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古今望台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高明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古今望台寺
  高明和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山西五台山 035515)
  望台寺在五台县城东4公里处的阁子岭上。阁子岭是一道陡峭险峻、形如屏障的山岭,亦称牧护关。它居于太原、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是五台山南门的第二层门。凡到五台山参观游览、巡礼求法、朝山拜佛者,都要经过这条通道,故称为“清凉境门”。
  昔日,阁子岭门楼高耸,寺宇辉煌,今已颓废,荡然无存。2004年,五台山比丘释净法目睹这一荒凉景象后,发愿复修望台寺,遂使望台寺又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大贤古刹
  阁子岭,古称大贤岭。民间传说,此地有一良母,大孩不是己生,小孩却是亲生。因而走路时,身背大孩,拖着小孩,人称大贤,故此岭名大贤岭。公元840年,日本请益僧圆仁《人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从思阳岭西南行十三里,到大贤岭,于普通院断中,路从岭上过。当岭头,有重山门楼,此乃五台南大门也。”据这段记载,唐时,,大贤岭上有普通院。普通院类似现在的招待所,专门为巡礼五台山者提供食宿。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时,唐王朝经济繁荣,国威远震。因此,日本的有识之土认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在唐代,日本为了学习和吸收我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文化,曾多次派遣“遣唐使”来我国通好、学习。“遣唐使”中的“学问僧”和“请益僧”是日本专为学习和吸收佛教文化派到我国来的僧侣。而唐代佛教的灵山胜境首推五台山。五台山山中寺庙林立,高僧辈出,大德云集,天下学佛道者,摩肩接踵而来。日本人唐请益僧和学问僧多数要来参诣五台山。日本佛教史上的著名大师灵仙三藏、慈觉大师以及圆觉、惠远、惠萼、圆修、宗睿等曾至五台山巡礼求法。为了方便佛教信徒,在通往五台山的路上,设立了普通院,专供食宿。大贤岭位于五台山南门路上,所以也设立了普通院,接待佛教徒。随着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大贤岭普通院变成了子孙和十方同住的大寺,寺依岭名,称大贤寺。会昌五年(845),武宗下诏灭佛,毁废寺院,没收寺院田产,还俗僧尼,对佛教以沉重打击。五台山佛教也遭浩劫,僧人逃散,寺像毁坏,释典凌迟,方兴来艾的大贤寺也成了一片废墟。
  入宋之后,从“太宗至仁宗,三代圣主,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天书玉札,凡三百八十轴,恢隆佛化,照耀林薮。清凉之兴,于时为盛”。太平兴国五年(980)正月,宋太宗“诏修五台十寺,以沙门芳润为十寺僧正”。十寺者: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为了加快五台山修建寺庙的速度,同年四月,又“遣使蔡廷玉等,诣台山建寺”。十寺修建完毕,大贤寺雕梁榱栋,焕然一新。同时,僧人急骤增加,四方禅衲500余人栖息于此。
  自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大修之后,望台寺历经风雨剥蚀,庙宇倾圮,圣像凋零,寺像塌毁殆尽。1932年,李相之《五台山游记》中写道:“靠近西山,有古寺一所,因无寺主,年久失修,已坍塌不堪”。南大贤村有一位90岁的老人叫张同官,他曾为望台寺僧人。他回忆说:“我小时候,阁子岭有东西寺庙两处。东寺称翠峰寺,有北殿5间,内供释迦牟尼佛。西寺称望台寺,有北殿3间,内供文殊菩萨。西殿7间,分为两室,一室为关圣庙,一室为龙王庙。”1938年日军侵入五台后,把据点设在望台寺,望台寺受到严重破坏。如今望台寺遗址已朦胧一片了。
  两山佛缘
  日僧慧萼礼五台,阁岭迎请观音像。
  归至普陀遇风浪,结庐奉侍成道场。
  在唐代的时候,日本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慧萼,为了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他3次到五台山巡礼求法。第一次是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八年(841)秋天,即唐武宗会昌元年秋天搭乘日本遣唐使船人唐。这次他自雁门上五台,巡礼了五台山的灵迹,朝拜了文殊菩萨之后,就登上天台山过冬。次年春天,他为向日本国请求五台供养费,搭乘唐人李邻德船,取道明州回国。时隔三年,又于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十二年(845)秋天,即唐武宗会昌五年秋天,奉桔太后之命,又乘赴唐使船二次人唐,将桔太后亲手制作的绣文袈裟、宝幡、镜奁和五台山供养费,布施给了五台山寺庙。日本文德天皇齐衡元年(854),他又乘遣唐使张支信船入唐,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再登五台山。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众多的佛像不是宝石雕成,就是白玉琢就,莫不形貌佚丽,温雅敦厚,富有情味。慧萼在归途中,路过阁子岭,见观音庙中悬挂一幅“杨枝观音”画像,观音头戴珠冠,锦袍笼罩,璎珞飘披,右手执杨枝,左手托净瓶,瓶中插着一朵莲花,袒胸跣足,纯润细腻,容貌健美。慧萼看了这幅精致的画像,生了喜爱之心,遂向庙主提出要请观音画像,庙主答应了他的要求:慧萼请了观音像,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五台山。
  慧萼带着从阁子岭请的观音像,绕道浙江,想由此出港渡海回国。但当他到达普陀山时,船因风浪所阻,附着石上,不得前进。船主以为负载过重,遂御下货物,但船仍然不动。时慧萼考虑恐怕是观音圣像“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于是,便将观音画像供奉于潮音洞侧的张氏家里。这时风平浪静,方始开船远去。
  张氏尊崇佛法,经常看见观音菩萨显圣现像,对观音圣像顶礼膜拜。又募化了资金,将自己的房屋改建为观音院,供奉观音圣像,自己也皈依座下。当时,远近之人闻知其异,都来瞻礼。大家因为这幅观音画像不肯随慧萼东去,故称其院为“不肯去观音院”。年长日久,普陀山就成了南海中的禅刹名蓝,即观音菩萨化现道场。同时,日僧慧萼也就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他的事迹成为中日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阁岭古景
  五台山有东、南、西、北四门。南门有三层,第一层大关,又称虎牢关,在河边村附近。次为阁子岭,古谓大贤岭,又称牧护关。第三层为思阳岭。
  作为五台山南门的阁子岭,自古以来岭头建山门楼。唐大中年间,日僧圆仁《行记》载:“当岭头,有重山门楼,此乃五台南山门也。”1911年,中国地学会会长纯谷游历五台山,撰有《五台山参佛日记》,其日记中说:“过牧护关,关踞山巅,题曰:‘清凉境门”’。1932年,原平李相之先生信游五台山,著书《五台山游记》。其游记中写道:“第二层门是阁子岭,高约五、六里,上有观音阁两层。面向县城的洞口左边,树碑一通,上书四个大字曰:‘五台奇胜’,笔力宏大,见者称赞,但风雨剥蚀,落款处不甚清楚,未知何人所写。此处还有观音庙三间,亦在洞左,是行人休憩的地方。过了洞门,回首高瞻,又悬有‘灵感广大’一匾。”至建国初期,门楼还耸立在山巅。现今,还有人记得门楼是一座楼阁式建筑,形体壮丽。下层凿石为洞,深6米,是行人车马翻山越岭的通道。洞额嵌横匾,书曰:“阁子岭”。上层为木构建筑,面宽3间,进深1间,重檐歇山顶,翼角翘起如飞。底层四出廊,外有廊柱一周,上檐无斗拱,檐下悬竖匾,书曰:“真武阁”。屋顶通板瓦覆盖,勾头、吻、脊兽、宝刹,一应齐全。遥而望之,层峦耸翠,高阁含云,雄伟壮观。每到下雨之前,总有白云由东向西穿洞而过,故谓“阁道穿云”之景。旧有词赞曰:“阁岭白云似卧。”过去,每年农历五月初一,阁岭还有庙会。届时,阁道穿云,云里唱戏,雾中走人,这一风景十分亮丽。
  阁子岭东南面,四面皆山,中有小平原,旧称濮子坪,今称茹村盆地。盆地内土地肥沃,庄稼茂盛,号称产粮盆地。过去,这里水无出路,夏秋遇雨,聚水成湖,湖中长满芦苇,鸿雁常常起落其间,人们称为“茹湖落雁”。清人张绅诗《茹湖落雁》说:“芦获花如雪,波光澹不流。似雪成锦字,列陈下汀洲。关塞千峰雪,衡阳万里愁。茹湖霜尚薄,疑似洞庭秋。”
  望台新貌
  说法利生,人天垂范。兴绝举废,贤圣所崇。望台寺自唐代创建以来,历经沧桑,至今残废无存。2004年,五台山释净法过阁子岭,见望台寺荒凉景象,遂发宏愿重建。净法和尚,俗名徐艮兔,五台县建安乡瑶池村人。1954年3月15日生,高中毕业后在村务农。1997年6月14日出家于五台山碧山寺,皈依妙江法师。1998年9月于碧山寺由因修老和尚授具足戒。受戒后,他严持戒律,、虔诚礼佛,修学佛经。每天;他除了同大家一齐做早晚课诵之外,还忙于寺庙修建工作。从2004年起,他为了修复望台寺这一道场,独自绘制寺庙修复图纸;四处募化资金,计划用5年时间,将望台寺建成一所宏大的寺庙。寺院布局分东、西、南三部分。东部建戏台,南部建五观堂、居士楼,西部建殿堂院。殿堂院坐西向东,依山建造。中轴线上自东往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慈航殿、望台阁和望峰塔。天王殿是门殿合一,称山门殿。殿内正面供奉弥勒佛,背面供奉护法韦驮,两侧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两旁建钟、鼓二楼。穿天王殿进去,对面是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即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院内左建伽蓝殿、客堂,右建祖师殿、法物流通处。大雄宝殿后,院基陡起,上建慈航殿,内塑大慈观音像。院内南北建配房。慈航殿后,正面建望台阁,内供文殊菩萨。望台阁后为山顶,顶上建望台塔。塔为密檐式,五层,高15米。登此塔,可远望五台山诸峰,西瞰五台县城,南俯茹村盆地。 、
  一人领善,万人修福。净法兴绝,得到十方信士相助。他们乐输净财,共襄盛事。工程于2004年9月动土,仅一年时间,二座高大雄伟的殿堂便拔地而起,南、北两旁的僧舍也已告竣。其它殿堂的基础正在平整。
  目前,历经沧桑的望台寺正在大兴土木,东置西盖。不久,她将以雄伟的殿堂、庄严的佛像、优美的环境,成为五台山南大门口的一座古刹精蓝。
  参考文献:
  [1]大藏经·佛祖统纪(卷第42)[M].台北:大藏经刊行会,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一月修订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隋文帝造塔
下一篇:佛教的因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