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正性离生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戴裕国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正性离生
  戴裕国 居士
  一、前言
  二、“正性离生之异名”
  三、云何名“正性离生”
  四、如何入“正性离生”
  五、声闻乘“正性离生”与大乘“正性离生”之异同
  六、结  论
  关键字
  1、正性离生。2、菩萨位。3、世第一法。4、三三摩地。5、无生法忍。
  一、前言
  菩萨道,是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六波罗蜜、四摄。而菩萨修行经历的时间,依“声闻佛教”说,是“三大阿僧祇劫”;而龙树菩萨则以为,成佛或快或慢,慢的甚至要“无量阿僧祇劫”。像释迦牟尼佛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这是一般的;但也有特殊利根者,则不须历时三大阿僧祇劫。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1]中就依《大智度论》〈往生品〉所说作有下列之图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树菩萨将“大福德利根心坚”者分为二类[2]”:
  一者,初发心即入“菩萨位”;
  二者,多少修行而得入“菩萨位”。
  此中“菩萨位”,玄奘大师译成“菩萨正性离生”。那么,什么是“菩萨位”?如何能得“入菩萨位”呢?
  又如《大毗婆沙论》卷2有谓:
  谓契经中,佛世尊说:若有一类于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
  世第一法,无有是处。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离生,无
  有是处。若不能入正性离生,能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
  果,无有是处。若有一类于诸行中,能如理思惟,起世第一法,
  斯有是处…乃至广说。(大正27,5b11~17)
  此中,《大毗婆沙论》所谓的“正性离生”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位”有何异同?
  本文即是想依“正性离生”作些探讨,进而次第讨论大乘“菩萨位”。
  二、“正性离生之异名”
  “部派佛教”(尤其是“说一切有部”)对于修行的次第性是非常重视的,其修行的阶位也定义得十分清楚。修行,从世间到出世间,有一重要的阶位—“正性离生”,在《大毗婆沙论》中即被广泛的讨论到。相较于此,姚秦鸠摩罗什大师所译《般若经》中,有提到所谓的“菩萨位”;而于唐玄奘大师译本,则是译作“(菩萨)正性离生”。其他,尚有许多异名,如“正性决定”、“菩萨位”、“正位”、“正定”等。
  (一)“正性决定”
  (1)《大毗婆沙论》卷3: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诵名入正性离生,谓诸圣道,永灭颠倒
  故名正性;离隔生故复名离生。谓无始来,见修所断二分烦恼
  展转和合作诸恶事,性刚强故,说名为生。见道起已,断彼一
  分,令彼展转永乖离故。世第一法为此一分等无间缘,故名为
  入。有诵名入正性决定,谓见道位无漏相续,必无余隔,故名
  决定。(大正27,13c22~29)
  (2)《顺正理论》卷62〈辩贤圣品〉:
  契经中言世第一无间入正性决定,或正性离生。(大正29,683a19~20)
  (3)印顺导师说:
  A、《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73:
  世友已见到《发智论》的不同诵本,一作“入正性离生”,一作“入正性决定”。
  B、《性空学探源》,p.220:
  “决定”就是“正性离生”;(正性离生,古译即为正性决定)。)
  (二)“菩萨位”、“正位”
  对照同属于“中品般若”的唐译“二分本”及“大品本”,玄奘大师所译的“菩萨正性离生”,鸠摩罗什大师则译为“菩萨位”、“正位”。如:
  (1)唐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A、卷464,第二会〈遍学品〉: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无自性,离诸戏论,
  不可得者,诸菩萨摩诃萨由何等道得入菩萨正性离生?为声闻
  道?为独觉道?为如来道?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不由声闻
  道,不由独觉道,不由如来道,得入菩萨正性离生。然于诸道
  遍学满已,由菩萨道得入菩萨正性离生。譬如第八,先学诸道,
  后由自道得入自乘正性离生,乃至未起圆满果道,未能证得自
  乘极果。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先于诸道遍学,满已后由自
  道得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未起金刚喻定,犹未能得一切智智。
  若起此定,以一刹那相应般若,乃能证得一切智智。(大正7,349a)
  B、卷465,第二会〈渐次品〉: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住有想者,若无顺忍,亦无修
  道,得果现观。住无想者,岂有顺忍?若净观地,如是乃至若
  如来地,若修圣道,因修圣道断诸烦恼。由此烦恼所覆障故,
  尚不能证声闻、独觉相应之地,况入菩萨正性离生!若不能入
  菩萨正性离生,岂能证得一切智智。(大正7,353b)
  (2)秦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
  A、卷22〈遍学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无有性,菩萨行何等道入菩萨位?
  为用声闻道?为用辟支佛道?为用佛道?佛告须菩提:不以声
  闻道,不以辟支佛道,不以佛道,得入菩萨位。菩萨摩诃萨遍
  学诸道,得入菩萨位。须菩提!譬如八人,先学诸道,然后入
  正位,未得果而先生果道。菩萨亦如是,先遍学诸道,然后入
  菩萨位,亦未得一切种智而先生金刚三昧。尔时,以一念相应
  慧,得一切种智。(大正8,381a20~29)
  B、卷23〈三次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法相者,尚不得顺忍,何况
  得道!世尊!若无法相者,当得顺忍不?若干慧地、若性地、
  若八人地、若见地、若薄地、若离欲地、若已办地、若辟支佛
  地、若菩萨地、若佛地,若修道,因是修道,当断烦恼不?以
  是烦恼故,不得过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若不入菩萨位,
  则不得一切种智,不得一切种智,则不能得断一切烦恼习。(大正8,383c13~21)
  (三)“正定”、“超升离生”
  佛教部派的分裂为十八部,虽是一致的传说,但各部派所传说的,名称及次第,亦有多少之出入。其中,世友所作的《异部宗轮论》是“说一切有部”的传说,汉译则有玄奘译的《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编号No.2031),陈真谛译的《部执异论》(大正藏编号No.2033)及鸠摩罗什译的《十八部论》[3](大正藏编号No.2032)。对照玄奘与真谛之所译,其中说到“大众部”
  所执:
  (1)《异部宗轮论》作:djaafajsdf
  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大正49,15c22-23)
  (2)《部执异论》作:
  若人入正定,一切结灭。(大正49,20c25)
  (3)《十八部论》作:
  超升离生,不一断一切结。(大正49,18c1)
  注解:
  [1] 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414
  [2] 《大智度论》卷38〈释往生品〉,(大正25,342b~c):
  “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来集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闻是大乘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无量福德,利根心坚,从佛闻法故。譬如远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马者差速,乘神通者发意顷便到。如是,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菩萨亦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入菩萨位。
  有菩萨初发意,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然以)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说。是三种发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净福德。清净有二种。一者、初发心时,即得菩萨道。二者、小住供养十方诸佛,通达菩萨道故入菩萨位,即是阿鞞跋致地。”
  [3]《十八部论》在大正藏中虽题为真谛所译,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75)则说是鸠摩罗什所译:
  《异部宗轮论》,鸠摩罗什初译,名《十八部论》。
  但在《十八部论》文后,有一段后人之附录说到:
  按此论者,宋藏中错重写。彼部异执论,名为十八部论,故今取此国本为正。开元录云:右十八部论群录并云,梁代三藏真谛所译。今详真谛三藏已译十八部论,不合更译部异执论。其十八部论,初首引文殊问经分别部品,后次云罗什法师集,后方是论。若是罗什所翻,秦时未有文殊问经,不合引之置于初也,或可准别录中文殊问经编为失译,秦时引证此亦无疑。若是真谛再译,论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详其文理,多是秦时罗什译出,诸录脱编,致有疑焉。其真谛十八部疏,即部异执疏是虽有斯理,未敢指南,后诸博闻请求实录。(大正49,19c15~28)
  三、云何名“正性离生”
  讨论了“正性离生”种种异名,次当讨论什么是“正性离生”。“正性离生”,或说名“正性决定”、“菩萨正性离生”。那么,什么是“正性”?什么是“离生”?如何是“决定”?入“正性离生”是在什么阶段呢?“菩萨位”是初发心即是吗?还是得“无生法忍”才入“菩萨位”?对此,印顺导师有说到:
  (1)《性空学探源》,p.220:
  ‘决定’就是正性离生;(正性离生,古译即为正性决定)。这,有部说是在见道,离惑得无生时的境界。但大众分别说系乃至现在锡兰的铜鍱学者,都不说它是见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与三乘共十地的性地意义相近,有似于四加行中的顶位。龙树《智论》就讨论到顶、决定、无生三名是同是异的问题,论中自有解说;不过依此可见正性离生是有著前后的诤论,不必尽如有部所说在见道位。
  (2)《成佛之道(增注本)》,p.415
  菩萨位,虽有多种解说,然依《般若经》说,是顶位,再不堕恶道,下贱家,二乘地了(如约《华严经》的行位说,是发心住)。
  所谓“三乘所共的十地”,是指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等。《大智度论》对此有详细的解释,并且也有约声闻乘及菩萨乘加以对应比较。以下是一简单的列表(详细参见《大智度论》卷75〈灯炷品〉,大正25,585c28~586a25):

項次

地 名

聲聞法

菩薩法

1

乾慧地

四善根以前之「五停心觀」、「無常觀」

初發心至柔順忍前

2

性地

煖法至世間第一法

得柔順忍

3

八人地

苦法忍至道比智忍十五心

無生法忍,入菩薩位

4

見地

須陀洹果

阿鞞跋致地

5

薄地

須陀洹或斯陀含

過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習氣薄

6

離欲地

阿那含,離欲界等貪欲諸煩惱

離欲因緣故,得五神通

7

已作地

得盡智、無生智,得阿羅漢果

成就佛地

8

辟支佛地

觀深因緣法成道

------

9

菩薩地

------

(1)從乾慧地、性地…乃至離欲地

(2)歡喜地、離垢地…乃至法雲地皆名菩薩地

(3)從一發心來,乃至金剛三昧名菩薩地。

10

佛地

一切種智等諸佛法,菩薩於自地中行具足,於他地中觀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


  以下将就印顺导师所说,约略探讨部派以及龙树菩萨之说法。
  (一)“说一切有部”的说法:
  1.“正性”,谓烦恼及颠倒断尽无余;或谓“圣道”即名“正性”。如:
  (1)、《大毗婆沙论》卷3: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诵名入正性离生,谓诸圣道,永灭颠倒故名正性。(大正27,13c22~24)
  (2)、《顺正理论》卷30〈辩缘起品〉:
  何名正性?谓世尊言:‘贪无余断,嗔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正性’。何故唯断说名正性?谓此永尽邪伪法故,又体是善常,智者定爱故。世尊亦说圣道名正性,经说趣入正性离生故。(大正29,514c1~5)
  2.“生”,即是烦恼。所以,离诸烦恼恶事,是名“离生”。如:
  (1)、《大毗婆沙论》卷3: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离隔生故,复名离生。谓无始来,见、修所断二分烦恼展转和合作诸恶事,性刚强故,说名为生。见道起已,断彼一分,令彼展转永乖离故。(大正27,13c22~27)
  (2)、《俱舍论》卷23〈分别贤圣品〉:
  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因诸圣道。生谓烦恼,或根未熟。圣道能越,故名离生。能决趣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此位中,说名为入。此忍生已,得圣者名。此在未来舍异生性,谓许此忍未来生时有此用非余,如灯及生相。(大正29,121b6~12)
  3.“决定”,谓决定趣向涅槃,或谓能决了谛相,故说名“决定”。如:
  (1)、《大毗婆沙论》卷3: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诵名入正性决定,谓见道位无漏相续,必无余隔,故名决定。(大正27,13c22~29)
  (2)、《俱舍论》卷23〈分别贤圣品〉:
  能决趣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大正29,121b8~9)
  准以上之所引论文,可得知“说一切有部”是以为:入了“正性离生”,即是入“见道位”,也就是“见道”所摄“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忍”十五心(龙树菩萨则谓之“八人地”)。如《大毗婆沙论》所说:
  能入正性离生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入见道。
  问:一切圣道皆是正性亦是离生,何故此中独说见道?
  答:一切烦恼或诸贪爱,令诸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诸有润合起过,虽皆名生而见所断,于此所说生义增上。见道能为毕竟对治,是故见道独说离生。诸不正见,要由见道能毕竟断故名正性。世第一法无间引起,故说能入正性离生。复次,一切烦恼或诸贪爱,能令善根不得成熟,及令诸有润合起过,皆名为生。见道起已,摧彼势力,令不复为增上生过,由此,见道独名离生。(卷3,大正27,13a2~13)
  又说:
  世第一法至住位时,苦法智忍在正生位,未成就故,不名圣者。苦法智忍虽未已生,以在正生,名等无间。世第一法尔时为彼等无间缘,故名为入。由此故说:‘若心心所法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是谓世第一法’。(卷2,大正27,9a27~b3)
  (二)“犊子部”的说法:
  从“说一切有部”分流而出的“犊子部”同样也是主张四谛渐现观的。但其现观次第则是说十二心见道。“犊子部”以为:“世第一法”等无间入初心“苦法智”,是名“入正性离生”,从初心起到第十二心“道类智”,是“行向位”,也就是“见道位”。若到第十三心则得“住果”,也就是“修道位”。如《异部宗轮论》云:
  有犊子部本宗同义。…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离生。若已得入
  正生离生,十二心须说名行向。第十三心说名住果。(大正49,16c~22)
  (三)“大众部”的说法:
  由于“大众部”所留下的资料不多,要考证“大众部”对“正性离生”的看法并不容易。在《异部宗轮论》中有提到“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大正49,15c)
  “大众部”所说“断一切结”,是指断一切“见所断惑”。“大众部”是主张“四谛顿现观”,于见谛时能“一时断一切见所断惑”。由《大毗婆沙论》所说“大众部”是主张“若地有现观边诸世俗智,此地即有世第一法”(卷3,大正27,14a),可推知“大众部”所谓“入正性离生时,可说断一切结”,应是在“见道”前的“世第一法”。
  (四)‘般若经’的说法:
  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3说: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位?云何非位?
  须菩提!一切有所得,是非菩萨位。一切无所得是菩萨位。
  世尊!何等是有所得?何等是无所得?
  须菩提!色是有所得。受想行识是有所得。眼耳鼻舌身意乃至一切种智是有所得,是非菩萨位。须菩提!菩萨位者,是诸法不可示不可说。(大正8,391b~c)
  如何是“一切无所得”?若有所得,即是二法;无所得是不二法。菩萨从初发心以来,修习无所得法,以“无所得”对治“有所得”,乃至“无所得”亦不可得。何以故?诸法实相毕竟空,是名“一切无所得”。修习大乘之行者,通达诸法实相毕竟空,远离一切分别虚妄相想,是名入“菩萨位”。
  (五)龙树菩萨的说法:
  龙树菩萨说“菩萨位”,是“得无生法忍”、“得般舟般三昧”、“生方便智”、“阿鞞跋致”、“住顶不堕”[4]、“性地”等。如《大智度论》所说:
  菩萨位者,无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观一切世间空,心无所著,住诸法实相中,不复染世间。……
  般舟般三昧是菩萨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见现在十方诸佛,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是时菩萨心不动摇,是名菩萨位。……
  菩萨位者,具足六波罗蜜,生方便智,于诸法实相亦不住,自知自证,不随他语。若魔作佛形来,心亦不惑。……
  入菩萨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萨。……
  菩萨摩诃萨入是法位中,不复堕凡夫数,名为得道人。一切世间事,欲坏其心,不能令动,闭三恶趣门,堕诸菩萨数中,初生菩萨家,智慧清净成熟。……
  住顶不堕,是名菩萨法位。如学品中说:上位菩萨,不堕恶趣,不生下贱家,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亦不从顶堕。……
  上位菩萨,得无等等心,亦不自高,知心相真空,诸有无等戏论灭。(卷27,大正25,262a18~b17)
  及说:
  菩萨住是性地中,不堕顶。性地者,所谓菩萨法位。(卷94,大正25,721a15~18)
  另外,在《大智度论》卷41也有说到:
  是菩萨于毕竟空不生不灭法忍中,而生爱著反为其患。法爱于人天中为妙,于无生法忍为累。一切法中,忆想分别,诸观是非,随法而爱,是名为生,不任盛诸法实相水;与生相违,是名菩萨熟。
  问曰:是一事,何以故名为顶、名为位、名为不生?
  答曰:于柔顺忍、无生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譬如声闻法中,暖、忍中间,名为顶法。
  问曰:若得顶不堕,今云何言顶堕?
  答曰:垂近应得而失者名为堕。得顶者,智慧安隐则不畏堕。譬如上山,既得到顶,则不畏堕。未到之间,倾危畏堕。顶增长坚固,名为菩萨位。入是位中,一切结使,一切魔民,不能动摇。亦名无生法忍,所以者何?异于生故。爱等结使,杂诸善法,名为生。复次,无诸法实相智慧火故,名为生;有诸法实相智慧火故,名为熟。是人能信受诸佛实相智慧故,名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则烂坏。复次,依止生灭智慧故,得离颠倒。离生灭智慧故,不生不灭,是名无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为忍。复次,位者,拔一切无常等诸观法故,名为位。若不如是,是为顺道法爱生。
  (大正25,361c29~362a23)
  菩萨入了“正位”,
  1.智慧安稳,知一切法无所得。知无所得故不畏堕,是名“住顶不堕”。
  2.智慧纯熟,能信受诸法实相,如熟瓶能盛诸佛实相之教。
  3.远离分别虚妄相想,绝诸戏论,忍可诸法不生不灭。
  整理以上所说,可以知:
  (一)部派佛教:
  1.“有部”是很明确地指出“正性离生”即是在“苦法智忍”至“道法智忍”之见道“十五心”。
  2.“犊子部”说入“正性离生”是在“世第一法”无间入“见道”至“初果”前之“十二心”。
  3.“大众部”等说“正性离生”是“见道”前之“世第一法”。
  (二)龙树菩萨:
  或说“入菩萨位”是在“顶位”—“性地”;或说是在“无生法忍”—“八人地”;或说是在“阿鞞跋致”—“见地”。
  但即使虽同名“八人地”,声闻与菩萨毕竟还是不同的!如《大品般若经》卷22〈道树品第七十一〉,佛告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时,以智观,过八地。何等八地?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直过,以道种智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已,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大正8,381b18~23)
  大乘菩萨法是“遍学一切法”的。但菩萨如何能遍学一切法,包括应学声闻法、辟支佛法而不堕二乘地呢?菩萨当“学空而不证空”,菩萨当自念:“今是学时,非是证时”[5]。菩萨是有能力证入“实际”,但不愿证入“实际”,不以“实际”为究竟的大悲行者。菩萨能正见甚深的烦恼,以悲愿方便力故,“不深摄心系于缘中”,“不尽烦恼、不作究竟想,不取涅槃”,忍可是道而不作证,“最深澈的,名为‘无生法忍’,阿毗达磨中,‘忍’是无间道;称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证入’的意思。
  四、如何入“正性离生”
  (一)有部的说法:
  1.四预流支:
  (1)《大毗婆沙论》卷2有说道:
  谓契经中,佛世尊说:若有一类,于诸行中不能如理思惟能起世第一法,无有是处。若不能起世第一法能入正性离生,无有是处。若不能入正性离生能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无有是处。若有一类,于诸行中能如理思惟起世第一法,斯有是处…乃至广说。(大正27,5b11~17)
  论文指出,由“世第一法”能入“正性离生”;由入“正性离生”能得“沙门果”。而如何才能起“世第一法”呢?必须要能“于诸行如理思惟”。
  (2)另外一部被尊为代表“说一切有部”古典的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2〈预流支品第二〉也提到有“四法”能入“正性离生”:
  要先亲近供养善士,方闻正法。闻正法已,方能如理观深妙义。如理观察深妙义已,方能进修法随法行。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得圆满已,方得趣入正性离生。(大正26,460a3~8)
  “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及“法随法行”,此四者乃是入见道的因缘,也就是所谓的“四预流支”。
  2.如何作意得入“正性离生”
  一者,依“空三摩地”相应,思惟欲界空、无我;
  二者,依“无愿三摩地”相应,思惟欲界无常、苦。
  (1)《异部宗轮论》: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大正49,16a24~b2)
  (2)《大毗婆沙论》卷185:
  谓或有说“三三摩地随一皆能入正性离生”。今遮彼意,显唯二三摩地随一能入,而非无相故作斯论。…云何作意入正性离生?答:或无常或苦或空或无我,由此则止三三摩地及唯无相,能 入正性离生者意。此中无常、苦作意与无愿三摩地相应,空、 无我作意与空三摩地相应。(大正27,927c5~16)
  有部是以正性离生(见道)为凡圣之分野,主张十五心见道:“若已得入正性离生,十五心顷说名行向,第十六心说名住果”(《异部宗轮论》,大正49,16b)。行者由“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及“法随法行”,进而由“暖、顶、忍、世第一法”渐次引生“初苦法智忍”得入“正性离生”。从此见道十五刹那,是名“行向”位;第十六心“道类智”是“修道位”,证“住果”位。
  为什么有部以为三三摩地中只有依“空三摩地”及“无愿三摩地”能入正性离生,而不说“无相三摩地”呢?由于有部是主张四谛渐现观的,在观行的修习上,行者先当系缘于欲界苦,然后再合观色界、无色界苦;集、灭、道,亦如是观行,依此次第现观而入见道。如《顺正理论》说:“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有无漏摄法智忍生,此忍名为苦法智忍”(大正29,683a)。所谓“缘苦圣谛境”即是作意于苦之四行相—无常、苦、空及无我。其中,无常与苦二行相是与“无愿三摩地”相应的;空及无我二行相则是与“空三摩地”相应。所以说“缘苦圣谛境”可以依“空、无愿三摩地”入正性离生。而“无相三摩地”唯是与灭谛相应[7],是故不能依之入正性离生。
  (二)譬喻师的说法:
  在《大毗婆沙论》有提到譬喻师的主张。《大毗婆沙论》卷185说道:“阿毗达磨”是以观“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诸行,入正性离生;而“譬喻者唯说观‘行苦’诸行,入正性离生”(大正27,928a)。
  (三)法藏部的说法:
  “法藏部”是以“缘灭谛入正性离生”的。《大毗婆沙论》卷185也有说到“达摩鞠多部(Dharmaguptaka)”的主张(达摩鞠多部就是法藏部):
  或复有说‘唯无相三摩地能入正性离生’,如达摩鞠多部说。彼说‘以无相三摩地,于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为遮彼执,显唯无相三摩地不能入正性离生,故作斯论。(大正27,927c)
  “法藏部”的理由是“见道名为无相住故,唯灭谛中无诸相故”[8]。“法藏部”是主张“见灭谛得道”的,所以说“缘灭谛入正性离生”。与“有部”、“犊子部”等主张“见四谛得道”,“当先系缘欲界苦,然后再合观色界、无色界苦;如是集、灭、道,亦如是观行,依此次第现观而入见道”不同。
  (四)《大智度论》的说法:
  1.“发意”、“修行”、“大悲”、“方便具足”
  如《大智度论》卷27所说:
  问曰:声闻法中,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名为正位。…从得何法名为菩萨位?答曰:发意、修行、大悲、方便具足,行是四法,得入菩萨位。如声闻法中,先具说四种善根,暖法、顶法、忍法、世间第一法,然后入苦法忍正位。(大正25,262c1~8)
  菩萨从初“发意”起“修行”,以“大悲心”为上首,“具足方便”摄化众生,如是则能得入菩萨法位。龙树菩萨以为,学声闻法的人与学菩萨法的人之最主要差别,即是“大悲心”了。如《大智度论》卷27:
  问曰:何以故声闻法中名为正位,此菩萨法中位但名位?
  答曰:若言正位亦无咎,所以者何?若言菩萨法,位是则为正;声闻法中,但言位,不言声闻位,以是故言正位。复次,学声闻人,无大慈悲心,智慧不利故,未生厌心,多求诸法,生种种邪见疑悔。菩萨摩诃萨大慈愍一切故,多求度脱众生老病死苦,不求分别种种戏论。…诸声闻人因即位[9]故有正位,菩萨邪位薄故,但名菩萨位。(大正25,262b17~c1)
  “发意、修行、大悲、方便具足”,也即是《般若经》一再说到的“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如《大方广宝箧经》说:
  若观法界而不舍于一切众生;不堕正位,不共结住,如是等人是佛法器…。若有能尽未来际劫,发大庄严,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为三垢之所染污,于生死中起园观想。欲乐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若无欲染,示现染欲。非为嗔恼,示现有嗔。不为痴覆,示现有痴。除断结使,现住三界。导引众生无有自高,荷担重任一切众生,能令无上三宝种性具足不断,住三昧门,如是等人名佛法器。(大正14,466b27~c10)
  印顺导师即说 [10]:
  《宝箧经》所说的三则,充分说明了菩萨的方便行。一、“观法界”是般若观空,“不舍一切众生”是大悲。菩萨是观法界(如)空寂的,却不堕“正位”──“正性决定”;虽不证入正位,却不与烦恼[结]共住。这如《般若经》所说,菩萨般若观空,却告诉自己:“今是学时,非是证时”。观空离烦恼而不证实际,如证入实际,就堕落声闻道了。
  2.“遍学诸道,入菩萨位”
  《大智度论》卷86〈遍学品〉说:
  复次,佛自说不可戏论因缘。色等法无性,若法无性,即是不可戏论。若菩萨能行是不可戏论般若,便得入菩萨位。须菩提意:无戏论是三乘道。菩萨以何道入无戏论菩萨位?佛答皆言不。何以故?菩萨大乘人故,不应用二乘道。六波罗蜜未具足故,不能用佛道。此中佛自说因缘,菩萨应遍学诸道,入菩萨位。(大正25,662a21~29)
  菩萨既发无上道心,即不应以凡夫戏论行得入“菩萨位”;菩萨是大乘种姓,是能成佛的根器,故不应以二乘道入“菩萨位”;菩萨尚在因地修行,未具足成满六波罗蜜,故不能用佛道。相同的说法,在《维摩诘经》也有提道:
  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大正14,545b29)
  3.“无所得”
  诸法究竟实相“毕竟空”。菩萨如实观诸法实相,蕴、处、界,四圣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乃至一切种智,毕竟空无所得,是名入“菩萨位”。如:
  (1)《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3〈六喻品〉:
  一切有所得是非菩萨位,一切无所得是菩萨位。…色是有所得;受、想、行、识是有所得;眼、耳、鼻、舌、身、意,乃至一切种智,是有所得,是非菩萨位。须菩提!菩萨位者,是诸法不可示不可说。(大正8,391b29~c5)
  (2)《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差别品〉:
  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见诸法,见已得无所有法,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大正8,412a27~b1)
  (3)《大智度论》卷94:
  若说诸法空即是空,空亦空。若是空不空,不名为一切空。是故,行是空,得入菩萨位。菩萨住是性地中不堕顶。性地者,所谓菩萨法位。(大正25,721a15~18)
  菩萨因“本愿力”故,不愿证入实际;因“悲愿力”故,能在功德尚未圆满具足时,不舍众生。菩萨以是二方便力,能“观空而不证”,不堕二乘。譬如以后箭射前箭,箭箭相拄,不令堕地[11]。但实际上,“菩萨的悲愿方便,要不离般若波罗蜜才得”[12]。
  4.三三昧俱可随一而入正性离生
  空、无愿(无作)、无相三昧,又名为三解脱门,因为行此法能至无余涅槃。菩萨也是要修学此三解脱门的[13],二乘圣者与菩萨的差别只在有无“方便力”而已[14]。而龙树菩萨以为“三三昧俱能得入正性离生”。如说: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
  前面提到“说一切有部”是执正性离生“唯二三摩地(空、无愿)随一能入,而非无相”[15],而且说:
  然观行者总有二种:一随爱行,二随见行。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依无愿三摩地入正性离生。随见行者,以因为门观缘起法,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唯除菩萨。菩萨虽是随爱行者,以果为门观缘起法,而能依空三摩地入正性离生。(《大毗婆沙论》卷24,大正27,123c~124a)
  说一切有部以为“有情”略可分为“见重”及“爱重”二类。“见重者”,缘苦谛之“无我”、“空”,依无愿三昧得入正性离生。“爱重者”,缘苦谛之“无常”、“苦”,依空三昧得入正性离生。
  龙树菩萨则以为不同的众生有著不同的根性,有“见重者”,有“爱重者”者,也有“见、爱等重者”,怎能说一定得依一定法呢?如说:
  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大智度论》卷20,大正25,207c)
  龙树菩萨以为:“见重者”,依空三昧得入正性离生;“爱重者”,依无愿三昧得入正性离生。这与说一切有部也是相同的。但是,龙树菩萨以为有所谓的“见爱等重者”,这样的人是可依无相三昧入正性离生的。
  五、声闻乘“正性离生”与大乘“正性离生”之异同
  “正性离生”,在“部派佛教”是一重要的指标。就如同“世第一法”是世间法之最胜最尊一般,“苦法智忍”能持一切圣道,是出世第一法[16]。由“世第一法”等无间入“苦法智忍”,即名“入正性离生”,从此即得出世“无漏现观”。一般来说,声闻行者若入了“正性离生”,就得“须陀洹”,最多不过七番生死一定要入无余涅槃[17]。对急求解脱的人而言,可说是得到了保证。但如此一来,即是“已于生死作障隔”,如《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说:
  若诸天子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若人已入正位,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大正8,540a17~21)
  而《维摩诘经》卷中也有说到: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曰:何谓也?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大正14,549b3~9)
  入了“正位”,就不能再在生死中修菩萨行了。因此,经上才说“上人应求上法”。“上人”,就是声闻“初果”以上的圣者。经典虽说声闻人若“已入正位,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又指出声闻人应回小向大[18]。如“大众部”中之“案达罗学派”及“北道部”就说到“释尊长期修行,到遇见迦叶佛时入决定”[19]。
  《般若经》说菩萨“入正位”是直过二乘地的。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6〈六喻品〉说:
  菩萨摩诃萨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罗蜜,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过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过是九地,住于佛地,是为菩萨十地。如是,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大正8,259c10~15)
  菩萨修行,能不堕二乘而超二乘,经历“菩萨地”而住于“佛地”。那么,“干慧地”等为何又称为“三乘共十地”呢?对此,印顺导师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711)有讨论道:
  称为‘共地’的十地,是从阿毗达磨者叙述修证者而来的。…共十地是部派佛教的行位,而被组入《般若经》的。依《大智度论》,共十地可作二种解释:一、从“干慧地”到“已作地”,是声闻;及辟支佛、菩萨、佛,就合于“上品般若”的声闻地、辟支佛地、菩萨地、如来地──四地说。二、从“干慧地”到“已作地”,也可用来解说菩萨修行成佛的过程。依‘般若经’文,共十地应以四地说为主,表示了菩萨的胜过二乘。…所以共十地中的“菩萨地”,就是《般若经》中没有名字的十地(十住)。“中品般若”一再引用共十地,表示了菩萨的超过了二乘,也有含容二乘的意味。从菩萨的立场说:二乘的智与断,都是菩萨无生法忍的少分。那末从“八人地”到“辟支佛地”,是菩萨而共二乘的;辟支佛以上,是不共二乘的──七住以上的菩萨。“八人地”以前的“干慧地”、“性地”,可依‘智度论’的解说。一再引述共三乘的十地,表示大乘法是超胜二乘而又含容二乘的。
  印顺导师以为,初期大乘基本上对声闻仍然是相当的尊重。但对于有些不求不解《般若经》,以及反对大乘菩萨道的声闻行者,才是初期大乘佛法所欲呵斥的对象[20]。因此,可以归纳龙树菩萨所谓的大乘菩萨道,即是《般若经》所一再提到的“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
  六、结  论
  在声闻部派来说,修行当然是以达到无学的阿罗汉果为究竟解脱。而其修行方法,是所谓三贤四善根之七加行[21],以及三道[22]四果。其修行过程,声闻乘者最快三世(种、熟、脱),最迟则不过六十劫;缘觉则百劫而得解脱[23]。“正性离生”,是凡圣的分水领。若入“正性离生”,即是入了“见道位”,是预入圣者之流,最多再历七番生死,必入涅槃。
  大乘法中,菩萨遍学一切善法一切道,行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等,谛观诸法实相。入“菩萨正性离生”已,得入法性中不证实际。由得“无生法忍”,断一切烦恼结使,得法性生身,从一佛国至一佛国,随意能往。以本愿方便力故,成就众生,净佛世界。
  参考书目
  一、藏经
  1.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2. 《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3. 《俱舍论》、《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册
  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7册
  5.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8册
  6. 《异部宗轮论》、《部执异论》、《十八部论》,大正藏第49册
  7. 《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
  8.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大正藏第26册
  9. 《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10.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11. 《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12.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二、现代著作
  13.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九年十月新版一刷
  14.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五月修订一版
  15.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九年十月新版一刷
  16.印顺导师,《空之探究》,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十月六版
  17.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三年七月七版
  18.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二年四月五版
  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社,民国八十一年十月七版
  注释
  [1] 印顺导师著《成佛之道》,增注本,p.414
  [2] 《大智度论》卷38〈释往生品〉,(大正25,342b~c):
  “利根心坚,未发心前,久来集诸无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闻是大乘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时行六波罗蜜,入菩萨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无量福德,利根心坚,从佛闻法故。譬如远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马者差速,乘神通者发意顷便到。如是,不得言“发意间云何得到?”,神通相尔,不应生疑。菩萨亦如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即入菩萨位。
  有菩萨初发意,初虽心好,后杂诸恶。时时生念:“我求佛道,以诸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久久无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缘薄而复钝根,心不坚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然以)利根发心,渐渐行六波罗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说。是三种发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净福德。清净有二种。一者、初发心时,即得菩萨道。二者、小住供养十方诸佛,通达菩萨道故入菩萨位,即是阿鞞跋致地。”
  [3]《十八部论》在大正藏中虽题为真谛所译,印顺导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75)则说是鸠摩罗什所译:
  《异部宗轮论》,鸠摩罗什初译,名《十八部论》。
  但在《十八部论》文后,有一段后人之附录说到:
  按此论者,宋藏中错重写。彼部异执论,名为十八部论,故今取此国本为正。开元录云:右十八部论群录并云,梁代三藏真谛所译。今详真谛三藏已译十八部论,不合更译部异执论。其十八部论,初首引文殊问经分别部品,后次云罗什法师集,后方是论。若是罗什所翻,秦时未有文殊问经,不合引之置于初也,或可准别录中文殊问经编为失译,秦时引证此亦无疑。若是真谛再译,论中子注不合有秦言之字。详其文理,多是秦时罗什译出,诸录脱编,致有疑焉。其真谛十八部疏,即部异执疏是虽有斯理,未敢指南,后诸博闻请求实录。(大正49,19c15~28)
  [4]此中所谓之“顶”者与声闻乘之所谓不同,《大智度论》卷41〈劝学品第八〉(大正25,362a6~9)解释道:“于柔顺忍、无生忍中间,所有法名为顶。住是顶上,直趣佛道,不复畏堕。譬如声闻法中,暖、忍中间名为顶法。”
  [5]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7(大正8,568c):“须菩提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不应证空。云何菩萨入空三昧而不证空?须菩提!若菩萨具足观空,本已生心,但观空而不证空。我当学空,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中。”
  [6] 印顺导师著《空之探究》,p.152
  [7] 《大毗婆沙论》卷141(大正27,727b):“三等持者:一空二无愿三无相。…若空、无我二行相俱,无漏等持名空三摩地。若无常、苦、因、集、生、缘、道、如、行、出十行相俱,无漏等持名无愿三摩地。若灭、静、妙、离四行相俱,无漏等持名无相三摩地”;《大毗婆沙论》卷167(大正27,844b):“空三摩地缘苦谛二行相转。无愿三摩地缘三谛十行相转。无相三摩地缘灭谛四行相转”。
  [8] 《大毗婆沙论》卷40,大正27,209b。
  [9] “即位”应是“邪位”之讹误。 [10] 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954
  [11] 《大智度论》卷76(大正25,594b):“如人善于射术,弓是菩萨禅定,箭是智慧,虚空是三解脱门,地是涅槃。是菩萨以智慧箭射三解脱门虚空,更以方便力故,以后箭射前箭,不令堕涅槃地。未具足十力等佛事故,终不取证。须菩提欢喜白佛言:诸菩萨所为甚难实为希有,所谓行空而不作证。佛答:是菩萨本愿诸一切众生令得离苦,以是本愿大悲心所持故,虽行空。不作证。”
  [12]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55:““下品般若”明确表示了这一意义,注意到菩萨的“悲愿方便”。然主要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大方便力。因为,“虽于恒河沙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发大心,大愿受无量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为般若波罗蜜方便所护故,则堕声闻、辟支佛地”。菩萨的悲愿方便,要不离般若波罗蜜才得!”
  [13] 《大智度论》卷89(大正25,692a):“三解脱门是实法,余四念处等法虽实,皆方便说。三解脱门近涅槃,亦能摄一切实善法,是故说菩萨应学。”
  [14] 《大智度论》卷36(大正25,323a):“问曰:入三解脱门则到涅槃,今云何以空、无相、无作能过声闻辟支佛地?答曰:无方便力故,入三解脱门直取涅槃。若有方便力,住三解脱门见涅槃,以慈悲心故,能转心还起。”
  [15] 《大毗婆沙论》卷185,大正27,927c
  [16] “出世第一法”虽亦有多说,但《大毗婆沙论》评家以“苦法智忍”是出世第一法。见卷3(大正27,11a29~b2)。
  [17]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651:“‘入正位’,是‘入正性离生’的旧译。‘入正位’,声闻行者就得‘须陀洹’(初果),最多不过七番生死,一定要入无余涅槃。这样,就不能长在生死中修菩萨行,所以说:‘已于生死作障隔’。如只有七番生死,就不可能发求成佛道的大心,所以说:‘不堪任’。”
  [18]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179
  [19]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63:“大众部中,案达罗学派及北道部以为:释尊长期修行,到遇见迦叶佛”
  [20]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981
  [21] 三贤是“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四善根是“暖、顶、忍、世第一法”。
  [22] 三道是“见道、修道、无学道”。
  [23] 参考《大毗婆沙论》卷101,大正27,525b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