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心感动
印度心感动
(本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所有,仅提供分享,请勿任意复制)
施铭煌 93 2 19
目录
壹、前言
贰、 印度的地理与自然
参、 印度的历史
肆、 印度的宗教信仰
伍、 印度的种姓制度
陆、 景点简介
甲、南印度:
一、清内:
1、玛莉娜海滩
2、高等法院
二、马哈巴利普兰
1、 阿尔珠那的苦行浮雕
2、 克里须那石窟寺院
3、 克里须那的牛油球
4、 五座拉塔
5、 灯塔
6、 海岸寺院
三、玛杜赖~密纳克西神庙 P9
四、沛绿雅
1、沛绿雅湖野生动物保护区
2、香料植物园
五、枯马拉肯湖滨渡假村
六、后水区
七、科钦
1、圣方济教堂
2、中国式渔网
3、荷兰宫
4、骨董街及犹太教堂
乙、西印度
八、奥兰卡巴 P12
九、阿旃陀石窟 P12
十、爱罗拉石窟 P13
1、佛教石窟
2、印度教石窟
3、耆那教石窟
十一、孟买 P13
1、甘地纪念馆
2、维多利亚火车站
3、印度门
丙、北印度
十二、捷布P15
1、风之宫
2、城市宫殿
2、琥珀堡
4、天文台
十三、阿格拉 P17
1、阿格拉城堡
2、泰姬玛哈陵
十四、印度火车之旅 P19
十五、卡鸠拉荷P19
1、西群
2、东群
十六、瓦拉那西游恒河 P21
十七、鹿野苑 P22
十八、德里P22
1、总统官邸
2、印度门
3、甘地火葬场
4、莲花寺
5、胡默元大帝陵
6、奎瓦吐勒清真寺
7、顾特卜塔
柒、结语
壹、前言
去年(92年)联合报系与国立历史博物馆合办“印度古文明艺术特展”,于4月23日至7月20日期间展出,虽适逢SARS肆虐,不宜置身公共场所,但仍被它的“古”所吸引,戴上N95口罩,毅然前往参观。展出文物多达169件,时间跨越西元前2500年至20世纪,内容包含印度河文明、佛教艺术、印度教文化、印度之文化交流、印度之民俗及生活等五大项。浏览之后,对神秘的印度古文明有了概括的了解,但仍然只是片段认知,没有整体概念,心中反而浮现诸多疑问,犹如隔靴搔痒,非但不能止养,却是越搔越痒。止养之方,唯有亲临其境,解开疑惑,心满意足之后,自然可不药而愈了。打定主意,便开始寻找资料,上网查阅、翻阅报纸旅游广告,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新加坡航空公司所主办的“印度全览15天”行程(12月6日至20日),团费87900元(含兵险及税),在11月下旬旅游展促销期间,亲临现场或上网报名优待2000元,于是以85900元成交,加上每日8美元的领队、司机、导游小费总共约需90000元,虽不便宜,但能作较深度的游览,避免遗珠之憾,仍是值得的。
贰、印度的地理与自然
印度位于南亚,介于北纬37度~8度之间,北邻尼泊尔、不丹,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相接,东邻缅甸、孟加拉,西界巴基斯坦,全境由北到南大致分为三个自然地区:
一、喜马拉雅山区:有许多山峰超过海拔7500公尺,是印度北方的屏障。
二、平原区:海拔不超过300公尺,有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由西至东贯穿其间,流入孟加拉湾,形成富庶的恒河平原,是印度最大的农业区,首都新德里即位于此区。
三、德干高原区:是一古老台地,两侧近海处(东侧濒孟加拉湾,西侧濒阿拉伯海)有狭长的海岸平原,东侧的清内、西侧的孟买等大城座落其中。
全国总面积三百二十九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十亿,70%是农民,出生率高,粮食不足,人民生活穷困,贫富差距极为悬殊。气候方面,10月至3月是较适合旅游的季节,(10~11月是秋天,12~1月是冬天,2~3月是春天)。12月6日~20日我们前往旅游时,北印度气温约10℃~20℃,相当于北台湾的冬天,南印度20℃~30℃,相当于南台湾的冬天,且都不下雨,是很适合旅游的天气。而4~9月为酷热的夏天,气温有时高达40℃,6~8月为雨季,皆不适合旅游。
参、印度的历史
印度古称天竺,人民由多种族所构成。从西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Aryan)进入印度开始,外族便不断入侵。15世纪以前,多由陆路进入印度西北地区,如:波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土耳其人等;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玛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发现前往印度的新航线,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之后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先后由海道进入印度。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印度历史的发展是由西而东,再南向发展至德干半岛。这些种族在印度不断的进行同化与融合,因此印度可说是民族大熔炉。也因为外族不断的入侵与争战,印度乱世多而治世少,在长期的分裂中,真正短暂统一的王朝只有四个:佛教的孔雀王朝(西元前322~前183),印度教的笈多王朝(西元320~540),伊斯兰教的蒙兀儿王朝(西元1526~1858),基督教的英印帝国(西元1858~1947)。
印度号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它的历史可推溯到西元前2500年,在漫长的4500年历史长河中,约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时期:
一、印度河文明:(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
以印度河为中心,发现大小遗址300个以上,其中多数是村落,以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及下游的摩亨佐达罗两大城市遗址为代表(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是规划性的城市建筑,有城塞区、住宅区;城塞区内有大谷仓、大浴池;住宅区成方整的棋盘状,有排水设施。
二、吠陀时期:(西元前1500年~前500年)
西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由中亚、波斯一带入侵印度,他们流传下来一系列的吠陀赞歌,内容主要是自然信仰,属神话时期,将自然神格化,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文献。
三、佛教时期:(西元前500年~西元300年)
西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并游走各地,宣扬教义,吸收教徒,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孔雀王朝(西元前322~前183)的阿育王(西元前269~前232),不但统一印度,且笃信佛教,将儿子及女儿派到斯里兰卡传布教义,又大建寺院,编修佛经,赞助僧侣,使佛教大为流行。
四、笈多王朝:(西元320年~540年)
是第二个统一全印度的王朝,此时佛教渐趋没落,印度教蓬勃发展。
五、北印度的中世纪诸王朝:(西元600年~1200年)
笈多王朝灭亡后,印度再度陷入长期分裂的局面,各地纷纷割据建国称王,堪称政治上的黑暗期。10世纪左右,伊斯兰教入侵印度,如:迦色尼(Ghazni)王朝(962~1186)、高尔(Ghur)王朝(1148~1206)统一北印度,此后印度逐渐染上回教色彩。
六、德里苏丹王朝:(西元1206年~1526年)
高尔王朝大将顾特卜德汀?艾巴克(Qutbuddin Aibek)原是突厥奴隶,统一北印度之后,于德里建立王朝,称为奴隶王朝(1206~1290),之后经数个王朝更替,史称德里苏丹王朝。顾特卜德汀?艾巴克并破坏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寺庙,拆下石柱、石块,在德里附近建奎瓦吐勒清真寺(Quwwat-ul)及顾特卜高塔(Qutb Minar)。
七、蒙兀儿王朝:(西元1526年~1858年)
第一代君王巴伯尔(Babur)原为乌兹别克王子,因王位被篡夺而流亡印度,建立蒙兀儿帝国,至第三代阿克巴大帝(Akbar)统一印度,但至第六代君主奥兰吉普死后,蒙兀儿帝国势力仅能支配德里附近。
八、英印帝国:(西元1858年~1947年)
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玛到达印度,荷兰、英国、法国相继入侵,而以英法势力较强。在1757年的普拉西之战中,英军获胜,势力逐渐扩张至印度各地,于1858年废除蒙兀儿皇帝,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
九、独立的印度共和国:(西元1947年至今)
由于英国的高压统治,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于1885年创立国大党以谋求印度自治,回教联盟也于1906年成立,为独立建国而努力。在印度圣雄甘地(1869~1948)领导之下,进行非暴力及不合作运动,终于在1947年独立,建立印度共和国,而回教联盟则建立巴基斯坦国。
肆、印度的宗教信仰
一、婆罗门教:
西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的印度河文明时期,应有印度的原始宗教,但印度河文明于西元前1750年左右消失,只能从遗迹中寻得蛛丝马迹。西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为印度教奠定了基础。印度教不像其他宗教有位创始人,它是由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演变而来的。雅利安人约于西元前800年发展出种姓制度:1、婆罗门(Brahmanas僧侣、祭司)2、刹帝利(Kshatriyas武士与贵族)3、吠舍(Vaishyas平民)4、首陀罗(Shudras奴隶)。婆罗门原是指祭司阶级,由此阶级所发展出来的宗教,便称为婆罗门教。祭司自称为人神之间的仲介者,没有他们就无法举行祭祀,于是利用无上权威晋身于最高阶级,祭司们想尽办法声称只有他们可赋予国王神权,以便夺取最高位置,而且还对种姓区分附加了宗教上的约束力。婆罗门教发展出三位一体的神明观念:梵天(Brahma创造)、毗湿奴(Vishnu保护)、湿婆(Siva破坏),三位神明均起源于吠陀时期,但信仰的群众相差悬殊,湿婆神信众最多,毗湿奴次之,梵天最少。
二、佛教与耆那教:
在西元前6世纪至5世纪之间,婆罗门教的宗教活动显得既累赘又无用。它的仪式和献祭不但昂贵、繁复,而且残忍,有些献祭一次要杀上千只各种动物。这些献祭仪式建立了婆罗门教祭司在社会中的领导地位,让身为统治阶级的刹帝利极为不满,便转而支持对婆罗门教独大状况有所不满的新兴宗教组织,于是主张不杀生,不重视阶级的佛教与耆那教便应运而生。君王、商人、富户都支持这些新观念,让佛陀(Buddha)和大雄(Mahavira耆那教宗师)成为新的宗教代表。
孔雀王朝时期的阿育王将佛教发展至高峰,他定佛教为国教,并大建寺院,集结佛教经典,资助僧侣到各地传教,将佛教传入中亚、西亚、斯里兰卡。西元一世纪,佛教经由大月氏传入中国,再传至亚洲各地,使佛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但印度本土的佛教,却逐渐被印度教同化、吸收而趋没落。再加上12世纪时入侵的回教民族,大肆破坏寺院,焚毁佛经,杀害僧侣,佛教因而消失。耆那教则随著他们的宗师大雄的苦行赎罪,吸引了很多追随者,将教义传遍全印度,但并未在印度以外的地区传教。
三、印度教:
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及其他思想文化、民俗信仰而产生新形式的婆罗门教,称为印度教,约出现于西元前2世纪左右。7世纪时佛教衰微,印度教遂取而代之,呈复兴趋势。10世纪之后,回教势力入侵,印度教寺庙遭受破坏,教徒遭杀害,但印度教仍深入民间,未被摧毁。目前印度80%信奉印度教,10%信奉回教,佛教仅0.6%,其他还有耆那教、锡克教、祆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信徒都不多。由于是改良的婆罗门教,信仰内容与婆罗门教雷同。
四、回教:
10世纪回教民族入侵印度,带来回教信仰及建筑,他们相信阿拉是唯一的真神,并严禁崇拜偶像,与印度教信仰差异极大,也因此经常发生冲突。他们所建造的清真寺、皇宫、陵墓等伊斯兰风格建筑,散布在印度金三角~德里、捷布、阿格拉等城市内,成为观光旅游重点。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原居住在印度的回教徒,迁徙至西巴基斯坦(即今巴基斯坦)及东巴基斯坦(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共和国)。目前印巴之间的纠纷,其实就是信仰不同所造成的。
伍、印度的种姓制度
西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把人民分成三种社会阶级:僧侣、武士和庶民。起初并没有种姓的观念,只是为了方便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编制。其后为了避免血统和土著达萨人(Dasa)混杂,甚或被同化而导致雅利安人灭种,才严格实施种姓制度。种族区分多半以外表肤色为主,而达萨人的肤色较黑,被雅利安人视为外来文化,说穿了,它类似英国人在南非实施种族隔离的种族歧视。
刚开始分为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包括:婆罗门(僧侣、祭司)、刹帝利(武士与贵族)、以及吠舍(平民),而第四个种姓首陀罗(奴隶)则是非雅利安人,以及雅利安人与达萨人的混血。前三个种姓是依婆罗门发展出来的架构,以便安排体制上的各种分工,第四个种姓则是以种族与工作为依据(种族歧视之下这种人只能当奴隶)。统治者多半来自刹帝利阶级,而婆罗门则与其结盟,共同享有最高的社会地位,一起行使所有的社会权力。首陀罗阶级最低,所受到的限制也最多,社会把他们当作劣势者,因而无法参加许多活动与仪式。
由于种姓制度的日益严苛,有一大部分的印度人口整体遭到排挤,他们被归类为受鄙视的“弃民”,大部分的人都称他们为“旃陀罗”(Chandala),他们常遭受责骂或任意殴打,甚至打昏也没关系。一般人认为接触到旃陀罗身体所接触过的空气就是污染,高种姓的人只要在远处看到旃陀罗的一丁点影子,就觉得忍无可忍。这些弱势的旃陀罗,无法采取任何抗议行动,只好接受被社会放逐的命运,他们多半住在城外,或集中在城内的某些小地区,从事搬运垃圾、尸体、为犯人行刑、鞭刑与肢解、棺材制造与挖坟等工作。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形中更加削弱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永无翻身的机会。
时至今日,种姓制度虽已不再那么界线分明,但要完全根绝,还需一段很长的时间,政客和官僚,有时刻意助长种姓制度的延续,以便从中获利。印度圣雄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的同时,也主张废除种姓制度,好让全民一致对外,虽然成功地废除了,但民间几千年来根深柢固的观念,仍不易改变。有位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领导者,当他的女儿要嫁给首陀罗时,却极力反对,中毒之深,可见一斑。
顺便一提的是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由于男子是重要仪式上的要角,所以雅利安人特别喜欢生儿子,女子只是陪衬的温柔形象,从印度教庙宇的男女神像雕刻造型可看出端倪。在吠陀后期(西元前1000~前500年)更形恶化,社会上将妇女与骰子、赌博划上等号,成为三大罪恶之一。在结婚选择对象时,比较为人所重视的是嫁妆和新娘的价值,生女儿被认为是负债和恶运,这种习俗仍然存在,印度籍导游小马说:目前嫁妆要一百多万卢比(台币与卢比的比值是1:1.3),女儿还真是赔钱货。
陆、景点简介
本次旅游是从南印度游览到北印度,为了方便整理,就以游览景点的先后顺序作介绍。
甲、南印度:
一、清内(Chennai)原名马德拉斯(Madras) 位于南印度东岸,濒临孟加拉湾,是南印度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印度第四大城。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此设立商馆,才开始发展;英人在此设立东印度公司后,急速发展。后来东印度公司迁至加尔各答(Calcutta),此地仍为港口和工商业都市,目前仍保有西欧风貌,且为南印度的观光据点,国际航线可直飞抵达。
1、玛莉娜海滩:在孟加拉湾畔,由白色贝壳沙所构成,全长13公里,是世界第二长的沙滩,当地居民的最佳休闲场所。沙滩上搁著小型舢舨,是渔民的谋生工具。乌鸦成群飞翔,偶而停留在舢舨上,与蓝天、海水相映成趣。回首可望见欧式建筑的马德拉斯大学。
玛莉娜海滩 高等法院
2、高等法院:建于1892年,回教风格的红色建筑物,高等法院、少年法庭、地方法院均设于此。座落于旧市街。可惜未开放参观,只能在围墙外远眺,猎取少许镜头。
二、马哈巴利普兰(Mahabalipuram)又称马玛拉普兰(Mamallapuram) 位于清内之南60公里,是一个面对孟加拉湾的港口城市,约在西元300年~897年,这里是印度帕那瓦(Pallavas)王朝的港都,以及南印度最大政治经济中心,拥有印度教的古迹文物和寺院遗址,包括阿尔珠那的苦行、五座拉塔、海岸寺院等石雕作品,约完成于西元7世纪。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阿尔珠那的苦行(Arjuna‘s Penance)浮雕:又称恒河降下(Descent Of Ganga) 是世界最大的浮雕,高9公尺,宽27公尺的岩石表面分成左右两半,中央纵向的裂痕被当成河流,刻出象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以及蛇神那嘉(Naga),浮雕右侧下段有大小不同的象群,朝著中央河流前进,左侧下段雕有南印度特有型式的拉塔寺院,左右侧上段有大约40组成对的大小神祇雕像,以飞翔的姿势朝著中央河流前进,浮雕左侧上段靠近河流旁有以单脚站立修行的阿尔珠那。但也有人说这是印度神话故事“恒河降下”里的人物巴基拉达(Bagiratha)的雕像。神话叙述印度阿尤迪雅国(Ayodhya)的沙加拉王(Shahjala),在马匹祭祀礼仪式进行到放生马匹时,才发现马匹都被因陀罗(Indra雅利安族的风暴神)带到地界去了,于是国王发动他6万个儿子找遍了地界,好不容易才找到,当他们想将马匹带回时,竟然全被烧成灰。后来沙加拉王的子孙巴基拉达听说,只要从诸神居住的喜马拉雅山拉一条圣河下来,并把圣水洒在6万个遗灰上,就能使他们从地界升上天界。于是巴基拉达就不断地苦行,终于使恒河的水落下,成功地将河水洒在遗灰上。另一种说法是阿尔珠那是一位国王,在他身旁的湿婆神正要赐给他武器,帮助他打胜仗。
阿尔珠那的苦行浮雕 恒河降下 阿尔珠那与湿婆
2、克里须那石窟寺院(Krishna Mandapam):位于“阿尔珠那的苦行”浮雕左侧毗邻,由巨大花岗岩块凿成,是年代最早的湿婆神庙,外侧廊道以列柱支撑,柱身与柱头都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内室墙壁则雕有湿婆坐骑~牛神,或立或躺,形象逼真。再往左侧十余公尺处,另有一座印度教寺庙,是保护神~毗湿奴神殿,与前述湿婆神庙同样有石雕列柱,但柱头装饰略有不同。殿内墙壁则雕有毗湿奴神,为了拯救百姓免受水灾之苦,用手顶山,为人民遮雨的浮雕。
克里须那石窟寺院 克里须那的牛油球
3、克里须那的牛油球(Krishna‘s Butter Ball):又名天外飞石、爱情神的球。位于“阿尔珠那的苦行”浮雕之北约30公尺处,是一块停留在斜坡上,仿佛就要滚下来的大圆石,曾经有人想用大象把它拉下来,却无法移动它。钟老师说是小乌来的风动石,的确很像。在天外飞石与“阿尔珠那的苦行”浮雕之间,另有一座尼萨拉塔寺院(Ganesa Ratha),由一块突出地面的巨石雕刻而成,是一座印度教节庆马车造型的石雕寺院,形制略似下节叙述的“五座拉塔”。
4、五座拉塔(Pancha Rathas):拉塔(Ratha)的原意是“马车”,故又称五马车寺庙。建于西元650年左右,原有八座,今存五座,各由一块巨石雕凿而成,以印度教举行庆典或祭祀时所使用的马车为造型,是南印度特有的建筑风格。庙塔略呈梯形,逐层往上缩小,顶端收头为马车车篷形。这种造型是依照西元前印度原住民~多拉维达人的建筑样式所建造。这支民族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逃到南印度,在南印度留下的寺院原型,对本地寺院建筑带来莫大影响。这五座拉塔,里外都充满精细的雕刻,其中有四座排成一列,由入口处算起,依序是:
五座拉塔全景 毗湿奴神庙
(1)胜利女神庙~有四面斜坡屋顶,庙内有胜利女神浮雕,庙前石狮象征胜利,造型简洁。
(2)湿婆神庙~屋顶以多座拉塔组成,成阶梯状上缩,顶端再以拉塔作收。墙上刻有多尊神像浮雕,庙后有公牛难第(Nandi)石雕,是湿婆神的座骑。为何不置于庙前?应是岩石位置的关系。
(3)毗湿奴神庙~有三层屋顶,逐层内缩,最上层为两坡斜顶,皆以拉塔形状为饰。
(4)湿婆神庙~为五座中最高的一座,形状略似(2)湿婆神庙,但较壮观,有部分尚未挖凿完成。
(5)雨神庙~是单独的一座拉塔,庙前有实物大小的大象石雕,它象征力量与季风。
5、灯塔:建在面临孟加拉湾的滨海花岗岩上,由此眺望海湾,蓝天碧海,景色宜人。灯塔旁也有一座建于7世纪的石窟寺院,供奉湿婆神,有象征女性生殖器的雅尼(yoni)石雕,正面石壁上刻有湿婆神夫妻坐在公牛上的浮雕;右边庙壁雕刻胜利女神攻打牛头人身的恶魔浮雕,左边庙壁则雕有毗湿奴神躺在蛇床上,下面有百姓在膜拜的浮雕。
灯塔 灯塔旁神庙 海岸寺院
6、海岸寺院(Shore Temple):建于帕拉瓦王朝拉加辛哈(Rajasimha)二世时(680~720),以红色砂岩堆砌而成,原有七座,由于靠海,风化严重,今仅存最北边的一座,外表轮廓已模糊不清,地方政府种植防风林加以保护,树林尚小,作用不大。寺院分前殿与正殿:前殿较矮,供奉毗湿奴神,内有毗湿奴神躺在蛇床上的石雕;正殿较高,圣堂供奉湿婆神的象征林伽(Linga),这种一座寺庙奉祀两尊印度教神祇的双庙建筑,极为罕见。屋顶仍属南印度阶梯形金字塔式,并充满拉塔装饰。周围围墙及部分寺院建筑已倒塌。中有一巨大石雕水缸,导游说是替神祇洗澡用的。
三、玛杜赖(Madurai)
位于印度半岛的南端,兴起于西元前6世纪,已有2500年历史,是印度古老城市之一,现为南印度重要商业中心。此地有全印度规模最大的神庙~密纳克西神庙(Shree Meenakshi)建于17世纪,供奉湿婆神及其妻密纳克西(南印度称湿婆神之妻为密纳克西,北印度则称她为帕尔瓦蒂Parvati)。神庙的东西南北各有一座宏伟的塔门,入口设在西门,从狭窄的街道进入,高耸的塔门有如泰山压顶,弥天盖地而来,慑人的气势,油然而生,无论朝拜的信徒,或慕名而来的观光客,无不屏气凝神,表情严肃地鱼贯进入,没有喧哗,只有虔敬。进入庙区,只见一座座塔楼拔地而起,巍峨地矗立在广大的庙区内,数不清的神像雕刻,加上绚丽的彩绘,更是目光的焦点所在。这些高大的塔楼,不只是装饰而已,看到了它们,人们无形中感觉自身的渺小与神威的浩大。形制上属于南印度阶梯形金字塔式的建筑,与马哈巴利普兰的海岸寺院形式相同,但更加壮观、宏伟,可说是此类建筑的典范。
神庙内包括主殿密纳克西神殿、公牛大厅与千柱厅(Mandapa of a Thousand Pillars)。从公牛大厅进入,厅里有湿婆神坐骑公牛难第(Nandi)的石雕,穿过大厅,迎面是Sundareshvara神殿(湿婆神圣殿),四面墙上、柱上布满难以数计的神像雕刻,以及随处可见的祭坛。神殿周围的曼达波(mandapa 舞蹈厅)柱廊,变化多端的列柱,柱头雕刻富丽,彩绘的石狮或单只,或数只,龇牙咧嘴,形状凶猛,类似中国的狮座。柱身则雕有马形或狮形的装饰,有点类似中国的龙柱。抬头往上看,天花板上的彩绘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神殿里,信徒们虔诚地膜拜,我们这些观光客则忙著拍照,有时候还会妨碍到他们的祭拜,觉得很不好意思,只是千里迢迢来到贵宝地,总要留下些痕迹,他们应该可以体谅。由公牛大厅再往里走,便是主殿密纳克西神殿,殿内幽暗而神秘,非教徒不准进入,很遗憾吧!不过可以留点想像空间。东逛西逛,来到一座大莲花池,池中有一朵金莲花,代表雨神降临赐福。莲花池四周回廊环绕,由整齐排列的柱子支撑,柱身上或雕刻印度神祇,或雕刻花鸟禽兽,无不栩栩如生。在公牛大厅的另一端,穿过贩卖部的走道,左边便是千柱厅,厅内有985根柱子,前后左右对齐的石柱,柱头及柱身装饰,天花板的彩绘,又是另一视觉震撼。这是表演印度舞蹈之所,厅之尽头供奉舞王湿婆及其妻密纳克西,目前辟为博物馆。
密纳克西神庙门楼 密纳克西神庙主殿 千柱厅
四、沛绿雅(Periyar)
位于德干半岛南端偏西,是一个纯朴的小城镇。以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香料植物园闻名。
1、沛绿雅湖野生动物保护区(Periyar Lake Wild Life Sanctuary):印度是世界野生动物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有190余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沛绿雅是其中之一。占地777公顷,中心区是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沛绿雅人工湖,筑水坝堵住水流,充作动物饮水之用,面积约30平方公里,需以游船方式观赏野生动物。由于野生动物会利用清晨时间出来觅食,较易现踪,所以天色未亮便驱车前往。搭上游艇,湖面上雾气迷蒙,若隐若现中,瞥见竖立湖中的枯木,远处山头罩著岚气,近处枯木群映著倒影,真如置身画中,那份美,非亲历其境是无法体验的。雾气渐开,晨曦乍现,倒映湖中的青山绿水,美得教人心悸。造型优美的枯木依旧,定睛一看,枝头多出了栖息的白鹭、夜鹭、鸬鹚及不知名的水鸟,偶而成群地掠过水面,衬著粼粼的波光,真是一场美的飨宴。鸬鹚在枯木上筑巢,繁衍后代,懂得废物利用,便吃住不愁,聪明的选择,值得学习。至于野生动物,除了山猪、野狗、野牛、麋鹿等寻常动物,偶现芳踪外,镇山之宝的印度虎、犀牛、大象都缘悭一面。
沛绿雅湖码头 枯木倒影 导游采胡椒
2、香料植物园:印度香料世界有名,此地便辟有香料植物园,将香料植物集中种植,方便观赏学习,外行的我们,经印度导游解说,也能略知一二,诸如咖啡树、可可树、小豆蔻树、胡椒树、肉桂树、南洋释迦、印度榴梿等。传统市场上,还可看到一字排开,五颜六色的香料,价廉物美,喜欢印度香料的团员,个个满载而归。
五、枯马拉肯湖滨渡假村(Kumarakom Lake Resort)
位于沛绿雅野生动物保护区之西,车行约两个半小时。它是位在湖泊边缘,一处人工化的休闲度假区,由一片沼泽地开发而成,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利用湖边水运之便,挖掘出纵横错落的小水道和水塘,水边种植富南洋风味的成列椰林,成群的鱼儿悠游其中,偶而点缀几只羽毛雪白的鸭子,映著椰林的倒影,自成一幅人工美景。水道旁一大片植有人工草皮的林园,母鸡带著小鸡拨土觅食,野兔跳跃嬉戏,累了,哥俩好似地相拥而睡,多逍遥自在的画面。林园之外,便是一望无际,长满布袋莲的湖泊水域,伫立而望,水天一色,夕阳西下时,旖旎风光,最是令人流连忘返。
渡假村的房间规划为小木屋形式,分为两区:其一是座落于河道与扶疏花木之间的独栋小木屋,拥有雅致的陈设,南洋风味的独特建筑风格。最ㄅㄧㄤˋ的是露天的卫浴设备。木屋后有一小庭院,植有香蕉树及花卉,外以围墙间隔,浴厕就设在庭院的墙檐下,月光穿透随风摇曳的枝叶,斑驳的树影,洒落一地,沐浴在与天地合一的浪漫氛围中,自是一种新鲜刺激的体验。至于是否会走光,倒在其次了。既是休闲渡假,这里将让游客彻底地放松,忘怀世俗的拘束,呈现完全的自我。
渡假村休憩区 小木屋与游泳池
经过一夜的好眠,清晨便徜徉在这片曙光初露的美丽庭园中。信步逛到另外一区,连栋的小木屋立于两侧,中间就是宛如运河,清澈见底的游泳池,它随著地形地势而弯曲,绵延百余公尺。红瓦白墙的小木屋群,翠绿的植栽,跨越两岸的圆拱木桥,倒映水中的如画景致,恍如人间仙境。整个上午的充裕时间,就在这藩篱高筑,自成格局的世外桃源,悠闲地渡过了。如果还未尽兴,健身房、游泳池、阿苏吠陀印度式按摩,都可满足游客的需求。而藩篱之外呢?不远处,落后贫困的聚落,赫然呈现眼前,两种不搭调的场景并列一起,让我有一股“朱门酒肉臭,野有冻死骨”的罪恶感。
六、后水区(Backwater Cruise)
午饭后的行程是乘船游赏后水区。这是由运河、湖泊、沼泽、河流所构成的一片水域。在渡假村旁就有一个简易码头,登上小汽艇(非行程表的“蕃王船”),奋力划破充满布袋莲的水域,来到一片广大的湖面,这片水域长64公里,平均宽度3公里,面积194平方公里,由科钦(Cochin)附近注入阿拉伯海。水面上风帆点点,或打渔、或捞贝壳、或载运货物、或当渡船,偶尔出现几艘“蕃王船”(一种编有船篷的游艇,一天租金要150美金,旅行社没让我们乘坐,托词视野不佳,但也没人抗议),大伙露出羡慕的神情,可惜无缘上船体验。湖泊周围开辟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运河,既可灌溉,又方便航行。水域沿岸良田处处,沃野千里,虽值冬季,仍可见绿油油的稻田。运河水面高过稻田,只用简易的土石筑堤,既不会坍方,更不会氾滥,如有积水,只需用抽水马达抽回运河中,如此宝地,难怪会成为南印度的谷仓。船行到阿里贝(Allepey)湾上岸后,驱车前往科钦。
水路运输 蕃王船制作
七、科钦(Cochin)
位于印度半岛南端西侧,濒临阿拉伯海。因位于东西航海线的重要位置,加上香料贸易的勃兴,很快地发展成为海港城市,市内处处可见列强殖民的异国风情。
1、圣方济教堂(St.Francis):1510年葡萄牙人所建,是印度境内最古老的基督教堂,航海家达伽玛曾埋葬于此,目前已运回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教堂内留有达伽玛遗像及墓碑,内部陈设简单朴素。教堂外观属西式建筑,正在整修。
2、中国式渔网(Chines Fishing Net):在圣方济教堂附近港湾入口处,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引进的捕捞技术,迄今仍在使用。游客可亲自操作,但须付10卢比(约新台币8元)。渔网是以一高架支撑,再用绳索,数人合力收放一张方形大渔网,渔获量看来不大,每次只能捕到数条小鱼,有时候还会扛龟。许多乌鸦在旁虎视眈眈,伺机坐收渔利。渔港旁就有简易的渔货市场。
中国式渔网 荷兰宫
3、荷兰宫(Dutch Palace):1555年葡萄牙人赠与印度蕃王的宫殿,1774年荷兰人将它改建为总督官邸。目前辟为博物馆,收藏蕃王时期的衣服、壁画、文物等。内部禁止摄影。
4、骨董街及犹太教堂:在骨董街可看到受保护的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式古建筑群,贩售著骨董及手工艺品。街的尽头有一座建于16世纪(1568年)的犹太教堂,目前教徒只有14位。教堂内的地砖有中国国画装饰图案,正厅的水晶吊灯来自义大利威尼斯。内部禁止摄影。转到另一条街,可看到香料交易市场,储存各种香料,倒像是个仓库,它的价格影响全球市场。
乙、西印度:
八、奥兰卡巴(Aurangabad)
位于德干半岛中部偏西,是前往阿旃陀石窟与爱罗拉石窟的中继站。游客需搭印度国内航线飞机到此,再驱车前往上述两座石窟。蒙兀儿王朝第六代君王奥兰吉普,曾在此大肆杀害印度教徒,将此地建为回教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为此城市命名,后来才改称奥兰卡巴。城市内有蒙兀儿帝国时期的建筑和庭园,郊区有奥兰吉普的陵墓。奥兰吉普弑兄篡位,并将其父沙迦罕王囚禁在阿格拉城堡内的穆沙曼布尔宫长达七年,直到老死。
九、阿旃陀(Ajanta)石窟
距奥兰卡巴115公里。为西元前2世纪至西元后7世纪的佛教石窟,沿著瓦戈拉(Waghora)河岸挖凿,并列29座石窟,1819年英国人前来打猎才发现的。其中9、10、19、26为佛殿,其余为僧舍。由于时间有限,导游选择其中几座讲解:第一、二窟壁画保存最完整,是精华所在。第一窟入口有粗壮的印度风格列柱,柱身、柱头都有精致的花纹及人物石雕。内部除佛像外,墙壁及屋顶都有彩绘,虽有些斑驳,但距今一千余年还能保存如此完整,已属难能可贵。第十窟内部主建筑为一舍利塔,但无舍利子,被一环形的集会厅(僧侣集会念经膜拜之处)所环绕,以绘有各种佛像的列柱支撑,屋顶呈辐射状的穹窿顶。第十九窟与第十窟形制大略相同,但石柱的柱头及环形殿壁上雕满佛像,则更为壮观。第二十六窟外观为双层佛窟,外型壮观,二楼有马蹄形窗户以利采光,顶部雕出屋檐,周围更雕刻大小不一的佛像。殿内为挑高单层舍利塔,雕有佛陀坐像,列柱外侧墙上并雕刻佛陀涅盘像。午后的阳光由洞口射入,晕黄的光芒,刚好洒落在佛陀身上,增加一股神秘的气氛。
阿旃陀石窟 佛陀涅盘像
十、爱罗拉(Ellora)石窟
距奥兰卡巴25公里,参观完阿旃陀石窟后,回程到爱罗拉石窟。它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沿著山崖建造,共有34座,分别属于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1、佛教石窟:第1~12窟,7~8世纪所建,其中以第10、12窟最美。第10窟是唯一的佛殿,其余为僧舍。第10窟的外观为双层,二楼阳台雕有栏杆,屋顶有出檐。栏杆、屋檐、墙壁上雕有成列的佛像,最特别的是流线型窗框两侧作飞行状的男女神祇,轻盈的线条,还真有飞的感觉。内部环形殿后侧有一座高9公尺的舍利塔,台基前倚坐高3.3公尺的佛陀坐像,佛龛上精致的雕刻,辐射状穹窿屋顶的边缘亦精雕细琢了无数的佛像,堪与阿旃陀石窟第19、26窟相媲美。
第12窟为僧舍,共有三层,由24根列柱支撑,为开放的空间。列柱尽头是挖凿出来的僧舍,里面有简单的石床等设施。第二层刻有成排的众佛,其中有趺坐丰胸的智慧女神,造型明显受印度教的影响。佛身皆被烟熏黑,因曾有游民到此埋锅造饭,因此遭受破坏,屋顶原有彩绘,已无任何痕迹可寻了。
佛教石窟~第十窟 印度教石窟~凯拉萨神庙
2、印度教石窟:第13~29窟,建于7~9世纪,共17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也最华丽。其中以第16窟凯拉萨(Kailasa)神庙最为壮观,供奉湿婆神,是爱罗拉石窟群中最重要的石窟,历经七代雕刻师,耗时152年才完成,代表印度岩凿神庙的极致。由独块天然巨岩雕刻而成,为二层楼格局,有门楼、祠堂、前殿、主殿组成,殿宇嵯峨,气势雄浑,雕刻华丽,是印度艺术的杰作。中庭竖著一根司坦巴(Stambha)石柱,上面刻有铭文。神殿屋顶为南印度特有的拉塔(马车)造型,基座由狮子、大象等五种动物支撑著。
3、耆那教石窟:第30~34窟,建于8~10世纪,共五窟,以第32窟最壮观,形制略似凯拉萨神庙,但规模稍小。由矮胖而柱头奇大的双层列柱支撑著二楼建筑,中庭入口有一根10公尺高的立柱及一座大象石雕。而由高达10公尺列柱支撑的壁龛中,供奉著耆那教第24位宗师大雄的雕像,祂那赤裸著身体的苦行僧精神,似蕴含其中。
十一、孟买(Bombay)
位于印度半岛的西部,濒临阿拉伯海,是印度第一大城。葡萄牙语中,孟买即是良港之意。国际色彩浓厚,市内聚集各式各样的人种,堪称为民族的大熔炉。新旧混合与东西文化的对比为其特色。电影事业发达,有“印度百老汇”之称。重要景点有:
1、甘地纪念馆:即马尼巴芬(Mani Bhavan)纪念馆,为1917~1934年印度圣雄甘地住处,现为保存甘地使用过的遗物、书籍,及其一生事迹的纪念馆,是一栋三层楼的英式建筑。甘地生于1869年,其父曾任蕃王首相,家世富裕。曾留学英国,后转往南非担任律师,至1915年才返回印度。1858年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成立东印度公司,掌握了印度大半香料和珠宝市场,且对印度人民课以重税。甘地于是发起不合作运动,自制盐、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拒绝英人剥削。同时倡导打破种姓制度,加强团结,一致对外。他以极简陋的穿著~一件布衣、一双拖鞋、一只铁碗及铁杯,四处奔走呼吁,争取印度独立。其间曾被英人逮捕入狱,他绝食抗议,几至丧命。英人不得已,才在1947年8月15日允许印度独立。纪念馆内有他的纺织工具、苦行遗物及争取独立的种种事迹。
甘地塑像 甘地遗物 甘地卧室
2、维多利亚火车站:是一座宏伟的哥德式建筑,细部则融入伊斯兰建筑风味。呈ㄇ字型,站前广场有石狮一对,又属印度本土风格,可看出孟买民族大熔炉的特质了。由于是行车经过,时间有限,并未仔细观赏。
3、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是孟买的象征,1911年为纪念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亚皇后来访而建。外观模仿欧洲凯旋门,但也融入印度及回教文化的建筑特色,现为印度政府迎接贵宾的重要场所。周边辟为公园,参观群众人山人海。临海一侧建有码头,五颜六色的游艇、交通船停泊其间,海港城市的特色表露无遗。由维多利亚火车站到凯旋门,一路上英式建筑林立,规划整齐美观,可谓是十里洋场,异国风味十足。但在旅馆旁,衣衫蓝缕的小孩成群地行乞;城外马路旁、铁道边,游民所搭盖成行成列的简陋违章建筑,一家子就窝在那又脏又乱的矮房中,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也算是这印度第一大城的特色之一了。
维多利亚火车站 印度门
丙、北印度
十二、捷布(Jaipur)
位于北印度偏西,首都新德里的南方,与阿格拉(在德里东南方)、德里合称印度金三角,是一般旅游北印度的热门景点,也是伊斯兰建筑的集中地区,皇宫、清真寺、陵墓随处可见,而以蒙兀儿王朝时期的建筑最为富丽堂皇,值得细细欣赏。
捷布市街有新旧之分,旧市街建于1727年,是个依照传统印度城市规格设计的都市,规划成九个方块格局,是根据古印度对世界的概念而来。大马路宽度33码(约30公尺,33是印度古代的吉数),并有人行道、下水道的设计,因此捷布的街上不像其他城市那么的拥挤杂乱。旧市街原本建筑色调是灰与白,19世纪时为了迎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夫婿艾伯特亲王莅临亲访,下令将它漆成粉红色,因此有“粉红之城”的美称,也成为它的特色。风之宫、城市宫殿就位在此区。加上位于郊区的琥珀堡,是捷布的精华所在。
1、风之宫(Hawa Mahal):建于18世纪中叶,座西朝东,临街而建,站在马路上就可欣赏它那高贵华丽的外表。高五层,两侧各有一角塔。顶端设计成圆弧状,高度由中央往两旁渐次降低,造型流畅优美。窗户设计成凸窗形式,并有各种不同样式的窗楣装饰。每一凸窗又设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窗户,共有953个。这些精心设计的窗户,使宫内任何地方都有风吹入,而宫中妇女可以透过这些千奇百变的窗户,随意观看宫外繁华景象,而又无被外界窥伺之虞,既隐密又通风,“风之宫”因此而得名。宫前大马路逛逛,一系列的粉红色建筑,宽敞的马路,不愧是经过都市计画的“粉红之城”。
风之宫殿 旧城区粉红色建筑
2、城市宫殿(City Palace):就在风之宫隔邻不远处。建于1728年,为了与山上的旧宫殿(琥珀堡等)有所区别,故称城市宫殿。由于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兀儿王朝,与信奉印度教的太阳王朝通婚,因此建了两座宫殿:一为红色印度式的太阳宫殿,另一是黄色伊斯兰式的月亮宫殿。月亮宫殿目前仍住有现任君王Sawai Bhawani Singh家族,因此未开放参观,宫殿上方插有大小两面旗子,大旗子代表邦国,小旗子代表国王住处。太阳宫殿目前辟为博物馆,名为城市宫殿博物馆,包括:1衣服博物馆:展出古代服饰器物 2武器博物馆:展出刀剑枪械等武器 3皇宫博物馆:展出皇帝御用之器皿、乐器、绘画、雕刻、壁毯等珍藏。
宫殿入口 国王接见厅
3、琥珀堡(Amber Fort):在市区东北11公里的郊外,依山而建的旧皇宫,建于17世纪~18世纪之间。在这座山头上,除了琥珀堡外,另有两座城堡,那就是位在琥珀堡后方的拉哈(Nahar)城堡,及左后方插有大小两面旗子的胜利城堡(建于1636~1727年)。城堡下有个人工挖掘出来的大水池,倒影其中,增添了一股浪漫气氛。乘坐大象沿山坡而上,不久便到达城堡入口,巍峨的城门显出它磅礴的气势。城门内呈现一片宽广的蒙兀儿式庭园,拾级而上,购票进入皇宫,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接见厅,由红色砂岩与白色大理石两种柱子支撑,前者代表印度教,后者代表伊斯兰教,显然有调和宗教冲突的意味存在。这接见厅是国王接见宾客或大臣用的。厅旁有一大片空地,抬头便可见到一座二层楼的伊斯兰式建筑,那便是皇宫的正门,白色大理石的主体建筑,衬以红色砂岩的回廊,显得特别的醒目。
皇宫正门 镜宫回廊列柱 镜宫镶嵌花窗
由侧门进入,来到皇帝的寝宫:夏宫与冬宫,隔著中庭花园相望。夏宫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夏天住的寝宫,当时没有冷气,如何消暑呢?建筑师独具巧思,将水由屋顶引入,流经设在墙间的水道,以降低室内温度,再将水经由回廊排入中庭花园。对面的冬宫更是奇巧,在屋顶上装有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镜片,当阳光射入,或在晚上点上一根蜡烛,由镜面反射的点点光芒,宛如满天熠熠的繁星,落在身上,那种暖洋洋的滋味,想必畅快无比的。镜片是此宫最大的特色,所以也叫它镜宫。至于墙上大理石漏雕花窗、彩色玻璃等精致装饰,就更不在话下了。上了二楼,来到国王与妃子的寝宫,更是精雕细琢,浪漫非凡。中廊上有三个镂空的大理石窗,由此可俯瞰城堡大门,随时欢迎丈夫的归来。往后宫走去,那是嫔妃的住处,中庭有一列柱厅,做为表演之用,二楼阳台设有凉亭,是国王招待贵宾观赏之所。离开琥珀堡,回程路经湖上宫殿,目前已是渺无人迹的鬼宫,不过点缀著湖光山色的倒影,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
4、天文台:建于1728~1734年,是热衷于天文的捷布蕃王捷辛格二世所建的。收藏有16种造型精巧有趣的天文观测仪器,包括用以计时的日晷仪,按不同月份计时的月晷仪,观测太阳轨道的星座仪等,虽有导游解说,但如鸭子听雷,不知所云,入内拍照还要50卢比,划不来,各位会友如前往,可以不必拍照,站在外面拍一张纪念就行了。
十三、阿格拉(Agra)
位于捷布之西 235公里,德里之南240公里。拉车要五小时,很辛苦。西元1526年,蒙兀儿第一代君王巴伯尔(Babur)占领印度,以阿格拉为首都。巴伯尔原为中亚乌兹别克王子,因王位被篡夺而流亡印度,消灭德里苏丹王朝,建立蒙兀儿帝国,并将中亚及波斯的建筑风格带进印度。
1、阿格拉城堡(Agra Fort):1565年蒙兀儿第三代阿克巴(Akbar)大帝所建,位于阎摩那河(Yamuna River)畔的小山丘上,以红色砂岩建造而成,故又称“红堡”,与德里红堡齐名。城墙长2.5公里,高10公尺,周围环绕著护城河。初为御敌而建,第五代沙迦罕王(Shah Jahan)改建为皇宫,并以他自己所喜欢的白色大理石为建材,因此城堡内印度风格的红色砂岩,和伊斯兰风格的白色大理石交互运用,成为一大特色。入口城门叫阿马辛格门(Amar Singh Gate),门楼宏伟,两侧有半圆形卫塔。城门前有一较低矮的瓮城,两城门不在同一中轴线上,有迂回缓冲的作用。进入城门,右手边便是一大片分成四等分的伊斯兰庭园,十字形走道交叉点上有一座石造大澡盆,约需八个人才能环抱,是阿克巴大帝年幼时,由叔叔所赠送的贺礼,据说里面曾装满金银珠宝。阿克巴大帝即位时年仅十三岁,但却懂得拉拢民心,化解印度教与回教的冲突,赢得许多地方首领的支持,为统一印度建立稳固的基础。宫殿正门是阿克巴大帝时以红色砂岩所建,代表早期蒙兀儿帝国风格。门口上方可见星形的伊斯兰风格图案,及印度风格的莲花图案,印、回混合痕迹明显。
阿格拉城堡城门入口 穆沙曼布尔宫远眺泰姬玛哈陵
城堡内就像一座小城市,由许多重要建筑组成,其中最有名的有两座:其一是穆沙曼布尔宫(Musamman Burj),沙迦罕王为皇后所建,以白色大理石建成,雕刻精致细腻,有八角形凉亭,隔著阎摩那河可望见对岸的泰姬玛哈陵。这里也是沙迦罕王生前被弑兄篡位的儿子奥兰吉普囚禁七年之处,当年沙迦罕王就是从这里的窗口凝望爱后的陵墓。据说他临终之前已无法走到窗边,但仍凭著一颗宝石上的倒影,注视著泰姬玛哈陵最后一眼。另一座是贾汗季宫(Jehangirs Palace),蒙兀儿第四代君王贾汗季所建,是堡内最大的宫殿,原为印度式建筑,沙迦罕改建为蒙兀儿式。内有接见贵宾的宫殿,其雕刻及彩绘之精致,不亚於穆沙曼布尔宫。贾汗季宫外有一座公众大厅,为接见一般民众之用,由三行十列列柱支撑,靠外侧并以双柱处理,锯齿状的桃尖形拱圈跨距极大,气势恢弘。
2、泰姬玛哈(Taj Mahal)陵:蒙兀儿王朝第五代君王沙迦罕为其皇后泰姬玛哈(即慕塔芝玛哈Mantaz Mahal)所建的陵墓,1631年开工,动用二万名工人,历时22年始成。所费不赀,蒙兀儿王朝也因而走向衰亡之路。慕塔芝玛哈原名亚珠曼贝侬(Arjaamand Bano Begam),1607年与库拉穆(Khurram)王子(即后来的沙迦罕王)相识于皇宫拍卖会上,五年后结婚。亚珠曼贝浓获得当时的君王贾汗季(即沙迦罕之父)赐名为“慕塔芝玛哈”,意为“被王宫选中的人”,象征无上的荣誉。库拉穆王子登基后,改名沙迦罕,代表“世界之王”的意思。两人结褵19年,生育了14个儿女,1630年,皇后于产下第14胎后,因感染产褥热不幸去世,临终遗言,要求沙迦罕终身不得再娶,并为他建一座永垂不朽的美丽陵墓,这座震惊世人的“爱情纪念碑”于焉产生,被誉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由售票口进入,右手边是一排红色砂岩所建成,带有拱廊的墙壁,那便是泰姬玛哈陵的围墙。正门由红色砂岩组成,饰有白色图案花纹,是典型伊斯兰建筑形式。高大的正门上方,前后各有11个白色小圆顶,代表建造所花费的时间(22年)。进入正门,便被眼前奇景所吸引:近处是一大片被水道及喷泉分成四等分的伊斯兰庭园,花草修剪得整齐美观,并设计有几何形图案的走道,变化多端,令人赏心悦目。庭园尽头便是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陵墓,在蓝天绿树的陪衬下,它显得那么纯洁无瑕,似乎诉说著主人坚贞的爱情。走近仔细观赏,陵墓建于双层台基上,台基为四方形,陵墓主体为不规则八角形,中央圆顶高65公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建有入口大门,但只有东面入口可进入。陵墓内部放有两座石棺,较大的是沙迦罕的,较小的是泰姬玛哈的,但都是空棺,他们的真正陵寝在空棺底下的地窖中,弯下身可以窥见。沙迦罕原打算在泰姬玛哈陵对面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黑色陵墓,以便与皇后隔河凝望,无奈其子奥兰吉普不愿负担庞大开销,将他葬在皇后身边。
泰姬玛哈陵正门入口 泰姬玛哈陵
陵墓外观于白色大理石中镶嵌了印度黄色大理石、伊朗紫水晶、中国翡翠、阿拉伯珊瑚、锡兰蓝宝石、苏联孔雀石,加上可兰经文、花叶植物漏窗、几何形图案等雕刻,五彩缤纷,令人目眩。参观者规定不准携带任何铁器进入,包括小刀片、指甲刀等,就是防止有人偷挖宝石。陵墓台基四个角落各屹立了一座高塔,名叫宣礼塔或唤拜楼,是伊斯兰建筑特有形式,原本有宗教上的意义,但在这里只作装饰之用。塔高42公尺,略往外倾斜,防止倒塌时压坏陵墓。陵墓东西侧各有一座清真寺,造型相同,有对衬平衡的作用。
午后四点钟左右来此参观,太阳由亮转红、转灰,终至伸手不见五指。陵墓颜色由雪白、鹅黄、橘红、而浅灰,直至朦胧时,整座陵墓恍如飘浮在半空中,增添了一股神秘的气氛。
十四、印度火车之旅:
曾经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印度火车惊悚画面:一列疾驶的火车,车门、车顶都挤满乘客,甚至有出轨、相撞等伤亡惨重的意外事故发生,给人的印象是印度火车很不安全,今天可以亲身体验一下。由阿格拉火车站上车,车站造型虽不宏伟,但平实简朴,颇有古意。月台上候车旅客并不多,未出现拥挤情况,与想像中差距很大。电力带动的车厢有点老旧,座位排列方式和台铁一样,但不论左右间隔或前后距离,都比台铁车厢大很多,行驶平稳舒适,不像台铁左右晃动剧烈。台铁铁道轨距是1067公厘,属窄轨距,国际标准轨距是1435公厘,印度铁道轨距是多少手边没有资料,但从宽敞的车厢来看,应是国际标准轨距。这趟短短两小时的印度铁道之旅,大大地改变对印度铁路的印象,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亲身经历才是最真实的。印度铁路总长61850公里,居亚洲之冠,是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阿格拉火车站 欧恰城堡
在中世纪古城捷辛站下火车,改搭游览车到达16世纪古城欧恰,并在此地用餐。这里有当地印度人为了欢迎蒙兀儿第四代君王贾汗季而建的伊斯兰式城堡,座落于贝德瓦(Betwa)河与支流Ravi河交会处,城墙依河而建,横跨Ravi河上有座通往城堡古色古香的桥梁,伊斯兰式桃尖拱形的桥洞,别具一格。距城堡不远处有一座北印度风格锡卡拉式的印度教寺庙,却同时拥有伊斯兰式圆顶,又是印、回混合的见证。寺庙旁另有一栋伊斯兰式建筑,那是贾汗季王的狩猎行宫,现为伊斯兰教堂。看足了,也吃饱了,上车直奔车程需四小时的卡鸠拉荷,晚上观赏印度传统舞蹈。
十五、卡鸠拉荷(Khaguraho):
位于北印度中部,9~13世纪,昌德勒王朝(Chandella Dynasty)的首都,今已没落,仅有简陋的农家及22座寺院点缀其间,分西群(14座)、东群(6座)、南群(2座)三区,建于950~1125年之间。寺庙呈现典型北印度风格的玉米穗状或竹笋状,顶端的圆轮形收头称锡卡拉(Shikara)式,象征神明居住的山峰米茹(Meru)山,这种样式后来成为北印度寺庙风格的范本。而装饰在寺庙上的雕刻作品,更是印度最珍贵的文化资产,内容有印度教神祇及其化身,如毗湿奴、湿婆、太阳神等,而最特别的是湿婆和性力女神(即湿婆之妻帕尔瓦蒂)交欢的各种姿态,及印度女神的64种性力,因此这里的寺庙被总称为“性庙”(Temples of Love)。尽管这些男欢女爱的雕刻作品世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早期印度工艺最伟大的创作,198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1、西群:共十四座,参观其中两座,即拉希玛纳神庙(Lakshmana Temple 供奉毗湿奴神)和肯达利亚玛哈戴瓦神庙(Kandariya Mahadeva Temple 供奉湿婆神),雕有男女神像交欢姿势而被称为“性庙”的便是这两座。
*拉希玛纳神庙(毗湿奴神庙):建在一座高高的台基上,中央是主庙,左右两侧为附属庙宇。北印度玉米穗状锡卡拉风格建筑,线条流畅优美,为便于通风,中段有回廊。从台基到塔顶都有神像及动物雕刻:台基雕成横带状,以部队行进、作战,或刻划日常生活为主,只有少部分与性有关,其中可以找到两幅人兽交欢的画面,一是妇女与狗,二是士兵与马;塔身上的雕刻则以男女神像为主,内容包括揽镜化妆、梳头、抓背、穿衣、交欢等神界生活情形。至于交欢画面,大都刻在高塔中段较明显位置,形体也较大,虽在高处,还是可以一览无遗。在印度教教义中,神祇交欢象征生生不息、富饶与神界的极乐化境。这些性爱姿势,导游说可分为 69、11、72、12、62等不同姿态,口交、自慰、倒立、4P等大胆的情欲姿态,都生动地刻画出来。
湿婆和帕尔瓦蒂神庙 性爱雕刻
*肯达利亚玛哈戴瓦神庙(湿婆神庙):位于西群的中心,建于1025年,共有五个高塔,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是玉米穗状锡卡拉式的建筑,主塔高35.6公尺,塔底即寺庙的核心“胎房”(garbha-grihya),象征世界的子宫,里面供奉湿婆神及其图腾灵甘(lingam),或称林伽(linga),象征男性生殖器。至于神像雕刻,与毗湿奴神庙大同小异,不再赘述。湿婆庙旁为其妻帕尔瓦蒂的寺庙叫戴维迦甘丹巴庙(Devi Jagadamba),与湿婆庙立在同一台基上,建于西元1000年,原为毗湿奴神庙,后来才改为帕尔瓦蒂女神庙,里面供奉象征女性生殖器的雅尼(yoni)。帕尔瓦蒂女神庙前有一阶梯式的小型庙塔,以石柱撑起一个凉亭,里面有昌德勒王朝的标帜~国王在狮子前察看它的牙齿,或解读为国王和狮子搏斗,象征国王的勇敢。
2、东群:属于耆那教寺庙,装饰较为简单古朴,但也融入印度教色彩。共六座,最大的一座是帕尔斯瓦纳斯神庙(Parsvanath Temple),建于954年。十世纪时,原信奉印度教的国王改信耆那教所建之寺庙,拥有印度教和耆那教之神祇或图案,充满宗教轮替与融合之意象,供奉耆那教第二十四位宗师大雄。锡卡拉式的塔身雕有诸多神像,如:水女神像、创造神梵天及其妻辩才天女神像,在耆那教寺庙之中,本座算是较为精致华丽的。接著参观襄提那斯神庙(Shri Shanti Nath Temple),采用黄色砂岩建成,式样较为简单朴素,是典型的耆那教特征。由门楼进去,有一小型中庭,类似中国四合院建筑。内部神像雕刻,无论立姿或站姿,都是全身赤裸,那是因为他们的宗师大雄,于三十岁时离家苦行,开始时他穿了一件袍子,十三个月后他丢弃外衣,成为裸比丘。庙内有比丘尼以白米供奉,正在诵经祈祷。
耆那教神庙 寺庙中庭 比丘尼诵经
十六、瓦拉那西(Varanasi)游恒河:
瓦拉那西位于恒河畔,是最大的印度教圣地,也是最具有印度传统色彩的城市。一大早由此地码头上船游恒河,观赏日出,并体验印度教徒日常生活习惯及礼仪。时值冬天,日夜温差大,恒河被雾气所笼罩,朦胧之中,太阳偶尔会露脸,但无景物衬托,总缺乏那么一点美感。目光拉回岸边,古城墙巍然屹立,洗衣、沐浴、祈祷的群众,虽因天冷而未见盛况,但仍可领略一二。有位老兄一面沐浴,一面连饮四口恒河圣水,印度教神祇的神力果然不凡。调转船头,来到设在岸边的火葬场,虽没看到仪式的进行,也没看到报导中弥留病人排队等死的奇景,但这里毕竟是印度人进行生死大事的地方,大家心里不免严肃了起来。印度教徒认为,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恒河河水是圣水,一生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才能洗去身上的罪孽,而最大的愿望就是死在恒河边,遗体火化后,将骨灰洒入恒河,就能直通天堂,并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这种已有三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至今沿袭不衰。多功能的恒河,肩负印度教徒的生老病死,这沉重的担子,未见有卸下的迹象。
恒河沐浴的人群 河畔祭司为亡灵祈祷
下了船,步行前往下一个景点,穿梭在曲折狭窄的小巷中,脏乱是免不了的,偶尔还传来刺鼻的尿臊味。经过一个昏暗又阴湿的地道,那气味更是难闻,大家掩鼻屏气,快速通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批游民群聚其中,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令人惊奇。由于没有厕所,只好就地方便,日积月累,异味之重,不言可喻了。来到一座位在窄巷中的印度教神庙,屋顶是用黄金打造的,因此称作黄金神庙(Vishwanath)。因为不是教徒,不能入内参观,只能远眺它那瑞光千条的金顶,其实局促在那拥挤的小巷中,显得俗气而突兀。讽刺的是附近有一座回教寺庙,以高高的铁丝网团团围住,避免回、印教徒发生冲突,无边的神威,似乎也只能护佑自己辖下的子民了。
十七、鹿野苑(Sarnath):
距瓦拉那西20公里,佛教圣地之一,佛陀开悟后第一个传道的地方(初转法轮)。昔日圣殿已遭回教徒破坏,仅存柱础、台基及部分砖墙。有名的阿育王(Asoko)石柱原高15公尺,目前仅余一小截,共三根,以铁栏杆围住,西元前三世纪的遗物,弥足珍贵。柱头上原雕有四只雄狮,隐喻佛陀唤醒世人的狮吼,现印度共和国的国徽,即以此狮子柱头为图案,印度币10卢比(印度货币单位,1卢比约等于新台币0.77元)的纸钞上也有此标帜,目前保存在鹿野苑考古学博物馆中。在此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是达美克(Dhamek)塔,是一座佛塔,为释迦牟尼讲经说法之处。塔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较瘦长,是西元前200年遗物;下半部较粗短,是五世纪遗物。19世纪时,英国人曾开挖寻宝,但无所获,重加修复,目前大致保存完好。塔壁有莲花、盘长等雕刻,虽遭破坏,或已斑驳,但仍有部分清晰可见。
达美克塔 佛寺遗迹
由于班机误点,摸黑来到下一景点玛哈勃迪庙。西元前三世纪时,阿育王曾在此建佛寺,遭回教徒破坏,1932年斯里兰卡人在原遗址上重建此庙。庙中供奉佛陀金身坐像,庙内墙上有日本人所绘佛陀修行、悟道、传道等事迹的壁画。寺旁有棵菩提树,释迦牟尼曾在此避雨修道,后来建庙纪念,已遭破坏。这棵菩提树是有来历的: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的那棵菩提树已不存在,但由原树所繁衍出来的菩提树被移植到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繁殖树种移植至此,至今有400年的树龄。树下有佛陀初转法轮的金身塑像,年轻英俊的佛陀,正面对五个跟随他的婆罗门讲说佛法,后来这五位婆罗门皈依佛教,成为佛陀的门徒。
十八、德里(Delhi):
位于北印度偏西,是印度古都,从13~19世纪,共有七个王朝建都于此。城区有新旧之分:旧城区在北,落后脏乱,乞丐、流浪汉满布街头,被印度人视为神圣的牛只也在街头游荡,使得交通一团乱。与旧城区只有一街之隔的新德里,从1947年印度独立后,即成为印度的政治中心,建筑现代新颖,街道绿树成荫,宛若一座美丽的花园城。游览景点包括:
1、总统官邸(Restrapati Bhavan):建于1907年,原为英国殖民时期的总督府,融合了印度传统样式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由于雾锁德里,与下节印度门的照片都模糊不清。
2、印度门(India Gate):建于1921年,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的印度将士而建,刻有九万名阵亡将士的姓名,仿欧洲凯旋门风格。由于是管制区,只能远望,不能入内参观。附近辟为公园,各种鸟类群集,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3、拉杰迦特(Raj Ghat)公园:即印度圣雄甘地火葬场,位于阎摩那河畔,为甘地火化之处。由于印度教的习惯,骨灰要洒在河里,所以公园内只有一座石碑作纪念,并无遗骨埋葬。纪念碑位于公园正中央,周围筑有高起的石堤,游客可在石堤上旋绕瞻仰,也可以由石堤下的通道入内近观。火葬场外围辟为公园,范围极广,做为民众休闲之所。甘地于1947年争取印度独立成功后,由于调停印度教与回教之间的冲突,印度教激进份子认为甘地偏袒回教徒,于1948年1月30日将他暗杀。印度人感念他一生为国牺牲奉献,尊之为国父。
甘地火葬场 莲花寺
4、莲花寺:建于1980年,造型有点类似澳洲雪梨歌剧院,为巴哈夷(Bahai)教之灵曦堂,独特的造型酷似莲花,故名莲花寺。圆锥形的内部极为宽敞,但陈设简单,除了摆设许多座椅之外,别无他物,圆弧形墙壁上没有任何装饰,与一般教堂迥异。全印度有800个巴哈夷教信徒,大多是外国人。
5、胡默元大帝陵(Humayuns Tomb):为蒙兀儿王朝第二代帝王及其皇后的陵墓,胡默元大帝在位期间为1530~1556年,驾崩后,皇后哈姬蓓根(Haji Begun)下令为他兴建陵墓,1570年完成,融合中亚和波斯回教风格,成为后代蒙兀儿建筑的典范,泰姬玛哈陵就是以此为蓝本而建造的,199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采用红色砂岩,再镶以白色大理石作装饰。
胡默元大帝陵 陵墓入口
从巍峨的塔门进入,来到一片宽广的蒙兀儿庭园,以水道将庭园分成四等分,水道交叉点有喷泉,土黄色的通道极为宽敞,两旁便是整齐画一的花圃。陵墓就在庭园的尽头,高高的台基有许多桃尖形的假门装饰,主体上方有一白色大圆顶,两旁的护塔左右对衬,门窗上的星星图案是伊斯兰特有的标帜。陵内有两具白色大理石棺,但都空无一物,帝、后真正的埋葬地点并不在此。胡默元大帝陵出口的左手边另有一伊斯兰式的圆顶建筑,是另一位皇帝的陵墓,蒙兀儿王朝王室家族155人,除沙迦罕及其妻泰姬玛哈和女儿外,皆埋葬于此。
6、奎瓦吐勒清真寺(Quwwat-ul-islam-Mosque):位于德里之南约14公里处,为德里苏丹王朝(1206~1526)第一位皇帝顾特卜德汀?艾巴克(Qutub’d din Aibek)于1192年下令建造,1198年完成。寺名原文Quwwat-ul一字乃“强盛”之意,象征当时回教徒在印度北部的统治势力。这座清真寺是今日印度最古老的回教寺院,1993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建寺之初,曾大肆破坏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寺庙(共27座),并取其石砖、石柱为建材,因此目前所见的柱廊上雕有精致的神像,与禁绝偶像的回教寺院大不相同。中庭内立有一根铁柱,高约7公尺,建于四世纪左右,铸造原因不可考,但足以证明当时已经具备精纯的铸铁技术。
奎瓦吐勒清真寺遗迹 清真寺回廊列柱
7、顾特卜塔(Qutb Minar):
就在奎瓦吐勒清真寺旁,是附属于奎瓦吐勒清真寺的宣礼塔,或称唤拜楼。原为召唤信徒参加祈祷的瘦尖形高塔,据说到了祈祷时间,穆罕默德在他麦地那的庭园中,叫一个信徒呼唤其他的人来参加祈祷,渐渐发展成宣礼塔,成为伊斯兰建筑特色之一。数目不拘,最多有达七座者,但非必备,泰姬玛哈陵就有四座,完全是装饰之用。
顾特卜塔 由清真寺看顾特卜塔 顾特卜塔第4、5层
顾特卜塔始建于1193年,和奎瓦吐勒清真寺一样,由顾特卜德汀下令建造。外观为圆形,塔底直径14.5公尺,顶端直径2.5公尺,原有七层,塔高约100公尺,因飞机误撞损毁(一说飞机航经此处,长期震动而自然坍塌),经整修而成目前五层,高约82.5公尺,下面三层为红色砂岩堆砌而成,上面两层则为大理石和红色砂岩混合筑成。塔身每层都有三至四圈雕刻装饰,内容主要是可兰经文和几何形纹饰。与奎瓦吐勒清真寺于1993年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柒、结语:
本文题目“印度心感动”,是由旅行社出团的团名“心感动~全览印度十五天”缩简而来的,结束行程之后,还真有些许感动,也就取用了。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都耳闻印度的脏乱与落后。文明古国是令人向往的,想要一探究竟,而脏乱与落后,却令人望而生畏,也就裹足不前了。团员中有一对新婚夫妇,亲友们知道他们要到印度蜜月旅行,而且还长达15天,都觉得很讶异,但这对新婚夫妇还是带著探索古迹的心境,毅然前往了。举这个例子,主要是说明,能不能接受,是因人而异的。15天下来,全团12人,无论是在安全上或在饮食卫生上,都没出现过任何问题。印度穷人很多,到处会碰到缠著游客乞讨的乞丐,或兜售纪念品的小摊贩,黏人的程度真是让人觉得烦不胜烦。其实退一步想,他们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才出此下策,心中也就释然了。除此以外,他们不偷、不抢、不拐、不骗,比起先进的欧洲某些国家,又偷又抢的,印度人善良、可爱多了。印度的卫生条件的确不好,因此领队千叮咛、万嘱咐,饮水只能喝矿泉水,路边摊贩卖的东西不能随便吃,团员们都很配合,也就不会有拉肚子的情况发生了。至于吃什么?是不是用手抓饭吃?这不用担心,餐餐都在大饭店吃印度式西餐,卫生条件很高,只是样样菜肴都掺有咖哩,吃了很腻而已。
我们习称印度人为“黑印度仔”,因为他们皮肤很黑。的确他们是黑皮肤的,但南北却有差异,南印度较黑,北印度较白,为什么?因为在西元前1500年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是白皮肤的,他们的活动范围集中在北印度,与当地原住民混血后,也就不那么黑了;而南印度混血情形较少,保存较多原来肤色,因此也较黑。至于目前有没有纯种的印度人或雅利安人?印度籍导游说没有。通常我们只看到他们很黑,觉得很不上相,其实他们轮廓分明,鼻梁直挺,双眼圆亮,长相俊美,尤其是幼儿及青少年,清纯可爱的模样,有时忍不住要多看两眼。
说到南北差异,除了肤色以外,民风也有显著不同。由于北印度开发较早,也较进步,人民见多识广之后,也就变得市侩、狡猾。南印度虽然落后,但保有纯朴民风,感觉比较忠厚、亲切,这从旅馆服务生的服务态度很明显可以看得出来。在南印度,服务生帮忙搬运行李,他们不会急著向客人要小费,有些旅馆还规定,客人退房时再依服务品质决定是否给予小费。到了北印度,搬完行李便示意要小费,而且搬上、搬下都要,甚至在进房时,抢著拿钥匙帮客人开门,然后就等著要小费了,那种死要钱的作风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说印度人很穷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应该说他们贫富差距悬殊,贫民窟、游民、乞丐到处都是,雇用司机开豪华轿车,住高级饭店的富户亦复不少。为何如此?除了出生率太高,粮食不足外,种姓制度的遗毒也是原因之一。首陀罗(奴隶)、旃陀罗(弃民)一出生便注定要受苦受难,永无翻身的机会,他们除了从事卑贱的工作,躲在阴暗的角落外,别无他途。而婆罗门、刹帝利一出生便高人一等,他们理所当然的享用社会资源,如果再努力些,便可成为人上之人了。一来一往,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差距也就愈来愈大了。所幸种姓制度已经废除,印度政府也开始提倡节育,希望不久的将来,苦难的印度人能扭转乾坤,否极泰来。在旅游期间,游览车上除了司机以外,还有一个助手,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形,颇感纳闷,经领队说明才知道,这个助手因失业赋闲在家,随车帮旅客搬运行李,司机只供应三餐,不付薪水,连这种工作都有人要做,可见他们生活的艰困了。这司机与助手为了省钱,晚上就睡在游览车上,待遇之苛,前所未见,其他司机也是如此(包括私家轿车司机),他们倒也安之若素,习以为常,工作难找,只得将就了。我们的导游小马,属刹帝利阶级,受高等教育(德里尼赫鲁大学毕业),年纪轻轻便拥有私家轿车及印度最贵的崭新摩托车(他自己说的),贫与富,身边就有例子。
牛逛大街也是印度的特色之一,流浪汉已经够多了,流浪牛也满街跑,市景焉能不乱?流浪汉是因为贫穷失业,流浪牛又从何而来呢?这与印度的宗教信仰有关。印度教有三大神祇,信众最多的是破坏神湿婆,而湿婆的坐骑是公牛,因此公牛便成了“神兽”不得宰杀。演变至今,公牛担任耕田的工作,在街上闲荡的是母牛或年老力衰的公牛,这些老弱妇孺既不能宰杀,只有任其自生自灭,流落街头了。我请教过导游,母牛为何不能用来耕田?他说印度人喝牛奶,母牛负责哺育后代的工作,太辛苦了,所以不忍心让他们下田耕种,还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合作社会!这些流浪牛在街上到处游走,与市民相处融洽,偶尔成群过马路,人车都得礼让三分,牛爷先行。有些大城市(如德里、孟买)规定牛只不能进城,却引起民众的反弹,真是好牛运!人牛相安无事,源自于神力无边。
这是一趟知的飨宴,有自然的、有人文的,丰富又多彩,提供给有意品尝的同好做参考,内容或许有点冗长乏味,但多方搜集资料,需要时便于查阅,应会有些用处的。
参考书目:
1 印度古文明艺术特展 国立历史博物馆
2 印度尼泊尔 高谈文化
3 大地瑰宝40 64 107 大地地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