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论(五)
但是,这种返献与其说是贡献,不如说是对思维的?协助?----这等于是儿女对父母的协助,因为是思维产生了这个精神。思维在对事物?的思维中获得了质?1,于是?1便成为相应之精神?的直觉对象和内容而在精神中保留下来,这样,虽然思维停止了,但质?1还是保留的----即这个质并不因为思维的暂停而消失。当精神?再遇到事物?的现象时,精神?便不再通过思维而能够直觉出质?1。这样,由于?1的这种保留,思维才能对事物?进行进一步处理;因此,精神?的这种直觉帮助了思维对事物?的进一步思维,因为这进一步思维是建立在从前的思维之上的,这一?从前的思维?在这里已经完全凝结在质?1中了。对事物?的进一步思维得出质?2,质?2又再通过精神的直觉而保留下来。这个质?2的直觉又帮助了思维对事物?的再进一步思维而得出事物?的质?3,于是这个质?3又通过精神对它的直觉而保留下来,于是这又帮助了思维对事物?的更进一步思维。这样,对事物?的思维便得以越来越深入地进行下去以至得出整个的质P。当前的思维总是建立在从前的思维之基础上,因而,这里的问题便是:从前的思维是怎样保留下来的。这思维便保留于(思维)自己的结果中(如上述思维保留于质?1、?2、?3等等中),并由精神的直觉而显现出来,显现在当前的思维过程中。这样,当前的思维才有可能在从前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下去,否则思维便永远在同一个地方踏步不前。思维产生了质?1,但它同时也要超越于质?1,这样它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维而产生质?2。但这进一步思维又是要建立在质?1之上的,因此思维在超越于质?1的同时又依赖于质?1,使质?1随时呈现在(思维)自己的面前。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思维(在其进展过程中)既脱离它自己的结果,又依赖这个结果;这个矛盾在精神的直觉中得到解决了,在这里,思维活动得以超脱于它的各种现成结果,它的结果不再由思维过程本身所保持,而是由这个(思维所建立起来的)精神来保持,并且(在需要时)直接呈现在思维面前。
直觉是精神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思维和一切建立精神的活动所给予的。如果思维没有得到质?1,则精神就不会直觉到质?1;因此精神的直觉(其内容)是由思维给予的,思维给予什么,精神就直觉到什么。但有时候精神的直觉也会获得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因为我们看到,精神所直觉到的东西并不总是思维明确而单一地给予的东西(如思维在事物?中获得了质?1,精神便单纯地直觉?1);但事情并不如此单纯,虽然这种单纯也是常有的。往往是思维没有明确地提供的东西,精神却直觉到了。因此,思维与精神直觉之间往往存在著偏差,或者说,思维与精神的直觉之间存在著更复杂的关系。一个头脑在思维一个对象领域,这个思维是长期的,在这长期的思维中(在头脑中)建立了这个领域的精神。于是这一精神对这个领域是充满著直觉和灵感的,不管思维对这些直觉和灵感的东西是否已具体思维到。比如一个人长期研究某一科学,于是他的头脑对这门科学便有著一种直觉和灵感(或说敏感),这种直觉和灵感当这个头脑遇到这门科学的某个因素时便会表现出来,就像人们在遇见?故物?时会引起对?故事?(往事)的回忆一样。马克思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因而他的头脑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充满了直觉和灵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头脑已经建立和存在著一个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广博而专门的精神,这个精神对这些领域有著?最亲切的?感受。这样,精神直觉与思维在?微观上?并不总是一一对应,只是在?宏观上?是对应的,或者说,精神直觉与思维之间具有一种?模糊对应?的关系。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精神在直觉上的?无中生有?吗?我们看到,思维(以前)没有明确提供的东西精神却直觉到了。但这显然不是精神的?无中生有?,因为总的说来(即在宏观上),精神的直觉是受思维制约的,思维是什么,这种直觉大体上就是什么。这便显示了精神直觉与思维之间的复杂关系。思维是什么,精神才能直觉到什么(甚至做梦也是这样,平时思虑什么较多,晚上就做什么梦较多),这一点是没有错的。然而精神直觉到的也并不总是思维明确得出的东西,这也是事实。这是精神直觉与思维之间的一个矛盾;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问题的关键便在?明确?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义上。思维总是得出结果的,这个结果是精神直觉的东西,精神直觉不能在这些结果以外。但思维的这些结果具有两类,一类是明确的结果----称?明确结果?,这明确的结果已经可以独立于思维过程以外而存在了;另一类则是不明确的结果----称?模糊结果?,它存在于思维过程中而不独立存在出来。这两类思维结果都是精神直觉的对象和内容,精神直觉的对象不可能在它们之外。因此,凡是思维运动中的东西,不管它是明确的东西还是模糊的东西,都是精神直觉的对象。这样我们便知道,思维运动弥布于一个领域,相应的精神在这个领域中便充满著直觉。思维结果总是存在于思维运动中的,不管它们是否明确地表现出来;并且随著思维运动的弥布,思维结果分布到思维领域的每个角落;因而,由于思维运动在这个领域中的弥布,这个领域的各个角落都存在著相应的思维结果。这样,精神在这个领域的各个角落都具有直觉了,而直觉不过是把这些结果直接明确显现出来罢了。这样我们便解释了这个看起来十分矛盾的情况。
这样,精神只直觉思维的结果这一点便不容置疑了,只要是思维涉及的领域,精神(在这一领域)便具有直觉的可能。精神的直觉是随著思维的分布而分布于整个领域中的,并且(在这领域中)思维进行得最多的地方,便是精神直觉最活跃的地方,----相反,思维进行得最少的地方便是精神直觉最不活跃的地方。因此,思维与精神直觉之间的联系不是以?微观性?为主,而是以?宏观性?为主,这种联系只是一种?统计性?的联系,而不是一一对应的联系。这样,我们对这一联系只要掌握?思维进行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精神直觉最活跃的地方?这一规律就足够了。
$3-47以上所说的是在知性精神?上所发生的一些特性,也即是在任何一个单独的知性精神上发生的一些特性。前面说了,这个知性精神?是知性思维对事物?进行知性思维的结果。但是,世界是有无数事物的,有些事物与事物?相同,有些则与事物?不同,----但这点是知性所不理解的,因为知性把事物孤立起来了,割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设在世界上与事物?并存的另一个事物为?,另一个知性思维象上述知性思维那样也对这个事物?进行知性考察,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精神?;于是,另一个知性精神?产生了。这样不禁使人发生这样的问题:精神?与精神?之间的比较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是否相同或相异?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等等。
在这里我们设定,产生精神?与精神?的知性思维并不是同一个知性思维,确切地说,不是同一个头脑中的知性思维,这样,精神?与精神?是完全外在的,它们之间没有半点?血缘?关系。这样做是不让其他不必要的因素干扰精神?与精神?之间的比较,它们是作为两个完全互相外在的精神来比较的。这样,精神?与精神?的比较便有两种可能的情况:相同和相异;如果精神?与精神?是相同的,我们称为?同一精神?,如果它们两者是不同的,我们则称为?差异精神?。毫无疑问,精神世界上的所有精神,它们之间的互相比较都只有这两种情况:同一和差异,而第三种情况----'既同一又差异?则不过是这两种情况的综合表现而已。对于这第三种情况来说,前两种无疑是两个极端的情况。从这第三种情况来说,任何两个精神,它们既不可能完全同一,又不可能完全差异,它们之间总是既同一又差异,只是对于两个具体的精神来说,这种同一和差异各占的比重不同罢了。比如,精神?与精神?之间可能是同一大于差异,而精神?与精神?之间却正好相反,是差异大于同一。但对于知性精神来说,既定的情况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精神?与精神?之间同一,则这种情况在这两个知性精神中便固定不变;同样,如果它们之间是差异的,则这种差异性在它们之间同样固定不变。因为对于知性来说,事物之间是完全孤立的,因而没有内在联系,它们之间不能互相渗透而使两个原来差异的事物同一起来(同样也不能使两个原来同一的事物发生差异)。由知性思维建立起来的精神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两个互相异在的知性精神之间的比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比较,就像2和4的比较那样----这当然要比两个?变数?的比较要简单得多。
一个精神由认识因素和其精神力量(情感和意志)两方面构成,因此,两个精神的比较可以分解为这认识因素和相应的精神力量的比较。就是说,两个精神中,只有认识和精神力量这两方面都相同时,它们才是同一的,如果两个之中只有一个是相同的,则它们便是差异的。但是,精神的这两方面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在精神中)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力量;因此,两个精神必须把它们各自的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进行比较。所谓综合,便是要寻出认识和精神力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把握了这一联系,才把握了这个精神。
[同一精神]
$3-48两个精神,具有相同的认识,并且从这相同的认识中发生相同的精神力量(情感和意志),则这样的精神便称为?同一精神?。比如,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有相同的理解,并且从这种理解中产生出相同的感情、热情或意志,则这两个人便具有同一精神。我们看到,这样的同一精神在现实中常常存在,并且是十分可贵的;相比之下,那种没完没了的?分歧?却使人感到无比烦恼。我们说了,两个精神是作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精神而进行比较的,因而它们的同一不是其中的一个对另一个施加压力的结果;它们的同一完全是它们本身的因素独立造成的,当构成它们的因素相同时,它们便是同一的。在这里明确地说,这些因素就是精神中的认识和情感、意志。
那么,上述那两个同一精神(即精神?和精神?,现在,它们是同一精神)是怎样进行联系的呢?设这两个精神中的一个(精神?)发出一个信息,则由于这两个精神是同一精神,精神?中有接受这个信息的感应因素,于是,精神?便可通过这个信息而了解到精神?。在这里,关键是精神?中的这个感应因素,这个感应因素能够接受(接收)精神?发来的信息。在收音机和电视机等等电子设备中,外来的电波信息只能在一定的?波段?和频率中接收到,在这里也是这样,外来的精神信息只能在一定的感应因素下接收到,否则这个信息对精神?就不起任何作用。精神?的这个感应因素便是精神?中的认识和情感、意志,它包括精神?中的所有心理因素,这些认识、情感、意志和心理因素,遇到了精神?中相同的认识、情感、意志和心理因素所发出的信息,这些因素就会作为感应因素而接受这个信息。在精神界,只有同一精神之间才具有接收对方信息的感应因素,而差异精神则没有这种特异的感应因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同类的生物才能互相交流和联系,因为同类的生物存在著接收对方发出信息的感应因素,而不同类的生物则没有这种特异的感应因素。所有的交流和联系都以信息的形式进行,即以内部隐藏著特定意义的媒介进行,精神也不例外。因此,同一精神以信息形式进行它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就像两个同类生物之间的交流一样。在同一精神中,一个精神发出一个信息,另一个精神便能够理解这个信息的意思和这个精神本身。
[差异精神]
$3-49差异精神与同一精神正相反,在差异精神中,两个精神中的认识和情感、意志是不同的,或者,只要这两方面中有一方面不同,这两个精神便是差异精神。在两个差异精神中不存在接收对方信息的感应因素,因而不能以信息的形式相交流和联系。而精神之间如果不能以信息形式相交流,则这样的精神是不能进行交流的,就像蝴蝶和蜜蜂不能相交流和联系一样。既然差异精神不能以信息的形式进行联系,则差异精神之间就不发生联系。当精神?发出一个信息时,与精神?相差异的精神?不能接受(破解)这个信息,因为它内部没有接受这个信息的相应之感应因素。就像一个收音机没有?短波?频道时,以短波形式发出的所有信息都不可能被这个收音机收到一样。
$3-50同一精神是相通的,相反,差异精神是不通的,这两种情况在现实中同时并列存在,并且都有它们典型的存在形式。以?朋友?这一意思来表达两个人的关系,他们的精神便是同一精神。在这两个真正意义的朋友中,精神是相同的,即他们能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互相表达精神(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意志),一方能够完全理解另一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他们对于同一现实事件具有相同的理解和情感、意志,具有相同的爱和恨。而在差异精神的两个人中情况正好相反。一般地,典型的差异精神存在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年轻人和老年人在精神上总呈现出差异性,因而互相之间难以理解,他们之间的见解(对于同一事物)往往具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和分歧有时成了他们之间冲突的根源或条件。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存在的差异精神大多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造成的,老年人的旧精神代表过去了的时代,而年轻人的新精神则代表目前和将来的时代。然而,造成人们之间差异精神的有许多因素,如职业、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差别、智力特征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差异精神的现实根源。人们加强联系和交流当然能够削弱这种差异精神所造成的阻碍,但如果不消除以上各种差别对精神所产生的作用,则人们之间的差异精神是不能得到彻底消除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有差异精神,因为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从思想到情感都是不可互相理解的,但是?教师?和?学生?这种不同地位本身就已构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精神差异的现实基础,因此,如果教师和学生间要存在著真正的教育,就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这种差别扬弃掉。人们不会忘记,真正的同一精神只存在于真正的朋友之间。
$3-51到这里,我们已经考察和叙述了知性精神之间的某些特性和联系方式。知性精神由知性思维(准确地说是由纯粹知性)在头脑中建立起来,而知性思维本身也由于知性精神在头脑中的建立而使头脑成为知性头脑,使自己在头脑中获得支配地位并使自己在其中僵化起来。但是思维到知性思维这里并没有完结,因为知性思维只是考察了事物,知性思维使思维局限于?一个事物?中,致使思维头脑从这一事物看不到另一事物,这些事物(在知性看来)完全是孤立和静止的。而世界是千千万万事物所构成的,思维不仅考察事物,而且还必须考察整个世界。思维要达到世界,达到理性思维的形式,就必须要打破这些静止孤立的事物,超脱于知性思维的形式,使世界的事物在思维头脑中恢复它们普遍而广泛的相互联系。思维的知性形式为了它自身而割裂和孤立这些事物,是思维本身能够理解的,因为知性思维毕竟是思维本身的一个发展形态,是思维本身的一个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形式。现在知性思维已经完成了思维所?赋予?的使命(----即对事物,确切地说是对?一个事物?进行思维考察),思维现在要在知性思维这里所获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思维的最后目标不是事物,而是整个世界,是对世界进行思维的考察。思维用以考察世界的形式便是理性,因此,思维要过渡到理性思维形式。
但在考察?理性?这个思维的最高形式之前,我们还得考察一下知性思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产物形式,即?知性知识?。
第四章知性知识
$4-1知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产物形式便是知性知识。我们在前面说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并且每一个思维形式都有其知识产生。在前面,感性有感性知识,在这里同样有知性知识,在后面的理性思维中也会有其理性知识。这表明知识是思维的产物;但是只是在知性知识这里知识才开始成为思维运动的产物,因为只有在知性中思维才开始发生出来。感性虽然也是思维的一种形式,但它是思维等于零时的思维形式,即在这思维形式中思维没有发生出来。因此感性知识不显得是思维的产物,相反却显得是与思维对立的感性、感觉和表象的产物。现在,在知性思维中,?知识是思维的产物?这一点被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知识真正地以思维产物的形式出现。
但是,知识(知性知识)作为思维的产物是怎样产生的,它是怎样从知性思维运动及其过程中产生出来呢?
一知性知识的生产
$4-2要了解知性知识的生产,首先要了解产生它的思维过程,便是从这种过程中生产出知性知识及一切知识----因为这个过程并不只是知性思维才有。
(一)思维的纯粹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它适用于一切思维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思维运动将采取不同的思维状态来完成,并在思维的过程和终结时产生出其产物。因此,这也可以说是思维产生它的产物的运动过程。上述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运动是涉及思维之对象的思维运动,然而这里所要说的则是思维本身的纯粹运动,它的纯粹运动状态和过程。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思维运动都是以什么样的状态进行,整个纯粹的思维运动过程是由那些运动状态构成的。因此对于这样的思维运动和过程,不论是知性思维还是理性思维,也不论是分析,还是综合、抽象、演绎,一句话,不论是什么样的思维运动都同样具有。它是思维本身的纯粹运动,因此不论什么样的思维,只要具有思维运动也就存在著这思维运动本身的规律性,存在著这个纯粹思维本身的运动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把涉及到思维对象的思维运动----即分析、综合、抽象和演绎(或简单地称为归纳和演绎)----称为?客观性的思维运动?,因为在这里思维所采取的运动形式必须根据思维的现实对象的变化而不同。比如,涉及到(多样性的)现象时,思维必须以分析的形式出现,涉及到(普遍性的)事物之质和本质时,思维又必须以抽象的形式出现,而涉及到既是多样性,又带有普遍性的对象时,思维又必须以综合的形式出现。相反,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要说的思维运动称为?主观性的思维运动?,因为这个思维运动只涉及到思维运动本身,而与现实外界显得无关。这一思维运动只要能得到一个开端(这一开端不是思维从它自身中取得,而是从思维运动的外界现实中取得),便自动地按自己的方式进行下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自动产生出它的产物。这一主观的思维运动,是以完全内在完全自主的思辨方式进行,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思辨思维?。这种思辨思维自然会与客观之思维运动(----分析、综合等等)发生某种对立,因为思辨思维的整个过程(除了开端以外)似乎是完全在思维本身之内进行的,这一过程似乎不依赖于任何外界。而客观思维运动却必须紧紧跟著它的现实对象,有什么样的对象就得有什么样的思维形式(如对象是现象时思维便以感性出现,对象是质和事物时思维便以知性出现,而对象是本质和世界时思维则以更高的思维形式即理性出现;再有,对象是多样性时思维便以分析形式出现,对象是普遍性时思维则以抽象形式出现。等等);这样,思维运动是紧紧依附于现实对象及其状况的。但是思维运动本身也有它自己的内在运作规律,这一运作规律不依赖任何现实外界的变化而变。思维运动本身在发生后怎样进行下去,什么状况下它会发生改变和得出结果,这一切都是它自身的事,与思维运动的现实外界无关,就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运动只是有机体内部的事而与外界无关一样(只是:对什么样的食物它要采取什么样的消化和吸收方式----如糖类和脂类在有机体中的消化、分解和吸收方式便不同)。
因此我们这里至少得出一种思维运动的二重性:即对于外在之思维对象的思维,和纯粹(与这外在对象无关)的思维运动本身。显然,对对象的思维必须通过纯粹的思维过程本身才能进行,就象对淀粉的消化吸收必须通过与这些消化吸收的对象完全无关的纯粹消化吸收运动和过程来进行一样。我们在这里要说的便是这个纯粹的思维运动本身,这个思辨思维。当然,没有思维对象,这个纯粹的思维运动也不会产生出来,就象没有食物,纯粹的消化吸收就不可能进行一样。因此,我们要研究纯粹的消化吸收过程,便要大量观察它的实际消化吸收活动,同样,我们要研究纯粹的思维过程,也要观察大量的实际思维过程,看它对这个对象的思维与对另一对象的思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纯粹思维运动来说,现实的思维对象是它的实现源泉,即是它得以实现出来的源泉,没有这个外在因素,这个纯粹的思维本身就不可能得以发挥。
$4-3这个纯思维过程之所以是这里考察的内容,是因为知识和一切思维产物便从这一过程中产生出来。思维产物是精神界的产物的主要成份,它包括知识、信息、思想、概念、意义等等。我们要了解这些重要的思维产物,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征,就要从它们的源泉即纯思维过程中了解。这些产物,归根到底是思维的东西,因而它们可以归结为思维本身,就象人和一切动植物归根到底是?土?的东西,它们最终要归结为?土?(----当这些生灵死亡后,它们便与?土?完全同一了)一样。象人和动植物要归结为?土?时才能了解这些?生灵?的本质一样,思维的所有产物只有归结为思维才得以理解。我们所说的?精神界?,象自然界一样,存在著丰富多彩的事物,----在自然界中,这些事物称为?自然事物?,精神界中的事物也可称为?精神事物?(如知识就是一类精神事物);精神事物之丰富多彩并不亚于自然事物,各种宗教、科学、技术和艺术,这些宗教、科学和艺术中的各种知识、理论、思想,各种意义和各种情感表达,等等。这些精神事物也象自然事物一样,要求有一种实在的科学来研究它们,研究它们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有自然哲学和一系列自然科学对之进行研究,在精神界也有诸如认识论、科学哲学、科学学、精神现象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等对之(即精神界的事物)进行研究。但对精神界的研究还比不上对自然界的研究那样完备。我们应像对待自然事物那样对待精神事物(特别是其中的思维产物),把它们看成是生成、发展和消灭的运动过程。一个理论、思想,一种主义和一种社会模式,都是这样的精神事物,因而它便要遵守这样的辩证过程:生成、发展、消亡。象自然界那样,运动也是精神界的唯一绝对的因素,而这个运动的基本因素和方面便是思维(思想)运动。因此,思维便是精神辩证法(以对应自然辩证法)的本质因素。这样,我们便从哲学的程度得出精神界和自然界的高度相似和一致性。实际上,精神界不过是思维运动根据自然界而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东西,因而精神界的根据和实质便在自然界之中。
$4-4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懂得知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因为知识似乎可以表示全部思维产物。我们看到,人们在使用?知识?这个词时是十分概括和笼统的,人们显然把它看作是包括全部思维产物的东西。人们对知识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合理性从来没有发生怀疑,它以?科学知识?的面目出现时,更确定它在人们头脑中的绝对地位,于是人的头脑便成为这些?科学知识?的?奴隶?。但是,知识现在却越来越显示出它所固有的缺陷,这种缺陷在理论界和学术界便表现为:生搬硬套某种现成模式:在教育上则表现为?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都表现了知识所固有的缺陷,并且从这种缺陷中显示出知识的实际本质。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实质是传授知识,现行教育也跳不出这传统方式的束缚。但是事实证明,这一教育方式与培养有?能力?的人具有矛盾,换句话说,要作另外一种教育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人,这一教育方式自然与上述那种传统教育方式不同,甚至对立。当然新的教育方式也必须建立在这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如果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传授知识的话,新的教育方式便是使人具有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因为,在这一教育方式中人们弄清了知识与所谓?能力?之间的联系。这样,揭示知识的本质对这一教育方式来说便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说法已经包含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肯定,知识的?能力?便是知识的实际本质,因为知识正是从这?能力?中产生出来的,并且知识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也是在这一?能力?下进行的。这一?能力?是什么?无非就是思维,思维便是知识的能力----它包括?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知识内部所包含的能力?,----便是知识的本质;一个具体的知识,要通过一个具体的思维来产生,并且也要通过这一思维来发挥其意义、价值和作用。----因此,教育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便变为知识和思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知识是思维的结晶,它以?思维结晶?的形式出现。
$4-5以上论述使我们知道存在著?精神事物?这种特殊的事物,并知道这种事物的主要成份是思维,或它主要的是思维的产物。那么,这些思维产物(主要是知识)是怎样从这思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在这思维过程中,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这一思维过程怎样开始,怎样获得其开端的,就象一台机器是怎样发动起来一样。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思维是从一定的现实中发动起来的,一定的现实发动了一定的具体思维。一个头脑处于一定的现实中,它会发生一定的思维。思维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携带一定智力的头脑本身,另一个则是现实,这两个因素都是思维发生的源泉(同时便是认识的源泉)。因此,思维的源泉是智力和现实,这两个源泉在思维的发生中各起不同的作用;智力是起内在因素的作用,而现实则使这个内在因素实现出来。在忽略智力特征存在和作用的情况下,智力是思维的普遍源泉,而现实则是思维的具体源泉。只有这普遍源泉和具体源泉结合在一起,思维(并且是一个具体的思维)才得以实现出来。----关于智力和现实的关系,和它们对思维发生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本书前面的序言《人类的认识》中已有较长细的论述。一个头脑(这里?头脑?的意义便包含了它是能够思维的头脑)在某一现实中会发生相应的思维。对这一点,学者和专家们一定是有深刻体会的。一个专家总是拥有一个能够思维的头脑(在一定现实和专业范围内),因此,在他的?专业?范围内,他遇到一个现实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一个思维,遇到另一个现实则产生另一个思维。对于人类历史,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这个时代相应的时代思维;每一个时代的人所面临的现实和问题不同,从而具有的思维也不同。这一点也是证明上述思维的两个源泉之存在及其作用的普遍而有力的证据。了解到思维的源泉,对于思维运动(这里说的是与思维对象无关的纯粹思维运动)来说无疑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4-6有了赖以发生的源泉,思维便有了一个开端,然而思维运动的开端形式是什么呢?思维运动从现实(一个具体的现实)中发生,从这个现实中开始实现出来,思维的开端便存在于这个现实中。实际上,这个开端形式便是现实引起思维的形式;那么,现实是以什么形式来引发思维呢?对于一个头脑来说,使它(在一个现实中)感到这个现实之存在的便是从这个现实中产生出来的相应?问题?,这个现实给头脑制造了(一定的)问题,从而使头脑活动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问题?是现实作用于头脑从而使它发生思维运动的形式,在这里,现实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头脑面前。因此,思维的开端形式便是问题,思维便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开端,因而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运动和过程。
对于思维来说,问题是它的开端,同时,在这个问题中已经包含著一个相应的思维之全部规定性,思维过程的实现不过是这问题中的这些思维规定性的实现罢了。总之,在一个问题中已经存在著一个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在问题中潜存著;然后这一过程否定了问题形式本身而渐渐地实现出来。因此,等到这一思维过程结束时,问题形式便完全被否定了,其中存在的一切思维规定性便全部实现出来。于是在思维过程中,问题续渐被否定,思维规定性续渐实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问题本身也只有在思维过程中才能得以确定,问题的确定程度随著思维过程的进展而提高;而至这一过程的终点时,即思维完全否定了它的这一开端(问题)时,问题本身才获得最明确的确定。我们可以认为思维过程在刚开始时(即它还只停留在它的开端形式中时),问题(在这个思维中)是完全没有确定的,即现在思维并不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的经验也往往这样告诉我们:只有一个问题完全得以解决时,我们才最终真正了解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这后者在人们看来是十分荒唐的,但实际上,因为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得以真正的发现,才最终为我们所了解。
在鸡胚中已经包含了鸡的全部规定性(即这个鸡以后是什么样子,具有什么特性,这些早在鸡胚中便已规定好了)。在这里也是这样,在问题中已经包含了思维的全部规定性,思维过程不过是把问题中的这些思维规定(另一方面也是自然规定)实现出来而已。思维规定性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对思维运动本身的规定,另一种则是思维结果(如知识等)。前一种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思维方式与方法同样是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因而有什么样的思维过程便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但是思维方式作为思维方式,它又反过来对思维具有规范和制约作用,使思维过程本身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这是思维运动本身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是思维运动本身所必然产生的,因为我们看到,(一个)思维运动达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一定的方式与方法,这方式、方法反过来决定和制约了思维运动本身,使之按一定的?逻辑?模式进行。这种?逻辑?(即这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它作为思维的?公式?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对思维运动本身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因为所有成熟的思维无不按一定的方式进行。但它也不可避免地使思维运动僵化了,僵化在某种思维模式中。这是一个很普遍也很重大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便是坚持?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思维运动的一种规定性)是从思维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点;每一个思维运动都必然会在自己的运动过程中产生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切不可?照搬?别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事先强加给一个思维本身。另外,同一个思维运动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创造出与这一阶段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总之,思维方式与方法也是具体的,具体的思维运动创造出具体的思维方式(虽然它也具有比思维结果大得多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并在这一方式下顺利进行。
逻辑便是在人们的思维运动中产生然而又超脱于人们的思维运动的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由于超脱于人们的思维运动,因而变成了这些思维运动事先要遵守的思维公式(在逻辑中,思维方式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被无限扩大了,从而否定了它所具有的具体性)。于是人们便形成了这样的观念:首先学习逻辑然后才能思维,就象首先学习生理和消化才能吃饭和消化一样。这自然是十分荒谬的,思维运动只是从问题开端,在此以前它并不需要任何逻辑;在思维的开端中逻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只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才具有意义,即它所具有的意义才得到开发。思维运动的开端不存在任何思维规定性,它纯粹是从问题开始,这个问题怎样以后的思维便是怎样。
思维的另一种规定性便是思维结果。这些结果一产生出来,便可以离开思维过程本身而独立存在。当然,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可作为思维结果产生,并且也能够(作为思维结果)离开思维过程而独立存在。但思维结果是作为思维运动的目的,作为有意识地被寻求的(问题的)答案而在思维过程本身中具有特别的地位;而思维方式却是思维运动无意地产生、无意地获得的,即思维方式是思维运动在其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因此,思维结果是思维结束时的产物,也是思维赖以结束自己的有意追求的东西;而思维方式却不同,它不表现为思维结束的直接产物,也不是思维赖以结束自己的东西,它纯粹是从整个运动过程中无意地产生出来的。思维结果虽然也是从思维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但它是思维有意追求的东西,它直接地表现为思维过程结束时的产物,每一思维过程(或者它的某一阶段)结束时,总伴随有思维结果的产生,而每一个思维结果产生时,也总伴随著相应的思维过程(或它的某一阶段)的结束。
因此,当一个思维的所有规定性(它首先完全潜在于一个相应的问题中)完全实现出来时,这个思维所具有的产物便得以完全产生出来了,这个思维也就完全实现了它自身(它是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实现出来的)。当一个思维完全实现时,思维的开端形式即问题也便完全被否定和扬弃了。思维每向前进一步,便是对这个开端形式的一次扬弃和否定,因此,当思维完成了自己的进展时,问题也就完全被扬弃和否定了。就象植物渐渐成长起来时,它的种子形态也就渐渐地被否定一样。思维运动从问题开始,然而思维运动便是对这个问题形态的否定。
$4-7思维从它的开端形式那里便开始进入了它的运动状态。思维在其整个过程中要采取那些运动状态,这是这里所要关心的头等问题。思维在开端中是不存在任何思维规定性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思维首先要采取的运动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在这状态中思维运动不存在任何思维的规定性,即思维是完全不确定的。比如,一个社会处于全面内战的状态时一切社会特征都是不确定的,既不存在著稳定的政治、法律、道德、意识形态,也不存在稳定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总之,这个社会的一切都还未确定。现在,思维首先便处于这样的全面不确定状态中,我们可把这种状态称为?混沌状态?。在现代最流行的宇宙起源理论中,宇宙也是首先通过某种混沌的高温爆炸状态,然后才慢慢得以冷却与确定,各种物质才得以产生出来。
每个真正思考过问题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样的思考状态,这种状态是艰苦的,精神受著艰苦寻求的折磨。它只是死死抓住慢慢得到确定的问题本身,而努力加以解决。在这时,什么逻辑,什么思维方法都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别种思维的逻辑和方法),因为这些东西不过是这思维运动经过这一混沌状态后的产物。在这里,思维所具有的唯一特征是苦思冥想,只是纯粹的思索----抓住一点点问题线索的思索;唯一确定的目标和理想便是:解决问题。这种苦思冥想的思维状态无疑便是所谓?脑力劳动?中最艰辛的劳动;但是,每个思维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思维者,就必须要经过这一艰辛的过程。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的思维者来说,是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的,自己所要走的思维之路必须由自己来开辟和创造。就象人们最爱说的:人生之路由自己走出,开始时不会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一个思维在它刚开始时想借助于现成的逻辑和别人的思维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思维运动必须通过这个非常不确定的混沌状态,在这状态中探索,才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出路。因此,每个真正的思维者都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为这些方式、方法会从思维者的艰辛思维中必然地产生。一个国家在建设自己的时候肯定要从自己的建设活动中找到某种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设方式,而不能?照搬?别国的建设方式。这样,国家的建设方式就得从无到有地在整个建设活动中探索出来。这里的这个?无?便表示这种探索活动其开端没有任何规定性和现成性,没有任何明确的开端。我们也不能以某一国家的方式作为开端来探索自己的方式,这样便找错了前提和立脚点。一切都得从?无?,从混沌状态开始。
$4-8这一纯思维的混沌状态,是思维要获得其结果的必须前提。如果思维在其过程中不经过这一状态,它就不可能获得它所要获得的结果。真正的思维必须经过这个艰辛的思维状态,真正的思维便以这一混沌状态为其标志。就象每一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艰难的时候一样,每个思维者的发展也都有其艰难的时候,并且它只有通过了这个艰难的时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思维者。
首先,这一混沌的思维状态给思维者以丰富的启发可能性,从而使思维者头脑充满著启发。数不清的思想家和发明家由于有了这一思维状态而使自己头脑充满了启发与灵感,他能从某些细微小事中得到启发。人们是非常推崇启发和灵感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从梦中,从某种无中生有的启发与灵感中获得某种发现、发明和创造。然而必须懂得这些启发和灵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并不无中生有,在产生这些启发和灵感以前人们已经付出了艰辛的思维。启发和灵感是从思维的混沌状态中产生的,处于这一状态的思维者会充满著这种启发和灵感。因此,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充满著启发和灵感,而另一些人则从来未发生过什么灵感;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
并且,我们还会看到,启发和灵感具有特异性(专一性),这无疑取决于思维本身的特异性了。即思维的对象是什么,它在混沌状态中便具有什么样的启发与灵感。因此,这进一步表明了启发和灵感是由思维决定的,是从思维的混沌状态中发生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种启发是怎样发生的,启发发生的过程及机制怎样。这是纯思维中最为深奥微妙的问题。
$4-9思维现在处于非常不确定的混沌状态。当某个?意义?进入这一状态时,我们想象这一外来的意义对这思维状态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这个外来的意义便是引起启发和灵感的元素,因此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这里说的是?意义?,比如,这句话包含著一种意义(或含义),这件事具有这个意义,一个字具有特定的意义(含义或意思),等等。这个外来的意义在这混沌状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使这一状态在达到某种?饱和?程度后突然发生质变(变为另一种状态),从而发生启发与灵感。这个意义在这里使这一混沌状态的思维凝结了,凝结在这意义上面,就象一粒尘埃掉进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里便立即使这种物质从溶液状态中结晶析出一样。一个意义象一粒尘埃一样掉进了这个极不确定的思维运动状态中,于是这个思维状态马上就?凝结?和?定型?了(凝结和定型在这一意义上面,从而也使这一意义得以变化和发展)。启发和灵感的意思也就是这样,?恍然大悟?;这种恍然大悟实质上便是思维从极不确定状态突然走向确定状态,突然间出现的思维确定状态使思维者恍然大悟,使他得到了启发。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包含了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首先制造了一个不确定的思维状态,如提出某些问题让学生尽力思考。这是启发教学的第一步,如果不首先进行这一步,不首先使学生头脑思维起来(不管他如何思维),就不会有真正的启发。然后教师找到一个适当的?外来意义??投进?学生那紧张思考的头脑中,使这种不确定的思维状态突变为确定的思维状态,从而得出相应的思维结果。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启发过程。在教育中,启发过程是人为控制和指导的,而在这里的思维过程中,启发则是一个自然过程,在这个自然过程中,发生思维是自然的,思维从不确定状态过渡到确定状态从而实现启发,也是自然的。这种自然启发极为广泛地存在于思维活动中,但它也很不易为人们所了解。对启发的整个自然过程和机制如果不很多次地体验过,是不可能了解的。然而人们甚至连教育上的启发过程都不大了解;它是启发的典型表现,是人为地控制了的启发过程,就象人们人为地控制核子反应那样。教育不可能创造出某种启发过程,它只不过利用了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自然的启发过程和规律,它把这个自然存在的启发过程应用于教育活动中。但是,在教育活动中要想控制和?驾驶?好这个启发过程,需要高度的心理技巧和心理洞察力,否则启发教育便显示不出多大效果。
实现启发,关键之一是这个?外来意义?。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意义呢?首先,意义大都是内在地隐藏著的,因此要从一种活动,一种东西,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中得出某个意义,就必须要对这些东西进行分析与各种思维,不进行分析,它的意义便不可能表现和?开发?出来,就象你要思考一句话,才能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这个意思是内在而深刻的话)一样。在这里,思维已具有两重性,一个是它对问题的思维,另一个则是对具有意义的东西的思维。当然,它的重点是落在对问题的思维上,甚至这个重点的偏移达到了它(思维)对这个有意义的东西的思维完全是无意识的程度。总之,混沌思维本身同时就是这另一种思维,什么东西到它之中都被?脱壳?而显示出其意义,因此得出这样的意义往往是思维在无意之中实现的。有意义的东西投入了这?思维之网?中,它的意义便在这张网中得到显示。因此在这里,思维不用专门去寻找这个外来的意义,这个意义会无意地来到这混沌思维的状态中,就象蚊虫苍蝇自己掉进一张开著的蜘蛛网中那样。同时,这两方面的思维在时机上也完全是可以分开的,前一思维可以发生在以前很长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以后很长的时候;对后一思维也是这样,是与前一思维不一定同时的。因此便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思考了很长的时间,到将来的某一时刻,在某句话或某一事情的(突然)启发下才获得解答;在教育中也是这样,教师当时所教的东西学生总不能马上就得到完全的理解,只是在此以后,在某一事情或语言的启发下才得以真正理解。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会有,因为引起启发的东西早就处于头脑中,因此教师一教到相应的东西,学生便马上得到启发,便完全理解了(这样学生的学便十分主动而有效)。只要我们张开自己的思维之网,外来的意义总有机会掉进去而发生作用,使这个混沌状态的思维变性而凝结起来,析出思维的结晶。但正像刚才说的,有些?外来意义"也需要对之进行专门的思维才能获得其中的意义。比如,我们常常要对某种理论、思想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便是要开发它所包含的意义。----关于?意义?(这里也包括?含义、意思?等)这种东西,它越来越显得重要,并且会最终发展为一个专门的研究科题和领域(和语言学等一起)。意义的本质是什么?它很像?价值?,即经济学上所说的价值;价值是劳动的结晶,同样,意义是思维的结晶。思维在一切自然关系的合理而必然的地方创造著意义,意义也正是这个自然关系的精神形式,它反映著这个自然关系。因此,有思维的地方必定会有意义存在,象语言文字的起源一样:当一个语音和符号被思维赋上某一意义时,这个语音和符号便变成为语言和文字(单纯的语音和符号本身是毫无意义的)。语言文字是人的智力活动、人的思维所创造之意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总之,它的一切智力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都必须建立在它的一整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这样,我们便得出意义随著思维活动的发展而积累与发展的思想。如有意义?,新的思维使它变为意义?,再新的思维又使它变成意义?。如下:
思维思维
意义?----->意义?----->意义?
这样,意义便通过思维活动而得以积累和发展起来。这一过程与价值积累十分相似:
劳动劳动
价值?----->价值?----->价值?
$4-10这样,由于意义是思维的产物,因此这个?外来的?意义便不再纯粹是外来的了,有时它也是混沌的思维状态本身所创造的结果。比如一个事物?,它或许已经凝结有思维的意义,或许自身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它在这两种情况下同样对这混沌思维具有启发作用。因为,如?本身具有直接意义,这固然可以使混沌思维得到启发,但如果?本身没有(直接)意义时混沌思维本身也会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从而使它起到启发作用。因此,混沌思维状态中的这个?外来的?意义并不纯粹是外来的意义,这个意义也会从混沌思维本身中(根据需要)产生出来。这样,在这一点上,即在意义对混沌思维状态的作用这一点上,我们也不必须规定它是一个外来的意义,因为不管它是不是外来的都同样起启发作用。因此,对于事物?,思维者(他处于混沌思维的状态)只要从中看到一种意义,也就算是?对思维者的作用了,而不管这个?看到的?意义是?原来就有还是思维者刚刚赋予它的。我们在平常的思维和智力活动中也常常赋予那些抽象的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符号(如?、?、?、?等)以一定的意义,很明显,如果我们的思维不这样做,如果我们不借助于这些符号(它的作用就是?物化?思维所产生出来的意义),我们的思维就将寸步难行。我们在这里也给这个?看到?赋予它我们所需要的意义:它或者是指思维者看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这是?看到?的通常意义),或者是指思维者借助于事物?(这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而看到某种意义(这意义显然是刚从思维者自身中产生的,?在这里只作为这个意义的?载体?而已)。总之,只要(处于混沌状态的)思维者从任何一个事物中看到某种(适宜的)意义,思维者便在这个意义上发生状态变化,使混沌状态的思维突然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思维;这个新的思维状态便是确定了的思维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思维的规定性得到了实现。
$4-11当启发过程完全得到实现时,思维者最终便从他的思维中得到某种东西,或者说,使思维者懂得了某种东西,某个现象或事物。这个东西便直接表现为这一思维的结果,是思维实现了它之规定性的产物,知识便是这一结果的普遍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然而,思维是怎样产生出它的结果呢?它是怎样产生出知识呢?这便与思维的另一个运动状态有直接关系了。
前面说过,一个意义使混沌状态的思维凝结了,并析出相应的思维结晶,这个思维结晶便是上面所说的思维结果,便是知识。当这个意义投入这个混沌思维中时,这种状态中的思维便以这个意义为核心而结晶,并最终把这结晶体析出来。比如,当向一饱和溶液投入某种东西时,饱和溶液中的物质就会以这种东西为核心而结晶出来。思维结晶,即结晶出来的思维(这一概念是前面的混沌思维状态所必然引出的结果),便是思维的结果,便是知识。知识便以思维结晶的形式而从思维运动中产生的。知识的本质就是思维结晶。因此我们不难了解到,产生知识需要一个思维运动过程,如果不经过这一过程,思维就不能结晶出来。这样,由于知识是思维结晶,那么我们便从思维这方面来真正了解了知识,把知识看成包含著一定思维的东西,并且,知识作为纯粹的知识,它只包含著思维,而不包含别的非思维的成分。因此,当我们要了解一个知识时,一定要联系到其中的思维,了解到这个知识所包含的全部思维。这便是知识所给我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直接地给我们以直接的知(因此那种以为对知识死记硬背就是掌握了这个知识,就是从这个知识中获得真正的知的方法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法),知识也是间接性地给我们以知的。这样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研究?才能获得其中所包含的真正的知,就象我们必须对一个自然事物进行研究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事物一样。我们对待知识的一般方式便是所谓?学?,而学首先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待一个知识,它以为这样完全外在地掌握了这个知识便等于得到了其中的真知。当死记硬背不能进行下去后,学便采取一个较高级的形式来对待知识,这便是?理解?(确切地说是?学的理解?);理解达到了知识中的思维,但是它也只是片面地达到了这个思维,只是达到了这个思维的肯定部分。学的理解只是肯定的理解,而没有否定的理解。能够获得知识中真正的知的活动是研究,因为研究达到了知识所包含的全部思维,这个思维既包含著对这个知识的肯定理解,也包含著对这个知识的否定理解。
人们对知识(带给他们的知)的作用,特别对这个作用是怎样发生出来的,这个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发挥的效果最大并不怎么了解,他们把知识与知本身等同起来了,而不懂得它们之间具有极为重要的区别。就象人们把利润与剩余价值等同起来,而不懂得它们的重要区别一样。由于这种等同,人们于是便把知识直接当作知本身,而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进行学习。现在我们要指出,知识与知并非等同,它们之间有著重要的区别(马克思对区别剩余价值和利润、地租这些形式是多么重视,他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页便这样写道:?一切经济学者,都在这点上犯了错误:他们不把剩余价值纯粹地当作剩余价值来进行考察,而是在利润和地租等各种形式上进行考察。?这同时也出自于马克思的卓越的辩证头脑)。知识不过是知的一种存在和表现形式,并且是知的僵化了的存在形式。真正的知是思维,是活的思维,它只能存在于活的思维头脑中。这一点并不难得到证明,我们看到,如果缺乏思维,缺乏思维的头脑,则任何一种知识都不可能实现它的知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花钱从国外买来技术,然而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来?消化?这些技术,否则它就不能在这里起真正的作用。一个知识是从这个头脑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这个思维头脑在这个知识上便拥有绝对的权威,因为只有它才真正把握了这个知识中的知;但它并不是通过这个知识来把握这个知,而是直接地把握这个知的(因为,把握这个知实际上不过是把握自己的思维罢了)。但是别的头脑却不能直接把握这个知,而必须要通过这个知的一种僵化了的形式即知识才能慢慢地、艰难地把握它。知是纯粹的知,而不是知识,知识不过是知的僵化了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知在这种形式中是僵死的。知便是思维,活的真正的知便在思维运动和过程中,它只能存在于?活的思维头脑?中。而知识作为知的僵死形式,它必须要在这个知?复活?后才能发挥出真正的知的作用。怎样复活呢?便要对这个知识施加同一思维(所谓同一思维便是与这个僵化了的思维相同的思维),才能使之?复活?。因此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只有在同一思维者那里才具有真正的知,就象一只鸟所发出的信号只有同一类(并且共同生活著)鸟才能明白接收一样。
$4-12思维现在进入了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不再是上面那种混沌不确定的状态,而是确定的思维状态。这个确定的思维状态随著思维结晶的产生而产生,它(即这一思维状态)与思维结晶之间的关系如鱼和水之间的关系一样。确定的思维状态便是思维结晶的?水?,它(思维结晶)作为鱼只能在这水中生存;只要思维结晶离开这个确定的思维状态,则这思维结晶就不得不沦为僵死的东西,变为?木乃伊?。因此,虽然思维结晶再也不是思维运动,虽然它能够脱离于思维运动而存在,但是它的?生存环境?,它能够表现出价值和意义的?地方?则是进行思维运动的头脑,并且是相应确定了的思维运动。就象鱼能够脱离水而存在(如超冷冻状态),但是它只有在水中才能表现出它的生命运动,表现出它的活的存在。因此,思维结晶----知识,它只有在相应的确定了的思维状态中才能表现出它的真正的知。除此之外,知识中的这个知都是封闭和隐藏著的。一种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个杰出的人物,而这个人物也只有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才能表现出他的才能;这个社会环境便是这个人物之才能的生存的?土壤?。在这里,相应的确定思维状态便是相应的思维结晶之生命的?土壤?,是这个思维结晶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所在,思维结晶所包含的真正的知只有体现在这相应的思维状态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对于产生思维结晶的头脑来说,真正的知并不在于这个思维结晶即知识,而是这个思维状态中的思维;即真正的知还是存在于思维者的头脑中,而不是存在于这个思维者所产生出来的知识和各种结果中。因此,真正的知是确定的思维状态,是这个思维状态中的思维,而不是知识;知识已经是一种僵化了的死的思维,因此它本身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知是活的思维,是头脑中的思维。这样,谁要是不进行思维便想从现成的知识那里获得真正的知(甚至想通过死记硬背而获得真正的知),那便是最为荒唐的事。知就是思维,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活的思维,因此,没有思维,就不可能得到知。思维是知的第一要素、本质要素,所有关于知的科学(如认识论),如果没有这个要素,则它就不成其为知的科学。
我们看到,知从某个思维运动过程,并且特别在这过程的第二个思维阶段中产生。思维从混沌的状态过渡到确定的状态,知便是从思维过程的这一确定状态中产生出来的。知除了要保持在这一确定的思维状态中以外,还要向外?输出?自己,这便是以思维结晶即知识的形式所输出的知。不过,这输出的知是采取一种?木乃伊?式的僵化形式来输出的,知识本身就是这种?木乃伊?,它里面存在著僵死的知。我们把一个活的器官从一个活的有机体中取出,要把它移植到另一个活的有机体中,则必须在移植的过程中把这器官僵化起来(如冰冻起来),使它既没有生命的活动又不失去生命活动的能力。在这里我们便以这一方式来输出存在于这确定的思维状态中的知,在输出过程中,它没有知的生命活动但又没有使这一生命丧失。
一方面,知虽然以上述的思维过程和确定的思维状态为其存在的源泉,但是另一方面,知作为这一思维过程的结果、作为思维结晶而离开这一思维过程本身,独立于这一过程而存在。这独立存在的知也就是知识;这知识之所以是知的(僵化存在的)形式,并且它使知独立于思维过程(知之源泉)而存在,便因为它是思维的凝结和结晶。思维结晶便是从思维运动和过程中凝结析出的思维,它由于是析出了的思维而要脱离这个思维过程本身。思维结晶脱离它的本源而达到另一个思维者那里,因而思维者便以这思维结晶来作为它与另一个思维者联系的媒介。思维结晶完全脱离思维过程的形式便是知识,我们在知识那里再看不到这个思维过程了。
(二)思维结晶
$4-13现在我们停止对思维纯粹过程的考察而专门考察思维结晶本身。前面说了,思维结晶就是知识,它是以知识的形式存在的。但这只是思维结晶的一个表现形式,我们还会发现与这个形式相反的另一个形式:信息。知识是思维结晶的完全脱离于思维过程本身的形式,而信息则是思维结晶与它的思维过程具有紧密联系的形式,----即信息是思维结晶与它的本源密切联系著的一种形式。思维结晶便表现为这样的两个互相对立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知识和信息;一个是使思维结晶忘记其本源的形式,另一个则是思维结晶与其本源紧密联系著的形式。我们在知识那里看不到思维的存在,而在信息那里便能看到思维的存在,因为信息便是思维的信息。
思维结晶表现为知识和信息两个形式,因此,我们对知识和信息的了解都要从思维结晶那里开始,都要从思维结晶这一点来了解。为了解思维结晶的这两个形式的重要区别,我们再来考察一下上述这思维的纯粹过程。思维过程从它的源泉即一个具体的现实性那里获得开端并进行这个过程,即思维从开端经过两个不同的思维状态,在第二个思维状态产生时产生了思维结晶。我们把这一过程概括如下:
具体的现实性----->思维开端----->混沌思维状态----->{
但是这具体的现实性同时就是多样性的现实性,即一个具体现实?造成了这个思维过程,还有另一个具体现实?,它在这一过程之后又造成了另一个过程;并且还有许多具体现实?、?、?、?,它们都在同一个思维头脑中连续地制造了各个不同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便构成了一个总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包含了无数的思维过程片断,而每一个过程片断都有一个思维结晶产生。这个总的思维过程是无限的(至少具有无限的性质),其中它包含了无限连在一起的众多思维结晶。----这一总的思维过程与生物细胞内的???和???(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结构十分相似,它可以分解成许多个???片断和???片断,每一片断都包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基因。在这里也是如此,一个头脑中的总的思维过程可以分解成许多个思维过程片断,每一过程片断都包含多个思维结晶。这总的思维过程也是螺旋形的,因为,头脑中的的混沌状态与确定状态之间不断地互相否定和互相交替。
$4-14这样,在同一个头脑中实际存在著无数个思维过程,并且这些思维过程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些连在一起的思维过程便在头脑中构成了一个圆圈式(实际上是螺旋式)的总的思维过程,这个总的思维过程是无限的,它并没有一个终结之点。这一点我们并不难理解,因为头脑将会连续不断地接触到各种现实情况,而现有的思维结果也并不总是完满无缺的。上面说了,一个现实情况在头脑中产生了一个相应的思维过程片断,于是,无数个现实情况会在头脑中产生无数个相应的思维过程片断。这些片断连在一起,便构成了头脑中总的思维过程。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思维结晶都在这总的思维过程下,并且在这过程中连结在一起。如图:
--------.---------.----------.---------.----------.--------------->思维的总过程
ABCDE
在总的思维过程中,思维过程片断AB、BC、CD、DE都是连在一起的,因而它们相应的思维结晶ab、bc、cd、de是连在一起的。这样,要思维结晶来衡量时便有:
--------.---------.----------.---------.----------.--------------->思维的总过程
abbccdde
这样我们便看到,在思维结晶ab、bc、cd、de中,任何单独一个思维结晶都不可能把整个(无限的)总的思维过程包括在其中,它只能包括一个思维过程片断。单独一两个思维结晶无法包括整个思维过程,只有全部的思维结晶才能包括整个思维过程。我们来考察下面这两种情况:
1:--------.---------.----------.---------.----------.------------>思维的总过程
abbccdde
2:--------||---------||----------||---------||----------||-------->思维的总过程
abbccdde
在情况1中,思维结晶之间是连在一起的,因而使整个总的思维过程成为一个完整一贯的思维过程。而在情况2中则相反,思维结晶之间是互相割裂和独立的,因而使头脑中的整个总的思维过程成为一个支离破碎的过程。在1中,每个思维结晶之间虽然只包含了总的思维过程的一部分,但由于它们是连结在一起的,因而它们便分别成为总的思维的各个?有机?构成的部分;这些部分虽然只是部分,但却从这部分里体现著整个总思维,它们是这总思维的信息。比如,一个完整的社会中,一个部门只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但这个部门却体现著整个社会(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连在一起)。在情况2中则相反,虽然思维结晶也是总思维的部分,但它们是自身完满和独立的部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总思维不过是这些互相独立和割裂的思维结晶的机械总和罢了。因此,在2中,一个思维结晶只体现自己而不体现总思维。就象一个支离破碎的社会,社会的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只体现它自己,而不体现整个社会。这样的思维结晶便是知识,知识便是在头脑中、在总的思维中只体现自己的思维结晶。另一方面,我们看看1中的思维结晶,它们是信息,是总的思维的信息,因为它们(作为部分而)体现了总的思维过程,它们通过部分而体现了总的思维。我们平常所接触到的知识(特别是教科书中的知识),总是一个一个地存在的,知识之间互相孤立、毫不相关。作为知识它同时必然是这样,因为它不能显得包含著某种内在的、稳恒而普遍的东西,否则它的知识的地位就会不稳----知识总是企图要?直接?给人们以知,因而总满足于人们对它的死记硬背或?学的理解?。因此,知识总是努力保持它的高傲的孤立,?生怕?与别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而显露出它更深刻更普遍的东西(即其中的思想)。这种东西一显现,这个知识就会变成信息,就会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一个普遍性(即一个思想)并不单只一个(体现自己的)信息,它会有多个以至无数个信息。这样,知识是不会?愿意?把自己?降为?信息的,降为千千万万个信息中?渺小的?一个。它总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存在,保持自己的普遍意义,而不愿意让自己?沦为?信息,沦为一个更深的普遍性的一部分。为了保持这些,因而它便要把自己孤立起来。总之,知识只体现它自己,而不是一个更深刻更普遍的东西的体现者。因此,它正好与信息相反,信息是一个更深刻更普遍的东西的纯粹体现者----总之,信息是一个纯粹的体现者,除此之外,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信息是与思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信息体现的正是思维;信息无形中已经?宣称?自己是思维的体现者。但知识却与此相反,它并不是一个思维的体现者(或者说它只体现它自己),因此,它虽然也是思维的结晶,但它并不体现出它的思维本质来。这样,知识就显得与它的本质即思维无关了。当我们把一个有机体解剖来看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互不相关的部分,而不能看到整个机体本身。知识就是这样,它作为思维结晶,便是总的思维过程中相互间毫不相关的部分,从这些互相割裂的部分中我们看不到整个思维(就象从分割出来的有机体的部分中我们看不到整个有机体本身一样)。信息与知识不同,信息虽然也是总的思维的部分,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因此我们从这个部分中能够看到(作为信息的本质的)思维的存在;----这一点当然是不难理解的,如果有机体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的,则我们就可以从这些部分中看到整个有机体的存在。
$4-15思维结晶便是这样分为知识和信息两个表现与存在形式,第一个形式即知识使思维结晶与思维本身互相割裂和对立起来。本来有机体中的一个器官是这个有机体的,但是由于它与这个有机体完全独立和分离了,因而就看不出这个器官是这个有机体的器官了;有机体与它的器官由于互相健忘互相对立,变成互相外在(和异在)的东西。而信息这个形式则使思维结晶与思维本身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从(信息)这方面来看思维结晶总能看到作为本质的思维的存在。因而这样一点在信息这里便得到了绝对的确定,即:必须要达到思维结晶内部的思维(在这里这个思维僵化了,以结晶思维的状态存在),才能从这个思维结晶中获得真正的知。总之,知识形式使思维结晶与它的本质割裂了,它掩盖了它的本质;而信息形式则使思维结晶与它的本质紧密联结在一起,使思维这个本质在思维结晶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那么,知识与信息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吗?当然可以,因为它们统一于它们的共同本质即思维和思维结晶。单独看一个知识,便看不出其中的思维本性,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知识都联在一起,便会发现知识中的思维本性。这时知识便变为信息,变为思维的信息。因此,思维结晶之间互相割裂而存在时,这思维结晶便表现为知识;相反,思维结晶之间互相联系著存在时,这思维结晶便表现为信息。知识与信息之间就是这样发生转化。因此,同一个思维结晶,在不同的头脑中便具有不同的表现,它或者表现为知识,或者表现为信息。当这个头脑把所有思维结晶联系在一起看待时,思维结晶就(在这头脑面前)表现为信息;相反,当这个头脑把这些思维结晶孤立地看待时,它们便表现为知识(在这个头脑面前)。在这里就有两种不同的头脑:思想(具有思想)的头脑,和学的头脑;思想的头脑由于把所有的思维结晶联系在一起看待,因而在这个头脑中思维结晶便以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的头脑由于把所有的思维结晶孤立地看待,因而在这个头脑中思维结晶便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总是不满足于别人所创造出来的现成之原理、定律、推理等等,而是要从这些原理、定律、推理等等中找出其中所含的真正思想;这样,由于他的著重点是这些思维结晶中的思想,因而这些思维结晶便显得无关重要了(对比于它们所含的思想来说)。它不注重条文和表达方式,而是注重这些条文和表达中的内核、精神和思想。他甚至不注重别人的各种具体观点和具体主张,而是关注这些观点和主张本身所包含著的精神与思想,关注这些观点和主张之间的联系的一致性。然而学生(或具有?学生性质?的人)则与思想家相反,他把别人创造的原理、定律和定义牢牢记住,他要把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定义记紧,因为他认为,这样便获得了知识。在他看来,这些知识之间是孤立的,,因为他已经用他的?行动?来回答这一点,即他一个一个地看待这些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又因为,如果把这些知识广泛而深刻地联系在一起,则它们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的互相矛盾,而这是学生们所不愿看到,看到了也无力解决。因此我们看到,一个思想家和一个学生在对待同一个思维结晶上具有如此大的区别;这种差别同时也表明了一个思维结晶在何种情况下表现为信息或知识,并且怎样表现为这两种不同的东西。毫无疑问,只有信息才是思维结晶最合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因为在信息中,思维结晶中的思维得以表现出来了,----而知识却掩盖了思维结晶的这种思维本质。因此,思维结晶是必然要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否则它就无法真正被了解到。但是,在知性这里,思维结晶还是以?知识?作为其总的表现形式;----而在后面的?理性篇?中,思维结晶便以?信息?来作为其总的表现形式。
(三)知性思维结晶
$4-16知性思维的特点是,一个思维过程归一个思维过程,它与另一个思维过程无关。因此,在知性思维的头脑中,虽然有许多个思维,但它们都是互不相关、毫无内在联系的。这一点正符合上述那个产生知识的总思维的情况2,即:
abbccddeeffg
-----||---------||---------||----------||---------||----------||----------||----->思维的总过程
ABCDEFG
在同一个头脑中,思维过程??、??、??、??、??、??之间是互不相关的,因而相应的思维结晶ab、bc、cd、de、ef、fg之间也是互不相关、互不联系的。这样,这些思维结晶便表现为知识;这些知识也就是知性知识,而这些思维结晶也就是知性思维结晶。这样我们便看到,知性思维结晶是以知识(知性知识)来作为它总的和普遍的表现形式,在这里,这些思维结晶不表现为信息。在知性思维和知性头脑中,一个事物就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是孤立的、不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因此对一个事物的思维就是对一个事物的思维,而不同时又对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这样在知性头脑中就出现了上述那种思维的总过程的断裂和支离破碎,其中的各个思维互不相关的情况。这种情况同时造成了相应的思维结晶之间的互不相联;因而知性思维结晶只表现为知识而不表现为信息,知性知识也就成为纯粹的知识。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际的知识界中,纯粹的知识总是知性知识,纯粹的知识之间的孤立性正是知性知识的表现和性质。就象在知性头脑中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孤立(因而静止不变)的事物一样,知性头脑中产生出来的知识也是孤立静止的知识。
因此我们就可以说,世界上的所有知识都是知性知识;这是从知性知识的产生过程来说的,这个过程就是上述那些互相分裂的知性思维过程。这些知性思维过程使它的思维结晶(知性思维结晶)绝对化了,变成绝对的僵死物;它不是一个思维过程的体现者(虽然它已把相应的思维过程凝结在自己之中了),在它身上看不到一个思维运动和过程。在科学中,由于人们头脑中所作的大多是知性思维,因此科学知识大多是知性知识,即纯粹的知识。从牛顿时代起,科学就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牛顿说过:?物理学,当心形而上学啊!";科学力求避免对事物和世界之本源的探求,----因为这样便把科学扯得太远了,而总是?就事论事地?分别对各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单独的研究。比如,对地球上氧气来源的探求得出?氧气是从植物中来?的知识;对太阳光、热、能现象的探求得出?太阳的光、热、能是太阳中核聚反应的结果?这一知识;对植物(绿叶植物)生理的研究得出?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就事论事地?对一个个问题进行单独的研究;这也就是科学活动,显然,这样的科学活动是极为必要的。而哲学(纯粹的思想活动)则与这些科学不同,它是对事物和世界本源的探求,因而它不再是?就事论事?了,而是把所有的问题,把对这些问题的所有思考,和把这些思考的结果都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事物和世界的本源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哲学注重的不再是知识(象科学那样),而是思想,是全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科学中,要问?光合作用?和?核聚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十分荒唐的,因为在科学中,这是两个不同科学中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知识与问题。而哲学中对它们之间联系的研究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种联系体现了自然界的思想,是自然哲学的思想。因此,科学注重的是知识,哲学注重的则是(比知识更高级的)思想;这是由于科学惯常于知性思维而哲学则惯常于思想活动(也即是理性思维)的缘故。知性思维总是注重于知识,而思想活动即理性思维则注重于思想。这种注重点的不同便构成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根本差别,科学对于知只满足于知识,而哲学则要把知提高到思想的高度----而这是知的本质形式和真正形式(即只有达到思想的知才是真正的、本质的知)。我们知道,科学和哲学之间不能互相孤立地存在和活动,在科学中要渗透有哲学的成分、富有哲学的气息,这样科学才显得具有思想的深度和精神。反过来,哲学也要渗透有科学的成分和气息,使哲学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充满著现实的生气。
知识和思想具有根本的区别,思想在精神界中比知识更高级,就象世界比事物更高级一样。但是达到思想是理性思维的事,现在是知性思维,知性思维不能达到思想的程度,它只能达到知识的程度,知性知识也就是纯粹的知识。也许人们认为区分知识和思想是件多余的和不必要的事,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区别,因为思想(而不是知识!)才是知的本质形式和真正形式,因为思想是精神界中一切事物(精神事物,如知识等)的本质;所有真正的知都要达到思想的程度。----本书(即此《思想论》)所要强调的唯一的一点便是:思想是知的本质和真正形式。
$4-17我们来单独考察一下一个知性思维过程,它的思维结晶的情况。一个思维过程,上面已经较详细地考察过了,这里之所以再考察思维过程,是因为这个思维过程总会有几个不同的方面。现在从一个新的方面来考察这个思维过程。一个知性思维过程就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思维过程,如这种情况:
-----||---------||---------||----------||---------||----------||--------------->思维的总过程
ABCDEF
中,各个思维过程(??、??、??、??、??)是互相分离的,这些思维过程便是知性思维过程,它们有始有终,而不是无限伸展的。??是一个知性思维过程,??又是另一个知性思维过程,同样,??、??、??等都是各个不同的有严格分别的知性思维过程。现在我们只考察其中的任何一个知性思维过程,看看它的思维结晶状况如何。
显然,一个完满的知性思维过程必定有一个总的思维结晶,这一思维结晶把整个思维过程的思维都凝结于其中。这个总的知性思维结晶显然就是知性知识。因为在这一思维过程前后都没有任何思维过程与之相连著。如:
------||-----------------||---------->总的思维过程
AB
我们考察的是知性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中总的结晶必然是一个知识(而不可能是信息);这个知识便是知性知识。这一点我们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我们看到,平常人们进行的每一项研究在最后都有其结论,这一结论便是这个完整的研究思维的总的结晶;这个结晶是知识,它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一个完整的知性思维研究从一个相应的问题开始,又在一个明确的最终结论中结束,这种开始和终结都是十分明确的。知性思维过程:
?|-----|?
所得的一个总的思维结晶便是一个知识,即一个知性知识。但是每一个真正作过思维的头脑都懂得,在这一完整(所谓完整不但要有开端和终结,还要有严格的连续性)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思维结晶闪现出来,其中这个过程的任何一点都可能闪现出一个相应的思维结晶。这种在思维过程中以闪现的方式产生出来的思维结晶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考察的。比如,在知性思维过程:
?|----.------.------.------.-----.-----.-----|?
abcdef
中,任何一个思维点a、b、c、d、e、f都有可能闪现出一个相应的思维结晶,它有无数个点时就会有无数个思维结晶可能出现。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即为什么一个思维过程不是呈现出唯一的一个思维结晶,而要呈现出许多个以至无数个思维结晶呢?我们知道,一个思维过程,一个研究过程,它只有一个研究的(总)结论;但其中也包含著许多个甚至无数个(分)结论,因为上面的思维结晶中每一个就可以作为一个分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思维过程并不在孤立而封闭地进行,在思维过程中思维本身与其外界保持著密切的联系,就象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其外界保持密切联系一样。思维的外界对思维本身的过程会有影响和作用,便是这种作用使思维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下去。这种影响和作用表现为:促使现有的思维发生结晶,然后,进一步的思维便在这思维结晶上面进行。因而这是使思维过程进行下去,使思维得以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比如每个人的研究(或学习)总是这样,在自己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下去。在思维过程中,过程本身会不时地在过程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结算?自己,从而继续进行下去;这种?结算?在一个研究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甚至无数次(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结算?,也包括无意识的?结算?)。这样我们就看到,一个思维过程内部会产生许多个思维结晶(过程的每一个思维点都会产生相应的一个思维结晶);如果思维过程不产生这些思维结晶,思维过程本身就不能进行下去。但是,促使思维过程产生这些结晶的是思维本身的外界环境(也是这个思维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因为它也要同外界进行?新陈代谢?的联系),因此可以说,思维过程是靠思维本身的外界环境之作用而进行下去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个外界环境便成为思维本身的生存环境。正像一个人或一个生物体那样,一个人的生长是在人的物质外界存在和作用下进行的,这个物质外界使这个人的生长一步一步达到更高的阶段。思维过程也同样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下去的,并且,一个阶段的思维要变成思维结晶(产生一定思维结果),另一阶段才得以产生和进行。这样,思维过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会有思维结晶产生,严格地说,思维过程的每一个点都是这个过程的一个阶段和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结晶。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就会有许多以至无数的思维结晶产生了。
$4-18这些思维结晶是以闪现的方式出现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从连续不断的思维过程中直接产生,产生了思维结晶,思维过程本身也不会就此停止下来,而是直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思维头脑在思维过程的某一地方突然意识到某一点,这一点意识使思维获得了进展;这一点也就是头脑在思维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思维结晶。这些思维结晶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因而是在思维头脑中有意无意地出现的(思维从总体上说绝对是一种有意识的智力活动,但它在其过程中也必然包含著无意识的因素和结果);它们的出现与作为知识的最终过程之思维结晶不同(这种思维结晶是思维过程的完全有意识的目的和结果)。这样我们看到,作为目的的有意识的结果是通过无意识(或有意无意)的结果之不断更替而产生的;有意识的东西是通过无意识的东西的更替和进展而产生的。----这样,有目的有意识的东西在其产生以前就已经有一个潜在的发展孕育过程了。
与最终的思维结晶相反,这些在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思维结晶显然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的,它们显然是这个思维过程的信息。因为我们看到,这些思维结晶是完全联在一起的,它们是在同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中。因此它们不是作为知识而是作为信息存在,是这个思维过程的信息。
?|-----.-----.-----.-----.------.-----.------.------|?
abcdefg
如图,在一个知性思维过程AB中,a、b、c、d、e、f、g等分别是这个过程中闪现出来的思维结晶,它们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从图上看),它们显然是思维过程??的信息。因此,我们便得出这样的结果:在一个知性思维里,即在以知识形式为总的思维结晶形式的思维过程中,也存在著以信息为形式的思维结晶。因此,在同一个知性思维里,既存在著知识,也存在著信息,这个知性思维的思维结晶也分为知识和信息两类。虽然知性思维结晶总的形式是知识,但是在这总的形式(作为结果)产生以前,这些知性思维结晶却表现为信息;正是这些信息的更替和发展,最后的知识才得以最终产生出来。因此,作为知性思维之终结形式的知性知识包括了这个知性思维的全部,同时也包括了这个知性思维的所有信息。在这知性知识中包含著大量产生这个知识的思维运动之信息,便是这些信息使这个思维运动保留于这个知识中不致于消失;因此,当我们透过知识的外壳而达到这些信息时我们就会接触到从前产生这个知识的思维运动。这些信息在知识中的存在便具有这样的重要意义,它使别的头脑从这些信息中了解到这个知识所具有的思维运动,从而真正了解这个知识,从这个知识中获得真正的知。
在一个知识那里存在著信息,即大量(产生这个知识)的思维信息,这是了解这个知识的关键性因素,没有这些因素,这个知识就会变得不可了解。事实上,知识有时候又表现为这些信息的总和,因此了解这个知识就要从这些信息开始。比如,在数学中,一个定理就是一个知识,这个知识从纯粹的形式上看没有多少内容,但是在里面却包含著许多内容,这些内容便是产生这个知识(发现这个定理)的思维的信息。每个定理都包含著一个(或多个)详细的?证明?过程(以证明这定理之得来和存在的合理性),这个证明过程也就是(或相当于)产生这个定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看到,这个证明过程是不断地产生结果的过程,而定理本身也就在这些结果的更替和进展中最终得来。证明推理的每一步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然后进一步的证明便在这个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整个证明过程将会得到一系列结果,这些结果的更替最终产生了定理本身。定理本身既表现为这些结果的最后一个,也表现为这些结果的总和;定理本身是包括整个证明过程(即产生定理的整个思维过程)的。由于这样,由于定理本身包含著这些结果(它实际上是由这些结果构成的),包含著整个证明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这个定理,就必须要了解这个证明过程,了解产生这个定理的整个思维过程。那么,怎样了解这个过程呢?十分显然,从定理所包含的那一系列结果中了解,因为它们是这个思维过程的信息。不单是数学定理,物理定律、化学定律和一切知识(从思维中产生的知识)都是这样,它们都包含著产生它们时的思维运动的信息。了解这些知识就必须要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因为了解知识便是了解产生知识的思维运动,而这些信息正是这个思维运动的信息。
这样,了解一个知识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了解一个知识也就象了解一个自然物那样费力。了解一个自然事物时要对这个事物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样,了解一个知识也要对这个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现象?(这些现象也就是这个知识中所包含的各种思维信息)进行分析与研究。因此,一个知识并不能直接给人以知,在知识那里知也并不直接呈现出来。必须要像对待自然事物那样对知识进行研究(而不是学!),才能获得知识中的知。----但是,任何一个头脑也并不是直接地对现存知识发生研究,它要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达到这种研究活动(才能看出这种研究的必要);这个过程就是?学?(或?学习?)。比如,中国共产党在获得政权后的一段很长时间内都是向?苏俄老大哥??学习?的,直到这种学习在实践上出现重大问题后,人们才更加认真仔细和具体地研究中国本身的现实情况,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理论。
$4-19至此我们结束了对知性知识的产生(生产)过程的考察。从上面可以看到,知识(包括知性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这样的一个复杂过程使人们对知识来源的了解变得十分不容易。人们基本上没有详细认真地考察过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知识?这种东西的本质。人们往往把它神化了。思维活动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进行,但是人们就毫不觉得这种思维活动产生的就是知识(而是把它独立看待,独立于产生它的思维过程)。
知性知识虽然是普遍的知识形式,但是它的产生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无疑是知性思维的特殊性所带来的。知性思维是孤立地对每一个事物进行思维的思维形式,一个事物在知性思维下就会产生一个(总的)知性知识;知性知识是在孤立的状况下产生的。知性知识就象那些知性事物一样,孤立地产生和存在。在下面(本《思想论》的第三篇)我们会看到,理性知识并不是孤立地产生,一个理性知识在产生与存在时是与另一个理性知识(不管它是不是产生了)具有联系的。知性知识之所以这样(以孤立的形式产生出来),是因为它只是要满足别的头脑对自己(这个知识)的?实际使用?,而不是满足别的头脑的?思想要求?。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碰到许多事物,这些事物对人们的这种实际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人们需要了解这些事物。这样便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对于这些事物的思维;这种思维产生了关于这些事物的各种实际知识,这些实际知识是具有?用处?的----这种用处称为?知识的实用性?。头脑获得了这个知识,从而当人们遇到一个相应的事物时,就会懂得怎样去解决这个事物所带来的问题。如当人们的头脑中具有关于癌症的知识后,在人们遇到癌症时便懂得怎么办了。这就是知识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是头脑对一个事物的专门思维而得的(因而这个思维是一个专门的思维,它只与这个事物有关,而与别的事物无关),因而这种思维是知性思维,这种知识是知性知识。由于知识具有这样的实用性,因此直接而表面地看它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就象一种物质产品(它的使用价值)对人们具有某种吸引力那样。这种知识由于它的实用性而产生,同时这种实用性也使知识的思想价值丧失了。其实知识(作为知识)从一产生出来就只具有实用性而缺乏思想上的价值。在理性知识那里,知识的思想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了统一。
知性知识便这样产生出来,它只是为了它的实用性而产生,----而不为它的思维(思想)本质产生;它从知性思维对一个孤立事物的考察中产生。知性知识的这种(从它一产生出来就具有的)纯粹实用性(即缺乏思想性)是它自身的本质缺陷,它因此变得有限而狭隘,没有思维、精神和思想上的长久意义。因而它将很快消灭,因为新的在实用上更优越的知识将很快产生出来并取代之。知性知识之间由于它们的实用性?互相竞争?,谁的实用性最优越谁就是?优胜者?,而谁的实用性低劣谁就会被淘汰和消灭,因而整个知性知识领域呈现出一种不断以新替旧的景象。这便是一个知性知识所必然具有的?命运?,如果它不?摆脱?这种实用性而?升华?到思想性的话。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