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探讨生命真谛?
为什么要探讨生命真谛?
为什么要探讨生命真谛?(为什么要探讨生死的问题?)庄子他认为:“人必须自觉人的存在,人不要从他人而画出自己,不要从过去和未来画出现在,不要从无限画出有限,更不要从死亡画出生存,这样才能超越束缚而得到自由。”庄子对生命的体悟,是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空里去体验,追求探讨生命的真理、根源,即然是人,有生即有死,有死必有生,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可见生死是人生的全体,正如日夜是一日的全景,我们不能只知有日而不知有夜,自然也不能只知生而不知有死。此句话中蕴涵著「若知死,必知生”的道理,古人常云:“天上地下惟道独尊,古往今来生死事大。”
世人都知彭祖活了八百二十岁是世间的人瑞。庄子在逍遥游第一篇云:“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听说有一种小虫叫做“朝菌”,早上诞生到了晚上就死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一个月”。另外有种虫叫“寒蝉”,春天生到夏天就死了,他根本不知什么叫“四季”。可是在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春季、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八千年对它来说只是一个春季、秋季……。若以朝菌和寒蝉相比叫小年。灵龟和椿树相比叫“大年”。“小年”是不会了解“大年”的。所以世人把彭祖认为是人间的人瑞,今若和灵龟、椿树相比不也就是“小年”的悲哀吗?这个故事显然的告诉我们“人生”正是这个道理。总之生命的价值不在“生死”的长短,而在于如何在有生之年,了悟自我看透自我、认清自我、才能解脱自我。老子有言:“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者久。”肉体消失是死,精神常在是寿,孔子二千多年前肉体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长存活在我们心中,这就是寿,“仁者寿”的真理,“生”是变化,“死”是变化的终止。
人生像火炬,放尽了光,发尽了热,变成了一堆灰。人生像一场春梦,是多么绮丽的一个梦啊,可是却有一个尽头。多少人追求“人生”,却都无法真正识透,“人生是什么?”为何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宗教家想用幻想色彩描绘、思维心性来阐述人生,但毕竟还是个谜?因我们往往只看到有形的发展和变化,却忽略了无形中的人生枢机。尽管这个谜底无法猜透,但我认为人从出生,呱呱落地到死亡,所经过的一生叫人生。人生就像春蚕,蚕由幼虫变为成虫,无时无刻需要桑叶,人也无时无刻需要寻求食物,蚕经过四眠,每经过一次眠都会蜕皮一次,最后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时,便吐丝结茧,把自己束缚起来,然后再咬破了茧,变成蛾,脱颖而出,自由自在飞翔于大地天空中。人也亦是如此,从幼年到少年,进入中年再迈入老年,这其中有无数的变化,被无形的事物家业,所牵缠住。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些烦恼、忧愁、喜怒哀乐,一直网住人生,直到死亡。虽然人生在这世间被许多物质,让环境、情感所吸引,纠结著无法逃脱出这天罗地网。人是万灵之首,聪颖的人类,在这一生蚕变中,为了要追求解脱,追求生命的光芒,极力的开发生命克服一切万难,解开人性枷锁的意念。悟透生命的本体,了悟人生的真谛,效法菩萨的精神,发挥生命的光芒,活出人生的真意。莫让人生留白。有位朋友对我说:“我要独自来去。避免一切不必的情感与烦恼。”我笑一笑对他说:
ㄅ、你是要心甘情愿的来这世上还清了债再安然地进入坟墓。
ㄆ、或是既来这世间就要好好承担一切,并圆这世间的缘,
借假修真报恩了愿,才返乡。
ㄇ、还是拖了一身的债,去见阎罗王呢?”
要澈悟了解生命的真谛,咱们试从‘生死的问题’、‘苦乐的问题’与‘生命价值的问题’三方面分别探讨。
在当今社会中的人们,因现实环境强烈的刺激和压挤之下,神经过度紧张,有很多人的心理、生理都失去了平衡,紧张、不安、烦燥、郁卒、无奈的情绪,犹如上弓的弦,导致不知如何调适自我的心弦,放松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因肌肉和神经的紧张和脑部的活动有密切关连,如何减轻脑部的负荷,是关键所在。若人人能做好准备调好心弦,放松自我,将生活融入于道中、禅中,自然你的妄念及杂念,会渐渐的减少,同时全身感到舒畅,精神、心灵自然感到清爽。“道”不是知性的理解和观念上的接纳所能悟、传递的,更不是语言、文字可以代表的,它必须透过生活上的体验,把生活的体验与智慧融合起来,让思想行动与真理一致,从虚幻、无为、执著、贪婪和成见中、领悟解脱出来。六祖云:“诸佛妙,法非关文字。”禅家常说:“言语道断”。但是语言文字又是传递智慧所不能缺乏的,这虽然有些矛盾,但历史圣贤、菩萨、禅宗大师透过种种方式----(象征式语言,不用逻辑、不用观念而用引喻、用体验、直观不用思考分析把道、禅的真理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人在心灵上,由如洒下一道清凉的甘露,让我们一起分享菩萨,如何在生活中领悟、超越、生命的本体“道”。
生命的教育严格来说,它涵盖教育哲学、人生哲学、人际关系哲学、生死哲学。因二十世纪末,九二一的大地震,给世人带来很大的冲击、震撼,在短短的七、八秒钟内夺走了二千多人生命。给大家深痛醒悟,同时也让大家对生命有更进一步的体悟与了解,因大部分的人较在乎其生死价值意义,而对死的问题比较担忧。什么叫‘死’?将来怎么死?是不是可以死的很漂亮、很洒脱、很自在。因此生和死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我常说‥“只要活得漂亮的人才能死得漂亮。”在还没有讲生死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些证悟的人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死得很自在很洒脱。
首先我将证悟的人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份就是用轻松的态度来面对生死。第二部份就是用庄严的态度来面对生死。
ㄅ、用轻松的态度来面对生死。在经典上有几个例子――
第一、从前在山西五台山上,有一位隐峰禅师,他快死的时候问他的徒弟:“人除了躺著死,坐著死之外,你们有没有听过有人站著死?”徒弟说:“有。”禅师又问:“有没有听过倒立著死的人。”徒弟说:“没有。”禅师说:“那我就倒立著死给你们看。”于是他上了禅床,手一撑,身体倒立在半空,就死了。(死后不倒下),徒弟都感到奇怪,用力要将他推倒,却推不倒。没办法,只好找来隐峰禅师的妹妹,(他妹妹也是出家人)就说:“哥哥,你活著时喜欢作怪,死了也喜欢作怪,你不要再作怪了。”一讲完,隐峰禅师就倒下来了。哇!我看了这部禅宗大师修行经典吓了一跳怎么死的这么漂亮。
第二、唐朝有一位庞蕴居士,一家四人都是禅师。一天庞蕴居士对女儿庞灵照说:“我今天中午就要死了,你帮我看看,日正当中时告诉我一声,我就死。”他女儿到外面看了,回来说:“不知是不是已经中午,今天日蚀被乌云遮住了。”庞蕴说:“怎么可能?我出去看看!”出去看时竟然没有日蚀,就又跑进来,发现他的女儿已经坐在他预备好的蒲团上死了,庞蕴就说:“没想到让你捷足先登了,我不想这么早死,我七天后再死。”七天后就坐化而走了。死后他的妻子庞婆跑到田里告诉他儿子,说:你爸爸和妹妹都死了。他的儿子说:“他们都死了,那我也该走了!结果扶著锄头,站著死了。”庞婆看了说:“你们三个都这样死,我偏不这样死!”说完就走路离开住的地方,从此以后不知去向。
这个故事给咱们一个很深的感触――
1、生死是自然的循环,不要把死看成是一种悲伤的事。
2、若人人都能死的像这几位禅师这般洒脱、自在、无牵无挂,想必他生前的人生态度也是一样的自在、洒脱无牵挂。此种来去自如、潇洒的死法真令人赞颂。
3、此种死法在佛家说法叫五福临门。是一种很好的福报,又叫善终、圆寂。佛家称之金蝉脱壳、羽化登仙。“很荣幸,参加一贯道,台中分会黄理事长,父亲的告别式,亲眼目睹黄公老先生是坐化登仙。”
第三、唐朝有位普化禅师,是镇州人,曾跟随临济义玄禅师学道,开悟后便到处渡化,每天手中拿著一个铃铎装疯卖傻,山林、都市、荒郊野冢之间,没有固定的行踪,到处摇著铃,谈吐高深莫测,因此大家都叫他“疯和尚”有一天在街上托钵时就对人说:“我要死了,请你赏给我一口棺材。”别人都觉得很奇怪,这师父身体还这么健康,每天走来走去,怎么可能就要死了?所以没人肯送棺材给他。后来临济禅师知道了,就送了一口棺材给他,于是他每天抬著棺材在街上走。有一天,他说:“这棺材是临济禅师送的,既然有了棺材,我就要死。明天我要在东门死,要看热闹的人就到东门来看。”很多人议论纷纷,那有人未死之前就能预先宣布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也是件神奇的事,消息立即传遍长安城,第二天大家都涌到东门去,人山人海把整个东门挤得水泄不通,可是等了好久还是不见普化禅师的人影,大家心里嘀咕著:“骗鬼!”大家正在等得不耐烦之时,突然看到普化禅师抬著棺材来了,看一看便对大家说:“今天来的人不够多,我不想死了;明天我要去南门死。”第二天,他就把棺材抬到南门,来的人更多了,他又说:“来的人还是不够多,明天我要去西门死。”第三天,更多人去看,他也没死,他又对众人说:“来的人虽然多了一些,明天若能再增更多的人,我就在北门死。”到第四天,已经没有人到北门去了。只有一个路人经过,普化禅师就把棺材打开,自己躺进去,要路人帮他钉起来,就这样死了。像这样死要死得很热闹,最后在大家不注意时死掉,此种死法不但潇洒,且还带有警醒世人意味。所以人生来去本自然,就怕忘了回天的路而迷失在红尘。
第四、从前有三位圣人,他们以笑度化众生,每到一个地方就坐下来大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三个人一直笑不停?结果,有些人就被他们感染,也都跟著笑,当大家都跟他们一起笑时,他们就到另一个地方再去笑。他们一辈子都在笑,有人就问:“为何能笑得这么开心?”他们说:“生命本来就是值得庆祝的。”有一天,其中一位圣人先死了,只剩下两个圣人,附近的居民就想去看看其他两人是否会很悲伤,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洒脱、快乐,结果却发现那两人竟然跟以前一样还在笑。
“死”是很悲伤的事,竟然还在笑,人人看了他们,便骂他们一顿,并且按照当地习俗为死者筑高台,将棺材台到郊外放在高台上,点火燃烧;火一点著,居民正在悲伤时,棺材内突然冲出一道烟火,“崩”一声,原来这位圣人在要死时,将烟火缝在衣服里,大家看了都笑起来了,原来死是值得庆祝的事。像这些死的态度,很多禅师、修行者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就正告诉我们不要那么害怕死,死不是很恐怖的事,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并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严肃。
B、用庄严的态度来面对死
第一、六祖慧能有一天对徒弟说:“我快要死了。”徒弟听后都放声大哭起来。六祖说:“我自然有我的去处,你们不必悲哀。”然后,含笑而死。六祖死后全身都没有腐坏,全身舍利称金刚不坏之身,他的尸体现在还保留在广东的南华寺。以前红卫兵不相信,人圆寂后舍利是真的,有一天拿铁锤和凿子跑到南华寺的大殿去,将其金身凿了一个洞,发现心脏和肝肺都还在,放下铁锤就吓跑了。(六祖慧能是含笑而死的。)
第二、鸠摩罗什生前翻译了很多经典,从最初译‘大品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密经’,这本经共27卷费了二年时间。而后翻‘妙法莲华经、维摩经、金刚经、大智度论等大乘经典’。翻译中一句一字的意义都不敢疏忽。其一生所译经与论,共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15年8月(西元四一三年)病倒,可是他没有停止翻译工作,他要把所悟所证一一传授,便召集大家,他说:“今天我在众人面前,再发诚实誓愿,我一生中所传所译的经典若无错误者,死后将我身体焚化,舌头不焦烂。”结果死后,将其身体火化后剩下一个金色的舌头。这种任重使命以不惜性命来宏法利生,殁后果真舌烧不坏,这也证明所译经典符合佛意。其一生敬业精神令后世人效法学习。
第三、玄奘大师在往西天取经前,住在灵严寺,庭 院里种了一棵松树,大师摸著松树,说:“在我往西天取经这段期间,希望你都往西边长;等我回来时,你再往东边长。”第二天就出发往西天取经。在他取经的许多年里,
这棵松树果真都往西边长,长了数丈长。有一天,这棵松树突然往东边长,弟子都知道师父要回来了,就跑到西边去迎接,果然看到玄奘大师回来了。这棵松树叫摩顶松,大师死后,松树就枯萎了。玄奘大师的死亦是很庄严的,他一生翻译了一千多部经典,功德无量。在他六十五岁那年,有一天对弟子说:“我快要死了。”弟子很伤心,都希望师父能安详的死。没想到两天后,他走路时跌了一跤,跌伤了。弟子想,像师父这样伟大的修行者,对佛教有这么伟大的贡献,还翻译那么多经典,在死前竟然不能安心的死,还跌一跤,因此大家都起了疑惑之心。这时出现了很多金人,捧著莲花,对他们说:“你们的师父因为跌这一跤,无始劫以来的业障都已经消除了,你们应该高兴才对。”玄奘大师就坐在床上念佛,往生兜率天,弟子就问:“师父可往生兜率天吗?”他说:“是的,一定可以去的。”而后安祥而逝。七天后,身体都没有倾倒。死的很庄严,是一个伟大的示现。
第四、洞山禅师临死时,对弟子说:“我要死了。”然后沐浴更衣、敲钟,向大家告别,坐著停止呼吸。弟子都放声大哭,刹时他突然睁开眼睛对弟子说:“你们安静点,不要吵我死,出家人应该心不为物所染,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死是自然之事,咱们皆知有生必有死,而生死里波动是自然的定律,这是人的常情,悲哀有什么用呢?”讲完之后眼睛一闭就死了。
第五、明朝有位紫柏大师,被人陷害关在监狱里时,说了一句话:“世法如此,久住为何?”当场就坐化。这些示范都是一种庄严的死。
每次看到经典记载这些师父的死,我都很向往,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死得那么漂亮。有没有机会死的那么漂亮呢?今天就要告诉各位,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死得漂亮,可以使我们生死来去自在,可以使我们大生大死、不生不死、面对生死的问题,潇洒来去自如。
C、用来去自如的态度面对生死
人来自红尘这么一趟,既然有【来】,就一定有【去】。人若能以平常心,洒脱自在、来去自如的态度去面对生死。生死是一种自然的事,相信你的人生定很自如。
我看了一位日本教授写的书,有一位九十一岁的老阿嬷病得很重,她生了十一个孩子,且有一大群的孙子,说来是很好命,这位老阿嬷平常都很知足、乐观、也很幽默。她疼儿子的方式是不要让儿子担忧。当她病很重时,还是不肯让儿子担忧。有一天,这位老阿嬷已经呈弥留状态,医生、子女、孙子都守在她的身边。儿子赶紧去请牧师为她唱圣歌、祈祷,不久,这位老阿嬷突然坐起来,对牧师说:“谢谢你在这个时候为我祈祷,我现在有一件事要求你们”什么事呢?她说:“我要喝威士忌。”酒拿来后,她看一看说:“酒很辛辣,您能帮我加几块冰块,这样喝起来比较冰凉。”她喝了一口后陶醉地说:“好舒服!好凉!很好喝!”然后又对儿子说:“给我点一支烟好吗?”儿子说:“医生说你不能抽烟,酒也不能喝。”她对儿子说:“凡是要看得开,放得下、潇洒自在,来去自如。”儿子只好点一支烟给她。抽了之后,她对医生说‥“谢谢你。”也对牧师说:“谢谢你为我祈祷,我现在要去天国了,再见,Bye-Bye。”眼睛闭上,就安详长眠而去了。本来是很哀愁的气氛,在她回光返照时,还是没有忘记提醒儿女们,要时时去除悲愁。他的儿子说:“妈妈本来的信仰是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还常教他们不要喝酒抽烟。”竟然在她人生临终之别时要求喝酒抽烟,可见她为了要让大家除去悲愁的气氛,的确善握尽分秒的机缘。从这位老阿嬷的来去自如给我们很深感触―――
1、一个人若能在往生之前永远保持清醒的态度,是位大智慧者。
2、若能将人间情缘断然看破、放下,且能洒脱自在、了无牵挂是为菩萨者(觉者、逍遥者、潇洒者)。
3、一个人若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且来去自如是位超凡入圣者。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