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论佛教教育之特质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门 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佛教教育之特质
  门 学
  “人天长夜,宇宙洪荒,谁启我光明……”每当想起这句歌词,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流浪的孤儿,在黑夜的荒原上,四顾苍茫,心神憔悴,在孤苦无依之中,望见天边的北极星,纯净的目光凝视那明亮的星光,不再有忧愁,不再有恐惧,从此开始了满怀信心和艰辛的跋涉……这颗“北极星”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寺院每天的清晨,都会响起这样的偈子: “洪钟初扣,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而今,大乘的法鼓已经残破,大乘的洪钟已经锈迹斑斑……当我们在祖师的灵塔前,起起伏伏的礼拜时,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谁意识到身为大乘佛子应承担的使命?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中的我们,真的要面临“安乐死”的悲剧吗?
  读经时,每每看到,“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何等的教学?玄奘大师时的那烂陀寺,主客僧常达万人,每日讲座一百余次,日以继夜,敷研大乘……这是何等的教学?姚秦时的长安,罗什大师门下,三千学人,朝夕问道,咨决义理……这是何等的教学?马祖门下,学者云集,大弘禅风,龙象辈出……这是何等的教学?回视今日佛教之教学,我不禁感到失望、茫然、彷徨……
  今日佛教之教育,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似繁花似锦之中,透露出几许苍凉、无奈……有人说,是红尘的诱惑太多;有人说,佛教的生存空间太狭窄;有人说,是陈旧的戒律不适合当今之时代;有人说,经典的文字太过古奥……皆没有正面之承担,如此之生命,安望为人天之眼目,三界之导师?其实,一切外部的原因并不重要,关键是对自身问题的反省。
  今日佛教教育之问题,关键在于对“佛教教育”之特质,缺乏体认。人若不能认识佛教教育之特质,盲目的从事教学,不但难以企望培养龙象,甚至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所谓“本为出世间,反被红尘度”。那么,佛教教育之特质为何?试且述之:
  第一、主体问题之发端
  学问从“问题”始,参禅从“疑情”始,生命从“无明”始。有无明,故有生死,有生死,故有大事因缘出之,故有世尊出之,故有圣道出之……宗门祖师曰“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楞严经》中阿难说:“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维,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憨山大师七岁那年,因其叔父死去,遂有“死去生来之疑,不能解于怀”,于是发心出家,求师问道……以有生命之疑情,故有生命之探索,以有生命之探索,故有生命之承担,以有生命之承担,故有圣道之宏兴。
  可见,教学之主体,其实在学人当人自己,假如你对自身的局限没有省察,断无生命的突破可言。没有生命的突破,也就决无生命的成长可言。教学,做为心智活动的实践来说。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学人的“疑惑”(自心中的问题)。教学,从因来说,是学人“反省生命,心存疑惑”;从过程来说,是学人“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从果来说,是学人“心开意解,身心快然”。可见,学人的“主体”地位,是彻始彻终的。而反观今日之教学,整个是主体地位的颠倒。从事教育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漠视学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仿佛是知识的批发商。忘记了六祖大师“密在汝边”的训诫。一个没有主体启发的教学,绝对没有生命的承担,这是不更待言的。
  第二、生命实践之智慧
  佛教之教学,不仅在主体上突出学人的主体性,同时在教学的指向上也迥异世途。世间学问,皆以知识为目的。佛法教学,以智慧为归趣。在知识与智慧之间,有四点不同:
  一者,知识以向外寻求为进路,智慧以反观内心为回归。 马一浮先生说“惟有指归自己一路是圣贤血脉”。牟宗三先生亦说,知识是“明他”,智慧是“明己”,知识是“有取之知”,智慧是“无取之知”。
  二者,知识以多为胜,智慧以悟为期。世尊对阿难说“汝千日学慧(知识、多闻),不如一日学道”。老子亦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三者,知识以成就世间的事务,智慧以成就生命的成长。世间的事务,是平面的,支离的。生命的成长,是纵向的,整体的。知识可以批量生产,智慧不可以批量生产。知识是泛滥无归的,智慧是有本有根的。知识是随世变迁的,智慧是有终极归宿、终极安心的。
  四者,知识不能安身立命,智慧必能安顿生命(生命实践之智慧故)。报纸上常常报道,大学生、博士生,跳楼身亡……乃至于,高学历的犯罪也层出不穷。本拉登,不正是以他的高科技的手段,令美国人心惊肉跳吗。知识虽多,岂能解决生命的烦恼、安顿吾人之身心?西方文明的没落,早在西方有识之士的预见之中。而佛教正是末世众生的“阿伽陀药”。佛法正是生命的实践。它不是一种纸上的学问,它是彻彻底底、切切实实的生命的学问。《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又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牟宗三先生说,东方学问的本质是“生命实践之智慧”。此诚精当之言、不二之论。
  第三、师弟精神之贯注
  佛教教育,既然是“学人主体的成长”,又是“生命实践之智慧”,则其中“师道尊严”就至关重要了。分析其原因有二:一者生命是纵向的成长,不是平面的复制。因此,必定要有更高理境之生命来提撕、豁醒生命。而世间的知识,即便是以“播音机”的方式,也能够完成知识的传达。二者佛法是生命实践之智慧,必定要由实际修证过来的人,方堪担任生命的导师。如藏地密宗的教学,就把“对上师的皈依”,做为学佛的第一要素。
  而反观今日之社会,人人强调个性、蔑视古圣先贤。以为自己个性、时尚、独立、前卫。其实是无理、无力、苍白、乏味。影响到今日之学风,商品化、平面化、庸俗化。校园中,已经不再纯洁,只剩下铜臭。已经不再有“理想”,只剩下“现实”。师、弟之间,形同路人。师道的尊严,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无用的废纸。人们不知道,践踏师道的同时,也就践踏了自己的生命。生命已经失去了:对圣贤的礼敬,对学问的殷重,对生命的真诚。呜呼,“师道之不存,吾知之矣”。
  “师道尊严”至关重要,佛教教育更是如此。尤其佛教的教育,是一种“心性的启发”。在“心性的启发”之中,在“师、弟授受”之间,最为本质的是“精神的贯注”。有一则公案说:黄山谷向晦堂禅师,请问法要,禅师对他说:“二三子吾无隐尔乎?”黄山谷不解,当禅师走到木樨树下时,嗅着木樨花香,对黄山谷说:“二三子吾无隐尔乎?”黄山谷言下大悟。类似的公案,还有很多。为什么古人能在这么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心法的授受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师徒之间有这种“精神上的贯注”。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和马耳巴上师,乃至于宋明时期的大儒朱熹、王阳明和他们的弟子们,也都是如此。弟子对师有绝对的信心,师对弟子也十分的了解。印光大师说“佛法,当在恭敬中求。”感应道交,不思议也。
  今日之佛教教育,欲达成“精神的贯注”,有两大关键:一是法师有没有把“法”贯注在自己的生命中?还是仅仅把教学,当作一个例行的公事、教学的任务?法师若不能把“法”贯注在自己的身心中,那么他的教学就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不能感动自己,岂能感动学生。二是学生有没有把“法”当作生命最宝贵的东西?还是仅仅在“听别人的故事”。有没有珍惜这段学法的因缘,还是把法师和同学,当作同宿旅店的“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带走一滴“法雨甘露”……
  总之,佛教教育是以“生命之问题”为始、以“生命之实践”为进路、以“精神的贯注”为成办。今日之佛教教育,不仅面临继承先贤的遗产,更有开辟未来的重担。当年,慧思大师付嘱智者大师时说“必须传持慧灯化物,勿作断佛种之人”,每忆此言,不由毛孔悚然、心血欲泣。
  每当我想起,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的求学、僧肇大师在罗什大师门下的问道……常常有“遥想公瑾当年”的意气风发……彷徨苦闷之中,也欲冲决这时代之无明、众生之业网了!往哲已逝,吾谁与归?……
  今日之佛教,舍我其谁!……
  象驾峥嵘漫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
  意气风发之际,心中隐隐有一种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