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圣僧和一位明君
读钱文忠著《玄奘西游记》一书,更加信服所谓“名师高徒”的话,因为著者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这本书本来是钱文忠根据他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述的整理而出。在此以前已有名家用这种方式出过书,很有影响,也很有争议。赞之者说,普及了学术;讥之者说,硬伤太多,或曰浅薄,是“心灵鸡汤”。但是我还没有听说对钱著有过这样的讥讽、嘲笑。至少对钱著,我看这种反应是客观的、公正的。我看了这本书,我这个普通读者以为,这书可称“深入浅出”,它有趣,易读,又随处给读者许多知识,纠正许多偏见。我还以为,这本书真是可以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人们屡屡引证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这段话,此书里也引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最后的那种人里,就有玄奘,这位大佛学家、大翻译家、大旅游家、大爱国主义者。这本书里这样说,钱氏的老师,季羡林先生也这样说。此书以学理服人,以事实动人;言必有据,不卖“鸡汤”:偶作考证,极见真学问。这也都是季羡林先生著作的一贯风格。
我想说一点以前没有想到过的事。这就是“唐僧”这一位伟大的高僧,与唐太宗这一位不多见的英明君主遇到一起,趣也感人。我们以前知道的唐僧玄奘,都从《西游记》中来,那里的唐僧窝囊得可怜可笑。这样的人要去西天(即印度),能行吗?真的玄奘并非如此,他是少有的干练之人,绝顶的聪明之人。此书直叙玄奘一生,略有剪裁,不虚构,不夸张。所据的资料主要出于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和后人写的《大慈恩寺大藏法师传》。书后附的《参考书目》也并不以弘富惊人。但是,一入叙事,就随处显示出著者的博识。玄奘的主要功绩是留学印度十九年,历尽艰苦。他带回来各种经书和语言学的书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各种舍利一百五十粒。他回国后,又生活了十九年,夜以继日地译佛经,共译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而且他还把《老子》等经典从中文译成梵文。他的译文质量很高,还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法相宗,也就是唯识宗,这种思想后来曾影响到章太炎和梁启超,远至朝鲜和日本。玄奘西天取经,主要是取《瑜伽师地论》这部经,取到了,而且译出了。但是,这是一部什么书?著者没介绍,只说他“没胆量来做这件事”。这有点令人遗憾。简明谈谈何妨?玄奘生活的时期,大体就是唐王朝初建之时,因此要与唐太宗有所交往。这些事极有趣味,但是以前少有人说到。原来玄奘开始远去西域时,正在唐太宗贞观元年,那时立国伊始,紧守国门,不许人出境。玄奘是费尽苦心,孤身偷越国境走出去的,现在叫“偷渡”。到贞观十九年,玄奘归来,已经是名僧,真正地是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唐太宗以盛大隆重的仪式迎接他。杰出的皇上与这位“偷渡客”会见,这时,两人怎么说起当年那事儿呢?不说又绕不过去。此书也不漏过这一点,而且细心发掘并讲述。玄奘先提,“玄奘当去之时,已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西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这里的“再三表奏”,就是多次申请,不被批准。谁不准?也可能当年太宗不知,但也可能就是太宗不准。不说了,只说自己“诚愿微浅”,“私行”不对,“深表惭惧”。唐太宗说得也好:“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朕甚至佳焉,亦不烦为愧。”这就是说,“与俗殊隔”,不能与一般俗人同等而论。太宗又说“山川阻远”,难得能成功。玄奘说,“既赖天威,故得往还无难。”这简直是两位政治家、外交家的对话。后来两人成为好友,太宗还两次劝玄奘还俗,助他理国,这大约是看中了玄奘在这方面的才能;但被玄奘婉拒。再后来呢,经常与太宗谈论佛学。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十五日,谈论时太宗急病。数日后,太宗死,一代英主死时只有五十三岁,那时玄奘也在他的身边。唐太宗对玄奘很好,很尊重,很尊敬。但也许正因为这一点,玄奘这位高僧就做了不合道德的事。此书著者并不隐讳。这就是同时的印度僧人乌伐邪带到中国五百多夹经卷,那是了不起的。但被玄奘夺归己有,而且给这僧人以迫害,很惨。这是玄奘利用自己的治政影响、势力,而为不义之事吧。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