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西山兰若之冠——十方普觉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许惠利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山兰若之冠——十方普觉寺
  许惠利
  《紫禁城》一九八六年第一期
  峰峦叠翠的北京西山,拥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寺院,位于寿安山南的十方普觉寺,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曾几易其名,初称“兜率寺”,后改名“昭孝寺”、“洪庆寺”、“寿安寺”、“永安寺”,清雍正年间定为今名(见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该寺占地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之多,有东中西三路院落,前后五重殿宇,规模宏丽而严整,曾被誉为“入山第一胜境”。
  —、历史沿革
  十方普觉寺初建时,并没有现在的规模大。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当时似只有中路山门殿至卧佛殿这一部份,东西两路院和中路院后的藏经楼都是后扩建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
  元朝是该寺发展史上的转折,从英宗硕德八剌起,连续四代皇帝对它进行扩建,工期历时十年,耗银五百万两。
  延佑七年(1320年)九月甲申,英宗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已亥,以寿安山造佛寺,置库掌财帛。三月,益寿安山造寺役军。十二月,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佛像。二年八月,增寿安山寺役卒七千人(《元史·英宗纪》)。
  泰定元年(1324年)二月,泰定帝修西番佛事于寿安山寺,三年乃罢(《元史·泰定帝纪》)。
  天历元年(1328年),文宗立寿安山规运提点所;三年,改昭孝营缮司(《元史·文宗纪》)。
  至顺二年(1331年)正月,文宗又以寿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命萨勒迪等总督其工没;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元史·文宗纪》)。
  明朝曾五次翻修、六次接驾,是该寺的全盛时期。第一次是宣德末至正统初,高僧广霖募诸中贵重修(《宛署杂记》卷十九)。第二次是正统八年(1443年)后,英宗鼎新修建,赐名“寿安禅林”,并颁(大藏经》一部置诸佛殿(见“明宪宗寿安寺如来宝塔铭”)。第三次是成化十八年(1482年),宪宗敕建寿安寺如来宝塔。第四次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复重修(《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一)。
  第五次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神宗出内帑重修,又赐《大藏经》及锦被等物。
  这几次翻修中,规模最大的应推宪宗建如来宝塔了。此塔高六丈九尺,阔五丈四尺,深三丈五尺,顶覆相轮,檐悬宝铎,四周丹垩绘饰,塑菩萨神天之像。塔内藏有舍利,塔外建有左右二殿,各高二丈四尺。宪宗不但出重金建塔,而且还将香山乡民人谢真等户内地五顷二十五亩,赐予寿安寺如来宝塔供奉香火。
  据《宛署杂记》、《日下旧闻考》等书记载,明代英宗、宪宗、武宗、世宗神宗五个皇帝,都曾驾临该寺,其中神宗朱翊钧还去了两次。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十方普觉寺亦冷落了一段时间。时人曾有“乱后寺废,香灯久断矣”的记载(《天府广记)卷三十五)和“饥僧二三人,踏落叶、守败椽”的描述(《北游录))。
  直到清雍正时期,怡亲王允祥舍资葺治,十方普觉寺才重复兴起来。允祥这次修建,工期一直延续到乾隆初年。
  允祥本人开工不久即猝然病故,其子弘皎、弘晓继之,寺中至今仍存有乾隆元年“怡亲王诚造”的铜钟。修葺后的十方普觉寺,“琳官梵宇,丹雘焕然,遂为西山兰苦之冠”。高宗弘历曾在弘晓等人的陪同下游览,并留下了“两峰辟仙路,其背众岭环,兰若百年余,胜境非尘寰”(《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一)的赞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弘历又对十方普觉寺进行了一次扩建,华美富丽的琉璃牌坊和素雅秀逸的行官院,都是这次增筑的。
  二、建筑布局
  十方普觉寺建筑规整,对称严谨。其整体布局按清代的建筑平面可分为前导、殿堂寺僧起居和行官四部份。
  前导指从“智光重朗”牌坊到琉璃牌坊之间的这一部份,它采用丛林坡道相结合的形式,上下坡降约十二米。从宗教意义上说,寺院是朝拜佛祖和尊神的圣地,是自“尘世凡界”通向“净土”或“仙界”的转折处所。
  由尘世到圣地需要一个环境与情绪上的过渡,这条一百多米长的坡道,正是为适应这种宗教要求而设计的。它步步升高,越上越多幽趣,越上越觉庄严,起到了由俗入清,渐入佳境的妙用。
  殿堂指由山门殿到卧佛殿之间的三重院落,其间钟、鼓楼,藏经楼为过渡性的独立建筑。由山门殿到卧佛殿,前后有一条纵贯南北的砖砌甬路,构成整个寺院布局的中轴线。
  寺院布局设计中轴线并不罕见,罕异的却是在山门左右,有游廊配所向东西再折而向北,直到最后面又折而东西回到卧佛殿左右,形成封闭的院落。这一周的廊房,东西十九间 (包括山门殿后殿),南北四十间(连配殿)成一个大长方形。中间虽有天王殿和三世佛殿,却不像一般佛寺,将全院用“四合头”式前后分成几进。
  刘士能先生1932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上撰文说:“唐宋以来有伽蓝七堂之称,惟各宗略有异同,而同在一宗,复因地域环境互相增省……”。十方普觉寺殿堂院除最后卧佛殿外,前面各堂为数适七。
  虽不敢说这是七堂典型之例,却也不能不说是巧合。此种平面布置,唐宋时代是很平常的,敦煌壁画里伽蓝都是如此布置。北京一带,唐代建的寺庙仍保留唐式平面是不多见的。梁思成先生当年到十方普觉寺考察时,特别注意到这一点。
  寺僧起居指东路的前几重院落,这部份特点不多。由前向后依次是斋堂大禅堂臂月轩和清凉馆,最后的祖堂院是供奉寺里开山祖师的地方。
  行宫包括整个西路院。行宫是专为帝王避暑行乐和兼理政事用的,因而这一部份园林色彩很浓。
  南入宫门,迎面假山作壁,使人首先从心理上产生了这里是园林而不是宫殿的感觉。穿过假山,横池竖桥,花竹互映。步入垂花门,进行宫正院,采用北方四合院带游廊的建筑形式,以院中灌木花丛和游廊调节了气氛。
  院内房屋虽是几重行宫院中最多的,但因占地较大并不显拥挤。沿廊前行,二行宫院复叠起假山,显出此处仍然是园囿。这里的假山,叠得单薄纤巧,与前面的大假山迥然有异。最后的三行宫院,以水做景,格调开阔。东西是游廊,北面是敞厅,将人们的视线自然集中到中间水面;小憩厅中,近可观游鱼碧莲,远可望如黛西山,神清气爽好不惬意。敞厅后面,特意不设围墙,令人绕池游罢仍觉景犹未尽,景意深远。
  三、殿堂景物
  十方普觉寺的殿堂,主要有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东西配殿和卧殿、东西配殿和卧佛殿。
  山门殿塑有“哼哈”二将坐像。天王殿供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坐像、四大天天王坐像和韦驮站像。三世佛殿是寺中体量最大的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殿前门额上悬有“双林邃境”匾,原为雍正御笔;门两侧楹联曰:“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珞梵宇妙庄严”,原为乾隆御笔,后由溥杰补题。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倒座观音和十八罗汉像。此处的十八罗汉与一般寺庙稍有不同,靠东边从南数第一个罗汉,身披盔甲,不着僧装,传说这是乾隆皇帝的化身。乾隆曾仿照其祖父康熙自称“暗夜多罗汉”的先例,称自己是“直福德罗汉”,据说故官雨花阁中也有象征他的塑像。也有人说这罗汉是雍正的化身,雍正推崇“大乘”佛教,乾隆曾尊他为“无上正佛”,笔者认为让他委身罗汉似不可能。
  东西配殿规制较小,东配殿原主要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原供有达摩祖师和地藏菩萨像,今皆已无存。
  卧佛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门额匾曰:
  “性月恒明”,两侧楹联曰:“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均为慈禧所题。殿内正中大床上,便是名闻遐迩的铜制释迦牟尼卧像,长5.3米、高1.6米,重约54吨,铸造于元朝至治元年(1321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像。卧佛头西面南,右手曲肱托头,左手自然伸平舒放于腿上,体态自如,浑朴精致,表现了佛教艺术中净化肃穆的风格和元代高超的冶炼技术。解放后有关部门曾对卧佛进行探查,证明确为实心。
  卧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菩萨,分别是:文殊师利、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卧佛后面的墙上,还悬有乾隆御笔的“得大自在”匾。
  关于卧佛的涵义,一般认为是表示释迦牟尼涅槃前向弟子嘱咐后事的形象。因为《佛所行赞·涅槃品》中,有“如来就绳床,北首右胁卧,枕手累双足,犹如狮子王”的记述。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是表示佛出游的一种方式。明清文人的题诗和清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文中,都有“卧游”的提法。笔老认为,应是“涅槃”和“卧游”两个方面都包括。因为释迦入灭,在佛教看来,并不是真的死了,是熄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达到了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这本身就寓意着由一个境界到另一个境界的“游”。也就是说,卧佛殿的卧佛,既表示释迦入灭前向弟子嘱托后事的情景,又表示他正以“卧游”的方式欲入“涅槃”,达到另一精神境界。卧佛自元代铸制以来,在京师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代以后,人们称之为“卧佛寺”而寺的正名反而越来越鲜为人知了。
  除铜铸卧佛外,十方普觉寺原还有一尊旃檀卧佛,供在三世佛殿内,传为唐代建寺之物,大约毁于明末清初。
  在十方普觉寺历史上,还有一个与卧佛齐名的景物——娑萝树。娑萝树本是原产印度的一种常绿乔木,属龙脑香科。由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临终时,涅槃于拘尸那国城外的娑萝树林,娑萝树遂成为佛教徒崇拜的圣树,寺院都争以有此树为荣。而十方普觉寺的娑萝树,又因其年代久远而闻名。
  明末于奕正认为:婆萝树“初入中国,嵾山、天台与此而三”《帝京景物略》)。清初谈迁进一步指出:“像(指旃檀卧佛像)自唐与娑萝同植”(《北游录》),断定娑萝树是唐朝建时所植。这些记载虽不一定可靠,但至少表明十方普觉寺植有娑萝树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
  十方普觉寺原有三株娑萝树,两株在天王殿前,东西相对,“大合抱有奇”;另一株在天王殿后,“则有三围”(《京城古迹考》)。不过,十方普觉寺的娑萝树并不是原产印度的常绿乔木,而是植物学上称为七叶树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对生五至七片,花序圆锥状,花白色略带红晕,也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植物。大概因其长得像娑萝树,所以我国寺僧一直把它当作娑萝树吧!遗憾的是,十方普觉寺的三株古娑萝树都已无存。现在寺中的两株娑萝树,都是后来补栽的。
  民国时期,十方普觉寺曾被基督教青年会和一些达官贵人租占,寺内建筑和殿堂景物日渐隳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十方普觉寺定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拨款整修,使十方普觉寺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