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比丘尼僧团及其不同的生命经验:一个社会学的个案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台湾的比丘尼僧团及其不同的生命经验:一个社会学的个案研究
【文章作者】李雪萍
【指导教师】丘延亮
【文章页数】182页
--------------------------------------------------------------------------------
【中文关键词】比丘尼社群|十方道场|子孙庙|社会运动|发牢骚
【英文关键词】Buddhist nuns ; public monastery ; hereditary temple ; ocial movement ; gossip
【中文摘要】这份论文的撰述﹐乃鉴于学界/媒体的某些工作者﹐为了饭碗因素﹐对某些佛教僧团的丰功伟业﹐过度吹捧﹐而忽略某些师长使役徒弟﹐视戒律为个人玩物的事实﹔本研究以阿含寺内的几位比丘尼/沙弥尼/学法女做个案探讨﹐写出某些僧团中师徒﹑共住者之间的权力﹑情﹑经济结构﹑意识型态监控﹑戒律实践﹑复杂纠结的寺院生活。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缘起
(1)话头
(2)写什么
第二节 台湾文献研究取径探讨
(1)女性出家
(2)比丘尼社群地位与角色的转变
(3)比丘尼社群成就取向的报导
(4)比丘尼社群女性意识的觉
第三节 理论观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资料搜集与分析
(1) 田野工作的过程跟发展
(1. 1)初期遭遇到的困境
(1.2)谁允许我进入阿含寺
(1.3)我可以访问谁
(2)速描田野场址〝新兴的学团〞﹑〝隐修院的外观"
第三节 如何撰写我的文本
(1)不断地阅读/选取/诠释田野数据
(2) 假名的使用与符号标记
(3) 正文内容的组织/次第
第三章 师徒关系中的“情”与“权”
第一节 师徒关系下的“情”﹑“权”生态
(1)师徒身份/地位的认知建构
(2)行动vs. 生态
第二节 “情”的技艺
(1)嫉妒的里脉意义
(2) “情”的诠释
第三节 “棋子”谁来下
(1)“俯”﹑“仰”之间的权力景观
(2)小结
第四章 僧团/僧侣的经济结构
第一节 身份/经济活动的限制
(1)历史因素
(2)经忏/法会的营生方式
第二节 路线问题
(1)不经营信徒
(2)阿含寺的营生方式
第三节 经济力与行动力的逻辑
第五章 发声权的建构
第一节 生活里的社会运动
(1)忏悔
(2) 对外的社会运动的对诘
(2.1)马戏团事件
(2.2)反核游行
(2.3)观音像事件
(3)颠覆性别下的权利/权力的认知建构
第二节 公开/透明的“gossip”
第三节 是“消音”还是“发声”
第六章 意识型态的监控
第一节 谁是“大我”
(1)“大我”与“我”的辩证
(2)制式化的生活
第二节 内化/监控之眼
(1)区隔
(2)谁监控谁
第三节 无权势者的力量
第七章 结论与反省
第一节 研究总结
(1)情境策略的施演
(2)一个复杂的故事
第二节 研究方法自反
(一)田野情怀
(1)跳进多深
(2)相互支配
(3)我的图像
(二)研究伦理是个什么东西
(1)自我检禁的心法
(2)报导人开放vs.蒙眬的政略
参考数据
--------------------------------------------------------------------------------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丁 敏
1993 〈台湾当代僧侣自传研究〉﹐谛观﹐第74期﹐页84-127。
1996 〈台湾社会变迁中的新兴尼僧团------香光尼僧团的崛起〉﹐ 收于《当代台 湾的社会与宗教》﹐页19-72﹐高雄﹕佛光。
丁仁杰
1998 〈台湾新兴宗教团体的世界观与内在运作逻辑﹕一些暂时性的 看法〉﹐思与言﹐34卷4期﹐页67-146。
王顺民
1995 〈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页 315-343。
王雅慧
1995 〈解读伊里亚斯的“自我克制”──“礼仪”建构与“身体” 分析的对话〉﹐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王翠贞
1987 〈佛教的女性观〉﹐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印顺
1992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
1992 《教制教典与教学》﹐台北﹕正闻。
朱元鸿
1997 〈背叛/泄密/出卖﹕论民族志的冥界〉﹐台湾社会季刊﹐第26 期﹐页29-65。
江灿腾
1996 〈从斋姑到比丘尼台湾佛教女性出家百年沧桑〉﹐历史月刊﹐ 第105期,页22-32。
1996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1997 《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
李玉珍
1996 〈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新史学 ﹐7卷4期﹐页199-221。
舍克
1995 《嫉妒与社会》王祖望/张田英译﹐台北﹕时报。
吴铃娇
1992 〈台湾佛门大开﹐高级知识分子纷纷投入﹕跳出学海渡苦海〉 ﹐时报周刊﹐第765期﹐页40-9。
吴家煜
1993 〈弗罗伊德宗教思想之研究〉﹐辅仁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 文。未出版。
周志煌
1997 〈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 路──以太虚、 印顺、欧阳竟无之论点为核心的开展〉﹐中 华佛学研究﹐第1期﹐页157- 93。
弗罗伊德
1988 《文明及其不满》﹐赖添进 译﹐台北县﹕南方。
依 华
1998 〈佛光山比丘尼所做的社会事业〉﹐普门﹐第221期﹐页45-8 。
段贞夙
1993 〈从傅柯《性史》卷一之权力观分析台湾社会中的性论述〉 ﹐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哈维尔
1992 《哈维尔选集》﹐奕雯 编﹐香港﹕基进。
容邵武
1993 〈他者﹐认识暴力与后殖民想象──以Michael Taussig“ Shamanism,Colonialism, and the Wild Man”一书为例看“ 土著观点”的迷思〉﹐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未出版。
格尔慈(Geertz)
1999 《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 等译﹐上海﹕人民。
曹仕邦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沉的原因〉﹐中华佛学 学报﹐第6期﹐页55-71。
陈美华
1998 〈解读“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隐含〉﹐中华佛学学报﹐第 11期﹐页311-27。
陈荣捷
1987 《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 译﹐台北﹕文殊。
费孝通
1991 《乡土中国》﹐香港﹕三联书店。
费尔巴哈
1968 《宗教本质演讲录》﹐林伊文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赫塞
1998 《流浪者之歌》﹐徐进夫译﹐台北﹕志文。
潘得龙
1994 〈神学就是人类学─费尔巴哈观点下的宗教〉﹐辅仁大学宗 教学研究所。
未出版。
蔡建宏
1996 〈傅柯论现代主体的建构〉﹐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未出版。
蔡文婷
1997a 〈菩提道上女儿多〉﹐光华﹐22卷第12期﹐页82-95。
1997b 〈佛门内的不平等条约〉﹐光华﹐22卷第12期﹐页96-101。
蔡彦仁
1994 〈中国宗教研究-定义范畴与方法学刍议〉﹐新史学﹐5卷4期 ﹐页125-39。
郑殿臣 译
1997 《长老偈.长老尼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卢月玲
1981 〈台湾佛寺的现代功能──佛光山田野研究〉﹐台湾大学考 古人类学研究所。未出版。
释恒清
1995 《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东大。
释昭慧
1992 〈毗尼成形之源头问题解析〉﹐国际佛学研究﹐第2期﹐页 269-82。
1996 《四分比丘尼戒经汇编》﹐台北﹕法界。
1997 〈结戒原委与制戒原理〉﹐法光学坛﹐第1期﹐页11-23。
1998 〈“以戒为师”之意旨〉﹐法光学坛﹐第2期﹐页14-37。
1999 《律学今诠》﹐台北﹕法界。
释慧严
1999 〈从台闽日佛教的互动看尼僧在台湾的发展〉﹐中华佛学学 报﹐第12期,页249-274。
释东初
1992 《中国佛教近代史 上下册》﹐台北﹕东初。
释圣严
1990 《佛教制度与生活》﹐台北﹕东初。
1991 《戒律学纲要》﹐台北﹕东初。
1993 《律制生活》﹐台北﹕东初。
1997 《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页1-23。
严 锋 译
1997 《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包亚明 主编﹐上海﹕人 民。
Boucher﹐Sandy
1997 《法轮常转》﹐叶文可 译﹐台北﹕立绪。
Holmes﹐Welch
1987 《近代中国的佛教制度 上下册》﹐包可华﹑阿含译﹐台北 ﹕华宇。
二﹑英文部分
Blumer﹐Herbert.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Freud﹐Sigmund.
1967 Moses and Monothe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luckman﹐M.
1963 Gossip and Scandal. Current Anthropological 4(3):307-16.
Goffman﹐Erving.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3 Stigma.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74 Frame analysi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wei-Syin﹐Lu.
1998 Gender and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zu ChiFoundation. 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8(4):539-550.
Thomas, W. I. and Thomas, D. S.
1928 The Child in America. New York: Knopf.
Volosinov, V.N.
1986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