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净双修
禅净双修
李杏邨教授讲
学佛前後
过去,我学的是西洋文学和哲学,後来再回过头来研究中国的道家思想,才猛然觉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我的人佛因缘是从周宣德老居士开始的,那时我才三十几岁,正熟衷於道家的阴丹法。有一阵,我得了失眠症,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不能好好人睡,弄得几乎发抂。看过精神科医生,打针吃药毫无成效,後来汤之屏兄介绍我到华严莲社去拜访南亭老和尚,谈了一阵,不甚了了,只记得南老告诉我:「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一过了不久,我再度拜访,遇到周宣德和周中一两位老居士正在分赠佛书;那个时候,一般人对佛法是既下大了解,也不甚认同的。我顺便也取几本回去看,看完,才知道过去昕学与佛法相比,籣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因此眼界大开,有如登泰山而小天下。
从此开始持大悲咒,诵《心经》,经过大约四个月之陵,一切魔障皆退。若不是两位周老居士把佛书赠送给我,以我当时与佛教界不相往来的情况,恐怕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缘拜读佛书呢。昕以说,我人佛门是由园老居土接引的。
但後来我又发现佛教襄好像有很多门派,一时竟也弄不清楚当中的脉络,便到处请教。後来,周中一先生介绍我去见南怀瑾先生,从南先生那儿,得了一些与禅有关的知识。在彼此晤谈的时候,他从来不指教我修禅的方法,只是随意闲话家常的谈谈。他先後送给我《指月录》、《续指月录》、《景德传灯录》等等禅宗典籍。当时出版的《指月录》,不但印刷粗糙,而且没有标点符号;我一边看,一边标点,看完之後,便知道了禅宗的大意。
我研究禅学,前前後後下了七、八年的功夫,并且同时持诵大悲咒、十小咒、楞严咒和《心经》。後来把楞严咒的前三会都背熟了。我发现,持诵净土经、咒(《心经》、大悲咒、往生咒等),感应力量特别大,当时我还在大学教英文。最初在西南联大读的是中文,英文系主任劝我转系,我便转到英文系去念了三年,然後毕业。毕业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第八年,我进入美国战争宣传局工作。战後改组为美国新闻处,继续工作了七年,然後到各大专院校教英文,因此自然而然受了西方文化的薰染,醉心於西洋文学、哲学和艺术,我的第一部中文作品是《西天闪烁的慧星群》,由《综合杂志》分期连载,後来我渐渐地体会到西方文化传统虽然能够开扩我的思想领域,但是对明心见性、安身立命毫无助益,我感到生命的空虚和莫名的惶恐,这分失落的惶恐使我回过头来,试图从中国的古老东西裹,找寻一条心灵的出路,後来,我深深地觉察到中国的文化遗产,无论文学
禅净双修、哲学或艺术,都是博大精深,豪放杰出,如千山号秀,百花争发,蔚为奇观,远非西方国家所能望其项背,也可说是望尘莫及。就文学来说,列为西方名著的莎士比亚作品,比较起来,还远不如中国的《红楼梦》,而英国人把莎士比亚列为国宝。曹雪芹把大观园写得那样的风光细腻,气象恢宏,对那众多人物的个性、生活,描述得体贴入徽,这样伟大的作品,如果不是有伟大的文化内涵为其背景,怎能出而问世呢?
既然喜好中国古老的东西,於是又从文学而哲学——开始研究老庄。我十分喜欢庄子,觉得他的旷达飘逸令人有羽化登仙之感。等到接触了大乘佛教的经典,才又觉得老庄实在瞠乎其後了。
一般知识分子,大概都会有好高骛远的习性,我也不例外。譬如,把净土修行法门,视为劣根行人的出路,认为只适合孤陋寡闻的乡下老太婆,所以心存轻视。而禅则自唐宋以来,在文人雅士中得风气之先,因而成为「利根」行人修持的表徽。我既有一般知识分子的习气,同时又对禅充满了好奇,顺理成章的,我便浸淫在禅学裹。
研究的结果,我发现无论任何宗教与哲学,只要经过禅的洗礼,便能睨胎换骨。净土行人而修禅观,得般若正智,可以上品上生;修密者若经过禅的训练,能传得大手印(此是密宗最高境界);修道炼丹者若兼而修禅,可以转顽空为真空(唐代吕洞宾、宋代张紫阳,都是经过禅的洗礼而境界转化,最後更缘道人禅)。
我的研究阶程是先《指月录》,再《续指月录》、《五灯会元》。然後,我愈发感觉禅的境界高不可测,简直是倩识不到,凡圣不通。但是,修禅必须上根利器,否则,恐怕连入门都谈不到。除本身属上根利器之外,还要得遇明师和相应的外在条件,才能成得了气候。听以,修禅者多如过江之鲫,而成就者寥若晨星。若有不自量力而好高骛远之流,不衡量整体,不明察主、客形势而勉为其难,最多亦不过徒具皮毛,难成大器。
目前,风气所趋,禅,在各行各业都被视为最高境界,所以喝茶、插花、击钊、绘画全都刻意与禅攀上了关系,社会大众中的附庸风雅之辈,尤其好谈禅论道。更有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徒,读了几则公案,便挂起招牌来收徒授禅——严然以「禅师」自居,洋洋自得,岂知已因误导亲生而种下了地狱种子。
不明禅理,修禅无益,所谓「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凡是心外求法,必定不免魔障,因为心外求法不能与法身佛相应,最多只能到达「报、化佛」的边缘,不能见性,故黄集禅师说:「报化非真佛,亦无成佛者。」而修禅目的在「明心见性”。
但是,修禅是否一定可以见性?未必。修禅有「事证」、「理悟」之别,二者判若云泥,未可同日而语。懂得禅理,明白宇宙万相都是本体的浮光掠影,不论是「百草梢头」或是「庭前柏树子」,全是现象。修禅即是穿透现象而认识本体。宇宙万物,物物不离本体;例如灯是本体,则影是现象,影虽非灯,但影不离灯。明白这个道理,便可以理会得「灯影不异”。
「灯影不异』的道理已明,是否已经开悟?当然未悟。到了这个地步,算是理路已通,可以减少误入歧途的危险。假若在通了禅理之後,再进一步精进念佛,使能念与昕念不产生对立,容易达於精神统一;到了念极情忘的时候,便能与阿弥陀佛的颐力相应。所以,净可因禅而提高境界,禅因净而及早成就。以实例来说,唐、宋时代(尤其是唐代),天地间灵秀之气锺於华夏,所以高侩辈出,禅德如雨,盛极一时,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福薄慧浅,难遇明师。
现在美国社会流行禅学,几乎无处不禅。但以我亲身的感受,美国所流行的所谓「禅」,只是虚有其表,根本是鬼神之教,故弄玄虚。在我回国前三个月,有一位在加州行医的中医师,介绍他的一位病人来见我。因为他看出这位女士一副中了邪的模样,知道不是方脉药理可以奏效,所以请我替他想想办法。这位女士来了,我见他两眼发黑,详细向他诘问一番;他说曾经得到某位大师(此人长住美国,交际手腕很灵光,自称是密宗大师。常到台湾,台湾有不少达官贵人把他视同上宾。)传授给他一种法术,就是把一张纸剪成圆形,贴在墙上,然後念咒,再用黑布蒙眼向墙上注视,久而久之,眼前使出现一轮明月,从月亮中又走出来一个美男子,之後是两情缠卷,鱼水交欢,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把这个少妇的灵气吸尽,从此智力减退,精神恍惚。这个自称「密宗大师」所教授给她的,其实就是鬼神教裏最下流的「圆光术”。
她虽然来求我,但是我不敢帮她治疗,因为怕伤到我的家人。我建议他到教堂去躲一个月,後来便逐渐好了。
这个「密宗大师」现在很风光,很多电影明星把他捧得很高,追随他,有点像众星拱月,居然还在学校开课;简直是「人行邪道」。奇怪的是,很多大学教授也喜欢和他来往,这些学术界人士,应该有真知灼见,明辨邪正才是,何以竟然上门请求指点迷津?从前我在台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某人(姑隐其名),现在自称是活佛转世,在美国有上十万的信徒。报纸刊登了他的照片,居然脚踩莲花,脑袋有光轮环绕,恍如西方三圣现身说法;却也有人相信。他自称能进入无色界,看到天女散花。既然是无色界,又怎么看见天女散花?仍然有人深信不疑。可见现代人慧浅福薄者多,昕以正法湮没,邪法盛行。
容易著相者,大多是智慧不足;而著相求法的结果是易入邪途,代表无为法的禅,他根本摸不著边。最简单的一个实例——智慧不够的人看不懂(指月录v,这绝对与学养或文学造诣无关,这是体会。
既然众生的根器因缘如此,禅又不易入,所以只好修净。因为「净」是「心外」求法,为的是将来能达到化佛而不致於著魔。当中的道理,就在於弥陀所发的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愿的颐力等於原子伞,使修行者在佛力护持之下,万邪不侵。在各种有为法当中,除了鬼神教之外,还有人天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内)。人天教是正法而不是邪法,可是我所认识的这教的教徒中,也有著魔中邪的,至於修净土的人,除非他走偏了路,否则可保万无一失,因为阿弥陀佛颐力的光芒足以保护与他颐力相应的修行者。
愿力、念力
愿与念是同一根源,颐力就是心念之力。禅宗的根本要义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但修禅的人是否能有效仿到无念?事实上,等觉菩萨仍未能免於有念,只有到了妙觉菩萨的阶泣,才能够真正达於无念之境。但是「念」有千差万别;净念、邪念、善念、恶念都是念,而且有细有粗。念的本身,便代表一个精神层次。念佛而有成,仍在轮回中,虽然念到能预知时至,与明心见性毕竟仍有距离,唯有蒙佛接引,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的时候,才是见性,才能跳脱轮回,这便进入禅的境界。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识即是念,念力的集中,就是愿力,凭藉愿力,可以清业,可以除障,若再能与阿弥陀佛的念力和愿力相应,便如沟渠之水与江河接流,洪波浩瀚,一泻千里。
禅重「信解行」,净重「信愿行」。业力不可思议,愿力更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的愿力大而且强,修行人若能信真愿切,与阿弥陀佛度生大愿相应,便能乘佛愿力往生西方,这就是「念佛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心境一如,能所双亡。)
离净修禅,或离禅修净,都难於成就,因为今非昔比。至於匿代禅门大德如意能、马租、石头、百丈等,能有这样大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一生成就,这些修禅而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大有来历,再来娑婆,无非为了示现。专志修禅而能成就,第一要本身确属禅门根器,其次要得遇明师,再其次要因缘具足。
根器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现代教育心理学也注重「性向」;适合学艺术的人未必适合攻体育,对文学索然寡味的人,未必不能在商业经营上大放异彩,总之是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至於明师,更是不可或缺,俗语说「明师出高徒一,状元先生才能栽培出状元学生。像马租大师,与人初次见面,只要看来人走三步,便知这人是什么根器,也能知他的修学因缘在什么地方。黄檗深知临济是页材美质,有意栽培,而临济三度请问佛法大意,三度被打,打得临济满腹疑团,「自恨障缘」,表明心意,愿往他方参访。黄檗於是指点他去高安滩头参访大愚禅师。临济到了高安滩头,经大愚禅师三言两语开示,立刻猛然醒悟,急忙重返黄檗座下,终於成为一代宗师。这是黄檗具有宗师法眼,看出临济的入道因缘在大愚,所以特意介绍前往参访。但是在廿世纪的今日,我们到何处参访黄檗呀?现在到处有人谈禅,大多数是将铃木大拙的作品翻译,再加些盐油酱醋,便俨然以禅师自居,结果是到处都是「禅师一。
古代很多禅师行唧终生,到处参访,未必能开悟,开悟以後,也未必解脱,未得解睨;下免仍入轮回。所以赵州行脚四十年,才算站稳了脚跟,百丈早巳开悟,还待苦修半生,才得解睨。因此,修禅修到大事已明,再加以净土,便万分稳当。
净土虽然以念佛为法门,但念佛的方式也有很多,有金刚念、默念、追顶念……等等,修行者可以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性向的作为日课。最重要的是必须都摄六根,因为必须念力与颐力皆强,然後可以得念佛三昧。
诵念经咒也是同样的道理;比方我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诵念经文时,同时观想观世昔菩萨的形像,而且又从这形像中觉知是假象,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另外,又从五蕴起观,观我自己的心脏收缩和哌搏跳动,血液随脉搏的跳动而流动,再而观照到这一切全非实有,心理动态与生理动态都与我无关,此情此景一进入意识,不但心无畏惧,而且有解脱感。这纯粹是体验,不是读书可以读来的。换句话说,若要有成就,便须全力往前,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困思穷虑,然後柳暗花明,眼界一新。这等於禅师参话头,参得如醉如痴,不知晴雨;这是因为精神专注,感官活动停止,直觉直感的力量便升起了,也就是所谓的「一念通神一,或精义入神,也是唯识宗听讲的现量。
直觉以上是超觉,超觉以上是正觉,这才是大涅盘境界。这时,人我、心佛之相全然一扫而空。在此之前,先要有物我同一的境界,这就需要「忘我,」;无论修有为法或无为法,若不能「忘我」,决定难有成就。而这「无我」的境界,也不是在课堂裹听课可以得到的,甚至修到能见佛境,还要跳出佛境,乃至跳出一切境,真正投入自己的身心裹。所以,禅门大德的开悟,往往在受了一种突然刺激之後,才能改变心路历程。这种刺激,能把他的思路当下打断,直觉升起,再进一步进入超觉或正觉,这就开悟了。
因此,念佛念至忘却能念、所念,日久功深,易人念佛三昧,便能上品上生。
不管修的是什么法门,离不开两条路,一是真空,一是妙有:而真空不空,妙有不有。「有」何以会妙?三界六道叫做三有,离开不沾不碍的妙有境界,尚有十万八千里,我们把一切事物执以为实,不能空观,所以不是妙有。妙有,是从真空裏所反射出来的一切现象、一切的能见所见。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本在心内而不在心外,因为心外无法。但心外无法并不表示净土没有修的价值,要注意的是,修行的态度要从真空裏建立妙有。修学佛法的最大关键在於空有不碍,从而产生中道义,禅门大德昕用的功夫也是这一点,所谓「神通与妙用,运水与担柴。」只要到达了一定的程度,运水担柴皆是妙有。我们担柴是先存一个目的,使我们不得不担,所以担得很不自在。禅门大德则担柴如不担,正是「终日行路,未走一步路;终日吃饭,咬不著一粒米。」恰与《心经》经文的「心无里碍」一样;又因为「心无星碍一,所以「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到了这个境界,生死流转,也不过是儿戏一场罢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可放下?既然得失之心、利害之端一扫而空,便可进入一种纯精神的解睨境界。这时候,那怕一天要做上万件事情,也不会感觉劳累,更不会感到精神压力,这就是妙有境界。
在得妙有之前,必须先进人真空。佛家说「倒驾慈航」,例如八华严经v裹的深泣菩萨,在修行得道之後,把一切功德回向净土,这种净土境界,又不同於一般浅位菩萨所见,更不是一般所谓「老太婆」的简易法门所能得。为什么深位菩萨会发愿回向净土?道理很简单,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在宇宙裏制造了一种强力心电网,由妙有而证到真空的法身大士,回机起用,倒驾慈航,回向净土,更增强了心电网的感应力量,变成一种精神力能,有如一张弥天盖地的精神保护伞,足以庇荫无量无边的众生。
回向的作用,等於把功德存库,把众人的功德全部投入一个库房裹,功德力越积越多,因而感应力随之加大了。佛所求的、所指示的,不是个人解睨,是集体创造。假如不把自己忘了,永远也成不了佛,昕以,证到真空之後,才能转入妙有,否则永远是心外求法,只能进入魔境,不能进入佛境。开慧禅师说:「究竟空中,自然建立。」证人真空而不得妙有,等於只得了佛法的半截。一般研究空性哲学的,往往忽视了「有」的境界;而心外求法者,亦常会忽视空性哲学的价值。空、有本来像车子的两轮,缺一不可,必须相辅相成。
我的见解肤浅,尚请各位大德予以补充教正为感。
摘自《慧炬》总第314-315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