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敦博本《坛经》片段试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汪韶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版本简介:
  《坛经》版本至今凡二十余种,其中以上世纪初敦煌石室所出五种写本最古:(1)敦博馆藏077号。内有五种禅籍,《坛经》乃其四。此本首尾完整,字迹清楚娟秀,约12400字。(2)大英图书馆S.5475号。中脱三行,其余完整,字迹拙朴,错误、缺落处较多。(3)北图冈字48号。首缺尾未钞完,仅存全文三分之一。(4)北图有字79号,仅存四行半。(5)原旅顺关东厅博物馆藏本,仅存首尾两页照片。凡此五本皆属同一系统。
  历史上流传的《坛经》整理本,全是宋代或以后的人加工的。主要有三种:晚唐或宋初惠昕本《六祖坛经》(1.4万字)、宋初契嵩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2万余字)、元宗宝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2万余字,最通行)。
  校注说明:
  1、本校注乃一片段试校,以敦博本为底本,起于敦博馆藏077号第104页“下是法”处,止于第112页“自成佛道”处,大体对应于宗宝本之“定慧品”与“坐禅品”。
  2、本校注无论对错,经文部分尽量保持底本原貌,只在缺漏处用[ ]补入所缺字句,并依文义分单元、分段。
  3、在此基础上,本校注比照敦煌石室所出各本照片,同时参考惠昕本、契嵩本及宗宝本(校注中称“惠昕等三本”),并吸收了今人研究成果。
  4、凡对底本进行增、删、改,一律出校以说明。若是同一问题,只在第一处加以说明。
  5、若底本是而它本误,则一般不录异,以免琐碎。
  片段试校:
  惠能[1]大师唤言:“善知识[2],菩提般若之智[3],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4]。善知识,愚人知[5]人,佛性本亦无差别,只缘迷悟。迷即为愚,悟即成智。
  “善知识,我此法门[6],以定惠[7]为本。弟[8]一勿迷言惠定别。惠定体不[9]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10];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定][11]惠等[12]。学道之人作意[13],莫言先定发[14]惠、先惠发[15]定、定惠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16]。口说善,心不善,惠定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诤[17]。若诤先后,即是迷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18],不离四相[19]。”
  [1]惠能:世作“慧能”。敦煌石室所出写本(除北图有字79号卷子不可得见外)均作“惠能”,“惠”、“慧”通用,如下文“定惠”即是“定慧”。
  [2]善知识:原泛指能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此为六祖对在场听法者之称呼。
  [3]菩提般若之智:“菩提”乃梵文bodhi之音译,意为正觉;“般若”乃梵文prajn~a之音译,意为洞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菩提般若之智”,意即证得佛果之智慧。
  [4]性:即“本性”、“自性”,在六祖这里,也就是“佛性”,指众生本具的成佛之因、成佛之可能性。
  [5]知:同“智”。
  [6]法门:指修行入道之门径。
  [7]定惠:即“定慧”。佛教有“三学”,即三种修行方法:戒、定、慧,分指持戒、禅定和智慧,用以破除贪、嗔、痴“三毒”。《翻译名义集》云:“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
  [8]弟:底本、斯本均作“弟”,当为“第”之音讹。
  [9]不:此字与六祖说法适成南辕北辙,疑衍,当据斯本删。
  [10]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体,即体性,不变之真理实相,无有分别;用,即功用,差别现象之具体表现。《坛经》中言定惠如灯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定中发慧,慧发于定,此即定惠体一不二、体用一如。
  [11]定:底本、斯本均脱,惠昕等三本均作“定惠等”,是,当据补。
  [12]等:等同,无异。定惠名虽二,实即一。
  [13]作意:佛教中指突然警觉而将精神投注于某处,可解为注意。
  [14]、[15]发:当依斯本改为“后”,后文“若诤先后,即是迷人”是其明证。又,《景德传灯录》卷28:“第五问:先定后惠,先惠后定?”
  [16]二相:指生灭、有无、人我、是非等相对待。大乘佛教之“不二法门”主超越对待、不落边见。
  [17]诤:假借为“争”,争论、争讼。
  [18]法我:二我之一,指执假有之法为实有,即法执。
  [19]四相:“相”谓形相、相状。“四相”有多种解释。佛教认为,凡所有相,咸为虚妄,皆须离弃。
  “一行三昧[1]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真心[2]是。《净名经》[3]云:真心是道场[4],真心是净土[5]。莫行心[6]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真心,非佛弟子。但行真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着,名‘一行三昧’。
  “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真心[7]坐不动,除妄[8]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若如是,此法同无情[9],却是鄣[10]道因缘[11]。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在[12]住即通流,住即彼[13]缚。若坐不动是,维摩诘不合呵舍利弗宴坐林中[14]。
  “善知识,又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15]净,不动不起,从此置[16]功。迷人不悟,便执成颠倒[17]。即有数百般如此教道者,故知大错。”
  [1]一行三昧:原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六祖在此做了新的解释。
  [2]真心:此节中除“真心坐不动”一句外,余处之“真心”皆当为“直心”,斯本亦如此。惠昕等三本皆作“直心”。又,《维摩经》卷上《菩萨品第四》:“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当据改,下同,不另出校。直心者,质直而无谄曲之心也(谄曲意谓曲意迎合)。
  [3]《净名经》:《维摩诘所说经》之通称,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乃梵文音译,意译净名。底本、斯本皆《净名经》、《维摩经》二名并用,实即一也。
  [4]道场:佛教中行法事之场所,亦指所行法事。
  [5]净土:佛教术语,指菩提修成、没有尘世俗气之清净世界,为佛所居之地。相对于此,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是为秽土。
  [6]行心:参照其后“口说法直”,当据斯本乙正。
  [7]真心:惠昕等三本皆作“直言”,当从。且疑“直”乃“只”之音讹。
  [8]妄:即妄念,虚妄之心念,贪著六尘之心也。
  [9]无情:指无情识活动之矿植物,如山河大地及草木等。佛教中有“无情有性无性”之争。马祖大弟子大珠慧海所撰《顿悟入道要门论》曰:“若无情是佛者,活人应不如死人。”
  [10]鄣:即“障”,斯本正作“障”,当改,下同。
  [11]因缘:佛教术语。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一切法均赖因缘和合而生。
  [12]在:斯本同,惠昕等三本作“不”,是,当据改。
  [13]彼:斯本同,当为“被”之讹,下同。
  [14]事具《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第三》。“弗”,同“佛”。“宴坐”,或作“燕坐”,即坐禅。
  [15]看:此字原缺,斯本有。底本后亦有“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一语,当据补,斯可与“不动不起”偶,且语义圆通。
  [16]置:斯本同。邓文宽称其乃“致”之同音借字,并引郭在贻:“敦煌变文中‘致’、‘置’通用的例子颇多,如《丑女缘起》‘自叹前生恶业因,置令丑陋不如人。’”(参《敦博本禅籍录校》第257页)当据改。
  [17]颠倒:斯本无“倒”,可据删。
  “善知识,定惠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惠法,亦复如是。
  “善知识,法无顿渐[1],人有利钝。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自本心,是见本性。悟即元[2]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3]。
  “善知识,我自[4]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为相[5]?无相,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念念[6]、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7]即离色身[8]。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是][9]以无住为本。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10]。但能离相,性体清净[11],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12],不于法上念生。莫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无别处受生。学道者用心,莫不识法意。自错尚可,更劝他人迷。不自见迷,又谤经法。是以立无念为宗,即缘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取[13]见,一切尘劳[14]妄念,从此而生。然此教门立无念为宗,世人离境,不起于念。若无有念,无念亦不立。无者,无何事?念者,[念][15]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16]。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17]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18],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维摩经》云:‘外能善分别诸法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19]”
  [1]顿渐:佛教有“顿渐二教”之说,顿即当下即成,渐则渐次修成。
  [2]元:通“原”,本来。
  [3]轮回:当作“轮回”。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主要教义之一,佛教承之并加以发展,谓众生因贪、嗔、痴而招致三界、六道之生死轮转,恰如车轮之回转,永无止尽,故名。
  [4]自:底本此前有“我此法门,以定惠为本”,“自”为“此”之讹,当改。
  [5]为相:即下文验之,当为“无相”,疑“为”乃与“无”音近而讹。当参郭朋校本改作“无相”。
  [6]念念:合上下体之,当为“今念”之误。契嵩本、宗宝本正作“今念”,当据改。
  [7]法身:无形质的真如法性之身。
  [8]色身:有形质而能为人感触到之物称色。色身即由四大(地水火风)、五尘(色声香味触)等色法而成之肉身。
  [9]是:底本、斯本均无。无“是”字,此句即有突兀之嫌。底本下文即有“是以无相为体”、“是以立无念为宗”,惠昕本、宗宝本均有“是”,是,当据补。
  [10]斯本于此句后有“是无相”三字,可据补。
  [11]清净:指超越诸善恶对待,无尘染。
  [12]境:佛教有所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此对应,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因其染污本性故,又名“六尘”。
  [13]取:斯本作“耶”。邓文宽云“耶”同“邪”,并引契嵩本、宗宝本为援。按:斯本错误、阙落处甚多,此盖抄者误将偏旁“又”错为“阝”,实不必以“邪”解会。“取”即取舍,有取舍即执著,与无念相悖。
  [14]尘劳:“烦恼”之别称,指为六尘所染而身心劳乱。
  [15]念:底本、斯本皆无此字,据惠昕本补。
  [16]念者,念真如本性:底本、斯本均无此句,据契嵩本、宗宝本补,以与上文“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对举。“真如”:真者,离妄而真实;如者,常住而不改。或指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
  [17]自:此字底本、斯本皆无,当依契嵩本、宗宝本补。
  [18]见闻觉知:身触外境之总称。即眼识之用为见,耳识之用为闻,鼻舌身三识之用为觉,意识之用为知。
  [19]引自《维摩经》卷下《佛国品第一》。原文无“外”、“内”二字。“第一义”,即第一义谛,言“真如法性”乃最高真理。
  “善知识,此法门中,座禅[1]元不着[2]心,亦不着[3]净,亦不言[不][4]动。若[言] [5]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体[6],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7]无处所。故知看者,看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鄣自本性,却彼净缚。若不动者,见一切人过患[8],是性不动。迷人自身不动,开口即说人是非,与道违背。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
  “今记[9]如是,此法门中,何名座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座,[内][10]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外若有相,内性不乱,本性自净曰[11]定。只缘境解[12],解[13]即乱。离相不乱即定。外离相即禅,内外[14]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故名禅定。
  “《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15]《菩萨戒[经][16]》云:‘本原自性清净。’善知识,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17]作自成佛道。”
  [1]座禅:“座”当为“坐”,底本、斯本二字多混用,下同。坐禅原指静坐修禅,息虑凝心以明心见性。六祖于此做了重新解释。
  [2]、[3]着:验之下文,当更为“看”,然“着”作胶执解,亦可使得。
  [4]不:此字底本、斯本均缺,据契嵩本、宗宝本补,斯不至与六祖禅法抵牾。
  [5]言:此字原缺,斯本有,是,当据补,正与下文“若言看净”偶。
  [6]体:斯本作“净”,是,当据改。
  [7]妄:此字原脱,斯本有,是,当据补。
  [8]过患:过咎与灾患。
  [9]记:斯本同。邓文宽谓唐五代河西方音中,“记”、“既”同音通用(参《敦博本禅籍录校》,第271页)。
  [10]内:此字底本、斯本俱缺,当依契嵩本、宗宝本补。
  [11]曰:斯本作“自”,义胜,当据改。
  [12]、[13]解:斯本作“触”,是,当据改。
  [14]外:契嵩本、宗宝本无此字,是。底本衍,当据删。
  [15]语出《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第三》。“即时豁然”,意谓当下豁然明朗,即顿悟。
  [16]经:契嵩本、宗宝本有此字,是。底本后再次引用此语,即有此字。当据补。《菩萨戒经》,全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罗什译。所引句出卷下,见《大正藏经》第24册第1003页。
  [17]自:底本无此字,当据斯本补。
  校后余说:
  《坛经》仅一万两千余言,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被评为影响中国人的十大书之一。这种影响来源于慧能那些有着革命性意义的禅法思想,许多传统的佛教思想都被他颠覆了。他通过对传统佛学的重新阐释,指出“西方”就在目前、就在当下,更确切地说,没有外在的“西方”,没有外在的决定者,人所需要做的只是回归自我本真。自心即佛,自性自度,自成佛道。
  在此片段中,他重点阐述了如下思想:
  强调定慧等学、定慧不二:定慧名二实一,即定即慧,并以灯、光作譬,说明定慧体一不二、体用一如。般若智慧的最大特点是不二无分别与平等觉,它针对的是迷、愚、痴、钝,因为迷、愚、痴、钝就是要分别。言定慧各别、定慧先后即生分别见,就是迷而不悟。
  本性自净自定: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却无差别。菩提般若之智,无论愚人智人,人人皆有,只缘心迷,不能自悟。禅宗强调迷和悟,佛与众生差别只在迷、悟之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众生是因为自己的愚钝,而亲手埋葬了自身本具的真如法性,因而需要一位大善知识向他猛喝一声:“谁缚你!”如果众生识得自性清净,便可一超直入如来地。
  一行三昧:原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但慧能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行直心。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影子。而不是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他引维摩诘呵斥舍利佛宴坐一事,阐述了应进一步破除法障的思想:若执一行三昧,静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如同无情之草木,就是法执,作茧自缚,求法反为法拘,法成了障道的因缘,成了拘限人的铁笼。同理,不见自性本净,而看心看净,也是一种妄念,反被净染。
  无相、无念、无住: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念念不住。心不住即通流,住即被缚。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而是不住一切。无念不是闭目塞听,躲避见闻觉知,而是不离世间觉,于一切境上不染,于一切法上不执。无念不是心的死寂,如同淤塞不通的一潭死水,而是流畅不住的一汪活水。总之,应不离污染而常清净,不离万境而常自在!
  与此相应,坐禅不是静坐息虑,不动不起,而是“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内见本性不乱为禅。”禅定就是外禅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这就改变了禅宗的修行传统,由重视静坐定心转向重视禅之精神的把握。形式上的静坐不是根本所在,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是禅。直心是道场,平常心即道!这是禅宗理论和实践上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2、邓文宽、荣新江:《敦博本禅籍录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邓文宽:《六祖坛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版。
  6、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7、《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参考《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隋唐五代卷(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