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瑜伽行派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刘慧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硕士班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6年
【文章标题】瑜伽行派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
【英文标题】The Yavad-bhavikata and Yathavad-bhavikata in Yogacara Buddhism
【文章作者】刘慧玲
【指导教师】陈一标
【文章页数】136页


【中文关键词】尽所有性|如所有性|遍满所缘|真如|止观

【中文摘要】本文是以瑜伽行派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为中心的研究,因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是属于止观的所缘境事,是故,范围扩及到所缘的释义,与四种所缘境事的探讨,并延伸到四种所缘境事的顺序,遍满所缘是否可以含盖其它三种所缘的问题,而从中切入探讨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在修习止观的重要性地位。而本文的重点主要是在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的探讨,故整理瑜伽行派玄奘、真谛所译与其它经论中的尽、如二性,为之释义、分析、归类与造表比较,从中探究其意义的演变、与所代表的思想背景;并对窥基、道伦、圆测及西藏智藏、觉通对于尽、如二性的释义、分析与运用加以研究。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在《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是修习止观的正观行,尽所有性是观察所缘的一切性,如所有性是从中悟入所缘的真如实性,而在《菩萨地》中更是二种的真实义;故为能完全的了解此二性,并对其与瑜伽行派重要义理的关系,如三性说、四真实、四种道理、真如等思想的相摄处加以探究,从中研析其思想的起源与演变。
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是继承阿含、部派以来对于蕴、处、界等一切法的探究与现证诸法寂灭性、真实性的教说;又接受大乘《般若经》重视真如实性的思想,而发展出来的藉由瑜伽止观以通达一切法与真如的具体修行方法。《本地分》中能获致诸法真实的真实作意,是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自相作意即是尽所有性,共相及真如作意为如所有性。因此,在《本地分》中,如所有性的内容欲以含盖阿含以来传统止观中的真实作意,即共相作意的内容,故为真如十四谛十六行相、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等。而在《解深密经》中如所有性为七种真如,将四圣谛包含在内,而强调的是了别真如,即是唯识的真如,这是如所有性往唯识观的转变,走向认识论的唯识。
而从真谛所译论典中,如所有性的内容包含了人法二空、境识俱泯及唯识观来看,是属于较后所出的思想。尽、如二性也由所缘境事,变成带有智见之意,是依修行所得的如理智与如量智。一现为证空的根本智,一为通俗妙用的后得智,是大乘菩萨证悟不生不灭的平等法性后,为方便善巧地启化众生,从根本智起后得智慧,究竟了知一切无限差别的事相。是故,尽、如二性便演变成为理事、真俗与自证化他的二智,而此同是一味平等的真如法性,是大乘菩萨智慧与方便的二面胜用。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3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现代研究成果 6
第三节 研究进路与方法 14
第二章 《声闻地》的四种所缘境事 16
第一节 所缘的定义与作用 16
第二节 四种所缘境事释义 21
第三节 四种所缘境事的顺序 36
第四节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在止观修习的关键性地位 43
第三章 瑜伽行派经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54
第一节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的释义 54
一、尽所有性yAvad-bhAvikatA 54
二、如所有性yathAvad-bhAvikatA 55
第二节 玄奘所译瑜伽行派经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58
一、《瑜伽师地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58
二、《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62
三、《集论》与《杂集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67
四、《显扬圣教论》的尽所知义、如所知义与尽诸所有、如诸所有 69
第三节 真谛所译瑜伽行派经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71
一、《佛性论》的如量修(智)、如理修(智) 71
二、《三无性论》的如量、如理 73
三、如量智、如理智 75
第四节 瑜伽行派其它经论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78
一、《深密解脱经》的所应修行者修行、修行至究竟处 78
二、《宝性论》中的遍修行、如实修行 79
第五节 祖师对于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的注释与应用 82
一、窥基:一切智、一切种智与尽所有智、如所有智 82
二、道伦《瑜伽论记》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84
三、圆测《解深密经疏》中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89
四、智藏、觉通《解深密经.慈氏章》注疏的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93
第四章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与瑜伽行派的重要义理 100
第一节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与三性说──以《解深密经》为主 100
第二节 尽所有性、如所有性与四真实 104
第三节 如所有性与四种道理 106
第四节 如所有性与真如 111
第五节 从瑜伽行派的重要义理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的起源 115
第五章 结论 118
第一节 研究成果 118
第二节 后续研究与展望 122
参考文献 123


【参考文献】

一、原典资料
《深密解脱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5。
《解深密经》,玄奘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6。
《佛说解节经》,真谛译,大正藏第十六册,No:677。
《阿毘达磨俱舍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二十九册,No:1558。
《瑜伽师地论》,弥勒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册,No:1579。
《成唯识论》,护法等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5。
《转识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87。
《摄大乘论》,无着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3。
《摄大乘论》,无着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4。
《摄大乘论释》,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5。
《摄大乘论释》,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7。
《中边分别论》,天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599。
《显扬圣教论》,世亲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2。
《大乘庄严经论》,无着造,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4。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无着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5。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无着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5。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安慧造,玄奘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06。
《佛性论》,天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0。
《究竟一乘宝性论》,坚慧造,勒那摩提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1。
《十八空论》,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6。
《三无性论》,世亲造,真谛译,大正藏第三十一册,No:1617。
《瑜伽师地论记》,遁(道)伦造,大正藏第四十二册,No1828。
《瑜伽师地论略纂》,窥基造,玄奘译,大正藏第四十三册,No:1829。
《成唯识论述记》,窥基造,大正藏第四十三册,No:1830。
《解深密经疏》,圆测造,卍续藏第三十四、三十五册,1967,台北:新文丰。
早岛理
2003 《梵藏汉对校E-TEXT《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三册,瑜伽行思想研究会。
中村瑞隆
1961 《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台北:华宇;1967。
1967 《藏和对译.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铃木学术财团出版。
高崎直道
1989 《宝性论》,东京:讲谈社。
Nathmal Tatia
1976 Abhidharma-samuccaya-'bhasya'(ASbh), India: Patna.
Sylvain Lévi,ed.,
1907 Asanga, MahAyAna-SUtrālamkāra, Exposé de la Doctrine du Grand Véhicule selon le Système YogAcAra, Paris: Tome I, Librairie Honoré Champion, Éditeur.
智藏论师造/韩镜清译
1998 《解深密经慈氏品略解》,收于韩镜清译《慈氏学九种译着》,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公司。
二、中文专书与期刊论文
上田义文着,陈一标译
2002 《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上田义文着,蔡瑞霖译
1991 《瑜伽行哲学的两大流派》,《国际佛学译粹》n.1,45-58,国际佛学研究中心。
大东
1988 《“解深密经”的三性三无性思想初探──试以圆测的“解深密经疏”为解释线索》,《中国佛教》v.32 n.1,16-25。
孔祥玲
2003 《“菩萨唯识止观”之操作浅探——以<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为范围》,《宗教学研究》2003年04期,124-128,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2004 《《瑜伽师地论》的种姓思想——以“声闻地”与“菩萨地”为范围》,《宗教学研究》2004年01期,124-128。
幻生
1985 《关于“解深密经圆测疏”全本之出版》,《内明杂志》第164期,11-15。
王翠玲
1993 《关于解深密经的三性说》,《如学禅师纪念论文集》, 191-204,台北:法光文教基金会。
平川彰
1990 《佛学研究入门》,许明银译,台北:法尔出版社。
2002 《印度佛教史》,庄昆木译,台北:商周初版社。
伍启铭
2003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之校译与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汝佛
1987.b 《西藏佛教史论集》,台北:文殊出版社。
舟桥一哉等着 / 关世谦译
1986 《佛学研究指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何孟玲
2000 《《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汝钧
1995 《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二刷)。
1996 《佛学研究方法论(上)(下)》,台北:学生书局(增定版)。
2000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本)》,台北:商务印书馆(修订版)。
2002.a 《唯识现象学(一)-世亲与护法》,台北:学生书局。
2002.b 《唯识现象学(二)-安慧》,台北:学生书局。
吕澄
1978 《西藏佛学原论》,台北:老古出版社。
1983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现代佛学大系》第23册,台北:弥勒出版社。
李世杰
1966 《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台湾佛教月刊社。
1968 《印度六派哲学纲要》,台北:台湾佛教月刊社。
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现代佛学大系》第24册,台北:弥勒出版社。
阮氏雪
2001 《<杂阿含经>无我说及无我正观禅修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杭大元
1988 《从解深密经阿陀那识看本识思想之开展》,《中国佛教》v.32 n.12,9-14。
林崇安
1993 《西藏佛教的探讨》,台北:慧炬出版社。
1998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49-7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2002 《<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法光学坛》第6期,59-73,台北:法光杂志社。
林镇国
1992 《解释与解脱—论<解深密经>的诠释学性格》,《政大文史哲论集》,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系。
1999 《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出版社。
2004 《初期大乘瑜伽行派真理与方法的问题》,发表于2004年2月13-14 日“现象学与佛家哲学会议”,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办。
2005 《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种道理”析论》,发表于2005年9月16-17日“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
金东柱
1986 《圆测唯识学观之探讨—以“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赞』为中心》,台湾大学哲研所硕士论文。
洪文亮
1989 《止观解析──<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一)~(七)》,《十方》v.7 n.12~ v.8 n.10,1-4。
唐仲容
1999 《解深密经讲义》,香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孙富支
1994 《<转识论>中的识转变》,《狮子吼》第33卷第4期,11-18。 徐典正
1993 《唯识思想要义》,台北:佛光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
1988 《部派佛教与阿毘达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曹志成
2000 《护法一系与安慧一系对《成唯识论》“造论宗旨”以及阿赖耶识的“所缘行相”的解释之比较研究》,《玄奘学报》第1期,41-60。
许明银
1987 《西藏佛教史》,中央文物供应社。
郭勤正
1990 《瑜珈唯识学的修道次第初探──以“解深密经分别瑜珈品”为主》,《菩提树》n.447,8-10,菩提树杂志社。
野渡
1994 《比较<解深密经>与<深密解脱经>试解三性三无性》,《狮子吼》v.33 n.2,39-43。
陈一标
2000 《赖耶缘起与三性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胜音
1980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述意》,《现代佛教学术丛刊》n.91, 333-36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程恭让
1998 《解深密经》,台北:佛光文化。
杨白衣
1978 《世亲“三性论”之研究》,《一九七八年佛学研究论文集》,15-57,佛光出版社。
1982 《新罗系的唯识宗》,《中国佛教》革新46号第26卷第4期,6-11。
1983 《圆测之研究—传记及其思想特色》,《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105-156。
1984.a 《唯识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4.b 《道伦《瑜伽师地论记》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113-134。
杨郁文
1997 《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叶阿月
1974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清净说》,《文史哲学报》23,117-184。
1974 《唯识论上的还灭缘起之意义》,《哲学与文化》第10期,18-22。
1985 《三法中的“所知”与“所识”之研究──以《阿毘达磨集论》为中心》,《哲学论评》8,37-64。全文: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20/08_02.htm。
达赖喇嘛着
2003 《禅修地图》,橡树林。
赵国森
1995 《《解深密经》的三自性思想及其发展》,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8 《解深密经导读》,全佛出版社。
欧阳渐编
1929 《解深密经》,《藏要》第一辑第六种(支那内学院刊),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1975 《解深密经注》,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初版)。
1986 《解深密经注弘法大师杂着八种》,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1987 《解节经真谛义》,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潘顺堂
2004 《原始佛教的止与观之研究──以“如实智见”作为切入点》,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伯郎
2000 《唯识的三性与二谛》,文化大学哲研所博士论文。
赖贤宗
1992,《“转依”二义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15期,93-113。
霍韬晦
1978 《佛家哲学中之转依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75-110,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83 《唯识五义》,《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311-325。
1989 《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济群
1992 《《解深密经》要义说(下)》,《内明》n.244,10-15。
1992 《《解深密经》要义说(上)》,《内明》n.243,3-12。
1992 《《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内明》n.246,21-24。
谢慧光
1992 《解深密经与现观庄严论止观学的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韩清净
1996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新文丰出版社。
蓝吉富主编
2000 《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新竹:正闻出版社。
魏德东
2001 《论唯识学的修行次第与内容》,《2001年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圆顿与次第》,17-31,慈光禅学研究所。
罗时宪
1998 《解深密经测疏节要》,香港:佛教志莲图书馆。
释太虚
1937.a 《深密纲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1937.b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释印顺
1943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三版)。
1944 《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98年新版)。
1946 《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49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50 《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51 《大乘起信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60 《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2001年新版)。
1968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七版)。
1971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六刷)。
1972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73 《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年新版)。
1981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七版)。
1985 《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
1988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五版)。 释宗麟
1999 《《深密》止观与《瑜伽》止观之比较》,《慈光禅学学报》创刊号,133-167,慈光禅学研究所。
2001 《唯识观行顿渐论》,《2001年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圆顿与次第》,169-194,慈光禅学研究所。
释性广
2001 《抉择禅观所缘》,《弘誓》n.50,67-72。
释法尊
1978 《西藏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
释昭慧
2001 《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台北:法界出版社。
释清利
2001 《关于《解深密经》的经题探讨》,《台中市正觉堂2001年佛学论文奖学金得奖论文集》,台中:正觉堂。
释惠敏
1985 《止观之研究--以“解深密经 分别瑜伽品”为主》,《狮子吼》v.24 n.3,58-67。
1985 《中观与唯识》,东初出版社。
1993 《《声闻地》之遍满所缘》,《谛观》n.72,259-278。
释开印
2001 《《清净道论》的修观次第与顿现观》,《2001年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圆顿与次第》,33-61,慈光禅学研究所。
释演培
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
1988 《解深密经语体释》,台北:天华出版社。
释慧广
1986 《转识成智的过程》,《中国佛教》第30卷第8期,16-20。
1988 《从唯识到唯心、唯智的修行》,《中国佛教》第32卷第9、10期,5-9。

三、外文专书与期刊论文

Lamotte, Etienne
1935 SaMdhirmocana-sU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ères , Bureaux du Recueil.
Lambert, Schmithausen
Noriaki, Hakamaya
1986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Utra(Ⅰ)”,《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17号:616-600.
1987.a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Ⅱ)”,《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第45号:354-320.
1987.b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Utra(Ⅲ)”,《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18号:606-572.
Obermiller, E.
1931 “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 the work of Ārya Maitreya with a commentary by ĀryAsanga”, Acta Orientalia Vol. IX:pp.81-306.
Powers, John
1992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Utra by AsaGga and Jnanagarbha, The Edwin Mellen Press, Lewiston.
1993 Hermeneut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SaMdhirmocana-sUtra, Leiden, The Netherlands, New York, E.J. Brill.
1994 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rmocana-sUtra, Berkeley: Dharma.
Steinkellner, Ernst
1989 “Who is ByaG chub rdau 'phrul ?—Tibetan and non-Tibetan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in 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Band 4/5, Reinbek:229-251.
Takasaki, Jikido
1966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Roma: Is. M. E. O.
Yeh , Ah-yueh(叶阿月)
1984 “A Study of the Theories of YAvad-bhAvikatA and Yathāvad-bhAvAikatA in the Abhidharma-samuccay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IABS), vol. 7,no. 2:185-205.
四、数字数据
1. 佛典的引用主要是用“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简称 CBETA)的电子佛典系列(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至55册暨85册,卍续藏54至88册),引用出处的记录(例如:T30, 490c23-28)是表示册数、页数、栏数、行数。
2. 印顺法师著作的引用是采用电子版“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2005),新竹:财团法人印顺文教基金会。
3. 《瑜伽师地论》的梵文,参考“《瑜伽师地论》数据库”的数据,网址为http://ybh.chibs.edu.tw/──内文引自 声闻地研究会 《梵文声闻地(十三)──第二瑜伽处(1)和译.科文》(京都: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声闻地研究会,1994-2000),及《梵本菩萨地》内文引自 Unral Wogihara BodhisattvabhUmi (Tokyo: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1971)pp: 1-414 ,第三校,2003-09-11完成。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