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胡晓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唯识、中观角度看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

  胡晓光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提要

  本文依大乘佛教唯识、中观义理来抉择念佛法门的深层意蕴,从理论与方法两个层面阐释念佛法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并且认为唯识与中观与念佛法门是圆融的,只有以唯识与中观义理来解释念佛法门,才能契合念佛法门的本义。

  关键词:

  唯识 中观 念佛法门 禅观

  目次

  一、念佛法门的本义

  二、从唯识学看念佛法门的禅观理论及功效

  三、从中观学看念佛法门的实相念佛之禅观

  四、中观与唯识之事理合明则念佛法门之大道全彰

  五、禅观在唯识和中观中的最高形态及用处

  六、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禅观方法

  七、念佛禅观的心识转依及其它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门的底蕴

  九、结语

  唯识与中观是大乘佛教两大车轨。唯识学以诠幻有,中观学以释性空。性空与幻有是一切法的一体两面。说幻有是法的缘起法相。说性空是法的无我法性。因缘起而性空,由性空故缘起。缘起性空是诸法实相也。大乘佛法是般若波罗密乘。空有二门是其双轮。凡诠一切法皆应依空有二门来释,方能尽其底蕴。中国化佛学的台贤禅净诸宗其实也是此二门的演化衍生而已。中观学讲一切法当体性空,这是见体,能破一切执。唯识学读一切法唯识所现,这是显用,能如实兴一切无漏功德。在印度佛教中,唯识学称瑜伽行学,中观学则称为般若学。瑜伽者相应义也,能所合一是为相应。般若者,智慧之义也。如实悉知悉见一切法性相事理为之智慧。笔者基于唯识与中观的学理欲对念佛法门含摄的禅观理论与方法进行一番探讨。旨在不囿于净土宗之樊篱,以异于中国化佛学之视角,来对此做如是观。当然笔者才疏学浅,无修无证。故此在行文中,难免尽是荒唐之词,故而希望教内大德们不吝指教,则幸甚矣!

  一、念佛法门的本义

  全体佛教都是起源于释尊的金口,念佛法门也不例外,它是释尊亲口宣讲的妙法。众所周知,佛教有大小乘之分,小乘只信一佛,即唯有释迦牟尼佛是佛,并无多佛多净土世界之观念,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门只是六随念之一,所谓六随念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念是不忘记之义,常念六法有自净其心之功,故六随念法是小乘道人都必须行持之法。与小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信奉多佛多净土世界,在大乘经典中,常常看到佛陀称赞念佛功德,劝教世人念佛求生净土。念佛法门的深广含义在大乘法中得到充分阐扬。不论是在大乘佛教中,还是在小乘佛教中,念佛法门都是学佛者的共同必行的法门。佛教主张心为法本,心净则土净,心染则土染。净其心意是佛教的基本修道原则念佛法门中蕴含的道理很深,主要可以从能所自他之关系中得以阐释。心为能念,法为所念,心能念佛,心即佛,能可摄所,所归于能。念佛法门主旨就在于修心转识。佛者正觉之名,佛有二身:一是法身,二是生身。法身者是一切法之实相,在一切众生心中,即是佛性,这是人人本具的。自念佛就是自念佛性法身实相,这属于自力转依之法。生身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是人具足无量智慧神通,有摄受一切众生之法力,念生身佛名,可以得受庇之益也。中国化佛教的净土宗主要弘扬的就是念生身佛名。根据净土宗讲,念佛有四种:一是实相念佛,二是观想念佛,三是观像念佛,四是持名念佛。以这四种念佛法来看,它们都可以摄入禅观学范畴内。所谓禅观者,实是华梵合词,禅者是禅那之略称,其义是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的业林等。禅那以转一为定,故又称为禅定。观者梵语毗婆舍那,其义是智慧之观照也。禅与观结合为一词,就是定慧合一。念佛法门也是定慧合一之法,所以它可以摄入禅观范畴。实相念佛是慧学,观想、观像、持名皆是定学,唯因要求一心不乱为成就故。以上是念佛法门的本义略说竟。

  二、从唯识学看念佛法门的禅观理论及功效

  依唯识学观一切佛法,皆是观心治心转识成智而已。在印度佛教中。唯识学也称为瑜伽行学,所谓瑜伽者,就是相应之义也,能所合一,就是瑜伽。唯识学讲唯识无境,一切法相唯识所现,识是缘起能相之识。相由想生,能想与所想皆不离识,故心外无法。唯识就是自观其心性,唯识性就是圆成实自性。唯识学的禅观之理就是讲心识自缘自性的瑜伽相应。它的功效在于转识心为智心,由凡成圣。它的功效在于能够实现佛法的终极目的。根据唯识学的禅观之理,我们再看念佛法门之实质就会明了,念佛法门就是唯识学禅观之理的实践方法而已。转识成智的禅观方法是多样的,于理性层次划分,有所谓的五种唯识观法。唯识观在于证得圆成实性。于事相上下手,念佛法门确实最为捷径。事中寓理,事由理成,依事悟理。念佛法门的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都是从事相门下手修行。欧阳竟无居士曾云:“唯识学诠用义为一大要旨”。所谓用者,就在于能观行也。“约观心说唯识”。心观佛想、心观佛像、心持佛名,这都是摄心念于一定处,久久功成,能所同化,自性佛光显照。《维摩诘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1《成唯识论》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2念是不忘的记忆力。在唯识学中,念佛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强化念佛之记忆力。念力坚持专一为定。定能引生慧,慧可知一切法性。在唯识学中念佛的义趣就在于由念而定,由定而慧,最终实现心识转依。唯识学是禅观之学,它主要从能所两方面来讲因缘转依,也就是自力观行。大乘佛教其它学系有从自他增上缘转依来讲念佛法门,净土宗就是。念佛法门若从增上缘转依上讲,那就是一种生身佛加持力令得念佛观行者受庇,往生净土,受佛摄化,殊胜无边也。增上缘就是他力。因缘就是自力,修行佛法应是自他兼顾,能所不二,方能成就大业。念佛法门的禅观应具有能所自他之义也。

  三、从中观学看念佛法门的实相念佛之禅观

  中观学以解空为旨,空是诸法实相。《阿含经》云:“见缘起,即见法3,见法即见佛”4。诸法实相就是缘起性空,也就是诸佛法身。中观学以观照般若去体悟实相法性,这就是念佛。如《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名念佛。”5《佛藏经》云:“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6如上诸经所讲念佛都是实相念佛法。用中观学的话讲,就是真谛念佛。中观学认为佛常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二谛者,真谛与俗谛是也。真谛是理体,俗谛是事用。唯识学是从事用上讲法,是摄用归体。中观学则是从理体上讲法,是从体起用。《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7这就是从体起用也。中观学是佛法的本体论,而唯识学则是佛法的存在论。唯识学的存在论含有两部分:一是现相论,二是本体论。唯识学的现相论就是讲方法之相,也就是法相学。唯识学的本体论是心为法本的心识。中观学的本体论的核心问题在于诠解法性真理。所以唯识学是可以包含中观之义理的,而中观则不能诠解法相与唯识。从念佛法门来讲,唯识学可以摄尽四种念佛方法,而中观学则只能摄实相念佛法。这是空宗的特质所决定的。从禅观角度看中观学,中观学就是一种空观之法,是无上深妙之禅。《大集经.贤护品》云:“若人专念阿弥陀,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8以不生不灭之空观,行专一念佛,就是最上乘禅观,也就是实相念佛法,证得无生法忍境。

  四、中观与唯识之事理合明则念佛法门之大道全彰

  大圆满之至教是大乘佛法,中观与唯识就是大乘佛法的两轮。中观创自于文殊大士,唯识则创始自慈氏菩萨。中观依空,唯识诠有,空有不二实为一体。从广义上讲,教理就在于唯识中观,行果则就在于念佛法门。体用事理能所自他皆是不二法门也。依此理而解念佛法门,则知念佛乃佛法之极谈,最终之归趣也。念佛之法是诸宗共奉之道,是成佛必经之路也,本不可专立一宗。全体佛教都是以念佛为宗。时下之净土宗则有些狭义化了。《金刚经》于理体而论一切法时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9四种念佛之法也如是。唯缘启用,性体无高下之别也。中观与唯识理同事别。若依至教而论,两者有融通之秘也。只有中观与唯识得到彻底地融通,则念佛法门之义方能尽显。几前年来的历史,基本上是争论的历史,所以念佛法门之义实无定说。执理废事,但讲见体,不及妙用。执事废理,但想依用回体,不专见性。这都是边见。只有事理圆融,才是中道。事何曾离理而独存,理又何曾离事而自有。事是理的事,理是事的理,事理一如也。从中道理性上讲,中观与唯识是必然趋合的。两者合有理有事事理圆融,从而行持方法有依有则。中观与唯识之义理为念佛法提供了有效性的理论根据。在中土的禅净之争与禅净之合都是没有能够依据中观与唯识的理念而观待此事也。若依中观与唯识之理看禅净之争与禅净之合,皆无实义之举,性本无二,虚妄分别有二故。原为一性,遍计所执为合。一与谁合。说合说分,皆是边见。离是两边,即是中道也。

  五、禅观在唯识和中观中的最高形态及用处

  禅观之法不独佛教有之,世间外道也有禅观,不过世间外道之禅观是有漏之法,是无法超越生死之界,唯有佛教之禅观是超离生死的出世间之禅观,它是无漏法。佛教禅观也有两大类:一是小乘禅观,二是大乘禅观。小乘禅观但破我执,未断法执,只证人空,未证法空,所得之智是一切智。大乘禅观则是双离人法二执,齐证我法二空,圆成一切种智。唯识从有入手,中观从空深入。空观与有观双合就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也就是佛教禅观的最高形态。它的直接用处是克证佛果也。从真空处现幻有妙用,从幻有妙用处显真空实性理体,空有不二是真如法界,也就是禅观的正依处和所缘境。禅以正定为本,观以觉照为用,本立而用生,故《法句经》云:“无禅不智(观),无智不禅,道从禅智,得至泥洹。”10

  六、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禅观方法

  禅观之法无量无边,所谓百千三昧,也难概其数。但从究极而论,念佛法门之禅观是最为殊胜,此禅观是念佛三昧,也称真如三昧,也就是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云:“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11又如《大集念佛三昧经》卷七中云:“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12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念佛三昧(一行三昧)实是尽知一切法,尽摄一切法的总摄法门。故可得称为禅观方法中最为殊胜者也。一行三昧之禅观是以般若空观为能相智,以一切皆唯识为所观境,总摄一切法必唯识故,尽知法界无差别相,必般若空性故。般若与唯识在一行三昧法的观行中得到有机的统一,也自然表现出究竟理趣的殊胜来。

  七、念佛禅观的心识转依及其它

  佛出现世间为一大事因缘故,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众生学佛修道其目的也是为一大事,了生脱死,究竟成佛。目的动机正见是成就道果的主要因缘,但是还必须要有充分的助缘,才能成办此大业。什么是成道的充分助缘?那就是有效的可以操作的契机契理的实践方法。念佛法门就可以堪称这样的实践方法。我们仅从禅观性,或者仅从念佛法门中的禅观之理论与方法来看念佛法门,那是不够的。禅观理论揭示了生命自变升华之原理,但是对这种方法的实践前提要给予确证。那就是自变的目的、动机及正见,如果不以这个为自变前提,那么修道自变之成果,就是外道天魔,而不是佛。佛是定慧立庄严,是两足尊。智旭大师在《教观纲宗》开首就云:“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13这里所说的教就是慧学的教义。明了学佛的目的意义动机是善意的,正见是彻见事理因果之法,具足如是正因再加上有效的观行,那么果地必至矣!禅观的作用在于能够转变心境。心念专一久久功成,心相转依这是一个实在之规律,外道也知道这个理,所以他们也用禅观来开发心地神通。但由于他们不具足正见故,所以不能出离三界。唯有佛教的禅观可以堪为度彼岸的禅波罗密。小乘的法是佛法的初级,大乘法才是佛法的终极,大乘法广大无边,圆融无碍,在大乘见地上行持念佛之禅观,必须全提向上。一法不落,四种念佛齐修,四即一,一即四,一多含融,相即相入。舍一法不是佛法,取一法也不是佛法,不取不舍,圆持具足方是大法。自力与他力是不二的,因同一法界故。往生与无生是一理,因皆是心地故。念与无念皆不离唯识所变现故。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从心地起修,就是转识成智。由自心净,则佛土净。唯识学认为念佛禅观就是自净其意(心)。禅宗也认为佛在性中作,莫向心外求。《观无量寿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14《华严经?离世间品》云:“以自心应真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皆佛,无心外国,无心外佛。”《华严念佛三昧论》云:“自性念佛者,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念自性佛者,无念外之佛为自所念。”这些都足以证明,一切唯心造的道理是念佛法门的基本原则。《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15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大乘心地观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16念佛法门就是最为殊胜微妙的观心治心的禅观之法。学佛信佛必念佛,念佛是学佛信佛,学佛信佛不念佛,其心是外道魔。

  八、一行三昧是念佛法门的底蕴

  一行三昧在《文殊般若经》中有具体讲解,在《大乘起信论》中也有阐释。一行三昧是三昧之王,故最为殊胜,如《文殊般若经》云: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密所说,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藐’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念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17

  又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义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18

  据此经文,可知一行三昧之殊胜矣!马鸣大士在《大乘起信论》中也讲“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弛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纯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19佛祖经论都盛赞一行三昧之法。我等佛弟子当应奉行为是。《楞严经》说,大势至菩萨是以念佛三昧而成就道果。如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得三摩地,斯为第一。”20这都是以证明一行三昧是佛教禅观法中至为圆上的法门。念佛法门所含摄的禅观与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之法。只要明了一行三昧的理论与实践就可彻知念佛法门的实质底蕴。佛法有三无漏学,定学是十分重要的,念佛法门的核心在于修定,当然其中也有慧学,更有戒学为助缘。三昧者正定也。没有无上正定谁也成不了佛,三世十方一切诸佛,都是依无上妙禅正定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要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念佛法门的价值与意义,不可执偏概全。要从体起用,从根本上,坚持正念,正念相续,就是念佛。佛是正觉者,念正即念佛。念正而念觉,念正即正观,一行三昧就是正观。

  九、结语

  佛法是无上正觉之道,唯实证乃知。世间一般学者,把佛学当成一门学术来研究,这是不能彻见佛法本义的。世间学术之研究是依逻辑方法,对概念进行演绎、归纳、分析、综合来决断是非取舍。这实际上是落于四句戏论网中,《中观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21《法华经》也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22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23实相佛法是修证亲得的果地境界,不是世间言思所及之领域。众生有执不见法性,佛法示人明一切法性空,破除我法二执。使自性得清净,法尔道理于心性自然呈现。我们学佛之人要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从闻思修入手一步一步的如次第进业。万不可用世间学术之心态来揣摩佛理。因为那样永远见不到真如法界。《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24《大智度论》也云:“佛法大海,信者能入。”25《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26正信佛法是学佛的关键,念佛法门就是强调信愿行的重要性。全体佛法同诠一理,实无二宗,分宗立派是枝末的佛教。我认为只有一味的佛教是圆融全体的佛教。只有禀承全体佛法(认为法本无争),这是正信前提。正信就是信正理。从理趣上讲,佛法是不二法门。若从事相上讲,则可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事不离理,理必摄事,理事融通真法显现。念佛法门就是事理合一的典范,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经》卷起曰:“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27念佛法门是总摄法门,念佛法门是总持法门,如果我们硬称佛法为何宗的话,那么佛法全体就是一个大念佛宗。中观般若以实相为念佛。唯识瑜伽以自心佛性为念佛。破执见性,见是佛性,观心治心为见本具佛心。见性见心就是无上禅观,就是行住坐卧都可行持的妙法。但求“一心不乱”,即可成就。我等是凡夫,只能从经论中摄取一些文句,来阐述念佛之意义及功德。不敢妄言研究。所以如上所论都是基于一个平凡的信佛者信念讲出的,希望一切我等众生,要学佛信佛,必要至诚念佛,不要囿于宗派之藩篱,要在全体佛法的角度看问题。要以中道为指针,不可偏执一隅,一切法平等故,方可得平等性智。一切如如故,方可得大圆镜智。于一切法善于思择,方可得妙观察智,于一切法如实体证,方可得成所作智,诸智圆成即是佛成也。

  注:本文所引经论文句全是《藏要》本,南京金陆刻经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