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玄奘西行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西行
  引言
  大约从公元一世纪起, 随著佛教的传入中国, 印度僧人相继到中国来, 中国也有不少人到印度去 ‘求法’。他们排除万难, 来往于中国和印度之间, 这样不但发展了中印的交通, 并且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密切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在许多先驱者中, 对于中印友谊的增进和中印文化的沟通贡献最大的, 便是七世纪初期冒险家出国, 留学印度十七年, 获得崇高荣誉, 回到中国以后, 致力于翻译印度经典的高僧玄奘。
  玄奘俗姓陈, 本名袆, 河南颖川人。小时随兄出家?十三岁时洛阳度僧?获破例剃度?法名玄奘。随后学习精进?竟能代其师升座说法?获得同门的称颂为‘佛门千里驹’?他是一位誉满国内的高僧。他有感于当时经论异说纷起?乃有模仿法显赴印度求取佛典原本?以统摄各家各派的志愿。
  玄奘欲往天竺?但当时唐敕不许?玄奘不屈。他混在饥民中?经秦川等地过玉门关。他孑然一身?孤游沙漠经西域、高昌、屈支等北道诸国?后越岭至阿富汗境再至印度。此后?玄奘遍游印度东南西各部?巡遍佛迹?访谒高僧。
  他在中印度的那烂陀寺?随主持戒贤法师研习寺内所有经典?全部通晓其奥义?曾主持那烂陀寺的讲席?扩展寺内诸僧的眼界。贞观十六年?玄奘又至摩揭陀国?应戒日王之邀?在曲女城主持一次空前伟大的大佛学辩论会?参加者有五印度十八国国王、三千名大小乘高僧?由玄奘提出他所写的“真唯识量颂”?作为辩论主题?历时十八天?但无人能提出异议。
  贞观十七年?玄奘誉满五印?学成归来。玄奘回国后?于贞观十九年?太宗邀其还俗,赞助军政大事?但玄奘婉谢?专心在弘福寺译经。他在外十七年?周历一百三十余国?所得经律论六百五十七部?经玄奘译出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回中国后译经说法?创立“法相宗”?至高宗麟德元年圆寂?享年六十五岁。
  上述已简述了玄奘西行之背景、经过及贡献?下面将会对玄奘西行的各种资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背景
  社会动荡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感到极度的痛苦,适值佛教“众生平等”的主张,对于人民很有吸引力,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统治阶级亦利用佛教作为麻醉人民的工具,佛教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由于当时的社会风尚盛行佛教,所以玄奘的一家都是信奉佛教的。
  佛经不全
  在玄奘以前,已经有数百部佛教经典由外来的僧侣从梵文翻译成汉文。但由于语言和文字上的隔阂,译本往往有不准确或辞不达意的地方:有的偏重于意译而过于失真,有的侧重于直译而变成为硬译,不但失去原文意义,更使人百思不解。
  寻求佛经真本
  纵使玄奘早年曾跟随国内不少佛学权威学习过不少重要的经典,例如:宝暹讲《摄论》,道塞讲《毗昙》等;又或是访遍了著名的佛学大师,质疑问难;然而,各大师均据其本派释说经典。当玄奘再自行检查经典时,发觉与各大师所说的有所出入,钻研愈深,疑问愈多,于是决定赴印度求取真经,访求名师,学习梵经,解释疑团。再加上佛教教义众多,佛教经典传译的不同与译者水平的差异,对于玄奘这种追求完善和终极真理的高僧而言,确实有求疑问难的需要,促成玄奘决心访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
  另外,碍于中国与西域两地相隔十分遥远,那些天竺僧伽来中国宏扬佛法的途中,或许会失掉某些经典,以致造成经典残缺不全。就在经典不齐全的情况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下,经籍出现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玄奘为了通哓佛经三藏教典的真实含义,便下定决心到天竺去寻求答案。
  佛教传入中国后,初期翻译经过来的经典大都是小乘经典。而玄奘主要是研究大乘佛教的“瑜伽学”。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他觉得中国的佛教宗派很多,那些大师各有所承,对于教理的解释意见分歧,再加上佛教经典的译本太少,不够作研究之用。因此,玄奘为了解决疑难,了解佛学的真谛,便决定亲自到印度留学。
  个人的自学精神
  此外,促成玄奘西行求法的因素之中还有其本人的治学精神。由于玄奘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儒学传统教育。传学对玄奘的思想方式,治学精神和行为处事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行学善于穷究义理的治学方法使玄奘一生在学问上追求不懈,更使他敢于面对险恶的自然条件,冒死孤征,踏上西行取经的艰苦路程。
  访寻名师指导
  刚巧在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的冬天,中印度学者彼颇密多罗从海道到达中国,住在长安。他是印度权威学者那烂陀寺戒贤法师的学生,据说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各十万颂。玄奘便诚恳地向他请教,咨询积疑,有很大的收获。并因此得知深通彿教各派学说、对大乘佛教的“瑜伽”很有研究的戒贤法师在那烂陀寺讲学。于是,玄奘便更加响往到印度取经求法。
  因此,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使玄奘无视当时国家的禁令,冒著生命危险,不惜万里求法往印度去。
  经过 ---- 前期
  万里孤征
  公元六二七年(唐贞观元年)的秋天, 由于长安一带受天灾影响, 朝廷允许道俗四出随丰就食, 玄奘正趁这个机会决定展开西行之旅。 “时有秦州(今甘肃天水)僧孝达在京学《涅槃经》, 功毕返乡, 遂与俱去” 玄奘便跟著他走到了秦州, 后由经兰州到达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
  凉州是河西的大城市, 是东西交通必经之地, 也是唐朝的军事重地, 故朝廷严禁一切私自出关, 违规者受罚。玄奘在凉州停留一个多月, 打探西域路径, 同时受凉州道、俗之请开讲《涅槃》、《摄论》等经, 广受欢迎,但同时被凉州刺使李大亮责令玄奘返回长安幸得凉州慧威法师相助, 暗中派弟子慧琳和道整秘密护送他西行, 好不容易经过张掖到达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
  凉州刺使敕令瓜州刺使, 独孤达缉拿玄奘, 但独孤达非但不留难, 更和瓜州州使李昌私下护送玄奘西行。后他又结交了一胡人石槃陀, 便和他和一只赤马向玉门关出发。到达玉门关后, 石槃陀因不能忍受路途艰辛, 辞别了玄奘。
  从玉门关到伊吾(今新疆哈密), 中间数百里全是沙漠, 玄奘只能凭沿途的人骨、骆驼粪作路标, 摸索前进。 在关西四烽, 玄奘得到校尉王祥、王佰龙的帮助, 过了烽火台向莫贺延碛进发。莫贺延碛, 古名流沙河,东西长400公里, 是一个水草绝少, 人迹罕至的地方。玄奘在此西行百约里, 迷失了方向, 在缺粮缺水的情况下, 本打算折回烽火台再西行, 但因曾下誓: 不到佛国, 决不回头, 打消返回念头。在几乎陷入绝境时, 找到了绿州, 得到水草供应, 恢复原气, 再经十天左右跋涉, 到达西域古城伊吾国。
  伊吾地处西域东端,是东西交通要冲,也是西域佛教东传的中转站。玄奘在伊吾国停留了十多天,受到了国王和僧侣的热情款待。玄奘本来打算从伊吾沿天山南麓到印度,但此时却得到高昌(KHOCO Or QOCO----今新疆吐鲁)王邀请。由于有感高昌国王麴文泰的感情难却,只好随高昌使臣同行前往高昌。六天后,玄奘到达高昌白力城(唐朝蒲昌县,今辟展),这已是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玄奘时年二十八岁。
  在高昌期间,玄奘受到麴文泰的殷勤拜请,还派出缘法大师和已达八十高龄的国统王法师给玄奘认识和挽留他留在高昌讲经,不再西行,但遭玄奘拒绝。十多天后,高昌王亲身劝玄奘留下,更在挽留中讲出“弟子有异途处师,顺安能自去,必定相留;或送师还国,请自恩之”但玄奘仍旧不为所动,更以绝食以表西行心意决。最后,高昌王被他坚决的态度所感动,于是向玄奘谢罪,并恳求他“请住此国三年受弟子供养”,但玄奘只停留了一个月,在高昌讲授完《仁王般若经》后,即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二月,辞别高昌王,继续西行。麴文泰为玄奘打点了西行的一切,如准备三十匹马,四个剃度小和尚、衣服等,更亲笔写了二十四封信给沿途二十四个国王,请他一路观照玄奘,玄奘为表谢意写了篇谢高昌王启文章献给鞠文泰。
  玄奘固得麴文泰的帮助,因此路途顺利,离开高昌后经过阿耆尼国(AGNI----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区),绕道银山到了屈支国(KUCI----即龟玆国),因遇风雪阻挠停留了六十天,期间与高僧木义毯多讨论佛经。后离开屈支国向西行走六七百里,经过跋禄迦国(BHARUKA),住了一夜再折向西北行三百里,到了葱岭北隅的凌山(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穆素尔岭)。走出凌山到了大清地 (又名热海、咸海)向素叶城进发。
  在素叶城(SUY-AB城----今中亚托克马克附近)得到叶护可汗的厚礼对待,他更派人带信给所属各国要他们款待、保护玄奘,自此玄奘通西域各国进了印度的困难少待多。
  玄奘离开素叶城,折道西南,经奴赤建国、赤者时国、屈霜尔伽国、飒建国等国,渡过乌浒水(又名水), 后行经羯霜那国,走几百里路后达西突厥的要塞~铁门。出铁门后,过货逻国,再南行到缚喝国,巧遇在此游历的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即慧性), 共同结伴去印度。他们从缚喝国动身南行,到达大雪山;出大雪山后到了迦华试国(KAPI, 今KAFIRISTAN) 的沙落迦寺 “坐夏”两个多月,后于公元六二八年(唐贞观二年)的夏末越过黑岭(今阿富汗东境之SIYAH KOH)到达北印度。
  游学印度
  玄奘在北印度的滥波国(LAMLAKA, 又称 LAGMAN)停留三天,又南行到那揭罗喝国(NAHA-RAHARA),观看了 “窣堵波”宝塔,再到犍陀罗国。他在这里参观了印度古代的佛教建筑,还收集很多佛教传说为《大唐西域记》作素材。后来他又到达迦湿弥罗国(SRINAGARA),受到国王的热情款待,并派几十位名僧与他讨论佛学,兼派二十人帮助玄奘写经。玄奘在这里住了大约半年,期间跟随称法师学习《顺正理论》、《俱舍论》和 “声明学” 、“因明学”等。
  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秋,玄奘离开迦湿弥罗国西南行朝中印度出发,在磔迦国东境与一位博学的老婆罗门相遇,停留一月向婆罗门学习《经百论》和《广百论》。后在至那仆府国的突舍萨那寺住了十四个月。后来他沿恒河游历,遍访高僧学习。在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到了羯若鞠阇国(今印度联合省一带),玄奘更参加了在国都典女城每五年举行一次的无遮大会(论辩大会);还在典女城的跋涉罗毗河罗寺住了三个月,跟随毗离耶犀那三岁就学佛使《毗婆沙》和曰胄的《毗婆沙》等经典。
  离开典女城后,玄奘向那烂陀寺出发,途中在室罗代悉国参观释迦牟尼生前说法行道遗迹;在拘尸那揭罗国巡礼释迦 “槃”遗迹等。约在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十月初,抵达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地区)的那烂陀寺。
  经过 ---- 后期
  留学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BIHAR), 位在摩揭陀国(MAGADHA)的旧都王舍城(RAJAGRIHA)北方。玄奘到达这个小村, 有二百多名僧侣和一千多名信徒列队欢迎, 玄奘在众人的赞叹和围绕中, 进入了当时印度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进寺后, 玄奘进见正法藏, 也就是戒贤(SILABHADRA)法师。戒贤已有百岁高龄, 他的学问道德为全国所景仰, 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 “正法藏”。玄奘遵照当地礼俗, 行“鸣足大礼”,并且拜戒贤为师。
  玄奘在那烂陀寺把一切安顿妥善以后, 便开始游览各地的圣迹(见图)。 他在那里潜心修学了五年, 寺中所收藏的佛教经典, 他几乎都作了研究, 通晓其奥义。他又进一步研究婆罗门教典、印度各派学说及印度各国方言。于是他博学的名声, 传遍了整个印度。但是, 玄奘并不以自己已得的学识为满足。在贞观九年(六三五), 他辞别了戒贤到别处去游学。
  他先到东印度, 再到南印度, 然后从南印度到西印度, 最后折返那烂陀寺。 他所经的地方都是酷热非常的热带地区, 路程非常艰辛, 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得更加坚强, 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这三四年, 他走遍了东、南、西部印度大小数十国: 最东到迦摩缕波国(KAMRUP,今阿萨姆省), 最南到达罗毗荼(CANJEEBERAM,今买索尔省班加罗尔一带), 最西到狼揭罗(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东南一带) (详见图)
  贞观十二年, 玄奘满载收获, 回到那烂陀寺去见戒贤, 报告游学的经过。之后, 他听说离寺不远的低罗择迦寺, 有一个名叫般若陀罗的高僧学问很好, 他就赶去学习了两个月。他又听说仗林山佛教居士胜军(JAYASENA)大师学识非常广博, 对于 “唯识学” 有深入的研究, 便到仗林山向胜军学习唯识决择论等经论达两年之久。
  贞观十五年, 玄奘再到回到那烂陀寺, 这时他已四十六岁了。戒贤叫他主持讲席, 为全寺僧众讲摄大乘论和唯识决择论。当时戒贤有一大弟子名师子光, 在寺中讲中观论和百论。由于他心存偏见, 对“瑜伽”学说有非难之词, 于是他的学徒遂转向听玄奘的演讲。他对玄奘自然很嫉视, 玄奘为了消除和他之间的误会, 就以梵文著了会宗论三千颂, 说明大乘佛教“瑜伽”、“中观”两大派并不相悖的道理。戒贤以及寺中僧众看了,一致赞美,就把它刊布流通。师子光感到惭愧,便离开那儿住到菩提寺去。但他还不甘心,请了一个名叫旃陀罗僧诃的东印度学者到那烂陀寺和玄奘理论,但旃陀罗僧诃听了玄奘的议论,只是点头称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于是玄奘的声誉更高了。
  曲女城大会
  这时,羯若鞠阇国(KANYA-KUBJA,今康脑儿KANAUJ)的戒日王(SILADITYA)远征恭御陀国(KONGODA),途经乌荼国(UDRA OR UDDA)。这国的僧徒全部信仰小乘佛教,不相信大乘教。有个叫做般若 多的老婆罗门写了破大乘论七百颂,欲击破大乘教的理论,并呈上戒日王。戒日王与一众婆罗门争论不果,便写信给戒贤求助,戒贤遂派玄奘、师子光、海慧、智光四大弟子前往应命,但碍于戒日王还没有结束对恭御陀国的军事行动,故暂缓起程。不久,玄奘得到那部破大乘论七百颂原文,研读几遍,找出其谬误所在,以梵文写成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来击破它。
  
  戒日王为了显扬大乘教义, 决定在羯若鞠阇国的首都曲女城, 举行一次学术辩论大会。贞观十六年的十二月, 大会开始。各方不远千里而来的人士有: 五印度十八个国家的国王, 熟悉大小乘的僧侣三千多人, 婆罗门和其他宗教教徒两千多人, 那烂陀寺也来了一千多名僧侣。
  
  玄奘被推举为大会的论主(主讲人), 由他提出其所写的制恶见论, 作为辩论主题。依照辩论的习惯, 如果有人找出制恶见论中没有道理的地方, 并能以据理驳倒的话, 便斩下论主的头以谢罪。大会连续举行了十八天, 大家倾听玄奘精辟的议论, 但始终没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最后由戒日王宣布大会结束。
  当时群情悦服, 都争著给玄奘赠送荣誉的称号。大乘方面是“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 DEVA) {即“大乘天”};小乘方面是“木叉提婆”(MOKUSYADEVA){即“解脱天”}。大家烧香散花,在热烈的欢呼声中散会。
  载誉回国
  贞观十七年的春天,玄奘用大象、马匹驮了他历年来搜集寻访所得的经论、佛像等物件,起程回国。戒日王、鸠摩罗王和当地人民,送了几十里路才洒泪道别。
  
  玄奘在归国的途中,又走了两年,也经历了一些艰险,但比到印度来时却顺利得多了。他选择从南路取道于阗(KHOTAN)回国。在呾叉尺罗国(TAKSASILA)渡信度河时,船至中流,忽然风浪大作,摇动船身,失去了五十夹经本和印度特产奇花异果的种子。这时候,迦毕试正在附近的乌铎迦汉荼城(UDAKA KANDA,今峨欣特城),听说玄奘到此,就亲自到河边迎接,一同回到城里停留了五十多天,搜求渡河时遗失的经本。迦湿祢罗王得到消息,也来慰问玄奘。后玄奘就随同迦毕试王向西北行, 到了迦毕试(KAPIS, 今KAFIRISTAN)边境, 玄奘才和他分开, 朝东北走。迦毕试王派一大臣率领百多人护送他过雪山。玄奘出了雪山, 经过几个小国, 到达葱岭。他向东经朅盘陀国(GORBANI), 遇到了强盗, 匆忙和商旅登山躲避, 戒日王所送的大象则被逐淹死水中。由于冒寒往东北走, 到佉沙国(KASHA), 折向东南行, 抵达于阗, 为于阗国王留住, 在那里住了七个多月。玄奘一面为于阗国的僧众讲经, 一面派人到屈支(KUCI)、疏勒等国访求、补抄前在渡河所失落的经本。
  
  由于玄奘当初是私自出国的, 他遂写了一封委婉的信到长安呈给唐太宗。信里陈述他为了深入研究佛教, 寻求佛经, 不惜远渡印度, 周游了十年, 一面学习经典, 一面宣扬唐朝的文化。现在已回到于阗, 由于大象溺死, 没有鞍乘运送大量的经典, 故唯有停留于阗, 静候命令。唐太宗得悉后立即派人送去了一道手令, 说已命令于阗等国出夫役、马匹, 护送法师回国, 并派敦煌等处的地方官在途中迎接。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 玄奘平安到达长安。长安市民听说玄奘回国, 都不约而同地聚集于城门外, 都想看看玄奘。因为城门外被挤得水泄不通, 玄奘无法进城, 就住宿于城外。他受到人民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他进城后, 便把他从印度带来的经典、佛像等陈列于长安最壮丽宏阔的朱雀大街南端, 让大众参观。在这次展览会上公开展示的, 计有大小乘经论六百零八部、又因论三十六部和声论十三部共五二十夹六百七十五部, 另外还有佛像、佛骨等多件。当日朱雀大街及其附近都人山人海, 盛况空前。
  贡献
  玄奘在佛经翻译上的贡献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玄奘有著崇高的地位。这概表现在他译经的数量大和质量高方面,又表现于他过程中既有重点,又不失于思想宗旨方面。
  根据《开元录》和《贞元录》的统计,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到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的220年中,玄奘共译出经典491部,2622卷,玄奘一人就译经75部,1335卷,占去了这期间全部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在佛经翻译史上,鸠摩罗什、真谛不空和玄奘并称为四大译家,然而三人所译经典的数量只相当玄奘的一半,此足见他在翻译史的地位。
  玄奘译经的过程:
  玄奘在公元六四五年的三月初一日,回到长安住在弘福寺,开始大规摸的翻译佛教经典的工作。他组织了大规模的佛经译场,当时的译场组织和翻译程序是这样的:
  (一)译主,是主译人,亦是译场的总负人,须精通中文和梵文,对于大小乘经典有透彻的理解,而为全场所信服的,遇有翻译上的疑义,负判断的责任。
  (二)证义,是译主的辅助者,凡是巳经翻译好的文字,审查它的意义与梵文有没有出入或错误,和译主一同商讨改正。
  (三)证文,在译主宣读梵文时,注意他所宣读的和原文有没有出入。
  (四)书字,把梵文的字音写成中文。
  (五)笔受,把梵文的字义翻成中文的字义。
  (六)缀文,因为中外文字文法结构不同,需加以整理,以符合中文的文法。
  (七)参译, 校勘原文是否有奇异的地方,同时再由译文回证原文是否有奇异的地方。
  (八)刊定,因为中外文章体制不同,故每句、每节、每章须去芜存菁,使之简要明确。
  (九)润文,对已经译好的文字,加以润色,使之优美。
  (十)梵呗, 经过以上九道手续,翻译完毕后,还需用念梵音的法子来唱念一遍,修正音节不够谐和的地方,以便传诵。
  玄奘的翻译方法,是以直译而配合意译,既不损原意,更便于读者了解。此为唐代“新译”的开始,玄奘实为“新译”的创始人。故陈寅恪在《玄奘泽记》称玄奘“惩前代译经之失,悉改新名,而以六朝旧译为讹误。”
  玄奘在交通、地理、方面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注意交通、地理的描述,以中国内地和中亚、西亚、南亚的陆上交通为主。书中十二卷虽以游历见闻为主,但材料来源多取自西域和印度古籍,或访问耆旧。同时,参考了《法显传》等唐以前的有关旅行记。其中详细描述各地的景致,例如关于葱岭的记载,玄奘“轻万死而涉葱岭”经葱岭三次,作了前所未有的考察, 对后世研究有关地理提供了可观的资料。
  另外,就语言风俗方面, 玄奘的记载进一步证明,长期以来,西域诸国大多没有自己独特的文系统, 它们大多取法汉字和印度文字,稍微改变,风俗习惯多受东亚,南亚的大国影响。这极有助于地理上的研究。
  《大唐西域记》与印度史之关系
  印度史地材料多数佚亡,但《大唐西域记》全书介绍13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诸国就有82国之多。在卷二的篇首,用大量篇幅以国名、疆域 、岁时、衣饰、 饮食、文字、佛教、种姓、兵术、刑法、赋税、物产等十方面全面述了公元7世纪中期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古印度历史提供了可观的资料,给印度历史作为一些旁证或作为异本略存一些异说。
  对佛教传播之贡献
  玄奘不但译出了《新因明论》,还替僧侣解答疑难。译出从印度带回的经论共74部 1335卷,把印度失存已久的《大乖起信论》从新带回印度。此外,他把《老子》译成梵文,广传于印度。并培养弟子,以及影响日本、朝鲜,之佛学,确立法相宗(即慈恩宗 唯识宗)的地位。实对佛教传播有莫大贡献。
  在发扬中国文化方面
  玄奘在印度会和戒王谈到唐乐大曲秦王破阵乐,回国后又把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著作《老子》介绍给印度,再加上他将657卷佛经带回中国,大大增进了中印文件之交流。
  总结
  玄奘在古代极其困难的交通条件下?不辞长途跋涉?经历无数险阻到印度去留学求经。他在十七载的孤身远征中?走了五万里路?游了大小一百一十个国家?足迹遍于西域和五印度。玄奘的学识渊博?态度谦虚?从进入印度境内的第一天起?他就受到包括自国王至僧俗的印度各阶层的热烈欢迎。最后他主持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讲席和曲女城的学述辩论大会?在五印度被公认为是第一流的大学者?更加获得印度人民的敬重。这种历史上真摰的中印人民的友谊是很珍贵的。
  玄奘在印度曾和戒日王谈到唐乐大曲秦王破阵乐?回国后又把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著作老子介绍给印度; 他在回国时又从印度带回佛经及其他抄本六百五十七卷?并在长安公开展览?这一切不但增进了中印人民的友谊?而且大大加了中印文化的交流。此外?他在后期专门从事译经事业?一共译出了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既丰富了祖国原己十分光辉的文化宝库?也为印度保存了珍贵的文化典籍 ―― 印度从公元八世纪起佛教逐渐衰落?许多梵文经典在印度反而失传了?印度学者得根据玄奘译本重新译出。再者?玄奘游历印度的记述?曾经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伟大邻邦的真相?至今它还成为研究印度古代史的极有价值的文献。玄奘在中印交流方面?是作了重大的贡献的。
  总括而言?玄奘西行之贡献实在很大?不论在翻译、佛学上也有很大的成就?而且对国家、对中外文代交流、对史学、地理学、文学等?也有很大的贡献。他不但开辟了翻译之新路向?扬威了国家的声威?更促进了中印之交流?与及中西之交通。玄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文化史者?他的翻译更是中印两大民族的共同遗产?所以玄奘西行确是一次伟大的旅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