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西藏阿里古格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一)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藏阿里古格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一)
  在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阿里古格壁画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情调,有别于其它藏区的壁画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并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藏族艺术史乃至中国艺术史上,古格壁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宗教文化研究价值。现存的古格壁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阿里同周边克什米尔、西域、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文化关系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古格壁画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证明古格艺术是域外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典范。
  一、古格王朝的建立
  古格都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18公里外的郎钦藏布江南岸的山坡上,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远在吐蕃雅砻部落兴起时,阿里地区已存在着具有数千年历史的象雄苯教文明。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国王后裔吉德尼玛衮逃亡藏西阿里,其后逐步建立起一个新的地方政权——古格王朝。
  自公元九世纪末直至公元1630年覆灭止,在漫长的古格王朝统治时期里,古格地区的佛教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史料统计,阿里地区这段时期兴建的寺庙有数百座,绘制的壁画作品难以数计,藏传佛教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阿里佛教壁画主要分布在普兰、改则、噶尔、日土等地70多座寺庙内,其中以古格古城壁画和陀林寺、科迦寺、东噶壁画最为精美,最具阿里佛教壁画艺术的代表性。
  古格都城遗址是宫殿建筑与寺院建筑结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遗址中保存较完好的壁画主要分布在白殿、红殿、卓玛拉康、吉生拉康和曼陀罗佛殿之中。壁画内容异常丰富,几乎全面反映了古格王朝僧俗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要的历史人物、宗教人物和现实生活场景均有生动的描绘,上自国王、宗教大师、官吏使臣、王妃、僧侣,下至百姓、将士、商人、游人,甚至耕种、收获、打猎、挤奶等世俗生活内容也得到维妙维肖的反映。因而,这些壁画就成为我们了解古格王朝兴衰变迁的形象的历史纪录。
  二、曼陀罗殿壁画
  曼陀罗殿(坛城殿)位于古格王城的山顶上。整个建筑面积大约有25平方米左右,内部建筑布局和结构非常独特,殿内四壁壁画保存完好。殿门南侧东边墙壁上绘有密宗题材的大量壁画,以金刚六臂群像为多,另有三面六臂忿怒形金刚、四面八臂金刚以及双身金刚像。这些金刚像有半蹲式,也有结跏趺坐式。前者作忿怒怖畏状,威严勇猛;后者寂静安祥。同一画面由于金刚的设色、神态、装饰等不同,往往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给人以不同的宗教体验和审美感受。
  曼陀罗殿壁画依内容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最上一层壁画是以兽面衔铃铛垂帐纹为主的装饰图案。第二层主要绘有高僧、译师、修行者等92尊人物群像,壁画中的高僧、尊者形象大都裸上身、着短裤,每位各有莲花座、背光、头光,莲花座下一般都有藏文题记尊像名称,其中就有古格国师高僧喇嘛伊喜沃和绛曲沃,此外还有耕地、纺纱、修行的生活场景。壁画既反映了出家人的修行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场景。第三层壁画有礼佛图、说法图等大型造像,画面为五方佛、十大空行母和四臂护法神、六臂护法神等护法造像。第四层壁画绘一圈小型造像,大多为佛、菩萨、度母、供养天女和金刚,约有74尊。其中以二十一供养天女造型最为精湛优美。天女全身裸露、体型修长、神态怡然,头戴花冠,颈饰璎珞,四臂分执铃、杵、华盖、海螺,其色彩、动作、神情富于变化,各不相同。十分引人注目的是天女的腰、双乳和修长的四臂双腿,线描格外精练明快。脚、手、小臂的装饰项圈也显得光彩夺目,流露出一种纯净极乐的宗教气氛。曼陀罗殿第五层壁画也是最下层的壁画,即是地狱变相图。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残忍、痛苦和罪恶的现实世界,其画面恰与上面的美好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四壁下层均布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画像——躺着的骷髅,被吊的罪人,残腿断臂者,尸横遍地,鹰食死尸,兽吞人肉,火烤罪人等地狱界的狰狞惨状。这无形中给那些心怀罪孽的人一种强大的心理威慑力量,使众生心生恐惧而弃恶从善。
  曼陀罗殿内壁画上中下三层布局也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所理解的天界、人界和三恶道的业果关系。
  三、古格白殿壁画艺术
  白殿是建筑在古格遗址半山坡上的一座寺庙,因其寺院外墙以白色为主,故称为白殿。白殿坐北向南,殿内用三十六根柱支撑。其内部建筑布局和结构与红殿大体相同,四壁都绘有不同题材的壁画。北壁主要绘有吐蕃赞普和古格历代国王画像。壁画人物旁都有藏文题名,画中最后一位是古格第五代国王孜德的题名。由此学者们一般认为,白殿兴建的年代是在第六代国王执政时期,大约是中原北宋中期。古格王的形象与装束、服饰均有别于其它藏区,从壁画中的服饰款式、色彩、风格来看,明显地受到了来自克什米尔、西域甚至伊朗、中亚服饰的影响。例如古格王头戴白色缠巾、身着长袍、披披肩的装束习俗,都与近邻的克什米尔、于阗等中亚民族的装饰习惯相近。新疆于阗壁画的佛、菩萨都披有白色的披肩,着长袍的僧人和供养天人的装饰风格与古格壁画的某些绘画技法颇为相近。因而,我们认为古格壁画的绘画技法亦受到西域于阗画派的影响。正如德国东方学家克林凯特在《中亚佛教艺术》中所说:“和阗的佛教艺术家们长途跋涉到西藏,把自己的风格和肖像画法灌输给当地的艺术家们。在西藏还有来自中亚斯瓦特、克什米尔和中原的艺术家,有些碑文还提到了来自于阗里维兹(Liviz)的画家们,李域(Lilus)艺术就是一个例证。”
  白殿西壁壁画主要绘有释迦牟尼佛传故事,整个壁画完整系统地描绘了佛陀一生的历程,如:太子诞生、婚配赛艺、出游四门、决心出家、夜半逾城、削发为僧、受缁衣、苦行、降魔、龙王遮雨、法轮初转、伏象、修习、降伏外道、猕猴献宝、涅槃、荼毗、分舍利、建塔等等。壁画气势恢弘,精美典雅。
  例如,白殿西壁下层的乔达摩王子出游四门图,着重刻画了王子目睹生老病死、众生种种悲苦的惨相后,他宁神静思,决心出家前的生动情景。画面中的王子半跏趺坐,双目下视,左手结印。身后的侍女双手执宝盖,都在凝视乔达摩,似乎是想知道王子的内心世界。王子的沉思与宫女的关切,这些细微的感情变化描绘的非常传神,令人赞叹!
  壁画“夜半逾城”,描绘了王子乔达摩在兜率天的帮助下,深夜逃出宫殿、逾城而去的故事。乔达摩骑在高头天马之上,天马的四蹄均被四位天女托举着,周围祥云一片,璎珞飘舞,造型极其精湛,具有强烈的史诗感。青蓝色的壁画背景,与赤红色的线描,既有反差,又和谐统一,使得画面动静有别,典雅庄重。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太子逾城图与西域壁画中的逾城出家图,在构图和云马的画法与造型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西域壁画中的王子着衣佩缨,这里的王子却是上身裸露。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古格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传壁画中的“降魔图”场面宏大,世尊被魔王波旬率领的各种恶鬼邪魔层层包围,他们手执各种利器,面目狰狞,威胁利诱,劝佛陀放弃佛道;但世尊端坐于狮子座上,寂然不动,稳如泰山。众妖魔的狂呼叫嚣、蠢蠢欲动与世尊的寂静庄严恰好构成了画面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众多的恶魔形象从另一方面也突出渲染了佛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雄劲气魄,整个画面虽然被填塞的很满,但并没有给我们臃肿繁杂,视觉上不舒服的感觉。
  白殿壁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女神造像异常丰富。为什么古格壁画中有许多女性形象?这很值得我们思考。据意大利藏学家杜奇考证,阿底峡大师在古格王朝讲经说法时特别强调度母信仰,因而古格壁画中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不能不说与阿底峡尊者的提倡有直接的关系。
  白殿壁画中的女性形象分两类:一类是度母、空行母、供养天女,以及古格王室的王妃、贵妇、小姐等;还有一类是被金刚护法踩在脚下的裸女。这些度母、空行母和王妃等女性的造型神态,显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有的女性审美观念,被赋予一种高贵静穆的美学意味,显得纯净、智慧而又伟大,并没有克孜尔石窟供养天女过于张狂轻佻和带有挑逗意味的媚态与妖冶,又少有印度古代壁画注重性力刺激的渲染,一切都呈现得平和寂静、自然从容、优美端庄。例如白殿壁画中的龙女成佛图,艳而不妖,神态怡然,飘舞的璎珞与弯曲的腰身,传承了犍陀罗艺术女性造像的美学风格。空行母翱翔于彩云之间,双臂张开,两手间持宝珠一串,画面可谓生动表现了佛国世界的清净美好。
  白殿东壁上的菩萨像精美绝伦,堪称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的杰作,可与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像媲美,甚至在个别方面超过敦煌造像艺术水平。菩萨被置于圆形的背光之中,由于衣带的舞动效果,使得宁神静思的菩萨具有了一种动感,似乎传达出音乐的旋律和意境,画面清新感人。
  白殿西壁的图画,主要反映了藏传佛教中的十二天群像,以及古代藏民族三十二星宿的观念,是我们了解藏族古代天文星象学难得的资料。天象图依星宿排列,井然有序,体现了严谨的理性思维。十二天群像也以不同的动物头像出现,变化多端,极富想像力。壁画色彩丰富,画面中的人物、群魔、天女、武士、山水、树木、鸟兽、宫女等各具情态,体现了壁画构图中杂多与统一的比例关系。西壁画中的天王、武士群像,英武敦厚,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古格将领和武士们的军事生活。画面中的武将双手举短剑于头顶,着头盔,穿红色长甲胄,脚登高靴,怒目平视,背光为红色光焰纹。身边的武士均着红、蓝色甲胄,有的执持弓箭,有的手持长矛,有的左手执盾、右手执短剑,动作各异,反映了古代习武练兵的真实场面,令人赞叹。
  白殿除了大量精美的壁画作品外,我们还能看到精湛的木雕艺术和绘在门楣板上的优美传统图案。如白殿天花板上数百个方格中绘有八吉祥、天象、狮子、鹿、龙,有的方格中还绘有佛、飞天、力士、忍冬和装饰图案。(信息来源:凤凰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