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相贯通
佛教名相贯通
熙明 整理
佛法是引导人类实践并证悟的全息哲学科学体系,因其体系完整,内容极为丰富,致使借用的名相也非常之多。为便于理解和把握,试将众多名相择要纳入“信、解、行、证”这一学佛的过程,并结合显教、密教进行简单解读,以供大家参考。
一、信的过程
1、佛:为佛陀之略称,意为“觉者”。此觉者既能自觉,又能觉他,且觉行圆满,乃名为佛。因自觉而异于凡夫,因觉他而异于二乘,因觉行圆满而异于菩萨。
佛又译为“智者”。因觉行的本体与妙用是智慧故,佛之智慧称“一切智智”或称“无上正智”,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因佛有此智慧,我们便当信仰他、敬礼他,还要依止他的法,修学他的道,希求他的果。
同时,这一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所共有,因此,我们便当敬礼所有佛。但因释迦牟尼佛教化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因他的讲述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称释迦佛为本师。
具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者,竖穷三世,横遍十方。所以,在显教里从时间、空间上分别为十方三世诸佛,而在密教里,却归成一个佛的总体,称摩诃毗卢遮那佛,音译为大日如来。因此,一切诸佛实同为一尊,并不因时间、空间而起差异。而大日如来所具有的“一切智智”可分为五智,即大圆镜智(由第八识转成)、平等性智(由第七识转成)、妙观察智(由第六识转成)、成所作智(由前五转成)、法界体性智(前四智合成)。可见,佛的智慧由我们凡夫的八识转成,迷则为识,觉则为智。这也说明,只要我们有八识,我们就可以转成五智,也就是说,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就是我们的觉心。
转识成智是依显教说。如就密教说,大日如来实为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所成,这个识还不过是六大之一。众生亦为六大所成,因此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如那佛像亦为六大所成,从密教的眼光看,它便真是一尊佛,也应敬礼他。
2、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小乘三宝与大乘三宝的内涵有区别。
3、三藏:经藏也称修多罗、素怛缆;律藏也称毗尼、毗奈耶;论藏也称阿毗昙、阿毗达磨。
二、解的过程
1、我见:指各人所妄认的“我”,有两类,即人我、法我,也称我执、法执。要强调的是,这个我见是从真如上而起,非从外来。所以,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其中分别不过是一迷一悟而已。
2、三科:指一切诸法的三种分类,为说法相者所重,是从“有”上说。
(1)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此科如来主要为迷心不迷色者说。
(2)十二处:即六根加六尘。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处(入),属于主观方面。六尘也称六境,指色尘处、声尘处、香尘处、味尘处、触尘处、法尘处,为外六处(入),属于客观方面。此科如来主要为迷色不迷心者说。
(3)十八界:内界六根、外界六尘加上中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即为十八界。此科如来主要为色心俱迷者说。
可见,三科并立,不容废一。
上述为显教的说法。在密教,此三科是为表三部之法而分: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乃表“莲花部”之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乃表“佛部”之莲金不二与理智不二。
3、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为说法性者所重,是从“空”上说。
4、二谛:即俗谛与真谛,前者指世间之真理,后者指出世间之真理,以二谛之理可认清重重“空”、“有”而示得佛法上的最上正解。
佛法的所有名相都是从圆满上说的,虽然有许多名相表面上显然说“空”说“有”,而他们真实的意义一定都是远离四句、不落二边,这是我们自应具有的一种佛学常识。
三、行的过程
1、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虽是声闻乘人所专修,但也通于三乘佛法,因此大乘、密乘人也不可不知。
2、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等,是佛教对众生“三世轮回”流转的缘起的一种具体描述,包括有十二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的缘起关系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与轮回相配,故有“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十二因缘虽是缘觉人所专修,但也通于三乘佛法,它与四谛均为大乘行门的原始基础,因此大乘、密乘人也不可不知。
3、六度: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修行方法。其中,六度以般若为本,以精进为基,以布施为门。
声闻、缘觉乘分别依四谛、十二因缘了生死超三界,但是只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乐”,未能度众利他,佛陀斥为“焦芽败种”,可见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发四弘誓愿,修六度四摄法门,圆满佛果的菩萨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门。
4、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科。
(1)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四念处观,是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的四种法门,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破除我们执着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
(2)四正勤:即已生恶不善法令断、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四种。
(3)四神足:也称为“四如意足”,包括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四种。实际上就是指四种可以得到神通的禅定,用这四种定力摄心,能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4)五根:就是五种生起善法的根本,即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5)五力:即五种力量,是修习信根等五根,而产生和增长的五种能够维持修行,获得解脱的力量。与五力相应,五根分别是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6)七觉支:七觉支又叫“七觉分”,“七等觉支”,“七觉意”,“七菩提分”等,是五根五力的增长所显发的七种觉悟,具体是指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7)八正道: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分,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与三学相通,是三学的细化,可摄入戒、定、慧三学,修八正道就是修三学,修三学也是修八正道。
三十七道品犹如到涅槃城的铁路,而它的七科就是中间的七个大站,是必须要经过的七个阶段,而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就是乘车的三种车票。
5、三学: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
(1)戒:梵名尸罗,译名清凉,又名毗尼、波罗提要叉。小乘以五戒为根本,大乘以菩提心为根本,即必须不退菩提心方为大乘行者。菩提心即具五戒,五戒也具菩提心,不过境界有广狭之分,致使圣果也有小大之别。
(2)定:即禅定,为三学的中心枢纽,分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三类,前两者是显教的禅,后者是密教的禅,秘密禅高于显教的禅。
密教之所以高于显教,最显明的一点便是“即身成佛”,再进一层说,显教的最高地方只在空的“理”上,而密教则实有不空的“事”。因密教以六大为体,以四曼为相,以三密为用,这些都是不空的东西,以这不空的东西做密教的体相用,自然会有实有不空的事而能即身成佛。
密教最重要的修法就在修供养。修供养时,护身、结界、庄严、劝请、献供、礼赞等,实在就是修定的方便,不过不像显教的默座无为而已。然而,他以三密为用,其身密与显教的观色相当,语密与显教的观息相当,意密与显教的观心相当,只是密教比显教更注重充分发挥这色、息、心的不空的妙用。因此,在定的方便上有一个大大的差异。
至于供养法所入的定,虽常常因本尊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名称,但各本尊都只是大日如来的支分身,便都为大日如来内证三摩地所摄,因此可以说,密教所入的定正是大日如来的内证三摩地,此为如来的最上定。所以,显教只是入因地的定,而密教却径入果地的定,因此,在定的境界上也有一个大大的差异。
密教的观法以三密为用而为实现“生佛一致”的无上法门,而显教的观法却以生佛相对而修,因此,在定的观法上也有一个大大的差异。
因这种种的差异,于是密教便以即身成佛的神妙,高出于一切显教之上,说禅定而到了这个秘密禅的境界,自然就当要叹为观止了。
(3)慧:又称增上慧学,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这是学佛的最终目的。
在学佛的四个过程之中各有三学,当然就各有一种智慧。从信上持戒修定可证闻所成慧,简称闻慧,可见大日如来的等流身;从解上持戒修定可证思所成慧,简称思慧,可见大日如来的变化身;从行上持戒修定可证修所成慧,简称修慧,可见大日如来的受用身;从证上持戒修定可证无相慧,由此再进即得照寂慧与寂照慧,可见大日如来的自性身。
四、证的过程
1、五十二位:大乘菩萨的阶位,即始自发菩提心,终至成就佛果,其间可分成五十二个阶位。兹列其阶位名如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五十二个阶位实随着教义而有高下,随着根基而有迟速,对此不可不知。
2、四涅槃:涅槃是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四涅槃是指:一、自性清净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恒常清净而不染;二、有余依涅槃,小乘圣者虽然已证入涅槃,不受后有,但仍有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存在,名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比有余依涅槃更进一步,连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也没有了,进入不生不灭之境界;四、无住处涅槃,大乘菩萨以智慧力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因有大智,不住于生死,因有大悲,亦不住于涅槃,常于娑婆世界度众生,名无住处涅槃。
3、三十六法:
十力: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
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
四无碍智: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即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大乘佛法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所重在于利他,所急在于度生,所以他的最后证诣便是不住涅槃而住菩提,与小乘的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大有区别。这个三十六法正是对大乘菩萨所住菩提的一种分析,如来所得无上正等菩提,也就在这三十六法之中显露出他的全体大用。还要强调的是,三十六法乃至其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我们所本来具足的,不过现前被烦恼所掩蔽,不能显发出来这种种妙用罢了。因此,只要我们一发菩提心,行菩提行,我们便可证菩提果,那时自知这种种妙用原是自家本有之物,便可随意运用了。这也是“众生即佛”、“生佛无二”的道理。
最后要说明的是,各乘之佛果也有种种不同。用譬喻的说法:小乘的成佛只不过是利铁开凿,显露宝玉而已;大乘的成佛是各法并用,宝玉更为显露至完全显露;真言密教的成佛是善于咒术,别以神力取之,使宝玉迅速显露。而如来的三十六法即为宝玉的妙用:小乘的宝玉虽已显露,但其妙用始终闷而不宣,而在其境界中也没有发挥这种妙用的充分力量;直到大乘,宝玉的妙用才能发挥,不过他也只要有这个妙用便算已足,并没有充分发挥;真言密教却必须充分发挥这个妙用,普利有情方算究竟。这也是研究三十六法时就当说明的一点。
注:本文重点参考了《佛学讲要》(顾净缘讲述 吴信如等编著)一书,在此致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