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与四摄
六度。或称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修此六法,能令行人度生死烦恼河之中流,抵达涅磐彼岸。
先说六度,次说四摄。
一, 布施度。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三种:(一)财
施。财施又分二:(1)内财施。即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头目髓脑布施与众生。如释尊因地行菩萨道时,曾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2)外财施。指以身外种种饮食衣服,及资身之具,施与众生,以济其穷困。(二)法施。菩萨能以世出世间善法,教化众生,令其依教修行,是为法施。(三)无畏施。谓菩萨见到众生种种危难,苦厄之事,其心怖畏,即以柔语安慰,或设法帮助其脱离苦难,令无所畏,是名无畏施。若能行上三施,则能对治悭贪之心,消除贪穷之因。修布施时,当观三轮体空,不见能施之我,不见受施之人,不见所施之物。《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若能如是无相行施,即为具足布施波罗蜜。
二, 持戒度。梵语尸罗,华言持戒。戒为一切善法之本。
《佛遗教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处。”戒有三种:(一)摄律仪戒。此是止持。以止而不作为持戒,即无恶不断之义。此戒,一名别解脱戒。谓七众佛弟子各别奉持所受戒法,各别获得解脱之益。故名别解脱戒。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三归,五戒,八关斋戒;出家五众:学戒女,(式义摩那)六戒;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尚有《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乃大乘菩萨所受,在家,出家菩萨均得受之。但在家居士多依《优婆塞戒经》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二)摄善法戒。此是作持,以作为持戒。如不依此去作,即名犯戒,即无善不修之义。(三)饶益有情戒。又名摄众生戒。持戒者不仅自己止恶修善,还须视实际需要,作种种饶益有情之事,故名饶益有情戒。即无生不度之义。修持戒度时,当行无相持,即无有我为能特,戒为所持,亦不见人犯戒之相,及计持戒功德之相。若能行无相持,即为具足持戒波罗蜜。
三, 忍辱度。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能离嗔恚。菩
萨为度众生,忍受种种身心之苦,不生嗔脑之想。释尊因地作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不但无嗔恨之心,反发愿成佛之后,先度此人(即阿若骄陈如尊者),乃为行忍辱之最佳榜样。忍辱有三种:(一)生忍。或称耐怨害忍。若众生以非理横加恶行于我,能逆来忍受,不生嗔恚,是名生忍。(二)法忍。或称安受苦忍。法忍又分二种:1,内法忍。自身所遭受,诸如饥渴,疾病等种种逆境,知是宿业所感,安心忍受,不生一念怨尤之心,是名内法忍;2,外法忍。对于无情世间之寒热,风雨等种种自然灾害,了知此乃众生同业所感,不生怨尤,安心忍受,是名外法忍。3,谛察法忍。菩萨审谛观察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虚妄有生,虚妄有灭,当体即空,本无自性,安住于真空法理之中,谛信不惑,忍可于心,是名谛察法忍
修忍辱度时,不见我为所辱,彼能辱我,及所忍辱
之事,即为具足忍辱波罗蜜。
四, 精进度。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者不杂。进者
不退。精进为修一切行门之根本,修任何法门,若行人能不杂,不退,意志坚强,心无懈疲,勇往直前,则能出生一切善法,乃至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此喻苟能精进,事无不成。檐滴虽微,日久穿石。亦如钻木取火,钻之不已,方得火种。《八大人觉经》:“第四觉知。懈废堕落。常行精进,摧伏四魔,出三界狱。”四魔:即天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也。阴界:即五阴及十八界也。谓若佛弟子,常行精进,必能摧伏四魔,出离五阴十八界之生死牢狱也。精进有三种:(一)擐甲精进。此喻修行者勇猛精进,若披甲上阵,则不为烦恼魔军之兵仗所伤,是名擐甲精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佛告慈氏菩萨,求菩提时,擐甲精进,以大誓愿而为器仗,日夜精勤,增长功德。设逢苦难,心不退转。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又:《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乃至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证道果。”(二)摄善法精进。菩萨修六度等一切善法,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谓菩萨于一切时,修习圣道,为饶益一切有情,常以四摄等法而化导之,咸使断恶修善。虽经尘劫,心无疲厌,是名饶益有情精进。
修精进度时,若行者能通达无相而行精进,知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有,但有假名,而无自性。不见自身心精进之相,于平等法中,无愿,无求,虽知所行如幻如化,而常行精进,即为具足精进波罗蜜。
五, 禅定度。梵语禅那,华言静虑。即止观异名。止即
静,虑即慧。止属定,观属慧。菩萨修禅定,则能度散乱之心。《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进,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修行之人,若能修习禅定,自然妄心止息,不致散乱。由禅定故,则能生智慧之水。《大智度论》云:“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故知欲治妄想,杂念,离禅定则别无他途。禅有三种:(一)世间禅定。即色界,无色界天人所修四禅定与四空定。四禅八定是凡夫外道所修之禅定。(二)出世间禅定。即罗汉,辟支佛,菩萨所修之禅定。(三)出世间上上禅。即菩提达摩所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定。《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茫然,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所谓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即是不生不灭之真如妙心,亦即首楞严大定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不乱,不昧故,具足禅波罗蜜。”不乱即寂,不昧即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具足禅波罗蜜。
六, 智慧度。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智慧非世俗之所
谓聪明也,乃从实相理体所生起之净智妙慧。
智慧有三种:(一)真智。又称实智。此智从如实理生起。从实理起,还照于理。譬如摩尼宝珠之光,依珠所生,还照珠体。亦即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真实不虚,名真,不变不易,名如。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故称真智。《佛遗教经》云:“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引此三喻极言真智为修行之本也。(二)俗智。俗智者,通达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名相及其差别之智慧。又称权智。权者,曲随机宜,方便利物之智慧。(三)中智。亦称中道妙智。此智不著于有,亦不偏于空,二边俱不著,故称中智。此中智照空时,了达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全真谛即是俗谛;此中智照有时,了达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全俗谛即是真谛。如是真俗圆融,空有不二之智慧,即是中智。《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即是说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当体即是真空,但此真空亦不无假名幻相显现。如 是空有二边,双照双泯,不偏不倚,宛然中道,故说亦名中道义。中道即中智也。
般若度如母,馀五度如子,为其所生。《大乘理趣六
波罗蜜经》云:“若诸菩萨行布施乃至静虑波罗蜜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所生而为根本。”又:般若如舟师,其馀五度如舟船,舟船须舟师掌舵,方能抵达涅磐彼岸。《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菩萨于生死海,以五波罗蜜多而为舟船,载功德宝,要因般若波罗蜜多为舟师,至于彼岸。”
次说四摄
四摄。即菩萨摄化众生之四种善巧方法。《法界次第》说:“此四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来摄受教化众生。
若众生乐财,欢喜财物,即以财施摄受于他;若众生乐法。喜闻佛法,即以法施摄受于他,为其说乐闻之法。众生得到二施利益,自然生起亲爱之心,依附于菩萨,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布施摄。
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用慈和,爱悦语
言与之说法,使其乐于接受教化。凡有三种:(一)慰喻语。如众生或患病苦,或遭挫折,诸不顺遂时,菩萨用慈爱,和悦语予以安慰与劝勉,使其精神获得慰藉,从而生起感激之情,乐于接受教化;(二)庆悦语。菩萨见众生作饶益他人之事,或改正其从前不良习惯,赞叹他,鼓励他,令其心生欢喜,向顺性方面发展;(三)胜益语。见众生行善法时,菩萨以善巧方便语言,令众生听后心生欢喜,增益,增胜善法,更加乐善向道。是为爱语摄。(三)利行摄。谓菩萨能身体力行,作种种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众生生起亲爱之心,依附菩萨,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利行摄。
(四)同事摄。谓菩萨为化度众生故,与其同事,从
而令众生亲爱心,依附菩萨,乐于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同事摄。佛菩萨,随类化身,与众生同其身,同其所事,方便摄化众生,亦即同事摄也。
六度与四摄,乃菩萨行门,为佛弟子,当各勉力而行
之也。 六度。或称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修此六法,能令行人度生死烦恼河之中流,抵达涅磐彼岸。
先说六度,次说四摄。
一, 布施度。梵语檀那,华言布施。施有三种:(一)财
施。财施又分二:(1)内财施。即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头目髓脑布施与众生。如释尊因地行菩萨道时,曾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等;(2)外财施。指以身外种种饮食衣服,及资身之具,施与众生,以济其穷困。(二)法施。菩萨能以世出世间善法,教化众生,令其依教修行,是为法施。(三)无畏施。谓菩萨见到众生种种危难,苦厄之事,其心怖畏,即以柔语安慰,或设法帮助其脱离苦难,令无所畏,是名无畏施。若能行上三施,则能对治悭贪之心,消除贪穷之因。修布施时,当观三轮体空,不见能施之我,不见受施之人,不见所施之物。《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若能如是无相行施,即为具足布施波罗蜜。
二, 持戒度。梵语尸罗,华言持戒。戒为一切善法之本。
《佛遗教经》云:“若人能持净戒,是则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故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处。”戒有三种:(一)摄律仪戒。此是止持。以止而不作为持戒,即无恶不断之义。此戒,一名别解脱戒。谓七众佛弟子各别奉持所受戒法,各别获得解脱之益。故名别解脱戒。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三归,五戒,八关斋戒;出家五众:学戒女,(式义摩那)六戒;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尚有《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乃大乘菩萨所受,在家,出家菩萨均得受之。但在家居士多依《优婆塞戒经》受持六重二十八轻戒。(二)摄善法戒。此是作持,以作为持戒。如不依此去作,即名犯戒,即无善不修之义。(三)饶益有情戒。又名摄众生戒。持戒者不仅自己止恶修善,还须视实际需要,作种种饶益有情之事,故名饶益有情戒。即无生不度之义。修持戒度时,当行无相持,即无有我为能特,戒为所持,亦不见人犯戒之相,及计持戒功德之相。若能行无相持,即为具足持戒波罗蜜。
三, 忍辱度。梵语羼提,华言忍辱。忍辱能离嗔恚。菩
萨为度众生,忍受种种身心之苦,不生嗔脑之想。释尊因地作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不但无嗔恨之心,反发愿成佛之后,先度此人(即阿若骄陈如尊者),乃为行忍辱之最佳榜样。忍辱有三种:(一)生忍。或称耐怨害忍。若众生以非理横加恶行于我,能逆来忍受,不生嗔恚,是名生忍。(二)法忍。或称安受苦忍。法忍又分二种:1,内法忍。自身所遭受,诸如饥渴,疾病等种种逆境,知是宿业所感,安心忍受,不生一念怨尤之心,是名内法忍;2,外法忍。对于无情世间之寒热,风雨等种种自然灾害,了知此乃众生同业所感,不生怨尤,安心忍受,是名外法忍。3,谛察法忍。菩萨审谛观察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虚妄有生,虚妄有灭,当体即空,本无自性,安住于真空法理之中,谛信不惑,忍可于心,是名谛察法忍
修忍辱度时,不见我为所辱,彼能辱我,及所忍辱
之事,即为具足忍辱波罗蜜。
四, 精进度。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精者不杂。进者
不退。精进为修一切行门之根本,修任何法门,若行人能不杂,不退,意志坚强,心无懈疲,勇往直前,则能出生一切善法,乃至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此喻苟能精进,事无不成。檐滴虽微,日久穿石。亦如钻木取火,钻之不已,方得火种。《八大人觉经》:“第四觉知。懈废堕落。常行精进,摧伏四魔,出三界狱。”四魔:即天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也。阴界:即五阴及十八界也。谓若佛弟子,常行精进,必能摧伏四魔,出离五阴十八界之生死牢狱也。精进有三种:(一)擐甲精进。此喻修行者勇猛精进,若披甲上阵,则不为烦恼魔军之兵仗所伤,是名擐甲精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佛告慈氏菩萨,求菩提时,擐甲精进,以大誓愿而为器仗,日夜精勤,增长功德。设逢苦难,心不退转。修诸苦行,不辞劳倦。常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取有情。”又:《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乃至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证道果。”(二)摄善法精进。菩萨修六度等一切善法,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摄善法精进。(三)饶益有情精进。谓菩萨于一切时,修习圣道,为饶益一切有情,常以四摄等法而化导之,咸使断恶修善。虽经尘劫,心无疲厌,是名饶益有情精进。
修精进度时,若行者能通达无相而行精进,知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有,但有假名,而无自性。不见自身心精进之相,于平等法中,无愿,无求,虽知所行如幻如化,而常行精进,即为具足精进波罗蜜。
五, 禅定度。梵语禅那,华言静虑。即止观异名。止即
静,虑即慧。止属定,观属慧。菩萨修禅定,则能度散乱之心。《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进,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修行之人,若能修习禅定,自然妄心止息,不致散乱。由禅定故,则能生智慧之水。《大智度论》云:“若求世间近事,不能专心,则事不成,何况甚深佛道而不用禅定。禅定,名摄诸乱心。乱心轻飘,甚于鸿毛;驰散不停,驶过疾风;不可制止,剧于猕猴;暂现转灭,甚于掣电。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禅不定。”故知欲治妄想,杂念,离禅定则别无他途。禅有三种:(一)世间禅定。即色界,无色界天人所修四禅定与四空定。四禅八定是凡夫外道所修之禅定。(二)出世间禅定。即罗汉,辟支佛,菩萨所修之禅定。(三)出世间上上禅。即菩提达摩所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定。《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茫然,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所谓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即是不生不灭之真如妙心,亦即首楞严大定也。《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不乱,不昧故,具足禅波罗蜜。”不乱即寂,不昧即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故具足禅波罗蜜。
六, 智慧度。梵语般若,华言智慧。此智慧非世俗之所
谓聪明也,乃从实相理体所生起之净智妙慧。
智慧有三种:(一)真智。又称实智。此智从如实理生起。从实理起,还照于理。譬如摩尼宝珠之光,依珠所生,还照珠体。亦即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真实不虚,名真,不变不易,名如。以如如智,照如如理,故称真智。《佛遗教经》云:“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引此三喻极言真智为修行之本也。(二)俗智。俗智者,通达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名相及其差别之智慧。又称权智。权者,曲随机宜,方便利物之智慧。(三)中智。亦称中道妙智。此智不著于有,亦不偏于空,二边俱不著,故称中智。此中智照空时,了达真空不空,具足妙有,全真谛即是俗谛;此中智照有时,了达妙有非有,具足真空,全俗谛即是真谛。如是真俗圆融,空有不二之智慧,即是中智。《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即是说一切诸法,皆是因缘所生,当体即是真空,但此真空亦不无假名幻相显现。如 是空有二边,双照双泯,不偏不倚,宛然中道,故说亦名中道义。中道即中智也。
般若度如母,馀五度如子,为其所生。《大乘理趣六
波罗蜜经》云:“若诸菩萨行布施乃至静虑波罗蜜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所生而为根本。”又:般若如舟师,其馀五度如舟船,舟船须舟师掌舵,方能抵达涅磐彼岸。《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云:“菩萨于生死海,以五波罗蜜多而为舟船,载功德宝,要因般若波罗蜜多为舟师,至于彼岸。”
次说四摄
四摄。即菩萨摄化众生之四种善巧方法。《法界次第》说:“此四通言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
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来摄受教化众生。
若众生乐财,欢喜财物,即以财施摄受于他;若众生乐法。喜闻佛法,即以法施摄受于他,为其说乐闻之法。众生得到二施利益,自然生起亲爱之心,依附于菩萨,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布施摄。
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用慈和,爱悦语
言与之说法,使其乐于接受教化。凡有三种:(一)慰喻语。如众生或患病苦,或遭挫折,诸不顺遂时,菩萨用慈爱,和悦语予以安慰与劝勉,使其精神获得慰藉,从而生起感激之情,乐于接受教化;(二)庆悦语。菩萨见众生作饶益他人之事,或改正其从前不良习惯,赞叹他,鼓励他,令其心生欢喜,向顺性方面发展;(三)胜益语。见众生行善法时,菩萨以善巧方便语言,令众生听后心生欢喜,增益,增胜善法,更加乐善向道。是为爱语摄。(三)利行摄。谓菩萨能身体力行,作种种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众生生起亲爱之心,依附菩萨,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利行摄。
(四)同事摄。谓菩萨为化度众生故,与其同事,从
而令众生亲爱心,依附菩萨,乐于接受教化,住于大乘正道。是为同事摄。佛菩萨,随类化身,与众生同其身,同其所事,方便摄化众生,亦即同事摄也。
六度与四摄,乃菩萨行门,为佛弟子,当各勉力而行
之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