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楞伽经》导读(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谈锡永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楞伽经》导读(三)
  谈锡永
  (3)说三自性
  三自性中的妄想自性,实由相生(由现象、境界生起),可分为二种——名相计著相、事相计著相。
  名相计著,是执内外法自共相所安立的名相。如计著色、受、想、行、识;根、身、器:蕴、处、界等等。执名相为实法,是即起计著相。
  事相计著,是执着于所见之事。如见色(物质),便执之为事物的本质。
  至于缘起自性,是谓事物依缘起而生起。
  成自性,是离两种妄想自性,自证圣智的境界。经云: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
  由是可知,如来藏只是一种离一切妄想的境界,并非指本体而言,学者须当留意。质言之,成自性如来藏心亦只是一种相,
  (4)说二无我
  二无我,即是人无我、法无我。“我”不指自我,是指有自体的实物与实事。
  以人为例,我之建立,无非由五蕴生。五蕴与十二入、十八界因缘和合,此聚合即名之为我。以五蕴中之色为例,人之眼耳鼻舌身即是色,因有色根,便能攀缘外境,引起感官认知(入),于是便以此为我。佛言:这无非只是妄想设施的显示而已。一执着于此显示,便轮回生死。能知此为虚妄相,即是人无我智。
  说阴、界、人中有种种妄想设施,不可建立为“人我”,只能否定我,却仍未否定阴、界、入等,如是即是“法我”。若知阴、界、入本身亦由虚妄分别而成,无论自相共相都无实体,是即为法无我智。
  对于人我与法我,有两种错误见地,经云:建立与诽谤。无而谓有,即是建立,如是则堕入常边:有而谓无,即是诽谤,如是则堕入断边。必须离此二边,始能名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二一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释迦于是说四种建立与诽谤:即相、见、因、性。建立者即是——
  非有相建立,本来相非有,建立诸相。
  非有见建立,本来见非有,建立诸见。
  非有因建立,本来因非有,建立因。
  非有性建立,本来性非有,建立性。
  当于种种建立作邪见观察时,发现建立不当,于是便说之为无,如是即是四种诽谤。
  离建立与诽谤,即是离常断、有无等二边的中道。对人无我、法无我,皆须如是认识。
  (5)说如来藏
  《楞伽》在《如来藏章》之前,先说四门,即是——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近人吕激先生认为如是等名,与如来藏原无差别。说空、无二等即是说如来藏,此意见可从。兹分别依经意说此四门,然后正说如来藏。经文此数段,为一经重点所寄,是故读者切须留意。
  空是甚么?《楞伽》说——
  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
  这即是说,妄想的本质便即是空。妄想,是我们处于贪、瞋、痴三毒中所起的种种意念(或对外境的认识),由于心识受分别心支配,是故一切意念或认识悉皆虚妄。
  此处说的分别心,即是拿着“自我”这个概念来作计较利害得失的心。唯识家说,这种心识作用称为末那识,即第七识。
  由是佛说七种空。即是——相空(LaksanaSunyata):性自性空(Bharasva bhava——唐译:自性空;北魏译:一切法有物无物空 );行空 (Pracarita—):无行空(Apracarita——), 一 切法离号口说空 (Sarvadharmanrabhilapya—唐译:一切法不可说空;北魏译:一切法无言空):第一义圣智大空(Paramartharyenamaha—):彼彼空(Itaretara——)。
  佛家说空,数量不定,故有十六空、十八空等说法。七空之义,要言之,无非作三种两边遮遣。
  众生执现象为实有,故说相空:亦有执本质为实有,故说自性空。
  众生执一切有为法(行,亦即因缘所生诸法)为实有,故说行空:众生执无为法为实有,故说无行空。——依中观家的观点,无为法亦非实有,仅许“无为”为实。此观点不同唯识家的说法,详见拙著《金刚经》导读。
  众生执一切事物与现象(世俗法,不可说法)为实有,故说一切法空:众生执胜义谛的圣智为实有,故说第一义圣智大空。
  如是建立,则一切法的现象与本质:有为法与无为法:世俗谛与胜义谛,悉皆遮遗,说凡陷于相对的概念与事相,皆无独立自存的本体,由是说之为空。当一切相对概念都遗除之后,便显露出那绝对出来。
  至于彼彼空,即是他空。所空者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说事物中没有其余的事物。释迦举例说,如说鹿子母舍中无象马牛羊。此空最粗,仅当时外道的论点,非佛家说。
  无生,是说并没有“生”这种本质,亦即是说,诸法但由因缘和合而生,并无生起诸法的本质。如是遮遗“一因一生、“因中有果”等外道的的说法。是故经言“不自生”(自体不生)。
  然而,“生”的现象却非没有,只是其现象刹那不住,随生随灭,相似相续而已。是故经又说:“非不生”。
  经又言“除住三昧”。一般说法是,入三昧(二无心定)的菩萨,心不生起,是故为“不起无生”,此不在缘起法的范围之内,故佛说“除住三昧”。若依密乘义(中观家的说法亦同),“三昧”是指定中的境界。唯佛与菩萨在定中证空性的境界是实,与凡夫持分别心于三毒中所起的境界为虚妄者下同,故说一除住三昧”。
  无二,是离开一切相对的概念。经文举例,如阴热、长短、黑白等。生死与涅槃亦是相对的概念。
  一般说无二,往往说一尚且无有,何况有二:又或引伸而言,长既不能成立,是则短亦自然不能成立。这样说无二,有点表面,因为这样说时,很容易令人误会,必须先遮遗一边,然后才能遮这另一边。实际上是必须两边同时遮遗,然后才能得中道见,若非同时遮遗,则始终落于名言的范畴,在实修时便障碍丛生。密乘修“生起次第”的难处即在于此。
  于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之后(经言:离自性即是无生,故此处不别说。),即借大慧菩萨之问,转入正题,说如来藏。
  关于如来藏的特性,经中其实已不须说,因为当说空、无生等四门时,其实已将如来藏的特色说得十分清楚。今试伸言之——
  空,所以如来藏无相、无性:非有为、非无为:非世俗、非胜义。它只是不受污染时的心识,其相状法尔如是,因为不是本体,是故亦无自性。它不受污染,所以自然离垢,但又跟污染后的清洗不同,清洗后的清净,仍与污染相对,并非真实的绝对。
  离自性相、无二等,即是离开一切相对的概念。是故你可以说如来藏是涅槃的境界,但却不可说将阿赖耶识清洗之后,如来藏显露,如是即是涅槃。说境界则为内自证的体悟,说清洗即流为执着于相对概念,仍有作意,一有作意即非无二,即非离自性相。
  无生,是说如来藏自体性空,所以自体不生,然而却不是不生,因自体虽不生,其功能却可以成佛。就用边而言,便可说如来藏即是众生本具的佛性。
  大慧问佛,却另说三重如来藏义——一、“如来藏自性清净”,二、“常恒不断无有变异”(此句依唐译引,刘宋译则为“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三、“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忘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上
  若依文义,大慧所说似与空、无生等四门相违。自性清净即是有自性:常恒下变亦即是有自性相;本具佛相(三十二相)于众生身中,只因受烦恼污染是故众生才下显现佛相,那即是有清净与污染的相对。如是三义,显然跟空等四门彼此有差别。
  说《楞伽》的人,于是立种种说法来调和,实质上根本不必调和,空等四门,是了义的说法,大慧所说的三义,则为不了义的说法。
  前已说过,若了义,如来藏只是心识的一种现象与功能:若就不了义而言,则可视如来藏为本体。
  为甚么要将之说为本体呢?
  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大慧举三义问佛,且追问道:这样说如来藏岂不是等同外道之说我?释迦于是解释,如是说如来藏,只是随顺众生的根器。众生畏闻“无我”之说,所以才将如来藏说为本体,免其因惊怖深法而不入佛道。
  释迦又再举例引伸,如陶师用泥可造种种器皿,故佛亦可用种种义理来说如来藏。
  这段经文,本来已清楚,为甚么要说如来藏为本体,能理解经文,即可知四门与三义的层次分别,然而却有学者引《楞伽》此文,作为否定如来藏的论据,谓只是因随顺众生而说有如来藏。这种观点,其实已说得一边。不幸的是,近日中观家与唯识家都倾向于这种观点,影响相当大,此盖不明了义大中观之过。读《楞伽》的人,必须了解这点,否则便会陷入“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等等名相之中,结果便非否定如来藏不可。
  乙 修离垢证如来藏
  释迦说法,并不单只说理,必更说依理而修的修持法门。释迦言:“说食不饱”,若只说理,岂不是等同“说食”。故于说如来藏后,即说如何修证——修离垢以证如来藏。
  所谓证如来藏,即是藉禅定之力,断烦恼污染,如是体会心识不受污染的境界。——若佛则心识本来清净,故已不须修,此已不在本经所说范围之内。
  必须如是理解本经,才能明白经义,倘若因说如来藏之后,忽又说到唯识,便说唯识才是了义,是则为陷于名相矣。
  释迦说修离垢,开出四门——
  善自分别心现(唐译:观察自心所现)
  观外性非性(唐译:善知外法无性)
  迷离生住灭见
  得自觉圣智善乐(唐译:专求自证圣智)
  此四门,实依敦、理、行、果而说,如其次序。观察自心所现的境相,为修行之教:于观察境相时,同时观其无自性,为修行之理;由是远离生、住、灭见,即视诸法不生不灭、下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等,此为所修之行;能如是修离垢,即能得自证圣智之果。
  密乘修“大圆满”,当烦恼起时,视如水面作画,随作随散,然而虽散却非断灭。如是修习,即是前述四法门之具体修行之法,详见《四法宝鬓》,读者可以参考。
  释迦于说四法门之后,复别别细说。
  说因缘相,即是说对一切外境不应执着。小乘行人说由六因四缘生起诸法,于是反执着于六因四缘的概念,一生执着,便必然对外境亦生执着。释迦因此说——
  无能生所生 亦复无因缘
  但随世俗故 而说有生灭
  (刘宋译略同,但译得难解。)
  由是释迦又说四种“言说分别相心法门”(刘宋译作“言说妄想相心经”,难解。)即是分别四种言说妄想相,具如经说,今姑不赘。
  要离对外境的执着,必须遮遗一切足以成立外境的概念,此即所谓离四句(离四种概念)。
  凡讨论一事物,约是非正反而言,无非只有四个概念。如一(同)、异(不同)、俱(亦同亦不同)、不俱(非同非不同),如是四个概念,已将同异之见包罗净尽,外道所说,无非各执一个概念,由是便衍化为许多流派。
  释迦于是回顾前所说百八句义,说为——
  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
  这即是说,百八句的相对概念,须一概遗除,因而是非正反的四句,自然亦在遗除范围之内。下执任何概念,便易下执外境。
  释迦又依实际修行,说四种禅与妄执的关系。这样说,是因为外道亦有禅定。四种禅是——
  愚夫所行(Halopacarikadhyana)
  观察义(Arthapravicayadhyana)
  攀缘如禅(Tathatalambanadhyana)
  如来禅(Tathagatadhyana)
  佛子所行,是由观察义禅,入攀缘如禅(攀缘真如禅),然后证如来禅。如是三种禅定,是为正定。至愚夫所行禅则为一切外道所行,由于心识先有所执,于是在禅定中便有种种境界,然后执持此种种境界为实,于是或堕常边(如言长生),或堕断边(如将心识断灭视为涅槃)。或堕有边(如出阳神、出阴神以为有),或堕无边(如枯禅、死尸之类)。一堕边见,便不能离烦恼垢。
  大慧菩萨以外道既说涅槃,小乘声闻亦说涅槃,因言禅定,于是便以涅槃之义叩问。释迦由是说如来涅槃及声闻缘觉二乘涅槃的差别。略而言之,如来涅槃离一切法执,亦即尽断所知障,而小乘涅槃则仍有法执,实非涅槃。非涅槃而说为涅槃,亦堕边见。
  至于大乘菩萨,则以如来加持力入于三昧,然后诸佛手灌其顶,即能不堕声闻地,迷人如来地。此说已有密乘义趣。(可与拙译《密续总建立广释》所说的释迦成道相比较,即知显密意趣的不同)。
  大慧菩萨因禅定与妄执的关系,便问释迦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说法,易跟外道的说法混淆,释迦的解释是,主要是遮这能所(能摄与所摄),如说“无明缘行”,是“此有故彼有”,这即是无明为能摄,行是所摄,若知二者皆无自性,则知二者皆是名言,由是即无妄见妄想。此段经文申明,离垢须离能所。
  大慧善萨因佛既说离四句、离边见、离能所,因此进问何以释迦有时亦说“常”。
  释迦答道,是依妄法(Bhranti刘宋译作惑乱),故说为常。常只是一种虚妄的境界,这种境界虽入圣贤位的菩萨亦有,但菩萨却不会因此执之为实,是故不生颠倒,此即不同凡夫,每每执着一种心识的境界以为实有,由是生种种颠倒。
  此节经文对实修的帮助甚大,因修习时须作种种观想,现种种境,必须同时观察所显境界的空性,然后始能不颠倒,是则所谓“止观双运”。
  接着,释迦再以深一重的意思申明说“常”的道理。
  佛答问题,有四种方式——
  一向(Ekamsa):即是正答所问。
  返诘问(Pariprcchana):所问有含糊或不正之处,则用反问的方式令其自明。
  分别(Vibhajya):所问混淆,则分别答之。
  止论(Sthapaniya):所问不合理,则置而下答(故唐译为“置答二。
  为甚么要置而不答呢?因为来问者早已有一大堆成见,若答其所问,则必问题辗转相生,纠缠不清,不如置而不答,止其所论。复次若对根器未熟者说深义,彼必惊怖,是故不如不答。因此止论实在是不答之答。
  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无自性,以至说一切法无常,或说一切法常,皆是深义。如说无常,是因为一切相无常:至于说常,则是因为一切相无生,由是其无常之性为常(常具无常之性),在这层次上,故说诸法为常。
  这节经文,是说离垢须离世间的认识论。因有四种不同的认识——完全合理、部份合理、认识混淆三兀全不合理,故亦应以四种不同的态度对付。如常与无常是深法,对先存异见执着者即应止论。
  然而于修学之际,却须知四依,是为修学的抉择,即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下依识。故以后大段经文,即分别明此四依,具见经文所详。
  今试略言大意——
  小乘有四果,因果位不同,见解亦便不同,是故只能依法所敦,不可依人所诠,若依人所诠,便受其见解影响。
  所谓法,是涅槃法,然而对涅槃的理解,各有不同,外道亦有四种涅槃。故必须知涅槃的真义,斯即为依法。要而言之,分别识寂灭即为涅槃。
  佛所说法,随闻法者的根器而异,故有究竟了义,与非究竟下了义之别。了义者为一乘法,此即佛道。说声闻、缘觉,即为不了义。
  佛说法有两种法相, 一者为宗通(Siddhantanayeaksana唐译:宗趣法相): 一 者为说通(Desananayeaksana唐译:言说法相)。前者乃真实义,后者为方便说,故学人应依义不依语。
  有分别计较者名为识,无分别计较者名为智。是故识为世法,智为出世法,由是释迦说三种智,及外道九种转变论作为比较。外道所依全为依识成立的世智,由是知修学者应依智下依识。
  以上总明如何修离垢,既然已知如何,便更应知修离垢之果。
  修离垢无非欲求涅槃,释迦由是广明二十一种外道的涅槃邪见,以及涅槃的正见。
  涅槃即是觉(菩提Bodhi),唯觉然后始得真正的涅槃。是故佛又说何者为“正等正觉自觉性”(Samyaksambuddha刘宋译:三藐三佛陀),且提出七种外道作为比较,具如经说。
  丙证如来藏心识
  上来既说如来藏义,又说修证之道,及如何始为修证的正果,于是接着便说证如来藏的心识状态。
  证如来藏实有次第,并非一蹴而就。前所谓“事须渐证,理则顿悟”,是故大慧菩萨便问佛陀,一切菩萨及声闻小缘觉众的“灭正受次第相续’(Nirodhakramanumamdhilaksana北魏译:入灭尽定次第相)。即是问登地前的修行人心识状态,以及登地后各地菩萨的心识状态。——此中的“灭正受”,即是“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行者于定中受、想二蕴皆不起作用,故名。
  释迦言,由初地至六地菩萨,与缘觉声闻同,所入都是“灭正受”。
  七地菩萨,则不如前者的定有间断,常在定中得无念正受。
  八地菩萨的定,任运无间,已离藏识,不同七地以前尚须作观。声闻缘觉的行人亦可到八地境界,只不过到这境界时,他们却以为已得涅槃。八地菩萨本来亦耽着于此境界,以佛加持力始能向上,历九、十地而圆成佛道。
  然而亦可说本来不须分别次第,主要分别,仅为七地以前尚时或生分别识,至八地则分别识已无作用。
  然则圆成佛道之后,到底又是甚么状态,为常、抑为不常?
  释迦言:佛本体非常、非无常,但就如来自觉圣智所亲证的清净法性而言,却可以说为常,因无论有佛无佛,法性本然具足,恒常不变。为甚么呢?盖世俗蕴界处一切法,皆由虚妄分别而得名,而佛所亲证,则不由虚妄分别生起境界,是故可说为常。
  大慧菩萨因释迦之答,便问若云“无我”,谁生谁灭,更问亲证佛性的心识为如何?
  释迦在这里,详答了如来藏的义理。
  如来藏如魔术师(伎儿),能变现六道众生的根身器界。它是得善果的因,亦是得不善果的因。
  如来藏如是变现,本来无所谓“我”与“我所”(我所有),因为既如魔术变幻,则变幻而成者实无所谓我。——此如电视观众,观电视中的人物与世间,决不会将之视为我们这个世界的实法。
  然而凡夫却不知变幻之理(如电视剧中人看电视中的世界),抄是说根身器界皆由内根、外尘与识三者因缘和合而生。而外道则计众生与世界都有造物主。二者由迷误之故,由是生种种虚妄,污染(熏习)如来藏,故如来藏即名为藏识(即阿赖耶识)。
  一旦成为藏识,便“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
  但其实它常来是“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一
  这段经文十分重要。中观家依这段经文,便说“自性无垢”,即是说阿赖耶的本体为如来藏,既言本体,便即是说它“不空”,于是认为是不了义的说法,因为是“空后转出来的不空”,所以有实事的执着。
  唯识家依这段经文,便说“转依”之说为了义。转依者,即“迷依”转而成悟:“染依”转而成净,是即转识成智的说法。
  “大圆满”的说法则不同,因为经文已说如来藏染则为藏识,所以其后说“自性无垢,毕竟清净一,并非说阿赖耶的本体,只等于说“本来无垢,毕竟清净一二目“自性”者,乃指本来的心识而然。是故心识受染则名藏识,不受染则名如来藏。
  所以在修行道上,“大圆满”并不以转识成智为究竟,这只是修习次第中的手段,超过这个次第,于修行道上即无作意,只是直接体验心识不受污染时的境界,这体验虽有间断,但渐次修习,即能任运而见法尔光明(譬喻心识不受污染时的状态)。
  因此“大圆满”的修行,并不是将藏识转为清净,而是离藏识的功能(使藏识的机理不起作用),去体验心识的实相,此实相亦说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释迦续说:藏识随灭随生,而余七识皆有生灭。第六意识依第七末那识(意),于是取着种种名相,生种种妄想,由是从贪而生,复生于贪。此即凡夫的心识状态。
  修禅定的人若入灭尽定,或至第四禅,或如小乘之得真谛解脱,所灭者其实只是有生灭的余七识,藏识则实未灭。因余七识的功能不起,便名为断惑而已。然而藏识实为余七识的因,是故藏识不灭,余七识其实亦不灭(所灭者仅为其功能。由是知释迦实一直就“用”边说诸识,并未肯定过甚么是不空的本体)。
  若能“见如来藏”(即能体验心识不受污染的状态),则用以说如来藏藏识的一切分别境界,即前说的五法、三性、二无我等,悉皆寂灭。能离一切分别,次第相续转进,即能登不动地。更因佛加持力而不住于定境(十种“三昧道门乐”),由此更上,即得十地。
  释迦在这里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
  “净名” ,即是对名相不生差别,不妄执其性相。识藏之名须净,如来藏之名亦须净,是则何尝视此二者为本体,又何尝说如来藏有实性相。——“大圆满”的祖师维摩诘,若意译其名,即是“净名”,此名实有深意。
  佛的境界又怎么样呢?释迦说——
  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言“现前境界”,即禅宗所说的“当下即是”。此境界不能言诠,只能自证,故曰“现前境界”(唐译:分明现见),如见掌中阿摩勒果(Ameaka庵摩罗果、庵摩勒果)者,即分明现见之意。
  上来说圣凡心识状态已,大慧因凡夫修行必由五法、自性、识、二无我入,故请释迦更说此诸法的分别相。
  释迦说,五法中的相、名、妄想、智、如如二刚四皆有分别妄想,是故应住于如如。其么是住于如如呢?佛言——
  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萨欢
  喜地。
  “得无所有”者,即是——
  菩萨摩诃萨以其正智观察名相,非有非无,迷离损益二边
  恶见,名相及识本来不起,我说此法名为如如。 ;
  如是说五法唯住如如,已摄三自性、识、二无我等分别相尸
  经文以下唯说余义。谓三世诸佛如恒河沙,以七喻明之:又说诸法刹那坏相,但净染却下同生灭,净法一起即不尽,是故非刹那法:更说化诸声闻趋向大乘,故授记彼等可成为化佛。如是段落,具见于经文,此处不赘。
  三 流通分
  依刘宋译,流通分仅得一品,说断肉。
  何以说断肉?这就是说悲心。以下食肉由长养悲心,悲心即是世俗菩提心,而发菩提心则是入密乘的开始。
  若依唐译,则街有《陀罗尼品》,及《偈颂品》。——北魏译,《偈颂品》则名《总品》。
  陀罗尼义为总持,即总持一经大意。
  《偈颂品》除总说经义外,尚说种种预言(授记),及略示密乘法义,这些法义,学密的人当能明白,是故不赘。最先入西藏传法的寂护论师,以为这一品已尽摄大乘佛法的意趣,故读者亦不妨加以研究。
  (全文完)
  原载《内明》第274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