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恶论 (下)
性善恶论 (下)
佛教主张性具善恶说。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坠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 ,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其实不然也。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 ,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
佛教的善恶,不完全是人性善恶,还包括对佛与众生本质的善恶判断,也不完全谈世俗伦理意义上的善恶,其善恶之性,还有法性、真性、理性、体性的意思。佛教的人性善恶,与世俗伦理意义上的善恶有重要分别,但又与世俗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有内在联系。以天台宗为重点的“性具善恶观”,与儒家的性善性恶有别:其一,佛教天台宗的“性恶”,指的是人性(佛性)除具备善的因素外,还包含恶的性质,善和恶是心性(佛性)统一体的两面;其二,天台宗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有”,儒家所说的善恶为性之“所能”。在儒释道三教融合已成定局的氛围中,天台善恶观吸收传统伦理思想又有进一步发展,从而体现了明代传灯法师的“性善恶论”中。天台善恶观对华严宗、禅宗等都有重要影响,是最具中国化佛教特色的善恶观。
佛教以宗教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审察人性善恶,除了性善论有很大的市场外,性恶论在佛教伦理中也独树一帜。性恶论以天台宗为代表,为智顗大师倡导。严格意义上说,性恶论是善恶互具说,从而构成天台佛性论的性具说。
智顗大师用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善恶范畴,在晚年所著的《观音玄义》(此书是对《法华经》中《观世音普门品》的论译)中对性具善恶有更进一步作了心性、人性、佛性系统的论述。其文云:
“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具。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答:阐提既不达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 ”[9]
在这段对话中,智顗大师发挥了两个思想,其要义有如此两点:其一是从先天看,佛与一切众生(包括一阐提)皆具善恶两种心性。这是永恒不变的,是本具的,所以是“阐提不断性善”、“佛不断性恶”。正因、缘因、了因称名为“三因佛性”,其中正因佛性是众生本具不改不坏的中正觉性,也是众生成佛的主要根据。由于它超越了世间的实相,一般将其简称为性。后二者缘、了二因佛性虽属后天修习而来的“性”,但也含有先天而来的“种子”,原与正因同体,只是功用的不同,而名称各别。缘因是功德、善根,资助了因。了因是智能,开显正因,使正因佛性生起胜缘。从后天看,佛与一切众生,包括一阐提,都性具善恶。一阐提虽丧失“修善”,但其本具的善性还存在。佛虽断“修恶”,但本具的恶性仍在。既然称之为“性”,而性是“不可改”、“不可断坏”,也就是永恒不变的,推而言之,佛与众生本具的善恶二性也是永远存在的。众生与佛在性具善恶上是平等的,性具善恶不仅适用于众生,也适用于佛。阐提虽具性恶,但不断性善,如能修善,也能成佛,他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断修善尽”。所以说,“一阐提人亦能成佛”。其二,恶人可以成佛,佛不会再作恶事。恶人如一阐提,由于本具的善性还在,虽然不“通达”的善道理,但碰到佛或菩萨的传教等善的机缘,仍可以改恶行善,直至成佛。佛虽本具恶性,但因为对恶有透彻的了解,所以能于恶自由自在,不会被恶法所染;也正因为于恶自在,所以,“佛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10]由于佛有这种自在,即使生活在欲横流的世俗恶的环境里、甚至现身于地狱之中,仍能用种种方式与因缘去教化众生,所谓“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不为恶法所染。因此,佛不仅不会染恶,更能使恶也化成慈悲力——地藏王菩萨就是以这种在恶中不染恶的慈悲力下地狱的。这就是所谓的“烦恼即菩提”。由此可见,佛不能说是作恶,而是依据心性自然“任运”以恶度人。
性具善恶是天台宗极谈,此中有三层意义:1、从凡夫众生而言:作恶修恶,必有恶报为戒。全修恶即性恶,既然全修即性,性亦具善,终必起善,修善消恶,以至圆满菩提。2、三乘圣者精进修善,部分运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3、佛已尽修恶,了达恶法,于恶自在,“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天台宗虽讲性善用恶,但性恶说是天台宗独标一帜的一家要义。虽然智顗讲性“具恶”,但他在具体论述中仍指“用恶”,后来的湛然亦如此。荆溪尊者曾在《止观义例》上说:“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而立?”[11]是知现身各界,普利群生,全是性恶法门的功勋。天台宗认为,众生时刻所起的每一念心,必属十法界的某一法界。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属某界。佛果圣者,虽断修恶,不断性恶;恶道众生虽无修善,而存性善。终有一天若能一念与佛相应,此念即是佛界。
智顗大师的“性具善恶”的理论基础是“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所谓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说的当下的一念,圆满具足三千世间的一切善恶、染净诸法。四明尊者在《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说:“今释一念,乃是趣举根尘和合一刹那心,若阴若惑,若善若恶,皆具三千”。一念所具的三千的一念,即指一念无明识心、烦恼心、刹那心等。由此,他有时把性具善恶解释为恶性中包含着善性。《法华玄义》第五卷下云:“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烧。遇缘事成,即能烧物、恶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缘成事,即能翻恶,如竹有火,火出还烧竹。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透过一念三千的理论,我们还可了悟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旨,也在当下的一念心中。“即心即佛、即心作佛”。这刹那之心,虽是起于有情的意根与法尘相对,但其具足三千世间,并能进一步达到以小摄大、以大入小、互无滞碍的不思议境。
天台的性具思想也影响到禅宗。宋初禅宗法眼宗的延寿禅师融合了天台宗的性恶说,把善恶分为性、修两种:他说:“若以性善、性恶,凡圣不移。诸佛不断性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性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 [12]这就是说,如果就先天本性讲,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这是秉性难移的。而后天的善恶道德活动对修行结果有主导作用,“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愚智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13]那就事而殊,善恶各异。延寿在《宗镜录》卷一七说:“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发善;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地狱),同一恶事,化众生。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果;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阐提性本具善,所以有机缘也能发善,这与天台宗无别。但说佛也由于性本具恶,一旦为机缘所激,也还能起恶,这点与天台宗不同。
延寿禅师受天台善恶观的影响,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善恶的辩证关系,认为“善者是恶人之师,恶者是善人之资”,鼓励更多的人们在修行中坚持“贪欲即道”、“即世间求解脱”的信念,也劝导作恶者放下屠刀,舍恶行善,同归圣道。他在《万善同归集》中表达了这样的伦理主张:“是以,初心自利,则损益两陈,究竟利他,则善恶同化。如夜行险道,以恶人执烛,岂可以人恶故,而不随其照?菩萨得般若之光,终不舍恶。……台教云: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故知恶能资善,非能通正,岂有一法而可舍乎?”[14]
智顗大师的善恶互具说,既以性善指出人们的修行悟道理想目标,又以性恶论给人性以现实的审察分析,后经过唐湛然、宋知礼、遵式、延寿等大德的解释和发挥,内容更加丰富、完备,成了天台宗“上求下化”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充实了中国哲学中的人性学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囿物训人、止恶扬善的伦理教化目标看,天台的性善性恶、修善修恶的独特理论正开示了立足世间、立足现实、修行解脱、当下即是的法门,这一法门无疑吸引了更多的身处恶道又立心向善的信众。至此,就善恶观的中国化特色及理论影响而言,天台宗的性具善恶理论最具中国特色,也对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和修行实践影响巨大。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天台幽溪高明寺的传灯,写成六卷本的《性善恶论》对天台善恶观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其主题思想是:盖台宗之言性也,则善恶具,言修也,而后善恶分。乃本具佛界为性善,本具九界为性恶;修成佛果为修善,修成九界为修恶。[15]其特点为四:1、在继承天台善恶观的基础上,其善恶理论的重心进一步向“实修”偏移,主张联系修行实际而谈善。2、在儒释道三教融合已成定局的氛围中,以天台的善恶观进一步吸收传统伦理思想。3、传灯的性善恶论始终在强调天台善恶与儒门善恶的不同中,坚持佛门的宗教伦理立场。4、传灯的善恶观表现在修行观上,实现了天台贪欲即道与禅门任运自在的修行观的融通,显示出禅教交融的中国化特色,也显示出天台善恶理论的实践意义。
诚然,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即使在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不同于公孔丑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 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什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性具善恶说”,其目的就在于从平等角度引导众生,在止观修行中体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一善恶相即的众生本质和宇宙本质,最终得以成佛。
结束语
善恶是一把尺子,人间有一条路,善和恶是它的两端,中间刻着尺度。你离另一端愈近,就离另一端愈远。在善恶好坏的分野面前,在人性的基因面前,无不悲观,虽无根本解除之道,然而也未尝不见有乐观者存。
注释:
[9]《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34,第882页。
[10]同[9],第883页。
[11](《止观义例》卷上,《大正藏》卷46,第450页。
[12] [13[14]《万善同归集》卷中,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15]《性善恶论》卷一,见《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六套第四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