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话提纲
《心经》讲话提纲
林涛 辑
一、概说
《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学习佛法的纲领,是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心经》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
贤首法藏大师《心经略疏原序》说《心经》是“耀昏衢之高炬,济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作为译本最多、受持最多、文字最为简要的《心经》,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质:一是“高”,二是“迅”。所谓“高”,是指它所显示的智慧的究竟彻底;所谓“迅”,是指它从所化不同层次有情生命的当下,直接显示般若实相,无论是凡夫、声闻、缘觉还是菩萨,都可依于当下的生命状态直接体证诸法的实相,当处体证究竟涅槃。
《心经》以“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以“无”字显示不二法门,所以有此殊胜妙用。太虚大师说:《心经》之力量,具于“能除一切苦”一语。《心经》所说“真实不虚”、“究竟涅槃”,建立了人生的究竟目标。
二、心经的译传
《心经》的梵本只有一种,最主要的译本有十种:
1、《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义净译;
4、《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译;
7、《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吐番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8、《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9、《大明新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明智光译;
10、《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现代贡噶译
三、解释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般若的名义
1、释般若名
唐言智慧,多义及尊重故不翻。世间智慧有善恶美丑之分;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实相真如的智慧。依于此慧,就能照了一切法本来如此的真相。
2、横(从心性的当下)说三种般若
1)实相般若
体性空寂,具含万象,一切法当体即是其空,脱然无住,真常圆明。即此实相境界,即是亲证实相之慧。离言说、绝文字、超分别,不可思议,无言说中强说为实相般若。
2)文字般若
一切的语言概念(名),包括心所现的一切境界(相),总名为文字。也就是说,一切万法都可说是名相。从对名相了解中产生出来的智慧,就是文字般若。从狭义上讲,诸佛菩萨所说的经教名为文字,由此经教产生清净的智慧,名为文字般若。
3)观照般若
观照种种名相的清净智慧就是观照般若。依此观照,了知名相本来是空,此观照心也不可得。从狭义上讲,依于由经教所产生文字般若,来观察现前的身心世界,解行相应,即此观慧名为观照般若。
就此现前一念心中,具足上说三种般若。实相般若是心本体,文字般若是心相(实相),观照般若这是心用(般若)。
3、竖(从修证的过程)说三种般若
1)加行般若
于佛法有所理解之后,修四种观行(四寻思观),如实了知一切法唯心所现,无有自体:
A、观一切法都只是概念的产物,除了概念,找不到法的实质。
B、观一切法只是原本的存在,其上根本没有附加的概念。
C、观一切法只是无差别的境界,找不到法与法之间的任何差别性。
D、观一切法只是种种的差别现象,根本没有诸多现象之后的绝对本体;同时就其一法而言,也是只见差别相,找不到此法的实质。
2)根本般若
由修心四种加行,心性寂灭,能所双泯,心境交融,实相现前。
3)后得般若
依此中道实相现前之证量,起利他行,觉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二)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的本义,是指一件事的完成。于佛教的终极目标而言,是以涅槃彼岸;又就修行的种种具体内容而言,任何一项修行的完成,都是波罗蜜多。修六度成就,就有六波罗蜜多;修万行成就,就有万波罗蜜多,乃至无量波罗蜜多。
就般若波罗蜜多而言:
1、若以究竟圆满为般若波罗蜜多,唯佛一人。亲证实相是为般若;究竟圆满是波罗蜜多。
2、若证实相,文字与观照皆无所用,故惟实相般若为般若波罗蜜多。文字、观照因有通向实相的作用,名为方便波罗蜜多。
3、初地以上,由亲证实相,就其自度也可名为般若波罗蜜多。然后以此为根本,修万行圆万德,达到无上菩提,以成就佛果为波罗蜜多。
(三)什么是心
《心经》中的心,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中心、精要之义。二是指具体的具有了别作用的心。就了别作用而分,有四种心:
1、肉团心。为肉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精神现象的依托之处,一切情执的发生都以此处为发生点。
2、缘虑心。神经系统的觉知和思维作用。即佛教所说六根对六尘。
3、集起心。指第八识心王。一切法种子薰藏聚集于此谓之“集”;由对境触缘生起现行名为“起”。
4、真实心。圆觉妙明真实心体,如起信所说“一大总相法门体”。
(四)经
经,梵语修多罗,最准确的翻译是线;义译为契经、法本。或者解释为涌泉、出生、绳墨、结鬘等。从其本义而言,只是贯、摄二义。所谓“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
贯穿所应说义,就是说圣典既经结集,其深义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不致散失,所以后世之人仍能得闻正法。所谓摄持所化众生,是指众生因闻经法而能舍邪归正,趋向菩提。具此二义故名为经。
(五)通释经题
贤首大师说:“般若以神鉴为体,波罗蜜多到彼岸为用,心显要妙所归,经乃贯穿言教。从法就喻,诠旨为目,故立其题。”
离相之照是般若体,到彼岸是用。心以心脏为喻,是一身之要,此经以略摄广,是般若之心,说明《心经》为一切般若经典之精要,是一切佛教之心髓。经具贯摄二义,以线能贯花为喻。般若是法,心是比喻。心经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旨。
四、经文的结构
此经共分四分:
第一分、全经的总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分、明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第三分、明度一切苦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四分、密咒发愿(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五、解释经文
第一分 全经的总纲,直示圣者内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境、行、果
行:观自在菩萨是行般若的人,深般若是行法。境:照见五蕴皆空。果:度一切苦厄。
(二)观自在菩萨
观是观照,由观照而亲证万法皆空,无障碍,无束缚,寂灭一切分别生灭之心,解脱自在。简而言之,由观无相而得自在,故名观自在。
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觉有情有三义:内具智慧,外运慈悲,故名菩萨。虽有智慧,未断烦恼,故名菩萨。上求觉悟,下化有情,故名菩萨。
观自在菩萨,又名观世音,三种菩萨中,是第一种。观自在由智证得名;观世音以悲化致称。
(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般若有深浅之别,菩萨所行唯在其深。深浅之义有三种差别:1、未证实相是浅,通达实相是深。2、只证人空为浅,人法皆空为深。3、只见其空为浅,空有双彰为深。
此三义,后二义是方便说,因为真正通达实相时,不可能只证人空,或只见其空。说此二为浅,实为破邪。若证实相,离一切分别念,而无离分别之念。
行深般若时,即实相现前之时。实相现前,即生死而空生死,即涅槃而空涅槃,于一切法中皆得自在解脱,故为真到彼岸,故名为深。
(四)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照即观照,见是亲证亲见。五蕴皆空,是在般若的观照之下,亲见一切万法当体是空。世间万法无量差别,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总而言之不出五蕴,故名照见五蕴皆空。
蕴,积聚义,色受想行识五者积聚而为身心;阴,覆蔽义,障蔽真性不能显了。空指空去了虚妄之相,并非别有一空相存在。
(五)度一切苦厄
度是超过和远离的意思。超三界,超二乘、菩萨;离三界苦,离声闻乃至菩萨未得究竟自在一切苦。
苦厄,即世间种种痛苦厄难,由三方面观察:
1、依内身,有生老病死、淫欲、饥渴等无数苦厄。
2、来自自然界的水火风灾、地震、瘟疫等种种天灾。
3、来自社会的私人争斗仇杀、法律管制、强权压迫、内外战争等。种种苦厄,充满世间。
身为苦本,照破五蕴当体皆空,所以一切苦厄,无不超脱远离。
第二分 明照见五蕴皆空
(一)就五蕴明当体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一分中已经总说观自在菩萨以般若照空度苦的内证。我们只是听说,未得亲证,所以有解释的必要。
舍利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
此六句,正明五蕴皆空。五蕴包括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现象。其中的色指全宇宙一切物质。物质存在主要依靠四个条件:一、主观感受。二、客观对象。三、时间。四、空间。
说空的理由有四:1、因缘和合无自体性故空。2、相互依存故空。3、无常变化故空。4、无有主宰故空。
空的层次有二:
1)色虽显现而无实体——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空不异色。说不异,在观念上还存在色空二者的分别;
2)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说明色空不二的道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由色蕴空,推及四蕴当体是空。
受、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想、思想。分别外境的不同,形成名言概念。
行、造作。追求乐的境界,逃避苦的境界,容忍不苦不乐境界。
识、了知。认识活动完成后的最终结果。
要点:佛教所说空,是当体空,非色灭空。
(二)正明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本来平等,无一切差别相,即相非相,是名空相;空而不空,即是实相。生灭、垢净、增减,是世俗假相。实相不是新生故不生,常住不坏故不灭。本来离相不可染污,故在迷不垢,无垢则悟无可净。人人本具,在佛不增,在凡不减。
(三)依凡圣身心境界,广说一切心境之空相
1、为迷心者说五蕴,即此五蕴显示空义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世人执着色身是我,今明色身五蕴和合假名为我,则破我执。又于空相中,五蕴等法唯是其空,无差别相。
2、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空,即此十二处显示空义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处是处所。六根六尘各有其所,故名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十二处,把色法细分为十一种,心法合为一种(意)。
十一色法,就是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再加法处所摄色。
所谓法处,是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对象。法处所摄色,是指意识中的一切物质现象。计有五种:
(1)极略色:有质碍物质的最小单位。
(2)极迥色:无质碍物质的最小单位。
(3)受所引色:内在的无形力量,又叫无表色。
(4)遍计所起色:主观虚构的物质形象,如龟毛兔角等。
(5)定所生色:禅定中的各种物质现象。
色法的分类:
色 蕴 有 对 显色---物质的色彩:青黄赤白,空一显色
形色---物体的形状:长短方圆等
表色---表现于外的运动:动作、表情、物体的运动
无表色------不能表现于外的动作行为:戒体、磁力等
3、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即此十八界显示空义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六根、六尘、六识名为十八界。不但分出十一种色法,也将心法分为七种(还包括法界中纯心法的部分)。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就是前六识,意界指第六意识的前一念已灭的意识,现在的一念从前一念延续而来,所以前一念被称为意根。
法界七法——受蕴、想蕴、行蕴、无表色、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于处门中,立为法处;于界门中,立为法界。
五蕴十二处,仅就有为法而言;十八界含有部分无为法在内。
意有二义(这里应取第二种):
1)思量事物曰意。《成唯识论》五曰:“薄伽梵,处处经中说心、意、识。三种别义,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是三别义。”《俱舍论》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异,而体是一如。”《止观》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
2)以前念之心为所依,而生后念之心,曰意。梁译《摄论》一曰:“以识生依止为意。释曰:若心前灭后生,无间能生后心,说此名意。”《起信论义记》中末曰:“摄论云:意以能生依止为义也。”
以上三种,为迷失的凡夫的心境。
4、为缘觉乘者显示十二因缘其性本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支、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缘起有流转、还灭二门,为缘觉观修之法。
1)流转门:不明实相,执我生着,名为无明;执我生着,造种种业,名为行;牵业受报则生识;此识入胎为名色;渐具六根为六入;六根触境曰触;由触生受;由受生憎爱之心名为爱;贪求所爱、厌离所憎又造种种业为取;由造业感得业种为有;复招来世之生;有生则又老死。此为凡夫流转法。
2)还灭门:缘觉观此十二因缘流转生灭,即流转生灭门,明生死之实相,不执实我,则无明灭,《心经》说为无明尽;无明灭则不造生死业故行灭乃至老死皆灭,此即《心经》所谓乃至老死尽。
十二因缘 无明——执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 惑 过去所作之因
行——造作种种善恶无记有漏生死之业 业
识——最初入胎的业识 苦 现在所受之果
名色——胎中精神、物质初备之相
六入——胎中六根初全
触——出胎与外界接触
受——领纳所感触的环境
爱——贪染五欲等事,厌苦境界 惑 未来感果之因
取——于苦乐境界,执取追求或厌离之
有——作有漏因,成引生后有之业种 业
生——受未来五阴身 苦 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在真空实相之中,找不到十二因缘差别之相,本无无明乃至老死;既然根本就没有无明,也就说不上什么无明尽。
5、为声闻乘者显示四谛其性本空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名为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三转四谛法轮,是为佛转法轮之初。
第一示相转: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
第二劝修转: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
第三作证转: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
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涅槃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苦谛: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
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
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苦集二谛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
《涅槃经》卷十二:“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四谛 苦 依正二报,三界二十五有 苦果 世间有漏
集 贪瞋痴等烦恼业 苦因
灭 烦恼业及生死苦果灭 乐果 出世间无漏
道 三十七道品 乐因
苦集所依,即五蕴所成身心世界。五蕴本空,苦集亦空;苦集本空,灭道亦无。
6、为声闻、缘觉及初发心菩萨,显示菩提涅槃二者皆空
无智亦无得。
初发心菩萨,由于未曾亲证实相,就觉得有涅槃可得,及求得涅槃之智。若亲证实相,则不见所证涅槃(得),亦不见有能证之智。
智,谓三乘能证之圣智;得,谓三乘所证之涅槃。本来菩提涅槃,故今无得无证。
若就菩萨所修六度,智是六度之一。不仅智慧无能得所得,其余五度亦无能得所得之相。
(四)结示空的究竟旨趣
以无所得故。
此句承上文无智亦无得而来,甚至可以说是从“是故空中无色”以来,至“无智亦无得”皆是依此“无所得”的究竟道理而得以成立无所得三字,可以是说是般若思想的眼目,也是整个佛教思想的眼目。
1)就所得的客体方面言之,有真实的对象可以取而有之,名有所得;而一切诸法当体是空,无有实体,岂有所得。
2)就能得的主体方面言之,如果本身有所欠缺,今使之满足,乃名为得;今证实相,无不圆满,故无可得。
以“无所得”,故无上文世出世间一切法,亦以“无所得”,成就下文菩萨及诸佛行果。
第三分 明度一切苦厄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一)依般若成就菩萨行
凡夫执有,故有身心世界可得;二乘执空,故有界外涅槃可得。有得则有失,所得少而所失多。
今菩萨知一切皆空,寂灭一切得失之心,所以无挂碍、无恐怖、无颠倒梦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而能发起六度万行,成就菩萨功德。
挂:网罩义 真心为无明所覆蔽,如被网罩
碍:阻滞义 取着万法,触事成滞。
恐:一时惊吓 患得患失,乃生恐怖。
怖:常存畏惧
颠倒:错误相反
梦中二种颠倒 一、以虚为实,喻妄执身心世界为实
二、忘却本人,喻从迷入迷忘本真心
梦想:梦境 一切境界从心想生,如同梦境
涅槃:旧译涅槃,译为:1、灭,离妄义。2、寂灭。体性寂静,已灭妄相义。3、不生不灭。
新译波利匿缚喃,意为圆寂,圆满寂静义。具足无量无边最极清净自性功德,无不圆满曰圆;万法流动变迁而体常寂静曰寂。
究竟:1、一切万法本来涅槃,故名究竟;小乘厌生死取涅槃故非究竟。2、一切无明烦恼尽除,一切功德皆圆满成就,故名究竟。
(二)依般若成就如来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译无上正遍知、无上正遍道;新译无上正等正觉,或无上遍正觉。凡夫迷而不觉;外道称觉而非正;二乘虽得正觉一分而不遍;菩萨虽得遍正觉而非无上;唯佛是无上遍正觉。
无上遍正觉,也是必依般若波罗蜜多,方能成就。
(三)依般若总持一切佛法事业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 广义:陀罗尼。译为总持。能持能遮。能持善法不使散失,亦持恶法不起力用。 法陀罗尼 又名闻陀罗尼。法者教法也。闻佛之教法,受持不忘也。
义陀罗尼 于诸法义,总持不忘。
忍陀罗尼 于法实相,安忍而住。
咒陀罗尼 由禅定力,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
狭义:真言。
1、大神咒:以大神力转变一切。般若波罗蜜多,能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成菩提,故称大神咒。此通三乘。
2、大明咒:般若光明能破无明,帮故称大明咒。通独觉、大乘。
3、无上咒: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得无上涅槃,名无上咒。
4、无等等咒:无等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与伦比称为无等,诸佛所证平等平等,故称无等等。
般若具足如上四种总持之力,故能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真实不虚有二义:
1、究竟离妄:如实空。
2、究竟显实:如实不空。
第四分 密咒发愿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咒,即是咒陀罗尼,也是全经义理功德的总持法。咒即咒愿。即将意愿寄托于言句上,凝注心力发为祈祷,从而发生一定的功效。
密咒包含无穷无尽诸法实相甚深秘密,属第五种秘密不翻。不翻之义有三:
1、前已显说,若亲证时离言语相,故以无意义之音声表之。
2、平常文字,意义都有一定限量;咒音没有一定之义,故能具足一切意义。强加解释,有挂一漏万之失。
3、如同寺院钟板号令,但有作用而无意义,故不翻。
又显密不二,咒义即经义,也可从粗显之义略为解释。
揭谛 即“蜜多”,度。
揭谛 自度兼度他
波罗揭谛 度到彼岸。说明度的目标。
波罗僧揭谛 度大众到彼岸。
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语
萨婆诃 速疾成就义
译文:
去呀!去呀!到彼岸去!大家一起去!疾速完成觉道!
诵持此咒,等于诵持发菩提心愿文,亦等于诵经完毕回向自他速成正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