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汤用彤先生谈印度佛教哲学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汤用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汤用彤先生谈印度佛教哲学
  汤用彤讲授 武维琴整理
  按:汤用彤先生于1954年秋患脑溢血症,在他病情好转的情况下,曾为北大哲学系部分师生讲《印度佛教哲学》,并编有一部《印度佛教汉文资料选编》,供阅读参考。武维琴同志是用彤先生当时的研究生,本文是她据旧日笔记整理的。
  最初可能有一时期,原子论风行,六师、佛教都讲原子论,承认有外物,是一种素朴实在论。这时期不知多长,也没有充分证据,我是这样想的。后来佛家渐渐用心来解释。什么是四大,自性是什么;识见还是根见(识见即不经根而见。世友根见,有部中已有识见,《成实》、唯识皆识见);能不能见,见的是四大还是桌子,等等,围绕这些问题,佛家逐渐否认四大心外实有。
  汤用彤先生谈印度佛教哲学《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 一切有部对外在世界还客气些,他承认一切法皆“持其自性,为他作缘”,肯定“一切法自性摄”。但自性究竟是什么性质,就又是一个问题。如说地、水、火、风的自性为坚、湿、暖、动,都成为“触”(感觉)了。除“自性”问题上应有保留外,在“一切法”问题上也应有所保留:心法也是自性摄么!
  《杂心论》是晋朝流行的佛教大纲,这本书就属佛教的一切有部。
  佛教有二十部。部者,教派也。一切有部是主张一切皆有的教派。它和以前中国见到的佛教不一致。以前是大乘空宗,认为一切诸法无自性。它则提出有自性。但不能说一切有部是唯物主义。问题在于有(存在)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一切有部是实在主义,但这种实在不是物质。一个问题有两方面,太强调一方面就会走向反面。太强调自性,认为一切色、声、香、味等都独立自存,事物就不存在了,就没有自性了。如英国洛克强调第二性质而有后来的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切有部发展为经部,经部后来又发展为法相唯识学说,这就像从培根到洛克,到贝克莱,又到康德这样一种发展过程。一切诸法皆有自性是实在主义,但不一定是唯物主义。
  印度的佛教在各代和各地都不一样的。一切有是在公元前后一世纪左右的二百年时间中发展起来的。那时中国汉族向西部发展,前、后《汉书》提到有个大月氏,一切有部就在那里最盛行。那个地方叫大夏,《汉书》中叫宾(亦译迦尸弥罗或克什米尔)的,便是一切有部最流行的地方。印度和中国在此处有交通,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大夏,他在那里看到有中国四川的竹杖。大月氏的皇帝叫“天子”,可见早就受中国的影响。
  一切有,一是从时间上说的,过去、未来、现在的法都是有,即三世有,三世皆存在;再就是从种类上说的,一切种类的法都是有,都自己存在。一切有部一共有七十五法。
  法又叫法相,名相,名数。印度最早把生命、人生分为若干方面,若干种,这就是法相,也就是范畴。范畴来源于《书经》中的洪范九畴。洪者大也,范就是法。人类认识到了一定时候都要把世界分为好多方面,最初是存在,有和无等。洪范九畴和印度法相一样,是认识到一定程度的一种概括,当然不科学,不过不是不能了解,要彻底了解就不一定了。十八界就是这种名相的一种分类。五阴,五蕴,十二入(或十二处),都是名相,名数,都是从不同角度给世界的分类。印度讲得最多的就是十八界的分类。《杂心论》一开头就讲到界品等三种分类。汉朝安世高译的《阴持入经》就是讲五阴(阴)、十八界(持),界就是持的意思。阴持入就是阴界入,到唐朝叫蕴处界。阴即蕴,不好懂,蕴者积聚,用通常话说就是一堆。把人生、宇宙分成五堆,叫五阴或五蕴。在五堆中,每一堆有许多同性质的东西。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五堆。
  色者,物质。Rupa,原意为“现”,物质的东西现在你面前。Rupayati系动词,即:“现出来”。物质的东西现出来最主要是颜色,故Rupa可译为“物质”,也可译为“颜色”,或“色”。这是最重要的哲学范畴,或名相。了解一个名词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它在书中是什么意思,但最重要的是看它实际上是怎么回事,Rupa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如贝克莱也说物质,可是他的物质不是一种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佛教中有的宗派说色是实有,有的说假有,有的说名义上有,唯识则说没有。佛教开始可说是一种素朴实在主义,《俱舍论》已发生问题,《成实论》说假有,更有问题,至《唯识论》就说没有了。这个过程是消灭物质的过程。如何消灭?就是使它心理化。贝克莱跟这是一样的,使物质心理化。
  四大地、水、火、风,都是极微。《沙门果经》中即有四大之说。除四大外,还有五大说,地、水、火、风、空(《金七十论》)。释迦最初是承认极微学说,讲的是四大(有的书说五大)。物质有两方面,一是构成物质的元素,是能造色;另一是所构成的东西,是所造色。前者即为极微,后者为具体物。在所造色中,有所谓“境”或“尘”,即色、声、香、味、触,也叫五唯。究竟五大、四大是根本的,还是所见所闻是根本的?是四大能造,还是五唯能造?上座部认为四大实有,是能造,我们看到的颜色等不过是由四大所构成的、所派生的,是所造。即物质是根本的,心理现象是派生的。到一切有部,就有这样的问题:到底四大为何物?婆薮(世亲)的实在主义只肯定有这个东西,不管它是什么。到《成实论》,地、水、火、风成了坚、湿、暖、动(或轻)。上座部中已有此说,《成实论》则讲得很多,说这其实是四种性质,是我们的感觉,是“触”(touch sensation),所以四大是假有。唯识则说世界不过是识所变,和贝克莱一样,存在就是被感知。
  《成实论》这样说就和《金七十论》差不多。《金七十论》说五唯生五大,跟一切有部相反。唐窥基就指出过。《法苑珠林》中也说《成实论》是数论。
  以上所讲较简单,但可澄清一个问题,即最早的佛教是唯心主义,至多有一点唯物主义因素;它说明一切有部的“有”到底是物质的还是心理的,哪一个是第一性的,哪一个是派生的。一切有的“色”是物质。可是物质归根到底被说成是我们感觉的一种。一切有部承认四种元素或原子,地,水,火,风,可是把它说成是坚、湿、暖、动。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再分析一下上座部的色蕴(《清净道论》14章)。它的色蕴分两大部分:
  (甲)大种地、水、火、风4个
  (乙)大种所造24个
  1眼2耳3鼻4舌5身
  6色7声8香9味()缺“触”
  10女根11男根12命根13无表色
  触没了,原来地、水、火、风就是触(坚、湿、暖、动),现在有地、水、火、风,就不用触了。
  《清净道论》本身没解释为什么没有触,我们的分析是如此。
  这证明释迦牟尼死后二三百年,上座部已把地、水、火、风说成是触。
  其次的证明是一切有部的《杂心论》,它没把地、水、火、风放在“色蕴”中。《杂心论》不说地、水、火、风,与《清净道论》不说触,是一回事。
  一切有部发展出《俱舍论》,《俱舍论》是中国佛经中较有名的书,有法、英等译本,《俱舍论》中也说“四大以触为体”。
  有部太强调一切法自性摄,弄得刹那灭、三世有无等问题不好解决,致有经部出来。有部还有现象和本体两个方面,但把两者对立起来,弄出许多矛盾。经部把这两者合起来,实际是取消了本体这一方面,留下现象。
  有部有四大论师,其中有一位叫觉天(佛陀提婆),是一切有部中最早反叛的人,可以说是经部的先驱,佛教视之为外道。他的主张是“色唯大种,心所即心”。心和心相应行,不是两个,是一个;大种地、水、火、风与大种所造之四尘也不是两个,而是一个。他不知是否受空宗影响,把实体挖掉,无心也无物。他的主张的实质就是取消实体,是一种现象主义倾向。原来以为他是取消现象,保留实体;后来觉得恐系相反。在《顺正理论》、《显宗论》中都提到觉天。据《俱舍光记》讲,觉天是经部。前两三年,我发现这个材料,想好好研究,做一篇文章,可老是有病。
  《成实论》有无相品及二世有无品,说有缘无境智,这是转向空宗的重要契机。我们看到是有,实际上是无——这就是现象主义。三世有无问题争论的主要意义在于缘无境智,这主要是个认识论问题。
  《法华玄论》(《大正藏》三十四卷366页),其中有鸠摩罗什翻译《成实论》后对其弟子僧睿讲的话。罗什说中国人把《成实》看成大乘是太肤浅了,大乘空比《成实》要厉害得多。
  《俱舍论》讲(知觉活动中)“诸法但有功能,实无作用”。这实际上是用“功能”代替了物质的原因,很似于休谟的因果论,即我们先见到有黑云,后见有雨,便说有因果;其实黑云与雨没有决定关系,只是现象,只是我们看到的这回事。后来康德进一步立出范畴说,说因果性是我们先天就有的,外物本无因果性,是我们加于外物的。功能说实际上也是这样,用捉摸不到的功能代替了物质的因果关系。功能说是为了弥补刹那灭的缺陷而提出来的。
  心不相应行,非心非物,一切有部讲得很多。这是经部通向唯识的关键。《成实》、《俱舍》大讲,以后就不多讲了,只是提一下,而大讲唯识了。对心不相应行的讨论是消灭物质的过渡阶段,它证明物质是不存在的。
  关于结、缚、缠、随眠等,是佛(不知是一个还是几个)原来所说,但具体意思未言明。后人拘于圣说,详加辨析,弄出种种名目,以至其内容愈积愈多愈杂,十分繁琐。(中国儒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对“仁”的解释至今还在争论。)对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在文字上弄清它的意思,但要说出实际上是什么就很难,这里有许多是神秘主义的,但也不是毫无意义。
  大众等四部主张缠是现行的心理状态,是mental,而随眠则是潜在的力量,是一种下意识(subconsciousness),或者说是种子,可以看作心不相应行法(看作无表也可),它有作用,使人轮回流转,然而不表现出来。争论之点在于随眠是实有还是mental。
  随眠又译为使,是一种东西,人们意识不到它。《俱舍论》说这是假施设有(假施设有=权有=方便有)。心不相应行就是这类东西。比如生住异灭,佛家原来假定有一种力量使诸法生住异灭。在一切有部75法中,这些都是实有。经《成实论》、《俱舍论》,心不相应行法被说成为权有而非实有。既然这个能变成权有,剩下的其他的法也就同样可以非实有了。这就是《俱舍论》以后的事。正如西方哲学中洛克说第二性质非实有,贝克莱也就抓住这点说第一性质也非实有。
  经部是Madhava所讲四派之一,我以为是很重要的,是一切有进到唯识中间的很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个变化是受空宗影响的结果。
  为什么说《成实》、《俱舍》属经部?是因为中国书中是这样说的。最初说这话的是中国陈朝的和尚慧恺,他写了《阿毗达摩俱舍释论序》。说《成实》是经部还有别的地方,而慧恺说的最清楚。他说中国当时经部的书只有《成实》,现在真谛所译之《俱舍》亦属经部。慧恺又叫智恺,是真谛的学生,是《俱舍论》的大家,他是跟真谛学唯识的,较可靠。真谛从印度经扶南来中国,慧恺又是他的最好的弟子,靠得住。说《成实》是经部的还有多家。说《俱舍》是经部也有问题,好多人说《俱舍》是萨婆多部。《俱舍》是世亲著的,他这个人原来是有部,受无著影响(这要考证,总之,受大乘空宗影响),著《俱舍论》,以经部正有部。资料中的序(《成实论》金陵刻经处本序文)是欧阳竟无写的(1916年)。他于1920年左右组织支那内学院。当时中国有搞佛学的思潮,杨仁山最有名,他有四大弟子:欧阳竟无、谭嗣同、苏曼殊、太虚(?)。他曾被派到驻英公使馆做事,碰到南条文雄,大谈佛学。南条告诉他,日本有很多中国佛学的书,杨仁山便发生兴趣,他的弟子欧阳便从日本搞回法相唯识的书,专搞法相唯识。杨仁山则是搞《华严》、《起信》等。这是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与东方古代封建思想的结合,复古。欧阳的序还是有用的,他讲了怎么看《成实论》,我不完全懂,但他告诉我们一个线索,根据这个线索就可以对经部的东西弄得清楚点。我有这个愿望,现在可是不行了。中国人是应该弄的。中国有这么多材料,日本关于《俱舍论》有很多书,中国也有很多,不知丢失了多少。
  世亲著《俱舍论》时,面子上是有部和尚,但骨子里受大乘影响,发生变化,对一切有部好多学说不以为然。作《俱舍论》时,明的说自己是萨婆多部,实际是经部,为的是怕出事,说不定有生命危险。因此就有争论,说他是有部,根据就是他自己明明就这么说。可是唐朝窥基、普光都说他虽明说如此,而实际不是。
  经部又称譬喻师,众贤《顺正理论》中有许多材料。譬喻师一般讲是经部,具体讲就是《俱舍论》。这也证明,世亲《俱舍论》是经部。众贤《显宗论》(显宗就是显佛教的宗)第一卷开头讲佛教里讨论义理问题一大串,都是世亲当时争论的主要问题,很有价值。《俱舍光记》、《法宝疏》、窥基的书,《大乘义章》,对于经部,中国的材料很多。《内学》杂志有一篇文章对经部资料有一个总结。除此而外,日本人也有不少材料,主要根据中国资料,《大正藏》中有。近二十年日本有什么资料不清楚。
  要弄清经部,要注意以下材料:
  罗什时期的材料;
  吉藏时期的材料(包括真谛);
  玄奘及其弟子的材料;
  印度保存的材料(如Madhava等)。
  (作者:北京商务印书馆编审)
  责任编辑:白奚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