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因明论疏四相违略注释卷中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台首楞严院沙门源信撰

  因明论疏四相违略注释卷中(尽有法差别所违)
  
  论。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有性非实非德非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述曰。准前作三。此即初二。标名举宗因。鸺鶹因缘。如前已说。注曰。中卷俱不极成中。广出胜论师因缘及六句十句名义也。成劫之末。有外道出。名嗢露迦。此云鸺鶹。昼藏夜出故。亦名蹇拏仆。此云食米齐仙人。亦名吠世史迦。此云胜论。所造六句论。胜诸论故(略抄)止观记第十云。其人在佛前八百年出世。时彼仙人。既悟所证六句义法。谓证菩提(略纂三云。遂获五通。悟六句义。谓证菩提。)便欣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传者必须具七德故。一生中国。二上种性。三有寂灭因。四身相圆满。五聪明辩捷。六性行柔和。七具大悲心。经无量时伺无具者。后经多劫(周云日月岁数等劫也)婆罗□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儒童有子。名般遮尸弃。此云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七德虽具。根熟稍迟为为染妻拏。卒难化导。经无量岁。伺其根熟。后三千岁戏游园苑。共妻竞花。因相忿恨。鸺鶹引通化。五顶不从。又三千岁。化复不得。更三千岁两竞尤甚。相厌既切。仰念空仙。仙人应时。神力化引。腾空迎往所住山中。徐说先悟六句义法。说实德业。彼皆信之。至大有句。彼便生惑。仙言。有者。能有实等。离实德业三。外别有。体常是一。弟子不从云。实德业性不无即是能有。岂离三外别有能有。仙人便说。同异句义。能同异。彼实德业三。此三之上。各各有一总同异性。随应各各有别同异。如是三中随其别类。复有总别。诸同异性。体常众多。复有一常能和合性。和合实德业。令不相离互相属着。五顶虽信同异和合。然犹不信别有大有。鸺鶹便立论(入理论或鸺鶹论)所陈量。此量有三。实德业三。各别作故。今指彼论(鸺鶹论)故言如说。注曰。玄应云。有婆罗门子。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亦名般遮尸佉。此云五顶。顶发五旋。或头有五角故。云五顶。鸺鶹与彼示六句义。即时悟解。五顶于后。复为五人。说六句义。其五弟子。信余五句。疑大有句。仍五顶即立此量也。有法师云。劫初有婆罗门。名曰儒童。儒童有子。名为五顶。仍仙将五顶。为说六句。彼不信大有。故立此比量。今依相传但取前说(取意略抄)文轨师疏。沼法师略纂及义断。同云。五顶为五人立比量。利涉师疏。同慈恩意。此等异说邪正未决。言六句者。体皆实有。一实句。此有九(谓空。时。方。我。意。是五各一物。地。水。火。风是四各多种也。子微以去无常。本九种是常也。空时方我无碍。余五有碍也。子微以去现量得。本九种非现量也)二德句。此有二十四(谓觉。乐。苦。欲。瞋。勤勇。法。非法。行。离。彼性。此性。声。香。是十四无常。色。味。触。数。量。别性。合性。重性。液性。润性。是十通常无常也。此二十四同无碍也。声。觉。乐。苦。欲。瞋。勤勇。重。八唯现量得。法。非法。二非现量。余十四。通二也)三业句。此有五(谓取。捨。屈。申。行。此五皆同无常。无碍。现量得也)四大有句。是唯一物(唯常。无碍现量得也)五同异句。此有总别。(皆常。无碍现量得也。)六和合句。是唯一物(唯常。无碍。非现量得。)具见唯识第一疏。略纂第三等。彼中列二十四德次第云。一色二味。三香。四触。五数。六量。七别性。八合。九离。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觉。十三乐。十四苦。十五欲。十六瞋。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润。二十一行。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云云)止观记第十。明六句义。与此有异。问。六皆实有。何容唯一名实句耶。答。略纂云。能与五句。作所依止。亦能为主故。名为实。若不尔者。德等五句。皆有实体应名为实问。何以意为有碍法耶。答。唯识疏。明外道计云。说意是微。如二微果许大。而亦有碍。问子孙微以上亦名四大耶。答。彼疏云。九种实中五是常。四分别。地水火风。非所作者常。父母极微非所作故。所作者无常。子微以去皆无常故(已上)知子孙微亦四大摄。问。为但名四大不名四大种。答。诸文之中。既不简别。故知。亦应名四大种。例如佛法粗细造色上所有地等。亦名四大种。然近代多云虽名四大。不名种者。未有证据。应验诸文。问。中卷云。地水各并有十四德。火有十一。风有九德。空有六德。时方各五。我有十四德。谓数。量。别性。合。离。觉。乐。苦。欲。瞋。勤勇。法。非法行。意有八德。唯识疏云。若有色味香触名地。以德显地也。若有色味触及液润名水。若有色触名火若有触名风。唯有声名空。别有空大。非空无为。亦非空界色。若是彼此俱不俱迟速能诠之因。及此能缘之因名时。若是东南等能诠之因。及能缘因名方。若是觉乐苦等九德。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我。若是觉乐苦等九德。不和合因缘。能起智相。名意。此中以德显其实体(已上九德者。略纂云。觉乐苦欲勤瞋勇行法非法)实德配释。何故不同。答。检十句论。有二所文。说实句中。同唯识疏。说德句中。同中卷文。只似存略意。不乖角。问。六句十句差别如何。答。般遮尸弃。造义鬘论释。于六句。后有苗裔。名为惠月。造十句论。其十句者。一实。二德。三业。四同(大有句也。诸法同有。故名为同。俱舍论名总同句义)五异(但于实转。实由有此。异于德等。故名为异。此多物也。常也。无碍也。非现量。)六和合。七有能(实德业三。造各自果因定所须。此多物也。常也。无碍也。非现量)八无能(实德业三因。由有此唯造自果。不造余果。此多物也。无常也。无碍也。非现量)九俱分(同异性也。即实德业三种体性。亦同亦异故。名俱分)十无说(此有五种。一未生无。二已灭无。三更互无。四不会无。五毕竟无。初一无常。第四通二。余三常也。五皆无碍也。非现量。)略纂十句六句相对云。十中初三与六初三如次不异。四同九俱分。六和合与六后三。如次不别。余四句义。末宗增演。广如别录(已上)广说如唯识疏略纂等。
  有性有法。非实者法。合名为宗。注曰。上出有性量缘起已。此下正出其量作法。此中先总帖举宗也。
  此言有性。仙人五顶两所共许。实德业上能非无性。故成所别。若说大有。所别不成。因犯随一。注曰。此别释有法体。此有性义。近代学者各执不同。不能繁引。今试解曰。于实等上能非无性。师主本计是离实等弟子本计是即实等。师资所执即离虽异然俱现见有不无性。是故即离二有之外。虽无第三共许有性。举共所见能非无性。汎尔言有。能成所别。譬如于一幻人作业。或执即是幻人所作。或执实是幻师所作。二外虽无共许别相。而同见彼幻化事业。有性之言亦复如是。仙人言有时。体虽即大有。名言不局一故。成所别也。因犯随一者。义有二随。谓其有法若是大有。有一实因。亦应大有故。他无体随一不成。若取不无。有一实者。不遍大有故。有体他随一。且依初解。问。今文既云两所共许。岂非第三共许有耶。答。若约体性。无别共许。若约名言。假说为共问。此中何故但简大有。不简即实有耶。答。仙人本来唯立大有。实中避过故。但简彼即实不尔不须更简。以下诸文多亦准之。问。断纂与疏所别成坏同异如何。答。近代云云不能繁出。然义断云。五顶不放即实等有。弟子不许离实等有。今者言中。恐有法不成。不言大有。但总云有言虽通。岂显即实有。略纂云。五顶云非无之义。共许为有。此之有性。是有法体等。应知。二文不异疏旨。纂要意。如下能违第六问答。问。宁知。师主不立即实等有。答。纂云。问。实等五句。得名不无之有不。答。同虽言不无。然不名有(断意同之)如彼广释问。若许立。有何失。答断云。五顶实等。亦名有者。岂成自相相违(乃至)又五顶若许有即实等有。今总成非实。岂非自违。故知五顶不立即实等有。问。若依此释。唯识比量总成色界不离眼识。应是自违。大乘亦许第六意识所缘之色离眼识故。答。纂要云。第八所缘他不许有。五同缘意。有部不成。若独头意缘色。非实。故极成言。并以简讫(已上)有性无简总为有法。故非实宗应有自违。
  此之有性。体非即实。注曰。此别释法宗。此中文略。具足应言。约此之有性立体非即实。若不尔者。消文不便。况复有二例。一者有法因喻别别释之(下云三因一喻。如同异性。此于前三。一一皆有等是别释。同喻也。)何独宗法不别释耶。二者前法差别相违中云。由此方便矫立宗云。眼等必为他用。眼等有法。指事显陈。为他用法。方便显示。意立必为法之差别不积聚他实我受用。彼先总举有法及法。次别别释。今文亦尔。又有异解。
  因云。有一实故。胜论六句束为四类。一无实。二有一实。三有二实。四有多实。注曰。此下至于第二问答。多料简因无过。此先总标四类。无实有十二(九实。并德业和合也)有一实有二(大有同异)有二实一类(诸子微也)有多实不定(初多孙微乃至渐次成一大地。是故不定)大有同异。有诸实故。随应亦有二多实。
  地水火风父母常极微。空时方我意并德业和合。皆名无实。四本极微。体性虽多。空时等第五体各唯一。皆无实因。德业和合虽依实和合于实。非以为因故。此等类。并名无实。注曰。下别释初无实。此有二类。一实句无实。即本九实。二非实句无实。即德业和合。初实句中四体虽多。五体各一。皆无实因。为显一类实句之中。有一多别。故置虽言次无实中。德业虽依实。和合虽和合。或德业和合俱依。俱和合。然非以实各为其因故此十二并名无实。问。德业无和合用。和合不依实句。何容作此第二释耶。答。德业虽无能和合力。然其自体与实句合。和合句义亦依实句。故略纂云。能与五句作所依止。亦能为主。故名为实。问。此十二种。同无实因。何故分之为两段耶。答。三句依实。九实不尔。有此等异故。分为二。
  大有同异。名有一实。俱能有于一一实故注曰。此释第二有一实义。今私二义解有一实。一云。大有同异。于九实体。一一能有。名有一实。虽此亦能有二多实。然有一实是不共用。故偏说之。问。何以知。有一一微等名有一实。定非微聚。答。有二多实名。随所有微数。此有一实义。亦应然。若有子微等。亦名有一实。望有二多。名义不齐。又若诸实皆名一实。一实之中。诸实应尽。更约何法。有性同异。亦得名为有二多实。问。若尔有于子孙微时但名有二等。不名有一乎。答。诸微聚体。不名一实。论中别微。得名一实。总别义异。无相漤失。下文云。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一实者。此约一切别别极微。又云。大有同异。能有诸实。亦得名为有一实。有二实。有多实。然此三种实等。虽有功能各别。皆有大有。令体非无皆有同异。令三类别者。此约别微及总聚体。共结之耳。下文去诸文准之应知。二云。更不简别。皆名一实(云云)由是总别一一体故(备师同之)取捨任意。今且依初。问。略纂云。九实一一自体。不无有之所有。名有一实。此是共比。何用即实。答。此文何必指即实义。但是九实自体不无。本由能有之所有故。是故有性名有一实。
  至劫成初。两常极微合。生第三子微。虽体无常。量德合故。不越因量。名有二实。自类众多。各各有彼因二极微之所生故。注曰。此释第三有二实也。虽体无常等者。能有子微虽体无常。然微性等量德合故。不越常住。父母因量。名之为有。父母二实言量德者。述记一云。量有五种。一微性唯二微果上有。二大有性。三微果等以上方有。三短性。唯二微果上有等(云云)今取第一第三二量。名德合耳。各有彼因二极微等者。此释自类众多所以也。
  自此已后。初三三合生第七子。七七合生第十五子。如是展转生一大地。皆名有多实。有多实因之所生故。注曰。此释第四有多实。如文可知。问。二微和合名为子微不加别微。二子和合为一孙。体唯四微。何得名为三三七等。答。珠云。望未合二名为第三。三三合生。第七子。其义亦尔(云云)彼宗计耳。问。第七是孙微。何云第七子。答。亲初名孙。亲次名子。世间理然。故不相违。
  大有同异能有诸实。亦得名为有一实有二实有多实。注曰。显大有同异得种种名。然有云。大有同异。不名有二实者非也。此中唯应举二多等。有一实名。前已释故。今重言一实者。或是总结所有诸名。或是字误。应言无实。若作此解。名义具矣。故邑帖释云。疏大有同异。至亦名有无实等者。和合虽名无实。然大有同异。非彼性故。不能有彼。今言有无实者。但据实德业之无实也。清周等意亦同之。问。若尔大有及同异性。亦应别为有诸类。如何但言。胜论六句束为四类。答。有诸实义。随应摄在四类之中。故不别立。例如但立四相违因。更不别立共令违因。
  然此三种实等。虽有功能各别。法有大有。令体非无。法有同异。令三类别。注曰。此显示大有同异之功能也。谓一二多此三种实。各持自体。各有诠缘。此等功能。虽有差别。然有大有令三非无。亦有同异。令三类别故。非实等自力能有。所言等者。等无实实。或等德业。或无别法。但指三实。此例非一。问。一实之外。无无实实。既举一实。何更等彼。答。一实体宽。通子孙上分分微故。无实实狭。唯约根本九种实故。以体无别故。不别列。以义有殊故。用等言。此中法者。或是法然义。或备云。法者法式。有本云皆有等。此亦无失。然周云。此二法之言。谓实等三法也。实等三法有大有。实等三法有同异性也(云云)此虽无过。消文不便。言三种实等者。有师云二种实等。清云。大有同异功能各别。三上有大有故。令三不无。有同异故。令三同异。珠意同之。此等应是大有同异以为二种。此亦消文不安。然备云。三种实等。须检诸本。问。上来诸文。言能有者。为因能有果。为果能有因。答。设尔何失。问。二俱有过。若因有果。如何子微名有父母。有果有因。如何大有名有实等。如下文云。于实德业。有诠智因。是名有性。明知。实等是果。有性是因。答。非要分张因果得名。但约随应胜用功德。立能有名。是故义断释同异性不有和合云。同异不能同异和合性。和合性复非同异和合性故。故不得云若言有无实故。亦得成因(已上)此约因果。互简能有。是故应云。大有能令实德业有名为能有。子孙微等。能持父母令不散失。名为能有。况复子孙微等。约是所生。虽名为果。若约能持。及名为因。彼计应尔。不劳分别。玄应定宾珠等。含容名有此亦无违。
  名有一实有德业者。亦有无有。非大有也。若是大有。因成随一。同异非喻。能立不成。注曰。此释因是共许。上既成立共许有法。今因同彼故云亦也。珠备等师。名有一实四字。以属前句之末。今如解依二义属下句首。一者前句既云令三类别。那匆结云名有一实。二者有性有法有德业因。皆悉简择。非是大有。有一实因。何独无简。由此故知。并举三因。一收料简。或此文。义兼上下(云云)因成随一者。自随一成故。他随一不成。能立不成者。是两俱过耳。问。同异不能令实等有故。有实等因不可转彼耶。答。令体非无。令体同异。大有同异。功能虽别。然同名能有。是即彼宗计。谓彼意云。此之二法自体不无。能为实等三法之性。故名不无有一实等。故纂要云。问。若以同异虽体不无而不名有。有一实因。云何彼转。解云。虽体不名有。而体不无之义。共许。今取此不无之义。为能有。故云有一实等(乃生)喻如虚空中有鸟。空虽不名有。而得说空能有于鸟。同异亦尔。故因遍转。问。何以知彼能为性耶。答。胜论宗中所立声性是同异句。声是德句。以之准知。自体实有亦为彼性。于此分别取能性者。名为能有。即同异等。取所性者。名为所有。即实德业。故此二法功能虽别能为彼性。其义皆同。问。若体不无为能有者(乃至)何略纂云。若取所有法体不无。能有实等。名有一实等者。同喻阙于能立。通取汎尔能所有义。名有一实等者。故同异性成同喻也。答。略纂意云。若取即实不无之有。以此为因。不转同异。故云但取能所义以为因也。然亦非遮同异自体。不无之有。名为能有。故不相违。问。若是能为实等性者。应无别体。答。是亦本计。何劳分别。。上下诸文。准之应知。问。虚空非鸟性。何引为喻耶。答。今但取空虽不名有而名能有。以为其例。问。同异既名能有之有。岂成非有宗之同品。答。虽名能有。不名有性。故为同品。义如前释。问。因喻之法。不应分别。故因不分别。喻何细分别。答。有一实因。非是所诤。大有性宗。是正所诤。故同异性望宗望因。分别不分别义旨有异也。问。若尔声无常。是正所诤故。望彼应分别打破无常等。答。不例。彼本不欲分别无常。今本正诤有性体故。问。因论生论。弟子五句皆名有耶。答。纂要云。又复弟子计同异性。体既不无。即是不无之有。断云。若五顶实等亦名有者。同异性名有。何得成相违(云云)知不别立能有性者。实等不无既名有性。余句不无理。亦名有。问。弟子若许同异名有。共比量中。何以彼为非有性宗之同品耶。答。望他与他作相违过。故此本量有违自过。设是共他其过如是。况此比量。是共中自。故纂云。师主。己义但欲令他信。对彼成立离实有。因违所立。是相违。又云。为破于他。就他宗立等。
  如佛法言有色有漏。有漏之有。能有之法。能有所有烦恼漏体。犹如大有能有实等。有色之言。如有一实。及有德等。无别能有。而有于色。此色对上。有其色义。注曰。此准佛法。显胜论义。以有漏有。喻彼本计大有性义。以有色有。准显因中无随一过。谓苦集谛所摄诸法以为能有。犹如大有能有实等。其中烦恼以为所有。如实德业大有所有。周云。烦恼是能漏。心王等是所漏。烦恼喻大有。心王等喻实等(云云)此释未了。疏意例能有所有。非能漏所漏。言有色者。如瑜伽六十五云。复次云何有色诸法。谓若略说。有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由彼诸色具色自相。即以此事。还说此事。是故说名有色诸法。
  如空有声。非空之外别有能有。但是属着法体之言。是故。于因无随一过。注曰。此以譬喻重释有色。结成无他随一不成。问。虚空与声。既是别法。云何以之譬有色有。答。近代有云。外道宗计。声即空故。问。今疏主意。胜论宗义。难了知故。更准佛法。以为显示。岂还引彼以准彼耶。何况。胜论空是实句。声是德句。句摄是别。犹如大有以为别句。何得以彼例有色有。答。今不依彼。试作二释。一云。今意。但取有声之言。以为譬旨。然言空者。是声在处。非谓虚空能有于声。谓诸法中。空无作用故。取空中声无别能有者。献云。谓空非有体。离声之外。无别能有。即声不无。故名有声。备云。大师云。新罗法师云。以空为能有。声是所有。今基师意云。如房中不障义。是世极成虚空也(乃至)其虚空无体故不能有。及虚空以外。亦无能有。即显声即有耳。问。若尔何言。非空之外别有能有。岂非许空为能有耶。答。空无体用。本来极成。故今但遮空外能有。备意如是。今加解云。此指虚空。即名为外(唐三藏教序云。惊沙夕起。空外迷天。是空即外。此例非一)然之言所表。非必有别体(地之坚。水之湿。及诸佛之导师。是等之言。即无别体也。)问。岂空中声无能发者。答。今譬意云。如言空中忽然有声。不欲显示能发立法。但欲显示顿有声也。更不须论能发有无(已上但取有声二字)二云。此中声者。非是声尘。但是声名。谓空有之声。非是空之外别有能有。名为空有。但是空体不无名有。此中举空。无因之法。例有色言无别能有。声名通用。其例亦多(理门论。遍是宗法性。可云以其总声于别亦转。如言烧衣。或有宗法声唯诠于法。中卷亦云。此中故定唯为之声。因三相显了于宗。是等声字。皆表名言。已上但取空有二字。云云)问。属着之有。乖离实有。是故还有自不成过。答。仙人五顶两所共许实德业上能非无性。属于实等。谓云属着。然师主意。虽是属着。而有别体。弟子之意。此属着有。遂无别体。今不分别。但云属着。故望立敌但无过失。问。有色之有。准即体有。云何引彼例共许因。答。有色有实二属着言。一往义同。故引为例。不同有漏能所显然。是故师主所立大有属着之边。如有色有别体之边。如有漏有。弟子之有。但如有色。今一往取两属着义。前后诸文准此应知。
  有一一实故。更不须徵即实离实之有一实。况复此因不应分别。应分别者。便无同喻。注曰。上已释因无过。今此遮分别徵。有一一实故五字。所属上下未了。须属两际。结前生后。谓于前因无随一过。共许能有一一实故。故亦不须徵即离有。文言虽略义覈如是。况复等者。显分别失。若分别时。非唯随一。亦无同喻。谓若离实能有。他随一不成。若即实有。或大有者。如次自他。随一不成。亦是两俱。便无同喻。彼同异性。虽有实等。然非即实及大有故。是故此因不应分别。前文既明随一之过。故今略之。但显无喻。同。若言因法不分别者。云何广百论。分别数论所立无常故因。如彼第三破我品言。有余复立比量救云。觉慧非思。是无常故。诸无常者。皆非思虑。犹如色等。如是自言违害自意。思惟分别得分别名。若不思惟。便非觉慧。云何而说觉慧非思。又前已说。觉慧思惟俱了自境。性相无别。云何觉慧无有思惟。是故汝言有自违过。又无常因。有不成过。就生灭义自宗不许。隐显义释他宗不成。若言因义不应分别但就总说。此亦不然。若别俱成。可就总说。如其别见。总显为因。别既不成。总依何立。又依作用说有隐显依此立为无当因义。汝立我思亦有作用。故有因义不定过失。又汝欲立觉慧体外别有我思。或我思外别有觉慧。皆不得彼。如是种类非共所许。由此汝立无得成义。是故所说我思能受。三德能作。其义不成(已上)答。此有二释。一文轨师释。二沼法师释。初轨师释云。生灭隐显即是无常。离此二外无无常义。故就此二分别不成。即离本非有一实义。约此分别因非不成。今此但据一实自体不无之义。自他俱许。名有一实。故此立因。无随一过。若即离分别亦是过者。即一切因皆有斯过。何者。且如大乘对小乘等立宗云。过未体无。立因云。现在无为所不摄故。同喻云。如龟毛等。如此之因。应有此过。谓若就识变现在无为。所不摄故。名现在无为所不摄者。即大乘成。小乘不成。若就实有现在无为。所不摄故。名现在无为所不摄者。即小乘成。大乘不成。有随一过。此既不可如此分别。故约即离分别此因。非随一过也(已上)此中未显论总别义。今按之云。声上咽喉所作。瓶上绳轮所作。立敌共许。是名别成而不分别咽喉绳轮。但云所作。是总立成。生灭隐显。望于立敌。互不共许。名别不成。别既不成。无常总言无所依体。是总不立由此彼因要须分别。然此师意。遮有一实因例难云。生灭隐显即是无常。分别不成。即离本非有一实义。因非不成。现在无为所不摄因。亦复如是。彼现在无为非识变义故。问。现在无为非识变义。其理可然。有一实因。其例未遮。有言即诠有性义故。答。无常之言。不通余义。局生灭等。故应分别。有一实有。既转同异。不局有性故。不分别。上来依轨师意解。私加释云。奄含总说有其二类。一宗正所诤不共许义。奄含为因者。即不须分别。如有一实有即诠所诤有。二所诤之外余不诤义。奄含为因者。即要预分别。如无常义非所诤也。若诤无常无常为因。亦不分别。如数论师设立量云。觉上无常非觉生灭。名无常故。如色无常。佛法设立。觉上无常非觉隐显。因喻同前。如是等立不须分别。若诤余法。有性为因。此应分别。如胜论设立云。时方等法皆是实有。有所有故。如德业等。如是等立。要当分别。忽以不许法。矫立为因故。譬若欲调恶。不遮恶人来。余作事时。捨恶取善因法亦尔。随宗所诤。应有分别不分别异。今者为显量相非一。妄出言作此解。犹耻不逮。庶有智详之矣。二沼法师意者。纂要破古疏分别无常云。如无常不离隐显及灭坏。故成于随一。有一实因。亦不异即离。故应是随一。今解如立大有为有法。不是有法不成收。因言有一实。何故即为随一摄。故今因者。亦望实等之上不无之义。能有一实(乃至)若尔数论对佛弟子。成立觉慧非思。以无常故因。亦不分别。答。亦不应分别。但争觉慧是思非思(云云)然自难数论云。此宗有过。以不简故。有相符极成(乃至)又因亦过。成法差别相违故。问。广百论。是护法释之。玄奖译之。文义巧妙。应无毫谬古疏所释。既依论义。云何纂师言不应分别耶。又古师释意。既避例难。谓无常即是生灭隐显。不通余法。故应分别。有一实义。非必即离有。通同异性故。不应分别。而何破云。此若分别即一切因。皆有此过。答。此事难思。近代多云。彼论是研学者心故。假叙分别。非理尽说(云云)今加解云。大庄严论说。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转。五识得妙观察智。佛地论第二。有两师释。第一正义。同唯识等。第二师释。同庄严论。正论师破第二释云。此不应尔。非次第故。说法断疑。周遍观察。非五用故。了义灯会云。是破别师。非破华严(云云)今亦准彼应云。是破别师。非破广百。
  问。何故不言有于无实二实多实。答。若言有于二实多实。云何得以非实为宗。其因便有不定之失。为如同异有二多实。故彼有性非实。为如子微等有二多实。故有性是实。由此不言有二多实。若言有无实者。和合句义。亦名无实。若有彼无实。犯两俱不成。实等能有上。无有无实故。其喻亦犯能立不成。因亦不遍。乍似唯能有于实句之无实故。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一实。能有一一实故。注曰。此中不定。文理显然。两俱能立不成等者。实上有性及同异性。唯有实无实。无能有和合。故一分。两俱能立二不成。周作二番两俱一分两俱不成者。义犹未了。问。中卷四句两俱不成中云。三有体一分两俱不成。如立一切声皆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因。立敌皆许此因于彼外声无故。四无体一分两俱不成。如声论师对佛弟子。说声常宗。实句所摄耳所取因(已上)彼中有体一分不成。有法体宽。因法体狭。无体一分因举二法。有无实因。是何摄耶。答。是有法狭因法宽过。疏示一端何必尽齐。有体无生随应应思。问。若尔声非绳轮所作。总言所作。过亦同之。答。能有用望所有他法。若不简别。有不遍过。所作性等。唯约自体。体全所作。无不遍过。或有无实言。漤有和合。有一实言。全无此漤。为显此义。一往简耳。实等能有上等者。弟子本许。和合句义体是有性。故亦能有和合无实。故以实等简示不成(和合句名有性。一因违四中可决。)问。今简实因。故但应云实句能有。何言等耶。答。德业亦无有和合句。故总举三。显别实义。问。次文应云。无有和合。何故总云无有无实。答。和合无实。全非所有。三句无实互非所有。兼常带彼二总云无实。或是于别说总声耳。因亦不遍等者。有性理实能有诸实。而无实名局本九实。不通子微以上实句。今若以有无实为因。于实句中因亦不遍。此文少倒。应云。乍似唯能有于无实之实句故。乍者。锄驾反。暂且也。周有多释。其中云。相似为言。不能有德业上无实。故不言无实也(已上)此释未了。问。有无实因。不遍可然。有一实因。为遍不遍。答。遍问。一言岂遍二多实耶。答。文云。亦欲显九实一一皆有。故云一实。此文意云。有一实因。非但能避两俱不成。此亦能显九实皆有。一实之言。通微聚上一一微故。其义如前。亦者。亦于上不成等。或复因亦不遍等者。显决定不遍。谓有无实因。决定不转子孙微故。亦欲显等者。显犹豫不遍。谓有无实因。九实中何有无实。为断此犹豫。言有一一实。此二义别故置亦言。问。言不遍者。是何过耶。答。虽非别过。但遮有性能有之义不圆满耳。问。义断云。若言有无实者。望和合上分不成过。望时方上不无之有。即不定过(已上)时方等上不无有性。唯弟子许。师主不许。如何共比中。他不定为过。答。既违疏意。难可依凭。若许为过。于有一实及有德业。皆有此过。然断主意。于此不定。正不为过。傍亦为过。此中且举彼傍异义。故纂要云。又云。共量于他有不定。亦得是过此义不定。然既云共量。即共因喻于他不定。喻非已许。故非为过。或得为过。如理师云。纂主言得为过者错(云云)或断文乘他意耳。
  问。有性有法。有一实因。不相关预。云何不是两俱不成。答。有性有法。是实德业之能有性有一实因。能有于一一实故。是宗之法。故无两俱。此非实句为一宗已。注曰。有性有法。既为敌破。明是大有。有一实因。是属着有。故不关带(此中神我用眼等例。如前已解)答意云。有法既是仙人五顶两所共许。实德业上能非无性故。成所别。有一实因。亦共许有。故能关带。非两俱过。敌虽帖破。有法自相。然不言大。故无有过。广如下释。问。何故答中。有法约三因唯约实。答。此三比量有法有性。若望师主名义皆同。大有句义体唯一故。若望弟子。义别名同。三句虽别。有名同。故宗法因法。若名若义。师弟皆别。三量异故。由此有法通约三句。宗因二法一一别解。
  非德非业后二宗法。有法同前。此二因云。有德业故。谓能有彼德之与业。如言有色。亦属着义。注曰。此下明后二比量。如文可知。有德业者。理实应言。有德故有业故。文言虽略义。窍定然。谓前已显非实之因。唯约实句不取他句。例后二因亦局自句。义准已成。故不具说。然近代有云。后二比量同用一因。谓有德业。若各别作。言有德故有业故者。有不定过。德业能有于自体故(云云)此有五难。一共中非过难。谓共比量违他非过。德等自有非共许义。弟子虽许师主不许。不应以此而作不定。二实句相例难。谓有德故有业故因。各自有故。为不定者。有一实因。亦应不定。往年有一名德。自以为。审立破之旨。予有时申此难。即为救云。言有一实者。是有一一实。彼九实等。各唯自有。不能有于一一诸实。故一实因无不定过。德业不尔。故有不定云云。其奈痴象沐浴。翻招重秽何。更有五过。一者若以时等为喻难者。有一实因。应不转彼。今总言实。岂不转耶。作不定云。为如同异有一实故有性非实。为如实句有一实。故有性是实。岂由一言避此过耶。二者若依一言能避不定。德业亦须各加一言。即遮过是足。何劳取他句。三者疏云。实有多类不言有一。但言有实。即犯不定。谓子微等皆有实故。若自能有为不定者。何故不云实句自有。但举子孙简不定耶。四者疏云。若言有无实者。和合句义。亦名无实。若有彼无实犯两俱不成。因亦不遍等。何故不言有无实因。转时方等即犯不定。岂不举重过。更设余劬劳。五者断云。子微有二实彼此俱成。别有子体。实上不无之有。弟子自许故。无不定。因不分别。但云有一实等(已上)即知。别体能有师弟共许。自体能有唯弟子许。故共比中。不得实句自能有体为不定过。非由一言避此过也。实句如是。德业亦然。本解既讹。虽施功犹不成。朽木粪土不可彫不可朽(已上第二难中五子难讫)三互有不成难。谓三比量。各取自句能非无性而为有法。如义断云。故各成三句之上不无之有。为三比量。显有离三(云云)当知。德业互不能有。云何得合为二量因。即有一分两俱不成。今立量云。彼德业句(有法)无互有性(宗)六句摄故(因)如实句等(喻)若取大有总能有者。共比因法如何得成。此义即同断之所破。四今疏不了难。谓初量因置一实言。后二量因不置一言。疏主于此当广料简。若有不定故。德业合为因事非轻尔。当显示。云何此中。全无料简耶。五无证反众难。谓诸疏记师。皆离为三因。如文轨云。诸有一实有德有业者。非是有。如同异性。玄应云。有一实故。有德故。有业故三因。周云。三因一喻如同异性者。即有一实故。有德故。有业故。此之三因。诸有一实者。皆非实。诸有德者皆非德。诸有业者皆非业。如同异性。备云。三因一喻者。有一实故。有德故。有业故。定宾利涉等师同之。既无明证。须从先哲。容貌犹非西施。频呻何异众人。当知。德业合立俱违文理。若不尔者。前过何遮。故但应如前所分别。三因别立即无诸过。讵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乎。然山家皆作此解。南京多执前计。但有兴福寺算法师者。生长法门。更朗因明。特乖众人解释。独立三因各别。门人相承于今不坠。其余未必有此释玄。问。实德业三。等有诠智。智是德中觉乐等法。此岂非德能有德耶。故有德因。应有不定。答。至下有法差别本量中。当分别之。
  问。既于德业。一一皆有。云何不言有一德业。答。实有多类。不言有一。但言有实。即犯不定。谓子微等皆有实故。德业无简。不须一言。注曰。此中言不定者。应云。为如同异有实故有性非实。为如子微等有实故有性是实。余文可知。问。略纂第三云。今解有二。一云。九实一一自体。不无有之所有。名有一实。德业少一。二解准知。应云有一实故有一德故有一业故。文中略故。唯实言一也(已上)其义云何。答。今疏主释。既顺正理。自余异解不可依凭。问。何故此后二因。不言有无实耶。答。望于德业。其因虽成。名漤和合。分不成故。问。玄应云。弟子敌者。德业非无名有德业。亦不定故。今亦纵无辨相违也(云云)此义云何。答。何以自许义于共作不定。如断云。实上不无之有。弟子自许。故无不定等(云云)是故。本来无共不定。然云纵无等者非也。
  三因一喻如同异性。此于前三三皆有。亦如有性。是故为喻。注曰。此总释三同喻也。同异性能有义。如前有德业者。亦有无有等文中释也。三因一喻者。或本云。三同一喻。有人依此云。三比量。俱以同异为宗同喻(云云)今谓。三因一喻。顺此于前三一一皆有文。是即明因同品。非是明宗同品。又或本。云。二因一喻者非也。
  仙人既陈三比量已。五顶便信。法既有传。仙便入灭。注曰。此总结于有性比量本缘起也。立者不定如前所引。仙便入灭者。沼云。作火烧身入无余灭(云云)无余者。叙彼计耳。
  陈那菩萨。为因明之准的。作立破之权衡。重述彼宗裁申过难。故今先叙彼比量也。注曰。此结前所违。生后能违也。此量本是胜论所陈。后时陈那代于五顶。帖彼申难。故云重述彼宗等也。今者天主。将依陈那所申之难。示相违过。故亦先叙胜论本量。或故今者。指陈那。珠云。为因明之准的作立破之权衡等者。准的(下。都磨反。指的也。明也)权衡(上。梁员反。执也。称镇也。下。香鼓反。平也。称上之横也。)
  论此因。如能成遮实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决定故。述曰。此成违义有二。初二句。牒彼先立因遮有非实。谓有一实有德业因。如前所说。能成有性遮是实等。等德及业。后三句。显此因。亦能令彼有法自相相违。谓指于前如是此因。亦能成立遮彼有性而非有性。谓前宗言有性非实。有性是前有法自相。今立量云。所言有性。应非有性。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能有于一实等。同异非有性。有性能有于一实等。有性非有性。注曰。此下明于能违比量。所言有性应非有性者。共比量中。但可直难。然今为显难彼所执大有性。故云所言也。有性非有性者。意云。有性应是不无有性。非是离实大有性也。如紧那罗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此是有非有文言同彼。
  释所由云。此因既能遮有性非实等。亦能遮有性非是大有性。两俱决定故。注曰。此释一因虽成法宗。望有法中。有相违也。言两俱决定者。两者立敌。俱者二因。谓二量因。各具三相。立敌于此各生决智。是故名为两俱决定。谓同异性。具有三义。一有实等。二离实等。三非大有。其大有性。亦有三义。初二同前。三非同异。故有一实因。及同异性喻。能成非实非有两宗。或两俱言。但表立敌。如非实宗。立敌两俱生决定智。非有性宗。亦复如是。两俱决定。故略纂有法差别云。师资并成。故言俱决定也(云云)然彼文中。同异有二义。一非实等义。二非大有义。有性有二义。一非实等。唯师主许。二非大有。唯弟子许(取意抄)今添一两义亦非乖角。下有法差别三义准之。问。若尔皆应。正比量摄。答。法自相宗。虽无过失。有法既破。故非正因。略纂有二释。其旨不异此。
  问。今难有性应非有性。如何不犯自语相违。答。若前未立有性非实。今难实等能有非有。此言乃犯自语相违。亦违自教。彼先已成非实之有。今则难彼。破他违他非成诸过。注曰。问意可知。断云。既言非实。明离实有。难彼成非有。故不是自违。疏主断师其意不异。问。问中但云自语相违。答加自教。有何所以。答。自语相违。其过显然。是故问中以之为难。然彼五顶许即实有。今若难此亦违自教。是故答中具出其过。问。上文云。此言有性。两所共许能非无性。故所别。今即帖彼不加言难。犹是自违。若彼有法本大有者。还所别过。此二过中遂应堕一。答。初立量持。汎尔言有为有法。故所别无过。比量立已。即成大有故。今难彼。非是自违。由此文云。彼先已成非实之有。今则难彼。非成诸过。问。若尔后时帖彼大有为有法者。自所别过。答。名体不齐。何得一例。谓名犹通。故成所别。体成大有。故帖难彼。如下第六问答分别。
  问。于因三相是何过耶。答。彼立宗言有性非实。有性言是有法自相。彼说离实有体。能有实之大有性。其同异性。虽离实等有体能有。而非大有虽因同法。便是所立宗之异品。离实大有。虽无同品。有一实因。同品非有。于其异品同异之上。遍皆随转。此亦是因后二品过。于同品无异品有故。注曰。此显本因阙后二相。此因于喻遍不遍义。如下九句相摄中释。离实大有。虽无同品。有一实因同品非有者。此中虽言。未知所从。试解云。此量若有宗同品体。约彼当说因转不转。而今大有全无同品。虽尔但约一实因。全无转处。名同非有。或显虽无宗同品。而有因同品。或可从非有还虽简不共不定。
  问。若尔立声为无常宗。声体所闻。瓶有烧见。其瓶与声应成异品。若许为异。不但违论。亦一切宗皆无同品。注曰。此乘前答而致此难难意可知。不但违论者。珠云。理门既云。宗无因不有。名为异喻。不言与宗异为异品。故云不但违论。近代亦云。论但云与所立法均等名同品。不云有法均等名同品。故云不但违论。今谓。此等顺次下问。非此中意。是故应云。论既以瓶为声无常宗之同品。故云违论。亦一切宗皆无同品者。诸解不同。不遑繁出。今谓。若欲全同为同品者。即一切宗皆无同品。诸法自体必有异故。或本云。皆无异品。珠云。亦一切宗皆无异品者。瓶有烧见。虽与声异。若许同品。即诸异品皆可同品。若许尔者。亦一切宗皆无异品(云云)近代多同之。今谓。起尽不顺。何不先论同品有无。越遮异品。更检正本。问。上卷释同品云。若全同有法上所有一切义者。便无同品。亦无异品(已上)无同可然。云何无异。答。一云一切诸法。更互相望。同异二义决定并有。苦无我等。随应皆同。色心等体随应必异。若令体义一切全同。便无同品。体必异故。反此亦令一切全异。必无异品。无我同故。一云。若取诸法分分相似。全为同品。准此。亦应不相似义。皆为异品。若尔无同品。必带异义故。亦无异品。必带同故。前约全同后约分同。故为二释。此之二释。俱无过失。然初释顺疏意。故同卷云。瑜伽说同异喻云。少分相似及不相似。不说一切皆相似。一切皆不相似。不尔一切便无异品。问。譬如世间一根阙者。即名丑陋。不应反之一根具者。名端正人。此亦应然。同异二品何必相例。答。汝还自害。谓诸法门义类多途。宜例即例。非例不例。端正丑陋。既不相例。好丑同异亦不可例。理实应言。撰长之时。理取具足。一分阙者。皆捨为短。如因三相。阙一名似。不得反之具一名正。同异不尔。力用齐故。必应相反不同因相。问。同卷云。若与所立有法。相似种类之聚。名为同品。即一切宗。多无同品。如声有法。叶非同故(云云)皆无多无二文何异。答。理实应言。皆无同品。且约粗显故云多无。谓如一树诸□色。一种前后声。乃至品品惑上各各择灭。如此等法。粗相是同。所余诸法。粗相皆异。
  答。岂不已说。其声之体。非所诤故。声上无常是所成立。瓶既同有。故是同品。彼说离实有体有性。为宗有法。以有一实因所成立同异既非离实有体之有性。故成于异品。注曰。此中意云。比量有二。一诤有法义。二诤有法体。声无常量。本唯诤义。有性比量。本诤其体。是故二量不得一例。岂不已说等者。如法自相中云。声有无常。是根本诤。声是有法。非是法上意所诤义等。
  问。前论说云。与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但言所立法均等。有名之为同。不说有法均等名同品。如何说有有法自相相违耶。答。今若但以有性与同异。为同品。可如所责。违前论文。既以离实有性。而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故即此过。无违论理。注曰。前论者。指今论因三相。答意云。所立法者。不唯约言。意许所诤亦名所立。如上卷云。若言所显法之自相。若非言显意之所许。但是两宗所诤法义。皆名所立。随应有此所立法处。说名同法(已上)今若但汎尔有性。立喻违论。既望所诤离实大有。是故无违。如断破他有法及法。俱名所立而自解云。今解意。立实等不无之有。为有法。定非是实等。言非实等者。是离实等有义为法。望此即为所立(乃至)不望有法名同异品(云云)意云。非实等宗。是所立法。将此所立。属着有法。有法即成大有性。故名法均等。此意同疏。问。若望后陈均等义难。应是宗法。何名有法。答。断云。望不加言。名有法自相。若加言已。即名为法(云云)意云。若加言。立有性应是离实有者。即法自相。本不加言。但立有性应非实等。故名有法。或可云敌者不加言破。故有法过。若加言。破有性应非离实有者。即名为法(且依前释)问。所言离实大有性者。为有法中含离实义。为将宗法属于有法。答。本虽离实而不显然。故将后陈证成大有。约此亦名均等有。故云。彼先已成非实之有。今即难彼。问。若依此义。前陈有性。后说非实。合成大有。何故敌破唯约前陈。答。有法是体。后陈是义。以义属体。非体属义。况师有法。元唯大有。由此但约有法出过。问。于实等上能非无性。师弟相对诤其即离。非实宗法。即成立故。本怀即遂。更无矫立。何越宗法。还破有法。答。此义难思。且解云。有法有性。既成大有。故敌难彼。不违道理。诤体之量。理应如是。不同诤义唯约宗法。问。有法有性。本非同品。如何今。云有性与同异为同品等耶。答。此是宗喻相望论同。故珠云。有性为能同品。同异性为能所同品。今加解云。若依因喻能成宗义。应云有性为所同品。以同异性为同品。问。同异句义非是大有。如何今。云离实大有性而为同品。亦是宗中所立法均等有耶。答。备云。同异性。是后宗所立法均等(乃至)不望前宗也(云云)今谓。若彼立者本意。不欲望彼大有令均等者。敌量岂独论其均等。是故应言。事成不成真似虽别。均等意乐。立敌并有。望正所诤。乐立喻。故今文。为显胜论意乐。故云离实有性为同亦是宗中所立均等。非谓正等大有性也。一切宗喻亦如是。
  问。有性既为有法自相。离实有性。是其差别。有一实因。便是有法差别之因。如何今说为自相过。答。彼宗意许离实有性。实是差别。言陈有性。既是自相。今非此言陈。即是违自相。故自相过。非差别因。若不尔者。极成所别皆无此过。违自宗故。注曰。问意可知。答意云。名虽共许。体唯大有。彼宗本无二有性故。故今难彼言显有体。不待加言。言行俱已。不同他用意。已言存。是故不名差别相违。问。若尔。言显即是大有。今文何言彼宗意许离实有性。答。言中不云离实有。故且称意许。然本无有二有性。故言即大有。文虽有异。理即无别。若不尔者。重结成也意云。所别虽成。隐应约彼得作有法自相相违。若终不许破有法者。极成所别皆无相违。以破有法比量。应名违自宗。故诸师解释。恐繁不述。
  问。若难离实之大有性所别所依。犯自不成。亦犯违宗。随一不成。若难不离等大有。则非有性。既犯相符。亦违自教。彼岂非有。注曰。此进退徵即离二有。所别所依犯自不成者。若帖大有为有法者。宗因如次。此二不成。亦犯违宗随一不成者。诸释非一。近代有云。弟子宗中。不立大有。而彼若许离实有者。即违自宗。如纂要云。若论弟子唯难离实之大有性。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为所别故。无宗过。如破他我。应亦同此。若许有我。违自宗过。若言无我。阙因所别。彼既成量。此亦应然(已上)随一不成者。周云。一有体随一。二无体随一。谓若不无之有一实。不遍离实大有有法。故有体随一(云云)若是大有有一实者。敌者自不许。故无体随一。今加解云。犯违宗者。非是别过。但显随一不成之义。谓若彼有法大有。有一实而为因者。即违自宗。既所不许故自随一。次难即实宗有二过其相可知。彼岂非有者。亦非是别过。但是结成违自所以。谓彼即实有性。望自岂非有耶。不离实等大有者。是即实有。然言大者。有云。从有还不。珠云。若难即实之大有性。即犯相符。问。疏云。不遮作有缘性。但遮作大有有缘性。明大有名。唯局离实。如何可言即实大有。答。今助释云。如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若加言。假立假我用。能别即成。大有之名。虽局离实。置即实言。即无有过。问。望弟子宗。大言约何。答。不无之有。其义总同。是故假顺本大有名。
  答。彼先总说。今亦总难。彼既成立离实之有。故今难有令非此有。言同意别。故无诸过。注曰。此中意云。今此有性。有三节义。一师主意中。恒是大有。疏纂断等。其证分明。二汎尔言有。恒是共许。故今文云。言同意别。断云。汎尔言有。彼此俱成。三立量前后隐显有别。故疏云。彼先已成非实之有。彼既成立离实之有。断云。既言非实。明离实有(已上)由此等义。有法所别。无不成过。难彼有法亦无违自。故云言同意别无过。问。若总无过。云何纂要正疏义云。今谓总难离实之有令非有。即应弟子正难离实之大有性。即有前过。若云不欲唯难离实之大有性。但总难者。还有后过。今谓。法师此意言。有假叙如是。若论弟子。唯难离实之大有性。以破他宗。不要有有法。而为所别故。无宗过。如破他我。应亦同此。若许有我。违自宗过。若言无我。阙因所别。彼既成量。此亦应然。由此应知。相违因者。若对敌论。不唯一过。望彼意许。亦有所别不极成。因无所依过。如法差别不唯一。故此即立者望敌。是他所别所依不成。今破他有。即自所别所不成。若共自量。此即是过。为破于他就他宗立。虽有所别所依不成。而不为过。师资所释。一何乖反。答。此有多释。近代有云。此疏答文。假叙他义。非自释也。有云。纂今谓。总难离实之有。乃至还有后过者。是述疏问意。非是难答文。清俊如理等师意如此(云云)若依此义。应云。但总难者。还有后过者。今谓法师此意言。有假叙如是也。此之二释。互有得失。初虽顺纂而违疏答。疏答岂是假叙他耶。次虽顺疏而违篡文。纂文岂是释疏问耶。今且作二解。一云。此是纂师于疏主答。有取捨意。非谓偏假例如灭定随离染得。师资所判。其地不同。今亦如是。其意别耳。然宜献可替否以补主过。所以为忠。且言假叙不尔。何故但有假叙。终无正释显正理耶。二云。过有粗细。疏约粗显。故云无过。非谓全无微细诸过。纂约微细。故云假叙。非谓犹有粗显过失。由此师资非为矛盾。谓法差别量。疏亦判为能别他不极成。岂非疏主立细过耶。明约言显称为无过。断云。若直言大有。有法不成。为此但言有性。汎尔言有。彼此俱成。以为有法。不须分别即离(云云)岂非纂师粗过为重。然云。此即立者望敌是他所别所依过者。是意许过。非言粗过。故亦但云望彼意许。不云言显有此过也。由此义故。此文意云。大乘法师。且约粗过。有假叙言无诸过也。问。因论生论。所别差别不成等类。为真过耶。答。纂云。望彼意许。非唯一过。若共自量此即为过(云云)则知。设是真过所摄。然望言显过。有其轻重耳。故断云。若直言大有。有法不成。为此但言有性。问。若共自量即为过者。唯识比量。亦应有此所别差别他不极成。彼意许中不离眼识色。同彼大有及真他用故。答。差别不成真似所摄。及唯识量此过有无。俱未决定。别应思择。问。六重问答。有何次第。答。敌言有性非有性。自语相违过显然。虽遮自违。暗邪正。未了因相具阙。故唯约有法辩因相。声瓶例难。任运来。以诤不诤虽遮例。犹违论喻约后陈。将意离实。会论法。还有名义不同难。名遂约言言未了。若离若即。俱有过。有性言同。所别成。意别破他。无诸过。一往次第。其意如是。此本量有相违决定。并法差别。及余过失。至下有法差别。当悉。应非有法自相之难。如前法差别相违末已辩。
  论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则此因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述曰。下文亦三。此即初二。标名。举宗因。此言意说。彼胜论立大有句义。有实德业。实德业三和合之时。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实德业三为因。能起有诠缘因。则是大有。大有能有实德业故。注曰。为显作有缘性名义。先举胜论大有体用。实德业三和合等者。实等三句。与大有性和合之时。三句同起能诠实等为有之言。三句同起。能缘实等为有之智。非如俱分总别不同。故此云同。如是三能为心等因(因者境也)起诠缘之因。即是大有性。大有能有实德业故。应知。此中有两重因。以大有性为实等因。以实等三。为论诠智因。或大有性能有实等。还以实等为因。自能有诠智耳。下有缘谓境有能缘故。彼文准之。言和合者。周。珠同云。德业依实住和合也。备云。和合性也。有云。同现在有云和合(云云)诸释未了。今谓。但是大有与实德业三和合也。如下文云。何等为有性。谓与一切实德业句义和合。问。实等由大有有诠缘者。大有亦由何有诠缘耶。答。是胜论计。何必和会。具如纂要。
  十句论说。同句义云何。谓有性。何等为有性。谓与一切实德业句义和合。一切根所取。于实德业。有诠智因。是名有性。智谓能缘。注曰。十句名义。如前已出。今者为显作有缘性义引之。此中正取有诠智因等文。文意如前。一切根所取者。诸师多云。此但云根。下但举心。各取一义。智谓能缘者。今检彼论无此四字。但是疏主加显义耳。
  彼下文又说。如是有性定非所作。常无德无动作无细分亦尔。有实德业。除同有能无能俱分异所和合。一有同诠缘因。注曰。此中亦取诠缘因文。珠云。彼下又说等者彼论下云。如是有性。为是所作。为非所作。定非所作。如非所作。常无德。无动作无细分亦尔。有实德业。除同有能无能俱分异所和合。一有同诠缘因(已上)周云。约诸门别即此四门。定非所作等者。彼十句论。诸门分别十句义云。此有性。所作非所作门。一向非所作。常无常等亦然。无德者实句。有德。此有句名无德。无动作者。业句有动作。此非业句故。无细分者。唯一有句无多差别不如实等有九种。有德业者。此有句虽无德动。而能有实德业也(已上)珠。正引论周取意耳。今检文意。应云五门。言四门者。未和所从除同等者。邑云。此除六句。既说所和合。即是除和合。有性不能有此六句。故并除之。无说体无理不须说。彼记云。所和合者。意举所和合彰能和合(云云)意云。同句有能句无能句俱分句异句和合句。除此六句。其大有句。唯有实德业。珠意五句如邑。所和合者。谓大有句。于所和合实德业三。同令一向诠缘为有之因性也。然不明和合句所属。周清献三师。前四句同邑异。所和合者。谓彼大有性。异于所和合实德业三。而一大有能为实等诠缘因也。然不明异句和合句之所从。备云。大有性。是有实德业时。除大有句义。而有能无能俱分及异所和合时。一有同诠缘因也。所和合者。和合句义也(云云)此上四释是非难知。检十句文。亦不分明。问。所引论中。实句名有德。大有名无德。既尔何故上文。不言有无实因有不定过。实句同异。共能有于德无实故。又何不言有德故因随一不成。彼论有句名无德故。答。实句具德。故名有德。非是能有名为有德。大有不具德故名无德。非是不能有名为无德。故不相违。问。岂不前言。因喻之法不应分别。答言不分别。随应说之。如一无常。有其二义。缘息打破。虽为同品。生灭隐显。于可分别。有言亦尔不应一向。
  彼鸺鶹仙。以五顶不信离实德业别有有故即以前因。成立前宗言陈有性有法自相意许差别为有缘性。注曰。此显立量之所以也略纂云。有云。此后二违。若别别作。即十五因中违一因摄。若同时作。即是双违二摄也。今言。此后二违。定违二摄。珠云。即是实于言显比量一类宗中矫立意许第二类宗(云云)此等释意。明非别立也。问。前量既成本意有性离实之义。复何所阙更含意许有缘性耶。答珠云。此义意者。胜论意云。前门有法自相之中言显宗者。虽有正说。及有助成。但有名言。诠其有性不无之号。犹如喻中同异之上。亦容许有不无之号。此即名号。未能定其大有是有。非是同异。故同异外须更别立大有句义为意所缘。既于言中。犹未能定大有。是有故前立量。虑恐未了(已上)是即意中。更含作有缘性宗之所以也。
  有性同异。有缘性同。诠言各别。故彼不取。注曰。诸师异解不能广出。今且解云。大有同异。有于能缘之性虽同。然大有性。本来唯名令体不无之有缘性。其同异性。本来唯名令三类别之有缘性。或复有性。是有非无缘性。同异是有类别缘性。二句诠言。如是别故。彼有缘性意许宗中。不欲取彼同异句义作有缘性。是故反为宗异品也。此中亦应说言。缘智各别故彼不取。但是影略说而已矣。然略纂云。作有缘性宗。唯在有性不通余法(云云)如上法差别能违中释。献清邑等意。颇同今释。备云。故彼不取心心所法是能缘性者。意云。有缘性者。是非谓能缘心。周后记同之。周又云。此之二种虽俱是有性。能诠言等而各别所以。彼论云。有缘境性。取大有有缘。不取同异有缘性(已上检论无此文但周述论意耳)珠作二释云。复有总别诸同异性。诠言随彼亦各有别。故云诠言各别。彼不取者。谓但云有缘性。不得云诠言同也。故云不取。诠言以有与同异别故。又解。彼宗以同异性为能缘性。不取心等是能缘性等(已上)诸师以故彼不取四字。所属不同。献邑清。同属上句末。备属下句首。周珠属上下。
  心心所法是能缘性。有缘谓境有能缘故。谓境有体为因。能起有缘之性。若无体者。心如何生。以无因故。缘无不生。注曰。此释大有名有缘性之所以也。缘谓能缘。即心心所能缘虑故(彼宗能缘名觉乐等。今准佛法名心心所)有缘谓境。即实德业。有于能缘心心所故。性谓有性。能为实等不无性故。由此义故。大有名为有缘之性。是依主释。境有体等者。此文言略。应言。大有是境。有体为因。能起有缘之性。名有缘性。或本。云作谓境有体者。作即是为。故论云作有缘性。前文云为有缘性。问。彼大有性。于境有缘成何用耶。答。有展转用故。文云。若无体者。心如何生。以无因故。缘无不生。意云。大有。能令实等不无。故实有体为心等境。境若无体。心缘何生。必无无境因生心等果故。故前文云。实实业三为因。能起有诠缘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实德故。问。彼宗能缘。是德句中觉乐苦等。若实德业。俱能有于觉乐等者。是即德句还能有德。既尔本立有性非德。有德故。因应是不定。同异及德俱有德故。如有实因。望子孙微。有不定过。此亦应然。答。且按之云。有性同异。为实等性故不分别。名有实等。德等但为觉等所缘。望此义边。名有能缘。不同与彼为性名有。例如实具德故名有德。大有不具德故。名无德。然依能有。即名有德。彼有之言义既各别。此文亦尔言同意别。或大有等能有德等。还以德为因。而自有能缘故。有能缘非德力用。然依为因。假说能有。上下诸文。准此二释。问。断云。孙微虽有多实。非是大有。复非彼性(云云)若依前释。子孙微等。既非彼性。何名能有。答。彼子孙微等。能持父母。不同德等唯为所缘。况是彼计。不劳分别。问。作有缘性训释如何。答。文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有缘谓境有能缘故。如同异性有一实故。作有缘性体非实等。依此等文。应训作有于缘之性。有缘言。表实德业三。作性言。表大有同异。问。若尔。何故疏云。同起缘智缘三为有。断云。今诤大有与能缘有心作境性(云云)答。此纵横解释显有缘性义。非是直释有缘性名。若不尔者。如前所引。有能缘等诸文难消。又有别解。至下能违中当知之。问。有性之名。是约何义。为实德业不无之性故名有性。为令实等体不无故。说名有性。为能有于诠缘之性故名有性。答。设尔何失。问。若依初二义者。彼作有缘性。应非有性义。既尔即违诸差别比。皆以自相而结其名。如法差别不积聚他用。唯识比量定离眼识色。一因违三非四大等。若依后一义者。同异亦尔。应名有性。况复别立有性本意岂非依实等体不无义耶。答。彼计难知。今且解云。以此等义合名有性如藏识名。具三藏义。有名亦尔。众义合立。然同异性。虽是能有。余义阙故。不名有性问。若尔应言作有缘性是有性义何名别义。答。言显有性。含种种义。故且为总。作有缘性。其中一义。故名为别。问。若自相有为总有性。如何敌量总破彼耶。答。自相量时。据实体破言同意别。义如前释。差别量时。望别意许。故以言陈为总相有。问。若据实体破有性者。亦应总破他用自相。答。此有性量。既言非实。明离实有。故遮自相(可见断)他用不然。故难意许。问。若彼有性虽是大有。而立意许二差别者。大乘所立识变无常。亦应是差别。纂主何不许。答。大乘全无非识所变之无常法。故非差别。胜论许有非大有性之有缘性。故为差别。共许同喻。有此义故。问。本量宗法。既言非实。有法有性即成大有。如何更有意许差别。答。差别之时。言陈有性。更不分别即实离实。但就意许立其差别。一宗之中多相违过相并。作法理应如是。
  如同异性有一实故。作有缘性。体非实等。有性有一实。亦作有缘性。故知。体亦非实德业。注曰。是宗因喻三支合释。结立差别宗之本异初三句。是显同异性。能与宗因俱为同品。体非实等者。预示结意。有性有一实亦作有缘性者。有法因法宗法如次。故知。体亦非实德业者。非是宗法。但是结成立量本意。谓胜论立此意许量。为显别有离实大有。如上文云。彼鸺鶹仙。以五顶不信离实德业别有有故。即以前因成立前宗言陈有性有法自相意许差别为有缘性。故今总结彼本意也。问。若同异性。与有缘性为同品者。如何亦为敌者同品。答。同异虽是作有缘性。而非大有缘性故。问。作有缘性。但是文略。理即大有作有缘性。胜论意许无有两重。同异如何为同为异。答。此义难遮。今且解云。胜论心。谓言大有性。有实德业。令体不无作有缘性。其同异性。有实德业。令三类别作有缘性。不无与类别。其用虽别。而作有缘性。其义无别。同异既是作有缘性。有别自体。有性亦是作有缘性。岂无别体其本意如是。非两重意许。敌者立云。总同能有实德业三。令体不无。作有缘性。是其所立有性宗旨。由此理故。以同异性。望彼意宗。即为异品。是故一喻。与立敌量。为同为异。改转不定。
  此言有者。有无之有。非作境因有能缘性。故非大有也。若作大有缘性。能别不成阙无同喻。同异为喻。所立不成。有性言陈。有法自相。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是自相上意许差别。是故前因亦是有法差别之因。是本成故。注曰。此显胜论言中。不立有性大有有缘性宗。但不无有有法之中。含彼意许之所以也。此言有者有无之有等者。释有法自相是共许有。非是大有有缘性也。若作大有缘性等者。释如彼本意。言显立时。有诸过失。例如法差别云。若言眼等必为我用。能别不成。阙无同喻。卧具为喻所立不成也。有性言陈有法自相等者。释为避前过。言中总立。唯意中。立大有缘性。例如法差别中言。由此方便矫立宗云。眼等必为他用。眼等有法。指事显陈。为他用法。方便显示。意立必为法之差别。不积聚他实我受用也。然言作有缘性者。但是文略。理实应言大有缘性。例如略云实我受用。不言用胜也。彼此地文其趣是同。不应于此中立两重意许。若不尔者。彼法差别。与此文同。应有两重。又今文意云。言显立时。有过失。故有性言陈为有法自相。作有缘性为意许差别。明知此言有缘性者。即大有有缘性也。若执单是有缘性者。以此为言显亦无有过失。云何为遮过以之为意许。岂意许中共避过耶。是故彼文但是料简有法自相宗。及一重意许。非是料简两重意许。若约别解。假云两重。亦所不遮。固执者非。问。断云。以有为有法。作有缘性为法。故俱是不无之有。作有缘性中意。作大有有缘性。作非大有有缘性。是其差别(已上)此岂非说两重意许。答。断主释他义。出自别解。据设言显立。作如是释非言意许两重差别或本云。有无之有。作境因。两本俱无过。前本意云。此言有者。有无有也。非是别法。为境之因。而有能缘。故非大有。后本意云。此言有者。是有无有。体即是境。境即因故。非大有也。是故前因等者。结上来义。非如立声无常比量。声有缘性。而作相违。为简彼故。云是本成此中清云。此据他宗唯是意许作大有缘性。何故即他意许之有。不许为大有耶。答。此据设遮他。若成立有性为有缘性必不可作大有有缘性。即犯能别不成。由此故但意许以因成立。不言陈也(已上)此释亦未可。问。此释顺前所引断文。何言未可。答。若述断意。此释可然而不顺彼故为未可。问。大有缘性。是所别义。如何今言能别不成。答。断云。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别。若加已即名为法(云云)今文亦尔。若言显立即是能别。问。因论生论。加不加言是约谁耶。答。此应有四句。一今量师主立有性非实等。弟子直破。所言有性应非有性。是即立敌俱不加言。二今弟子云。有性应非大有缘性。是立不加言。敌者加言也。三若师主立有性应是作有缘性。弟子破云。有性应非大有缘性。是即立敌俱加言也。四若师主立有性应是大有缘性。弟子破云。有性应大有缘性。是立加言。敌不加言。如以有法自相差别及法差别自相过也。断文且约第三句辩。问。有法差别。弟子加言。如何断云望不加言名有法差别。答。彼且约初不加言也。问。师主设立有性应作大有缘性者。与本宗法相违何殊。答。断释之云。法自相等。本只诤法不诤有法故。不得云如是成立于有法。又纂要释因三相中广事(云云)其旨同之。更检彼文。问。理门颂云。有法非成于有法及法。此非成有法。但由法故成其法。如是成立于有法上卷释此颂云。有法因法。二俱极成。宗中之法。敌先不许。但得共许因。在宗中有法之上。成不共许宗中之法。如是资益有法义成(已上)此等文意。通说诸比。云何法自相不成于有法。答。近代虽有一两殊释。不顺诸文。难可依凭。今且解云。成立有法。有其二类。一成立义。如声无常。二成立体。如有缘性。理实虽尔。随宜不定。体义更互得义体名。论总言有法。彼通名为义。断主分别显体义异。例如十处总名色蕴。若分别时唯一名色。今文亦尔。故不相违。
  ■因明论疏四种相违略注释卷中
  天永四年闰三月九日已时许于东大寺书了  执笔僧定后
  (朱笔)同年四月十四日移点了
  自正法院已讲御房传领僧重喜之
  (原本表纸里云)谨献大宗国慈恩寺基大师门徒高德愿决是非开予愚蒙矣。
  日本国长德三年丁酉岁三月  日僧源信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