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禅宗第一山禅宗圣地司空山
中华禅宗第一山禅宗圣地司空山
司空山的佛教、道教渊源都悠久于天柱山,文化沉淀深厚于天柱山,山岳风光不亚于天柱山,其唐宋“八景”文化则远远超过天柱山。天柱山早已游人如织,缘何昔日享有“东吴第一峰”美誉,今日享有“中华禅宗第一山”美称的司空山,却仍然独处这无边的寂寞长夜呢?司空山是东亚、东南亚几千万佛门弟子和几亿佛教信徒的圣地,是岳西县旅游的龙头,龙头不舞,就没有岳西县旅游经济的腾飞,更没有岳西县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 历史沿革
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冶溪、店前两镇的司空山渊源于周,繁盛于唐宋,为中华佛教禅宗二祖慧可之道场。据明代《广舆图》(地图)所载“其间产长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亦称之为“中华禅宗第一山”。
《安庆府志》和《太湖县志》形容司空山的景色是:"一峰玉立,丹壁鬼工,仰望端岩,如画屏照海。西瞻卓绝,若峭壁插天。迤东绕北,则移步换形,变幻莫测。上有灵瀑,非溪非壑,不得常见。唯久旱将雨或久雨将霁时,有飞泉迸出,直泻千仞,常匹练悬空,移时即逝。削壁上有丹砂,日照时,珠光夺目,雨后更红。北岭石壁嶙峋,陡绝不可上,多虬松,高不盈丈,大至数围,每风涛迅发,万籁竞奏。山下则银河环绕,中汇平沙一湾,登司空望之,宛然新月初照。司空山有八景:赤壁丹砂、银河夜月、南崖瀑布、北岭松风、乌牛古石、洗马春池、太白书堂、二祖禅刹等。还有十大洞、十五奇石、七岩、八峰、五泉、一灵瀑、二危桥、三古墓、十四寺庙以及名人题刻百余处等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东魏天平年间(535-537),慧可承达摩衣钵后,北至新邺,盛开秘苑,传授禅学。从学如流,来者不舍。时有道恒禅师亦在邺都说法,弟子千余人。因所传禅学与慧可不同恐夺其门徒,极为忌恨,遂"货赇俗府,非理屠害"。天平二年(535)慧可得僧璨为徒,相依为命。时慧可考虑当时的形势,公元552年,二祖慧可为逃避法性宗和法相的迫害,率徒僧璨卓锡司空山,仍以石室为缘地,开阐正宗,弘扬达摩学说,使禅法日盛,宇内流布。留下了许多遗迹。有:
二祖禅刹:位于司空山主峰仰天窝,背倚峰顶悬崖,面对讲经台,前有层层莲花拱案,左有青龙翠岗拱抱,右有白虎香泉潺流,天造道场,超尘绝世。二祖禅刹由二祖寺和祖师洞、祖师殿三部分组成。祖师洞称"二祖石窟"是慧可初来司空山卓锡之处。后在石洞前建寺,俗称"二祖寺"亦称云中石屋。昔时殿宇辉煌,巍然仑奂,为禅宗名刹。
三祖洞:在二祖寺后,亦称"三祖石庙"。三祖僧璨住天柱山时,尝往来于天柱、司空之间,此洞即为三祖来司空时所住,由二片大石合成,仅可容纳一人打坐。
讲经台:在二祖寺前,为二祖讲经说法之处。
传衣石:在三祖洞后,又称"传衣台"。曾建“空观”塔,今有明进士县令翁傅题“空观”和“传衣石”石刻。
隋开皇二年(582)慧可在此石上将衣法传授给僧璨,僧璨成为继承禅宗的三祖。后慧可独自离开司空山,北返邺都成安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北、磁县东北)继续弘法。隋开皇十三年(593)三月十六日,不幸遇难,时年107岁。由于慧可及时传衣传法,使禅宗扎根于南方,相继传至道信、弘忍、慧能,"一花五叶",发展日盛。慧能之后,几经分化,使禅宗弘扬八荒,流传四海。慧可受隋文帝赐谥"正宗善觉大师",唐德宗赐谥"大祖大师"。这两朝君主对慧可继承佛教、创立中国禅宗的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慧可在禅宗史上的作用,正如赵朴老所说的那样:"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禅宗。"《法音》1994年第3期第24页。
司空山是禅宗圣地,二祖慧可师徒在这里避过宗教纷争和北周武帝法难,在此传衣钵于三祖僧璨,使禅宗法嗣得以延续,是禅宗南传的第一个发祥地。它与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三祖僧璨道场)、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县,双峰山,四祖道信道场)、东山寺(五祖弘忍道场)并称长江两岸"禅宗金三角"。
唐代司空山二祖寺佛法兴盛。开元初年(713),禅宗法嗣、六祖慧能的弟子本净(677-761),号"司空本净"住持二祖寺。天宝三年(744)唐玄宗遣中使(太监)杨光庭入山采药,与本净禅师相遇,谈经论道,光庭倍受教益,回朝奏报,本净奉诏入京。与京都两街三学之名僧硕学,阐扬法理,听皆称善。得玄宗赏识,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奉敕在二祖寺寺基上筹建"无相寺"殿宇,僧房5048间,建九庵五寺,拥有僧尼7000余人。钟鼓之声满司空,香客云集,游人跻踵,一时名誉海宇。司空山普陀洞至今还有本净石像、金轮院、僧本净肉身塔院、本净坐禅岩等遗迹。
五代至宋,有正德、真际、圆通、清晓等高僧担任住持、并拜国师。
宋代二祖禅刹,几经兴废,而且屡废屡建。据新近发现《建刹碑记》记载:"唯二祖道场,如大鹏展翅,天造佳境。原寺规模,前后殿宇、楼阁无不备极峥嵘,奈因山高雾重,难以奈久,屡废屡建。
明代天启元年(1621)由店前河程姓家族将整个殿宇改为"全用石造,以希永久"。所有梁、柱、椽、瓦、墙全系花岗石精凿砌成。门额上刻"祖刹重辉"四大字。
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9)禅宗法嗣目唐戒可禅师,来此中兴石室,复建二祖寺,并造大雄宝殿、观音楼、大士阁、祖师殿及两廊横楼僧舍、香厨静室,金容玉像,祖刹重光。清代司空山二祖禅刹,香火鼎盛,来此敬香朝圣者,络绎不绝,题诗作赋者甚多。
清末民初,动乱频仍,殿宇年久失修,佛事萧条,香火冷落。至"十年文革"期间,仅存佛殿二幢、佛像五十余尊,又遭浩劫,荡然无存。
自南北朝以来,司空山就是名僧开悟说法和文人雅士寻幽揽胜之地。古诗云:“司空斜插一枝峰,压倒群山千万重。欲问仙家何处有,佛道司空白云中”。
唐代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饱览胜景后,写下了飘逸放旷、千古传诵的《避地司空原言怀》、《瀑布》等五首古诗,并刻于太白书堂故址后的石壁上。历代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登高参禅、拜佛祖、访仙踪,遍题诗刻数百处。
南宋安抚使张德兴与潜山野人寨刘源联合抗元,曾在司空山乌牛古石边建朝天宫并筑四门以抵御元军,山寨四门城门洞及石城墙保存较好。
司空山以“八景”闻名与世,司空山“八景”是吴楚旅游景观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融,是吴头楚尾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二者交融的景点,是唐宋至明清之际禅门圣地司空山经济、宗教、文化水平和审美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志。
南面看司空山如头陀参禅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