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会《六度集经》思想之研究
康僧会《六度集经》思想之研究
作者:张谷洲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199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康僧会《六度集经》思想之研究
【英文标题】A Study of the Main Ideas in《A Collection of the Six Perfection》 (《Sat-Paramita - Samgiti》) Translated and compiled by Kang Seng Huei
【文章作者】张谷洲
【指导教师】高柏园
【文章页数】133页
--------------------------------------------------------------------------------
【中文关键词】六度 | 菩萨行 | 大乘佛教 | 佛教政治 | 儒佛融合
【英文关键词】Six Perfection | The Training of Bodhi Sattva | Mahayana | Buddhist Politics | Buddhism Mingled with Confucianism
【中文摘要】《六度集经》的思想主要有三个重点,一是宣扬菩萨行思想,一是宣扬佛教政治思想,一是积极融合儒家的思想。
为了清楚展现《六度集经》的菩萨行思想,本文首先从各章的序言中,分别摘录“六度”的含义,接着再从各度的故事里归纳出为什么要行六度、行六度的态度、行六度所得的果报等。最后本文以其它大乘佛经的论述,对《六度集经》的六度思想进行补充说明。
就佛教政治思想来看,《六度集经》以佛教的转轮王为理想,期望君王都能摒持下生人间救度世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在教化思想上,《六度集经》期望君王以佛教的十善道来教化人民。在刑罚思想上,《六度集经》认为人民的犯罪行为都是盲冥无知所造成的错误,值得同情,因此期望君王摒持佛教的慈悲,省刑去杀。在国防战争思想上,《六度集经》同样摒持佛教的慈悲,重视不杀的戒律,所以期望君王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在经济民生上,《六度集经》一方面教导人民,降低欲望,不要沈溺于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又对贫困人民十分关心,因此在护法信仰的理念下,积极鼓励布施行为。
就融合儒家思想来看,《六度集经》融合儒家思想的现象极为明显。在伦理道德方面,《六度集经》对男女伦常十分重视,展现和印度不同的道德观,经中也往往在佛教的五戒中加入儒家的道德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六度集经》在某些政治思想上,明显超越佛教政治的范畴,比如政权转移的天命靡常思想、君王要为治国成败负责的政治责任思想、远民慕德归化的归仁思想、去国以保民的反战思想、关心人民经济的民本经济思想等等。种种迹象显示,上述这些思想都不是直接传承自佛教政治,而是融合儒家政治思想的结果。
【英文摘要】There are three main ideas in 《A Collection of the Six Perfection》: to propagate the ideas in "The Training of Bodhi Sattva", to propagate the idea of Buddhist politics and to actively mix Buddhism with Confucianism.
In order to clearly present the thinking of "The Training of Bodhi Sattva" , this article excerpts the meaning of "Six Perfection" from each chapter''s introduction separately, and then it also draws a conclusion from each "Perfection" ''s story about why practicing "Six Perfection", the attitude we should have when practicing "Six Perfection", and the Karma of practicing "Six Perfection". Accordingly, the theories in this book are not very complete, so with the addition of discussing the idea of this book, this article will also give additional explanations based on other theories in Mahayana scriptures.
In the aspect of the idea of Buddhist Politics, This book regarded the Buddhist cakravartin as an ideal, hoping that rulers could rule their countries based on the attitude that they had come to the world to save people . In regard with cultivating people''s thinking, the ideal king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mind-cultivating function of the Buddhist doctrine. In regard with the penalty thinking, This book considering that the crimes people committed were the mistakes caused by their ignorance, which was pity-worthy, therefore, rulers should base on the Buddhist mercy, save penalty and death sentence. In regard with its concept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wars, This book still insisted on the Buddhist mercy ?he rules of no killing, in the hope that rulers could avoid wars as far as possible. In regard with the idea of managing people''s lives, on the one hand, it taught people to reduce their desires and not to indulge in material enjoy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showed much concern about poor people, consequently, it earnestly encouraged the behavior of giving.
In the aspect of combining with Confucian thinking, the situations of Buddhism''s combining with Confucian thinking were very common and obvious. With regard to ethics, this book emphasized the moral principl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highly, which showed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from that of India''s. This book also added the Confucian moral thinking into the Buddhist "Five Don''ts" frequently. In regard to political thinking, this book evidently exceeded the limits of the Buddhist Politics. In some political ideas, like the idea of the changing of the heavenly mandate, the idea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the idea of returning to the ruling of the good rulers, the anti-war idea, and economic idea of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etc. All of these traces indicate that the above ideas don''t come directly from the Buddhist Politics. They are the result of Buddhism''s mingling with Confucianism''s political thinking.
--------------------------------------------------------------------------------
【文章目次】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研究步骤与进程2
第三节 《六度集经》的编译、体例与内容5
一 《六度集经》编译的时代背景5
二 康僧会的生平与思想特色7
三 《六度集经》的编译、体例与内容9
第二章 《六度集经》的菩萨行思想12
第一节 菩萨与菩萨行12
一 菩萨释义12
二 《六度集经》的菩萨行15
第二节 《六度集经》的布施思想18
一 为什么要布施19
二 布施的态度22
三 布施与果报22
四 《六度集经》布施思想之检讨24
第三节 《六度集经》的持戒思想27
一 为什么要持戒28
二 持戒的态度29
三 持戒与果报30
四 《六度集经》持戒思想之检讨31
第四节 《六度集经》的忍辱思想34
一 为什么要修忍辱34
二 忍辱的态度36
三 忍辱与果报37
四 《六度集经》忍辱思想之检讨37
第五节 《六度集经》的精进思想40
一 为什么要精进41
二 精进的态度41
三 精进与果报43
四 《六度集经》精进思想之检讨43
第六节 《六度集经》的禅定思想45
一 为什么要修禅定46
二 禅定的态度48
三 禅定的功效49
四 《六度集经》禅定思想之检讨50
第七节 《六度集经》的明度思想53
一 为什么要修明度54
二 修行明度的态度55
三 明度与果报56
四 《六度集经》明度思想之检讨57
第三章 《六度集经》的佛教政治思想60
第一节 佛教政治的起源与护法信仰61
一 佛教政治的兴起62
二 「护法信仰」的产生65
第二节 《六度集经》的君王观67
一 理想君王要以佛法治国68
二 理想君王的出身与进退72
三 理想君王的治国态度74
第三节 《六度集经》的佛法教化思想75
一 佛法教化的重要75
二 佛法教化的内容79
第四节 《六度集经》的内政与国防思想81
一 省刑去杀的刑罚主张82
二 避免战争的国防思想84
第五节 《六度集经》的民生经济思想87
一 《六度集经》对经济生产的态度87
二 以布施为主的经济思想90
第四章 《六度集经》融合儒家的思想94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融合94
一 儒佛道德思想的差异94
二 孝顺观念的融合97
三 男女伦常的融合101
四 五戒观念的扩大104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融合105
一 天命靡常观念的融合106
二 政治责任观的融合111
三 王道归仁思想的融合114
四 去国保民思想的融合118
五 经济思想的融合120
第五章 结论124
第一节 《六度集经》思想的特色124
第二节 《六度集经》思想的省思126
参考书目128
--------------------------------------------------------------------------------
【参考文献】
一 大藏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小野玄妙等着 新文丰。
《长阿含经》 前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同译 V1。
《中阿含经》 前秦.僧伽提婆译 V1。
《杂阿含经》 宋.求那跋陀罗译 V2。
《增壹阿含经》 前秦.僧伽提婆译 V2。
《六度集经》 吴.康僧会编译 V3。
《修行本起经》 东汉.竺大力、康孟祥同译 V3。
《生经》 西晋.竺法护译 V3。
《菩萨本行经》 东晋.失译人名 V3。
《大方便佛报恩经》 东汉.失译人名 V3。
《菩萨本生鬘论》 宋.慧询等译 V3。
《太子须大拏经》 西秦.圣坚译 V3。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唐.般若译 V3。
《长寿王经》 西晋.失译人名 V3。
《撰集百缘经》 吴.支谦译 V4。
《贤愚经》 元魏.慧觉等译 V4。
《杂宝藏经》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 V4。
《出曜经》 前秦.竺佛念译 V4。
《大庄严经论》 后秦.鸠摩罗什译 V4。
《众经撰杂譬喻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V4。
《道行般若经》 东汉.支娄迦谶译 V8。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V8。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元魏.菩提留支译 V9。
《大般涅槃经》 北凉.昙无谶译 V12。
《法镜经序》 吴.康僧会撰 V12。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东汉.支娄迦谶译 V12。
《大方广十轮经》 北凉.失译人名 V13。
《维摩诘所说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V14。
《犍陀国王经》 东汉.安世高译 V14。
《观佛三昧海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V15。
《阿阇世王经》 东汉.支娄迦谶译 V15。
《大安般守意经序》 吴.康僧会撰 V15。
《宝云经》 梁.曼陀罗仙译 V16。
《父母恩难报经》 东汉.安世高译 V16。
《盂兰盆经》 西晋.竺法护译 V16。
《四十二章经》 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 V17。
《八大人觉经》 东汉.安世高译 V17。
《法集经》 元魏.菩提留支译 V17。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 东汉.安世高译 V17。
《受十善戒经》 东汉.失译人名 V24。
《优婆塞戒经》 北凉.昙无谶译 V24。
《善见毘婆沙律》 萧齐.僧伽跋陀罗译 V24。
《大智度论》 后秦.鸠摩罗什译 V25。
《佛遗教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V26。
《大毗婆沙论》 唐.玄奘译 V27。
《瑜伽师地论》 唐.玄奘译 V30。
《显扬圣教论》 唐.玄奘译 V31。
《大乘集菩萨学论》 宋.法护日称等译 V32。
《发菩提心经论》 后秦.鸠摩罗什译 V32。
《阿育王经》 梁.僧伽婆罗译 V50。
《阿育王传》 晋.安法钦译 V50。
《付法藏因缘传》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 V50。
《高僧传》 梁.慧皎撰 V50。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前秦.昙摩难提译 V50。
《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译 V51。
《弘明集》 梁.僧佑撰 V52。
《经律异相》 梁.宝唱等撰 V53。
《出三藏记集》 梁.僧佑撰 V55。
《众经目录》 隋.法经等撰 V55。
《开元释教录》 唐.智升撰 V55。
二 佛学参考书
《中华佛学百科全书》 蓝吉富主编 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4年元月。
《佛光大辞典》 慈怡主编 佛光出版社 1989年2月3版。
三 近人佛学专著
《现代佛学大系》 蓝吉富主编 弥勒出版社 1983年6月初版。
23《印度佛教史略》 荻原云来原著 吕澄编译。
23《阿育王及其石训》 周祥光译。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张曼涛主编 大乘文化出版社 。
?《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 1978年6月初版。
?《佛教与政治》 1979年3月初版。
?《佛教与中国思想及社会》 1978年12月初版。
?《印度佛教史论》 1978年12月初版。
《六波罗蜜的研究》 释依日着 佛光出版社 1989年4月3版。
《菩萨思想的研究》(上、下) 神林隆净着 许洋主译 华宇出版社 1984年11月。
《佛教史》 杜继文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9月。
《印度教与佛教史纲》 查尔斯.埃利奥特着,李荣熙译 佛光出版社 1990年
12月初版。
《世界佛教通史》 圣严法师着 东初出版社 1988年元月。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 印顺法师着 正闻出版社 1982年9月初版。
《印度之佛教》 印顺法师着 正闻出版社 1985年10月再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着 中华书局 1983年。
《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东汉到三国) 任继愈主编 1985年6月2刷。
《中国佛教史》 郭朋 文津出版社 1993年7月初版。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 吕澄着 天华出版事业 1987年7月再版。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Ⅱ》 韦伯着 康乐、简惠美译 远流出版社
1996年7月初版一刷。
《六度集经》 梁晓虹释译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1997年6月初版2刷。
《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 古正美着 允晨文化出版 1993年8月初版。
《佛教三经切要-佛陀的本怀》 果煜法师着 法鼓文化事业 1997年8月初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立天着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第一版。
《佛典菁华录》 蔡淡庐编纂 天华出版公司 1987年7月3版。
《佛教思想新论》 杨惠南着 东大图书 1982年8月。
《佛教思想发展史论》 杨惠南着 东大图书 1983年6月。
《佛学新视野》 周庆华着 东大图书 1997年2月初版。
《佛教哲学》 方立天着 洪叶文化事业 1994年7月初版一刷。
《般若经讲记》 印顺讲 正闻出版社 1982年4月。
《佛教史地考论》 印顺着 正闻出版社 1982年12月再版。
《大乘佛教思想论》 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 内明出版社。
四 古籍文献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商务印书馆。
《尚书注疏》 汉.孔安国传 V54。
《诗经集传》 宋.朱熹撰 V72。
《大戴礼记》 汉.戴德撰 V122。
《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 V179。
《史记》 汉.司马迁撰 V244。
《汉书》 东汉.班固撰 V249。
《后汉书》 宋.范晔撰 V252、253。
《三国志》 晋.陈寿撰 V254。
《晋书》 唐.房玄龄等 V13。
五 近人著作
《中华通史》 陈致平着 黎明文化事业 1981年7月3版。
《中国通史》 傅乐成着 大中国图书 1989年12月再版。
《国史大纲》 钱穆着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40年。
《中国儒家伦理发展史》 李书有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1月初版。
《孟子管窥》 陈训章着 黎明文化公司 1984年2月。
《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 翟廷晋着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年5月初版。
《孟子哲学与先秦思想》 高柏园着 文津出版社 1996年10月初版。
《论语孟子研究》 谭承耕着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年3月。
《才性与玄理》 牟宗三 台湾学生书局 1993年2月修订8版。
《新编中国哲学史》(一) 劳思光着 三民书局 1990年12月增订6版。
《中国哲学史大纲》 蔡仁厚着 台湾学生书局 1988年8月初版。
《中国人性论史》 徐复观着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0年12月10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 萨孟武着 三民书局 1987年3月增补5版。
六 学位论文
《六度集研究》 李美煌着 中华佛学研究所 1992年。
《六度四摄与《瑜伽论》之关系》 释体韬着 中华佛学研究所 1997年。
《牟子理惑论之研究》 曹秀明着 辅仁大学哲研所 1989年。
七 期刊论文
《略论康僧会佛学思想的特色》 杜继文着 《内明》148期 1984年7月。
《略述六波罗蜜》 张秉全 《内明》287期 1996年2月。
《谈菩萨如何修六波罗蜜》 智铭 《内明》286期 1996年1月。
《谈修六波罗蜜如何自利利他》 智铭 《内明》288期 1996年3月。
《世俗忍辱观与佛教的忍辱观》 高铭 《内明》289期 1996年4月。
《谈菩萨修六度利益众生》 智铭 《内明》290期 1996年5月。
《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评译》-评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
陆扬着 《大陆杂志》92卷1、2期 1996年1、2月。
《答辩陆扬之《贵霜王朝与大乘佛教史新论评译》》-评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
传统与大乘佛教》 古正美着 《大陆杂志》92卷1、2期 1996年1、2月。
《转轮王观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 康乐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67卷1期 1996年3月。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 释圣严 《中华佛学学报》8期 1995年7月。
《论汉晋时期的佛教》 刘华 《中国史研究》 1994年第2期 1994年2月。
《牟子理惑论中的三教融合思想》 林孟颖 《狮子吼》25卷5期 1986年。
《从理惑论看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涉》 罗颖《内明》286、287期1996年1、2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