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佛教缘起篇
佛教《三字经》略解之佛教缘起篇
前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逐渐为中国社会所认识、接受,并最终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协调发展,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观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传入期(两汉——东晋),二、独立期(东晋——隋唐),三、融合期(隋唐——宋明)。就第三期佛教论,又可分两个阶段。前期的重心主要在思想学术方面,即所谓的雅文化层面上,如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即是其典型的表现。后期则主要是在民间世俗方面发展,即落在所谓的俗文化层面上,其表现如大量通俗的佛教普及、劝世类作品的问世。而这后一类工作,对佛教的发展来说,往往显得更重要些,这当然是由宗教的性质所决定的。《佛教三字经》就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佛教三字经》,原是明蜀东忠州聚云寺吹万老人仿效儒家《三字经》的体例撰写的一本佛教启蒙读物,当时敏修长老为此书作了注释。清光绪年间,普陀山印光法师又将此书重新修订,将原文改动了十分之三,注释改动了十分之七,并作了序言,再由石埭杨文会(仁山)居士印行流通,定名为《佛教初学课本》。
据印光法师序言所述,《佛教三字经》的主要内容是“略叙如来降生成道,说法度生;列祖续佛慧命,随机施教;及与古德自利利他嘉言懿行”等事迹和法理,世人通过诵习是文,可“知佛经之要义,明祖道之纲宗”,其最终的意义“是在后进之发心造修焉”。显然,这是一本佛学入门书,主要内容是以韵文的形式,提挈佛法的主要精神,辨析佛学的基本义理,介绍佛教的主要宗教。因此,出版这样的一本书,对于一般的读者了解佛教文化确实可起到初学课本的作用。
按照本丛书的出版体例,我们除将原文中的专业名词、用语加以注释外,又在每节后增加一篇“讲解”,目的能使全书的内容更加全面些。笔者对原文的段落也作了适当的调整,并划分出《佛教缘起》、《中国佛教》和《佛法概论》三大章,每章节前加上篇名,从而使全书的脉络显得更清晰些,读者在阅读时也会感到比较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只是对佛教文化作纯知识性的介绍,即便“讲解”部分许多详细的演述、阐发,也只是根据原文中所蕴涵的思想加以梳理、贯通,使之条理化,以方便读者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佛教而已。笔者认为,这样也许会来得更客观些。应该说,这是笔者在撰写本书时所抱的态度,如确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当然也是笔者所希冀的。
一、佛教缘起
1、法界生起
无始终,无内外,
强立名,为法界。
[法界]:佛教把凡是意识思维所依止的对象皆称为法界。通常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就事象上说,法是诸法,通括宇宙一切的存在;界为分界,即事物的类别。世间各种存在,因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态,故称为法界。二、从理体上讲,凡一切存在的本质即是法界。在大乘佛教中,法界与真如、实相、真际等成为同一概念,是存在的最高原理,被视为宇宙万物和佛道的根本、依据。
法界性,即法身。
[性]:指事物的本质,本然之性。具有种子、本体和不变的含义。[法身]:即佛的真身,是佛教修行者所获得的最高果体,因它是以正法为体,体现诸法之本质的存在,故名法身。
因不觉,号无明。
[觉]:全称觉性,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指能觉察明了世间一切的真相和究竟,断绝世间一切烦恼,脱离生死苦海而至成佛的智慧。[无明]:也叫妄心,意为愚痴、迷惑。就是不明世间存在的真相,迷恋于一切虚妄的假象。佛教以“无明”为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
空色现,情器分,
[空色]:空,是存在的基本特性。佛教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即因缘所合,没有独立的体性,所以叫空。色,是指一种有形体相状的存在,与心念思维相对,相当于物质的概念。佛教认为,空与色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并非截然对立,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的分别乃是因众生的“无明”而生起。
[情器]:情,全称有情,众生的通称。因众生有情见心识,故名。佛教把凡有众生居住的地方通称为有情世间。器,即器界,也叫器世间,与有情世间相对,指一切众生所依住的国土。因国土世间容纳众生犹如器之盛物,故名。佛教认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形成,乃是因众生的业力(语言和行为)所招致的结果。
三世间,从此生。
[三世间]:有两种说法:一、众生世间、国土世间和五蕴世间。众生世间是由各种生命的要素所构成的世间,也就是说是众生的思想行为(业力)所感应相召的果报体。国土世间是一切众生所依赖的生存活动所在。五蕴世间是构成生命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其中色相当于物质现象,其他皆属心理(精神)现象。五蕴世间即是物质世间和精神世界的总和。二、有情世间、器世间、正觉世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正觉世间就是佛国世间。正觉,意为真实的智慧,也就是佛。
迷则凡,悟则圣。
[迷则凡]:迷,愚迷,迷惑。就是不明佛法的道理,不明人生的真相。凡,凡夫,也就是佛教常说的有情、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鬼、畜生、地狱六类(六道)。[悟则圣]:悟,觉悟,明了佛教真理,通达世间一切的究竟。圣,指已经觉悟、超出生死轮回的得道者,分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
真如体,须亲证。
[真如]:真是真相、真实不虚;如是如此、如常不变。真如即是法界体性真实如此不面目,也就是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恒常如此、究竟不虚的真实存在。[证]:证果,证道。是专指佛教徒通过实践修行获得对佛教真理的悟解,把握住存在的究竟和人生的真相。
讲解
宗教直接面对着人生,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和困惑,所以对于存在的究竟也必然要予以关注。佛教本无意讨论人生以外的问题,然在探究人生和存在的真相时,却产生了有关宇宙的理论。其实,从佛教本身的角度出发,佛教的宇宙观即是一种存在论。佛教认为,宇宙的存在既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点。说大,宇宙是无边无际;说小,却又可以显现在一点微尘之中。佛教认为,存在的最高原理不能用有无、大小、内外等具有分别性的概念来界定,任何名词都不能确切地指述存在的原有相状和性质。但为了表述上的方便,仍可以给定一个名词:法界。而这个“法界”,既不能看作是“有”,又不可视其为“无(空)”。若是“有”,却是一法不立,缘起性空,无一事一名可指称;若是“无(空)”,却又涵摄一切,彰现万法。佛教认为,法界的真性乃是同体一如,真妄平等的。而它对众生言,可称之为“法身”,也同样是凡圣不二,无有判别,为各界众生所固有。
从佛教的角度看,芸芸众生由于未能体认法界的真性,迷于假象,不明究竟,随境起念,无明心动,见空见色,说有论无,而有种种的分别、执著。佛教认为,众生因无明生起各种惑见烦恼,造作诸业,故有生生死死的轮回流转,终日在茫茫的孽海中沉沦漂浮。至于通常所谓的凡夫与圣者,众生与佛,乃至各种世间的分别对立,也无不由此而转出。所以佛经上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此即法界无名。按照佛教的说法,凡夫不明此理,迷失自性,终日浑浑噩噩,追逐外,在生生死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无解脱之期。但是,这并不是说凡圣永隔,众生永远不能得到超脱,始终与佛无缘。佛教认为,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佛性人人具足,只是凡夫被客尘遮蔽,不能显现。所谓迷者众生,悟即是佛,圣凡的区别仅在这迷悟之间。世人若一旦泯灭一切差别之相,彻悟法界真性,了达自身本来面目,则即凡而转圣,与佛无异了。不过,道在行而不在言——这是一切宗教都强调坚持的。佛教认为,究竟的理体,是超言绝虑的。如拘泥于名词概念,以常人的分别思维,凭藉逻辑的方法去求索,则可谓南辕北辙,愈求愈远了。佛教认为,学佛解脱需有一种真功夫,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修行,以切实的体验,才能感悟到道的究竟,证得自性佛的存在;才能转假为真,脱俗成圣,得到究竟实在的享用。
2证道成佛
证者谁?释迦尊,
[释迦尊]:即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族名,意为能仁,指能施众生以慈悲仁爱;牟尼意为寂默,即清静自在,没有任何的执著烦恼。释迦牟尼也可译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佛本姓乔答摩,名悉达多,是公元前六—前五世纪古印度一个叫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因为佛是个大彻大悟的得道者,所以为人天世间所共尊,而被称为“世尊”。
大悲愿,示诞生。
[悲愿]:悲是一种同情、怜悯之心。即是见众生的不幸而生起的救济、拔除世间一切苦难之心。愿是一种十分坚决、迫切地要求达到某一目标的心志。悲愿乃是佛菩萨(追求佛道者)大慈悲心所发出的为济渡众生脱离苦海的誓愿。[示诞生]:根据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在此生(迦毗罗卫国王太子)之前已经悟道证果了。为了教化众生,给世人树立学佛的信心和了解求道解脱的途径,以大悲愿力,特从天国净土——兜率内院降世人间,经过入胎、住胎、出生、成长,然后学艺、出家、修行、证果,向世人示演一个常人皆能见能行的学道成佛的全过程。
处王宫,求出离,
[出离]:佛教术语,专指出离生死苦海。佛教认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充满着罪恶和苦难,称为“五浊恶世”(秽土)。虽然就现象言,人世间是有苦有乐,但一切无常,乐非常乐,究竟是苦;生死烦恼,苦海茫茫,这个世界自是无可留恋,必须尽快地与之脱离,求生到佛国净土,方能永断烦恼痛苦,所以叫出离。
夜逾城,人不知。
[夜逾城]:据载,净饭王得知悉达多太子欲出家学道,便想尽办法将太子守护防卫起来,不让他出宫半步。但悉达多此时出家的心念已坚,终于在一个月色昏暗的晚上,乘卫士和宫女们不备,走出宫外,飞逾城墙,去过他欣慕已久的出家生活,探寻人生的真谛。
入雪山,修苦行,
[雪山]:在印度北疆有高耸的大山,终年积雪,人迹罕至,为古印度出家者理想的修行之外。又据中国史书记载,此山即中印交接处的喜马拉雅山。
六年间,习寂定。
从定起,出山来,
[寂定]:也叫“定”,是一种修持工夫。行者修此法时必须使心关注一境而不散乱,方有相应的功效,所以又称“寂定”,也叫“禅定”。禅定法在古印度一直比较流行,佛教也把修定作为最基本的宗教实践之一,认为通过这个法门能够超越世俗的分别思维,获得一种非逻辑演绎所有的智慧,并视其是通向涅槃解脱、证道成佛的必要途径。
坐树下,心镜开。
[树]:特指菩提树,又名毕钵罗树,贝多树等。原出摩伽陀国,以常绿乔木。因佛陀曾坐此树下悟道,故名菩提树。
天龙喜,魔胆落,
天龙:全称“天龙八部”,鬼神的总称,共分八大类(八部),即一、天众,各界天神;二、龙众,此神身长无足,有神通,住海中,能呼风唤雨;三、夜叉,一种能食鬼又能食人的鬼神,有三类:一生地上,一生空中,一生天上,其特点是勇健、轻捷,能飞腾土遁;四、乾达婆,称乐神或香神,常侍天帝司乐;五、阿修罗,意为非天,是一种极凶狠之神,神通非常,据传修罗神并不完全听从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且常与佛陀的近神帝释天作对,故而被视为非神、非天、非人之类,不受欢迎;六、迦楼罗,亦译“金翅鸟”,大鹏金翅鸟身,金刚面,有双手又脚,专食毒龙,毒蛇,整日盘旋于佛的头顶,为佛护卫;七、紧那罗,歌神,善歌,能以歌唱诵佛理,颂赞佛陀;八、摩睺罗迦,蛇首人身,善说法化度众生。以上八部鬼神曾受佛的教化,归敬佛法,成为佛教的护法神。[魔]:梵语魔罗的简译,意思是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有内魔和外魔两种。内魔是指自身的无明烦恼,因无明烦恼导致人心神颠倒,远离正道,故称为魔。外魔就是一类专门与佛为敌,企图引诱众生误入邪道的魔王及魔众。据传(外)魔不但邪恶,且“魔力”很大。
睹明星,成正觉。
[正觉]:是一种唯佛所有的最高智慧,它能够悟察人生的真谛和世间一切存在的真相(本质)。因常人的聪明智慧是有所偏而不全面的,只有到了成佛以后,才具有不偏不倚的全知全觉,所以称“正觉”。又正觉乃佛所特有,故“成正觉”即是成佛。
讲解
前面谈到,佛教认为悟道成佛必须靠自身的宗教实践去体验、亲证。那么,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证道是否可能,又如何通过修行去证道,如此等等,对于每一位学佛者来说,都是首先需要得到了解和解答的。而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说为信徒们作了最好的演示。“佛为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世”,这个“大事因缘”就是向世人揭示佛性乃每个人所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含有普遍意义,众生之间的平等其本质即体现在这上面——后世的学佛者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出现的事实。
释迦牟尼佛并非虚构的人物。与常人一样,释迦牟尼也是通过他母亲十月怀胎而出生。在以后的二十九年世俗生活中,他开始成长、学艺、结婚、生子……等等,现种种平常之相。当然,作为一个王太子,释迦牟尼在宫中的生活可谓养尊处优,享受着人间一切的荣华富贵。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并未感到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在深思: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和享受,世俗的荣誉、名利和地位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一切的背后,往往是私利、虚伪甚至罪恶;人生的本质意义肯定不在这些方面,人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释迦牟尼的父王自然希望儿子能继承王位,在政治上有一番大的作为。但是就释迦牟尼的天性而言,他并不十分看重这种世俗事业的成功,他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价值标准。王子生有一颗善良而敏感的心灵,具有一种超尘脱俗的气质。在几次外出巡游的途中,王子目睹世上种种痛苦,感到财富、美女和地位等那些为世人所艳羡、追求的东西,并非那么可爱,不能常葆永远,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在他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那些在巡游途中所见到的景象不时地在脑海中出现。王子苦苦地思索着,有时甚至在美女环绕、一片歌舞声乐中,他也会心不在焉地独自出神。王子看上去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显得更加深沉了。这些变化连他周围的臣仆们都强烈地感受到了。他的父王和母后曾想方设法要使儿子振作起来,却不见效果,他们让儿子与美如仙子、贤惠温柔的耶输陀罗公主成亲,但还是不能根本改变王子的精神状态。
其实,王子并没有消沉。生死烦恼,相煎何急!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生的究竟是什么?这是亘古至今的问题,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此乃人类所无法排遣的忧患意识——王子思考问题是如此深刻,如此博大。王子试图依靠他的知识和聪明来探救对人生问题的根本对治,去寻找人生的出路所在。然而,以前学过的那么多知识却无济于事,平时那些令人叹服的聪明才智也不管用。答案始终像雾中的月亮一样,遥远而朦胧。不过有一点却是可肯定的,就是人生无常,俗世不可恋。这一观念萦绕在他的心中,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虽然如此,王子还是坚信人生一定另有出路,一定可以找到解决人生苦难的途径。
有一次,王子在路上碰见了一位出家修行者,只见他漫步徐行,神色泰然,显得十分从容和自在,透出一股优雅而清高的气质,给人以亲近、欣慕之感。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出家之风十分盛行,认为它是通向人生的解脱之道,被视为大丈夫行径。王子已经产生出家求道的念头,但是了的父王一心想要他继承王业,却千方百计设法留住王子,甚至可以说将他软禁了起来。然而,那种令人厌倦、窒息的宫廷生活反使王子出家求道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终于,在某个月色朦胧的夜晚,王子乘身边的侍卫和宫女酣睡之时,悄悄悄离开了王宫,万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王子出家后,到处云游,寻师问道,但没有得到对人生问题的圆满解答;又跟随当时几位成名的“仙人”修行,然效果也并不理想。于是王子决定实行苦修,入雪山静坐习禅。一晃六年过去,王子的禅定功夫已臻极高的境界,进入到四禅于——天的最高处。但它并没有给王子提供有关人生问题的有效答案,所以这种苦修方法最终还是被王子舍弃了。看来,光靠苦修死参(禅),不能带来彻底的解脱和自在。六年的深山苦修,几乎与尘世相隔绝,而王子的身形也显得十分消瘦和羸弱,他慢慢地下了山,到尼连禅河中洗净身上的污垢,并接受一位少女供养的乳酪,逐渐恢复了体力。
在身心得到重新调整以后,王子又在一颗大树底下端坐静思,并发誓:“若再不证道,决不离此座。”这是一次心灵深处最激烈的决战,那无始以来积聚着的邪见浊念不时地泛滥,各种幻影魔境一刻不停地来扰乱侵袭。然而,王子毕竟有深厚的禅定功力,他首先便自己保持在一种不惊不怖、不喜不忧的状态中。接着,又极其清醒地追索那些杂念假象的来头根由,静静地观照,看着它们逐一消失,最终都无影无踪,唯有远方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历历在目;渐渐地连自己的身心也不知在何处,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了,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快、自在。黎明来临,王子仰望着晨星,心中已无任何挂碍执著,发出一种祥和的光辉。至此,王子终于大彻大悟,证道成佛了。
3启教传道
启大教,说《华严》;
《华严》:佛经名,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宣讲的第一部经。该经主要讲法界毗卢遮那佛(法身佛)的显现,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宣说“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和“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等法门。该经有三个译本: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华严》、唐般若译的《四十华严》。
刹尘海,现宝莲。
[刹尘海]:刹,意为国土。尘,微尘,数量众多的意思。海,广大的意思。刹尘海即是无数国土的意思。[莲]:莲花。佛教以莲花表示清净的功德,清凉的智慧。佛教以此比喻众生从烦恼得到解脱。佛教上说凡由俗世往生佛国净土的众生,都是从莲花中托生的。佛经中描述佛菩萨也皆以莲花为座台,代表着他们清净的功德和庄严的法体。
愍凡愚,不能听,
隐尊特,显劣应。
[应]:即应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身。应身是为世人所能见的佛的应化身,此身能随着教化对象的不同和需要显现不同的身形。
说阿含,第二时。
[阿含]:意译“法归”、“无比法”、“教”、“传”等,即“传承的教说”。《阿含经》是早期佛教经典的汇集,主要内容是论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等佛教基本教义。[第二时]:根据佛教天台宗的判教理论,将佛陀一生的教法划分为五个阶段,称作“五时”。第一时为“华严时”,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说《华严经》,此经属大乘无上法门,解悟者少。第二时为“鹿苑时”,也叫“阿含时”,佛在“华严时”后十二年,在鹿野苑为根底浅者讲《阿含经》小乘经典。第三时为“方等时”,佛在“鹿苑时”后八年,说《维摩经》、《金光明经》、《楞枷经》等大乘佛法。第四时为“般若时”,佛在“方等时”后二十二年,说《般若经》,宣传诸法皆空之理。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佛在“般若时”后八年,说《法华经》和《大涅槃经》,阐发佛陀出世本意和佛教终极之理。
四谛法,接小机。
[四谛]:梵文意译,因它是佛陀所揭示的有关世间众生问题的究竟之理,所以又叫“四圣谛”。一、苦谛,是总说世间一切究竟是苦的道理。二、集谛,是阐明造成世间各类苦痛的原因。三、灭谛,是断除世间诸苦之源,达到学佛修行的目的,即学佛者获得的涅槃解脱、清净自在的理想境界。四、道谛,是指除灭世间诸苦、得到超脱的修行法门,也就是佛教的一切教法。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之一,汉地佛教界和学术界通常把它划归小乘佛教的范畴内。[小机]:“小”即小乘、小道;“机”又称根机、根器,含有一种属性、机能的意思,佛教特指众生所具有的学道的宿世基因。小机就是指唯求自利不思利他的修行者,一般是指佛教的小乘行者。
证四果,出生灭。
[四果]:又称四果罗汉,即通常所谓的罗汉,是小乘佛教的最高境界。罗汉有三义:一、“杀贼”,意思是杀尽一切烦恼之贼。二、“应供”,意思是应受天人的供养。三、“不生”(或“无生”),意思是进入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出生灭]:生灭是指众生生生死死的生命流转现象,出生灭就是出离尘世,超脱轮回。
演方等,破法执。
[方等]:大乘经的通称,根据天台宗的判教理论,以佛陀开演大乘初期的教法为方等时,参见本节“第二时”注。[法执]:也叫“法我执”,指执著于感官司和意识所对的存在现象,错误地认为它们有实在的体性。
第四时,谈般若,
[第四时]:参见本篇“第二时”注。
[般若]:梵文音译,意译智慧,全称“般若波罗蜜”谓通过智慧达到涅槃超脱。佛教般若的理论,主要是讲世间一切均为因缘所生,无实在的自性,究竟是空,提倡如实地把握存在,无有偏执。佛教般若类经典属大乘经,参见本篇“第二时”注。
二乘转,教菩萨。
[二乘]:指声闻、缘觉二乘。声闻,意为听闻佛陀的言教而得道者。声闻行者以四圣谛法为修学的依据,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缘觉,又叫“独觉”、“辟支佛”,意为出生于无佛之世,能自觉观察十二缘起之理而得道者。此二乘都以自身解脱为最高目的,所以习惯上又称之为小乘。[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意为众生。菩萨的特点是能自渡渡人,以慈悲心利益世间一切众生,以成就佛道为最高目的。
开显圆,法华会,
[显圆]:显指显教,指佛陀应大众的需要公开宣说的言教,又佛教密宗通称其他一切非同宗的佛教派别。圆指圆教,指佛陀开演的圆满圆融的教法,按天台宗的解说,圆教是释迦牟尼佛宣讲的最高的大乘佛法,以《华严》、《涅槃》和《法华》诸经为代表。[法华会]:指释迦牟尼佛开讲演说《法华经》的法会,按天台宗的判教理论,此会在佛陀一生说法的最后阶段,参见本篇注“第二时”。
学无学,得授记。
[学无学]:学是有学,即是尚待修习进趋的学佛者。无学即是修习已至最后阶段,完成本期之“学业”,无需再学,也就是学佛者已达到该修习系统的最高境界。根据佛教的说法,声闻乘行者共有四个果位(阶段),第三果以前为有学,至第四阿罗汉果为最高的果位,故称“无学”。[授记]:佛陀预记弟子将来在什么时候可以成佛及成佛后的有关情况。
《涅槃经》,最后说,
《涅槃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该经主要宣说如来常住不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教义。根据天台宗的判教理论,此经是佛陀一生中所宣讲的最后一部经典,在“第五时”教,参见本篇注“第二时”。
显真常,扶戒律。
[真常]:真是真实不假,常是常住不变。真常特指佛陀的教法和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是究竟实在的。[戒律]: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有具体可以依之而行的戒规条文。
五时教,如是说。
[五时教]:天台宗的判教理论,参见本篇“第二时”注。
亦融通,亦分别;
[融通]:融是圆融,通是通达。意指佛陀在任何一个时教的说法中皆遍含其他时教义理。
化道圆,归真际。
[化道圆]:化是教化、引导,圆是圆满。意指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情况,相应地实施教化,最终导入究竟圆满的境界。[真际]:究竟真实的境界。是佛教所称的最高真理,即事物的真实性质,存在的究竟,也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讲解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以佛眼遍观世间众生,发出深深的感叹:奇哉!原来世间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清净德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悟,若能离却妄想,如来的一切智慧德性即能显现。于是佛陀开讲《华严经》,将自己体悟到的真理如实地宣说出来,用法界缘起为理论基础,揭示圆信、圆解、圆行、圆证的法门,以使世人入佛知见。但在与会的听众中,除一些大菩萨能领受、悟解其中的义旨外,其他人却如聋如盲,不能理解经中之法理,无法接契佛陀的思想。为适应众弟子的根机,佛陀改用比较浅显的教义,从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教法入手,阐演法理。
先前悉达多太子出家时,有憍陈如等五位近臣跟随释迦王子,后五人因见王子放弃苦行,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以为王子已退坠了修道的初心,便怀着不满离开了王子。现在佛陀想到首先应该去化度他们。佛陀在回鹿野苑的途中,接受了谛婆婆和跋利迦等诸商人的供养,并接受他们的请求,为之授皈依法,于是就有了佛门最早的在家信众——优婆塞。佛陀到了鹿野苑,憍陈如等五人得知王子已证道果,深感受惭愧,表示悔过,并请佛为他们说法开示,愿出家学道,作佛弟子。佛知五人原来因不明苦的究竟及解脱之道,才会有见他放弃苦行而感到失望离去。于是佛陀就从“苦”的问题着手,对症下药,为他们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四圣谛法主要内容是讲人生是苦及各种苦的类型,分析苦的根源和断灭苦的方法,最后解脱成道。五人从佛受法,证得清净圣果——阿罗汉果,成为佛陀最早的出家弟子——比丘。至此,世间三宝悉已具足。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佛法——四圣谛法,僧宝不是出家众。
佛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属《阿含经》范围,后人称此为小乘教。至后,佛陀由浅入深,向弟子们揭示大乘法理,引导弟子趋入佛乘。小乘的最高境界是证阿罗汉果,大乘则以成佛为究竟。佛一生弘法传四十九年,最后讲说《法华》、《涅槃》两部大经,回小向大,揭示佛法的根本和通向终极之道。
佛法是一味的,后世佛学者将佛陀一生的教法划分为若干阶段,其实这只是大体而论。佛说每一经虽然有显有隐,但根本旨趣却无二致,没有冲突。从印度佛教的历史发展进程考察,可以划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有瑜伽、中观两系)——密教这样一个演进阶段,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以某一类佛教为主流,并不就等于排斥其他类型佛教存在的可能性,只不过相对而言不够显著或隐伏不彰罢了。至于《阿含经》所述的法义,也不能简单地以小乘教视之,这些教义同样也是大乘法理的基础。
从憍陈如等五人随佛出家开始,以后不断地有人投入佛,使僧伽队伍不断扩大。佛陀有教无类,无论是王公贵族、富商大贾,还是平民百姓,乃至妓女屠夫,凡愿随佛学道的都一视同仁地予以接受、指导。在佛门中,大家过着团结、互助和平等的生活。弟子中不论他在世俗的地位怎样,只要一入佛门,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印度社会上那种严密的阶级种姓等级划分制度,在僧伽集团中,却是找不到的。早期佛教不提倡任何个人崇拜和偶像崇拜,包括对佛的崇拜。僧团都过着集体民主生活,凡有重大决定或措施一般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以投票表决方式进行的。僧人以出家先后定尊长,而不论他世俗年龄的高低。凡德高望重的僧人,自然成为僧团的领袖。
僧伽集团内部有一套齐全而严密的戒律制度,人人都有得遵循,谁都不能搞特殊化。出家人必须过独身生活,严禁任何性行为。出家人如想过世俗生活,可以正常提出退出僧团还俗,还俗之后一旦要求再归入僧团,佛门依然予以接受,佛教允许这样往复三次。僧人不得从事生产经营等谋利活动,也不许蓄藏任何财物,每天靠沿户乞食为生,实行过午不食制。另外,佛教对佛弟子还制有许多戒规条文,诸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洒等,总共达数百条。
早期佛教没有永久性供僧人居住活动的寺院,僧人或个或团体过着云游生活。当然佛陀在世时,僧团成员大多追随佛陀从事各类宗教活动,不过也不是固定一处。佛陀一生说法布道,云游的行迹遍布大半个印度。
原始佛教的许多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有的被继承保持下来了,有的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改变,有所增减。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围绕着成佛求道的目的而开展的。
4结集三藏
双树间,吉祥逝。
[双树]:特指古印度中天竺拘尸罗那城跋提河边两棵娑罗树,据传,佛在此涅槃。[吉祥逝]:指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情景:头北面西,右胁而卧,没有一丝痛苦、眷恋之情,安然吉祥地逝去。
荼毗后,分舍利。
[荼毗],梵文的音译,意为“焚烧”、“火葬”。印度的一种葬法。佛教僧人死后,往往也将尸体火葬。[舍利]:梵文音译,佛陀涅槃后火化所结成的一种呈彩色、坚固、珍珠状的结晶体,被世人视为圣神吉祥之灵物。后世不少的学佛者死后火化往往也会产生舍利。佛教认为,只有那些勤于修炼、功夫到家的学佛者其死后火化才会有舍利出现。
阿育王,变古制,
[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国王。在位之初,专横暴戾,穷兵黩武,除半岛南端外,几乎统一了全印度。后受佛教感化,实施仁政,以佛教为国教,推行伦理治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佛教发展的政策。在他任国王期间,举行了佛教第三次结集;派遣传教师四处传播佛法,远达中东、欧洲一带;打开了原始佛塔,从中取出佛陀的遗留物,据说分成八万四千份;送往各地,并相应地建寺立塔供奉。如此等等,使佛法大兴。
碎宝末,造浮图,
[浮图]:梵文音译之讹略。意译是“方坟”、“圆冢”、“录庙”、“功德聚”等,即佛塔。主要用于安置奉舍利、经文和其他各种佛教法物,以后逐渐发展至专供后人朝拜、瞻仰之需。
役鬼神,遍阎浮。
[阎浮]:梵文音译,又译瞻部洲,也叫南瞻部洲。关于南瞻部洲的解释非常多,比较流行的有两种:一种解释是印度和周围地区称南瞻部洲;另一种解释是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方皆称南瞻部洲,即地球。
优填王,始造像,
令后人,修供养。
[优填王]:与释迦牟尼佛同时代的古印度国王。传说释迦牟尼佛升天为他母亲说法,优填王思念佛陀,便令雕刻师刻造佛像,自此以后,佛像开始流行于世。
大迦叶,命阿难,
[大迦叶]:全称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意思。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原尊婆罗门教,后率五百弟子归投释迦牟尼佛。因常修苦行(头陀行),故称“头陀第一”。[阿难]:全称阿难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释迦牟尼佛叔父斛饭王之子,佛陀的堂弟。释迦牟尼成佛后回乡时随从出家,因长侍佛陀,又长于记忆,故称“多闻第一”。
结集经,石窟间。
[结集]:佛教事件。佛涅槃后,弟子们为保存佛陀一生宣说的教法,防止异端邪说渗入佛法,聚集一起,由一德高望重者主持大会,再由众人推出合适的人选,登于高座,当众述出佛陀所宣的教法,让大家甄别、审核和通过,确定是符合佛之原义后,结集成佛经,流通于世。本条专指“第一次结集”,亦称“王舍城结集”、“五百结集”、“上座部结集”、“窟内结集”等。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的第一个雨季,大弟子摩诃迦叶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主持召开了结集佛经会议,记诵佛陀生前教法,有五百余人与会。结集时,由阿难背诵释迦生前所讲的佛法,优婆离背诵戒律,经众人共同审定,当时确定按经、律分类加以整理。此为佛经的最初形式,但此时尚无文字辑录。
修多罗,是经藏;
[修多罗]:梵语音译,意译契经,谓佛所说法,契理契机,摄持化导,普被众生。[经藏]:亦称修多罗藏。佛教“三藏”之一。“经”是佛经,即佛陀宣说的教理;“藏”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竹箧。南亚一带的民俗喜欢用“藏”来置物。自从文字诞生后,佛弟子也将佛经作了系统的记录整理,放置于竹箧(藏)内保存。又谓佛所说的法含藏事理,故称经藏。经藏包括大乘经和小乘经。
毗奈耶,是律藏;
[毗奈耶]:梵语音译,意译“律”,亦译“调伏”、“灭”、“离行”、“化度”、“善治”等。佛教对僧伽集团所制定的禁戒。谓能调和一切思想行为和情感的作业,制伏灭除各种不正当的心念和行为。[律藏]:亦称毗奈耶藏、毗尼藏。佛教“三藏”之一。是佛教中全部戒律条文的总结集。包括大乘律和小乘律。
阿毗昙,是论藏。
[阿毗昙]:全称阿毗昙(达)磨,略作“毗昙”,意为对法、无比法、大法、论等。有二义:一是指解说、论证佛教经义的一种文体,成就佛果的方法和途径。二是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变称阿毗昙(达)磨藏。本条是指后者。[论藏]:亦称阿毗昙(达)磨藏。佛教“三藏”之一。是各种论说佛教义理文献的结集,包括大乘论和小乘论。
正法隆,外道丧。
[正法]:文意是正确的教法,实即指佛教、佛法,是佛教相对其他宗教时所自称。[外道]:佛教通常将其他一些非理性的宗教哲学派别称之为外道。这主要是指古印度那些非佛教的宗教流派,据传释迦牟尼佛时代,古印度有九十六种道。
藏分三,部十二。
[藏分三]:藏即佛藏,指佛藏中分为经、律、论三藏。[部十二]:亦称十二分教。指佛经在体例和内容上的十二种类别:一、长行,亦称契经,直接叙述佛经义理的经文。二、重颂,亦称应颂,以一定的句式(颂体)重新理说长行中的义理。三、孤起,亦称讽颂,以像颂的形式宣说法义。四、因缘,叙说佛陀说法教化的缘由起因。五、本事,亦称如是语经,叙说弟子们在过去世的各种事迹因缘。六、本生,佛陀叙述自己在过去世修行的经过和各种事迹。七、未曾有,记载佛为引导世人树立学佛的信心而显现出的各种神通奇迹。八、譬喻,指为便于世人理解佛法,佛经中一部分用譬喻、假设的方法宣说义理的经文。九、论议,以问答的形式论说佛法义理。十、无问自说,佛陀不待弟子们发问就直接向弟子们宣讲的经文。十一、方广,专指诸类义理方正广大的大乘类经典、十二、授记,佛预示弟子们将来成佛时的种种情形。
遇有缘,作佛事。
[有缘]:缘是缘分、因缘,指对佛法有缘分的人。
讲解
佛陀一生云游传道四十余年,在他八十高龄时,依然带着众弟子四处布教。当他由王舍城赴舍卫城的途中染上小疾,乃预言:“三个月之内入涅槃。”佛陀带着病痛继续前行,至拘尸那附近优婆伐檀那林停了下来。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为佛陀铺下卧具。佛陀头北面西(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恬静而安详地躺下(佛教称此为“吉祥卧”),准备入灭。其时众弟子环绕在佛陀周围,流露出一副眷恋不舍、悲伤痛苦的神情。佛陀带着安然恳切的语气嘱咐弟子不必伤心,再次演说无常之道:“凡有生,必有灭;因缘和合,无有能超越生、住、异、灭之法则的。今夜五更,我将涅槃。我的肉体生命虽然离世而去,但我的法教依然留在世间。今后你们要依法而住,以法为师。”又叮嘱涅槃后遗体荼毗(火化)。
佛陀的遗体火化后,烧出了大量的舍利子。这时,以摩揭陀国的阿闍王为首的八个国王,分别将佛陀的舍利请回,特建造舍利塔供奉,得令世人瞻仰膜拜,时时不忘佛陀的教法和功德。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时,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执政,统一了大半个印度。阿育王崇奉佛教,将佛教推到国教的地位。他以大量的财力资助佛教的发展,派出许多僧人到各地传布佛教,并打开了舍利塔,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送往各地,同时兴建了同样数目的佛塔供奉舍利,据说其中还送到了中国。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还没有文字,佛陀一生的教法,都是由他直接口述,众弟子口口相传,靠背诵记忆流传。记忆难免误差,口口相传也地发生差异,至于在理解上,各人难免要带上各自的思想,同样不可能是佛陀教旨的原版。佛陀在世时,弟子们凡遇到疑难、分歧,都可到佛陀处决疑,求得统一。佛陀涅槃后,僧伽内部各种意见的分歧越来越明显。为了统一佛法,防止佛陀的真实言教被窜改混淆,大弟子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等众比丘认为有必要召集大会,共同制定出大家认可的佛教经典。
在印度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重要的结集。第一次在本篇中已有介绍。
约在佛陀逝世百年后,僧团中发生了关于戒律问题的争论。当时印度东部毗舍离的比丘放弃对某些戒律的遵守,尤其是认为可向施主索取钱财,从而遭到了耶舍长老等的指责。于是耶舍长老在毗舍离召集七百比丘举行第二次结集,重新审定经、律,通过了“十非法事”。第二次结集又叫“七百结集”、“毗舍离结集”。但是,第二次结集所产生的决议引起不少比丘的反对,反对者另外也组织了一次上万人的“大结集”,并诵出经、律。自此,早期佛教开始分裂为“上座”(长老)和“大众”(多数)两派,原始佛教开始进入到部派佛教时期。
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召集在华氏城举行。由于阿育王大力扶持佛教,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于是有许多追求利养的“吃教”者混入佛门,致使鱼龙混杂,佛教义理也掺杂了许多外道邪说。为整饬佛教,澄清法理,在阿育王的支持下,由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主持,召集一千比丘参加,仍以会诵的形式重新订出佛教经、律、论三藏。结集后,阿育王派遣传教师人赴各地宣教,传教的范围遍及东亚、南亚、中亚,乃至西亚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第三次结集记载于南传佛教,所以一般认为这是一次上座部佛教的结集。
第四次结集在大月氏贵霜国迦腻色迦(约78—120)王时期。由于部派佛教的不断分化,异说纷起,互相抵牾,迦腻色迦王接受了胁尊者比丘的建议,在迦涅弥罗(今克什米尔)举行由五百人参加的集会。第四次结集主要是论藏的结集。结集后,迦腻色迦王命人以铜为鍱,镂刻成文,建塔封藏,以传后世。以上是根据北传佛教的记载。南传佛教关于这次记载则有不同的说法,但也提到此次结集首次将巴利文三藏记录成册。
以上四次结集外,近代以来在缅甸还举行过两次结集。1857年,在缅甸贡榜王朝明顿王的主持下,在首教曼勒举行二千余名比丘参加的结集。这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对巴利文经典原文进行校勘考订,历时5个月完成。另一次结集在1954—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2500年,在仰光北郊召集大会,参加者有各南传系上座部诸国比丘2500人。这次结集完成的藏经,是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