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1)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惠雯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
  王惠雯 撰 新庄:辅大博士论文 民87年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主旨、动机与目的
  壹、研究主旨:
  本文主旨拟在探究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意义,及其诠释是否足以建构大乘佛教的实践理论。
  此中所谓佛教的大乘实践理论,即是指能够融贯大乘佛教戒律学的内涵,并且基于大乘佛教思想的本质义,能够解释大乘经论中所呈现的增上戒学之戒法原则与概念,指引实践戒律的正确方向之知识体系。[1]宗喀巴的菩萨戒思想即具有上述的基质,展现在其论著《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中。
  本文侧重于探究其菩萨戒思想形成的意义诠释,及其思想的体系内涵。因此,研究的论题焦点即在于:菩萨戒如何能够含摄大乘与小乘的戒律实践。吾人认为此一论题的解明与诠释所开显的义理内涵,是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特色所在。
  为了针对以上的内容进行论述,本文尝试以诠释的方法阐明宗喀巴的菩萨戒思想。基本上宗喀巴的菩萨戒思想具有系统化的思辩理趣,[2]本文尝试从其菩萨戒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解,以究明其思想的立基点及诠释的基本进路─诠解大小乘戒相融问题的原因、方法论与诉求目的;再就其著述《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的论题与诠释特色加以呈显,理解其菩萨戒思想的内容结构与主张。最后,将再针对其论述的内容进行批判式的理解,以确认其菩萨戒思想的定位与贡献,及其尚待发展完足之处。检证其菩萨戒思想“是否具有”与“如何具有”一致性、不矛盾性与完备性所进行的探究,[3]即是本文研究所采取的方法进路与三种判准。
  本文研究即依于上述理趣,进一步探究下列的内涵:
  一、将大、小乘佛法视为佛教中的知识体系。若佛教的思想为一具有系统的理论,则大、小乘佛法应当有其整体原则,并依于共同原则产生相互的关系与次序;且分别有其不可转换的地位与功能。同样地,大小乘的戒律学亦应有此特性。
  二、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具体而微地以宗喀巴对于菩萨戒的诠释为主要脉络,探讨其对于佛教戒律原则的解释,是否能开显上述所说的系统意义,并完成系统化的理论建构,并使其思想理论发挥系统化的功能。
  三、宗喀巴所提出的原则,系源于菩萨戒概念的内涵特性。此又基于其对于大乘佛法要义的理解。若再向上追溯,此即与其师承、佛学思想背景等有关。除了广泛地探究其理论的内在成因,与思想原则所依据的主观条件外,本文亦拟引述大乘经论中所呈显的菩萨戒概念特性,期能说明菩萨戒在理论诠释上必然面对的问题,以对照出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进路。此外,亦拟对于菩萨戒之实际传布史上所形成的论题进行考察。
  将上述较属外在客观性的两类论题互相对照,以做为本文探讨宗喀巴菩萨戒思想内涵原则的论题发展背景,目的即为了能衬托出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特色之定位─以系统式的理论思维,阐释融贯大小乘戒法的原则,建构大乘的实践理论。其建构实践理论的目的,即在打破大小乘的藩篱,使成佛的实践不致形成分道扬镳的局面。本文研究的主旨即是将上述的内容予以层层解析与说明论述。
  贰、研究动机:  
  历来关于菩萨戒概念有各种不同诠释,包括:所据典籍的差异、戒本的 分歧,[4]在理解大小乘戒法差异与实践等问题时的众说纷纭。而使得现代人在实践菩萨戒时,因资料的众多纷杂,或不同传承彼此间的互相质难、对立,反而较无法获致明确肯定的指引方向或实践原则。一般而言,已受菩萨戒者虽能依于所受的戒律努力持守,一旦曾较深入地想要掌握持戒的精神,或较广泛地阅读经藏,或接受不同的教法传承,则必然面对“不同的戒本所示学处的差异”问题,以及如何安立自己原本所受的别解脱戒问题。[5]
  此外,在理论的研究方面,以往中国历代祖师多有精辟的诠释发展,特别是唐代道宣的南山律坚持大小兼受的戒法传承,影响至今。但其系以别解脱戒的进路含括大乘戒的行持(《四分律》),并未针对菩萨戒的思想体系多做深究及论述。[6]在其前之隋代智者大师虽曾探讨菩萨戒,但却未意识到由大乘戒如何含括小乘别解脱戒的问题。[7]
  近代以来,中日对于菩萨戒的研究已渐趋向两极化的发展,前者认为“小中含大”;后者似多认为“大应舍小”。[8]究竟大、小的戒法应如何予以定位清楚,亟需进一步阐明。否则其理论主张的背后必引发出一个严重的问题:佛教思想及实践理论本身不一致的矛盾,甚至理论系统化的危机。
  此一两难的局面,或许即源于各自对菩萨戒理解与诠释的不同所致。因为从大乘经论汉译原典中,并未处处明显地见及支持上述两类观点的证据。相反地,则出现许多“大中含小”及“大不应舍小”的主张。[9]由于经论典籍中并未出现“大即是小”或“小即是大”的说法,因此,另外一条可能的进路即是采取“大小有其共与不共”的观点,故须进一步阐明“大小相融、不矛盾”的义理。
  而宗喀巴即是依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的说法,开展上述进路的诠释。[10]为了能深入究明此一进路的有效性,并为上述实践问题寻找可能的出路,因此本文即以宗喀巴对于菩萨的诠释,做为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参、目的:
  透过本文的研究,期能呈显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进路内涵与特色,并确立、检证其所论述的大小乘戒法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足以做为佛教实践理论的基础。藉由此一基础的安立与定位,提供发展的诠释衣依据,给予有心深入研究者一个经过哲学思辩与论题厘清的范畴与思考空间。
  此外,由于佛教戒律的实际发展,不断地因应时代环境的变动而有变通的实践准则。尤其菩萨戒被赋予相当自由的方便性,可据以开展超胜的实践
  特色。然而其更基本的理论原则,似尚未被有系统地加以研究宣扬,以致许多偏离正道的诠释以讹传讹,导致教界的乱象丛生,无从显正除谬。
  故本文的研究,亦拟在思维论辩的过程中,尝试了解菩萨戒概念中的微言大义,企图给予其适当的理解与诠释。并避免未贯通经文义理或任意推衍,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因此期望以宗喀巴思想中的分析与论述为基础,将关怀的触角探向目前现实社会中宗教实践问题的诠解。[11]
  第二节 本文研究之进路与方
  壹、研究进路:
  本文主要针对宗喀巴对于菩萨戒的诠释加以研究,以其所著《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简称《戒论》)为核心,兼及其显密《道次第论》所述的佛学思想,剖析其菩萨戒思想所蕴涵的特色,及其特色是否足以完整地建构系统化的大乘实践理论。
  《戒论》是依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简称<戒品>)的内容所做的论疏,旨在阐明大乘菩萨戒的思想体系,以建构融贯的佛教戒律学之实践理论[12]。宗喀巴对于<戒品>基本上采取“宗于论典的批判思考”之系统性的诠释方式[13],他透过解释二者所共同的立基点,以结合中观派与瑜伽派对于受戒仪轨的不同传承;引述二派所归宗的经论典籍内容,以佐证二者相同的观点,最大的特色即是将菩萨戒学处中的根本戒,加上《学集论》所引述的《虚空藏菩萨经》中刹帝利王、臣及初住大乘行者所应防护的戒条;以及《方便善巧经》所述的不舍发心之学处。此外,他找出一贯的系统原则,诠释佛教小乘、大乘、密乘在实践上所当共具的基础及其各别的不共特色;并且明确地论述其在戒法上所具的特殊意义。重要的是他进一步深入阐释<戒品>所说的三聚净戒之律仪戒的意涵,从而论证大乘戒与别解脱戒共融的合理性。依于其所接受的佛学体系,他将菩萨戒做为显、密二大乘的共道基础,开展显密圆融在实践上的可能性。上述的三大特点:融合中观与唯识、融通大小乘、圆融显密,即为本文对于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基本了解。
  对于形成这些特点的根源,包括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师承背景以及所依据的佛学思想背景,都是本文的理解进路。透过这些内容的探讨,将更加了解宗喀巴诠释菩萨戒的意义。
  本文除了分析、论述、探究上述相关论题的重要观念之外,亦尝试进行批判性的诠释与思考。一方面将对照大乘的经论典籍,及宗喀巴所未特别重视的汉译传承之戒经与戒本,以考察宗喀巴诠释所形成的菩萨戒思想观点与体系,是否具有普效性。一方面将从其宗派后学弟子的诠释发展,以及当代学人的研究评述与批判,以进一步思考宗喀巴学说所产生的影响与回响。
  最后,将综集地探究(1)宗喀巴是否完成大乘实践理论的系统化,以及(2)依其菩萨戒思想所阐述的原则特色,在因应时空环境转变的不同缘起情境时,能否开辟一条明确的蹊径─指出佛教戒律实践所需的基础原则与发展原则,使实践者能明白掌握,而将其相融不悖地朝向目的,以开显佛教实践理论之知识系统化的究极功能:导向成佛解脱的目的。
  贰、研究方法:
  基于宗喀巴“通达一切经教无违”的方法论,并透过统化的诠释方式,及运用比较、对照的方法。
  基于上述的问题意识,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将含括两重面相:一是研究宗喀巴如何诠释菩萨戒,及其诠释的有效性;一是阐明宗喀巴所开展的菩萨戒思想特色所蕴含的意义。
  第一重面相主要是理解宗喀巴依于<戒品>中菩萨戒波罗蜜多九相戒的“一切戒”(广宣说其戒事差别)的内容,如何分从所受戒、受戒法、防护戒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诠释。[14]本文于此除了探讨其所阐释的菩萨戒之实践理论内涵,将从其师承、佛学背景、时代背景的影响等历史因素的洄溯,并对《戒论》中阐释的主要论题进行理解。此外本文拟参照大乘经论的相关内容,以及佛教发展史等,给予历史诠释;此外将阐明其论述的论证结构与内涵,检视其思辨内容所依据的原则、原理,进行逻辑式的检证。就此层次而言,即以理解其菩萨戒思想的特色为主,而运用历史的与逻辑的诠释方法。
  第二重面相则进一步探讨上述思想特色所蕴含的意义。首先针对其独特创见[15]的呈显,将运用比较的方法予以探讨。其次就其后学所做的发展部分(包括继承发展与不同的异见)与传承加以比对,以明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影响性。再就近期研究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学者所做的回响进行理解,并加以回应。最后,将就个人所体会与面临到的当代对于菩萨戒诠释的问题,以经过上述层层开显所获致的思辨成果,总以建构系统化理论的解释方式加以诠解。此一层次的论述,即以理解其思想所开展出的意义为主,运用对比与批判式的研究方法。最后则运用归纳的方法,以呈显本文的论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论题:基于《菩提正道菩萨戒论》
  壹、《戒论》中的议题:
  为考量前述进路发展的合理性,本文将探讨的重心置放在下述的主要论 题上。其余相关的概念之解释与理解,则配合主要论题的发展,以进行附带的浅要说明。因此在《戒论》中未牵涉到主要论题的概念,如:戒定慧三学的关系、六度四摄的概念、大乘佛法的性空缘起思想、戒学与其他五度的关系、神通问题、菩萨的悟境、位阶....等,将不在文中特加深究。
  宗喀巴以<戒品>所说内容之“三聚净戒”思想为出发点,阐析其精义以论破误解、邪见,而开显大乘思想的实践精义。其论辩的主要议题依序如下:
  1.菩萨律仪如何依于别解脱戒?
  2.三聚净戒可否分受?如何以其修学原则,综摄其他菩萨戒学?
  3.受戒的必要条件为何?愿、行菩提心与受戒的关系为何?
  4.受戒的无师之法如何可能?
  5.防护戒律的行持时应明必要条件为何?
  6.学处的内容应为何?
  7.修学戒律学处的多寡应如何取决?力有未逮可否舍部分的学处?
  8.修学学处时的有罪、无罪及有犯、无犯应如何判定?
  9.在学处之外,有无菩萨所应行持及不应作为的其他判准?
  10.舍失戒体的因缘条件为何?犯戒而未舍戒时应当如何作为?
  上述的种种议题在本文中的处理架构具有三个面相:
  一、所受戒:包括菩萨戒之戒性本质、殊胜利益、三聚净戒意义与作用。
  二、受戒法:受戒前行的发心意义、仪轨中呈显的戒学思想。
  三、防护戒:明轻重戒相的内涵、开遮持犯的判准义、还净及忏罪法。并将 上面所说横贯层面的辩述主题,加入此综贯架构中与予以诠释、呈展。
  在阐述菩萨戒的内涵之外,依笔者所见,《戒论》的核心论题即在于:大小乘戒律的融贯问题。因此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内涵即在于其理解、诠释大小乘戒律是否可以相融、应当如何相融、为何主张相融....等的看法,及其对于菩萨戒的内容与概念进行思辨与论述的思维成果。
  贰、系统化实践理论的论题:
  由于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宗喀巴的菩萨戒思想是否能够系统化[16],因此应引申出的论题将包括:
  (1)菩萨戒在宗喀巴的诠释中,所指向的大乘佛法之基本精神及实践理论的内涵为何?
  (2)菩萨戒之所以为大乘戒,在哪些范畴下不同于小乘戒?在何种 范畴下可以含括小乘戒?
  (3)在其完全对立的情形下,应如何将大、小乘戒共同纳入“佛教实践理论”所指的本质概念中?在不是完全对立的情形下,则其所具有的共通义为何?如何能合理地成为佛教实践理论的主要基础?其所不共通的特性,各自所依据的原则为何?具有何种意义?为何会形成此不共的特性?如何能确定其并未超出系统之外,仍从属于理论系统内?
  其中(1)即大乘精义与菩萨戒本质概念的探讨。目的在究明佛教的精神是否会因大、小乘教法的不同而自相矛盾?以及在实践戒律的过程中,是否会由于大小乘、教派见解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论?此外,菩萨戒之所以为菩萨戒,所据的本质义为何?大小乘的戒法有何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将有助于澄清菩萨戒的主要意义与定位。
  (2)依于戒法的了解将大小乘戒所及的范畴加以呈显,藉此以明其系统化的整体范畴与所含的概念部分。目的在究明大小乘戒是否具有内在的矛盾?还是分别为同一系统中的不同部分?此外,其间的关系网络具有何种特性,亦是探讨的主要内容。此类论题即在论究大乘实践理论所具有的系统之内涵。
  (3)当大小乘戒法能够不矛盾地共存于一系统中,则其形成的一致性何在?具有何种意涵?此类论题即在探讨此一大乘实践理论系统之所以为该系统的本质义。[17]
  第四节 菩萨戒思想传承与发展
  本文自《戒论》中所归纳出的上述论题,除了可追溯自其思想内涵所直接依据的师承与经论(第二章)外,笔者认为亦应洄溯其渊源,以及实际的传承发展,以呈显本文之所以选取上述的论题做为探讨宗喀巴菩萨戒思想的主要脉络之必要性,及诠释的进路型态。
  首先即就大乘经论典籍中所呈现的菩萨戒概念予以说明;其次就菩萨戒之传承实际由印度向大乘佛教盛行地区(西藏、中国汉地、日本)弘传的情形,略述概况。依于此二发展背景的了解,将能更加明了“大小乘戒律彼此间的关联性,亟需确立或澄清”的理论要求,及“如何将之予以系统化”以解决实践的问题。亦能明了:在各种对于大小乘戒律诠释发展的可能性中,宗喀巴所采取的进路是否有迹可循、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础。
  壹、大乘经论典籍中所呈现的菩萨戒概念:
  一、菩萨戒概念的分类、定义及探讨方式:
  (一)概念之分类、定义:
  以下将引述汉译大藏经中曾出现菩萨戒一词的相关语汇,略作分类,以明其内涵所及的各种意义。其中有关同本异译或概念重复的不同出处,将略作筛选,不一一列出。
  有关戒律的讨论,根据《大毗婆沙论》的分类有七种。(参见卷一)另依于《善见律毗婆沙》所提到迦叶问优波离出毗尼藏,依次而问“罪、因缘、人身、结戒、随结戒”(大正廿四,页六七五上),此即以止持(不应作的行为)而言别解脱戒的制因缘与内容。但从大乘经论中,则可以看到菩萨戒的积极面─作持(应当作的行为)而言戒法的特性等。为方便对照以下对宗喀巴思想的探讨,故将其类别,依所受戒、受戒法、防护戒、戒的功德利益等四方面予以呈显。[18]
  大抵而言,此四方面包含了菩萨戒所涵的基本概念─戒法的意义与仪轨特色、如何持受与守护不失、授受者的基本条件、戒律学处的内容(戒条)、净戒的功德利益、成就佛果的功能价值等。
  此外,菩萨戒属于大乘的戒律,是大乘行者实践的规范、行持的指标。而本节旨在探究其戒律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内涵,为其之所以为大乘戒律的特色。因此首先将从大乘经典中提到的菩萨戒概念加以了解,明其广义菩萨戒概念所含的意义即在于“三聚净戒”的概念。再就目前所传承的汉译菩萨戒本所共通的特性分析,明其狭义的菩萨戒概念即是指“菩萨学处”的内容而言。
  (二)方式:
  本节进行探讨的方式,即从《大藏经》之经部中,就其出现“菩萨戒(根本戒)”、“菩萨律(仪)”、“菩萨具戒”、“菩萨净戒”、“菩萨学处”等语汇的前后文脉络,分析归纳菩萨法藏中有关菩萨戒形式内涵的呈显。并探究在《瑜伽论?戒品》中所说的三聚净戒,之所以能够综摄菩萨戒的可能性进路。而藉由菩萨戒本中轻、重戒的戒文内容同、异性的比较,有助于判分本质性内涵与非本质性的“菩萨学处”,以使诠释的焦点能先集中在重要的论题上,再以诠释的成果展向次要论题的讨论。
  二、一般大乘经论典籍的呈现:
  (一)大乘经典中所呈显的论题类别:
  以下将从大乘经典及论典中的菩萨戒概念进行探讨。
  在现存的汉译、藏译经典中并未见有标明为佛说菩萨戒的一部专经,虽则有《菩萨戒经》(两种版本由昙无谶、求那跋摩分别译出),但并非现今菩萨戒诠释的主要共同依据。[19]然而有关菩萨戒的概念及内涵的论说,则散见于大乘经典中,多半以“菩萨(净)戒”“菩萨律(仪)”、“菩萨学处”等名义呈现。另外亦有提到“菩萨(大士)持戒”、“尸罗(净戒)波罗蜜”等的相关语汇可提供参考,藉以了解菩萨戒的概念内涵。
  本文主要分从二方面探讨,一为中文大藏经的经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大宝积经》、《大集经》等著名的大乘经典,及相关的大乘论典,如《十地经论》等。二为汉传菩萨戒本所依据的大乘经典,以及菩萨戒本等,包括《梵网经》、《菩萨璎珞本业经》、《优婆塞戒经》与《菩萨戒本》(依于《瑜伽论》菩萨地与《地持经》、《善戒经》)等进行理解。
  在大乘经典第一部分,将分从两个层次讨论:一是就华严部、般若部、大宝积部中的经典的内容进行理解;一是就大集部及经集部等所集的诸经进行分析。主因第一个层次的经文呈现,较未有明确详尽的菩萨戒论述;第二层次则在文字的叙述及内涵上较丰富多样化。因此依本文的判分,前者属于较原初的概念,后者则显见其发展性的内涵。然而,后者的发展又未脱离前者的基本雏型和定义。
  此外,在大乘论典的呈现中,可以明显见及三聚净戒概念意涵的提出,而论之甚详者即《瑜伽师地论》。但由于第二部分的汉译菩戒戒本所依据之经论的讨论上,《瑜伽师地论》的译本(包括异译本)即占二分之一。由于其为宗喀巴注释的原典,属于本文研究之主轴,讨论的范畴较广,故本节中仅就其“综摄佛于彼彼素怛缆中随机散说的、依于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之菩萨学处”(《戒论》,页二八三)的特点加以呈现。
  经过归纳的结果,发现可从大乘经典中得到有关菩萨戒概念讨论的四种面相。而这四个面相正是宗喀巴注解《菩萨地戒品》,依于诸经、清净论释,所分类的关键难处所在,即指“受、护、还净”等(《戒论》页三二三)而言。因此本文以下即就《大正藏》中所呈现的菩萨戒概念,依于论题的主要类别,加以归纳分述:
  一、受戒的方式:包括受戒之前的发心、忏罪的解说,以及有师受或自誓受的方式,得戒与否的问题等等。
  二、戒律的原则:就菩萨而言所当具备的因缘及方法,包括:行善、止恶,依不同的菩萨戒品级所判分的行持重点,以及菩萨戒无尽、菩萨毗尼的意义等。
  三、护戒的内容:即了知重戒、轻戒的内容,以及守护三门,指出戒文、戒相,以及明确的戒条数目,或菩萨学处等,抉择律仪戒、十戒、威仪戒等各种应当学行(止持与作持)之处,以及犯已忏悔的方式等。
  四、菩萨净戒的性相:即持、犯的福德、罪障,持戒的果报,在行处(三门)上的特点,能受的对象等。  
  以上四者即受戒法--(一)、所受戒--(二)、防护戒--(三)、戒的功德利益--(四)等四方面相对应,故下文将特重其所呈显的概念特性与彼此间的同异性进行理解。
  (二)大乘经典中的菩萨戒概念:
  1.《华严经》、《般若经》、《大宝积经》:
  本经中多处提到菩萨不应舍菩萨戒,以及应学菩萨戒。在善财童子往诣弥勒菩萨时,即曾问:
  “云何菩萨净菩萨道?云何菩萨学菩萨戒?”(大正九,页七 六七)
  而弥勒菩萨则答言:
  “菩萨但为教化护助众生,从大慈悲来,灭众生苦故,从菩萨
  净戒道来,随其所乐自在生故,从菩萨大愿来,本发意故,从
  菩萨神通道来,灭众生苦,住佛所故。”(同上,页七八二下)
  此外,菩萨所行应当:
  “庄严一切世界,称扬净戒,远离恶戒,安立众生菩萨律仪。叹
  -489  大乘戒,出生大悲功德之藏。说一切有皆悉如梦,说五欲乐无有
  滋味。安立众生离烦恼法,称扬赞叹金色身学,赞叹慈心远离杀
  害,灭畜牲趣。”(大正九,页六九六中)
  以上所提到的菩萨净戒与大乘戒,与灭众生苦、住于佛所、令众生远离烦恼法有关。此外,在述及菩萨“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时,则明白指出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
  “何等为十?所谓不舍菩提心戒、远离二乘地戒、观察利益一切
  众生戒、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修一切菩萨所学戒、于一切法无
  所得戒、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来身戒、思维一切
  法离取著戒、诸根律仪戒,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
  来无上广大戒。”(大正十,页二八一上)
  当菩萨摩诃萨能安住于上述的戒法中,行持所当行(不舍菩提心、远离二乘地、修一切菩萨所学等)的规范原则,即是得如来无上广大戒(能成就佛果的戒行)。
  有关具体的戒律条目,在《华严经》卷十二中曾提到:
  “何等为清净戒?此菩萨舍离杀、盗、邪淫、妄语、恶口、粗言
  、两舌、杂语、贪、恚、邪见,具持十善。”(大正九,页四七
  五中)
  此是就身口意之舍离恶行而具善,以说明菩萨所持之清净戒。
  由以上的内容可以推知:《华严经》所说的菩萨戒为大乘戒,其戒法目的在于利化众生,上求佛果,住于佛所。其戒律的内容包含基础的律仪戒(根律仪戒、舍离十不善)及一切菩萨所学,对于正法应当具备正知见(不取著),应回向成就菩提等。此外其亦提到菩萨应当舍恶(舍十不善)而具持十善,可见菩萨清净戒应当含括共通于别解脱戒的共相内容。
  由此即可看出,在《华严经》中曾俱陈菩萨戒的积极行持原则内容,以及止持的规范内容两者。
  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八十六之<净戒波罗蜜多分>中提到菩萨戒:
  “若修菩萨净戒圆满,即名如来应正等觉,是故菩萨戒不可胜。
  ”(大正七,页一○三三下)
  “若不能发一切智智相应之心,虽复劫修布施、净戒、安忍、精
  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而不回向一切智智,当知彼非具戒菩萨
  。....持菩萨戒由有回向一切智心故,得名为持菩萨戒,摄受净
  戒波罗蜜多。彼于后时若遇善友,能缘一切智智,回向无上正等
  菩提,定当证得一切智智。”(大正七,页一○三四上)
  另外在《放光般若经》中,提到:
  “何为菩萨净戒?佛言:不念罗汉、辟支佛意及余恶戒毁谤道
  者,是为净戒。”(大正八,页廿八)
  在上述的引文中可见:菩萨之持守菩萨戒,因有回向一切智心,而能持净戒圆满得至彼岸。故由《般若经》的看法可知其特重持戒的圆满果,而与此果相应的充份条件为“发起与佛智相应之心”。
  在《大宝积经》中提到菩萨戒清净的概念:
  “若有菩萨解知身者即解知戒;解知口者即解知戒;解知心者即
  解知戒。解身口者解觉寂静,解觉寂静故解众生寂静,....随有所
  闻一切诸法能说寂静。天子!是名菩萨戒清净。”(大正十一,
  页一四五中)
  同部经中,提到世尊所说出家菩萨的菩萨戒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成就故,剔除须发被正法服,舍家出
  家。既出家已,修学菩萨戒行等事。修菩萨如是学已,身口意等
  恶业悉灭。.......彼菩萨作是思惟:勿令若道若俗,于我若身若口
  若意等业诸威仪中,诃责我者,........彼行菩萨如是惭已,日夜系
  心观察戒行。观戒行已,无诸忧悔,离诸障碍。菩萨如是正修行
  已,于诸如来正法之中而修诸行。善男子!如是等行名菩萨愧。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行,名为行成就。”(大正十一,
  页一五一中)
  以上说明:解知身口意三门而能寂静,以及修学菩萨戒行已,能使身口意等恶业除灭。并且当行菩萨惭、菩萨愧而达“行成就”。此中言及菩萨出家的修持,可见有出家菩萨行者的存在。
  另外,在《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中,佛告舍利弗:
  “菩萨戒净,身口意善。复劝他人使行己善,令转相教普及一切
  。愿成佛时,生我国者,令身口意完净无漏,神通具足,在所至
  凑。”(大正十一,页八五九上)
  此即说明菩萨戒清净,当使三门行善,亦令他人行善,推及一切人能行善。故从《大宝积经》可见其所说之菩萨戒乃就“身口意之恶应止息,达完净无漏”的意义而言。
  综观上述三类大乘经典,其中并未提到授、受菩萨戒的仪式过程等。除了各别所强调的概念外,基本上多是强调菩萨戒的修学方向、原则及成果,分别安立在止恶行善、利化众生及回向佛果中。到了大集部及经集部中则提及较多的菩萨戒概念,其并未脱离上述三类经典所说的基本内涵,但却可以显见菩萨戒较完整的面相。
  2.大集部、经集部诸经及其他诸经:
  以下分从四个面相加以了解,并将其所示的重要概念以<>符号标出。
  (1)受戒的方式:  
  <发菩萨心受戒>
  在《文殊师利问经》的菩萨受戒品中,提到应于佛前至诚礼拜,作如是言:
  “我某甲,愿诸佛忆念我。如诸佛世尊,正知以佛智慧无所著,
  我当发菩萨(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发无上道心。
  如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于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
  姊妹男女亲友等,为彼解脱得出生死,乃至令发三菩提心。勤起
  精进,随诸众生所须财法一切施与。以此财法摄受一切众生,渐
  渐随宜为解脱众生出生死故。”(大正十四,页四九七下)
  此提到发心而受戒,利益一切众生而广行精进、布施等。
  <不须羯磨自然成就>
  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则有:
  “行普贤行者,....真是佛子,从诸佛生。十方诸佛及菩萨为其
  和上,是名具足菩萨戒者,不须羯磨自然成就,应受一切人天供
  养。”(大正九,页三九三下)
  在此提到菩萨戒不须经过羯磨而能自然成就。羯磨即授戒作业之意。在佛世之后出家戒的传承中,即有白四羯磨,作为最郑重的授戒作法。[20]依道宣律师之《行事钞》上一言,羯磨须具四法:法(禀法)、事(所行之羯磨)、人(对首之人数)、界(行羯磨处之结界)。
  但佛在世时,即曾有七种受出家戒的别解脱戒法。此经所说的不须羯磨,当时迦叶尊者亦曾如此而受戒(高丽藏)。因此肯定大乘菩萨戒能不经羯磨而受,在小乘的戒律中亦有事实的基础。
  <至心得菩萨戒>
  在《佛说无常经》中则提到为临命终人授菩萨戒:
  “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而
  为宣说佛土因缘十六观,犹如西方无量寿国,一一具说,令病者
  心乐生佛土。....复令病人称彼佛名,十念成就,与受三归、
  广大忏悔。忏悔毕矣,复为病人受菩萨戒。...除不至心,然亦
  罪灭,得菩萨戒。”(大正十七,页七四六下)
  经中并且提到代受菩萨戒,受戒之前应称念佛名十念成就,并受三归以及行忏悔。而之所以得戒是因“至心”之故,否则只有灭罪。
  <自誓受戒>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提到: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 
  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
  善相已,即应可受。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
  ,即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
  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当至心
  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为师宙,一心立愿,称
  辩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
  戒。...不能如法受于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菩提道心,亦令身口
  意得清净已。...未出家者,即....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
  ,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
  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得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若彼众
  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相,不名得戒。 ”
  (大正十七,页九○四下)
  上述经文中更明确地提到应如法忏悔罪业,以及自誓受戒,而得戒亦需至心并获善相。而未出家与出家二众菩萨,皆共受三聚净戒,其中出家者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藏。
  综观上述引文,可以了解菩萨戒在受戒方面的种种内涵性质:应发心、至心,透过忏悔清净罪业,获善相而得戒。其方法可以不透过羯磨而自然成就,以及自誓受而得戒。
  但对于出家与在家之皆得三聚净戒而言,仅言未出家者即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者应当推求声闻律藏及观行菩萨藏二者,亦即在家与出家的菩萨戒
  似有所差别。然而关于为何有此差别?其真正差别何在?上述经中所说并未言明,必须再推求其他经藏所说,才能获致进一步的理解。
  (2)持戒的原则:
  <忆念众生而持戒>
  在《法集经》卷四中提到菩萨应当忆念一切众生持戒,否则即非菩萨戒: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念戒?善男子!菩萨作是思维:所
  有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彼诸果报皆因持戒而得。........为令
  一切众生成就,是菩萨以大慈悲心熏修,依彼大慈悲心,修持增
  上戒、增上三昧、增上慧满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
  今修持妙戒,不动不放逸,我忆念一切众生而修持戒。何以故?
  若菩萨不忆念一切众生持戒,则非菩萨戒。是故我今为一切众生
  得安隐乐持净戒。”(大正十七,页六三一上~中)
  <净修戒度>  
  《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卷二提到菩萨净修戒波罗蜜多的方法:
  “若菩萨成就八法,能净修行净戒波罗蜜多。云何为八?所谓不
  离菩提心、戒清净故;离声闻缘觉心、得无限量心清净故;不舍
  一切学处、智慧清净故;于一切处受生、愿清净故;于戒不缓、
  任运无作行清净故;回向菩提、摩罗心清净故;心无热恼、烦恼
  清净故;大愿圆满、菩提清净故。是为菩萨成就八法。”(大正
  十三,页六一七中~下)
  上述特别提到菩萨不离菩提心、离声闻缘觉心、不舍一切学处、一切处受生、大愿圆满的持戒原则;其他则可视为共通于二乘持戒的方法,但在行持的质、量等程度上,仍与二乘有别。
  由此处所呈现的内涵,极易引发一个问题,即是:出家的菩萨,如何既受出家戒、推求声闻藏,又离声闻心?若要以内、外不一的持戒原则作为大乘的出家菩萨持戒原则,其间是否会有不一致的矛盾产生?本文以为此一议题,并非透过历史发展演变的外在因素之诠释即可以解消其问题;必须深入思维其义理的核心,理解、呈显其融通无碍的意义。
  事实上,这一论题的诠解,正是宗喀巴菩萨戒思想内涵的主要展现。在后续的章节中将有仔细的论述及探讨。本节仅拟提出有关菩萨戒在经论典籍中客观呈现的各种概念。
  另外在《宝云经》中亦提到十种成就菩萨净戒的原则:
  “菩萨复有十法成就净戒。何等为十?善学波罗提木叉戒,善持
  菩萨致密戒,灭诸烦恼,除不善觉,怖畏恶业,于小罪中尚生惊
  怖,心常恐畏,受持头陀法坚固不缺,持戒不为求有造业,净三
  业戒。”(大正十六,页二一二) 
  <善学菩萨戒的内容及原则>
  “云何名菩萨善学波罗提木叉戒?菩萨于戒律诸经是佛所制皆专
  心受持。不为种族故持戒,不为我见故持戒,不为摄徒众故持戒,
  不见他暇缺而轻毁戒,是名菩萨善持波罗提木叉戒。云何菩萨善
  持致密戒?菩萨作是念:非但波罗提木叉戒能使我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诸余菩萨威仪戒行,我亦当学如法修行。云何是菩萨
  戒?菩萨不应行处终不往来,非时不语善知时节,善知方俗顺适
  人心,不令众生起于讥嫌,善护众生令至菩提,亦自具足菩提威
  仪,言辞柔软少于言说,不好亲近大臣群官,恒修阿练若行,和
  言悦色。能具足如是菩萨威仪戒,及余经中诸菩萨戒悉具修行,
  是名菩萨致密戒。”(大正十六,页二一二下~二一三上)
  上述经文提到菩萨波罗提木叉,指戒律诸经为佛所制皆当专心受持。除此之外尚有菩萨威仪戒所包括的一切威仪之行止,菩萨亦应修学。因为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只应具波罗提木叉的戒行,尚需包括不令众生讥嫌、随顺人心等戒行。
  佛教戒律依其性质可分性戒与遮戒二种。在《俱舍论》中提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卷十八)所谓戒杀、盗、淫、妄四者,不待佛制,其自性即是戒,若违犯即成罪。如饮酒等则为佛所制,为遮止以此行为而犯戒罪,其本身并非罪。[21]在《涅槃经》则提到与性戒说法相同的性重戒,以及息世讥嫌戒二种。后者即指一切遮戒,即佛以大慈之故,为了止息世人的讥嫌,特向内众而制定。
  从上述经文所说的波罗提木叉、威仪戒,是否只是等同于一般在家五戒中性戒与遮戒的性质,必须经过进一步的了解。
  在《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中,提到菩萨持律的十种原则: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持律故。何等为十?一者善知于律,二
  者善知律之仪范,三者善知律甚深义,四者善知律微细相,五者
  善知应作不应作,六者善知自性违犯,七者善知施设违犯,八者
  善知波罗提木叉所起因缘,九者善知声闻律法,十者善知菩萨律
  法。”(大正十四,页七四一上)
  在《佛说决定毗尼经》中提到菩萨乘人之波罗提木叉,即优波离诣世尊所问比尼中决定之义,分别问及声闻乘人与菩萨乘人的波罗提木叉之义:
  “菩萨乘人持开通戒、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不开通戒、持尽
  护戒。所以者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为难得,具大庄严乃可
  得成。大乘之人于无量劫往来生死,不应生于厌离之心。优波离
  !如来观察筹量,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常当为说发 
  欢喜心相应诸法,.......闻此法已,常乐生死不生忧悔,亦能满足
  菩提之行。”(大正十二,页三九下~四○中)
  此言及大乘人与声闻乘人的戒法不同,主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需具大庄严才可得之故。能解无聚、无碍、空无之法,将使大乘人乐于生死而不忧悔,进而成满菩提之行。有关经文所述之声闻戒律与菩萨戒律比较的内容,将在(4)中提出。而有关于二者戒法之所以异的原因,则在下一节中与大、小乘法之差异的论述中,做进一步的理解。
  <具菩萨戒与发心>
  在受戒上论发心的关系,与持戒、具戒之论及发心,在探讨菩萨戒的形式原则及实践原则上有其不同的意义。由以下所引的经文中可以显见其论究范畴的差别。
  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中提到菩萨律仪与发菩提心的关系:
  “云何名为性印法门?所谓发菩提心,即为满足菩萨律仪,即入
  菩萨藏陀罗尼根本处。心不散动,能行舍故,即入空性三摩地。
  ....乃至通达一切法,于一切法分别、无分别悉皆断除。由于彼等
  作如是见,是故名为性印法门。”(大正十一,页九○六上)
  在《千佛因缘经》中提到佛由白毫印中说甘露偈:
  “若欲发道心,修持菩萨戒。欲求真实空,随学菩萨道,常当行慈
  心,除去害想,悲愍于一切。观彼身空寂,我身无性相,假于四大
  生,随顺诸佛法。不杀不起嗔,悉堪受诸法,其心犹如地,常行
  无所著。一心住一意,悉观法平等。无彼亦无此,正心思此义,乃应
  菩萨行。”(大正十四,页七一六下)
  所谓发菩提心或发道心,在上述经文中一似指发心为菩萨律仪之因;一指修持菩萨戒即能发道心之意。从中并无法明辨发心与菩萨戒的确实关系如何。
  在《治禅病秘要法》中,佛言及发菩提心立四弘愿而具菩萨戒,与菩萨的最初境界:
  “若发无上菩提心者,...立四弘誓,不舍众生。四愿成已,具
  菩萨戒。菩萨戒成已,学修相似檀波罗蜜。此想成已,观内空外
  空,于是现前见百千无量诸佛,以水灌顶、以缯系头,为说空法。
  因空心悟,入菩萨位,是名性地,菩萨最初境界。”(大正十五,
  页三四○中)
  此则明确提到观想发菩提心之后,立四弘愿而具菩萨戒,然后学修相似布施波罗蜜的次第。
  综观上述内容可见,菩提心与菩萨戒间有密切关系、菩萨应专心受持佛所制之戒律、菩萨持戒应以众生为念。
  (3)戒律条文内容与防护戒律:
  <菩萨戒的形式等级>
  有关明确的戒文,在《文殊师利问经》中曾提到世间菩萨戒、出世间戒,以及上出世间戒。佛回答文殊师利所问的世间菩萨戒,包括:
  “不杀众生,不盗他财物,不非梵行,不起妄语,不饮酒,如是
  -489  当忆。不歌舞倡伎,不著花香持天冠等,不坐卧高广大床,不过
  中食。若行此事不成就三乘。...”(大正十四,页四九二下)
  〈世间戒品〉中即曾提到如何归依,佛告文殊师利三言归依之后,并说:
  “大德!我持菩萨戒。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杀众生离杀生想,乃
  至菩提。不盗亦离盗想,乃至菩提。...不过中食,离过中食想,
  乃至菩提。不捉金银生像离捉金银想,乃至菩提。乃至当具六波
  罗蜜,大慈大悲。佛说此祇夜:‘发誓至菩提,归依于三宝,受
  持十种戒,亦誓至菩提。六度及四等,皆当令具足,如是修行者
  ,与大乘相应。’”(大正十四,页四九六下~四九七上)
  以上提到大乘八关斋戒至沙弥十戒的内容,应以至菩提为依归。而六波罗蜜(六度)、大慈大悲、四摄法等亦应具足,而与大乘相应。此中所说成就菩提则在具六波罗蜜之前。可见其言菩提与前述经典中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似有所区分;或者即是必须区分成就佛果之前的六度菩萨行,以及成佛之后的六度行。
  〈出世间戒品〉中则提到若以身口行违犯波罗夷等别解脱戒,便不堪得三乘;若未犯前罪逆,守护不生,是菩萨僧炎伽陀尼。所谓:
  “言耳鼻舌身意令无异,是菩萨应当学。此谓具出世间菩萨戒。
  ”(同上,页四九七中)
  在〈上出世间品〉中,佛谓上世间圣戒,无漏无生无所著,出三界,离一切依。而有戒之人“于佛法不自观身、不著寿命”、“于佛法及名色,心不执著,常平等饶益,常寂静心无我无我所”。亦即持有此戒之人:
  “如所说戒,住无所学、无解脱、无所作,是得上道,是清净戒
  相:无胜戒、无定戒、无智慧戒。是圣人性不可得,是佛所叹戒,
  是空无与我等戒能安圣定。若清净定成修行慧,以慧得智,以智
  得解脱。”(大正十四,页四九七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