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感缘起与五蕴皆空(中)
业感缘起与五蕴皆空(中)
——原始佛教的心身观
浩然
三、心身的本质:五蕴皆空
从五阴无我、五蕴皆空到缘起性空,是一个方向的三个阶段;前二者为佛陀所说,缘起性空为龙树所说。佛陀亦说缘起,但是应用的范围及理论的彻底性不及龙树;因为佛陀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我论)与龙树所要对治的背景(我空法有)不一样。龙树虽有所推演,毕竟是承续佛陀缘起的法则来推展,本质不异,我们谓之一根而发:喻如同一棵树的根干与枝。缘起性空,法我两空,观空的理论,至龙树而极矣尽矣!于此,我们要看看原始佛教(佛陀、阿含经)如何谈空。要注意的是,空不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而是事物之间共同的通性;于此用“本质”一词,是借用的意思,以确定这样的学说在心身关系中的位置。世间哲学大抵于万象观有,原始佛教自辟溪径,于万象观空,这是非常特殊的,乃成其为世间一大教派。什么是五蕴呢?
“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
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
种类别。(1)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2)受蕴,苦、乐
、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3)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
与心之作用。(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这是通俗性的解释,大致还可以给五蕴说提供一个轮廓。就原始佛教而言,色蕴,还不是“一切色法”之类聚,应该只是指“我身”。这一点,把佛陀的理论配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可得到理解。五蕴,简单说,色是色身(不是泛指一切色法),受是情感,想是认知,行是意志,识是识心。色是色身,没有问题;其余四者是什么关系?知情意是心灵的三个方面、三种不同的作用。识是心体,总说心灵自体。一体三用,凸显识心的主体义;这样的理论,颇有赖耶为八识统帅的架式。唯识学中,赖耶为心,末那为意,第六意识为识。五蕴中的识蕴当然不是第六意识的识,它反而更近于赖耶心体。十二缘起支中,识缘名色,此“识”与五蕴中的识蕴亦不相当。如是,一体三用,知情意三分。与现代认识论和心理学的架构相当。四蕴为心,色蕴为身:探讨五者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身关系。蕴者,蕴集积聚义。个体由心身组成,但是心身并非恒常一贯的东西,它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组合体,暂时假合,并没有一个“我”可得。五阴无我,乃进而可以谈五蕴皆空。原始佛教谈五阴无我,其论证是很奇特的。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
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
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
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
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果说,缘起故无我,这是顺理成章,很自然的。或者说,色无常(变化生灭),无常故无我;这样的理论也是常情所能接受。但是佛陀在中间夹杂个“无常即苦”,尤其是“苦即非我”,就显得很突兀。原来原始佛教论无我(非我)是从“苦”来立言,似乎不是要从事纯理的研讨。何以“苦即非我”?难道“乐即是我”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者主宰义,连贯上下文,无常(作不了主,不随我意)即苦,苦即非我(作不了主),还是可以了解的。如果配合上缘起的理论,那就更加通行无碍了。佛陀谈苦空无我无常,是从人生感受开始的。于人生观苦确实是个方便,有太多事情是不受我们主宰的。从人生感受开始,即从人生现象起观照2,动力和方法都具备了。是以我们说,原始佛教的本质是人生论,以解决人生面对的重大问题为首要,纯理研讨的兴致并不高。引文后面说厌离五阴、深观无常,乃得解脱;劝导实践的色彩就更明显了。佛陀也并非全然从苦来观察无我,有时他也会换个角度,从缘起的观点发言。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
何说因?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
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白佛言
:世尊!云何为有囚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佛
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悉色离,不
如实知。不如实知故,受乐于色,赞叹于色,染著心住。
彼于色受乐故取,取绿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
;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
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
取有有,缘有有生,绿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
是为此大苦阴缘2。”
缘起是佛陀说法的重心,主因为因,次因为缘。现象的成立是相依互待的,推而广之,任何一个现象的成立都是以全宇宙为缘。择要言之,至少多缘乃能成立一个现象;这是标准的现象多因论,这是一种慧见。简单地说,缘起,就是条件组合,这些条件本身不是常恒的(如元素),它亦是条件组合。至于什么是最后的条件(如原子)呢?没有,一切都是条件组合,刹那生灭,方便假名。这就是所谓的“空”,诸行无常,缘起性空。佛陀未必用“无自性”一词来说空,但是这样的道理已经蕴含在阿含经典中了。印顺总结绿起论为三大理则,“果从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第三项尤为重要,于此乃能说缘起性空。
引文第一则是佛陀的世间论(现象论、存有论)。佛陀告诉婆罗门:论因说因是我说法的特色,别异于其他宗教哲学。“集”是四谛之一,也是个关键;集就是缘起、条件组合。世间的成立,是多种条件组合而成的;刹那变灭,方便假合;其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稳定的,这是存在的真相。于不稳定中求稳定,注定是要失败的,如聚沙成塔,最后引生痛苦(苦谛)。集苦则轮回生死,道灭乃涅槃还灭。四谛法亦依缘起法则建立。愚痴众生就是不了解这些关键,不如实知。见色执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执著五阴为我,坚执不舍,轮回生死,直到解脱为止。
由不明了到明了真相,关键还在看清存在的本质:缘起。智慧的提升,对于修行来说,还是居于首要地位的(般若如眼)。这里不只说“五阴无我”,而且是“五蕴缘起性空”。龙树的理论是正当的发展,般若心经的诸法皆空于阿含经亦有根据。引文注重心理染著的分析,是以人生论为本位的实践论者特有的风格,其目标无非是助人修道、催人上路。不怕苦的人,可以不必介意。
引文第二段特别就十二缘起支立言。十二缘起支,首先是支数的问题。木村泰贤说:“此十二支,是否于佛陀成道思维之初(根本佛教),即已齐备。抑或后来渐次整理为十二者,尚有辨论之余地。综之,形式整然,成为十二支,自律之大品,以迄巴利相应部之支品诸经典(原始佛教),概为一致。”氏仅提出疑问,未详细说明,后人则有较确定的答案。佛光大辞典十二因缘条说:“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这是一个概略性的介绍,可以确定十二支的说法在阿含经典(原始佛教)时已经成立。十二缘超支继承四谛说的精神,十二支是详说,四谛说是略说。村上专精认为:“十二缘起似乎较四谛说详细,但只是详说苦集二谛,灭道二谛,则省略不说2。”可见二者性质上还是略有差异。十二缘起支不是不说灭道二谛,而是把它交给顺观逆观的辅助理论;至于修行方法,确实要详见他处了。
其次,是十二缘起支解释的问题,阿毗达磨俱舍论说十二缘起支有四种讲解:“一约刹那说,二约多时说,三约相应说,四约位说。”水野弘元解释说:“刹那缘起是说,事物现象在一刹那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以逻辑的立场来谈缘起。其他三种缘起,则是在时间的过程中谈缘起。连缚缘起是说,因果关系没有间断,接续而来。分位缘起是说,在今生与过去世之间,来世与今生之间,构吾人身心的五蕴,各于其时表现的因果关系。远绩缘起则是隔越多生多劫,从无始远绩而来的因果关系。”刹那缘起,指十二支一时俱备。连缚缘起,十二支各自独立,前因后果,相互钩连。分位缘起,指三世两重因果。远续缘起,指因果关系可以远隔多世。在十二支中,识缘名色受到学者相当的重视,喻如倚芦。识指有取识,名色是心身。个体的心身假如没有有取识,就会坏灭。而有取识离开了心身,也无处挂搭。有取识对于个体生命的延续,显得特别重要:。十二缘起支的目标,也在知苦离苦。
五阴偏重空间性的组合,十二支偏重时间过程的说明:它们的共同法则都是缘起。从五阴无我,到五蕴皆空,到缘起性空(遍观一切法皆空),凸显了佛教心身观的特色。空性不是心身存在内部的本质,却是对整个心身存在状态的一种描述,我们谓之抒意字。世间宗教哲学多观有、及其内在性质;佛教则观空,可谓另辟溪径、独树一帜。同时,通贯本文二三小节,“五蕴为材料因,业为动力因”,原始佛教的心身关系论,乃益见其周全。
摘自《海潮音》总第82卷8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