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西藏山南加查县达拉岗布寺的考古调查及清理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林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内容摘要]达拉岗布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寺,在西藏古代寺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121年,米拉日巴的著名弟子达波拉吉兴建了达拉岗布寺。历经数百年,该寺先后有16代高僧及10世活佛转世。自1959年以来逐渐颓败,“文革”期间毁损殆尽。这次对该寺进行的考古调查与清理,初步弄清了该寺的建筑平面布局,也清理出了数量可观的各种遗物。
  [关键词]达拉岗布寺;噶举派;考古调查;考古清理
  [中国图书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0003(2003)-02-068-09
  由于过去几年,达拉岗布寺旧址中不断出土些佛像等遗物,有些非法人员借机搞盗掘。为了杜绝这种非法行径与挽回国家财产的损失,西藏文物局组织了由西藏博物馆、山南文物局有关人员组成的达拉岗布寺考古队一行5人,并于2002年7~8月对达拉岗布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抢救性考古调查和清理,现将此次调查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一、位置
  达拉岗布寺①位于山南地区加查县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约4公里的达拉岗布山上。寺院所在地的梵文地名为“仙帝”,意为“熄灭、寂静”,藏语称之为“达拉岗布”,故有“仙帝达拉岗布”之称。寺院与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相对高差为950米,海拔4150米(见图1)。
  寺庙建筑依山体大致呈东西方向一线分布,北靠山巅,南对雅鲁藏布江河谷,主体建筑群分为上下两个层次,分别位于山顶崖上及山腰坡麓地带,占地范围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二、达拉岗布寺历史沿革
  达拉岗布寺是噶举派祖寺,在西藏古代寺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寺创建人是达布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的大弟子达波拉吉,始建于112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青史》②、《红史》③、《汉藏史集》④、《土观宗教源流》⑤、《达拉岗布寺志》等文献记载,噶举派以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为基本教义,是藏传佛教派系之一。噶举派在西藏分成由琼布克珠传出的香巴噶举和玛尔巴传出的达布噶举两大派系。玛尔巴·却吉罗追(1012~1097年)出生于洛扎地方的秋切卓窝垅村,幼年曾向卓弥学习梵文和密法,后三次赴印度,四次访尼泊尔,从班钦·那若巴、安达·弥勒巴等印度著名密教师处学习密法,返藏后传教授徒,翻译密乘经典,成为著名大译师。其教法传给了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的著名弟子为日穷巴和达波拉吉。
  达波拉吉出生于涅地方(今隆子一带),父名尼瓦杰布,母名西饶莫才姜姆,达布拉吉为他们的第三子,原名达玛扎(《红史》中为宁波贡嘎),自小师从很多印度大师学习声明、历算等,并从著名藏医大师白吉等多位大师处学习藏医八支理论及其实践,以医理医道驰名,有“达波神医”之称,故名达波拉吉。12世纪中叶著有有关医学注解及实用诀窍《达波拾零集》。年轻时曾娶妻,在他20岁时妻病身亡,其子女也相继被病魔夺去生命,使其心中大生悲哀,看破红尘。在噶当派格西·夏巴林巴座前出家,法名为索南仁钦。尽学噶当六论和戒律诸论。约为1110年赴后藏甄地(今聂拉木培杰林寺)投米拉日巴为师,米拉日巴传学并赐名杂木林杂巴,意为“南赡部洲”。后奉命回前藏修行,在米拉日巴喻示下,于1121年在塔布贵族俄色贡觉之子的资助下,兴建了达拉岗布寺。最初该寺规模较小,只有一修行庙,史称“岗布日楚”。达波拉吉在此“修习各种禅定,获得许多先知神通、境心融合、自在圆满,获得彻悟”。后来立自己得意弟子岗波巴·次成宁波为寺主,于1153年(藏历水鸡年)圆寂于此。达波拉吉在世之年以该寺为基本道场,宏扬佛法,广收门徒,形成了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的达布噶举派。史籍中称他为“宁美岗波巴”,意为“岗波地方的大师”。大师将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融合在一起著成《道次第解脱庄论》,把噶当派教义与米拉日巴所传密法结合,创立了显密并重的达布噶举传承。并由此逐渐发展形成了达布噶举派的“四大八小”各支系。它们分别是帕竹噶举、噶玛噶举、蔡巴噶举及跋绒噶举四大派,又从帕竹噶举分出直贡派、达隆派、雅桑派、主巴派、卓普派、体色派、也巴派、玛仓派八小派。
  据实地调查,该寺自创建至今先后有16代高僧及10世活佛转世(见达拉岗布寺高僧及活佛传承体系表),达拉岗布寺在西藏众多的佛教寺院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该寺自1959年以来渐趋颓败,“文革”期间几乎毁损殆尽,近年来寺庙在局部恢复的基础上正式开放,并为县级“文保”单位。
  三、达拉岗布寺建筑布局
  达拉风布寺的建筑依山体大致呈东西方向一线分布,主体建筑群分为上下两个层次,分别位于山顶崖上及山腰坡麓地带(见图2)。
  (一)建在山顶崖上的建筑
  萨龙贡玛:意为上萨龙,位于达拉岗布寺最东端山顶崖上,南距萨龙沃玛约15米,与萨龙沃玛高差为15米,与山腰部分建筑群高差约150米。萨龙贡玛始建于16世纪,由杰尊·罗布坚巴创建,原佛殿内供有大量的佛像、舍利佛塔,“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废墟。佛殿原为两层建筑,东西长23米,南北宽12米,墙体用石块垒砌而成,现残墙高3~8米,墙厚0.9~1.20米。佛殿坐西向东,门向北偏西,门宽1.20米,门廊面阔4米,进深8米。门廊后为面阔11米、进深11米的佛殿。佛殿内仅存西北角及东北角两段残墙,殿内结构不清。
  萨龙沃玛:意为下萨龙,位于达拉岗布寺最东端山顶崖上,北距萨龙贡玛约15米。萨龙沃玛始建于12世纪,由贡巴·楚成宁波创建,是达拉岗布寺的早期建筑。据史料记载,原佛殿内供有岗波巴·索南仁钦的灵塔、三世之佛、米拉日巴塑像等。“文革”期间被破坏,现成为废墟。佛殿根据地形坐西向东,东西长30米,南北宽13米,墙体系石块垒砌而成,墙厚0.6~1.2米,残高3~8米,墙体上部饰边玛草。佛殿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部分平面呈梯形,面阔5~11米,进深17米。建筑东端有台阶,台阶长9.2米,宽5.7米,最上层距地表1.8米,目前可辨台阶有6级,每级高0.2~0.3米。西侧佛殿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2米,进深10米。残存的门廊长6米,宽3米,从南墙约5米处辟门,门向北偏西10°,门宽1.7米,高2米。
  朱不德 位于山顶崖上,东距萨龙贡玛约200米,为达拉岗布寺僧侣集体修行的地方,与山腰处建筑群相对高差约200米。据调查,朱不德于16世纪由该寺第一世活佛扎西朗杰所建。朱不德依山势而建,墙体用石块砌筑而成,石块之间以泥浆粘合连接,墙厚0.60米,往上厚度逐渐减薄,墙体残高5~8米。朱不德原为两层建筑,现上层已完全颓毁,仅存底层,由主殿和附属殿堂组成。主殿东面辟门,门残宽1米,殿内面阔7.1米,进深13.9米;南墙偏东约5米处开一窗户,窗宽约1.6米,残高1.2米;主殿东壁偏南1.6米处有一门,门宽约1米,通往附属殿堂,殿堂面阔4.4米,进深9.6米。
  (二)山腰部分建筑群
  建在山腰坡麓地带的建筑为达拉岗布寺的主体部分,由西至东包括塔林、曲康萨玛、曲康宁玛、拉不让、卓康、讲经场、萨阿颇章、达旦拉珠拉康等单元构成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
  塔林 位于主体建筑的最西端。塔林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佛塔为1986年重新维修时所建。由四座大小不等的噶当塔、两座擦康、一座菩提塔、一座天降塔,137座小型水泥八善逝佛塔组成,占地范围东西宽31米,南北长45米,面积1400平方米。四座噶当塔位于塔林中部,其平面分布呈“L”形,均由较规整的石块叠砌而成,基本形制相同,皆由塔基、塔瓶、塔刹三部分构成。编号为T1~T4,以形体最大的T3为例简介如下:
  T3位于塔林中部,塔基为方形,长、宽6.9米,高2.8米。塔基共分四级,逐渐向上收分。塔瓶为上大下小的圆形,高4米,塔瓶之上为圆形塔刹,塔刹由十三天、月亮、太阳三部分组成,高0.8米,直径1米。
  噶当塔西侧有2座擦康,擦康意为“存放擦擦的房子”。擦康为方形,长、宽5.6米,两座擦康间距约10米,供放了大量泥塑擦擦(擦擦为梵文音译,意谓小型佛像或佛塔)。小型的八善逝佛塔、菩提塔分布在噶当塔群东、北、南三面。
  曲康萨玛 位于塔林东侧约10米处。曲康萨玛是达拉岗布寺规模最大的建筑,由该寺第四任法台堪布·多瓦增巴(1134~1218年)建于12世纪中后期,文革期间被毁,佛殿原为两层建筑,现仅存底层及四周墙体。东西长50米,南北宽37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建筑座西向东,方向北偏西40°。东面辟门并建有门廊,门廊面阔9米,进深12米,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00平方米。门廊西侧连接殿堂,殿堂面阔40米,进深40米,内建有5座小佛殿,5间小殿墙体紧靠佛殿外墙并与之平行,构成布局特殊的“廊房殿”结构。南北两侧各有2间小殿,南侧为强巴佛殿和达布廓娃郎松殿,北侧为曲吉多吉殿和护法神殿,西侧为达波拉吉殿。从内部墙体建筑结构上看,5座小佛殿可能是后期为缩小大殿面积而修建的。曲康萨玛墙体用规整的石块砌筑而成,外抹一层泥皮。墙体厚1.8米,高12米。据现场观察,原墙体上部有边玛草一周,宽约1米,其下横置一排横截面为0.2米的木枋,应是承接望板的横枋;木枋之下的墙体上开有二层建筑的小窗,小窗为方形,高、宽约0.8米;窗户下部又有横截面为0.2米的一排木枋,上置横木并铺石板出檐,用以遮挡风雨;最下层的木枋较为粗大,从其位置推断可能是承接佛殿第二层建筑的横枋。
  据调查,原佛殿上层建有金顶。达波拉吉殿内供置该寺历代转世活佛肉身的镀金灵塔8座,原四壁绘满壁画,内容有建造该寺的历史场景,现皆已不存。从该寺保留的原建筑木构件上可见到极为精美的雕刻图案,替木上刻有狮头及卷云等纹饰,其风格古朴浑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曲康宁玛 位于山腰建筑群的中部,北距拉不让约20米。曲康宁玛为达拉岗布寺早期建筑,原佛殿内供有大型泥塑莲花生像,“文革”期间被毁。佛殿座北朝南,整个建筑由石块垒砌而成,墙厚0.7~1.4米,由墙根向上逐渐减薄,残墙高1~4.6米。佛殿南面辟门,残门宽2米,无门廊。大殿面阔14米,进深11米。殿内残墙没有发现椽洞和梁洞的痕迹。
  拉不让 位于山腰建筑群的中部,北临阜康,南临曲康了玛。拉小让为功代达拉岗布寺高僧大德居住修行的场所,为该寺早期建筑,历代经过了几次维修。原建筑为三层,“文革”时被毁,现仅存废墟。建筑座南朝北,方向北偏东40°。东西长37米,南北宽28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残墙高5~12米,墙厚0.9~1.8米。墙体基部用石块砌筑而成,上部由夯土夯筑而成。建筑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建有斜坡式护墙。南面辟门并建有门廊,门廊面阔6米,进深2米。门廊地面为“阿嘎土”地面,墙面抹细泥并绘彩,图案已辨不清。门廊外有4级石砌台阶,台阶长5米,宽2米,高1米。门廊北侧有宽2米的门,进门后西侧为面阔16米、进深14米的佛殿,据调查,原有1间回廊的大殿,后被改为厨房。东侧有一宽2米的门,门西侧有6级石砌台阶,台阶宽2米,高1.6米。台阶东面为护法神殿及库房。库房南北长14米,东西宽11米。库房北面为护法神殿,东面为向外突出的一间库房,库房长11米,宽5米。在中部库房南侧开一宽2米的门通向外侧,据现场观察,此门为后来改建时所修(见图3)。
  卓康 位于山坡建筑群的中部,南临拉不让。“卓康”意为舒适之地,即为该寺高僧体栖、清修的地方,是寺庙晚期建筑。卓康东西长64米,南北宽11米,占在面积约700平方米。卓康东面为长60米、宽11米的庭院,庭院由高1.6米、宽0.6米的完整围墙构成;卓康西面为一单层建筑,建筑呈凹形,由僧舍、厨房、库房构成。僧舍居中,南侧辟门,门宽0.7米,高1.75米。僧舍为一柱建筑,面阔4米,进深3.2米,房屋系石块垒砌而成,墙厚0.6米,屋内墙面抹泥,上涂黄色涂料作为装饰。
  萨阿颇章 位于山腰建筑群的最东端,西距塔林约200米。萨阿颇章为达拉岗布寺早期建筑,原为二层建筑,“文革”时被毁,成废墟,仅存四周墙垣,残高2~7米。建筑由石块垒砌墙基,再分层用夯土夯筑而成,夯层高0.6米,厚1.1~1.5米。整个建筑由门廊、大殿、护法神殿、喇嘛拉康四部分构成。门廊面阔16米,进深1.6米。门廊北面辟门通往大殿,门道宽1.7米,木质门槛宽0.15米,高0.2米,长1.7米。大殿面阔18米,进深12米,平面呈长方形。大殿西侧辟门通往护法神殿,护法神殿现存二柱,面阔10米,进深5.6米,四壁保存较好,殿内中心有两根八棱形残柱,柱径0.18米,柱距3米。大殿北侧辟门通往喇嘛拉康,门道宽1.6米,面阔11.5米,进深6.5米,平面呈长方形,据调查,喇嘛拉康原供放了历代噶举派祖师像及众多佛像、宗教法器等(见图4)。
  达旦拉珠拉康 位于山腰建筑群的西部,西距曲康萨玛约5米。该拉康是1986年重修时所建,墙体由石块砌成,系利用原旧建筑墙体改建而成,拉康为两层建筑,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由门廊、大殿、仓库组成。现殿内主供达波拉吉、莲花生及众多佛像,另挂有十余幅精美的唐卡,内容有达波拉吉传、释迦牟尼、莲花生、噶举六传承、不动明王、三长寿佛等,还摆有《甘珠尔》、《丹珠尔》等经书。
  四、此次考古调查、清理情况及主要收获
  (一)考古调查情况
  此次考古队除对上述遗址进行了测绘、调查,形成了2万余字的文字材料,绘制平、剖面图20张外,还对部分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以了解遗址内部的结构及堆积情况。考古队对达拉岗布寺的拉不让、萨阿颇章的喇嘛拉康进行了考古清理,共进行了22天的清理,发掘面积440平方米,共出土文物357件。其中拉不让清理了门廊、库房、护法神殿、高僧住房,清理面积约36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建筑内部结构、布局。对萨阿颇章的喇嘛拉康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面积80平方米。此次考古清理方法为:首先清理出台阶,随后找出原建筑地面,由上而下、由外向内逐层发掘;对清理出的遗迹,均进行了详细的文字描述并做了拍照、绘图记录;对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了严格的登记造册,并拍照存档。
  (二)此次清理发掘的主要收获
  此次清理工作收获巨大,共发掘出土文物357件,其中主要为精美的佛教金铜造像、宗教法器、建筑构件及少量生活用具。
  1、建筑构件。清理过程中,在遗址倒塌堆积中发现了许多建筑构件,其中有木柱、托木、椽子以及房屋的装饰物。柱子一般为圆柱或方柱,高在0.5~2米,柱径0.12~0.25米之间。发现三根精美的托木,其中拉不让出土托木上雕刻精美的卷草纹,并在其上进行彩绘,宽2米,残高1.5米,厚0.3米(见图5);托木前端较为狭瘦,后端形成多层弧度,从其形制可判断为较晚期的建筑构件。而萨阿颇章出土的托木后端较为厚重,到前端形成较为平直的弧线,其上也刻有精美的卷草纹,托木中部还刻有方框,方框中饰花草纹,宽3.8米,高1米,厚0.35米,从其形制可判断其年代略早于拉不让(见图6)。
  出土的房屋饰件藏语称“吐加”,即装饰在房屋顶部或屋角的建筑构件,质地为铁或铜,形状多为火焰形,长度为0.2~0.5米,宽0.1~0.4米,此类构件起装饰、避邪等作用。
  2、佛教金铜造像。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金铜造像。这批器物中既有早期的作品,也有相对晚期的作品。而且其艺术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表明不是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可能是该寺不同时期的金铜造像集中供奉在两处殿堂内。这批金铜造像除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点外,还有不同题材和不同内容。现按照佛、菩萨、罗汉、上师、明王等类进行分别描述。
  释迦牟尼像 共出土12尊,质地多为合金、黄铜鎏金、少量铁质等。大多为坐像,大小不等,高0.8~0.45米,宽0.5~0.3米。现将有典型特征的出土器物介绍如下。
  释迦牟尼像(02JDL:16):合金制作,佛像头饰高肉髻,螺发,面相长圆,两眉心间有白毫相,大耳大肩,颈下有三道褶皱,身披袒右袈装,衣纹紧贴身躯,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通高0.32米,宽0.24米(参见照片1,封二,编者注)。
  释迦牟尼像(02JDL: 91):合金制作,高肉髻,鼻梁直,且鼻梁与眉脊相连,两眼嵌银眼,眉间有白毫相,双耳垂肩,身披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莲台为仰覆两层莲瓣组成。此佛像有浓郁的西部阿里地区早期造像风格特点。通高0.17米,底座长0.14米,宽0.07米(参见照片2,封二,编者注)。
  释迦牟尼像(02JDS: 151):黄铜制作,高髻螺发,面相丰盈,眉间有圆形白毫相,双肩宽阔,腰肢纤细,身披紧贴身躯的通肩大衣,曲线毕露,胸部凸显出由肩至腋下的衣纹。右手垂膝,左手施托钵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台为仰覆两层莲瓣组成。莲台上铸有金刚杵,莲台下方刻有藏文题记。通高0.43米,底座宽0.26米(参见照片3,封二,编者注)。
  菩萨类 共计出土14尊,其形象有观音、普贤、无量寿佛等,质地有合金、铜铸、铜皮鎏金等。一般高0.1~0.3米,宽0.1~0.25米。
  罗汉类 共计出土10尊,形象为十六罗汉,均为铜皮鎏金,制作精美。制作工艺流程:首先在铜皮上分段锻造成型,然后用铆钉连接在一起,最后再统一进行鎏金。而且鎏金的工艺已较成熟,光泽度较高,表面平整光滑。罗汉形态自然,形体大小相差不大,一般高0.2~0.3米,宽0.2~0.3米。在造像背部均有藏文名款。
  上师类 共计出土26尊,大多为噶举派的诸位高僧大德以及诸派祖师,均为铜皮鎏金,制作精美。制作工艺流程与罗汉类相同,神态自然安详,表情生动,一般高0.2~0.35米,宽0.2~0.3米。在造像背部均有藏文名款。
  明王及护法神类 共计出土25尊,质地多为合金及黄铜,制作精美。一般高0.1~0.4米,宽0.1~0.25米。
  不动明王像(02JDS: 32):合金制作,眉间饰白毫相,面像忿怒,须眉皆张,裸上身,腹部突出,下身着虎皮短裙,戴人骨耳环。右手上举持宝剑,左手拿金刚杵,背部饰飘带。右腿弯曲,左腿力伸呈弓形,双脚踩一象头人身上,下为莲花座。高0.27米,底座宽0.21米,底座高0.09米(参见照片7,封三,编者注)。
  八瓣莲花胜乐金刚坛城(02JDS: 150):合金制作,造像主要由莲座、莲身、莲花三部分组成。莲座为圆形,最大直径0.15米,向上逐渐递减,共有三层莲座,莲座上饰莲瓣及卷草纹;莲座上长一莲树,莲身长0.3米,宽0.15米,左右莲枝卷曲成台,中间形成镂空莲花,莲树主干正反两面各有四佛像坐在其间,莲枝下端各有一佛托住莲枝,莲枝上端各有日月图案上托莲花。莲花高0.15米,宽0.12米,由八瓣莲瓣组成,每块莲瓣高0.1米,宽0.04米;莲瓣上有胜乐金刚,拱卫中间的主尊神,莲花上有盖,而且莲花可开合。通高0.6米,底径0.15米。其形制特征明显受尼泊尔风格影响(参见照片4,封二,编者注)。
  合金金刚勇士像(02JDS:152):合金制作,造像头戴三叶冠,颈下有三道裙皱,胸部饰璎珞纹,右手持金刚杵,左手弯曲持鼓,双足结跏趺坐于圆形莲台上,莲台下为方形莲座,背部饰双层椭圆形背光。高0.19米,底座宽0.07米。这尊造像表现出浓郁的克什米尔风格,是较早时代的作品(参见照片5,封三,编者注)。
  3、宗教法器。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宗教法器,包括金刚杵、佛塔、酥油灯、鼓饰等,质地多为合金。其中:金刚杵共有8件,质地为合金。金刚杵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密教以金刚杵为一种标识,一般用于宗教仪式,形制上有独股、三股、五股、九股之分。
  五股金刚杵(02JDL: 56):合金制作,制作精美,左右各有一股在中间,另外四股呈圆形将其包围,两端对称,每股顶上饰海兽纹,中间有圆形凸起,两侧有槽,便于手持,长0.13米,宽0.05米(参见照片6,封三,编者注)。
  佛塔共有11件,质地为合金及红铜,制作精美。按形制可分为噶当塔、菩提塔、聚莲塔等。且塔内多有“装藏”,用于供奉及宗教仪式。
  噶当塔(02JDS:107):红铜制作,由塔基、搭瓶、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圆形,底部饰双层莲瓣纹,塔瓶为覆钵式,上有塔门,塔刹包括十三级相轮。高0.24米,底径0.12米(参见照片8,封三,编者注)。
  酥油灯及净水碗共有121件,多为合金及红铜制作,制作精美。酥油灯高0.06米,底径0.04米,口径0.05米。净水碗有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口径0.08米,底径0.04米,高0.04米;小的口径0.065米,底径0.03米,高0.02米。从形制及出土地点判断,其作用为法器,当时可能供奉在佛台或佛像前。
  综上所述,此次考古清理出土的器物内容十分丰富,制作精美,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其中八瓣莲花胜乐金刚坛城、金刚勇士像、不动明王像、多吉帕姆像、释迦牟尼像等均为文物中的精品。从艺术风格来讲,既有西部阿里地区早期造像艺术的特征,又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的造像风格,还有西藏其他地区的造像风格。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当时西藏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往,以及达拉岗布寺当时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通过此次考古调查及清理工作,基本搞清了达拉岗布寺的建筑布局,搞清了达拉岗布寺的历史沿革。通过考古清理工作,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精品,为西藏历史学、宗教文化学、寺庙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附:此次曾先后参加考古发掘的人员有西藏文物局的哈比布,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建林,西藏博物馆的李林辉、谭斌、杨曦、宁吉加,山南地区文物局的强巴次仁,以及加查县公安局的欧珠等同志,其中,张建林为领队。此次发掘工作得到了区文物局、西藏博物馆、山南文物局,以及加查县县委、县公安局、达拉岗布寺寺管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另外,西藏博物馆的夏格·旺堆先生对本文的形成提出建议并进行过较阅、描图等项工作,在此也一并致谢。 [责任编辑 仓决卓玛]
  注释:
  ①《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牛6月版。
  ②郭诺·讯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蔡巴·贡噶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⑤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教源流》,刘立千译注,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本文是西藏文物局达拉岗布寺考古队所撰,由李林辉、宁吉加执笔,杨曦、强巴次仁绘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