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念佛与万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温金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念佛与万行

  日本净土宗的创立者法然上人,根据善导大师“正行杂行”之辨,而提出了“抛弃一切万行,唯立念佛一行”的主张,而所谓“念佛”又严格界定为“口称佛名”,除此之外,一切皆抛弃。这样的主张,其根据又依善导大师所言:“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当然是有根据的。然则,“念佛”与“万行”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拒斥的关系,即除了口称佛名之外,其余一切万行,都叫作“随缘杂善”,因此都必须被抛弃呢?是否有别的可能性呢?

  我注意到善导大师《观经疏》卷四〈散善义〉为“念佛”作了定义:

  “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

  换言之,善导大师在这里界定的“念佛”并没有狭窄到只有“口称佛名”,而是专门忆念阿弥陀佛的身口意业功德,和阿弥陀佛所证之法,还有他因地的菩萨万行。善导大师还说,念佛之后,“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换句话说,会自然的“仰学其意”,也就是仰学菩萨万行。

  在这样的说明当中,“念佛”与“万行”是“连结”的关系,而不是“拒斥”的关系。不是只口称佛名,其他一切万行都不鼓励,而是在念佛的前提下,仰学菩萨万行。

  从《观经》九品往生来看,弥陀的救度是不拣根机的,即使五逆十恶,临命终时,回心称名,也蒙救度,至于无为涅槃之净域。从净土信仰的核心来说,傻傻的念佛人最是被赞叹的,但是,念佛的人,知道法藏比丘为了度化我,做了那么多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之事,难道就没有一点点感染祂的傻劲,“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吗?且先不讲“难行难舍”之事,遇到了“应行应舍”,念佛之人可以“装傻”吗?善导大师解释“三心”中的“至诚心”为“真实心”。如果没有慕善之诚、勇为之义,那么,这样的念佛人是不是具有“真实心”,我是存疑的。因此,“念佛”与“万行”之间,不应该是“抛、舍”之类的拒斥,而是以“念佛”为核心,在领受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的同时,应“仰学万行之意”。

  二○○四年十一月一日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