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百年(一)
《逻辑学百年》评介
《逻辑学百年》是一部概括20世纪中国逻辑学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主要发展脉络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20世纪中国逻辑学发展简史。由赵总宽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31万字,包括绪论、第一章至第五章和结语七部分。
绪论概述了中国逻辑学术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指出了20世纪中国逻辑学术发展的分期与方面。该书指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研究对象是有效推理的形式结构。中国近百年逻辑学术思想的发展,正是中国学者更为深入、准确认识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
第一章,考察了20世纪初期严复等先进知识分子为“保种”、“救亡”、“富国强兵”和促进民主政体建设系统引进西方逻辑的奋斗历程和重要学术成果;考察了在系统引进西方逻辑学的影响下,本世纪初所兴起的对中国先秦名辩逻辑和早已引进的印度因明的研究;概括了前中期特别是后期中国逻辑学者研究中国名辩逻辑学、因明研究所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和用符号等方法、现代逻辑方法研究名辨逻辑与因明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概括了20世纪20年代大量引进欧美和日本学者所著传统逻辑学著作和50年代系统引进前苏联传统形式逻辑教材的历史进程,特别论述了自20年代到8O年代出现的三次逻辑教学的大普及;概括了我国学者研究形式逻辑的曲折历程。
第三章,概括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三次大规模引进国外数理逻缉研究新成果的曲折历程;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数理逻辑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并进而探讨了数理逻辑在我国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章,概括了西方归纳逻辑从20世纪初期引入中国以来,经过研究,所实现的从科学方法论到逻辑学,从古典归纳逻辑到现代归纳逻辑,从现代归纳逻辑到当代认知型归纳逻辑定性转型的发展历程;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引进和研究现代归纳逻辑及探讨当代认知型归纳逻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第五章,概述了辩证逻辑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变革和不同取向及相关重要科研成果。
结语为全书的总论部分,它概括了逻辑学在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变革,预测了逻辑学在21世纪中国发展的基本趋势,提出了推动和制约逻辑学以往与今后在中国发展的五因说。结语指出,从逻辑学在20世纪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社会与科学变革的需要、逻辑学相关矛盾的驱动、国际逻辑学发展的促进、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和逻辑学派互动的制约是决定逻辑学以往和今后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原因。
从实体逻辑到关系的逻辑
罗嘉昌
在第二次中日哲学交流会上,我作了"非实体主义转向中的中国和日本哲学"的发言,认为包括广松涉的关系主义本体论、西田学派的某些观点以及本人主张的关系实在论等具有非实体主义哲学倾向的理论探索,努力体现东方思想的精华,又针对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性弊病,因此有可能成为东方哲学在21世纪获得新生和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本文通过对实体逻辑如何转向场所逻辑和关系的逻辑的考察,来深化上面这个论题。
一、实体存有论和实体的逻辑
实体逻辑是指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以实体存有论为基础,基于主词同一性的逻辑。所谓实体存有论,起先是一种常识的观点。对此,井筒俊彦有过出色的描述?quot;我们的经验世界自然赋予了一种本体结构。这是事物和存在,它们的内质,和在它们之间发生的事件的一个本体系统。经验世界在我们日常观察中远不是无形的、混乱的和无秩序的世界。它在我们眼前表现为整齐排列为存在的等级层次的一个客观现实,同时其所有组成部分彼此明确区别,每一个在这个系统中有它自己的位置。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我们在现实的本体区别性和多样性这样的普遍性语境中,体验一切事物。这就是我们对世界自然的、质朴的'解释学',世界在这种观点中开始于'被表达'。而且每一表达的点都以一个特殊的名字为标志,每一名字都被认为对应于现实的客观部分,并在涉及其'本质'时指代它。"
正是在这日常经验基础上,形成了西方哲学将世界看作是由有形的、常往的物体组成的,是可分析为众多本性独立、相互外在关联的基本元素及其集合的观念。实体本体论和实体的逻辑就是对于这种世界观的进一步抽象。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任务又是同反对智者的所谓相对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和智者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有自在和真本身相反,"实体"这个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凝结着存在的本原性、普遍性和统一性本质。实体是自因,它无待他物而独立自存,且成为他物存在的根据。一个实体是它自己,便不能不是它自己。实体的自我同一性在逻辑上便表现为同一律A=A。一个实体既然存在,便不能不存在,既然是"有",便不能是"无"。"有"和"无"相对立,不能同时成立,这便是矛盾律;而两个相反的判断只能一是,则是排中律。对于传统逻辑的三律,还有以下这种评论:"同一律是独立实体(形式地)的自我同一;排中律是独立实体间的界限分别;矛盾律则是独立实体排它的必然性。"总之,"形式逻辑就是实体主义的形式学"
。显然,这种实体的存有论和实体的逻辑不仅埋葬了智者的哲学,同样也很容易把中国的道家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宣判为相对主义,而予以否定。然而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与希腊的实体本体论自始至终坚持存在与非存在不同,老子和庄子是从存在和非存在的区分还不存在的地方出发的。他们相信,"浑沌"比有形物体更加基本。井筒俊彦也认为这种与常识实在观相反的观点,代表了东方哲学的确定的立场。他认为,由于原始状态是混沌,事物之间没有本体论的界限,当它们没有被语言命名和表述区分开来之前,事物在本体论意义上是彼此平等的。这就是说,庄子等人是采取了一种本体论的相对性观点,而决非简单的认识论的相对主义。这种本体论的相对性观点,或者说透视主义的、关系主义的本体论观点与我们当代人的处境和思想有很高的相干性。可以说,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正是在肯定这一东方的思想传统的背景中成长起来的。
二、场所逻辑和华严逻辑
让我们先回到西方的实体逻辑,看看它如何被西田的场所逻辑所取代。
实体的逻辑自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建立以来,表现为主谓逻辑S是P,主词S是实体、个体,谓词P是说明主词S的属性。在亚氏的本体论及其范畴学说中,S和P有着根本上的不对称性。他赋予主词以最重要的本体论地位,从而使主词逻辑主义成为西方哲学共同的前提,直到西田提出场所逻辑,才实现了向谓语逻辑主义立场的大转变。我们在看到西田的重大贡献同时,也注意到,他在颠倒主词和谓词的本体论地位时,是以承认建立在实体一属性本体论基础上的主谓逻辑为前提的。S是P这个古典判断公式似乎仍然是场所逻辑没有动摇的框架。这样颠倒的结果,先是将实体从主词移到谓词。然而末木刚博指出:"西田哲学的'无',是包容一切个别的场所,是概括一切的全体性的主词。这是普遍的谓词的主词化。"
而一旦将这个主词实体化,就势必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实体逻辑。西田哲学用"无"的概念煞住了实体化,但末木刚博认为,在没有最终摆脱主词的逻辑这点上,它跟西方思想仍有相通之处,从而与华严的既没有主词化,也没有实体化的谓词的逻辑不同。
我们知道,华严的性起、相即相入的逻辑,是抛弃实体概念,而认定在变化中的不变式的逻辑。在这点上,跟近代数学的函数的思维方法很相似。函数表达的是数量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在变量变化中保持的不变式,表征着无限流动的多样性的统一。由于实体是变化外的不变者,执着于实体就看不到这种无限变换的可能性。
笔者提出的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正是吸取了华严思想的精华,明确地以函数或变换群中的不变性概念取代了传统哲学中的"实体",而将万事万物均看作函数式R=f(x,r)的值。其中f(x,r)表述了脉络因缘的总和,它们含藏了制约一事物、现象生成的必要条件。其中关系参量r表示境界开显的界面,事物、现象即实在R就是在这视界中开显的。当r1变换为r2时,R1也就消解并为R2所替代。R作为因缘和合而成的一个集(梵语是samudaya),也可以叫做关系的纽结。为了突出事物依关系r而有,随关系r而变,无自性的特征,以区别于传统的实体主义,我将任何事物、现象即实在均看成"关系的凝结物",简称"关系者",记作Rr,并坚持关系(缘)在一定意义上先于关系者(起、现)。
三、当代对实体逻辑的批判
上面已结合华严逻辑引出了关系实在论。下面在介绍与关系实在论相适应的关系的逻辑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和逻辑学对于传统逻辑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某些批判。
罗素对实体逻辑的批判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影响甚大。他认为主词-谓词的逻辑学是建立在实体和属性的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是受到印欧语言结构巨大影响的结果。他认为,现代科学已反驳了传统的观点,驳斥了它的"S是P"的判断公式。按照罗素的意见,"aRb"的判断公式才符合现代物理学的观念;现代物理学抛弃了硬性的物质,并引入"世界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一系列彼此由一定关系联系起来的现象。
逻辑学家谢留斯批评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实体主义本质,认为它正象沉陷在天然的环境中那样,沉陷在实体本体论中,传统逻辑依靠着这种环境为生。"在这里成为障碍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很难同相对性原则协调"。
重实体导至轻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似乎是存在的附属品和偶性","自身和实体在本性上却先于关系"。
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当代许多哲学家的反对。
卡西勒说:"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学说,关系范畴下降到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与关于本质的概念相比较,关系似乎是不独立的;它只能引起这种概念的补充和外表的变化,而未触及概念固有的'本性'。……物对其性质的基本直言关系虽然仍旧是主导观点,但其实所有的相关的(相对的)定义之所以能被看作某主词或某主词组具有某情况,只不过因为可以将它们作随便什么样的解释罢了。"
卡西勒等人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就是物的属性,即"作为某一主体所具有的东西"的观点。他们反对将关系"贬黜到依附和从属的地位"。有些哲学家倾向于主张把关系看作某种第一性的东西。
根据对关系范畴的这种理解,十九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关系逻辑提出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判断理论,其基本点是否定简单判断的含属性质。也就是说,不应该把简单判断看作关于属性属于(或不属于)对象的思想,而应该看作关于对象之间(巴瓦宁)、或表象之间(文德尔班)、或名词之间(德摩根)的关系的思想。
这里提到的英国逻辑学家德摩根是关系逻辑的创始人。他深入考察了判断中系词的性质,认为S是P中的"是"字只代表了一种确定的、传递的关系。根据这种观点,S是P,P是q,所以S是q这种推论,其有效性并不依赖于"是"的意思是指"可被断定为……的属性"、"与……相同"或"和……一致",而仅在于"是"代表了一种与通常所说的例如"爱的关系"迥然不同的"连传"关系。
德摩根在认识史上第一次突出了关系的一般概念,并且把关系的概念符号化了。从此,关系不再被贬为实体和性质的附属物。关系终于被人们认真对待了。
此后,美国哲学家皮尔士通过把谓词分成三种类型而大大扩充了关系逻辑。这三种类型分别称为一元谓词(即通常所说的性质),二元谓词(即关系)和多元谓词(多元关系)。他认为承认多元关系使得许多以前难以处理的哲学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在现代逻辑中,谈论的不是判断,而是"命题"。"命题"的最一般形式是表述两个或几个项、成分的一个关系(R)的形式。如果用x和y来标示这两个项,那么公式就是R(x,y)。"命题"就是"命题函项"的取定的值。
四、当代哲学对关系范畴的新研讨
以上是当代哲学家对传统逻辑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某些评论,也介绍了德摩根和皮尔士等人的关系逻辑思想。这里应当指出,本文后面将要讨论的在关系实在论基础上提出的"关系的逻辑"尽管和上述的关系逻辑在思想渊源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是不相同的。
首先,我们看到,德摩根等人的关系逻辑着眼于总结推理过程中的形式关系,如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自返关系等,这些工作直接对现代逻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这些形式关系并没有穷尽对实在的关系、对关系的哲学范畴的认识。正如薛定谔指出?quot;我们所遇到的关系,甚至在它们的一般形式中,也从未(仅迄今而言)被形式逻辑或精神科学(它更少)所把握,正是这些关系迫使我们返回形而上学,换言之,趋向某些超越了可直接通向经验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当代哲学各流派对于关系的哲学探讨一直十分活跃。例如,英国哲学家萨谬尔·亚历山大的实在论形而上学就很重视关系范畴。他认为关系是一个具体的整体,关系常常比关系项更重要。
结构主义主张从结构和关系方面来考察整体,而结构也正是潜在关系的总和。结构主义更明显表现出重视关系而贬低关系项的特点。
怀特海的宇宙形而上学对关系范畴有更丰富而深刻的阐发。他说哲学家至今还在使用完全不适当的逻辑工具去工作,所承认的只不过是实体、性质,最多还有二项关系。他认为,要充分地说明物质对象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必须利用多元关系。在他看来,所谓事物的属性总是能够表述为它们与其它非特定事物的关联,一个事物的所有属性都可以还原为它与一个系统的关系。罗素曾风趣地说,和其它哲学家把关系还原为性质相反,在怀特海的哲学中,关系得到了向性质复仇的机会。
和关系的首要性有关,怀特海高度重视相对性或相对相关性问题,提出了普遍的相对性原理(principle of universal
relativity)。根据这个原理,一现实存有正出现在其它现实存有中;每一个现实存有都在所有其它现实存有中出现。怀特海的机体哲学主要致力于使"在另一存在物中出现"这个观念变得明晰。显然,普遍相对性原理是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念完全对立的,特别是直接针对了亚里士多德"实体不在主体中出现"这句名言。
五、普遍相对性原理和希腊的存有论之辩
正是这条普遍相对性原理的提出,将我们带回到古希腊的哲学论辩之中。我们知道,在亚氏十范畴中,是有"关系"的一席之地的。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用了不少篇幅来讲这一范畴。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相对"又被列为第十五个要解释的哲学术语Q抢锸慷嗟卤救硕怨叵祷蛳喽孕缘闹厥邮导噬弦热嗣峭ǔR晕囊唷K唤隹隙ㄊ俊⒈壤南喽韵喙匦裕部隙ㄒ恍┬灾剩ㄈ绱笮 ⒏叩停┑南喽孕裕踔粱狗治隽酥魅撕团ブ涞南喽怨叵岛鸵来婀叵怠?梢运担谝欢ǔ潭壬峡吹搅耸挛镏涞南喽韵喙匦裕腥弦恢侄餍枰ü鸬亩鞯谋冉侠醇右运得鳌5撬衔桓龆鹘杼峒氨鸬亩骼此得鳎⒉痪褪拐飧龆鞅局噬铣晌喽缘亩鳌K抖そ靥厮担"实体不是相对的东西"。
这里涉及到亚里士多德存有论的根本理念。存有论作为存有之为存有的研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也就是对"什么是实体"的研究,因而存有论根本上乃是实体学(ousiology)。显然,亚里士多德实体学的关键在于"第一实体"概念。他说第一实体乃是具体的个体,如一个人或一匹马。按照亚里士多德,存有在根本上或最恰当的意义上只属于第一实体,也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遇到的具体的个体事物。这表现了亚里士多德赋予日常经验的具体的个体事物以终极地位的哲学立场。他否认实体的相对性,也就是把这一常识实在论的立场绝对化了。
这里,我们且不讨论日常经验的具体个体是否充分地终极,也不讨论实体最显著的特征,即"独立存在"是如何可能。我们想把问题追到更根本的地方,也就是追问存在本身是否具有相对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柏拉图后期观点上有一个重要的发展变化。在讨论存在论问题的《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考虑了巴门尼德所说的"非存在"的含义。指出不能将"非存在"了解为绝对的不存在即"无"。他说为了避免智者使我们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同时反击当时流行的"无物存在"的怀疑论思潮,他愿意冒险承认"非存在"是一种"存在",而"存在"也是一种"非存在"。这样一来,巴门尼德划分"存在"和"非存在"的绝对界限就被打破了,存在显示出了一种相对性。我们似乎可以说,这是关系的存有论或关系实在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萌芽。柏拉图承认这是智者逼使他接受这一观点的。我们今天应当更充分地肯定智者的贡献。
逻辑分析学家欧文在《柏拉图论"非存在"》一文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指出联系动词to be
在希腊文中从语义上说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完全的或实义的用法,即英文的"x is "或"x is
not",表示x的存在或不存在,表示to exist,英文可以译为to be real或to be
true。另一种是不完全的用法,表示一种主宾词式即英文中的"x is y"或"x is not y
"。后者是说x不是不存在,只是说它不是y;只是相对于y说x不存在。
我们知道,柏拉图是从讨论《巴门尼德篇》第二部?quot;如果一不存在"的假设中达到存在相对性的结论的。他说,所谓"一不存在"可以解释为"一"是绝对的无,然而此时的"一"是绝对孤立的"一";也可以解释为"一"不同于存在、异于存在,这是相对的不存在。这似乎说明相对相关性是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孤立恰恰意味着无。
从怀特海的普遍相对性原理或关系实在论的观点来看古希腊的存有论之辩,来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存有论观点的区别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也使我们加深了对智者哲学的同情和理解。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常常把普罗塔哥拉人是尺度的学说看作是有悖于不矛盾律。因为普罗塔哥拉主张,对风感到冷的人来说,风就是冷的;对风感到热的人来说,风就是热的,两个陈述同真,其中不可能有假。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就意味着,同一股风既是冷的又是不冷的(=热的),这明显地包含了两个矛盾的陈述,即"风是冷的"和"风是不冷的",而且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风。然而在普罗塔哥拉看来,这里并没有矛盾,因为他们说的是两件事,即我的体验(以及所体验到的东西)和你的体验(以及你所体验到的东西),仅此而已。亚里士多德肯定会反驳道:难道风不就是这一个同样的风吗?普罗塔哥拉摆脱困境的出路恰恰就在于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上述欧文总结出的第二个公式。按照这个公式,主词是通过宾词来表达的事物,这样具体的风也就同样包含两种性质或两种"实体",即冷和热。在这个范围内,"风是冷的"和"风是热的"讲的是两件不同的事,两个陈述当然没有矛盾,可以同真。
普罗塔哥拉的这种逻辑观点(我愿称之为关系的逻辑的先驱)必然导致多世界、多实在的理论。他以一系列的论证来反对把存在看作一,坚持在任何情况下,存在都是多。
六、关系的存有论和关系的逻辑
建立在关系实在论的存有论基础上的关系的逻辑接受当代关系呒訶RY这个关系判断公式替换S是P的公式作为出发点。但它的着眼点不在于谓词演算,而是在考察命题如何在生活世界和语言游戏中生成及消解。
XRY判断公式也可以写成R(x,y),是一种典型的函数的思想方法,它是同关系实在论的存有模式f(x,r)相呼应的。关系实在论和实体本体论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引进了关系参量r,用以表示境界开显的界面。r也可以说是表示视界、视域(Horizont)的参量。任何现象、性质、个体总是在特定的关系r中显现的,也就是说个体化总是在r的背景中、在r的参与下实现的。这就是上文所说任何个体都是关系者、都是函数的值的意思。与此相反,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却认为实体、个体是第一性的、预先给定的。现象、实在仅由x决定,而与r即其它参量无关,可用一元函数y=f(x)来表示。而F(x)正是典型的谓词判断表达式S是P的另一种写法。这里x是个体、实体、主体s,f是属性P。由此可见,存有者作为逻辑主词乃是切割、抽象的结果。关系实在论则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寻回被实体本体论所切割、遗忘了的原初的关联,也就是说,要回溯到前谓词的经验,以澄清谓词判断在前谓词经验中的起源。
胡塞尔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看到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都把"系词判断"、即由"是"来联结主词和谓词的判断("S是P")视为最原始、最基本的判断形式,并把任何组合的判断,如动词句的形式归结为系词联结。例?quot;人走"(der
Mensch geht)在逻辑上就等值于"人是走着的"(der Mensch ist
gehend)。胡塞尔对系词判断"S是P"真正体现了判断的基础图型这一传统见解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追问系词句和动词句究竟哪一个更原始?他认为有另一种判断,即"具有判断"(Hat-Urteil)与"是"判断同样原始。有些"具有判断"改变为"是判断"时改变了命题的意义,在逻辑上不合法。而反过来,一个"是判断"却可以转化为一个"具有判断"。如"S是红的"可以转化为"S具有红色"。胡塞尔认为,这种转化体现了任何一个形容词都可以"名词化"这一普遍的逻辑可能性。这种逻辑可能性是建立在前谓词经验中的任何东西(不论是独立的还是非独立的;是实体还是非实体)都可以一视同仁地被作为基底或对象来对待这一事实上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quot;胡塞尔这一见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
胡塞尔引入"S具有T"的新判断形式来和"S是P"的系词判断形式相对照,甚至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基本。这和关系实在论以及关系的逻辑思想是一致。XRY赋值后可写成aRb,显而易见,当将R解释为"具有"时,上式也就成了"a具有b"。只是关系的逻辑中的R可作更广泛的解释,而不必限于"具有"罢了。此外,在关系实在论的存有结构中明确引入关系参量,意味着关系即视域的实在化。这就为任何起源上是非独立(即非实体)的规定性的名词化乃至主词化提供了基础。其结果使关系实在论的非实体主义特色比胡塞尔现象学似乎显得更直观、自然。
关系的逻辑以关系"R"取代"是",否定了"是"这个系词在西方哲学所具有的表示存在的形而上学力量。在关系的逻辑中,"是"即使可以有,其本身也已相对化、关系化了。关系实在论借助关系的逻辑刻画了各种性质和个体的生成和退化关系,从而走向了一种共相和殊相的相对相关性理论,走向了一种更为广阔的实在观。
七、关系的逻辑和关系算子
我是在受到当代物理实在观变革的启示,为解决物理实在性的确认问题而引入关系参量的概念的。进而我又借鉴和吸取了时态逻辑、拓扑逻辑的成果,引入了关系算子的概念。关系的逻辑通过引入关系算子真正突出了以关系为中心的特点,从而也与德摩根等人的关系逻辑严格地区别开来。换句话说,与关系的实在观相适应的所谓关系的逻辑,乃是对"关系"这一哲学范畴进行哲学逻辑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带普适性的思想方式、方法,而不是有时作为数理逻辑的另一种叫法的"关系逻辑"。其主要特点正是关系算子的引入和使用,它集中体现了存有的结构对人们的语言结构和说话方式的制约。我特意将它命名和表述?quot;关系的逻辑",以便与以往的"关系逻辑"区分开来。
我们知道,在相对论中,"x有三尺长","a、b两事件同时发生",在量子力学中,"量子客体是粒子"或"x既是粒子又是波"这类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句法结构与现象(即物理实在)的结构不对应。让我们以相对论中的长度为例,它作为四维不变量x对参考系r的投影,已成为一种关系的概念。用关系实在论的公式来表述:
R=f(x,r)
这里的R作为长度,乃是序偶(x,r)的集合。这在逻辑上意味着长度不再是一元谓词,而变成了关系谓词。与本体论范畴的变化相适应,现在有关长度判断的句法结构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亦即不能再?quot;x有三尺长"这样的一元函项来表达了。现在,正确的陈述应当是:"在关系r中,x的长度是三尺","在参照系r中,a、b两事件同时","在一组宏观条件r中,量子客体显现其类粒子性质"。
这里,关系的要素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成份从基本命题中分析出来,并用一个特定的带参数的算子加以指称:Pr(p),读做并被理解为"命题p在关系r中实现"。这里的Pr我称之为关系算子。在标准的命题逻辑系统中增加一个关系算子,这是关系的逻辑在判断论方面的主要特点。严格地说,一个关系未定命题(?quot;a、b同时"等等),还不能成为命题,它本身没有真值,只有指明其r参数,它才成为具有确定真值的命题。
如果说,R=f(x,r)回答的是"现象即实在的结构"问题,那么,Pr(p)则是要回答命题的生成及真值的取得问题。这里r成为命题的生成及真值的取得所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和现象的结构中的关系参量不可删除相呼应的。这意味着存有乃是相对于r的有,亦即关系中的"有",场所中的"有"。这里既无绝对的场所,也无绝对的有,同时也没有绝对的无,一切皆相对相关、相即相入;既没有超脱具体场所的主词化,也没有超脱具体场所的实体化。由于引入关系算子,关系的实在观也就导致了关系化的真值观。亦即使真值相对化。也就是说,真总是在某个或某些可能世界里真,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只是诸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并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真是带有"索引的"(indexed),它根据某种解释,在某个世界里,或是在某个时间、地点真。
关系的逻辑中的关系算子与时态逻辑中的时态算子的作用相似,但含义要广泛得多。它可以表示"对于什么什么来说","在什么什么情况下",甚至还有"这取决于某某怎么看","要看你怎么说"等等。显然它也可以将时间、空间、语境等因素包括进去。
关系算子的引入,导致了一系列重要的结果:
(1)关系算子与二值原则结合使用,允许看上去相互冲突的陈述可以同时为真。例如:
P:"这朵花是红的"是真的-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
~P:"这朵花不是红的"是真的-对于视力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来说。
这样使"真"相对化的结果是避免了以下三种倾向:
( A)非实在论倾向,这种倾向导致将颜色归于主观感觉:
P:这朵花对视力正常的人引起红色的感觉。
P':这朵花对视力不同于一般的人引起不同于红色的感觉。
(B)独断论倾向,它坚持视力正常的人(所谓"正常",也就是自己周围的多数人)看到的才是真的,也就是说,P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P则是对本来面目的歪曲。P和~P不可能都真。
(C)所谓辩证逻辑的观点:"这朵花既是红的又不是红的,
-既是P又是~P"。
以上三种观点或倾向,从现象的结构的关系式上看,恰恰都是由于忘记了r参量造成的。
(2)导致真理观变化。关系算子的介入,否定了传统符合论将语句或命题看成真理的载体这种抽象真理观,而在一般情况下,将真理看作是说话者(P),说话时所处的条件(R)和语句(S)这个三元组的性质。由此可将真理的概念运用于自然语言。
(3)导致更为广阔的实在观。由于给定了关系,句子就有真值(二值),且真值是由系统f(x1,x2,……,xn)的客观性状决定的,不依赖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因此,关系实在论首先是一种实在论,但它又不是形而上学的外在实在论,而是内在的实在论。因为,没有x2……(如视网膜)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参予,不仅红突现不出来,而且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颜色。颜色作为系统质,是内在于f(x1,x2,……,xn)这个系统中的,随着x2……xn的改变,颜色也就改变。
由于关系的逻辑提供了对所有受观察和(或)评价主体影响的那些性质(如"凉"、"热"、"黄"、"好"、"坏"、"美"、"丑"、"适宜"、"可口"等等)不作一元谓词看待,而引入与判断主体有关方面的新变元的方法,这就为我们客观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例如:"x是好的",应当完整地表述为:"对r来说,x是好的"。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对……而言,……是如何如何的"。这意味着评价句甚至可以变为有条件的陈述句,亦即湮允率档拿枋觯ǖ比唬垂此狄惨谎匠率鼍湟沧苁嵌源τ趓关系中的事实的描述,因而也就包含了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审美、价值的、伦理的判断的客观意义,而且也为我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实在观、更为丰富多彩的宇宙,提供了逻辑的基础。
关系实在论和关系的逻辑是在现代科学和哲学对"绝对者"和"神目观"持否定态度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以自己特有的形上姿态和思想方式,提供了我们看待哲学史和观察当代世界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视野、新方法。关系实在论就其窄义方面来说,更关注于在关系的思维和关系的逻辑同传统的实体思维和实体逻辑的对照中,来探索哲学、科学、语言和逻辑等领域中的新课题。
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如对弗雷格范式的冲击,对古德曼悖论的消除,对克里普克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批评等等,请参阅拙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这里不再展开。
参考文献
1、卞崇道主编:《东方文化的现代承诺》,沈阳出版社1997年版;另见拙著:《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第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井筒俊彦:"从亚洲哲学观点看文化的语义结构化",载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哲学教学和研究》,第3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3、唐力权:"自由与自律之间:存在主义与当代新儒学的主体性观念",载于《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末木刚博:《东方合理思想》,第129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塞留斯:"逻辑意义的研究经验",俄译本,1948年版,第69页。
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7、卡西勒:《认识和实在》,1913年俄文版,第18页。
8、薛定谔:《我的世界观》序言,1964年版。
9、怀特海:《过程与实在》,1929年,第79-80页。
10、《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11、以上欧文的分析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4页。
12、怀特海:《过程与实在》,1929年,第79-80页。
《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以上欧文的分析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4页。
逻辑荒谬才是美女
尽管我对于逻辑有过研究,钻研过穆勒的《名学》、黑格尔的《小逻辑》、佛教的因明,先秦的名学,但是在家里,我绝对不敢和太太辩论任何问题。我所奉行邓小平先生所提倡的“不争论”。当然,这种智慧不是先天的,不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是一种后天的、经过一番修炼,终于得到的禅宗式的顿悟。
本来我根本不相信“好男不跟女斗”的说法,觉得那是自欺欺人,阿Q。我信奉的是孟夫子的话:“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余养余浩然之气也”。我还写过几本辩论赛的畅销书和论文,做过上百场关于辩论术的报告,获得过海涛般的掌声,少先队员献上的鲜花,如果有科学方法保鲜,可以开一家花店。但是,经过反复实践,我终于大彻大悟,跟太太不能辩论。辩论的结果无非是两种:第一,她赢了,男人输给女人,极其丢脸,还不如节省一点唾沫水;第二,我赢了,这更没有好处,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下班马上就没有现成饭吃。
其实,我从心眼里十分尊重女性,由衷地相信,女性的美大大地超越了男性,我完全认同贾宝玉的至理名言,女性是透明的水做的,男性则是恶浊的泥做的,女性是珍珠,男性是鱼眼睛。英国哲学家罗索的诡辩实在可笑。他居然说,在英国几乎所有的男性和女性都以为自己的性别优于对方。男性可以举出论据,说,几乎所有的大军事家、大数学家、大哲学家、大政治家、大经济学家,都是男性,而女性则可以举出几乎所有的大贪污犯、大强盗、大刽子手、大法西斯、大混蛋都是男性。在罗索看来可能是女性和男性是半斤对八两。其实不管罗索多么诡辩,我对于女性,都有一种郭沫若式的崇拜;他写在他的成名作诗集《女神》扉页上的一句话:"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向前",是我的座右铭。我对于女性有一肚子的美好语言,常常有赞美一番的冲动,但是,我只能隐忍着,不敢贸然表达。
在女性面前不要随便讲话,此乃和女性和平共处的根本。
1, 不敢辩论,也不敢奉承
读过钱钟书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人一定对方鸿渐那样的辩才印象很深,可是和她的太太孙柔嘉辩论起来,常常惨败。他们订婚不久,方鸿渐随便乱发议论说:"吃葡萄有两种人,一种是挑最好的,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而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
这不过是随便耍耍嘴皮子,显示自己在逻辑上多么自由而且富有创造力。
本来这种男性肤浅的创造力弄到女性面前,简直是关公门前舞大刀。孙柔嘉在逻辑上发动反攻:"照你这么说,你希望的好葡萄在后面呢,我们是坏葡萄,别倒了你的胃口"急得方鸿渐直跳脚,不得不学贾宝玉的样子,赔礼、道歉、认输拉倒。
由于逻辑上的软弱,男人在女性面前,就是说奉承的话,也不可造次。
我们没有孙中山的气魄,他能当着许多人的面,公然宣称:世界上如果没有女人,就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八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孙中山是伟大人物,他说任何出格的话,女性都会洗耳恭听,不会引起任何怀疑。我等小民就不同了,就是真诚地说:女人是生活中的花朵,都有风险。
首先声明,我完全懂得说话要看场合,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效果是绝对不同的。罗密欧第一次见到在阳台上的朱丽叶可以用诗的语言嚷嚷:"啊,我的太阳!"如果我这样去奉承任何一个陌生女性,得到的回报只能是一个白眼或者一记耳光,甚至被当成神经病,报110。我不会那么冒失。我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说的,只是对自己的异性同仁在喝茶的时候随便说的。
这样小心谨慎,还是好心没有好报。
先不先这样奉承女同胞,会得罪男同事。我不怕男人反诘:噢,女人是花朵,难道男人是不起眼的叶子,命中注定是花朵的陪衬?我更不怕人家说我一看到女性骨头就软,是男性的叛徒。男人在逻辑上,往往比较迟钝、麻木,没有女人那样有全面演绎的习惯。用最高级的形容词奉承女人,并不立即引起男人贬低自己级别的联想,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自尊。男人在逻辑上比较外行,没有女性那样的想象力,精致入微的推理的能耐不强。女性的逻辑思考能力在物理学、数学、哲学、军事学、政治学等等领域,可能不一定超过男人,但是在和男性抬杠的时候,她们的天才绝对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我最怕的是碰到女权主义者(最近改名为女性主义者),她们的逻辑威向来所向披靡。
即使我说女性都是花朵,她们也不会给我一点好颜色,反而指责我一脑瓜子的封建余毒。女性生命的价值难道就在于给男性提供视觉的愉快吗?给你们眼睛解馋,还不够,还要让一个叫做豫让的家伙出来发明一种"女为悦己者容"的荒谬定律,这还不够,又公然把女人叫做"解语花"__会说话的花。不但听你们的话,而且要心领神会,你们的心思想到哪里,我们就得配合到哪里。叫做"善解人意"。
你们视觉是痛快了,我们就惨了。弄出个西施来作我们的样板,西施有胃溃疡,胃里泛酸,你们就拿人家的痛苦拿来取乐子。楚王喜欢细腰,又让我们束腰,弄得"楚腰细掌中轻",三围的比例是扩大了,可健康也就完蛋了。又说三寸金莲,小脚很漂亮,走起路来像跳芭蕾舞,更是让我们都弄残废了上千年缮.
当然,天底下的女性并不都如女权主义者一样雄辩,但是,不管是不是女权主义者,其逻辑是一样的精彩绝伦,十步一楼,五步一阁,令男性不能不自卑到无地自容。
在所有的女性之中,最伟大的逻辑学大师要算林黛玉了。贾宝玉说坏话当然是该死,说好话呢,也是该死。总是落得个打躬作辑,赔礼道歉的下场。林黛玉的推理能力实在精彩,不管是正面演绎,还是反面导谬,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说话__滴水不漏。
贾宝玉被她逼得没有办法,硬是冒着风险,把长期闷在心里的话捅了出来:"你死了,我当和尚去。"这本是林妹妹长期以来期待着的表白,是她梦寐以求的,是最为醉人的梵天音乐。如果是一个处在恋爱状态中的男性,听到异性这样的语言,那还不快乐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三佛又飘飘欲仙地落在地上,报之以最大幅度的西洋式的动作(如单腿下跪,张开双臂作拥抱准备动作之类)。可是林妹妹却大为恼火起来,大哭大闹,嚷嚷说,贾宝玉"欺侮"了她,贾宝玉除了瞪着大眼看自己的逻辑碎片以外,还有什么话说呢?
看官别以为林黛玉的逻辑太荒谬了。
几乎所有的美女都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就是以荒谬为生命。
越是她动感情的地方,她的逻辑就越是荒谬。她越是爱你,她就越不跟你讲理,跟你胡搅蛮缠。越是胡搅蛮缠,就越是表明她对你有特殊的情意。张洁在《沉重的翅膀》,写一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男孩子,她问自己说,爱他吗?不知道。只是想支使他,想看到他的服从。这个女孩子是很受了一点西方文明的薰陶的,很讲究尊重一切人的人格的,但是,对自己所爱的人则是绝对地例外,只要求他服从,驯顺,狗一样的驯服,猫一样的听话,只许他规规矩矩,不许他乱说乱动。
这不但是对你的尊重,而且是对你的特殊爱怜,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对男人的"训练",这是孙柔嘉在订婚以后对付方鸿渐的经验。
有一天她不来"训练"(应该叫做磨炼才对)你了,不用荒谬逻辑来修理你了,你驯顺不驯顺,她无所谓了,那就说明她根本不爱你了,当然也就不会恨你。如果能够恨得起来,说明她还要修理你,弄不好,有一天,又爱得昏天黑地。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为什么薛宝钗不和贾宝玉闹别扭呢?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
二,谁是东方第一美女
美人的心是神秘的,捉摸不透的,要解读也很简单。完全可以用科学指标来测算爱情的浓度和深度,这就是她的挑剔,她的指责,她的折磨,她的刁钻,她的古怪,她的蛮横,她的无赖,她的颠颠倒倒,她的疯疯颠颠,她的哭哭闹闹:一句话,她的逻辑的荒谬。
什么时候,她对你彬彬有礼了,说话很讲究语法修辞了,推理很符合从亚里斯多德以来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了,甚至于很符合辩证法,很全面,很得一分为二的精髓了,那你的爱情也就差不多进入收拾残局的地步了。
从男性方面来说,什么时候,你突然感到对你心仪的对象,不怀着恐怖,和她在一起失去了封建皇朝大臣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战战惊惊的感觉了,那就表明爱情之火开始熄灭了。
爱情的外行也许会担心,美女以极端的荒谬的逻辑来对待男性,林黛玉对待贾宝玉,不是折磨自己的所爱吗?不是包含着相当严重的风险吗?把人家吓得缩回去了,不是环了大事,导致爱情覆灭,不是自我折磨,自我摧残吗?林黛玉难道是完全凭一时性起,一点战略战术都没有考虑?
是邪?
非邪?
其实,林黛玉那小心眼可真的玲珑透剔,逻辑严密异常,荒谬中有智慧。
她拿准了这点子小闹子,也是一点小乐子,不会把贾宝玉这个"情痴"吓回去。再说,这一闹,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保护自己和贾宝玉,让人家看着,这不是真的,而是小孩子闹着玩的,没有冒犯天条;第二,暗示宝玉,到此为止,不要再"????",不能这样没心没肺地嚷嚷,心里有数就是了。第三,掩饰自己的惊慌,以委屈的眼泪来埋藏无限的欢欣。
这不是在相互折磨,更不是自我折磨,而是活学活用韩信兵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要说林黛玉在逻辑的运用上有两下子,并不为过分,但是要说她在逻辑上有创造的天才,在中国恋爱史第一个发明了这样的逻辑,就有点不学无术了。
无庸讳言,这种闹法,本来,是有一点把人家吓走风险的。
然而她的杰出之处,在于充分总结了前辈女郎的历史教训,在爱情策略和战术上,把女性的荒谬逻辑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在她以前《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也曾在逻辑上和她的意中人玩过捉迷藏的,不过玩得"左"了一点,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最后是自己下不了台,只好梳装打扮送上门去。这不怪别人,谁让她先写了诗让张拱来幽会的: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不但请人家来,而且教人家怎么来(跳墙)。
这当然不算什么新花样,而是继承了古老的逻辑模式,早在《诗经》上就有叫人家跳墙的传统:"将仲子兮,无(-)我墙,无折我树桑。"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跳我家的墙啊,不要弄断了我家的桑啊。嘴里说,不要过来,实际上是教唆,怎样爬墙更隐秘、更稳妥:不要把树枝弄断了,不要弄出声音来。从《诗经》到《西厢》上千年过去了,到了崔莺莺,在爱情逻辑方面并没有什么新花样,还是跳墙,老一套,不过有了花的影子,小二哥变成了"玉人",算是在美化上有一点进步,从恋爱的战术来说,几乎是踏步不前,中国古典的自由恋爱,如果要说有什么流派,到那里只有千年一贯制的"跳墙派"。中国的武侠都是跳墙派的后代,怪不得几乎所有的武侠都能飞檐走壁。
不过历史毕竟是进步了,逻辑也更加曲折了。
可能是因为《西厢记》到底是文人写的,有成就的文人,如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所说,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的。文人之所以成为星,就是因为他比较"曲",不像当今的影视明星那样直统统的地要出出场费,文曲星的逻辑比一般人要多拐几个弯。文人笔下美女的逻辑,拐弯就更多。等到人家张生来了,莺莺却一本正经地用孔夫子的道理把人家训了个瘟头瘟脑。
这真是太左倾了。第一,她在分寸上有点过分。张生这个大书呆子,太笨,真正的银样蜡(_)枪头,没有进化到贾宝玉那样的老练的程度,在解读女性逻辑上是个草包。不理解轰你回去的意思就是要你再来的逻辑。一吓回去就软了,不但不敢再来了,而且还生起了相思病,奄奄一息。
林黛玉从历史上总结了经验,既不能太右,如诗经上那个女孩子,以至于以后,落在孟夫子手里,"(-)墙相望"成了个话柄;也不像崔莺莺那样左倾,把人家弄病了,也不是个事儿。
男人在逻辑上纠缠不过女性就失去耐心,就发生了许多家庭暴力,就连美国,据九十年代初期统计,每年的家庭暴力也达到两百万以上。美国《当代心理学》一篇文章说,这是由于在争执时,女性急于当场取胜,其实是胡说,是男性陷入女性逻辑的迷宫而思想混乱。
女性不但在逻辑上,而且在概念上,和男性的区别是很大的,她们说"是"的时候,往往那意思是:不!而说"不"的时候,常常是:是!这事不但在中国,而且在美国也是一样。在美国大学校园里,时常有一种"听证会"(hearing),要解决的是的是某种校园内部的纠纷。有一种叫做"约会强奸"事情,常常纠缠不休。女方控诉强奸了她。男方说,不是强奸,你同意的。女方说,我一开始就说了"no!",男方说,你们即使同意,也先说:"no!"
在词义的颠倒上,真是古今同调,中外皆然。小学的时候,当时有一种日用药品,叫做"仁丹",每一包上都有一个笑话。我至今还记得其中的一则:一个小学教师在课堂上解释"老公"两个字,学生怎么也不明白。不得已,她问小学生:那你妈妈怎样叫你爸爸?学生想了一下道:"杀千刀!"
当你所心仪对象突然喊你"杀千刀"的时候,那你此生的幸福就已经百分之百地兑现了,当她觉得你这个人杀一刀还不够,杀一千刀才过瘾的时候,其中的意味绝对不是无限的恨,而是无限的爱、极端的亲。在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七斤嫂看见丈夫从城里回来,头上没有了辫子,心里很着急,他不说:"啊,亲爱的,辫子没有了,可怎么过日子啊!"而是说:"你这个流尸流到去了?"
美女,美女,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之神魂颠倒,为之倾家荡产,为之丧权辱国,可是有谁能够回答真正的美女的美在哪里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曰:美在生活,朱光潜先生曰:美在想象,高尔泰曰:美在象征。美学家吵吵嚷嚷许多年,都是文不对题。在我看来,很简单:美女之美,美在逻辑荒谬。因为越是逻辑荒谬,才越有感情。越有感情才越美。
一般的男人的逻辑都俗,可以说,俗不可耐,俗就俗在他老爱站直了看美女,不懂得拿大顶,颠倒看问题,从女性的颠倒荒谬的逻辑里欣赏女性的美,按男性直线的、僵化的逻辑去观察,往往把美看成了丑。
真正的美女,如林黛玉,其逻辑不是理性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她们的感情越强烈,就越不讲理,她们的理,是歪理,歪到把逻辑扭曲成麻花一样。感情的歪理是她们的生命,为了感情不要命,为了歪曲逻辑不要命。正因为这样,安娜-卡列尼娜,为了惩罚心不在焉的伏隆斯基,就去自杀,目的是让他后悔,当杜十娘得知李甲为了三百两银子,出卖了她,她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都不要了,命也不要了。杜十娘、安娜、林黛玉素不相识,可是要情不要命的逻辑是一样的。
这才是真正的美女。
漂亮并不是美,那些徒有漂亮脸蛋的女人,情感处于空壳状态的,缺乏不要命的逻辑的,实在不配称作美人。相反那些脸蛋子不那么水灵的,只要在情感上了高档次,就不愧美人的称号。从这个意义上讲,薛宝钗虽然漂亮,但是并不美,简.爱虽然并不漂亮,但是她应该是个美人。梅里美笔下的卡尔曼,又漂亮,又美,而繁漪也许并不太漂亮,但是她是美的。
把这个标准拿到现实中来,选美,公布美人排行榜就易如反掌。
我的朋友舒婷不太漂亮的,但是凭她的诗《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中的情感,完全可以将她排在德艺又馨的宋祖英之前,授于东方第一美人的金奖,小宋只能屈居亚军,张爱玲当然是不漂亮的,但是,她那古里古怪的情感逻辑,无疑可以进入东方美人的第三名。而刘晓庆、韦唯、毛阿敏也许是漂亮的,但是她们的逻辑是只讲实用,不讲情感,不但是不美的,而且是丑陋的,应该在第一轮就把她们淘汰,是不是要并列为东方第一流丑女,待有有关方面慎重研究再定。
我这里绝对不是胡说八道,而是有美学理论的权威根据的。审美判断不同于通常的理性判断,它是"非逻辑的"、"超功利的"。要在学术上追究我的后台,请查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39页。
逻 辑 学
咨询组负责人:崔清田(南开大学哲学系)
起草说明
我校哲学系崔清田教授受教育部委托,负责起草《逻辑学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起草过程中,崔清田教授向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13所重点院校与17所一般院校发出了征询意见函。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按来信先后排序)等二十多所院校先后复函就相关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同时,成立了由教师及博士生组成的七人专项任务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工查阅了有关文献,搜集了“九五”期间逻辑学在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的资料。在归纳整理各院校意见及学术资料的基础上,经课题组反复讨论,拟出《草案》初稿。随后,遵照教育部要求,课题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在津举行《草案》初稿审稿会。会后,课题组参照专家意见,对《草案》初稿进行了反复和认真地修改,形成以下《逻辑学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并报教育部。
南开大学社科处(2000年6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知识的创新与科学的昌盛。知识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逻辑教学和研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高等学校逻辑教学和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逻辑学“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
本规划重视逻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倡导逻辑学在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管理科学诸学科、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注重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关注逻辑学教学的改革和提高。
一、“九五” 期间本学科的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状况
近五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成熟的现代演绎逻辑取得了新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哲学逻辑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中的认知逻辑已成为国际逻辑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非单调逻辑诸分支也倍受关注;现代归纳逻辑的研究越来越与科学哲学、科学认识论相结合,对模态归纳逻辑和认识论归纳逻辑的研究标志着归纳逻辑从数学化转向哲学化;语言逻辑研究中,语义理论发展很快,目前更出现了语义与语用结合研究的倾向;逻辑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逻辑学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作用举世公认。此外,逻辑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更加明显,产生了一些新的边缘性的学科,逻辑学的影响更为扩大。
(二)国内研究状况
“九五
”期间高校逻辑学研究虽面临诸多困难,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表现是高校逻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哲学逻辑与归纳逻辑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的在国际逻辑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逻辑学著作的质量与数量均大有提高。其中,获得第二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三项、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三项、第三届金岳霖学术奖十二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约五十项。尤为可喜的是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具有较高水平的逻辑学工作者。上述表明逻辑科学在我国高校乃至全国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
1、国外逻辑学成果的引进进程加快,深广度进一步提高和拓宽。
如,在时态逻辑、道义逻辑、条件句逻辑、弗协调逻辑等国内较少研究的领域,一些学者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进行了独立的深入研究。又如,对国外成果的介绍,既有现代演绎逻辑,也有现代归纳逻辑以及语言逻辑、非形式逻辑;既有对逻辑学原理的探讨,也有关于逻辑哲学、逻辑史成果的推出。总之,引入国外逻辑学著作数量之多,所涉范围之广,取用资料之新以及介绍研究的深入程度等都是空前的。
2、现代逻辑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增多,个别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前沿。
(1)演绎逻辑:一些成果已经具有世界水平。如,有学者首创一种“嫁接”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模态逻辑语义学框架,引起了国际逻辑学界的重视。我国学者在弗协调逻辑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在多值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收入国际权威逻辑著作。
(2)归纳逻辑:与以往的重在对归纳逻辑的介绍和粗略评价不同,学者们已开始深入研究归纳逻辑自身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取得重要成果:对非帕斯卡归纳概率的研究,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对归纳悖论和休谟问题的探讨,触及了归纳逻辑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归纳逻辑与人工智能问题上的探索,将认知科学与现代归纳逻辑结合进行研究,开辟了归纳逻辑研究的新领域。
(3)语言逻辑:进一步详尽地考察和评介了国外著名语言逻辑学家,如,奥斯汀、塞尔和范德维克的言语行为理论、语用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关的逻辑系统,并进行了深入的元逻辑研究。另一些学者投身于中国语言逻辑的研究,试图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对汉语的语形、语义和语用进行全面地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3、中国逻辑史研究日益深化。
在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努力建构新观念,寻找新工具、新方法以对史料给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诠释,促成了逻辑史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推动了逻辑史研究多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活跃了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推理类型的研究,以及对西方逻辑传入与中国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探讨,深化了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另外,易学逻辑、近代比较逻辑、藏传因明等领域的研究也获得了较大的成绩。
4、辩证逻辑研究活跃,获得重大进展。
有学者对辩证逻辑推理进行了探索,归结出辩证逻辑研究与创新思维的关系。还有学者对辩证逻辑的特征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且在辩证逻辑的形式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辩证逻辑的这种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当然,也有学者对辩证逻辑的形式化问题提出了质疑。
5、逻辑哲学与现代逻辑史的研究取得一批新的成果。
继续对涉及逻辑学自身的一些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对逻辑学的对象、逻辑真理、形式化方法的评价
、蕴涵、意义、悖论等问题均有十分深刻的论述。此外,对“可能世界”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九五
”期间,在现代逻辑史方面,对一些重要的逻辑学家,如,弗雷格、冯·赖特、蒯因等的逻辑思想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6、逻辑学教学改革与应用研究广泛开展。
(1)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
许多高校都大胆地进行了逻辑学教学的改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现代逻辑的训练。有些高校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了不同的逻辑课程,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被充实到教学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逻辑教学改革的讨论不断深入,这使逻辑教学改革更为自觉且能减少失误。
“九五 ”期间推出了一些体现逻辑学最新研究成果、有较高价值的教材,使逻辑学的改革落到了实处。
(2)逻辑应用:逻辑学在哲学、语言学、经济学、管理与决策科学、人工智能、法律及刑侦、创新思维与思维训练、公关与交际、企业家思维训练与培养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探索,并已有成效。
7、学术交流增多、信息传播加快。
“九五
”期间共举行中国逻辑学会代表会、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十多次,地方性学术会议数十次。这些会议的基干力量是高校教师。
与国外、港奥台地区同行学者的交流增多,曾召开第二届东亚符号学国际会议(上海)、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会议(澳门)。我国高校学者不仅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在一些国际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还邀请了一些著名学者来华访问讲学,这一切都大大地推动了我国逻辑学的发展。
(三)高校逻辑学研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特点和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逻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逻辑学是高校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和提高的任务。同时,逻辑学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必备的工具性学科。
高校逻辑学研究队伍是我国逻辑学研究工作的主力军,高校逻辑学的研究工作构成了我国逻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部分。
2、高校逻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1)高校的逻辑学研究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逻辑研究和逻辑人才的培养两方面协调得较好,这也是由高校的任务和特点所决定的。
(2)高校逻辑学研究力量强,研究成果突出。
我国逻辑学研究人员中的90%以上分布在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近年来,随着教学与研究人员的年龄、职称及学历结构的改善,一些具有相当实力的青年研究人员充实进来,并已陆续成为本学科的中坚力量。
与之相应,逻辑学研究项目的国家级课题80%,省、市、部委级研究课题中逻辑学项目的90%以上,均由高校教师承担。“九五
”期间出版和发表的逻辑学著作和论文,也绝大多数出自高校人员之手。
(3)专业人员培养基地的建设比较完备。
高校现有逻辑学博士点4个,占我国逻辑学博士点总数的80%,硕士点25
个,占我国逻辑学硕士点总数的95%以上。此外,还有逻辑学本科专业2个,这些人才基地保证了高校乃至全国逻辑学研究力量的补充和更新。
(4)研究领域广泛,交叉研究和应用研究活跃。
高校逻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逻辑科学的所有领域。高校类别多,学科、专业设置广,便于文理渗透,交叉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当活跃。
3、高校逻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1)逻辑学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中的地位被削弱。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将逻辑学列为一级学科,并予多方扶持。多数高校在法学、哲学、中文、政治、教育、经济、新闻等专业开设逻辑学课程,还设置了逻辑学公选课。但是,现在不少院校在上述专业中取消了逻辑学课程,另外一些院校则大大地压缩了逻辑学课时,这与逻辑学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2)科学研究立项困难,课题锐减,比重下降,研究经费奇缺。
逻辑学课题极难列入国家规划项目和地方规划项目。唯有国家教育部使逻辑学单列,才使之有了一方可以稍许活动的阵地。但是“九五
”期间逻辑学研究课题逐年递减。据统计,在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1996年逻辑学课题数为47项,1997年降至30项,1998年又降至28项。在所有22个学科中所占份额最少,仅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总数的1‰
。由于课题少,所以研究经费奇缺,成果难于问世,再加之没有全国性的专业刊物(在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中,逻辑学是唯一没有专业学术刊物的学科),不仅信息传递慢,而且难于发挥导向作用。
(3)教学和研究队伍呈进一步下滑趋势,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取消逻辑学课程或压缩课时使一部分青年教师转换专业方向,有的甚至调离教学岗位;立项困难与经费奇缺使研究工作困难重重。逻辑学教学与研究人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有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高等院校逻辑学教学与研究人员311人,1998年降至295人。
各重点院校和一些普通高校逻辑学专业研究生生源严重不足,有的院校出现了研究生断档的情况。其直接后果是逻辑学的后备人才出现危机,一些院校已出现逻辑学教师青黄不接或告罄的现象。
(4)国际交流尚有困难。
尽管“九五
”期间个别逻辑学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学术团体进行了一些学术交流,但是交流的密度不够,这造成我们对国际逻辑学研究的进展难于全面、及时地跟踪了解并进入其前沿,致使我们与国际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差距。
最后,应用逻辑理论不成熟,逻辑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逻辑与新科学技术结合的成效不够显著,这使逻辑学难以在我国学术界及其他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逻辑学的发展。
二、“十五”期间本学科的研究趋势、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研究领域
(一)研究趋势
在“九五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高校逻辑理论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可能在更多领域出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逻辑研究的广度也会有较大的拓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会进一步加强,比如,逻辑学会更深地渗透到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等领域。逻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应用逻辑理论与逻辑应用的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会成为逻辑学发展的新的动力。
(二)重点研究领域和目标任务
1、现代逻辑
在继续加强数理逻辑基础研究的同时,应重点研究非经典逻辑,深入探讨逻辑前沿理论。对于一些国内尚没有深入讨论的分支,如动态逻辑、部分逻辑(或偏逻辑),多主体认知逻辑应予关注。对于国内已展开初步研究的领域,如道义逻辑,条件句逻辑等应作进一步探讨。
2、逻辑思想史和比较逻辑研究
研究逻辑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推理的类型,外国逻辑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史,以及逻辑学与中国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研究现当代中外著名逻辑学家的思想,对逻辑学现当代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概括。
进行逻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专史研究,促进逻辑学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3、逻辑教学与逻辑应用
重点探讨高校逻辑学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推动逻辑教学改革的进展;研究逻辑学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高校中逻辑教学的现状进行评估,与国外高校中的逻辑教学进行比较,找出我们的差距,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逻辑应用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成果,重视发挥逻辑学在哲学、语言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大力促进逻辑学与现代科技的进一步结合。
(三)“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及简要论证
1、数理逻辑及相关领域新进展研究
内容:模型论、公理集合论、递归论、证明论及相关领域新进展研究。
意义:继续加强对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掌握学科研究最新动态,搞好学科建设。
2、广义模态逻辑
内容:对道义逻辑、命令句逻辑、时态逻辑、问题逻辑、条件句逻辑、动态逻辑、多主体逻辑等进行全面研究,对广义模态逻辑的新系统、新语义进行新探索。
意义:推进逻辑学基本理论及前沿课题的研究,为逻辑学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这方面的研究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3、异常逻辑研究
内容:多值逻辑、模糊逻辑、相干逻辑、自由逻辑、弗协调逻辑、部分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等的研究。
意义:对深化逻辑理论及其在数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当代归纳逻辑研究
内容:总结当代归纳逻辑研究的新成果,探讨归纳逻辑发展的新趋势。
意义:把归纳逻辑的研究引向深入。
5、认知归纳逻辑
内容:归纳逻辑的哲学化研究。认知归纳逻辑是一种开放的逻辑,是认知科学和归纳逻辑的一种结合。
意义:促使人们从哲学的高度思考归纳逻辑。认知归纳逻辑开辟了归纳逻辑研究的新领域。
6、逻辑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内容:逻辑在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在当代新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意义: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逻辑学在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7、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研究
内容:“推类”以及有关“推类”思想研究。
意义:有利于探寻中国古代推理类型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有利于对中国逻辑传统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8、因明研究
内容:用现代逻辑对因明进行研究,以及藏传因明、因明史、因明典籍的研究。
意义:有助于对因明的正确理解和继承。
9、现当代逻辑学家思想研究
内容:研究现当代中外逻辑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对逻辑发展的贡献。
意义:把握逻辑发展的脉络,促进逻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0、现代逻辑各分支学科的专史研究
内容:现代逻辑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史。
意义:推动现代逻辑在广度上的发展。
11、中外逻辑比较研究
内容:总结近年来比较逻辑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认识不同逻辑传统间的异同,对比较逻辑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
意义:加深对不同逻辑传统以及逻辑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12、自然语言逻辑研究
内容:话语表现理论、情景语义学、形式语用学研究。
意义:推动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深入发展,对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13、现代汉语的语用学研究
内容: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其语形发展不象英语那样充分,但是语用思想非常丰富。应借鉴西方语言逻辑思想,结合汉语语言的特点进行研究。
意义:汉语的语用学研究可以丰富、完善语言逻辑理论,挖掘民族文化固有的内容。
14、辩证逻辑及相关问题研究
内容:辩证逻辑体系的构建、辩证逻辑形式化、辩证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意义:完善辩证逻辑的思想体系,推动辩证逻辑与实践的结合。
15、逻辑哲学专题研究
内容:悖论、元逻辑、意义理论等。
意义:澄清逻辑学认识上的误区,形成合理的逻辑观念,为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16、逻辑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内容:不同分支的逻辑学科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意义:促进逻辑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结合,推动逻辑理论自身的发展。
17、逻辑学与法律理论和实践
内容:逻辑学应用于立法、司法、法律解释、刑事侦察等方面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意义: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法学理论的研究及实际司法工作,促进逻辑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
18、管理决策中的逻辑程序与方法
内容:逻辑在不同领域(经济、行政、科技、文教等)的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
意义:健全管理决策,推进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19、逻辑与创新思维
内容:逻辑各分支学科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方法、地位和作用。
意义:推动逻辑学与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的进一步结合。
20、我国高校中的逻辑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容:高校逻辑教学中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国内外高校逻辑教学的比较研究。
意义:推动逻辑教学的改革,促进逻辑研究的发展。
21、逻辑学与素质教育
内容:逻辑学和人才培养的关系。重点研究如何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意义:促使逻辑理论转化为人的实践能力。
22、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内容: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意义:适应现代不同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对逻辑学的需要,发挥逻辑学在各类专门人才(如,MBA、MPA等)培养中的作用。
23、逻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评估。
内容:研究各层次逻辑专业人才(如博士、硕士、学士等)的培养对逻辑学的需求,建立适应不同需要的培养方案和评估体系。
意义:健全逻辑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提高逻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逻辑学研究室
历史沿革:
由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金岳霖先生(1895-1984)于1955年创建。
业务范围与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的研究。在数理逻辑发展史,弗雷格思想研究,蒙塔古语言逻辑研究,弗协调逻辑研究,无穷逻辑研究,先秦名学等领域的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
主 任:王 路 男 44岁 研究员
副主任:李小五 男 44岁 研究员
研究人员: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张家龙 男 61 研究员
刘培育 男 59 研究员
张清宇 男 55 研究员
邹崇理
男 46 副研究员
科研成果:
一、获奖成果:
1993年,由逻辑室6位研究人员编著的《形式逻辑原理》荣获中国社科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7年,由逻辑室编、周礼全主编的《逻辑百科辞典》荣获中国社科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1999年,周礼全主编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逻辑百科辞典》以及由逻辑室组织编写的《中国逻辑史》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具有创新性的成果综述:
20年来具有创新性的成果综合整理如下。
一、 逻辑演算
沈有鼎(1908-1989)是我国研究数理逻辑的先驱者,50年代以发现:“沈有鼎悖论”闻名于世,1981年构造了一个逻辑演算系统,该系统是带等词的狭谓词演算(“纯逻辑演算”)中不依赖量词的部分,是纯逻辑演算中的一个极微小的部分。张清宇在经典逻辑方面取得两项成果:1、创制了不用联结词和量词的一阶逻辑系统,对括号作了独到处理,使之兼具联结词和量词的作用,提出了继卢卡西维茨以后又一新的逻辑符号和记法系统。2、以广义析舍为初始符号,建立了类似于安特逊和贝尔纳普的系统AB的一个公理系统Z,对经典命题逻辑作了一个简单处理。张清宇在弗协调逻辑方面开创了新的方向,建立了弗协调条件句逻辑PIW和CnW、弗协调模态逻辑CnG′以及弗协调时态逻辑CnG′H′和CnUS等。
张家龙从现代逻辑观点构造了亚里士多德直言三段论和模态三段论的树枝形自然演绎系统,证明了一切有效式,用形式排斥的方法排斥了一切无效式,解决了直言三段论和必然三段论的判定问题,构造了必然三段论的可能世界模型。
李小五在逻辑演算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1、构造了几个无穷逻辑的公理化系统,并证明了这些系统具有重要的元定理性质。首先沿着四个方面概括了协调性质,然后构造了无穷逻辑的基本系统B和B的几个扩张系统。另一方面,构造了解释上述系统的无穷量化模型,并证明相对恰当的模型类,上述系统是可靠和完全的。2、在专著《无穷逻辑》中研究了几乎所有无穷逻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补充了一些定理的证明,分析了重要成果的理论意义,从而使无穷逻辑成为全面系统的逻辑理论。3、概括了条件句逻辑的邻域语义、关系语义和择类语义,研究了这样的语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确定的系统之间的包含关系。这些研究揭示了现有的条件句系统是更抽象的条件句系统的子系统。4、讨论了虚拟条件句逻辑的恰当性,从而提出了一种刻画虚拟蕴涵关联的条件句逻辑;分别讨论了涉及条件句的重要模式,提出其中的一些模式是不恰当的,并提出一个恰当的条件句系统和相应的形式语义。
王学刚建立了极小的G′、H′时态逻辑,在时态逻辑领域取得了独创性的新成果,为深入研究时态算子G′、H′奠定了扎实而稳固的基础。
二、自然语言逻辑
周礼全是我国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开创者,在他主编的《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自然语言逻辑的体系——成功交际的理论。这是一个逻辑、语法、修辞;语形、语义、语用两个三结合的理论。他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语境是语用的。他改进了格赖斯的合作准则和隐涵(implicature)理论,明确了根据合作准则得出的隐涵也是语用的。
他指出语法的蕴涵和语义的意涵(entailment)都是必然的。他认为话语或命题态度虽是必然的,但在语境中找出话语的隐涵却不是必然的。他还发展了弗雷格和斯特劳森的预设理论,先给出了预设规则,据此定义了预设。预设也与合作准则有关,因此也是语用的。周礼全还提出了一个语言交际图式。他指出成功交际通常指成功的传达。说话者的成功传达包含听话者的准确理解。成功交际有时可以包含听话者的成功理解,有时则否。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反映论特征,并且深受黑格尔逻辑学的影响,周礼全力图把这一理论组成一个科学概念的范畴体系。
邹崇理在自然语言逻辑方面的成果有:1、专著《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深入研究了蒙太格语法的疑难问题。对蒙太格 PTQ 英语语句系统的意义公设部分进行简化,把涉及通名、不及物动词与个体概念的两条意义公设简化成一条,并据此证明了需要的几条推论;还对涉及及物动词与介词的意义公设在表述方面进行简化。2、建立了刻画汉语名词短语量化意义的部分语句系统,尤其区分了分指与合指的不同语义特征。3、讨论了汉语名词短语的有所指、类指、任指、实指以及定指等语义特征,提出了形式化方案。4、在专著《自然语言逻辑研究》中通过深入研究汉语的时态(aspect)语义特点,运用区间语义学方法关于时间区间的七种基本的集合论关系,来描述汉语的进行态、完成态、起始态、终结态、经历态、将行态和一般态共七种时态类型。这样的描述既与时相(phase)概念,又与时制(tense,现在、过去和将来)概念相区分,据此创建了一个精致的汉语系统。在有关的语义模型那里,定义了 Prog 、Perf 和 Gen 等态算子,对时间逻辑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三、辩证逻辑
金顺福的独到见解如下:1、关于辩证逻辑这门学科的性质问题。他认为,辩证逻辑是一门思维科学,它以辩证思维为其研究对象。它既不同于唯物辩证法,也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它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逻辑学。辩证逻辑与辩证法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辩证逻辑着重研究思维自身特有而不为外界所具有的辩证法。2、关于辩证思维及其模型的问题。
他认为:辩证思维就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对立统一范畴来把握处于普遍联系中的运动着的对象整体性的思维。它是认识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辩证思维的三个基本特征:具体整体性、对立互补性和否定上升性,和运行机制以及它的一般模型。3、关于辩证逻辑方法的问题。他提出了辩证逻辑的方法具有哲学认识论方面的特点和逻辑方法论方面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作了具体分析。
诸葛殷同认为许多人所说的辩证逻辑(即与认识论、辩证法统一的、与历史一致的逻辑)就是真理论的辩证逻辑,是意识形态、是哲学;但不是研究推理形式的逻辑。黑格尔的大小逻辑显然是哲学而不是逻辑;他所谓同一律等违背常识、违背形式逻辑本身的说法,完全是诡辩。辩证逻辑可能是一种在某种条件下限制了矛盾律的逻辑,正如直觉主义逻辑是限制了排中律的逻辑那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