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证悟次第——渐悟与顿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证悟次第——渐悟与顿悟
  对于四谛的如实知见,引起了见谛(真实)得道的问题。在四谛中,体见什么才算得证?由于学者的根性,修持方法的传承不同,分为顿渐二派。 观四谛十六行相,以十六(或说五)心见道的,是渐见派----见四谛得道,是西北印学派的主张。而中南印度的学派,是主张顿见的----见灭谛得道。当然,这是千百年来的古老公案,优劣是难以直加判断的。依现有的教说来参证,从佛法本源一味的见地来说:见四谛,应该是渐入的;但这与悟入缘起空寂性----也就是见灭谛得道,是不一定矛盾的。经说:没有前三谛的现观(直觉的体验),是不能现观道谛的;四谛是渐入,犹如梯级的,这都是渐入渐证的确证。 (成佛之道(增注本)?二二一~二二二)
  一念见谛与次第见谛,是有关修证的重要问题。佛弟子依法修行,以般若——慧(prajn?)见谛。形容体见谛理的文句,经律也有不同的叙述,如‘赤铜鍱律’“大品”(南传三?二一)说:
  “具寿憍陈如远尘离垢法眼生:一切集法皆是灭法”。
  阿若憍陈如(?jn?ta-kau??inya),为五比丘中最先悟入的。见苦集皆是灭法,显然是缘起(prat?tya-samutp?da)的苦集与苦灭的体见。由于安立四谛: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在正见为先导的修行中,知苦、断集而证灭,名为“见灭得道”或“一念见谛”。然在‘阿含经’中,如实知苦(或五蕴等分别说),如实知集,如实知灭,如实知道,处处都这样说。如‘转法轮经’,在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下,都说:“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这是于四谛别别的生智,那就是别别的悟入了。在分化的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立十五心见道;犊子系立十二心见谛(从说一切有部脱出的,后起的经部,立八心见谛):这都是次第见谛,而且是(先)见苦得道的。大众及分别说系,立“一念见谛”、“见灭得道”说。梁真谛( Paramartha )译的‘四谛论’,属于大众系的说假部(真谛译作分别部),如‘论’卷一(大正三二?三七八上、三七九上)说:
  “若见无为法寂离生灭灭谛,四(谛)义一时成”。
  “我说一时见四谛:一时离(苦),一时除(集),一时得(灭),一时修(道)”。
  ‘大毗婆沙论’说:法藏部“以无相三摩地,于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也是见灭得道的。化地部说:“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这是顿见四谛,而顿见以后,“见苦谛时能见诸谛”。可说是次第见苦得道,与一时见灭得道的折衷派。怎样的修行,才能见谛理,不是从论理中得来,而是修行者以自身的修验教人,渐形成不同的修行次第。对于这二派,我以为都是可行的。佛法中的阿罗汉( arhat ),有慧解脱( prajn?-vimukta )与俱解脱( ubhayatobh?ga-vimukta )。 慧解脱者是以法住智( dharma-sthitit?-jn?na ),知缘起的因果生灭而得证的。俱解脱者能深入禅定,得见法涅槃( d???adharma-nirv??a ),也就是以涅槃智( nirv??a-jn?na )得证的。阿罗汉如此,初见谛理的,也就有此二类:以法住智见道的,与次第见四谛得道相合;以涅槃智而证初果的,与一念见灭得道相合。修学者的根性不同,修证见谛,也因师资授受而形成不同的修学次第。
  (印度佛教思想史?七一~七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