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惟圣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启示
  释惟圣
  自菩提达摩东土传法以来,中国禅宗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时至唐朝,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倡单刀直人式的顿悟法门,注重智慧见地的开发(开悟见性),不过分强调修习禅定来达到解脱生死、消除烦恼的禅修过程。他的禅学思想是对传统禅学观念及禅修方法的一大变革,并奠定了禅宗中国化特色的基础,标志着中国佛教走向自心探求的解脱之路。再至同属“顿门”的其法孙马祖道一禅师通过应机接人而表达出来的禅观是对顿悟法门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更促进了中国禅宗的平民化、生活化和简易化等趋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禅宗的盛行。当今时代,以自我精神的解脱为核心,以超越现实的物质和精神的束缚,力求在现实日常中实现心灵解放与思想自由的禅宗很适时地成为对治现代人心病的法门之一。但“教外别传”、“直指人心”的禅宗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往往让习禅者无门可入。当代著名学者陈兵教授认为:“对禅来说,能否提供给人们一种易人易行、切实有效的修行方法——禅法,比构建禅的理论更为重要。”
  如何探索出契合现实社会、现代人们禅修的路子是弘扬禅宗的关键。在人们时常感叹“去禅日远”的当今,认真地研究和借鉴禅宗发展史上古德们成功的经验——尤其是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和禅修方法,就会发现它可以给现代人的禅修提供深刻而切合实际的诸多启示。
  一、“平常心是道”禅学思想与现代
  禅修观念、禅修目的及禅修的
  现实意义是契理契机的
  对信仰者而言,禅宗的神妙和殊胜自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如就理论而言凡夫成佛需历修三大阿僧祗劫漫长的历程那样,禅宗的修持理路也是非常复杂而艰难的,仅仅是传统禅修中需历经四禅、八定次第的艰难和令人眩目的种种禅法就已令习禅者望而却步。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提出“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及“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即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而中唐时期的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年——788年)进一步提出:“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而“自心是佛”、“即心即佛”成为马祖禅法的思想基础。他和六祖的理论都指明了确立自信心和从自心人手对于禅者的重要意义。以“自心为宗”,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禅宗的观念,也大大地鼓舞了学人对殊胜禅门的信心。
  中国禅宗,尤其是六祖慧能倡导的顿悟法门在修行方法上向来是“无门为门”,即以没有方法为最高的法门,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这种理念高深、玄秘而往往让人无下手处,而马祖的禅法具有简易、平实的特色,让学人能有切人点。《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记载马祖在回答弟子们关于如何修道问题时指出:“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然不修,即同凡夫”。“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菩萨道。”马祖还说“法惟无住,化亦随方”。由此可见,“平常心是道”就是马祖禅法的根本要旨。其文字不多的禅学理论简明扼要地涉及了修学中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人的自性问题;二、关于修道的途径、方法问题;三、关于修道成就(明心见性)后的境界问题。其禅法涵盖了佛性论、修行观、境界说等方面,可谓博大精深。
  马祖的禅学思想和实践对当时的禅宗界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即便现在看来,其禅学思想对现代禅修的观念、目的、意义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自心是佛”、“即心即佛”的思想与六祖“凡夫即佛”、“万法尽在自心”一脉相承,极大地鼓舞了修行者确立修行成就的自信心,也提高了信众对“自心”作为禅修中枢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而促进了人们对中国禅宗特质——“心性论”的认识。这有助于学人在观念上对禅宗理路、实质、特色等的把握。
  (二)“平常心是道”的观点及诠释消解了修行的神秘感和复杂性,更指明了极其简易、平实、自然的修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修仃,修行在日常生活中。马祖关于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妙用的阐述,使禅修具有平民化、生活化、简易化等特点,使禅修在修持面上适应性更广泛了——禅,不仅仅是属于生活在寺院或茅棚、山洞中的僧侣们的专利,也不只是适合那些有闲情逸致或归隐田园的中国士大夫口味的人生体验。作为禅宗中最基本的实用的禅修,其在现实、日常中给予人们的功能、效用亦可令现代人感同身受。
  作为疗救人心一剂良方的佛教适时地被一些有识之土选择和认同,而本体上基于对“自心”、“自性”修持的中国禅宗更成了学人们的首选法门。现代禅修队伍中既有传统寺院中的僧尼,更有世俗社会中的各界人士。人们对禅修功效(目的)的追求也有深浅之别。正如当代佛学名家陈兵教授所言,作为一种主动的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其一,通过禅修过程中对身、心的调整,可以优化人的生理结构,祛病健身,精力充沛;其二,禅定者可享受“禅悦”。《维摩经》卷一云:“禅悦以为食。”这是由禅定中所感觉到的身轻心安,自在无碍等能成为滋养人的精神食粮;其三,禅修最有价值之处就在于进入“寂静涅架”的境界而让人断除烦恼,并进而达到开悟发慧。中国禅宗传统上追求的目的正是明心见性。
  马祖关于修道与现实平常关系、意义的理论,对于现代追求禅修效应的人们来说,也是契理契机的。
  (三)马祖“平常心是道”的有关理论旨趣彰显出深层次的修道意义,即:修道不能只停留在修心养性、安乐自在的个人享受层面上,倡导修行者要更上明心见性、自在解脱、行菩萨道的理想境界。这有利于启发现代禅修者把握自我与现实社会、人民大众的关系,从而追求和实现更深刻、崇高的禅修意义。
  马祖在回答关于“修道”诸问题时,指出的“平常心是道”及对“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是“平常心”的揭示,警示了学人应该把握“平常心”的深度内涵。他所说的“平常心”和世俗中的“平常心”是不一样的。世俗中的平常心指的是顺应一般生理、心理的需求,本能与习气而走的自然、习惯性心境或状态。而马祖说的平常心是指受用见闻知觉而不住见闻知觉、心无所住而时时能于当下解脱,虽然成就自在解脱却如无所得般的不随境转的“真心”状态,它融人世俗生活中却非一般世俗的平常境界或平常心态,而是经过超凡人圣,又由圣回凡,是一种见道、证道之后的崇高境界。
  马祖指出:“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举一千从,理事无别,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是解脱,解脱者即是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马祖昭示了修行悟道后得清净解脱并圆融无碍、任运自在的理想境界。他曾说:“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希望学人“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肯定世间的日用行事、事理于修道者是有启迪意义而可为的,倡导不执著于事理、出世间法以及不沉缅于个人证悟的修行境界。他引用佛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道。”并进而指明“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菩萨道”。他时常引导学人破除情执,要他们消除心中的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偏执、分别的妄念,涵养自己淡然平常而任运自在的平稳心态和品格,不沉浸于个人的禅悦境界中。这有助于启发现代禅修者不离当下、不脱离现实和人民大众,在平凡而自然的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真参实悟,接人度众,利益众生。
  可以说,马祖关于修行境界、目的(意义)的理论旨趣对现代禅修者亦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二、“平常心是道”对现代禅修
  具有方法论上的启迪意义
  禅宗的修持方法丰富多样,中国禅宗发展史上出现过的有:综合印度的大小乘方法演进而成的天台宗的止观法;从印度传来的大乘禅或如来禅而加以开发成的参公案(参话头)及默照禅……还有云门三句、黄龙三关、临济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曹洞五位等教学方法,更有诸如扬眉、竖目、踏足、竖佛、口喝、棒打乃至呵佛、骂祖等接引学人的种种机锋的运用……如此丰富而庞杂的禅修方法和手段都曾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多种禅法的实践硕果累累,也有的禅法在实修中出现了一些偏颇或缺陷,这都有助于给后人的禅修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值得避免的教训。
  综观中国禅宗的发展历程,可见任何时代禅宗观念的变革和禅法特点的形成都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及人文精神密不可分,换言之,特定时代的人们往往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禅修方法。
  禅宗强调以“自心”、“自性”为本,故此宗又名“佛心宗”。中国历代禅宗祖师都非常专注心性上的修持,达摩、慧可、僧璨等注重坐禅守意,道信、弘忍强调“心心念佛”、“念佛净心”,牛头法融主张“无心”,并不离对心性的觉照和把握,六祖慧能更是单刀直人倡导顿悟法门,主张自性自悟……所以中国禅宗各派的修行方法、风格虽各异,但各种禅法都围绕着人的心性来进行,不离调心、安心!
  当此末法时代,人们的贪、嗔、痴更甚,知见障碍重重,上根利器更难逢,禅修的内在(人)和外因(环境、条件)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尤需重视因材施教、应机接人。
  首要的问题应该是为学人提供选择的禅修方法必然要跟现代人契理契机。鉴于现代社会节奏快,较完整的闲逸时间很少,人们在选择禅修方法时,大多会选择那些修习简便而非繁复、平实而非空泛、生活化而非脱离现实的法门。具有平民化、生活化、简易化特点的马祖禅法给我们提供了切实的经验。《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记载马祖在回答关于如何修道的那段话(为避免重复过多,此处不再引述)已对学人揭示了修行方法:一,修道者不要有分别心,要破除偏颇、执著的思想;二,“道”就存在于行住坐卧、应机接物等平常的日用当中,修行贯穿、体现在平常中;三,强调“心为万法之根本”,指出通过修心而契悟真如,则理事无别,尽是妙用,一切圆融无碍。马祖特别强调生活中到处都是“道”,只要人们心中能舍弃,不必刻意追求,无所趋向,“道”便无时不在、无处不存!他由“道不假修,但莫污染”进而提出“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无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无修,则无菩提可求”。“平常心是道”既是一种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也是修行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他给学人提供了一种体用合一、定慧等持的修行法门,并对后人的禅修实践具有方法论上的启迪意义。
  现代人若要体证简约、平实的禅修方法,可以采用诸如念佛、数息、觉照等方法,或根据禅修时间的长短和入门功夫的深浅情况来选择一门或多门功夫并用。
  对于禅修中从念佛入门的方法,四祖道信大师说过:能守此一念,念佛心即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心佛于时下无二。这种“念佛禅”目的在摄心于定,定于一念。从念(佛)到无念,无念到安心,乃至顿悟开慧。“念佛禅”要求念念不断、守此不移,进而达到无念的境界。无念并非不念,不用口念可用心念,用心念但没有了妄想杂念;不用起心动念,却能自然而念,念头中只有“念佛”这一念,无别的妄念,清净心现前,心态处于定境(禅定)之中。如此,把念佛作为禅修的起步或入门方法,使现代人于念念相续的念佛声中摄住散乱纷飞的妄念,此法可谓简便易学。
  无论修持何种法门,最终都要落实到当下一念心性上来,所以,“观心”法门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凡夫的心平时多向外求,较难返观自心,乃至逐境随物,心神不定,迷失自我,故需紧力去返现内照,摄定乃至伏断妄念幻想,而至心中湛然,心性现前。观心法门,既可培养人们的“定”,也可开启人的“慧”。若修持至深湛圆熟处,可收定、慧等持的功效。《涅槃经》云:“能观心性多为上定。”《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观心,就是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观照好自己当下的念头。这门禅修方法既直截了当、简约切实,又细密深奥,但若有得力处,即可达“一念三千”、顿超佛地的境界!
  中国天台宗的“止观”就是一门很好的观心法门。《摩诃止观》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所谓止、观即是寂、照之义,也可谓定、慧之义。若能一门深入,即可达到修心究竟的地步。但观心法门是一门内涵丰富、法则细密的法门,往往使初学者茫然无下手处。今择天台宗止观法的精要处介绍一种简捷切实的观心方法给现代禅修的初学者们:正身趺坐后,放松身心,不思恶,不思善,微闭双目,凝神返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虽然有连绵纷飞的妄想,观者只需凝神观照,不必起心对治(压制不了念头)。当知一切妄念无性,其体皆空,那就既不随它转(接受),也不必去转它(排除),妄念被自心觉照便会当下寂然不动,自行消除。其他念头绵绵涌来,仍按前面的用功方法照看。正是“久坐必有禅”,观心持久,妄念自然逐渐减少了,观照的能力逐步增强了。古人云:“瞥起是病,不续是药。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只要觉起,妄念自断。观至一念不生,心源空寂时,便见“皮肤脱落尽,唯一真实在”。了了分明时,便与般若自性相应,以般若去勘破无明(境),自性现前。修持观心法门,从浅处说,通过摄心可以涵养基本的定力,深透处则可明心见性。观心法门,在宗风上虽不似临济般的杀活同时、大机大用,但平实稳健,较易避免落人浮泛玄虚,对于当今心态较为浮躁、空虚的学人来说,应该是较为适合修持。
  面向现实社会,现代台湾人李元松先生(出家法号净嵩)倡导的“现代禅”和耕云先生提供的“安详禅”都很具有马祖禅法平民化、生活化、简易化的特点。颇具“现代”特色:倡导禅的精神,运用禅的方法,去对待和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些禅法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征,贴近现实生活,很有现实感、亲切感,所以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生活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众。
  更具现代意识、更重视发挥禅在人们现实生活中功用价值的禅法当推净慧禅师倡导的“生活禅”。对于在现代如何去继承和弘扬佛教这个大的命题,净慧禅师阐发了一种远见卓识:“如何现实地去定位佛教与现实人生、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对佛教的存在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佛教的兴由是,佛教的衰亦由是。”他将生活禅的要点总结为: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以具足正信、坚持正行、保任正受为修行三要,要求学人“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我们从“生活禅”这种倡导在生活中参悟禅、在禅中生活的理念可以深深感受到马祖禅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和启示,“平常心是道”应是生活禅的思想渊源之一。净慧禅师不仅倡导僧众要修生活禅,还看力将这种修行观念和方法推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举办了多届“生活禅夏令营”,使禅修得以广泛地深入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主体是青年知识分子)心中,从而大大地拓宽了佛法弘扬的空间,有效地实践了他关于佛教要“现代化和化现代””的誓言。
  总之,现代人需要禅修,禅修应面向现代人及现实社会生活。如何让古老的禅宗在现代得以继承和创新,如何让禅法为现代人的学修服务,禅宗弘扬的诸要素和相关链接亟待当今佛教界及相关学术界予以深入地探究。现在,对于禅宗的弘扬,我们需要像净慧禅师说的那样去做:“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人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充分运用禅的智慧去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诸多困惑、烦恼、障碍,调适和涵养心性,坚持定、慧同修,体、用双运,真正契悟禅的真义,永葆禅是“生”与“活”的,从而使现代禅修的人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作者为云南鸡足山金顶寺方丈)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