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研习:佛为迦旃延说正见
“杂阿含经’研习:佛为迦旃延说正见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l、依缘起中道说正见
在“杂阿含经”说八正道中,已阐述八正道属“四谛法”的“道谛”。为求灭苦解脱,佛陀应机说法,因病与药有三十七道品之多,但原始要终(始为五比丘说,终为苏跋陀说)只说八正道,因为它是世尊渡化世间的基本方便。“杂阿含经”第二百八十七经说八正道为“占仙人道,”,指出佛佛出世都说八正道使家生离苦得乐。其他所传大小乘种种方便,都可以说不外乎八正道的推展或扩大。
“杂阿含经”第七百五十经中,世尊告诸此丘:
“若诸善法生, 一切皆以明为根本,明集、明生、明起。明,于善、不善法如实知,有罪、无罪,亲近、不亲近,卑法,胜法,秽污、白净,有分别、无分别,缘起、非缘起悉如实知;如实知者,是则正见。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方便、正念、正定。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恚、痴。贪、恚、痴、解脱已,是圣弟子得正智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俊有。”可见八正道以正见为先导,以正定为目标,其余各支是基业。
佛经中说正昆甚多,但像“杂阿含经”依缘起中道说正见,则不多见。如“杂阿含经”第一经中佛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正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这是依世间法的现象上指它“无常”的真实相。色无常谓“色是无常的l,指眼所见的形色,耳所闻的声音等,均如流水之来去,无一常住。在迷凡夫,依此观察,能体会到真实相。
二、佛为迦旗延说正见
“杂阿含经”第二六二经载:阿难语阐陀言:
“我(阿难)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昆…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迦旃延闻佛所说,不起诸漏,心得解脱戍阿罗汉。”
此经迦旃延首先请问世尊:“云何世尊施设正见?”问得较为深入,非同一般。世尊以缘起法不落二边的中道深义作了解答,可见佛陀应机说法的善巧·
十二支缘起中的“触支”,就是指六根、六尘、六识和合而生的六触。一般人对六触境界,心便生计度分别,取著执为实有各个体的存在——“有”为一边,郎常见的一边;“无”为一边,郎断见的一边。不知这六触境界如实观察它们是在互相依存条件下存在“有”的,实际上却是“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有,并非实有独存或自有的各个体;虽非实有个体,但相对而起的形态与因果作用不是没有,所以也不是实无。对缘起的存在不了解,不是执为实有,便是执为实无,因此称为颠倒。若能对”八触顺逆境界,不起爱、非爱的感受,不取求、不住著,又不分别它是我或我所有。那时“苦”在心境上呈现为随缘而生,髓缘而灭的感觉,也就是如实的见到缘起乍生乍灭的无常、无自性(我)。缘起法自显现时,在意识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的情况下,不需外因而自觉。如人饮水,冶暖自知。当下没有什么可疑、可惑!郎此如实而见,就名正见,也郎世尊所方便的正见。既施设了正见,佛陀还说明远离二边的正见是依他在菩提树下自觉自证的缘起法而说的。依缘起法一方面可以开显有情世间生死死生,流转无尽,实依无始无明为因,竖的时间上生灭(生死)相续。横的空间法法辗转互依。三世因果,历然不爽。世间现实的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怎能说没有,而生断灭见。依“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灭谛,开显还灭因果律。一般说有了正见先导,修习集灭的道谛——八正道,灭除无明,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则对世间就不致生有见、常住见了。由于佛说缘起甚深难知。寂灭、涅槃,更为甚深难见。世算如实彻证缘起法性,以大悲大智,所以能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施设缘起中道的正见,引导有情依教奉行,如理思维作意,修习灭苦的道谛,终能出离生死,亲证不生不灭的涅槃。
迦旃延闻佛所说,得阿罗汉果。正见起先导作用,这是肯定的。至于得果则须视各人所修习戒、定等果而成。
三、中道正见离断常、有无、一异、去来
何谓深浅?浅谓依世俗执现象(事相)常住不变而说明:假若如实观察它,实非常住,而是无常。能这样观察、了知,就是如实观、如实知。依此多修习可以破执常之见。深一层说:执常的原因是误以为一切现象背后有一个“实体”,所以常住。有情本位郎是执“我”;其他现象背后执有一个实体的“法”。
为什么会有一个“我”或“法”呢?“杂阿含经”第二百六十二经指出:“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执著;”原来现象(经中说是境界)为我们感觉器官:八入)对外境:八尘)接触后发生的境界。并不是一个实体的“我”或“法”,而世人执取它,计著它为实我实法。这是直观现象生起处,后有实体(以后的法相宗称为“无自性”)作观,较“无常观为深入。但利根的人,观“无常”也可体会到“无我”。如“杂阿含经”二百七十经载:世尊告诸此丘:“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譬如日出,能除世间一切阁冥,最上最胜。……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无常是三法印之一,“杂阿含经”依“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显示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异无常的。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佛典中常提到(一)刹那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刹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二)相续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在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的四相。这“四相迁流”:一种现象的生起称生,事物形成后有其相对稳定性称住,在相对稳定中有无时不在变异称异,现象的消灭称灭,任何事物现象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无常又可分为家生无常,世界无常,诸念无常。“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见。”
四、“八不”中道,源自“杂阿舍经”
应当指出:原始佛教对中道的说明是用四谛中的集谛说明它“非无”,而用灭谛说明它“非有”,不若后起的纯作玄理的说明。“有”的生起是因为“取”诸境界(执为实有),亦就是十二支缘起中“有”缘“取”,“取”缘“生”……循此可向上追寻“取”因以“爱”为缘;“爱”又因以“受”为缘;“受”又因以“触”为缘等等。例如经中常说:“无明灭则慧解脱;爱尽离欲则心解脱。”所以说“杂阿含经”对正见的演释,是指示实践修行的方法。
中道正见最早见于“杂阿含经”。“大智度论”卷四十三:
“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
。”后起的中国佛教各宗派都把自己的理论说成是中道,如唯识
宗以“唯识”为中道,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天合宗以“实
相”为中道,华严宗以“法界”为中道等。但原始佛教依“此故
彼”缘起,注重远离八执等一切邪见,因为只有这样,方能断
除根本无明,而得自在解脱。如“杂阿含经”第三百经说离断离
常:
“佛告婆罗门,自作自觉则堕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枣灭。’
第三百〇一经说离有离无:
“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若生而生,若灭而灭。……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第二百九十七经说离一离异:
“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若见言命郎是身,彼梵行者无所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无所有。于此二边,心所不随,正向中道。圣贤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生缘老死,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缘无明故有行。
第三百三十五经说离去离来:
“诸此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惫,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今之学者每口说: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l不异;不去不来等等,以为是大乘中道正见,而不知其源出自“杂阿合经”,而佛陀说此经不仅是说义理,而且是教人们能依教修行。
大乘空宗的奠基人龙树菩萨在造“中观本颂”(五百偈,后经弟子青目注释,成为,“中论”)第十五“观有无品”说:“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以及“中论”的“观因缘品”第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郎“八不”中道),其理论无不依据“杂阿含经”而说。
五、缘起中道法性是三乘共证
“杂阿含经”第七百六十九经载:
“佛告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阿难!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按婆罗门乘,应译作“梵乘”,古代印度人以能上升梵天之法为“梵行”、“梵乘”。“梵”是清净、神圣的意思。婆罗门教以“大梵”、“梵界”为神圣清净;佛教以八正道成佛证涅槃为神圣清净。虽然同称“梵乘”而意义却大不同。南传巴利文本“相应部”,没有“天乘·大乘”之句o )
缘起中道的法性,实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者所共证,因而能断生死根源而同得解脱。但由于二乘因厌离心切,无大悲心,视三界似牢狱,急求解脱。不若大心菩萨得无生法忍,能忍而不证,从容中道,直趋无上菩提。实乃发心不同,致修行途径及果德成就大异。
最后,附带说明:迦旃延,亦名摩诃迦旃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议论第一。“杂阿合经”第二百六十二经中记述他曾向世尊提出二个问题:一 云:何正见?二、云何世尊施设正见。佛陀作了解答。佛陀涅槃不久,有阐陀比丘向阿难问法,阿难为阐陀重说此“迦旃延经’。罗无虚居士于一九八五年在“内明”一百六十一期发麦“试释‘迦旃延经’”,请参阅。
摘自《内明》第20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