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杂阿含经”研习:先得法住智 后得涅槃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杂阿含经”研习:先得法住智 后得涅槃智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杂阿含经”第三百四十七经载:
“时,家多比丘将彼须深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莒:“世尊!今此外道须深欲求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尔时,世尊知外道须深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当度彼外道须深,令得出家。”时,诸比丘愿度须深。
出家已经半月,有一比丘语须深言:“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也:“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若复寂静解说起色、无色,身作证具足住,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须深复问:“云何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
作是说已,家多比丘各从座起而去。
尔时,须深知家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诸尊者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言不得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作是思惟已,往谐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象多比丘于我面前记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己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即问彼尊者:“得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彼答我言:“不也,须深!”我即问言:“所说不同,前后相违,莒不入正受,而复记说,自知作证。”彼答我言:“得慧解脱。”作此说已,各从座起而去。我今问世尊:“云何彼说不同,前后相连,不得正受,而复说言,自知作证?””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住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慧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耶?”
答言:“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爱、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
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须深(Susima),又译深摩,原是聪明黠慧的外道,因盗法因缘而得度,为入悲三昧成就本业第一比丘。他听到有未得初禅而得慧解脱的阿罗汉,因而问佛。佛为说:“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然后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乙的道理。在这以前,佛弟子有离欲修禅定(四禅)克服烦恼,得心解脱的;也有如本经所说: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由慧力克服烦恼的慧解脱者。更有得心解脱兼慧解脱的俱解脱者。
本经解释“先知法住,后知涅槃”的道理,用问答阐明:“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十二支生死流转缘起的道理。有无明而有行,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乃至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这是因果缘起必然的道理,即“法住智”,是三世因果缘起的决定智。如果没有这缘起因果的正见,而欲得“老死灭”的般涅槃,是不可能的。“杂阿含经”第九二九经也谈到应“随顺法次法向”。“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就是表明“法次法向”。佛接着问须深说:“作如是知,如是见者(见道位),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不?”须深白佛:“不也,世尊!”对照“瑜伽师地论”释为“见道住虽见真实,但未究竟,”属有学地位,尚未能自证解脱。佛续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揩入侈道位)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至此,方能身作证具足住,成慧解脱阿罗汉。须深得佛的启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道位),即初果须陀洹。
“瑜伽师地论”释法住智与涅槃智说:
“复次,若有苾刍具净尸罗,住别解脱清净律仪,增上心学增上力故,得初静虑近分所摄胜三摩地以为依止;增上慧学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为依止,先由四种圆满,远离受学转时,令心解脱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成慧解脱。此中云何名法住智?谓如有听闻随顺缘性缘起无倒教已,于缘生行因果分位,住异生地,便能如实以闻、恩、修所成作慧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又复云何名涅槃智?谓彼法尔,若于苦、集、灭、道:以其妙慧悟于信解,是真苦、集、灭、道谛时,便于苦、集住厌逆想,于减涅槃起寂静想,所谓究竟、寂静、微妙,弃舍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广说。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于苦若苦因缘住厌逆想,便于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为寂静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
我们从“杂阿含经”三四七经中得到启示:如未明集谛十二支缘起因果(法住智),而高谈心性、急于求证求悟(得涅槃智),这样不“随顺法次法向”,是不可能的。目前佛教信家中却在这方面都存在错误的倾向,就是不求法住智,但求涅槃智。特别是一般知识份子和中年以后求法的人,对于因果缘起的必然性,四圣谛的价值决定,常是并无希求,有的以为这些早巳知道,不必“老生常谈”了,其实他们根本没了解四谛、十二支缘起的重要性,甚至不知梦都没有梦想过。中国流传大乘佛教,禅宗思想影响深远,信家们追求的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很多人不知道“法次法向”,也不知道没有修成法住智,如何能现起涅槃智?印顺老法师在“成佛之道”一书中写道:
“在中道的正见中,有着一定的程序,主要是:“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佛为深摩说:“不问汝知不知,要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是肯定的,必然的!什么是法住智?什么是涅槃智?依“七十七智经”说:一切众生的生死缘起,现在如此,过去未来也如此;都是有此因(如无明)而后有彼果(如行)的,决不离此因而能有彼果的,这是法住智。所以法住智是对因果缘起的决定智,虽然是缘起如幻的俗敷法(如不能了解缘起的世俗相对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恶、业报、三世等,就是世间正见,不名为智),但却是正见得道所必备的知见。经上说:如依此而观缘起法的从缘而生,依缘而灭,是尽相、坏相、离相、灭相,名涅槃智。这是从缘起的无常观中,观一切法如石火电光,才生即灭;生无所来,灭无所至,而契入法性寂灭。这就是“诸行无常,是生减法,由生灭故,寂灭为乐”。由无常(入无我)而契入寂灭,是三乘共法中主要的解脱法门(还有从空及无相而契入的观门)。所以法住智知流转,知因果的必然性;涅槃智知还灭,知因果的空寂性;法住智知生减,涅槃智知不生灭;法住智知有为世俗,涅槃智知无为胜义。依“俗谛”的缘起因果,而后契入缘起寂灭的“真实”,这是解脱道中正观法的必然历程,一定如是而决无例外的。”
一般偏向证悟的人,竟至一开口、一下手似乎非说心谈性,议修论证不可。这样就失去了悟入的必要过程,落于空谈,什么心性、空有、理事,搞得内外也不辨了。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有位大德提出“东方圣人此心焉,西方圣人此心焉。”好像儒佛融通,大道一贯。印顺老法师却不以为然,他说:“儒门大师即使翻过谱录,用过存养功夫,那一位是确认三世因果的?那一位从缘起的流转还灭中求正见的?那一位体见一切众生平等的?根本都没有三世因果决定的法住智,必然是漂流于佛法的门外。理学大师都不能赞同佛法,而要以拒杨墨的态度来排斥佛老,为什么?就是于佛法没有正见,不知佛法的涅槃智,是依缘起因果的法住智而进修得来。所以,如以为只要说心谈性,或者说什么绝对精神之类,以为就是最高的佛法,那真是误入歧途,自甘沉沦了。”(见“成佛之道”二二九页)
另外,从“杂阿含经”第三四七经中,我们还可得到这样的启示:阐明如何从凡夫地由听闻王法(四谛法),依缘起正观集谛(十二支因果分位),便能如实以闻、思、修如理作意,作正思惟,悟入信解四谛真义及其因果安立,这是决定智的法住智。然后依止彼法住智悟入信解涅槃为寂静,而证得涅槃智。正如印顺老法师所指出的,依教修行,这是三乘共法中的主要解脱法门,并非只指声闻,缘觉二乘,菩萨乘也不例外。
本经又说明慧解脱不需深定便可证得,且佛弟子五百人中约有三百廿人证慧解脱,约占百分之六十四。如“杂阿含经”第一二一二经载:佛告舍利弗:
“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者慧解脱。”
可见佛法“重慧”,而不若当时外道的重定。在家信家,尤须对这一点有清楚的认识。一般误以为修定才算是修行,而忽视修正见,以致误信外道而不自觉,其实八正道以正见为先导,正见属慧。须知在家人未能离欲而欲修定,只可能得“近分定”,即“未到地定”。圣龙树著「大智度论”卷廿二载:“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释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后?答曰:行路之法,应以眼见道而后行,行时当精勤,精勤行时,常念如导师所教,念已一心进路,不顺正道。正见亦如是,先以正智慧,观五受家皆苦,是名苦;苦从爱等诸结使和合生。是名集;爱等结使灭,是名涅槃,如是等观八分名,为道,是名正见?…:”我们在家学佛,按照“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这个法次法向进修,是唯一正途。
罗无虚居士主讲的“杂阿含经”研习共十二讲,有关经文约二十余经,都很突出,且很重要,除在“内明”和其他佛教刊物发表外,将再整理成单行本出版,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充实有关内容,惠寄相应资料,为弘传原始佛教与“阿含”经教共作贡献!
  摘自《内明》第212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