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业感缘起与五蕴皆空(上)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浩然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业感缘起与五蕴皆空(上)
  ——原始佛教的心身观
  浩 然
  一、前言
  个体(心、身)以如是如是的样态产生,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或者纯粹是随机偶然的呢?有人五官端正,有人相貌奇丑。有人眼睛特大,有人下巴凸出。棱角毕露似钟馗,手长过膝如猿猴;它们都是或然组合的吗?这里我们要问的,不是长相的意义,而是长相所以形成的原因。原因在长相之后或之上,与长相不在同一个层次。如果追究长相的意义,那又落入看相和才性的范围了。
  内经有肝大者眼大、脾陉薄者唇脆薄的理论。这好似在说唇眼形成的原因了,其实不然。内经所要说明的是表里相呼应的事实,它的性质属于胚胎学,解释项和被解释项立于同一个层次,与我们此处所要追究个体形成的原因不同。佛教界通俗作品企二世因果经》谈到,今生长相端正,因前世鲜花供佛:三生不说谎言,则今生舌能覆面等等:不管所谈的内容如何,这倒真的是一种个体形成的原因说明。大致说来,哲学性强的学说,于个体形成的原因多没有适当的说明,如儒家与道家。儒家不论是孔子和孟子的心身二元论,或中庸易传乃至宋明儒者的道德创生论,于个体形成的原因,都没有正面的说明。道家主张气化论,气化是造物者的力用,无论是超越层的气(如庄子)或经验层的气(如内经),必然引出随机无因论,造化的作为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然而,宗教性强的学说,于个体形成的原因(含命运)多半有所论述,如道教和佛教。随机或然,则无理可说,个体不必负责。个体以如是如是样态存在,有特殊原因,则个体本身要负责任。缘何眼盲,缘何跛脚,缘何穷困,绿何富贵,道教和佛教不是都有一套理论吗?道家是无因论者。易经坤卦文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儒家似乎也有报应的观念,但这是以家族为本位,而且这方面的材料也不多见。大多数情况,儒家是不谈前世今生的。太平经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道教把个体形成的原因追究到前生,可惜承负说也是家族本位。父债子偿的理论,不知引发多少反响。佛教主张自作自受、六道轮回:看法既新颖独特,也把个体形成的原因推度到一个宽广的领域。
  一部大藏经,浩瀚无边,不知从何说起。真有令人惆怅徘徊、望洋兴叹的感觉。就心身关系而言,我选择业感缘起和五蕴皆空两个子题来探讨,相对地也牵涉到不昧因果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抉择谈的性质。一方面凸显儒(道德创生学说)道(气化学说)佛(业感缘起学说)的特点以利对比。一方面也是抑紧佛教理论的大根大本来立言。诚如众所周知,佛教的理论很复杂,即以缘起论而言,就有业感缘起、真如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和密宗的六大缘起等系统。
  各宗各派有自己的缘起论特点,但是原始佛教以人生论为本位的业感缘起说,应该是后来大小乘各宗派所共认共承的。扣紧业感缘起来探讨,才算掌握根本。同样道理,五蕴论起源于原始佛教,充分开显于大乘佛学。部派有我空法有之论,可见原始佛教的五蕴论应是就个体而言,未正面处理“世界万象”的问题,才会在部派形成争议。相对言之,原始佛教五蕴皆空的理论也是更根本的;我空法有和法我两空的理论都从这里出来。这两个子题在佛教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颇为具有代表性;是以提出探讨。更有二日,业感缘起在心身关系中属个体形成论,五蕴皆空属心身本质论。在世界各大哲学宗教中,佛教观空是很特殊的理论,牟宗三把它叫做“为去掉实有而奋斗”的理论:。谈佛教的心身观,怎么可以漏掉这个核心的问题呢?
  我在这里使用缘起论(对万法生起之原因的探讨三逼一名词时,是采用较宽泛的意思。一般所谓华严系缘起论二心含摄万法),天台系实相论(即万法而论其真相)时所说的缘起论是狭义。换句话说,我在使用缘起论一名词时,含括缘起论和实相论。据说此划分始于东晋慧远,源远流长,我们不宜于此自生混淆。
  二、心身的起源:业感缘起
  佛教有许多理论继承自印度宗教哲学传统,并非佛陀所始创。不过佛陀在继承的同时,有承袭处,也有提倡和修正处。业力、轮回、三界六道、三世因果的理论,在印度都是有所继承的。佛陀和强调和倡导缘起论和无我论。于此,有几段前辈学者的看法值得我们先行了解:
  一轮回之说,在印度起自公历纪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的
  吠陀时代;生命主体的灵魂说起源当更早;大约在公历
  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又产生业力说。梵、轮回、灵魂、
  业力构成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正统学说,也就是印度人民
  所共有的社会意识。。”
  一轮回说的起源,较业说晚……业说起于阿阖婆吠陀时
  代,轮回说渊源于梵书时期,但汇合成为精深的哲学理
  论,乃奥义书时代的事。在这必须知道的,即佛法所谈
  的依业轮回说与奥义书时代的相当差异。
  “佛法中有铜墙铁壁,虽撞而不倒者,六度万行、苦空
  无我、唯心唯识诸要义是。亦有土墙柴壁将不撞而自倒
  者,三身六道四大部洲三十三天诸旧说是。”
  慧风和真源对于业说和轮回说起源先后的看法刚好相反,不过,无论如何,没有人认为这些理论是佛陀所始创。这些理论是印度社会古老传统,在佛陀诞生之前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就已经存在了。说法是对众生说法,必须建立于既有的知识之上:同时说法亦不能凭空而说,他亦必然有他的时空适应;基此,佛陀就继承和运用了印度旧有的宗教哲学理论: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说佛教一切理论都是佛陀所自创,这是事实的认识不清楚。
  “业,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
  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翠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
  生活。”
  “根本佛教似乎认为业即是思,亦即意志之功能。我们
  可从现存的阿含经典中,寻出这种想法的根据。另外,
  一般都认为释尊的业说即是动机论,同时,十二缘起说
  也特别重视业能规限心之内容这一点:从这种种说来,
  业即是思的见解,似乎确是最适当的诠释。”
  业的意思是造作,尤其是指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的活动(无记)则不招引业报。从这点来看,佛教并不是绝对因果论者:以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切的事件都是前生注定,这样会落入宿命论,修行变成没有意义。就业的内容说,可以分为身口意三业,其中意业尤其是个核心关键,行为以意念为最重要,所以说佛陀是个动机论者。心念是业因,形成业力:业力是不会无因散佚的,这是业力不失的原理。有造作则必招引业果,这叫业报。由个人的业力产生肉身,这是正报;由业力带引出根身器界,这是依报。业力决定六道轮回和今生的个体状态,这是引业;个体诞生以后,有种种发展和遭遇,这是满业。业力相近的众生投胎到相似的世界,换句话说,器世间是由大家共同的业力造成的,大家共同造成的业,我们谓之共业。个别差异是由个人差别的业力造成的,这样个别的业力,我们谓之别业。统而言之,依报、共业、引业的性质近似,范围广、力量大:正报、别业、满业的性质亦相近,范围狭而力量小。这样的理论可以答覆我们的问题,个体是怎么形成的?由于业力。世界是怎么存在的?由于业力。如果没有业力,个体和世界都将不能存在。如果业力断绝,一切的存有都将进入寂灭大海。个体和世界都是业力感召得来的,我们谓之业感缘起;这是原始佛教处理存在问题的方法。这种理论路数,我们谓之主观唯心论。万法收归一心,离开心性,没有存有。其特色是心性存有一次解决,这也是一本论。虽然,主观唯心论固言之成理,但也不能排斥他人另以客观唯心论或客观实在论来谈论存有。存有本来就可以由多个方面来观察,这些理论之间原本就不是矛盾对立的。
  就理论性格而言,我们认为原始佛教是人生论中心,以探讨个人面对生存的问题为主。生死是人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原始佛教即以解脱了生死为理论的核心。外此即非它所在意,箭喻经提出十四无记的问题即是一个明证。这些理论未尝不可探讨,只是佛陀认为于解决生死问题并无助益。吾生有事,并不在满足纯粹理智思辨的兴趣。“佛教与其他的教派不同,一般说在于标出三点;这就是有名的三法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是苦和一切法无我。虽然,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的观念不一定已经提出,但以他们来代表佛教教义的特色,则是无问题的。”三法印都是环绕著人生问题发言的,这就是原始佛教人生论的性格。我们再看十二缘起支,起初也是以人的心理状态为核心,发展到生、老死二支,才逐渐由人生论认识论转入存有论;其间发展的痕迹,明显可见。业感缘起以心性带出存有:心性存有一炉而冶的主观唯心论性格,就是原始佛教人生论中心的最佳显示。
  业力不失,世界不灭。儒者喜欢批评佛教对世界的存在不能有一充分的说明,业感缘起是不是一充分有力的说明呢?牟宗三与唐君毅说:
  “法无自性,以空为性;亦可类比说,法无自体,以空
  为体。故亦可类比说空体,言空即是其体也。如此所说
  之空是抒意字,就无常无我缘生而抒其意,非指实宇,
  言并非正面有一物曰空也。故空初只是遮诠,并非表诠
  ……故此空字如宇,初无玄妙之意,并非于缘生外指一
  实体曰空,或有一实体于此,而以空、无、妙、如形容

  之也。”
  “佛学虽安立缘生法,以说明世间,然缘生法之生,无
  内在之必然理由;则世间之一切法之存在,亦无内在之
  必然理由,而在理论上未尝不可断灭。佛家虽谓无依他
  起法则无圆成实法,依他起法之空性,即圆成实法:然
  宇宙何必有相续相似之依他起法?则圆成实法并不保证
  之;以圆成实法是无为法也。”
  学者一般以为大乘空宗法我二空、缘起性空的理论旨在荡相遗执,对法的生起并没有正面的说明。从唯识宗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才开始处理存有的问题。抱持这种看法的不只是牟宗三和唐君毅,日本学者,甚至印顺导师亦是如此。大乘佛学分三系,就是一个显明的征兆了。印顺导师认为佛教是缘起论的生起论,与实有型态的哲学不同,目标不在建立存有,是以不充分极成万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保障万法的必然存在,反而成为中国化的佛学,如来藏系统即是走上这条岔路。牟宗三与唐君毅认为大乘三系再怎么说也保障不了万法的必然存在,这与儒众生生不已的创生实体说是有很大不同的。学者多在大乘佛学上打转才会产生这些质疑,部派佛教我空法有,意见更加纷歧,更不能圆满处理法体的问题。然而我们把眼光返回原始佛教的业感缘起说,是否仍有这些困扰呢?业有善恶,恶业生恶法,善业生善法。业力不失,则万法不灭。这不但可以保障恶法的存在,而且也可以保障善法的存在。只是以印度佛教出世的性格,没有充分发展业感缘起清净的法界观。如果愿力可以成立,则清净法界必然成立,万法得到保障。答覆儒家学者诸法必然性和实体生生不已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了。大小乘佛学层出的纠纷,反而在原始佛教一举获得解决。
  三界六道的说法,在印度宗教哲学传统中渊源有自。“四禅、四空的二十二天,是依禅定浅深划分,欲界六天,是依所受欲乐厚薄决定,是围绕著禅定业与十善业的中心来说)。一如果三界六道有它的历史传承,不是由于佛陀亲证,则它的客观性就不会是那么铁案如山。佛陀是主张无我的,然而佛教又大谈轮回,此中有没有矛盾冲突?须知,佛教主张轮回,是指谓五阴组合体刹那刹那依自作业力相续变化的事实而言,并非认为有一永恒不变的灵魂出入三界六道取得种种身分,这是神我论者的主张。二者有极大差别,不可不审。佛教既不主张有一不变的神我,则轮回学说并不违背佛陀无我说的意旨。“有业报,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阳相续。”“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教轮回说的实况。有些学者干脆把它认作“胜义破轮回,俗谛有轮回引一。比较起来,还是五阴刹那变化说理论比较清晰。所谓三世因果,不是指三辈子,而指过去世无限,现在一世,未来世无限。假如不积极修道,从落入轮回到成佛解脱,可能拖上三大阿僧只劫。宗教旨趣不同,颇受当地社会背景影响,许多宗教的终极目标在追求永生不死,印度多数宗教则追求涅槃解脱,视生存为无尽的痛苦与折磨。宗教旨趣之差异,乃如此者。
  业感缘起说是主观唯心论,由心性修养带出客观存在,个体(心灵与身体)于焉产生。这样的理论与气化学说不同,业感缘起说并没有永存不灭的气,个体的产生也不由于随机偶然。业感缘起说主张自作自受,与道教的承负说兀自不同。业感缘起说也不是道德创生实体,既无实体,亦非一世论者。五阴刹那生灭的组合体更不是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业感缘起更不是神创论或宿命论,而是个体负责的努力论。学者或许以为主观唯心论无法充分发展诸法的客观性。今且反问学者,何谓诸法的客观性?凡是人类所能认识的,皆是透过二个体所观察到的世界。离开主观,何谓客观?我们顶多只能达到相互主观性,那里有所谓绝对客观?不过是一个未经缜密思考的抽象概念罢了!每个人都只能看到他眼中的世界,我们根本无法确认他人或其他生物眼中的世界。除非实证,我们竟摆脱不了独我论的困扰。大乘诸宗不容易谈创生义,儒者的创生,也只是心理意义上的创生,个体与万物一体为造化所生,而我与造化非一非异。业感缘起说以依报正报皆由己作,是否为一种更彻底的创生论呢?总而言之,这样的缘起论是以伦理问题为首出的,心性与存有相贯通。(未完待续)
  摘自《海潮音》总第82卷7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