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八识规矩颂》浅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秉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就是:

一、 遍行五个:即触、作意、受、想、思;

二、 别境五个:即欲、胜解、念、定、慧;

三、 善心所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 中随烦恼二个:即无惭、无愧。

五、 大随烦恼八个: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 根本烦恼三个:即贪、嗔、痴。

何谓遍行心所?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一)遍善、恶、无记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遍于过、现、未三际;(四)遍与八识心王相应,所以称为遍行心所。

何谓别境心所?指此五心所,乃各别缘境。由于眼等五识缘境之时,同时意识各引自类种子,各各缘境,与前五识相应,所以称为别境心所。

十一个善心所为什么也与眼等五识相应呢?因为五识虽只缘现量境,好像没有造作分别,由于业性纯熟,即使偶然动了一念,不是动在善边。就是动在恶边,若动在善边,就与五识相应之故。

中随烦恼“无惭、无愧”二心所和大随烦恼“掉举”等八心所,唯是恶心所。五识若偶动一恶念,就与五识相应。

根本烦恼贪嗔痴三心所,遍与一切染心相应,五识若缘欲界顺意五尘境,自然起贪。若缘违意五尘境,自然起嗔。执缘境为实有,体即是痴。所以此“贪嗔痴”三心所也与五识相应。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颂第一句是说五识所依之根,不是肉眼能见的浮尘根,而是胜义根,即净色根。此净色根乃第八识所执受的相分,分映于五根门头,虽非肉眼所见,但它能发识,最极清净,所以称它为净色根。依此净色五根,方能发识,所以说:“五识同依净色根。”

第二句是说五识生识的缘。眼识九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耳识八缘生。

眼识须具下列九缘方能生识:一根缘、二境缘、三空缘、四明缘、五作意缘、六分别依缘、七染净依缘、八根本依缘、九种子依缘。鼻、舌、身三识具下列七缘方生识:以上九缘中除去空缘和明缘。因为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合时方能知香味触故),耳识具八缘方生识:即九缘中唯除明缘,因为暗中也可闻声的缘故。此三识具缘多寡相近,所以说:“九缘七八好相邻。”

第三句是说,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眼、耳二境是离中取境。观是能缘的见分,尘世是所缘的相分,所以说:“合三离二观尘世”。

第四句是说,识与根不同,愚者难于分别。愚,指愚法声闻。因为声闻人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故称为愚。盖五根对境,如镜对像。五识缘境,唯是现量。只要尚不起随念、计度二种分别,还是现量境,直到起了计度之心,方进入比量或非量之中。这就是根与识不同所在。因为识乃心法,即八识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相分,此色心不同;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不同,此根识不同之致,非愚法声闻所知,更不要说凡夫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是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这四句颂转识成智。先释前二句。变谓变带,相谓相分。以五识因中一向缘五尘相分境,托彼相分,变带观空,方成此智。其相虽空,亦未离空相,所以不能亲缘真如之理。诠者,具也。即是说五识转成作智时,即使在佛果位上也不具亲缘真如之理。为什么呢?因为佛有二智,一是实智,或称根本智;一是权智,或称后得智。根本智缘真,后得智缘俗,前者用于证理,后者用于度生,其用不同故。所以说:“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上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这句是说第八识转大圆镜智,初发之时,,此五识即成无漏。为什么呢?因为五识即八识见分,乃同体之故,所谓“五八果上圆”是也。

“三类分身息苦轮。”这句是说若五识转成所作智时,在佛果中,能现三类身,化导众生,出生死苦海。一、大化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机所现;二、小化身。即丈六金身,为应二乘及凡夫所现;三、随类不定化身。随诸各类众生,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种种不等。所以说:“三类分身息苦轮。”

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前二句是说六识具足善、恶、无记三性、现量、比量、非量三量、。性境、带质、独影三境。此六识都具足,故力用最强。三界生死,善恶因果,唯此识所造。所以说:“三界轮时易可知。”

三性者,一、善性。有顺益义,顺于正理,益于自他;二、不善性。有违损义,违于正理,损于自他;三、无记性。则于善恶品性,无所记录。(即不形成未来善恶果报)

三量者,一、现量。现谓显现,缘所现性境,不起分别。无计度心,故名现量;二、比量。比谓比类,于所缘前境,比度方知,如隔山见烟,即知有火。如见日落处,即知是西。三、非量。谓于所缘境,错谬分别,名为非量。

三境者,一、性境。即净色根于外境上发识,自变自缘之境;二、带质境。分为二种:(1)真带质。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即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及心所,第七识单缘第八识之见分皆属之。(2)似带质。以心缘色,名似带质。谓带彼相起,有似彼质,如依经作观所现之境。三、独影境,乃独头意识所现之境。

后二句是说六识与五十一心所法都相应,故业力殊胜。但就善恶一念起时则心所齐集,或多或少,以类相从,初无一定,故须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前二句是说第六识于三性(善、恶、无记)三界(欲、色、无色)三受(苦、乐、舍)之中,恒常转变改易。如善时忽生一恶念,喜时忽生一忧念,改易不定。于顺境上,适悦身心,产生乐受。于违境上,产生苦受。于非苦非乐境上,产生舍受。亦常转易不定。若恶念起时,则根本惑与随惑相连而起。若善念起时,则信等善法亦相连而起。所以说:“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后二句是说,身语二业,都由此六识方能发动。若论行相,于八识中独为最强。引者,谓此识能引诸识造业,因第六识与发业惑相应,能造善恶引业。此业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满者,谓此识能引前五,满八识异熟果报。因第六识与润生惑相应,能造善恶满业。此业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别报。所招总报,名真异熟,所招别报, 名异熟生。“能招业力牵”者,引业和满业所熏种子,至成熟时,如与善十一相应,则为善业牵之而往人天;如与根、随染位相应,则为恶业牵之而往三途,招感善或恶的总报和别报。皆第六识造业所牵感。所以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四句是颂第六识转妙观察智。前二句是说,第六识修生空观,在圆教七信位,始断分别我执。从八信起,修法空观,经历八、九、十信,至圆教初住位,始断分别法执,至此分别我法二执全断。约别教即是初欢喜地,乃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初发起之时。(此时妙观察智作下品转)但俱生我法二执,现行尚自缠绕,种子尚自眠伏。所以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后二句是说别教菩萨修法空观至远行地(即第七地)后心,断俱生我执,即进入第八地,(此时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作中品转)但俱生法执犹在,尚偶尔现起,然不是有漏。远行地后的后字,也包括九、十二地至等觉位。因为至等觉后心,六识方得纯净无漏,妙观察智作上品转而圆明遍照大千世界。所以说:“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这四句是颂七识的境量和心所。前二句是说第七识所缘,乃托第八识之见分,以为本质,是为真带质。什么是真带质?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就是以此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为我,七识与八识见分本质交带挟起中间相分,以此相分,一半与所缘第八见分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第七见分同一种生。此乃体相之相,不是形相之相。所以称为真带质。此识虽非善恶,性是无记。而有四惑我见(即我贪、我痴、我见、我慢)盖覆真性,所以是有覆无记。通情本者,谓此真带质,既通七识能缘心,以恒起我执,即是通情。又通八识见分,是它所缘之本,即是通本。由于三界有情随所生处,必缘第八识的见分,妄执为我,故三量中名为非量。所以说:“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后二句是说第七识所具的相应心所,大随烦恼有八,遍行有五,别境唯一慧心所,根本烦恼有四,即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共十八个心所。此十八心所恒与第七识相应。所以说:“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这四句是说第七识的力用。第一句说此识恒审思量第八识见分,执以为我。恒是恒常,不间断之义。审是审察,分别之义。恒与审,八识有四句分别:第八识,是恒而非审。不执我,故非审。无间断,故是恒;第六识,是审而非恒。有分别,故是审。有间断,故非恒;前五识,是非恒非审。有间断,故非恒。不分别,故非审。唯有第七识,是亦恒亦审。不间断,故是恒。以执我,故是审。第二句是说,由于此识于有漏位恒审思量,非我执我。此妄执之我相,无始随逐,无时暂舍,有情昏迷,不能自拔。所以说:“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三、四句是说四惑(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恒与第七识相应。前六转识修布施、持戒等善行时,由此第七识念念执我,使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识转为平等性智,则前所修诸行皆成无漏,名为净依。所以说:“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四句颂七识转成所作智。菩萨从初发心,六识修生空观,至圆七信位,(或别七住位)断分别我执,转修双空观,历八九十信,(相当于别教三贤位)于十信后心,破分别法执,即入圆教初住,(或别教初地,初欢喜地位),由于断了分别法执,第六识初转妙观察智,(此为妙观察智下品转)以六、七二识相依,第七识自然也转为下品平等性智,由于俱生我法二执未断,此识未得纯净无漏。所以说:“极喜初心平等性”。俱生二执微细。须地地分除。第六识修双空观至远行地后心,方舍藏识,断俱生我执,进入第八地,(此时平等性智为中品转)则无功用行现前,俱生我执永伏不起,所以说:“无功用行我恒摧。”但俱生法执犹在,直至等觉后心方才断尽,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是也。此时第七识方转无漏平等性智(此为上品转)。在佛果位中,现十种他受用身⑴,为十地菩萨说法,所以说:“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这四句是颂八识行相。第一句是说第八识唯是精明之体,本无善恶,故四性中唯是无覆无记,以有细微流注,故唯与五遍行心所相应。所以说:“性唯无覆五遍行,”第二句是说三界(欲、色、无色)九地(欲界五趣杂居地及色界四天、无色界四天)是众生流转六道之处,此识为总报主,而被他六识善恶业力牵引去投生。所以说:“界地随他业力生。”前面六识颂说,“引满能招业力牵”就是指这种情况。第三句是说二乘不了解第八识,不信有八识存在,由于八识深细,世尊寻常不说,恐怕二乘产生误解。经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就是恐他们分别执为我故,因此二乘不了解此识。所以说:“二乘不了因迷执。”第四句是说。二乘不知,不信有此识,是故大乘论主广引圣教备显正理而与之诤,所以说:“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这四句是颂八识的体相和力用。第一句,浩浩者,广大无涯貌。就是说藏识性海,不思议熏变而为业海。此识体广大无涯,以具三藏故,名为藏识。三藏者,具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一能藏。谓 无量劫来,前七识所作一切善恶种子习气,唯此识能藏,此约持种边说;二所藏。前七识所作异熟果报,此识是所藏之处,此约受熏边说;三我爱执藏。第七识执此识见分为我,故云,我爱执藏,此唯约被第七所执边说。有此三义,故令积劫因果,不失不坏,不可穷尽。所以说:“浩浩三藏不可穷。”

第二句是说,此识如水,为境风鼓动,故起前七转识波浪。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所以说:“渊深七浪境为风。”

第三、四句是颂第八识力用。前七识现行,返熏此识,以其识体坚住,一味无记,恒时相续,有可熏性,故能受熏。前七转识善恶种子,唯此识能持。又能持根身器界,一期全不散坏,以为三界总报主,故死时后去,投胎先来,为众生之命根。一期生死,必以此为总报主,所以说:“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四句颂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识有三名,一名藏识。谓此识因第七识念念执为我故,无始以来,相续长劫,沉沦生死。别教菩萨从初发心修行,渐断习气,经历三贤、登地及到第七地,破俱生我执,此识方得舍藏识名,显过最重。所以说:“不动地前才舍藏。”二、异熟识。谓八地以后,虽舍藏识之名,以有微细俱生法执及有漏善种间或生起,尚引后果,名异熟识。至金刚道后等觉后心,证解脱道,异熟方空,所以说:“金刚道后异熟空。”三、庵摩罗识。此云白净无垢识。异熟若空,一念顿断最初生相无明,入妙觉位,此识在妙觉位中名无垢识,乃清净真如,与大圆镜智同时发起,到此地位,境智相应,法身显现,圆明普照十方尘刹。所以说:“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注⑴一、菩提身。谓如来菩提树下成道身。二、愿身。谓如来下兜率,降生人间,酬宿因愿度生之身。三,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之身。四、力持身。谓如来灭后,碎全身为舍利,永久不坏,作众生福田,名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谓如来证得微尘数相好庄严实报身。六、威势身。谓如来处于众会,威德广大,天魔外道,无不归伏之身。七、意生身。(亦称如意身)谓如来随自他意,处处受生,意有所往,身即随到,是名意生身。八、福德身。谓如来福德具足,犹如大海,无不涵容,是名福德身。九、法身。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犹如虚空,是名法身。十、智身。谓如来妙智圆明,决了诸法,通达无碍,是名智身。(出华严经教门指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