答秦主书〉一篇。本文即据此有限之资料,窥其思想之大要。
  二、罗什之大乘思想
  梵文 mahaayaana 意译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乃“大”之义,衍那乃“乘载”或“道路”,意即能远载无量众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清净安乐之彼岸,成就佛果。大乘思想否定“法”“我”之实在性,倡导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内容之菩萨行,并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精神,而以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度土为最高目标。大乘思想在印度本土有三个发展时期:(一)初期大乘,约一世纪至五世纪,旨在阐发“假有性空”之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之中观学派;(二)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出现以如来藏缘起与阿顿耶缘起为特点,旨在阐发万法唯识之各类佛理,从而形成由无著、世亲为始祖之瑜伽行学派;(三)后期大乘,七世纪以后,佛教义学渐渐衰微,密教起而代之,至十三世纪初于印度绝迹。其传出印度本土之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
  鸠摩罗什曾在当时小乘佛教中心罽宾,师事小乘佛教学者槃头达多,后于疏勒接触并研习初期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著作,自此改奉大乘,弘扬方等教义。其有言曰:
  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注 18)
  宇宙万物由缘而起,了无自性,当其未形成之前,则不知其寄生何处,故万物无所住,因无所住,故非有非无,因其非有非无,故“无住”乃事物之本质。“无住”亦称“不住”,指事物不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亦不应以固定之概念作为事物固有之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以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云:“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注 19 ),行深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此乃因诸法均处于因缘和合与生灭无常之中,故不应住。《大智度论》卷四十七释“无住三昧”云:“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注 20),故“无住”实为诸法之共性。中观学派并以“无住”作为佛教因果报应等“一切法”得以成立之依据。《六祖坛经》亦倡:“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认为“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注 21),即可使思想不受束缚,获得解脱之妙果。罗什云:
  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极大信乐,深达因果(达因果)即解缘起,解缘起则见实法也(注 22)。
  一切事物均由因果规律而成,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之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造业因,亦不致获得相应之果报,此即所谓:己作不失,未作不得。 若能深切体认因果报应,即能了解“缘起”(Pratityasamutpaada),彻悟佛理。缘起亦译“缘生”,乃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而产生变化。佛教各派均以“缘起”为其理论与实践之基础;成就菩提,得大佛果,亦赖对缘起之真确体认。最早系统出现之缘起说,乃是“业感缘起”即(十二因缘)。般若学派与中观学派著重从感觉、概念及其对象之“假有性空”,以明主客世界得以产生之原因,《中论》称之为“八不缘起”: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或名“八不中道”,意谓宇宙万法,皆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与有无之现象,实则无生无灭,非有非无。如谓有生有灭,执有执无,则偏颇一边,罗什云:
  故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虽诸边尘起,不能转之令异 (注 23)。
  执“有”执“无”,有“生”有“灭”之说,均为边见,而非中道。虽此两边,说不生不灭,非有非无,则为中道。罗什以为字宙事物迁流无常,而又相续不断,“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舍离“生”与“灭”、“有”与“无”,始是中道胜义。罗什云:
  得其真性,则有而无,有而无,则无所断,亦无所有,故能不断而不俱有也(注 24)。
  --------------------------------------------------------
  (注16)《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三上。
  (注17)《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 页三三三上。
  (注18)《注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大正藏》卷五0,页三八六下。
  (注19)《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序品》,《大正藏》卷八,页二一八下。
  (注20)《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正藏》卷二五,页三九九下。
  (注21)均见《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大正藏》卷四八,页三五三上。
  (注22)《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大正藏》卷三八,页四0三下。
  (注23)《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七上。
  (注24)《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0上。
  ---------------------------------------------------
  若能了解缘起之真相,则能深体万法既生灭无常,又相续不断,故不执著「有”、“无”与“常”、“断”两边,而臻于不断亦不常之缘起“空”境。罗什云:
  若先已定有,则无所待有。若先有,则不名从缘而生。又若先有, 则是常倒,是故不得定有,不得定无(注 25 )。
  此为罗什回答后秦主姚兴之语,姚兴持“三世实有”之说,以为否认三世,实即否定轮迥之理。罗什认为将过去、未来说成“定无”或“定有”均非真谛。如先已存在,则不必待有;既已存在,亦非由缘而生,若持此说,实为边见,故不得执“有”执“无”。罗什系就大乘中观学派之立场,由胜义谛与世俗谛以观照事物。就胜义谛言,一切皆空;就世俗谛言,一切皆有。然依中观立场言,“无”与“有”,以及“真”与“俗”不应对立(两边),而应互融(中道)。实则,宇宙万法皆由缘起,缘起性空,故无常主,罗什云:
  地无常主,强者得之。身亦无主,随事而变,病至则恼,死至则灭,聚散随缘,不得自在也(注 26)。
  人身由缘而起,了无常态,病至则痛,死至则灭,生死无常,非有我也。罗什谓:
  “举动云为,兴造万端,从惑而观,若有宰也。寻其所由,非有我也”(注 27)。
  “应事而迁,假缘成用,乘数而行,详其所因,非有人也”(注 28)。
  言行举止,造业万端,从相观之,似有主宰,实则皆由缘而起,非有我也。且事物变化,亦由缘而生,非有主也。“非有我也”即“人无我”(人空);“非有人也”即“法无我”(法空)。“无我”乃指万物均无独立之实在自体,计有两类:(一)人无我,系指人由五蕴假和而成,并无恒常自在之主体。(二)法无我,认为事物均由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无恒常坚实之自体。小乘仅说“人无我”,大乘则讲“二无我”罗什倡二无我”,故已显其大乘思想矣。罗什云:
  大乘中,唯以一念,则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注29 )。
  ---------------------------------------------------
  (注25)〈什法师答后秦主姚兴书〉,《广弘明集》卷十八,《大正藏》卷五二,页二二八中。
  (注26)《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一上。
  (注27)《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一下。
  (注28)《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一下。
  (注29)《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五上。
  -------------------------------------------
  大乘佛法以一念不生(革除杂染,超越念虑),而豁然彻悟,具足了知一切事物均为空相之智慧(一切智)。罗什云:
  病所由起,不以一事,必由四大假会而生,假会而生,则病无自性(注 30 )。
  世间一切均由众缘和合而生,非以一事而成,病所由起,亦复如是。四大不调,病由之生,四大由缘而起,疾病亦假会生,假会而生,则病无自性。实则谙法性空,既无自体,亦无定相。罗什云:
  法无定相,相由惑生,妄想分别,是好是丑,好恶既形,欲心自发,故为欲本也(注 31 )。
  宇宙万物并无恒常不变之相,然世人妄心执取,计量美丑,分别善恶;私欲私念实由此妄心而起,故妄心乃欲望之根源。佛家以为心如猿马,须加调伏,罗什云:
  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观,则以无常等观制伏其心(注 32)。
  修行之人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实则,观诸行无常,以制逸心,方为正见。宇宙万相,旋起旋逝,如冬去春回,夏逝秋来,日往月复,朝谢暮至,均是无常;沧海变为桑田,众生化为尘土,亦是无常。其实,生灭变异而无常住,即为“无常”。世间一切皆无常,我身幻化亦如是,刹那刹那,无时不变,直至还灭空寂而后已。然“观无常,而不厌身者,是菩萨法”(注33),始为大乘之教。罗什云:
  摩诃衍法,虽说色等至微尘中空,心,心数法,至心中空,亦不坠灭中(注 34)。
  大乘佛法宣说物质或极微,以及精神或心灵均系缘起性空,本即不生不灭。罗什云:
  佛法有二种,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则累于想著,若常观空,则舍于善本,若空有迭用,则不设二过,犹日月代用,万物以成(注35)。
  梵文 Bhava 意译为“有”,即“存在”之意。依因有果,故果名为“有”,如称三界为“三有”;“三有”复分九类,故谓“九有”。故“有”乃泛指生死烦恼。此外,相对于“空”、“无”亦谓之“有”。因佛教各派思想体系不同,对于“有之解释迥然有异,又有“假有”、“实有”、“妙有”之分。梵文。'Suunya,意译为“空”,指事物虚幻不实,或理体寂然明净。谓世界一切现象皆为因缘所生,刹那生灭,并无独立实体,假而不实,故谓之“空”。“有”与“空”为佛法之两轮,缺一不可。然若执“有”,则为“有”所束,如执“空”,则流于断灭。唯“空”“有”互融,相与为用,始不偏执。故罗什云“有无(空)迭用,佛法之常”(注 36 )。
  ----------------------------------------------
  (注30)《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四中。
  (注31)《注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六中。
  (注32)《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四中-下。
  (注33)《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四下。
  (注3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八上。
  (注35)《注维摩诘经.观众生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三中。
  (注36)《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六中。
  --------------------------------------------------
  三、罗什之空观思想
  佛教讲空,说法不一。小乘主“人我空”(亦名“无我”、“人无我”)
  ,由物之生灭变化观点,阐说万物之虚幻不实,并据此以论人我”乃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成,处于十二因缘流转之中,故“人我”为空。大乘倡“二空”,即在“人我空”之外,尚阐“法我空”,或名“法空”、“法无我”,以为现象自身由缘而起,当体即空。观学派著重就因缘万法自身即空,故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注 37)
  。罗什云:
  佛法中常用二门:一无我门,二空法门。无我门者,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决定有法,但无有我。空法门者,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从本以来无所有,毕竟空(注 38 )。
  梵文Pa~ncaskandha意译“五蕴”或“五阴”。“蕴”为梵文Skandha 之意译,乃“集聚”之意,旧译为“阴”,系“覆蔽”之意。佛法认为人身并无自我实体,唯有下列五种元素聚合而成:(一)色蕴(Ruupa), 指组成身体之物质;(二)受蕴“(vedanaa),指随感官生起之苦、乐、忧、喜等感情;(三)想蕴(Sa.mj~naa),指意象作用;(四)行蕴(Sa.mskaara),指意志活动等;(五)识蕴( vij~naan ),指意识。此五蕴实为对一切有为法之概括,就狭义言,乃个人之代称;就广义言,则指物质世界(色蕴)与精神世界(余四蕴)之总和。小乘多数学派透过分析“五蕴”,而得“人无我”之说,认为“人我”为“五蕴”之假合,唯有假合,而无实体。大乘学派不唯否定“五蕴”和合“人我”,亦且否认“五蕴”本身,进而开展为“法无我”之理论. 梵文 Dvaada'saayatana 意译“十二处”,旧译“十二入”。“处”乃梵文
  AAyatana 意译,旧译“入”,指根与境为产生心与心所之处,又因根与境相涉而入,故名之“入”。“十二处”或“十二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之十二法。 梵文 dvaada'saa^ngap-ratityasamutpada意译“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为佛教“三世轮回”之基本理论,包活:(一)无明,即愚痴无知;(二)行,为由无明而产生之善与不善等行为;(三),即托胎时之心识;(四)名色,为胎中之精神与物质状态;(五)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生长完备;(六)触,为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七)受,即感受苦乐;(八)爱,为贪等欲望;(九)取,即追求执取;(十)有,由贪等欲望所引起善与不善等行为;(十一)生,即来世之生;(十二)老死。此十二因缘为一因果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概括为两重因果:(一)(二)是过去因,感现在果;(三)至(七)是现在果;(八)至(十)是现在因,感未来果;(十一)(十二)是未来果,此即“三世两重因果”,罗什认为佛法有二门:一为“无我门”,一为“空法门”。前者以为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但有假名,并无实我,故名“无我门”;后者认为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从本以来,一无所有,毕竟空寂,故名“空法门”。罗什云:
  (空)有二种论:一者大乘论,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二者小乘论,说众生空 (注 39)。
  “空”有两种:一为众生空(人我空),一为法空(法我空)。小乘学派主“众生空”;大乘学派倡“二空”(即众生空、法空)。罗什以为“离我,(即)众生空;离我所,(即)法空也”(注 40)。罗什复云:
  众缘生法,则无自性,毕竟常空,从本以来无生相。是故佛或说众生空,或说法空(注41)。
  因缘和合而生之万物原无自体,从本以来,其性毕竟为空。故佛陀主倡“众生空”与“法空”。罗什云:
  佛说一切色,皆虚妄颠倒不可得,触舍离性,毕竟空寂相(注42)。
  宇宙万物皆由因缘假合而有,虚妄不实,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了无自体可得。故须舍离其虚“有”假“我”,始能彻悟毕竟空寂之境。然“空”之义为何?罗什云:
  无常是空之初相,将欲说空,故先说无常(注43)。
  无常则空,言初相,故先说无常,无常是出世间浅慧也(注 44)。
  “无常”即无有常住,计有二种:刹那无常与相续无常。刹那无常乃指一切有为法均念念生灭,无有止息;相续无常则指持续之事物,经过一段时间,终将归于坏灭。“无常”即生灭变异,亦是“空”之初门,欲解“空”义,须先体认“无常”。罗什云:
  无常是空之初门,破法不尽,名为不尽。若乃至一念不住,则无有生,无有生,则生尽,生尽,则毕竟空(注 45)。
  ----------------------------------------------
  (注37)《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卷三0,页三三中。
  (注38)《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七下。
  (注39)《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六下。
  (注40)《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二上。
  (注41)《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七上一中。
  (注4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三上。
  (注43)《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一上。
  (注44)《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九中。
  (注45)《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七下。
  -------------------------------------------------
  无常乃“空”之初阶,若了知宇宙万物无有常住,乃至一念不执,则无生死烦恼,无生死烦恼,则无人而不自得,若能无人而不自得,则可彻悟一切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寂。罗什云:
  凡说空,则先说无常,无常则空之初门。初门则谓之无常。毕竟,则谓之空。.... 何以言之?说无常,则云念念不住。不住则以有系住。虽去其久住,而末明无住,是粗无常耳,未造其极也。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则后亦应住,若今住后住,则始终无变。始终无变,据事则不然。以住时不住,所以之灭,住即不住,乃真无常也。本以住为有,今无住,则无有,无有则毕竟空,毕竟空即无常之妙旨也(注46)。
  何以“无常”是“空”之初阶?实因“无常”即念念不住,迁流不息。不住即没有常住,如谓“久住”,而宇宙万物生灭变异,幻化不定,虽舍其“久住”之念,亦不明其“无住”之旨,则仅为粗浅之“无常”观,而末得其胜义。如今一念系“住”,则往后亦应有“住”,若今住后亦住,则由现在至未来,始终常住不变。实则,事物刹那生灭,变化无常,言其“住”之际,郤已变异不住,而迁逝还灭”故曰:“住即不住,乃真无常也”。佛法以“住”为假“有”,若无“常住”,则无“实有”,既无“实有”,则事物毕竟空寂。小乘以诸法生灭为无常,故曰:“无常是出世间浅慧也”。大乘则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不生不灭, 非有非无,则诸法毕竟空,故云:“毕竟空即无常之妙旨也”。罗什谓:
  本言空,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存空,非空之谓也。二法俱尽,乃空义也(注 47)。
  万法由缘而生,无有自体,虽无自体,然缘起之同时,亦存有假相。罗什以为“空”之为“空”,乃在不执取“有”,而非否定“有”、肯定“空”,若否定“有”、肯定“空”,则非“空”之谓。必也泯绝“空”“有”二执,不落两边,方为“空”之真义。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唯有假相幻用,了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则假相幻用皆无,亦毕竟空。故知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寂。罗什云:
  法不可得,空之至也(注 48)。
  有为法与无为法,皆系缘会而生,了无自体可得,此乃“空”之真谛。罗什云:
  心识灭尽,名为远离,远离即空义也(注 49)。
  -----------------------------------------------
  (注46)《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三下一三五四上。
  (注47)《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四中。
  (注48)《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四上。
  (注49)《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0中。
  -----------------------------------------
  梵文 Citta 意译为“心”,音译“质多”、“质多耶”、“质帝”,乃一切精神现象之总称。梵文 Vij~nana 意译为“识”,音译“毗若南”,有多种含义:(一)指一切精神现象,与“心”、“意”之义相同。(二)指了别之义,乃依意根生起之前六识。(三)作为五蕴之一,名为“识蕴”,指小乘所谓“六识”与大乘所谓“八识”之心王。(四)作为“十二因缘”之一,名为“识支”。早期汉译佛典乃将“识”与“神”并称,谓之“识神”(见《阴持入经》)。“心”“识”灭尽,名为远离,即舍离虚幻不实之假相,了知缘起性空之真理,始为“空”之胜义。罗什云:
  缘会无实,但假空名耳。若得其真相,即于假不迷(注 50)。
  万象由缘而成,了无实体,然因缘和合之物,并非不存,乃为“假有”,亦为不实之“空名”。若能了悟缘起性空之真理,即可不执幻化之假相,此乃因诸法本自空寂,了不可得,故“观空不取,涉有不著”(注51),方为圆融无碍。罗什云:
  若法性自空,则应直置而自空。诸圣贤复何用空慧空诸法耶(注 52)。
  宇宙万法,缘会而生,其性自空,此即“当体即空”,圣明特达之士,了知缘起性空之理,何用观察空理之智慧(空慧),以遮拨客观之事物?罗什以“指”“拳”为喻,而有言曰:指会成拳,故无自性。指亦如是,故无他性也(注 53 )。
  叠“指”成“拳”,展“拳”为“指”,由“指”之缘会而成“拳”,故知“拳”无自性。“指”亦由因缘而生,故亦无他性,“自”“他”两无,故毕竟空矣。罗什云:
  若大乘法毕竟空,现眼所见,如幻如梦,决定相尚不可得,况极细微尘也(注 54)。
  大乘佛法倡毕竟空义:缘起则聚,缘灭则散,无一可得。眼前所见,乃不实之虚影,犹如梦幻,肉眼能视之假相尚不可得,何况极其细小而为眼目所不察之微尘?罗什云:
  众生之所以不阶道者,有著故也。是以圣人之教恒以去著为事,故言以不住般若。虽复大圣玄鉴,应照无际,亦不可著,著亦成患,欲使行人忘彼我、遗所寄。泛若不系之舟,无所倚簿,则当于理矣(注 55)
  众生之所以不能彻见真理,乃在心有执取,故佛法示人扫除妄心,放下执著。般若“空”义既不可执,“玄鉴”“应照”亦不可著,旨在使修行之士“忘彼我、遗所寄”,人我两忘,主客双遣,若能不住“有”无”,即能契入“空”理。然“空”亦非顽冥死寂,罗什云:
  障蔽风雨,草过于舍,灭除众想,莫妙于空(注56)。
  宅舍有障蔽风雨之效,悟“空”有灭除妄念之用,“空”绝非断灭,而有其虚寂之妙用。罗什于其《答慧远书》云:
  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若悦禅智慧,是法身无照(注 57)。
  若能彻悟缘起性空,了无自体之理,则必能不起执著,心无所住。在毕竟空寂之境,虽无喜乐,却可藉禅定而得喜悦与智慧,是知佛之真身,以正法为体(法身),依正色心,相相宛然,无所不照,此则涉及禅观之工夫矣。
  ------------------------------------------------------
  (注50)《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八中。
  (注51)《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八下。
  (注52)《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三上。
  (注53)《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八下。
  (注5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八上。
  (注55)〈答后秦王姚兴书〉,《广弘明集》卷第十八,《大正藏》卷五二,页二二八下。
  (注56)《注维摩诘经.佛道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三中。
  (注57)《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五九下。
  -------------------------------------------------
  四、罗什之禅观思想
  梵文 Dhyaana 音译“禅那”,略称为“禅”,意译“思维修”、“功德丛林”、“弃恶”等,通常译作“静虑”,亦即于一所缘,系念寂静,使心绪宁静专注,便于深入思虑义理,其修习层次,共分四种,称为“四禅”或“四静虑”。中国习惯将“禅”与“观”并称为“禅观”。梵文Vipa`syana 意译“观”,音译“毗婆舍那”、“毗钵舍那”等,泛指一切思维观察活动,特指于佛教正智引导下,集中精神对特定对象或义理获得悟解之思惟活动。“观”之种类极多,观法亦千差万别。有时“禅观”亦称“禅定”。梵文 Samaadhi 意译“定”,亦译为“等持”,音译“三摩地”、“三昧”。即心专一境而无散乱之精神状态。“定”有两种一为“生定”,即与生具有之精神功能;一为“修定”,指专为获得佛教智慧或功德所修习之“定学”。就中国佛教言,“定”每与“禅”合称,成为含义广泛之“禅定”或“禅观”。“观”与“止”亦常相结合而称为“止观”。何谓“止”?罗什云:
  初系心在缘名为止,止相应名为观也(注 58)。
  梵文 'Samatha 意译“止”,亦译“止寂”等,音译“奢摩他”,“禅定”之另一称谓。在修习佛法上,每每与“观”相应而言,为有“观”之“定”。梵文 Vipa'svanaa意译“观”,其义为智慧。“止”乃使所观察对象“住心于内”,不分散注意力“观”即于“止”之基础上,集中观察与思维预定之对象,而获致崇高之智慧或功德。罗什以“系心在缘”为“止”;“止相应名”为“观”。“止观”乃“禅定”与“智慧”之并称。天台宗主倡“止观双修”,作为一切修习方法之概括。罗什云:
  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注 59 )。
  禅定有三种:大乘禅、小乘禅、凡夫禅。凡夫禅自以为是,踞傲自矜,侮慢他人。小乘禅独善其身,修行自利,能烧毁众善、败坏道根。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大乘禅法则将之视为恶因恶果所趋之处(恶趣)或地狱。禅定亦有四禅之分。罗什云:
  初禅中,除劫初梵王,及劫初诸小梵。自后,合为第一识住。劫初,唯有梵王,末有余梵。梵王念欲有余梵。余梵尔时遇会来生。梵王因起邪见,谓是已造。余梵亦自谓从梵王生,虽有精粗其邪想不异,是名异身一想,第二识住也。二禅,形无优劣,而心有若干,除入解脱,种种异念,是名一形异想,是第三识住也。三禅,形无精粗,心无异想。所谓一乐想;是第四识住也。并无色前三地,是名七识住也。识住,识得安住也。识念分明,无有恼患,无坏者是名为住,恶趣则苦痛坏。四禅,则无想坏、非想,灭定坏,亦彼地心想微味。念不分明,故识不安住也(注 60)
  梵文 Caturdhyaana 意译“四禅”,亦名“四禅定”、“四静虑”、“四定静虑”,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基本禅定,从一禅至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四种不同之精神境界、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梵等三天,此三天已无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唯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多为三禅,即少净,无量净、偏净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九天。初禅虽已离“欲恶不善法”,感受舍离欲界生活之喜、乐,然仍有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分别心亦已断灭,形成内心信仰,对此禅定感受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而有正确之意念与智慧,继续精进修习,由此而生离喜妙乐。四禅则舍离三禅之妙乐,唯念修养功德,由此而得“不苦不乐”之感受,罗什云:
  四禅亦离三患也;离嗔恚毒,贪欲尘,睡眠冷。离此三患,安稳快乐也(注 61 )。
  于诸禅定及实法中清净喜乐也(注 62)。
  修至四禅境地,即可远离嗔恚、贪欲、睡眠三患,而得安稳快乐。故修习神定。得清净之法喜。罗什云:
  心净则目明,故举心以证目。.....度诸禅定,释所以净也(注63)。
  内心洁净,则目光明彻,且心由禅定而得清净之境;禅定可以解脱五欲、热恼、贪爱等客尘,而显其清凉之妙用与功德,罗什云:
  要须禅定等诸功德,非但智慧分别之所能得也,亦云要用实智慧,然后能了,非分别取相所能解也(注65)。
  梵文 Mati 意译智慧,明白事相即“智”,了解事理即“慧”,为大小乘五位法中“心所法”之一,乃指具有辨识事物、断定是非之能力。禅定之功德或妙用,并非由执取妄相所能得,须以无上智慧来观照事理,破诸迷惑,始可显发。罗什云:
  观时不取相,(故)无缘。亦深入观时,莫见其所缘也 (注 66)。
  以正慧观照事理时,不执著幻想,故对外物并无攀缘。即使深入观照之际,亦未见其所以攀缘。此即入观之时,心中无执,了无挂碍。罗什云:
  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定,则情随事转(注67)。
  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法相即事物之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有时又与“真如”、“实相”、“法性”同义。此言入于观照之中,则随顺“法相”,如如不动,及至出定之后,则“情随事转”,应化无方,罗什云:
  七住以上,其心常定,动静不异,故言有方便慧(注68)。
  梵文 Da'sabhuumi 意译“十地”,或曰“十住”,指佛法修行过程之十个阶位。依罗什所译《大智度论》,三乘十地,(住)为声闻、缘觉、菩萨共通之阶位,其序如下:
  (一)干慧地-虽有智慧,未得法性,故名“干慧”,相当小乘之三贤位。(二)性地-初伏见、思二惑,始见法性之理,相当小乘四善根位。(三)八人地-“人”即“忍”,相当小乘见道十五心之位,已体认四谛十五心之八忍七智,达“预流向”位。(四)见地-至修道第十六心“道类智”,达“预流果”,已断三界见惑。(五)薄地-已断部分欲界九种烦恼,然余气亦薄,达“一来果”位。(六)离欲地-全断欲界修惑,得“不还界”之位。(七)已办地-为断尽三界见思惑之位,而得尽智、无生智兴阿罗汉果。(八)辟支佛地-以观十二因缘法成道,而至辟支佛之阶位。(九)菩萨地-乃大乘菩萨无数劫修六度万行之阶位。(十)佛地-乃菩萨修行,断除余残习气之最后果位。罗什以为修行至七住(地)以上,内外并观,故能即动即静,动静不二,此名方便智慧,正因系方便智慧,故应随缘济众,普度苍生,罗什云:
  修禅定道品法也,当为兼解众生缚,起修行地,不应自为而修行也(注 69 )。
  修习禅定,当怀大志,为解脱众生之烦恼束缚而修行,不应为自身之利益而修行,由此益显其大乘菩萨之精神,罗什云:
  度人心力者,诸菩萨虽入无漏禅定,而能不舍慈悲之心(注70)。
  积极发心救度众生之菩萨,虽入清净定境,然未抛弃救度众生之悲心. 入定为静,出济为动,动静不二,“入”出”互融,方能成就菩萨圣道。罗什云:
  “菩萨安心真境,识不外驰,是心不现也。法化之身,超于三界,是身心俱隐,禅定之极也。(注 71 )
  菩萨修行,入于真如境界,心如止水,识不外驰,故不示现。且法身无为无形,超乎三界,不受拘东,此身心俱隐,如如不动之境,乃禅观之极致也。而禅观之终极目的即在彻悟诸法“实相”,以下拟述罗什之实相观点。
  ---------------------------------------------------
  (注58)《注维摩诘经. 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八0下。
  (注59)《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大正藏》卷三八,页四0七上一中。
  (注60)《注维摩诘经.佛道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一下-三九二上。
  (注61)《注维摩诘经.佛道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四下。
  (注62)《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七上。
  (注63)《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二中。
  (注64)详见《注维摩诘经、佛道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四上。
  (注65)《注维摩诘径.法供养品》,《大正藏》卷三八,页四一五中。
  (注66)《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0下。
  (注67)《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九下。
  (注68)《注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九上。
  (注69)《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九下。
  (注7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一中。
  (注71)《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四中。-----------------------------------------------
  五、罗什之实相思想
  梵文 Dharmadhaatu 意译“实相”,与真如、性空、真性、真际、法性之含义相同。僧肇谓“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注 72)。实相乃“诸法实相”之简称,指宇宙事物之真相或本然状态。佛教认为诸法真相,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而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知,方可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名“实相”罗什云:
  一谛,实相也。 ....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注73)。
  “一谛”即唯一之真理。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以成,而无独立之实体或主宰,名为“谙法无我”。迁流生灭之世间诸法,既无常住性,亦无实有性,毕竟还灭,归于空寂”,故曰“诸法无我”,与“诸行无常”(宇宙万有变化无常)“涅乐寂静”(解除杂染、超脱轮回之境),合称“三法印”,为原始佛教之重要教义。唯一之真理,即是永恒不变之“实相”。罗什云:
  声闻以四谛入诸法实相,菩萨以一谛入诸法实相(注74)。
  梵文 Catursatya 意译“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即真理,因四谛被公认是神圣之真理,故亦名“四圣谛”(Caturaryasatya):(一)苦谛(Du.hkhas一atya)一世间一切,有受皆苦;(二)集谛(Samudayasatya)一招感苦果之烦恼业因;(三)灭谛(Nirodhasatya)一灭除烦恼,解脱痛苦,而臻涅槃之境;(四)道谛(Maargasatya)一一切理论说教与修习方法。凡从佛闻法,明白“四谛”之义,求证阿罗汉果之人,名为声闻乘。声闻乘藉了悟“四谛”之理,而契入诸法实相;修习六度万行,自他圆满,谋达佛果之菩萨则以“一谛”契入诸法实相。罗什复以“菩提”即“实相”,其有言曰:
  菩提即是实相,以遣其著也。实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注75)。
  梵文 Bodhi 音译“菩提”,意译“觉”、“智”,指对佛法之觉悟。“菩提”与佛法之“智慧”含义相近,亦即“无上智慧”。广义而言,凡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通称“菩提”。罗什以为“菩提”即“实相”,旨在遮拨执迷,而“实相”亦为“菩提”之因,“智慧”亦是“菩提”。罗什云:
  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实相是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注76)。
  “智慧”即是“菩提”,能知他人心想。“实相”亦是“智慧”之因,亦可名知他心。罗什认为“实相”寂灭无为,块然自尔。故云:
  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注 77)。
  寂灭之相,不可取,不可舍,即知诸法如相,性自尔故(注78)。
  “甘露”乃指佛法之涅槃境界,得涅槃而灭生死,称为甘露寂灭”或“寂灭甘露”,此即“实相”;唯有无上智慧始为“实相”。实相无相,不即不离,故诸法如如,其性自尔也 . 罗什以为一谛、菩提、涅槃即是“实相”, 而“如”、“法性”、“实际”亦是“实相”,故云“谙法实相者,假为如、法性、真际”。
  复因禅定之力不同,而有初、中、后;下、中.上之差异,罗什云 :
  --------------------------------------------------
  (注72)《肇论,宗本义》,《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0下。
  (注73)《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四下。
  (注7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0下。
  (注75)《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巷三八,页三六二下。
  (注76)《注维摩诘经.菩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六三上。
  (注77)《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三上。
  (注78)《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六上。
  ----------------------------------------------------
  初为如,中为法性,后为真际;真际为上,法性为中,如为下,随观力故,而有差别(注 79)。
  “如”、“法性”、“真际”其义相同,然因个人禅观之深浅互异,而有“初”、“中”、“后”、上”、“中”“下”之差别。何谓“如”、“法性”、“真际”?罗什云:
  “若如实得诸法性相者,一切议论所不能破,名为如”,“诸法性性自尔,是名法性也”,“更不求胜事,尔时心定,尽其边极,是名为真际”也(注80)。此已对“如”“法性”、“真际”作明确之解释,实质上,均指“实相”而言。罗什复云:
  观诸法实相,尔时名为如;若得无生法忍已,深观如故,是时变名法性。若坐道场,证于法性,法性变名真际(注 81)。
  “无生法忍”亦名“无生忍法”、“无生忍”。“忍”系对真理之认可
  ,即“智”之别称;“无生”乃佛教无生灭之理论。“无生法忍”指大乘菩萨于修习某一阶段对“无生”此一实相真如所获得之认识。依罗什意,“实相”即是“如”、“法性”以及“真际”。罗什云:
  此三同一实也,因观时有浅深,故有三名,始见其实,谓之如;转深谓之(法 )性;尽其边谓之实际(注 82)。
  “如”、“法性”、“真际”三者等同“实相”,唯因禅观之深浅不同,而有相异之名称而已. 罗什云:
  ...故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诸边不动,....谓之实际(注 83)。
  一落“有”“无”,分别二边,即非中道。就“实际”(实相)而言,“有”“无”均为边见,若不执二边,方能得“中”,此即“实际”(真际)。故罗什之“实相”乃依“中道”而立论;此与其所译《中论》之思想颇能契证一致。罗什云:
  真相慧藏,如虚空也(注 84)。
  实相智慧,无形无相,犹如虚空,了不可执;实相虽空;郤有妙用。罗什云:
  实相慧要尽法性,然后乃止也(注 85)。
  以实相智慧,深入诸法,直过彼岸(注 86)。
  -----------------------------------------------------
  (注79)《摩罗什法师大义》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六上。
  (注8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六上。
  (注81)《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六中。
  (注82)《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六下。
  (注83)《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七上。
  (注84)《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0下。
  (注85)《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七中。
  (注86)《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七中。
  ---------------------------------------------------
  实相智慧要能穷究法性,方可臻于佛法之最高境界。以至高无上之智慧,深入了解宇宙事物,了悟缘起性空之理,无常无我之义,由生死烦恼之此岸,直达涅槃寂静之彼岸,则佛与众生,同生欢喜。罗什云:
  “喜根喜等也,亦于实相法中,生喜及随喜也”(注87)。
  众生具有喜根,可于实相法中,参悟法性,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罗什云:
  “总持有无量。实相即总持之一。若经中说实相,实相即是印,以实相印封此经,则为深经也”(注88)
  梵文 dhaara.ni 音译“陀罗尼”,意译“总持”,因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名总持。其类颇多,各论所言不一(注89)。实相乃总持之一。佛教真理可依实相予以印证,凡合此印契,即可判为正法,佛典所述若符合实相印契,亦可称为甚深经典。罗什云:
  实相法无有等比,唯佛与等(注 90)。
  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无物可比,唯有佛陀或觉行圆满者所堪匹配。此外,罗什所传承与发扬之中观学派主倡“诸法实相”即为“涅槃”,故谓“分别推求谙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来法性实际涅槃”(注 91),意指世间诸法之实相即是毕竟空,亦即无生无灭,涅槃寂静。故世间与涅槃、涅槃与世间并无区别。此说乃大乘佛法深入社会,普及人心之重要依据。
  六、罗什之涅槃思想
  梵文Nirvaa.na音译“涅槃”,旧译“泥日”、“泥洹”等,意译“灭”
  、“灭度”、“寂灭”、“无为”等;或称“般涅槃”、“般泥洹”,意为“入灭”、“圆寂”等,乃佛教最高理想境界,通常指熄灭生死轮回而得之精神境界。众生之所以生死流转,其因即在其业力与烦恼,涅槃即对生死诸若及其根源作彻底灭除。然小乘与大乘对涅槃之解释,差异颇大。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注92)为涅槃;大乘否认此说,而以实相为涅槃,所谓“诸法实相即是涅槃”(注 93),实相即因缘所生诸法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五阴相续,往来因缘故,说名世间。五阴毕竟空、无受、寂灭 ....世间与涅槃无有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注94),反对舍离世间以追寻超越人间之涅槃圣境。涅槃种类繁多,通常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如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然其身体尚在,名为“有余涅乐”;生死之因虽尽,但犹余有漏之依身;待其依身亦亡,始名“无余涅乐”。罗什云:
  身五受阴也,身灭涅槃也(注 95)。
  -------------------------------------------------------
  (注87)《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0下。
  (注88)《注维摩诘经,法供养品》,《大正藏》卷三八,页四一五中。
  (注89)例如《大智度论第五.初品中菩萨功德释论第十》云:“是故菩萨得种种赞叹供养供给,心不生喜,如是等相,多为八音声陀罗尼,复有名寂灭陀罗尼、无边旋陀罗尼 ' 随地观陀罗尼、威德陀罗尼、华严陀罗尼、音净陀罗尼、虚空藏陀罗尼、海藏陀罗尼、分别诸法地陀罗尼、明诸法义陀罗尼。如是等略说五百陀罗尼门。若广说则无量,是故诸菩萨皆得陀罗尼”《大正藏》卷二五,页九六中。
  (注90)《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0上。
  (注91)《中论.观涅槃品》,《大正藏》卷三0,页三六中。
  (注92)《肇论,涅槃无名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八上。
  (注93)《中论.观法品》,《大正藏》卷三0,页二五上
  (注94)《中论.观涅槃品》,《大正藏》卷三0,页三六上。
  -------------------------------------------------
  人身乃由色、受、想、行、识五阴(蕴)和合而成,由此五阴以成之幻身,常起烦恼,遮覆法性。若此幻躯灭除,即是涅槃。罗什复云:
  因有以之无,将出于功德之域,入于无利之境,无利之境即涅槃也(注 96)。
  舍离贪执,....契入空理,则可超越有为之域,而入于无为(无因缘造作)之境,无为之境即是涅槃。罗什云:
  涅槃常寂灭相,无戏论诸法(注 97)。
  涅槃乃无声无形,离诸戏论,了脱生死,清静安乐之绝对境界。罗什云:
  涅槃寂灭安稳之处,唯有诸佛乃能令出,更无余人也。(注 98)。
  涅槃乃离苦得乐之境,且无形无相,超然物外。唯有获致果位,方可臻此圣境,罗什云:
  佛法中以涅槃甘露,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注99)。
  佛法以涅槃为甘露,能令有情,永断生死,解脱烦恼,而达不生不灭,寂然常住之境,且能体会不生、不死、不动、喜乐、清静、虚空、寂灭、常住之法味。然如何而得入“涅槃”?罗什云:
  若能随佛所说,与禅定智慧和合行者,得入涅槃(注100)。
  若能依佛所说,“禅”“智”双修,努力精进;当可入于涅槃之境.罗什复云:
  若以三解脱门观涅槃法,知断如是结使,得如是涅槃(注 101)。
  --------------------------------------------------
  (注95)《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九八中。
  (注96)《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七下。
  (注9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分卷四五,页一三三下。
  (注98)《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一下。
  (注99)《注维摩诘经.佛道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九五上。
  (注10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四上。
  (注101)《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九下。
  ---------------------------------------------------
  “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无相解脱门。“空解脱”乃观一切法由缘而生,自性本空,无作无受,如此通达者,能悟入涅槃。“无作解脱”指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舍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以悟入涅槃。“无相解脱”即了知四大五蕴皆空,根身为和合之假相,破除人我执相,而悟入涅槃。“结使”乃“结”与“使”。“结”与使”均为烦恼之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缔造苦果,故称为“结”,能随逐驱使众生,故又名“使”。以“空”、“无作”、“无相”契入涅槃,了解束缚身心之“结使”,则可臻于清静祥悦之境。罗什云:
  爱多者,以无作解脱能入涅槃....若见多者,以空解脱门能入涅槃(注102)。
  贪爱过多之人,可藉舍离执取之无作法门以入涅槃。见惑过多之人,可依缘起性空之了空法门以达涅槃。贪爱与见惑均能引生烦恼,招致痛苦,而束缚众生,不得自在,故须取证涅槃。罗什云:
  取涅槃证有二种:一行菩萨道,以无方便入三解脱门,证于涅槃。二者菩萨闻佛说,菩萨应学声闻、辟支佛道度脱众生,虽是菩萨,而用声闻辟支佛法入三解脱门,是人无方便,慈悲心薄,深怖畏老病死苦,取涅槃乐证(注 103)。
  梵文 Pratyekabuddha 意译“缘觉”,亦作“独觉”,音译“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与“声闻”合称“二乘”,另加“菩萨”则合称“三乘”。其义有二:(一)出生于无佛之世,当时佛法已灭,然因前世修行之因缘,自以智慧得道,而名“辟支佛”。(二)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依自身之觉悟而成道,故亦名“独觉”。取证涅槃有二法:一为广行菩萨道,以直趣菩提之法,入于三解脱门,以取证涅槃之境。二为菩萨学声闻、缘觉二乘行人,度脱众生,若以此小乘之法,契入解脱门,别无方便之智慧,亦无悯众之悲心,复因畏惧衰老、疾病、死亡等痛苦,而取证涅槃。罗什云:
  涅槃寂灭安稳之处,唯有诸佛,乃能令出,更无余人也(注104)。
  灭除烦恼,清静无染之境,唯有诸佛乃能臻至,且能任运自然,出入自得。罗什复云:
  尔时菩萨,受佛教已,自念本愿,还以大悲,入于生死,是菩萨名之不在涅槃,不在世间,无有定相,以种种方便,度脱众生(注105)。
  为教化成就众生故,出于涅槃无为之法,还修有为福德,净佛国土,引导众生,是故不名为证也(注 106)。
  今得诸法实相具涅槃乐,而入生死、度众生,是为希有(注107)。
  -------------------------------------------------
  (注10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0下。
  (注103)《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一上。
  (注10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一下。
  (注105)《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四中。
  (注106)《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卷四五,页一四二中。
  (注10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四中。
  ---------------------------------------------------------
  虽臻清净无染之域,然诸佛菩萨为教化与成就众生,乃悲心大发,故不住涅槃,仍重入万丈尘俗,修习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之理法),广增福德,且引导众生,脱离苦海,同登净土,是以不入无生,不住涅槃,由此可知,菩萨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伟大情操与慈悲精神。小乘行人每欲断除生死烦恼,以趋涅槃;大乘行人则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罗什云:
  烦恼即涅槃,故不待断而入也(注 108)。
  梵文 Kle'sa 意译“烦恼”,亦译“惑”,乃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等精神作用之总称。烦恼乃世间欲求、情绪与思想活动之称谓,亦即感招生死轮回之原因,亦是与“涅槃”相对立之思想观点与精神情绪。有多种分类,要为“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以及“随烦恼”:随顺六大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在大乘百法中,有二十种,此二十种烦恼,随顺于心,因起现,故名“枝末烦恼”,又名“随惑”,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与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就世间有为法而言,烦恼与涅槃绝然对立,烦恼乃污秽杂染,涅槃则清净无染,两者截然不同,不可相即;就出世无为法而言,烦恼与涅槃则冥然互融,烦恼性空即是菩提,生死性空即是涅槃,非由烦恼生死之外,另求“菩提”“涅槃”,故不待断灭生死烦恼,而后契入涅槃。此系就诸法理性平等而言:并非就事相差别而论,由此益显大乘佛法之特色。
  七、罗什之法身思想
  梵文 Dharmakaaya 意译“法身”,亦称“佛身”,指以佛法成身,或身具一切佛法。《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法本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功德法而成身,故名法身”(注 109)。因体现诸法之本性始能成佛,即以此“法性”名为“法身”;亦因修得佛教一切功德与教法方能成佛,此“功德法”名为“法身”。然佛教各派对“法身”之解释,颇多差异。据《大乘义章》卷十九,小乘以戒、定、慧等功德为“法身”(注 110)。僧肇引经曰:“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注111)。此系大乘空宗以“第一义空”为“法身”。《成唯识论》卷第一0云:“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注112)。吉藏云:“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也”(注 113)。故知有宗与空宗将“唯识真如”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视为“法身”。罗什云:
  体无生忍力,无诸烦恼,亦不取二乘证,又未成佛,于其中间所受之身,名为法性生身(注114)。
  妙行法性生身者,真为法身也(注 115)。
  -------------------------------------------------
  (注108)《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五中。
  (注109)《大乘义章》卷十八,《大正藏》卷四四,页八二0下。
  (注110)《大乘义章》卷十九,《大正藏》卷四四,页八三八下。
  (注111)《注维摩诘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三上。
  (注112)《成唯识论》卷一0,《大正藏》卷三一,页五七下。
  (注113)《胜鬘宝窟》卷下,《大正藏》, 卷三七,页六八下。
  (注11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三下。
  (注115)《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二下。
  ----------------------------------------------
  “无生忍”亦称“无生法忍”、“无生忍法”。“忍”即对真理之认可,亦即“智”之别称,“无生”乃指佛法中无生无灭之理而言。“无生忍”系大乘菩萨于修习某一阶段后,对“无生”此一“实相真如”所获得之真智。能体认“无生忍”,断除见思惑,既不取证二乘(缘觉、声闻),亦未成就佛果,于其中间,所受之身,名为“法性生身”,“法性生身”即是“法身”。罗什认为小乘与大乘对“法身”之义,有相异之见,故云:
  小乘部者,以诸贤圣所得无漏功德,谓三十七品,及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以为法身(注 116)
  梵文Anaasrava译为“无漏”,与“有漏”相对,清净而无烦恼之意。涅槃、菩提与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出世间之一切无为法,以及戒、定、慧三学均为清净无染之无漏法。
  “品”即“道品”,梵文Bodhipak.siya-dharma 之意译“菩提分”、 “觉支”等。意为获得觉悟,趣向涅槃之途径,分为七种,即四念处(四念住)、四正勤(四正断)、四如意(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七菩提分)、八正道,共三十七品,为修行之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梵文 Da'sabala 意译“十力”,即佛所具备之十种智力:(一)知觉处非处智力-能知一切事物合理与不合理之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能知禅定、“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能知众生能力与性质优劣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知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六)知种种界智(注116)《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三下。
  力-即能知众生素质与境界之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能知转生人、天与臻于涅槃等因果之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能以天眼见知众生之生死与善恶业缘之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能知众生宿命与无漏涅槃之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能知永断烦恼惑业,不再流转生死之智力。梵文 Vai'saraadya 意译“无畏”、“四无所畏”,亦称“四无畏”,指传教说法充满自信,无所畏惧,有佛四无所畏与菩萨四无所畏两种。佛四无所畏乃:(一)正等觉无畏-即对己修证佛位之自信,对成佛即具“一切智”之信心;(二)漏水尽无畏-乃对已断尽一切烦恼之自信;(三)说障法无畏-乃对已说明障碍修道之“愚闇法”之自信;(四)说出道无畏-乃对已超离苦难而获得解脱之自信。菩萨四无所畏乃:(一)能持无所畏-即对能诵记解说佛法之自信;(二)知根无所畏-即对了解众生根机之深浅并应机说法之自信;(三)决疑无所畏-即对解决众生疑难之自信;(四)答报无所畏-即对圆满回答听者询问之自信。“十八不共”即“十八不共法”,此乃佛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知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小乘佛法以三十七道品、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无漏功德为“法身”。
  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无漏无为; 无量无边,如涅槃相,是名法身(注117)。
  虽有生灭,而无老病众恼十事之患,故名无漏,无漏,则体绝众为,故名无为 (注 118)。
  “无生”与“涅槃”、“实相”、“法性”等义相同,乃指一切现象之生灭变化,均为世间众生虚妄分别之产物,本质在于“无生”“无生”即无灭”,故寂静如涅槃,而为诸法“实相”、“真如”。获得“无生”之认知,称为“无生忍”或“无生法忍”,修得无生,即是涅槃.梵文Asa.msk.rta 意译“无为”,亦称“无为法”,与“有为”相对,指非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之绝对存在,原是“涅槃”之异名。部派佛教后,复提出数种。大众部主倡九种:(一)择灭无为;(二)非择灭无为;(三)虚空;(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韭非想处;(八)缘起支性;(九)圣道支性。说一切有部主“三无为”:(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大乘唯识宗倡“六无为”:(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大乘佛法,以无生无灭之究竟真理,非言语所能诠释,亦非心念所能思虑,“无漏法身无来无去者,即是法身实相,同于泥洹,无为无作(注 119)。
  大乘法中,无决定分别是生身,是法身,所以者何?
  法身毕竟清净故,而随俗分别。(注 120)。
  “无为”,“无量无边”,同于“实相”、“涅槃”,此即是“法身”。罗什云:
  法身不去不来,湛然常住,即名“实相”;无为无作,寂然清净,亦称“泥洹”(涅槃),且就大乘佛法而言,法身毕竟清净无染,无形无相,唯因适应信众之需求(随俗分别),而有“法身”之名,关于法身之种类,罗什云:
  法身有二种:一者法性常住如虚空,无有为无为等戏论。二者菩萨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间所有之形,名为后法身(注121)。
  梵文 Dharmadhaatu 意译“法性”,与“实相”、“真如”、“涅槃”等同义,特指现象之本质或本体。性者体义,一切法体,故名法性。佛教各派对“法性”有不同之解释。般若学派以为诸法缘生,体性本无所有,故以“性空”;为诸法之“法性”。罗什云:“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如虚空无作无尽”(注 122)。僧肇云:“性自常空,故谓之性空,性空故,故曰法性”(注 123)《成唯识论》云:“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注 124)。 此“真如”实指“唯识实性”,故“唯识实性”乃诸法法性《大乘起信论》将“真如”与“法性”并称。法藏(五四九至六二三)认为:在众生数中,名为“佛性”;而非众生数中,名为“法性”。两者均指同一之“真如”,此种“真如”即是“如来藏”。佛认识并体现“法性”,故成“法性身”简称“法身”。而“法身”之客体化、普偏化又成为万有之本源,故亦称“法性”。罗什认为“法身”有二:一指法身即是法性,常住不变,宛如虚空,离诸有为无为等戏论;二指法身乃菩萨尚未成佛时,已得六神通之身形。罗什复云:
  法身有三种:一法化生身,金刚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诸法实相。和合为佛实相,亦名法身也(注 125)
  金刚身乃喻佛身坚固,犹如金刚不可坏,亦名“法身”。五分法身即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诸法实相亦名“法身”。罗什云:
  法身义以明法相义者,无有无等戏论,寂灭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为法身。如法相不可戏论,所得身亦不可戏论,若有若无也”(
  注 126)。
  ----------------------------------------------------
  (注11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三下。
  (注118)《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五九下。
  (注119)《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三上。
  (注12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三下。
  (注121)《鸠库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六中。
  (注12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六中。
  (注123)《肇论.宗本义》,《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0下。
  (注124)《成唯识论》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页六下
  (注125)《注维摩诘经.弟子品》,《大正藏》巷三八,页三五九下。
  (注126)《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0上。
  ---------------------------------------------------------
  “法相”之意甚多,一泛指事物之相状、性质、名词、概念及其含义等,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二乃与真如、性空、实相、法性义同。三、瑜伽行派依《解深密经》等,将“三自性”归为“法相”,由之铺展为王位百法,以此说明诸法之本质乃是“唯识真性”,从而得名“法相宗”。“法相”离诸“有”无”戏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彻悟“法相”,即得“法身”。“法相”既不可戏论,“法身”亦不可戏论。罗什云:
  法身可以假名,不可以取相求(注127)。
  “法身”空寂,无形无相,然郤假名而有,虽可假名而有,然不可执著名相。罗什云:
  真法身,十住菩萨亦不能具见,唯诸佛佛眼乃能具见。又诸佛所见之佛,亦从众缘和合而生,虚妄非实,毕竟性空,同如法性(注128)。
  真法身乃清净佛眼始能得见,十住菩萨皆不得见,唯具有佛眼之诸佛,方可得见。且遑论众生所见之佛,即使诸佛所见之佛,亦由缘而生,虚幻不实,毕竟性空,“不须戏论有无之实也”。罗什认为“法身”乃为因应众生需求而有之假说,就第一义谛而言,“法身”亦虚妄不实。若执于法身之真假、有无,或肯定其实存恒在,均属虚妄戏论,悖离佛理。凡以“诸佛身有决定相者,均属忆想分别,当是虚妄”。罗什认为区分“定中”、“定外”之佛,即是虚妄。就俗谛而言,忆想分别虽是虚妄,然亦有其作用,因其能“普令众生各得其利,种诸善根”。就真谛而言,“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即使佛身、法身亦不例外,绝不可执其有无、真假。罗什否认有真实之佛身存在,乃就“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之观点而论,于三界中见佛,亦无法超脱虚妄执迷,故佛身、法身均非属实。罗什复云:
  佛法身、菩萨法身,名同而实异。菩萨法身虽以微结,....佛法身即不然,但以本愿业行因缘,自然施作佛事。....佛身者,无方之应,一会众生,有见佛身金色,或见银色车渠马瑙等种种之色;如以一音,而众生随意所闻,....有于音声中,或闻说布施,或闻说持戒、禅定、智慧、解脱大乘等,各各自谓为我说法,是法身神力无所不能(注 129)。
  佛法身不同于菩萨法身,因其无漏无为,无住无滞,随顺众生之根机而作无量无边之变现,不同根器之众住得以观见各样之佛法身。佛说法之声音,亦复如是,佛以一音说法,而众生各有所闻,各有所悟,故知法身之力,无所不能。
  因此,罗什一再声明“法身”及其所居之国土、处所,仅能“以理推之”。反之,“若欲求其实事者,唯有圣人初得道时,所观之法,灭一切戏论,毕竟寂灭相”(注130)此诚般若学派典型之持论。此外,菩萨虽可藉四大、五根以显神通,然不具四大、五根之法身菩萨又何以为之?罗什云:
  菩萨法身如是,似如变化,然则自有微细四大五根神通,非可以三界系心及声闻心所能见也。若得菩萨清净无障碍眼,乃能见之(注 130)。
  梵文 Caturmahaabhuuta 意译“四大”,亦称“四界”,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物质现象)之基本原素,以其能造作一切色法,称“能造四大”;被造作之诸色法,称“四大所造”。四大之作用分别为:持(保持)、摄(摄集)、熟(成熟)、长(生长);其属性分别为坚、湿、暖、动。宇宙万物与人之身体,均由四大组成。佛法以此说明人身无常、不实、受苦。“五根”有二义:一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二指信根(对佛法起信心)、进根(即四正断)、念根(即四念处)、定根(即四禅)、慧根(指四谛),因五根为趣向圣道之根本,故名五根。梵文Trile-kya 译为“三界”,即有情众生存在之三种境界:(一)欲界-为具有食欲、淫欲之众生所居。包括五道中之地狱、畜生、饿鬼、六欲天、人,及其所依存之场所,如人所居之四州等。(二)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已离食、淫二欲之众生所居。其器(宫殿)与有情仍为色所属界,亦无法摆脱物质。包括四禅天,十七种天,此称色界十七天。(三)无色界-更在色界之上,为无形色众生所居。包括四天(即四无色天)。佛法认为三界为迷界,必须从中超脱,到达涅槃,方为最高理想。罗什以为菩萨法身亦具细微之四大与五根,故可依之而显现神通。然此神通郤非凡夫或二乘行人所能得见。犹如《维摩诘经》所言,十方法身菩萨均会座听法,然佛旁千二百五阿罗汉却无法得见,唯具菩萨清净无碍眼,始能得见。菩萨之法身,虽有四大与五根而能变现,然此变现亦不同于色身之变化。罗什云。
  法身菩萨....无有生死,存亡自在,随所变现,无所恚碍(注132)。
  法身菩萨已超脱生死, 来去自如,不论身在何处,均能随缘变现,了无滞碍。关于法身菩萨是否已断除烦恼?罗什云:
  言法身菩萨断烦恼者,此说亦实,为断三界凡夫烦恼故。法身菩萨不断烦恼者,此说亦实,有菩萨细微烦恼故(注133)。
  -----------------------------------------------
  (注127)《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七上。罗什亦云“佛法(身)离(虽)一异相故,无决定真身。离异相故,无决定粗身”同上,页一二八下)。
  (注128)《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九上。
  (注129)《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五下。
  (注130)《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五中。
  (注131)《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0上。
  (注13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二五中。
  (注133)《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一上。
  ------------------------------------------------------
  此言法身菩萨既断烦恼,亦不断烦恼,因其已无三界凡夫烦恼,故曰已断烦恼;然尚余有细微烦恼,故曰不断烦恼。罗什云:
  此中菩萨多是法身,然应感之形,与物同迁(注134)。
  菩萨之法身为回应众生之感招,而有形迹之变现,且与物迁化,此乃因感应道交所使然也。就中土人士而论,法身或应具体存在;,然就般若空观以立论之罗什而言,则法身乃无生无灭,无漏无为之抽象绝对。罗什亦明确指出法身即涅槃、法性、法相、实相;此系受其所译《妙法莲华经》“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注135)、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注 136 )之思想影响所致。天台圆教进而以法身绝非无相,认为法身相相宛然,非真空无形,若断除三惑,则本性常住之色心显现,依正法言,亦究竟清净。故知罗什对中国大乘佛学之影响既深且钜矣。
  八、罗什思想之特色及其影响
  佛法输入中土,欲能广为流布,首在移译三藏,此乃当务之急。《高僧传》载:罗什之母自龟兹赴天竺,临行谓什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注137)。罗什答曰:“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注 138)。“方等”即“大乘之通名,究竟之弘旨”(注139)。罗什随吕光将大乘经典携入东土,并加翻译,乃佛教大乘思想深植中国之关键性人物。后秦姚兴迎罗什至长安,译出众经,佛典之翻译,自此迈入崭新时代(注140)。
  --------------------------------------------------
  (注134)《注维摩诘经.佛国品分》,《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二八中。
  (注135)《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卷九,页九中。
  (注136)《妙法莲华经.达多品》,《大正藏》卷九,页三五中。
  (注137)《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上。
  (注138)《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一上。
  (注139)王僧孺撰〈慧印三昧及济力等学二经序赞〉,《出三藏记集》卷第七,《大正藏》卷五五,页五0下。
  (注140)罗什于翻译文体上,一改朴拙之风,而特重达意之述,以便信受奉行,其译文以“曲从而趣不乖本”(慧观〈法华宗要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五七中)为原则,或增或减,务求达意。译《法华经》时,为表言外之意,而有增文。译《大智度论》时,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僧睿(大智释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大正藏》卷五五,页七五上)。译《中论》则于“其中乖阙烦重者,(罗什)法师皆裁而裨之”(僧睿)〈中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正藏》卷五五,页七七上)。译《百论》则“陶练覆疏,务存论旨”(僧睿〈百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正藏》卷五五,页七七下)译《维摩经》时,常“一言三覆,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僧肇〈维摩诘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五八中)。译《大品般若经》则“手执胡本,口宜秦言,两释异音,交辩文旨”,且其“事败之名,与旧不同者,皆是法师以义正之者也 .... 诸如比比,改之甚众”(僧睿〈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卷五五,页五三中),可见罗什之公谨慎重也。故其所译经论,特为中土佛教人士所乐诵,且于后世佛教文学影响甚大,亦使大乘佛学教义得以移植与弘传中土。
  -------------------------------------------
  罗什末至长安之前,中士学人对大小乘之差异不甚了解,于大乘佛学尤欠识认。罗什所译多为大乘佛典,复引介印度当时流行之中观思想,所译般若诸经,非仅修订旧本,亦为答覆道安以降,佛教人士对《般若经》及其同系经典之悬疑,且其传译之中观论典,亦已成为理解般若学说之最佳指南。自此,中国佛教乃一扫格义之弊而如实显发佛法之光,此其思想特色之一也。
  罗什少时曾习有部经论,当其师须耶利苏摩为讲《阿褥达经》阴界诸入(蕴处界)皆空无相之时,因执有眼根,未及信受,后知理有所归,遂专务大乘。什雅好大乘,心契方等,乃对有部毗昙之学有所破斥,常叹曰:“吾若著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注 141),且谓:“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注142)罗什意指佛法并无微尘之名,为破外道与非佛弟子之邪论,故有此说,其实,法无定相,但有假名。且以三十四心、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皆非佛说(注143),已见其对昆昙之批判,此其思想特色之二也。
  罗什认为“法无自性,缘感而起”,“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若先有,则不名从缘而生”。宇宙万物皆“假缘成用,乘数而行”,“聚散随缘,不得自在”,“言有而不有,言无而不无”,“有无非中,于实为边也”,故“不得定有,不得定无”,是以“有无迭用,佛法之常”也。
  罗什主倡无常乃“空之初相”,无常即一念不住,“一念不住,则无有生”。实则,“住即不住,乃真无常也”,不住不迁,非有非无,始为毕竟空义,“毕竟空即无常之妙旨也”。遣“有”存“空”,均非空义,“二法俱尽,乃空义也”,故“观空不取,涉有不著”,方为圆融无碍。
  罗什以为“系心在缘名为止,止相应名为观”,且云“观时不取相”,“深入观时,莫见其所缘也”、入观则“心顺法相”,出定则“情随事转”,必也“其心常定,动静不异”,始为“身心俱隐,禅定之极也”。经由“止”“观”之修持,即可“离嗔恚毒、贪欲尘、睡眠冷”,而得“安隐快乐也”。
  罗什复谓“一谛,实相也”,“菩提即是实相”,“寂灭甘露,即实相法也”,而“如”、“法性”、“实际”“此三同一实也”──三者均系“实相”之别名。“因观时有浅深,故有三名”,实则为一也。此外,“有”与“无”均为边见,“诸边不动,谓之实际”,得其中道,方为“实相”。
  佛法以涅槃为甘露,罗什以“无利之境即涅槃也”,涅槃能“令生死永断,是真不死药也”。且以“无作解脱能入涅槃”“空解脱能入涅槃”,“知断如是结使,得如是涅槃”,进而云“烦恼即是涅槃,故不待断而入也”,“为教化成就众生,故不名为证也”;为救度众生,“故不取证涅槃”,由此以显其大乘思想之精义也。
  “法身”之说,佛教各派持论互异,罗什以“法性生身者,真为法身也”。“法相”离诸戏论,寂灭无染,“得是法者,其身名为法身”,故“法身”即“法相”。且“法身无来无去”,“同于涅槃,无为无作”,“法身”亦即“涅槃”。法身“无有生死,存亡自在”,“应感之形,与物同迁”,“随所变现,无所挂碍”,此其思想特色之三也。
  由后秦姚兴灭后凉,西迎罗什至长安译出众《经》与各《论》,得知当时已由王朝提供资金,组织人力,而致佛教译经正式成为宗教文化事业,此其影响之一也。罗什所译经论,既重词义,复重音韵,玄章婉旨,朗然可见,致佛教经论二藏得以东传,广为流布,而为大乘宗派所依,其中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三论宗所依之主要论典;《成实论》流行于江南,为成实学派之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为天台宗所依之要典;《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此其影响之二也。罗对什空观、禅观、实相、涅槃、法身等思想亦有深切之体认,并极力弘扬,为中国大乘佛教理论奠定开展之基础,且于三论、天台、华严、禅宗均有所启导,此其影响之三也。宋僧赞宁云:“如童寿(罗什)译法华,可谓折中,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矣”(注 144),“天然”“语趣”四字,绝非过誉。僧肇赞曰:“若烛龙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曦和之出榑桑,融冶常道”“斯乃法鼓重震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天北矣”(注145),诚非虚言。故罗什对中国大乘佛学思想有重大影响,而有其中国佛教译经史上与发展史上崇高之地位。
  --------------------------------------------------
  (注141)《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大正藏》卷五0,页三三二下。
  (注142)《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五中。
  (注143)《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三一上-中。
  (注144)《宋.高僧憎传》卷三.《大正藏》卷五0,页七二四中。
  (注145)〈鸠摩罗什法师诛并序〉,《广弘明集》卷二三,《大正藏》卷五二,页二六四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